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大航空公司封殺東星集團
自國內第一家民營航空組建以來,一直舉步為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民營航空價格優勢與新穎營銷形式,觸犯了既得利益者的神經,遭到業內國有航空「老大」們的集體抵制與封殺。由於東星航空首航期間推出「買機票贈港澳游」、「999元港澳雙飛5日游」等活動,報價比市場價要低,遭到8大航空公司封殺。大航空公司把東星航空屏蔽掉了,東星不僅查不了它們的信息,訂不了它的票,更無法銷售它們的票。(中央電視台5月31日報道)
東星航空本想雄心勃勃大幹一場,可首航就遭到了八家大航空公司的集體封殺。這對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孩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筆者注意到,東星遭封殺的報道已經引起了廣大公眾的關注,網友們更是紛紛譴責8大航空公司封殺東星公司,壟斷市場的行為。
現在的問題是,8大航空公司明知封殺東星會遭到輿論的反對。何況,東星公司目前僅一架飛機參與運營,航線非常單一,相對於大航空公司來說,競爭力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大航空公司現在把東星屏蔽掉了,東星不僅查不了它們的信息,訂不了它的票,更無法銷售它們的票。大牌航空公司為何對根本沒有競爭力的東星航空痛下殺手呢?
其實,問題並不復雜,盡管東星規模小,並不能真正影響大航空公司的運作。但是它破壞了航空壟斷的潛規則。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乘客運載率非常高的情況下,國內幾大航空公司紛紛表示自己虧損嚴重,而東星的低價競爭無疑是亮出了航空成本利潤的底牌。而且國外航空公司普遍競爭充分,根本沒有如此之高的運載率,然而它們往往都是賺錢的的。東星公司的低價介入無疑再次讓公眾對航空公司虧損的說法產生懷疑。這顯然不是國有航空公司希望看到的。
而且行業和部門壟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電信、金融、天然氣、電力、鐵路運輸、公共交通、自來水等等。目前,這些壟斷行業基本上還是靠行政權力在支撐它們的壟斷地位,沒有真正引入什麼民營企業的競爭。在大航空公司看來,民營航空企業的介入對它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一種挑戰。現在民營企業參與競爭不說,還公然破壞壟斷市場潛規則,暴露航空行業的價格底線,「企圖」打破壟斷堅冰。這可能是國有大航空公司無法容忍東星公司,集體封殺它的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國有航空公司之所以霸氣十足,很大程度上還緣於民營航空企業與大航空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權利不平等;除了民航內部管理規定以外,對國有航空公司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來約束調整,才導致封殺東星事件的發生。
壟斷行業歷來為廣大公眾所詬病,民營航空企業的誕生無疑給航空壟斷市場帶來一點希望。現在國有航空企業不是從技術創新、成本節約、打破壟斷福利、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而是依靠龐大的市場規模、自身壟斷地位,千方百計破壞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一方面導致市場競爭形同虛設,另一方面損害民企的競爭權,同時侵犯了消費者的市場選擇權。
封殺東星的事件再次向公眾昭示了壟斷行業的壟斷霸權,筆者期待公眾的呼聲能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首先,國家民航總局與物價總局要出面干預、制止大航空公司的封殺行為。而且要從東星個案中思考壟斷行業如何激活市場競爭,採取措施保護合法競爭、打破行業壟斷地位,還競爭者與消費者一個公道。
❷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是2015-01-30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專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屬地址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東200號65棟-2之一。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3313597472,企業法人蔣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咨詢;向境外派遣各類勞務人員(不含海員);入境旅遊業務;出境旅遊業務;邊境旅遊業務;境內旅遊業務;企業總部管理;企業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除外);資產管理(不含許可審批項目);向遊客提供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代理服務(不涉及旅行社業務);境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招徠、咨詢服務;票務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投資咨詢服務;供應鏈管理;。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38728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36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東星集團是不是倒閉了 拜託了各位 謝謝
是的 繼奧凱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簡稱「奧凱航空」)之後,第二家民營航空企業東星航空公司被令停航。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簡稱「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零時起,暫停該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據報道,暫停經營許可是「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 在被暫停經營許可之前的13日,東星航空對於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簡稱「中航集團」)收購東星航空一事發布公開聲明,正式拒絕與對方的股權合作。據東星方面透露,在雙方逐漸深入接觸後,發現正常的商業開始變味,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要求在東星實施強制裁員、強制東星員工簽署降薪協議、強制裁員等,無法形成商業合作的基礎。 東星方面還指出,國航此次「強行」收購東星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另外,通過此次收購,獲得政府資金資助,例如土地、稅收等方面的補貼。 在東星發表聲明之前,中航集團似乎認為收購已經水到渠成。其總裁孔棟4日在北京表示,「收購東星航空公司100%的股權的交易很快會完成。」 據報道,武漢交通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東星航空公司航班停飛,是由於該公司欠債太多無力償還、公司內部管理薄弱等原因引起的。美國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公司(GECAS)曾數次向東星航空公司催要其拖欠的飛機租金,在催要無果的情況下,已向地方政府提出交涉,申請進入法律程序。 有關官方的報道說,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暫停東星航空的經營許可,目的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更令人費解的是,盡管東星方面已經公開表示拒絕中國航空集團收購,然而,在媒體的有關報道中,仍有這樣的說法:「中國航空集團與東星航空公司的重組工作正在繼續推進中,東星航空公司員工的利益將得到保障。」 二 最新報道: 東星航空停飛 董事長蘭世立無法聯系 政府回應東星停飛 還沒低級到逼迫民企重組地步 國航董事長稱東星拒收購是蘭世立等少數人意見 相關新聞: 民航急調9架飛機 東星航班旅客出行未受影響 視頻:民營東星航空停飛 旅客出行未受影響 「東星航空停飛」追蹤報道 昨日,東星集團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此前被稱為「失蹤」的總裁蘭世立等被當地有關部門要求「配合調查」,被停航的東星航空每天損失巨大。 昨日,武漢市交通委員會、民航中南分局航空安監辦召集東星航空部分管理人員開會宣布,代飛將在本月19日結束,東星自20日起預售出的機票必須退票。東星航空市場部人士介紹,東星機票已經預售到了本月30日。 「蘭世立正在配合調查」 昨日,身在廣州的東星航空亞太地區總裁萬以堅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東星集團總裁蘭世立、常務副總裁汪彥錕等高管「失蹤」,手機都能通但是沒人接。 萬以堅表示,3月13日集團發布了拒絕與中航集團合作的聲明,這個聲明肯定是在集團總裁蘭世立簽署後才發表的,但隨後蘭與公司所有員工都失去了聯系。 該集團一名中層介紹稱,13日晚蘭世立簽署聲明後,要求他以電話通知所有部門經理。次日上午,蘭世立就失去了聯系。 有知情人士表示,蘭世立失蹤後,家人曾接到自稱警方的電話通知。 昨日下午,東星集團另一高管則表示,公司接到了自稱警方的電話,稱蘭世立正在湖北鍾祥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 「公司已贏利,停飛不合理」 東星集團一高管介紹,東星航空成立以來共租飛機9架,每天的租金是1萬美金。2006年和2007年,東星都是贏利的,2008年虧損一個億左右,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是贏利的,不至於拖欠太過龐大的飛機租金。 此前,美國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公司曾數次向東星航空公司催討其拖欠的飛機租金,對此該高管表示:「9架飛機是逐步運來的,如果拖欠太多,後面的飛機對方就不可能運來了。」 此前武漢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東星航班遭停飛,是因為該公司欠債太多無力償還。東星航空亞太地區總裁萬以堅稱,目前東星航空已經贏利,停飛不合理。「把我們贏利的業務停掉,那不是更加沒錢還債?」 至於東星集團究竟拖欠了多少飛機租金,該高管稱主管此業務的常務副總裁目前也失去了聯系,無法透露。(褚朝新)
❹ 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的破產風波
從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體先後多次報道東星航空資金鏈緊張問題。2009年3月10日,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對東星航空進行破產清算。2009年3月14日,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0時起,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3月15日,東星航空的董事局主席蘭世立在珠海機場試圖出境時被警方控制,隨後被帶回武漢小范圍監視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辦理。3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請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一案,並凍結了東星航空的16個賬戶,指定由武漢市法制辦、市總工會、市交委等政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的破產管理人,全權接管東星航空破產事務。4月7日,破產管理人解除了與通用公司等的飛機租賃合同,並將東星從通用租賃的9架飛機中的7架客機退還給通用,另外2架客機因東星航空所欠債務,被分別滯留在廣州白雲機場和鄭州新鄭機場。
就在東星航空面臨破產清算危機、命垂一線之時,4月8日,東星航空的最大債權人中航油有限公司聯合部分其他債權人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表示願意提供包括資金在內的一切支持來幫助東星航空破產重整,再次整翼上天,但於6月12日遭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駁回。隨後,中航油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於8月7日將東星航空的重整方案提交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等待湖北省高院的最後判決 。
2009年8月25日消息,湖北省高院決定撤銷此前武漢中院對信中利重整東星申請「不予受理」的裁定,要求武漢中院重新受理此案。此前共有包括中航油在內的8家申請方的重整申請被武漢中院駁回,但截至目前只有信中利一家的方案被裁定將重新受理。這就意味著,東星航空有望免於破產清算而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而信中利可能將成為此次重整申請的唯一入局者。
2009年8月2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最後裁定:駁回申請人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申請。東星航空一夜之間,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航空公司。眾多債權人挽救這家民營航空公司的努力至此也被迫結束。
2010年4月,法院審理查明:東星航空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蘭世立,在明知相關部門多次催繳欠稅的情況下,仍採取隱匿、轉移經營收入的方式逃避追繳欠稅,指使手下相關人員共將5億余元營業收入予以轉移、隱匿,造成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所欠繳的稅款共計5000多萬元。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
❺ 蘭世立的創業經歷
1991年6月,蘭世立創辦武漢東星電子有限公司。蘭世立還在企業中獨創了企業員工軍訓,並從1992年第1屆至今已歷24屆,一直堅持到今天,先後有三千餘名職員從東星軍營走出來,鍛造了一批訓練有素的隊伍。
在東星航空公司的籌建過程中,蘭世立利用民營資本可以進入航空業這一項國家政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民航總局的批准。平台建立之後,蘭世立不僅利用這個平台吸引了飛行員、空乘、飛機、航材,而且以不足30億元的總資產,租購來120億的空客飛機。
蘭世立還別出心裁地創辦東星商學院,用來培訓新職員及管理人員,並投入巨資建立了自己的商學院及軍事訓練基地。蘭世立所提倡的「東星是我家」、「東星是一個舞台」的理念成為企業界所推崇的新概念。
1991年,東星集團在武漢成立,蘭世立為總裁。
2003年,東星集團與湖北鍾祥市旅遊投資開發公司(歸鍾祥市政府管理)簽訂合同,得到部分景區40年的經營權。
2005年,東星集團申請成立航空公司獲批,東星航空正式成立。,蘭世立登頂《福布斯》湖北富豪榜。
2005年《福布斯》把蘭世立列為中國富豪榜第70名,成為湖北有史以來第一名進入該榜前100名的富豪。《福布斯》還以「財富新勢力」的封面故事大篇幅推介這位企業家。
2008年1月,東星集團以東盛房地產作為抵押,向融眾集團借款。
2008年4月,金融危機爆發,東星航空資金鏈亦開始緊張,東星集團為保住航空產業,不惜以東盛房地產換資金來救活。但東星方面表示,由於相關股權轉讓融眾只支付了8000多萬元,航空公司最終沒能救活。東星集團為挽救資金鏈緊張的東星航空,將集團旗下的東盛房地產委託給融眾集團經營。
2008年7月,東星集團以3.15億元將東盛房地產100%股權轉讓給兩名自然人李軍和楊嫚。
2009年8月,未收到餘下款項的東星航空破產。
2010年2月東星及蘭世立訴融眾第一次開庭,後東星敗訴。
2010年4月8日,因逃避追繳所欠稅款,武漢市中院一審判處蘭世立有期徒刑4年。
2011年,東星集團經歷航空破產、蘭世立入獄等一系列風波後,對方單方面要求解除合同。此時,東星已在景區范圍內投入大量資金。這部分資產保守估值為十億元。
2011年5月,蘭世立因不滿東星航空被裁定破產而控告民航中南局一審開庭。
2013年8月7日,在摺合入獄前監禁時間後,蘭世立提前出獄。
2013年8月28日,東星集團宣布,已收到東星訴融眾股權糾紛案及東星訴鍾祥旅遊合同糾紛案二審均裁定發回重審,兩案一審中均判定東星集團敗訴。對於剛出獄的蘭世立而言,可以說已暫時扳回兩局。
❻ 蘭世立的出獄情況
獄中的蘭世立,被視為頭號監管對象
2013年8月7日,湖北一權威人士,接到一份由主管部門下發的正式通知,其內容中顯示:東星航空原董事長蘭世立已於當日出獄,要求不要予以傳播。隨後,有媒體致電東星航空案件代理律師陳有西求證,其也表示,蘭世立確實已出獄。
「一般服刑期過一半以後,服刑人員就會陸續申請提前出獄,而監區監管幹部根據服刑人員的表現,予以審批。」一接近蘭世立人士介紹,罪犯入監後,所做各種事情均與減刑掛鉤,一般4年的刑期,只需3年左右即可出獄。
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節奏,蘭世立的出獄日期將是2013年11月,其出獄時間僅提前了3個月。「這是因為蘭世立的獄中表現並不好。」上述知情人士指出,其一直達不到申請提前出獄的要求,已屬於很晚出獄的服刑人員。
獄中的蘭世立,被視為頭號監管對象。「監獄外的人探視任何服刑人員都沒有見蘭世立這么難。」上述知情人士坦言,按規定,犯人服刑期內,直系親屬可以探視會見,其他親友原則上雖不讓會見,但只要有一定關系或方式,也可以見到。但這一規定對蘭世立執行得特別嚴格,除直系親屬和律師外,在蘭世立服刑期間,其鮮少見到其他親友。
「在監管時,有幾個同樣服刑的人員會經常關注蘭世立的動態,與其有關的事情都是監區一把手主抓的重要任務。」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直接看管的幹部外,其他監區內的普通管理人員都盡量不跟蘭世立接觸。
身體不好一直貫穿了蘭世立服刑的全過程。「他入獄不久就稱身體不好,有諸多病痛,因此,監區對其對待方式是:雖然跟大家一起監管,但基本不用參加各種監區組織的活動,包括勞動任務。」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其還時常因為生病而就診,不過就診時,他更會被嚴格監管,防止其有異常舉動。這次,蘭世立終於以病殘為由,成功申請提前出獄。 東星集團唯一的資產是位於湖北鍾祥的黃仙洞景區
重獲自由後,以性格剛強著稱的蘭世立將會如何行動?蘭劍敏在公開場合表露不多,但其曾表示,自己尚未了解蘭世立今後的動向,不過服刑這段經歷不會讓其喪失鬥志。
此前,蘭劍敏曾對本報記者介紹,高峰期時,黃仙洞景區曾有過每年4000多萬的營業額,近幾年已縮水為年均營收400多萬元,但其目前是集團主要的資金來源,東星集團並非完全無資產。
「這塊資產不一定優良,但能給蘭世立重整旗鼓的理由。」上述關注人士坦言,蘭總認為,對於商界來說,其年齡並不大,他的身體並非表現出來的那麼差。東星集團的案件又有新進展,對於牌面看來,東星集團是有利的,如果蘭世立奮力一搏,成功翻盤,也有可能。
不過,市場上另一種猜測則是,如同其他已出獄的仰融、牟其中、顧雛軍等一樣,栽過大跟頭的蘭世立也會選擇低調行事。「此後,其行事風格可能會相對低調,即便重新創業,也會選擇隱身幕後,這也可能是其重獲自由的代價。」
「如今終於可以提前出獄,說明自救行動起到了一定效果。」上述關注人士指出,這意味著,蘭世立終於結束了這段「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