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技術轉讓股份

技術轉讓股份

發布時間:2022-01-28 07:00:57

『壹』 以技術入股的股權可以轉讓嗎

作為出資的技術是可以評估作價且可以轉讓的技術,比如專利技術,如果是個人擁有的技能,不能作為公司的出資。
只要是合法的出資轉化為股權後,都可以轉讓。

『貳』 個人專利權轉讓,技術入股,應得多少股份

袖中奇緣《相思夢》:未撥琴弦淚先流,相隔高牆深院;兩地相思夢,何時何地能相逢?斷雲殘雨愁意濃,寂寞朝朝暮暮;今夜歌一曲,斷魂願入郎君夢。

『叄』 轉讓股份時,技術股可以轉讓嗎

第一,你所說的股份轉讓,在
法律
上應該是你在公司佔有的股權的轉讓,這部分股權在轉讓時是可以有你根據股份的價值確定其價格的。也就是說,你所謂10%的注冊資金,也就是27萬,不是你定價的最高限價,而只是說明你在公司創立時投入了27萬。至於你轉讓時按什麼價格轉讓,公司法的規定是「合理價格」。在你所說的情況中,合理價格一定是高於30萬的。應為資本的實際價值就已經達到了30萬,如果公司盈利情況好,每年有分紅,那麼價值就比30萬還要高。
所以,你不僅可以按照30萬轉讓,還可以按照比這還要高的價格轉讓,只要公司的盈利前景好。工商局不會管你以什麼價格轉讓,你只要不是騙人,對方接受,就是合法的。
第二,基於前面的論述,你不要採取你問題後面兩點提到的方法做,對你不利,而且也沒有必要。
第三,想著繳稅。
第四,一定先告訴其他股東,他們願意買,就有在同等價格下的優先權,你不告知,人家可以告你,你的買賣就可能被撤銷。
第五,別忘了過了今年的財政年度再賣,還可以分一次紅。
股份其實就是商品,金融商品,股東賣它就是按照商品價值規律變現,法律對業績好的公司以超過投資原是價值的價格賣出股份是支持的,沒有必要偷偷摸摸的。

『肆』 以技術入股的該如何轉讓股份

《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所謂技術股是指入股股東不以貨幣出資,而以自己擁有的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等作價出資入股而形成的股份。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以技術成果作為財產入股的,股東必須是該工業產權(包括非專利技術)的合法擁有者,並經過法律程序的確認。股東以工業產權(包括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必須進行評估,並應在辦理公司登記之前辦妥其轉讓手續。同時,公司法規定,以工業產權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公司的這名股東以非專利技術入股,這種入股形式,法律並不禁止,通常來說,非專利技術又稱專有技術是指未經公開也未申請專利,但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但為擁有人所壟斷,具有實用價值的各種技術和經驗,如設計圖紙、資料、數據、技術規范、工藝流程、材料配方、管理制度和方法等。
股東擁有的非專利技術等作價出資入股,在工商管理機關進行登記時,表現為該股東擁有的股權,在該股東以非專利技術入股後,已經構成公司資產的組成部分之一。該技術已經轉化為公司資產,在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轉化為生產力,股東在轉讓自己的股份時,這些非專利技術仍留在公司,股東在轉讓自己股份時,技術股已經變成了股東對該公司的股權,因此,技術股是可以轉讓的。

『伍』 股份轉讓是否也必須把技術一同轉讓

轉讓股份與轉讓技術不是一個概念,既然是你自己技術,你沒有義務轉給別人。另外你持有的公司的股份不不是強制轉讓的,需要你自願才可以。

『陸』 股份轉讓,還是技術入股!

您可與公司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到工商部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如果公司股東同意把股權無償出讓給您,您無需個人出資。
特別提示:股權轉讓協議是您和公司股東簽訂,而不是和公司簽訂。要分清合同簽訂的主體,以免合同無效。

『柒』 技術入股股權轉讓費用

首先,如果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公司法》第27條規定,可以以非貨幣財產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
其次,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出資人應該以出資額(也就是技術評估價)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最後,對於技術轉讓相關費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41號)已經明確規定,技術出資會被拆分為兩個交易來對待:一、技術轉讓;二、出資認繳。會產生個人所得稅和其他與技術轉讓相關的稅務負擔。具體相關事項及費用,可詳詢北京儒德律師。

『捌』 一公司要求我技術入股,但是給的不是公司股份

1、技術入股的最高比例為多少?
答:5%-30%
2、需要什麼證明?
答:能證明該技術屬於你的官方承認的任何證明.
一、技術入股的確認 技術是指人們在生產活動中製造某種產品,應用某一工序(工藝)或提供某項服務的系統知識,是以知識為載體的無形資產。主要指專有技術、專利技術。其中專有技術又稱為非專利技術、技術訣竅、技術秘密等,指不為公眾所知,具有一定價值能為持有者帶來經濟效益,並靠持有者自行採取措施加以保密的技術信息、方法等。具有實用性、新穎性和保密性等特徵。在技術轉讓的貿易中占相當大的比重,據統計我國引進的技術約90%屬於專有技術;專利技術又稱專利權,是某項發明經國家批准受法律保護,發明人或發明所有人在法定期限對其享有的使用、製造、銷售的獨占權利。具有獨占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等特徵。
技術入股就是技術擁有者將上述的專有技術或專利技術本金化,把技術抵作股權,與技術引進方合作,進行股份分紅的活動。與高薪聘請技術專家和付高額技術轉讓費的作法比,既可以減輕企業資金積累初期較重的人力成本,或不必支付巨額技術轉讓費,又使技術專家的經濟利益與企業成功緊密聯系在一起,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可以說是專家以技術支撐發財,企業以技術支撐發展,雙方受益。依照現行《公司法》關於無形資產入股的規定最高可達注冊資金的20%,另根據原國家科委和原國家體改委對高新技術作價有關規定,經公司審批部門特殊批准高新技術的作價總額最高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金的30%,這應是技術入股的最高限。
目前技術入股的方式主要有:以整套技術從生產-管理-銷售全過程的技術入股;以多項組合型技術資產入股如以某一產品的技術工藝,專利權,商標權等組合入股;以某一單項技術入股等三種。無論何種方式首要的是對其價值的確認,以此作為受讓方核算無形資產及實收資本賬戶的依據。這是技術入股會計方面的最關鍵的問題,關繫到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是否准確;關繫到技術資產價值和所有者合法權益能否被合作各方認可並作價入股,參與分紅的問題;關繫到知識產權保護、維護當事各方權益的問題。
這一過程包括技術型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股東權益的確認。一般資產的確認原則是以未來能帶來經濟效益為標准。故無形資產確認標准也應是以促成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作用為標准,並且是可以貨幣計量的,因此確認各類技術資產要以有效性為原則。具體來看企業以入股方式引進技術,主觀目的是為了能帶來超額的或壟斷的經濟效益,那麼被確認的技術資產應是創新成分大,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具有明顯的優化特徵。否則,如已被普遍採用或被更新的技術取代,其價值已喪失則不能予以確認。這不僅是作為技術資產入賬的標准,也可給企業領導的引進決策工作提供參考,那麼技術入股確認標準的第一條應是具有較大經濟效益性;第二條則是可用貨幣計量。
二、技術入股的計量
這是對技術型無形資產的量化過程。由於其自身未來獲利能力及經濟壽命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這是技術入股會計方面最困難的問題。現在會計基本准則規定以技術轉讓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可以按雙方協議價入賬,但技術入股則需通過技術(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作價,才能折算股份及投資比例。
1、技術計量的一般規律 由於受讓方的目的是為超額或壟斷利潤,所以技術入股價格的確定與該技術是以所有權還是使用權入股方式有關。當提供方以所有權入股,使受讓方獨占此項技術資產,未來的創利能力大,因而此種技術股資應是較高的;若提供方只以使用權入股,受讓方並不能獨家佔有,該技術股資應較前者低。另外,與技術轉讓一次或分次取得轉讓費相比,技術入股後能否為提供方帶來收益取決於受讓方的經營狀況和效益,具有一定風險,所以技術入股的價格應略高於同一技術轉讓價格。作為企業財會人員在技術入股計量工作中不應只是被動地接受有關機構的評估,除掌握上述計量技術資產一般規律知識外,還應掌握具體的方法,以驗證評估價格是否科學、合理。
2、技術計量的具體方法 對於技術資產計量一般以名義貨幣為計量尺度,以投入價值中的歷史成本、重置成本或以產出價值中的現行市價(公允價值)、現值等為計量基礎,不同的計量基礎對成本、市價、效益的側重點不同。由於採用不同的計量基礎,構成不同的計量方法。如重置成本法、收益現值法、現行市價法、剩餘法等。筆者認為就技術型無形資產特別是技術入股而言,由於專用技術和專利技術不是普通而是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生產要素,故不能僅僅以投入成本來計量,且由於獨占性或保密性,市場無可比資料,故不宜以現行市價計量,最適用的方法應是改進的收益法,側重以技術入股後未來獲利能力為衡量其價值的標准。
收益現值法是根據貨幣時間價值原理,將技術型無形資產經濟壽命內的每年預期收益折成現值,藉以確定其價值的一種計量方法。據收益現值法的一般原理,可得出以下公式: Pv__收益的現值 Bt__第t年預期收益 i__折現率 n__計算期 首先預期收益確定。這是一個反映技術資產未來創利能力的綜合指標,指技術資產入股後將會創造的收益。按現行概念,既可以是靜態的凈利潤,也可以是動態的凈現金流量。凈利潤是稅後利潤即企業最終經營成果減去所得稅後的凈值即純收益,是可以供企業分配的利潤,這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得出的;凈現金流量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差額,反映的是現金實際增減的結果,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得出的。由於凈現金流量是動態指標不僅反映了現金的實際增減而且考慮了收益的貨幣時間價值,比靜態指標更客觀地反映了預期收益額,但計算過程的工作量大,在會計水平較高的西方國家普遍採用,我國近幾年計算機廣泛應用,在一些資產評估的機構建立了有關的資料庫,編制了所需的應用軟體,已能在幾秒鍾內完成較復雜的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工作,這種與國際慣例相符的作法對引進國外智力項目入股極為有利,便於國外技術持有人理解,增強投資的信心,故以凈現金流量為預期收益額更合理。 其次將預期收益折現。這里的折現率即本金化率,一般是用投資報酬率或資金利潤率。這是因為預期收益額如前述表現為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是技術入股後取得的報酬,故可用投資報酬率;另外,由於資金利潤率反映企業資金所能提供的利潤額,具體有全社會資金利潤率,行業資金利潤率和企業資金利潤率,技術入股後所獲得收益的多少據此也可得出。由於技術資產的經濟壽命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故對計算期確定要遵守穩健原則,應以法定(合同)年限或孰低的原則界定,即採用法定年限法;若是能以技術更新的周期來確定可採用更新周期法等等,這也是入賬後據以攤銷其價值的重要指標。
此法站在受讓方的角度充分考慮了技術入股的目的,接受技術入股是為獲得比同行業超額或壟斷的收益,並且在較長期限內保持優勢,創造效益。以該技術資產的預期產出效益的折現值作為此技術資產的計量基礎,其中既可體現貨幣的時間價值,又考慮了與未來預期收益相聯系的多種風險,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三、參與收益分配
公正合理地確認和計量技術資產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使利潤在各方所有者之間按正確計算的股資額進行收益分配;另一方面當企業出現虧損或破產時,各所有者則以股資額為限負擔責任。同時技術入股後提供方的所有權同樣派生出管理權。技術入股與其他投資的同等地位,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與利益並存、權利與義務同在的原則。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技術作價是知識價值的最好體現,技術入股這種新資本投資方式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迫切需要在會計、審計方面作出相應的具體的規范。

閱讀全文

與技術轉讓股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
我國期貨交易所漲跌停板 瀏覽:538
15年6月5日黃金行情 瀏覽:797
微信理財通基金現金分紅的錢在哪 瀏覽:9
橫河股票代碼 瀏覽:134
外匯博美支持信用卡入金嗎 瀏覽:426
資產公司進行非金融債權收購 瀏覽:492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