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人和集團戴

人和集團戴

發布時間:2022-01-25 08:44:05

㈠ 誰有多餘的口罩拜託給幾個,我在廣州白雲人和,到處都沒口罩,沒有口罩戴啊!出門買菜都沒口罩

你在廣州,要買口罩你可以微信預約

1、登錄微信,搜索「穗康」小程序(或直接看文末預約入口);

2、登記身證信息,完成注冊;

3、點擊口罩預約購買按鈕,進入預約模塊;

4、預約購買口罩前須填寫健康自查上報表;

5、填好健康自查上報表後進行口罩預約購買;

6、填寫姓名和身份證;

7、選擇需要預約購買的口罩類型(N95、醫用口罩、一般口罩,目前僅可選擇一般口罩)、購買數量(1至5個)、到點時段;

8、點擊提交,部分用戶可能無法一次進入,提交按鈕會變成灰色(無法提交),可在5秒後繼續點擊提交(直到全部庫存被預約完畢或時間已到23:00,則提示用戶當日預約結束,可在次日繼續預約);

9、提交30分鍾後,用戶可在個人中心-我的預約中,查看預約是否成功。

為減少人群聚集,通過「穗康」微信小程序成功預約購買口罩的市民,不需要再到指定的門店購買,葯店將提供口罩免費快遞到家服務,僅限廣州市內。

㈡ 戴永革是怎麼出名的

2011年04月21日13:47
和戴總約了好幾次想做個專訪,但都因戴總公務繁忙沒能成行。前幾天戴總來沈陽出席公司活動,閑暇之餘讓秘書邀我出去坐坐。郊外一家會所我們見了面,戴總很隨和,我們聊了很多,感覺不是記者在采訪被訪者,就像朋友在一起討論共同關心的話題。
今年人和集團第一次走向前台贊助球隊就取得了賽季初三連勝的優異成績,戴總高興之餘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是偶然之中的必然,隨著俱樂部這幾年的規范運作,投入的不斷增加,取得好成績是必然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偶然因素,像三個對手的實力都不是很強,還有場上出現的一些失誤。但是球隊的表現和我們賽季初期待是一樣的。希望球隊按賽季初的計劃堅持下去給支持球隊的球迷一個滿意的結果。
關於人和走向前台他講到,剛開始涉足足球是因為對足球的熱愛,但當時的環境不是很理想,對公司形象的考慮,對球隊的贊助有所保留。隨著中央對足球的重視,和去年對足球的專項整治,現在公司對投資足球沒有任何顧慮。用「人和」冠名不只是為公司做宣傳,更是要傳遞一個信息:一個團隊,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把事做好。對滻灞隊來說是這樣,對中國足球從業者來說也是這樣。
提到當初為什麼選擇把球隊放在西安。他講到,首先是當初的機緣,那會兒西安需要一隻球隊,也有一個很好的選擇。西安球市的火爆全國出名,有這樣好的氛圍也是下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足球不應有地域限制,沒把球隊放在東北,不是對家鄉有偏見,是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的,東北現在有很多隊員在滻灞隊效力,只要是合適的,選擇就是對的。不是有人戲稱滻灞還是「大連二隊」,有這種認識的人很狹隘,沒開闊的胸懷,怎能有遠大的志向。
談到對幾年中超各隊的看法時,戴總說今年各隊投入都比較大,差距不是很大,沒有特別強的隊,也沒特別差的隊,最後的名次就看誰發揮的好,發揮的穩定。對去年球隊大把花錢買人而被稱之「中國皇馬」。戴總解釋從成耀東離開球隊後,管理層就決定大刀闊斧的改變球隊,要讓球隊整體實力更強。球員的變動就是最根本的,增加更有實力的隊員。外援的選擇出了些問題,這也是俱樂部成長中交的學費。國內球員我們做的比較成功,按今年的轉會市場比較,我們去年買的人應該都在千萬身價。去年成績不好,但為以後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對今年恆大的表現,戴總說,有這么大熱情的老闆投資足球對中國足球是好事,希望這種熱情能堅持下去。對投資足球他認為應是長期理性投資,不能追求短期效應。他說之前就有想法和幾個香港朋友共同出資收購一家英超球隊,但是經過認真考慮,還是放棄了。因為短期炒作,收益也許很高,但要長期投資,各種因素太多,風險太高,資金壓力很大,可能最後投資失敗,最主要對中國足球沒有幫助。最後還是決定在國內踏踏實實長期投資一傢俱樂部。
談到對足球的期待,戴總講到自己首先是個球迷,是個中國人,所以期待中國足球在世界足壇有自己的地位,自己投資足球就是為此出一份力。中國足球要搞上去首先體制要改革,通過一次反賭打黑是解決不了中國足球所有問題的,只有從體制上改革,規范行業管理,吸收國際先進理念,為足球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平台,這樣才會有更多有實力的人關注、投資,更多的青少年熱愛、參與。基礎打好了,取得好成績就是自然的事了。
戴總是為很務實有魄力的老闆,有更多像這樣有實力有毅力的老闆投資中國足球,中國足球怎會沒有輝煌的一天。

㈢ 戴自忠簡歷

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戴自忠教授,退休後發揮余熱,從北京來到四川,目前是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專家組組長,200噸/年多晶硅試驗線的科技帶頭人。

為了扭轉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僅佔全球1%的落後局面,通威集團與四川巨星集團擔負行業責任,聯手打造世界級多晶硅生產企業。目前,改良西門子法是生產多晶硅的主流方法,戴教授正在做的,就是採用新工藝,為公司大規模生產多晶硅提供技術示範。

戴教授負責多晶硅試驗線主體的工藝框架、工藝的技術把關、涉及的專利技術把關和總體的進度安排。為了快速有效地推動試驗線的建設,戴教授每天都來到工地,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地仔細察看工程進度和檢查工程質量,既使在成都的病床上,仍非常認真地關心和督促著工程的方方面面。

戴教授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清晰的操作思路,對效率要求很高,追求以完美的工作過程去達到完美的工作結果。他在多年的工作過程中積累了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在哲學、電學、化學理論、化工控制等技術和人文領域,都可以做深入的探討。值得年輕人欽佩和學習的是,年屆70的他對多晶硅前沿技術的跟蹤和學習能力仍然非常強。在戴教授的帶領和指導下,試驗組的年輕一代技術人員正在茁壯成長,成為新一代多晶硅設計、生產的中堅力量。

雖已年近古稀,卻依然性格倔、鋒芒足的戴教授,有著年輕人般的精力,每天早上7點30分准時來到公司,午休時間從不離崗,每逢周末戴教授定會來到青城山、峨眉山、瓦屋山,登臨山頂暢想多晶硅未來

㈣ 曹魏的十位征東將軍中,有哪些人和諸葛亮有關系

征東將軍始設於東漢時期,在軍中屬於雜號將軍,至三國時期地位有所提高,曹操將其提升為重號將軍,資歷深者為大將軍。在曹魏集團中,征東將軍屯兵於揚州地區,統領徐、揚、青、兗等四州軍事。征東與征東大將軍有一個共同點,主要目標都是東吳。曹魏先後有十位將領擔任過該職務,其中,三人是征東大將軍。

第十位:石苞。石苞是魏末晉初的名臣,早年在曹魏集團中沒能得到重用,直到遇見了司馬懿才開始在仕途上飛黃騰達。從尚書郎、護軍司馬等職逐漸成長為曹魏及西晉集團中的名臣。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王基遷任征南將軍後,朝廷任命石苞為征東大將軍,假節統領揚州地區諸軍事。石苞是曹魏集團的第三位征東大將軍,同時,也是最後一位征東將軍。

㈤ 寶馬集團,大眾集團,戴勒姆集團這是一個公司,還是幾個公司組成的團體這些集團是什麼意思

它們都是各自獨立的公司。

㈥ 戴季韜的人物簡介

戴季韜,土家族。雲南講武堂第14期工兵科畢業。早年在湘軍任職,1925年任湘西屯邊使署教導營營長,192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第19師教導團團長,1929年任湖南省防軍第1警備司令部警衛團團長,1930年11月任新編第34師師長獨立旅旅長,1935年任新編第34師少將參謀長,1936年初任新編34師副師長,抗戰爆發後任第10集團軍128師副師長,在浙江嘉善參加抗戰,1939年6月任暫編第6軍暫編5師師長,參加第1次長沙會戰,1940年春任第73軍暫編5師師長,1941年5月任桂郴師管區司令,1945年9月退役創辦公司,1948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員,1949年9月代理沅陵行署主任,10月拒任辰沅以西地區指揮官,11月在湖南鳳凰參加起義。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南省政協委員。1976年2月在長沙病逝。

㈦ 賓士與戴-克關系

首先明確概念的問題:
賓士:全稱應為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戴姆勒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品牌之一,百年前賓士也曾是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後與戴姆勒合並,成為戴姆勒-賓士;

戴姆勒:1998年前為戴姆勒-賓士,現在為Daimler AG 德國一家汽車生產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旗下品牌有梅賽德斯-賓士,邁巴赫、Smart。

克萊斯勒:美國一家汽車生產公司,總部位於底特律,生產的汽車品牌也為克萊斯勒;

戴-克集團:戴姆勒-克萊斯勒,戴姆勒-賓士與克萊斯勒兩家公司與1998年合並而成的一家新公司,合並後,戴姆勒-賓士公司的股東佔有新公司股份的57%,克萊斯勒公司的股東則佔有43%。該集團曾盛極一時,為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商,連日本的三菱、美國道奇、都有戴克的股份參與,這個合並主要是資本合並和人員的合並,其原本的生產線並未合並,所以戴-克集團的產品既有賓士,也有克萊斯勒,兩個品牌的銷售和售後互不相干,而且戴-克曾與北汽合作,成立了"北京賓士 戴克"(BBDC),這是戴克的子公司,其中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占注冊資本的50%,戴姆勒•克萊斯勒一方出資占注冊資本的50%。合資期限至2032年。戴-克於2007年解除合並,但"北京賓士 戴克"卻仍然存在,旗下注冊資本按照當時戴克的投資,戴姆勒佔50%中的57%,克萊斯勒佔50%中的43%.戴姆勒現在為Daimler AG,克萊斯勒卻在2008金融危機中破產

㈧ 近代史上百姓級戴姓名人

戴熙(1801—1860):
清代畫家、官員。字醇士,號榆庵、松屏、鹿床居士、井東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進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後引疾致仕歸。曾在崇文書院任主講。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克杭州時,投水死,謚號文節。工詩書,善繪事。四王以後的山水畫大家,被譽為「四王後勁」,與清代畫家湯貽汾齊名。山水早年師法王翚,進而摹擬宋元諸大家,對於王蒙、吳鎮兩家筆意更有所得。晚年觀摩巨然真跡,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領會。道光時宮廷書畫多出於其手。又能畫花鳥、人物,以及梅竹石,筆墨皆雋妙。秦祖永的評論是:「臨古之作形神兼備,微嫌落墨稍板,無靈警渾脫之致,蓋限於資也。所寫竹石小品停勻妥帖,尚為蹊徑所縛,未能另立門庭也。」有《習苦齋集》、《習苦齋畫絮》等。
戴煦(1805—1860):
清代數學家。字鄂士,號鶴墅,又號仲乙。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與項名達同時研究三角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和橢圓求周等問題,並代項氏續成遺著。他的代表作有《對數簡法》等四種九卷,合刊成《求表捷術》。得出了指數為任意實數的二項展開式、對數展開式及三角函數對數展開式,並用來計算對數表。還著有《四元玉鑒細草》等。戴煦在研究無窮級數時發現了「開方求對數」的簡便方法,並在此基礎上補充了「定理級對數」和「自然對數級數術」兩項定理,比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演算法要簡單實用得多。
戴修瓚(1887—1957):
中國法學家。字君亮。湖南常德人。日本中央大學畢業。著名法學教授。歷任國立北京法政大學法律系主任兼教務長,京師地方檢察廳檢察長,河南省司法廳長,國民政府最高法院首席檢察官,上海法學院法律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法律系主任。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等。主要著作有《民法債編總論》、《票據法》、《刑事訴訟法釋義》等。
戴芳瀾(1893—1973):
中國真菌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號觀亭。湖北江陵(今荊州)人。歷任廣東農業專科學校、東南大學、金陵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建國後,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科院應用真菌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長。中科院生物學部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期從事水稻、果樹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以後從事真菌的分類、形態、遺傳等方面的研究。在真菌分類學、真菌形態學、真菌遺傳學以及植物病理學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建立起以遺傳為中心的真菌分類體系,確立了中國植物病理學科研系統;對近代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在中國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開創和奠基的作用。著有《真菌》、《中國經濟植物病原目錄》、《中國真菌總匯》等。
戴季陶(1890—1949):
名傳賢,字季陶,筆名天仇。原籍浙江湖州,生於四川廣漢。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早期幹部和理論家。早年留學日本,參加過同盟會。辛亥革命後追隨孫中山,參加了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五四期間,思想激進。曾先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考試院院長等職。有蔣介石的「國師」之稱。
戴笠(1897—1946):
字雨農,原名戴春風,浙江江山人,中華民國情報機關將領。曾就讀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黃埔軍校第六期。早年曾在浙軍周鳳岐部當兵,後脫離部隊到上海,在交易所結識蔣介石、戴季陶等人。因得到蔣介石的信任,長期從事特務與間諜工作,負責國民政府情報機關,擔任軍統局負責人,號稱蔣介石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的希姆萊、中國最神秘的人。1946年因飛機失事而身亡,死後被追任為陸軍中將。時人有「雨農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說。
戴安瀾(1904—1942):
抗日名將。又名炳陽,字衍功,號海鷗。安徽省無為縣練溪鄉旗桿戴村人。曾任國民黨旅長、師長。先後參加過台兒庄、武漢、昆侖關等戰役。1942年隨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同固一役,戴師抗擊五倍於己之敵,以傷亡八百勇士的代價,殲敵五千有餘,書寫了抗戰史上光輝的一頁。連日寇也不得不承認,同固之戰是緬戰中「最艱苦的戰斗之一」。受傷殉國,時年38歲。1943年4月1日,在廣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地舉行了國葬儀式,國共兩黨領導人紛紛書贈輓詩、輓詞和輓聯。
戴望舒(1905—1950):
中國現代詩人。原名朝寀,字丞。浙江餘杭人。「現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詩集有《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
戴克敏(1906—1932):
湖北省黃安人。紅軍高級將領,黃麻起義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黨代表、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黨代表、中國工農革命第七軍第11軍31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75師政治委員等職。
戴松恩(1907—1987):
中國作物遺傳育種學家。江蘇常熟人。1931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農藝系。1936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麥作系主任,湖北省農業改進所所長,中央農業實驗所北平農事試驗場場長,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秘書長、研究生院副院長、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同盟第四、五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著有《小麥赤霉病抗病性研究》、《試論中國作物育種工作的發展問題》、《充分發揮作物良種的增產作用》和《為什麼研究小麥非整倍體》等。
戴曙光(1911-1944):
江蘇射陽人,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聰明好學,幼讀私塾,後在阜寧讀小學,鹽城中學讀初中。畢業後,去上海浦東高中、同文書院(日本人辦的學校)、復旦大學讀書。為尋求真理,救國救民,他經常讀些馬列主義書籍,思想進步,要求革命,很早在上海就參加了我黨地下工作。1944年05月30日被內奸出賣,在去射陽河南和蔣信富面談中遭伏擊,胸口中彈,壯烈犧牲。1940年,新四軍開赴鹽阜地區,他不辭勞苦,找到行署主任宋乃德和秘書長劉丹等,並經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愛人唐棣華介紹,參加了革命工作,其妻顧乃湘也參加了革命工作。他開始任我阜寧幹校大隊長、阜寧縣政府第三科科長,1941年9月,又調任縣政府第二科科長。10月,由於革命形勢的需要,又劃出射陽縣,他們夫妻二人都調到射陽縣做敵工工作。1943年初,射陽縣政府為開辟對敵斗爭,決定在通洋、陳洋、小河東、射陽河南、黃沙港北至濱海一帶地區,成立第七區,由他任區長兼武裝大隊長。同年7月7日,射陽縣人民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為了悼念他,上級決定將他犧牲地仁水鄉改為曙光鄉,以示紀念。
戴伯勛:
1930年7月生,湖南湘鄉人。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專業研究生畢業。俄語可讀、譯。曾任遼寧大學經濟系系主 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經濟研究與開發促進會副會長。享 受政府特殊津貼。主編、自編、參編教材專著30多部。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中國工業經 濟管理》1992年獲國家「光明杯」榮譽獎;《經濟聯合·企業集團·企業兼並》1992年獲遼 寧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獎,1995年獲全國普通高校首屆人文科學科研成果二等獎。《老工業 基地的新生——中國老工業基地改造與振興研究》,1997年獲遼寧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獎, 1998年全國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
戴 亮:
1934年12月出生,福建仙遊人。1957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現 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福建省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從事石油 、高能燃料的紅外光譜和質譜分析。在色譜一質譜聯用技術研究和過渡金屬配合物和簇合物 的質譜研究等方面有精深研究。其中「SZJ—1型色譜—質譜—計算機聯用儀」獲1978年全國 科學大會獎,「柬埔寨梯克油評價加工利用」獲1978年中國科學院、遼寧科學大會獎;發表 《陸森(Roussin)鹽陰離子質譜及其斷裂過程》等論文40餘篇。
戴白夜:1935年生。四川璧山人。1953年入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學習, 1958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曾任張家口市作協副主席、電影觀眾學研究會副會長、河北 省廣播電視廳《電視文學》雜志編輯部副主任。現任河北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河北電影制 片廠)藝委會秘書長。一級編劇。河北省影視家協會理事。發表作品近300篇(部)。拍攝的電 視劇有《舞會皇後》、《最後一次報告》、《OK!暑期「小小虎隊」》、《神州之戀》等。1 981年在國內倡導「電視觀眾學」研究,發表論文《電影觀眾學初探》、《關於電影與觀眾 的幾點思考》(獲1985年河北省首屆文學振興獎)。
戴文彬(1909-1982)
湖南省瀏陽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東獨立師3團排長、連指導員,紅8軍27師64團代政治委員,湘贛軍區第2兵站政治委員,紅2軍團6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獨立第1支隊政治委員,獨立2旅政治部副主任,獨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第120師衛生部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後方衛生部部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總衛生部政治部主任,東北軍區衛生部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2年11月28日因病在長沙逝世,終年73歲。
戴正華(1901-1966)
安徽省肥東縣湖濱鄉六家畈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為支持抗美援朝戰爭,曾多次率領醫務人員志願入朝,及時研究解決了志願軍後勤衛生部門工作中的許多困難,為保障志願軍將士的健康作出貢獻。1952年12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1960年因病離休。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66年6月22日因患直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65歲。
戴克林(1913-1990)
原名戴道駒,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先隊大隊長,紅四方面軍第9軍27師8團宣傳隊隊長,第27師衛生隊隊長,第80團連政治指導員、連長,第81團副營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3支隊6團連長,第3支隊司令部偵察參謀,挺進縱隊第1支隊支隊長,新四軍第1師1旅4科科長,江都獨立團參謀長,第1旅2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2旅5團團長,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2師6團團長,師參謀長,第三野戰軍20軍59師副師長、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59師師長,參加了第二、五次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59師師長,第20軍副軍長,安徽省軍區參謀長,工程縱隊司令員。1961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任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90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終年77歲。
戴克明(1915-1986)
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9年參加黃安縣赤衛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共黃岡縣區委書記,黃安縣特務大隊大隊長,中共光山縣委書記。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電台警衛隊隊長、支隊供給處會計科科長、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中共伊川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1縱8團政治委員。中原突圍時,指揮8團搶渡襄河,為主力部隊打開通道。8團被國民黨軍兩個整編師包圍,他身先士卒,率全團殺出重圍,到豫西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受到縱隊通電表揚。後任鄂豫軍區潢川軍分區4團政治委員,河南軍區潢川軍分區副司令員,洛陽軍分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江西軍區寧都分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畢業於軍事學院政治系。歷任第5步兵學校政治委員,信陽步兵學校校長,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6年1月21日因病逝世,終年71歲。
戴金川(1918-——)
河北省高陽縣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司令部隊列科科長、研究室主任,山西朔縣武工大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團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第3軍9師副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1軍7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第1軍7師政治委員,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7師政治委員、第1軍政治部主任,志願軍後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院副政治委員,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後勤學院院長,總後勤部政治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文化大革命」中犯有錯誤,未能獲得功勛榮譽章。
戴潤生(1916-——)
江西省吉水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學校政治營青年幹事,公略步兵學校政治指導員,軍委幹部團俱樂部主任、連政治指導員,紅1軍團保衛局政治指導員、巡視員,第4師10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343旅686團營政治教導員、政治處副主任,獨立旅第一團政治委員,黃河支隊、教導第4旅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冀魯豫軍區第11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旅政治委員、旅長,第二野戰軍第16軍、17軍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部長,軍政治委員,國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員,軍事電訊工程學院院長,海軍東海艦隊政治委員、顧問組組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戴學江(1930.2-—)
江蘇省靖江市人。1946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0師28團營文化教員,第三野戰軍23軍67師199團政治處技術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政治部秘書。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營副政治教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政治部組織處助理員,沈陽軍區政治部組織部科長、副部長,師政治委員,陸軍第23軍政治部主任、軍政治委員。1985年起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區副政治委員。1992年11月-1995年7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政治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1994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戴怡芳(1940-2001)
河北省東光縣人,1960年考入河北大學,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文書、班長、排長、參謀、股長、團副參謀長、副團長等職。1979年調軍事科學院工作,歷任戰役戰術研究部副團職、正團職研究員,第三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指導部副部長、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在部隊工作期間,刻苦鑽研戰術技術,積極探索部隊建設規律,為提高部隊訓練水平做出了顯著成績。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期間,參加過戰斗條令、教令的編寫、實驗、修改和定稿工作。組織編撰的一批研究報告和理論專著,獲得了軍事科學院科研成果獎。先後組織領導了全軍軍事科研工作「九五」計劃的編制工作,組織召開了第四次全軍軍事科研工作大會,主持了軍事學學科調查,組織領導了一系列重大現實課題研究。認真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在組織領導戰略、作戰、外軍和軍事運籌研究工作,特別是在高技術條件下作戰研究中,傾注了大量心血。豐碩的軍事科研成果為繁榮和發展中國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
1994年由大校軍銜晉升為少將軍銜,1999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1年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1歲。

㈨ 綿投集團戴光倫是否被抓

肯定被抓了。犯罪嫌疑人能逃得掉嗎?
http://cd.qq.com/a/20140904/044693.htm

閱讀全文

與人和集團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
公司章程沒有規定銀行融資 瀏覽:422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