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

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28 14:53:50

1. 富士康老總叫什麼

截至2019年4月,富士康總裁為郭台銘。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郭台銘是台灣著名的企業界人士,根據《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銘以55億美元的身價,在台灣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1)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郭台銘考慮富士康在大陸上市 未來3至5年內完成

新京報訊 (記者李媛)製造業大戶富士康可能要在大陸上市。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鴻海精密正考慮在未來3年至5年內讓其中國大陸業務部門在當地交易所上市。

郭台銘稱,分拆很有可能提升龐大的大陸業務的價值。盡管鴻海精密制定了近期在印度的擴張計劃,但是並不計劃縮小在大陸的製造業務規模。目前,中國國內消費市場正在快速發展。

鴻海精密集團在大陸的業務主要是代工製造商富士康,主要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等3C產品的製造。資料顯示,富士康1988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投資,目前擁有上百萬員工,2014年進出口總額佔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3.5%。

關於分拆細節,郭台銘沒有詳細說明,富士康公司也沒有給出具體回應。但是從鴻海精密集團以往的戰略動作來看,分拆計劃順理成章。

鴻海精密具有龐大業務體系,是全球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等代工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在台灣、香港、倫敦等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14年,郭台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鴻海精密集團將執行分權分利的方法,集團未來會走向邦聯式。

郭台銘曾在2013年的股東大會上宣布過分拆業務、結構重整的決議,計劃將集團的事業群升級為12個次集團,每個次集團獨立扶持3~5家上市公司,希望以此實現收入的增長。

從過去的分拆進展來看,鴻海精密旗下從事晶元封裝業務的訊芯科技已經於今年1月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除此之外,鴻海精密還分拆過幾項業務,包括工業主板製造商Ennoconn、乙盛精密工業(Eson Precision)、LED配件部門Advanced Optoelectronic以及觸摸面板顯示部門英特飛科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士康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郭台銘考慮富士康在大陸上市 未來3至5年內完成

2. 台灣首富

台灣首富郭台銘小傳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澤州縣葛萬村。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台灣首富。2002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銘以23億美元身家排198位。

2002年,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台幣),高居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而2001年其登上這一寶座時全年營收為1442.61億元,一年增長業績達七成, 直令世人咋舌。

其絕對額過1000億元,這個數字足以躋身台灣資訊電子業前十大的排名,也就是說,鴻海以一年的努力,「長出」了一個台灣排名前十大的資訊電子業者。年獲利成長,全球市場佔有率亦與年營收成長率聯袂猛進,成為台灣上市公司的業績三冠王。與此同時,鴻海成功擠下全球EMS(專業製造服務商)競爭對手,成為全球第五大EMS廠;並且,如果論贏利的話,這個老五其實是老大。

而郭台銘自己,則在台灣《智富月刊》台灣百大富豪榜排名首位,並連續四年蟬聯

「台灣科技首富」;美國《商業周刊》推出的2002午「亞洲之星」,郭台銘在「亞洲最佳創業家代表」中排名首位;2002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銘以23億美元身家排198位。

位於深圳的富士康集團是鴻海在大陸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排外商投資的第六位,同樣名不見經傳。2001年富士康出口額達24億美元,占深圳當年出口總值的6.2%,在「中國出口200強」排名中高居第二,而與他並肩的是東方國際、中國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羅拉(中國)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有趣的是,郭台銘雖然對自己及鴻海不事張揚,卻總愛張揚「山西」二字,「總裁我是山西人,未來世界是3C(山西的諧音)(3C就是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數碼電子Consumer-electronics)。」

類似宏論鴻海內外耳熟能詳。郭台銘愛喝酒,或者說愛喝汾酒,自己和集團「喝酒必汾」。在深圳,每進一個酒店都先問有沒有老白汾,一聲沒有扭頭就走。「因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擺上了老白汾。」這成為郭台銘十分開心的一件事。很多人難以理解這位縱橫三大洲、麾下五萬兵的IT梟雄,居然對37歲才涉足的家鄉一往情深。捐500萬為桑梓葛萬村修橋,捐200萬設立「愛吾獎學金」,投資500萬美元,設立富晉精密模具公司……

1974年鴻海以30萬台幣、十來個員工草創時,生產的產品是黑白電視機旋鈕,由於旋鈕與他後來生產的連接器一樣,模具開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產品品質,所以從1977年開始,好不容易蓄積起第一筆資金的郭台銘,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到日本買進模具設備,蓋自己的模具廠。二是買地建廠,不用再租借廠房;三是在原料面臨漲價的情況下,買原料囤積居奇。面對金錢游戲的誘惑,幾經掙扎,郭台銘決定選擇前者。

而就在模具廠蓋好半年後,郭台銘原先想購買的那塊土地已漲了3倍,原料也水漲船高。許多同仁不理解:「到外買(模具)反而比較便宜,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如果求近利,他還可以把模具廠賣掉,回去買地。但是一心想打出江山的郭台銘,始終沒有回頭。1980年鴻海模具廠開始出現業績,後來鴻海陸續建立電鍍部門與沖壓廠,迅速拉開與同業的距離。進入80年代,PC工業起飛,黑白電視衰退。擁有模具技術的鴻具駕輕就熟,很快切進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從此建立起連接器霸主地位。

鴻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銘總愛對外強調他做的是「機械」而非「電子」。在富士康集團,鴻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FOX-cavity」,饒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夠理解;而其內部代號或簡稱竟是一本正經的「核心」。

3. 被稱為是國內工廠龍頭企業的富士康,他究竟都有哪些黑科技

富士康的代加工技術是杠杠的啊,它的領導人郭台銘雖然說的話有點太過誇張,但是卻有這個底氣可以說出來,它的黑科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富士康的專利。富士康得到的專利數量可不得了啊,大約申請了有128400項,擁有的和擁有過的專利數量大約是64300項,要知道,在工業領域,專利的保質期是很短的,而且全世界有這么多家加工廠,分分鍾就會有新的專利產生,所以富士康要想有這種成績,就要求他們的創新和科技力量要強大,而它確實多年來都能維持這個水平。

有人說:只要你有一個產品的概念,富士康就能在48小時之內把它變成樣品。這種效率絕對是國內國外數一數二的啊,並且富士康能夠給商家最優惠的價格,商家可能很難找出別的加工廠能有富士康這樣優惠的價格了。富士康的產品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手機的鋁鎂合金、車上電腦等等,都是富士康加工出來的。

4. 在台灣郭台銘的財富不比王永慶少,為什麼外界對王永慶的評價更高

網名為sskj52280這位網友 首先我聲明一點 王永慶先生從來沒有作秀過,王永慶捐助的明德希望小學 一萬所 而且他捐的希望小學沒有寫「台塑集團"和「王永慶」本人的名字

如果不了解王永慶 就不要亂說了 王永慶是我見過最值得尊敬的企業家

對他評價高低 不是財富多少的問題 , 而是王永慶的管理模式強,敢為人先,台塑實力強 歷史悠久,和王永慶公正言辭

在華人企業家裡只有李嘉誠可以和王永慶同級 ,四川首富劉永行(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一直想給王永慶打工, 並託人聯系台塑方面 想給王永慶打工學習,王永慶的人格魅力強 埋頭苦幹 勤儉務實的精神打動著所有企業家 包括郭台銘。

王永慶臨去時前幾個月 90多歲高齡了 做了兩件事情,一個是給四川地震捐款一億元 並且追加大陸慈善資金,另一件事就是 冒險抄底越南 百億投資 建亞洲最大的鋼鐵廠。 一個90多歲的老人 做出這樣驚天動地的舉動 是可貴的

之後王永慶的去世 是在美國去世 是因為去美國看望金融危機下的台塑美國公司經營情況

他的務實 肯干 敬業 管理能力 公正言辭 愛心 是值得尊敬的

5. 十年逆襲為百億女富豪,郭台銘也想不到,富士康居然敗在她的手下,她是誰

大家都知道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周鴻禕等等互聯網大佬的傳奇故事,這些人身上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他們都是男性。在中國很多知名人物當中,好像少有女性人物出類拔萃,格力的董明珠算是一個,但除此之外難道就沒有了嗎?肯定不是,在2020年以來一家市值不斷暴漲的科技公司走進人們的眼球,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跟著火熱了一陣子,最巧的是,這位身家高達上百億元的老闆就是女性。


在1999年,王來春正式辭職並且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收購了一家位於香港的代工廠,這家公司就是未來千億市值立訊精密的前身,這年也是王來春從一個打工妹逆襲成百億富翁十年中的第一年,剛開始這家公司只能代工那些富士康根本看不上的簡單加工訂單。

不過好在王來春是富士康出身,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人脈資源,到了2010年立訊精密成功上市了,它上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上蘋果談合作,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對代工廠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盡管立訊精密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了,但它也沒辦法從富士康的口中奪下iPhone手機、平板和手錶等生產訂單。

最終王春來使用了迂迴的方法,也就是用錢收購了幾家專門為蘋果供應鏈提供原材料的公司,為蘋果提供Type-C數據線、信號連接器等等,雖然不是直接為蘋果公司生產,但也算是成為了蘋果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立訊精密蟄伏了幾年時間,到了2016年AirPods發布之際,王春來再次使用金錢的力量收購了一家代工廠,以此為契機拿下了AirPods的訂單,到目前為止,立訊精密已經成為AirPods最大的代工廠,AirPods的訂單雖然比不上蘋果手機、平板以及電腦等產品,可拿下年銷量高達上千萬台的AirPods訂單也證明著立訊精密正式打入了蘋果供應鏈的頂層位置。

而最讓人震驚的是,立訊精密已經在向iPhone手機下手了,就在今年7月份,立訊精密拿出33億人民幣收購了兩家為iPhone手機代工的台灣企業,一舉打破了台灣企業壟斷iPhone手機生產的歷史格局。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王來春以580億元的身家位居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35位,一位從富士康出身的打工妹,最終卻打敗了之前的老東家富士康,可能這也是郭台銘意料之外的事情。

6. 郭台鉻公司叫什麼名字

郭台鉻公司叫鴻海集團、富士康企業集團。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人。

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富士康企業集團是於1988年在內地投資興辦的專業生產電腦接插件、精密零組件、機內線攬、精密模具及電腦整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


(6)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鴻海副總裁呂芳銘在股東會上表示,「九人經營委員會」實際上是經營咨詢委員會, 涵蓋公司關鍵業務,九人小組形成一個決策還需要報送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來決策通過。

郭台銘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交給經營委員會九人小組,「各位股東請放心,相信他們會做得比我好」。

郭台銘出生於1950年,今年69歲。他在1974年創立了富士康,在他的帶領下富士康成為全球最大的IT產品代工商,並成為蘋果公司iPhone最主要的代工廠。

7. 和輝光電屬於哪家上市公司

和輝光電不是中台合資,是100%國有獨資企業。一樓不是和輝光電的正式員工,是通過中介進來的勞務工。不懂就不要瞎講了。
和輝光電是由上海市政府和金山區政府共同投資的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一直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項目的順利推進將在當地形成聯動互補的產業格局,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8. 富士康要在上交所上市了嗎

富士康在來2018年05月24日在上交自所上市了。它在上交所的名字叫做工業富聯。

IPO募投項目擬發行19.7億股,擬募集271億元,其發行時市值則達2712億元。

在招股說明書中,富士康披露了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路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等八大領域。

(8)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市場認為,相比於此前預期,詢價後13.77元/股的富士康發行定價似乎顯得偏低。

事實上,14.04元/股才是多數機構的預估價。據公告披露,在剔除無效報價後,全部參與初步詢價的配售對象的報價中位數為14.04元/股。

而六大類機構(公募基金、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及QFII)報價的中位數也為14.04元/股。

參考資料人民網——富士康變身工業富聯

9. 介紹大陸的台灣企業(至少10家)

統一
統一集團簡介
1967年7月1日,統一企業正式成立於古都台南,本著嘉惠地方的創業精神,以員工82人,資本額三千二百萬元,為日後的食品王國奠定基礎。

統一集團成長歷程
統一企業自1967年7月1日創立於台南永康以來,除了致力於食品製造本業之外,同時不斷拓展新的事業。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直接或間接促進了社會的繁榮與國家經濟的成長。

創業時期(1967~1973年)
台灣社會狀況逐步進入工業化。統一企業創業,採用無缺點、高效率的大量生產,擴大經濟規模,以符合當時生活消費之所需。

茁壯時期(1974~1982年)
台灣經濟成長快速,人民的購買力大增。統一企業適時地全面開發產品去滿足大眾消費的需求,同時大量地引進優良設備與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朝向高質高值的經營策略運作。

集團化時期(1983~1989年)
台灣經濟持續穩定成長,進入商業化與社會多元化時代。統一企業全面投入通路大戰,多角化經營並結合社會需求,使企業持續成長,展開集團化經營模式,並開始往海外投資發展。

國際化時期(1990~現在)
國民所得(GNP)突破一萬美元,競爭者水準的提升、以及國內市場的飽和,使統一企業深刻體認到必須朝國際化發展來突破成長障礙。迨政府大陸政策允許,開始往大陸發展,並在亞太地區幾個新興市場,如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展開投資計畫。

統一企業目前國內外轉投資相關企業已多達一百餘家,經營項目涵括多項民生消費相關的商品與服務,成為一個多角化經營的綜合生活產業集團。在「國際化」 與「多角化」兩大策略下,未來統一企業除持續與國際知名企業共同投資合作,以吸收國際化經營的觀念與技術之外,也將藉由大陸與亞洲市場邁向全球,朝向成為世界最大食品行銷公司之一的目標而努力不懈。

統一企業標志
統一企業標志,系由英文字 」 PRESIDENT 」 之字首 」 P 」 演變而來。

翅膀三條斜線與延續向左上揚的身軀,代表「三好一公道」的品牌精神(即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格公道),另一方面也象徵以愛心誠心信心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及服務,以及產品其中創新突破的寓意。

底座平切的翅膀,則是穩定正派誠實的表徵。

整個造型象徵超越、翱翔、和平,以及帶向健康快樂的未來。

色彩意義:

「紅色」代表熱誠的服務、堅定的信心、赤誠的關注
「橘色」代表勇於創新、長於突破,及與食品聯想的滿足感、豐盛感
「銘黃」富有溫馨、明快、愉悅的感情,代表該品牌的期望
圖案整體明朗愉悅的暖色系,象徵健康快樂的未來與新鮮活力的期許

統一集團經營理念
統一企業自從創業以來,即遵循企業創始人吳修齊先生所秉持之「三好一公道」的經營理念,以多角經營、宏觀眼光、重視人才等方針,兢兢業業地塑造出「誠實苦幹、創新求進」的立業精神。

吳修齊先生所揭櫫的「三好一公道」,就是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錢公道。產品品質需達國際一流水準,受消費大眾肯定,不違背良心製造有害健康、偷工減料的產品,不以不實廣告欺騙顧客,而且價格一定要合理,有盈餘要回饋社會,以求公道。此一經營理念,使統一員工上下一心,秉誠實為信條,苦幹為工作精神,不斷在產品、經營上創新求進,以提供消費者最體貼完善的產品與服務品質,並將贏得所有消費大眾的信賴與尊敬,作為企業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石。

此一經營理念與企業文化得以貫徹,除了每一位同仁皆能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為公司建立永續成長的基礎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司能秉持一貫的策略思考能力不因短期的逆境而退縮,著重前瞻性的目標達成。

跨進廿一世紀的當下,統一企業正以「一首永為大家喜愛的食品交響樂」、「千禧之愛」及提升企業心靈的經營哲學,秉承董事長高清願先生「 貧窮教我惜福,成長教我感恩,責任教我無私的開創 」之信念,為全球消費者開創健康快樂的明天!

統一集團企業願景
統一企業由台灣南部的一個鄉鎮出發,經過三十餘年的努力,現今已發展到遍布全島、跨足大陸、邁向全球的階段,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健康服務民生產業集團。除了堅持「三好一公道」的經營理念外,更期許能演奏出「一首永為大家喜愛的食品交響樂」,提升消費者的生活品質。

「永為」是指統一企業追求永續生存和發展。「大家喜愛」是希望統一企業不論在任何時空背景下,皆能持續掌握全球及當地消費趨勢 ,開發符合消費者和客戶需求的商品和服務,能夠贏得消費大眾、客戶、員工、股東和合作夥伴的信賴與支持。「食品交響樂」是指統一企業重視內部團隊經營之效能與效率;猶如交響樂團中所有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重視整體演出的和諧性。在產品方面,統一企業主要的經營范疇集中在食品及其相關產業,針對不同市場、通路,配合消費趨勢變化,開發各種消費者喜愛的產品組合;猶如一首抑揚頓挫的交響樂曲,將聆賞者帶到豐富多採的意境之中。統一企業也自許成為全球消費者永遠喜愛的一家跨國性企業,猶如交響樂是跨國界的共同語言,可以引起共鳴、深植人心。

統一企業亦將持續致力「以愛心和關懷來建構與現代人密不可分的食品王國」。其中的「愛心和關懷」是指,統一企業關懷員工、消費大眾以及地球環境,在追求利潤之餘,亦能回饋社會、員工和股東;並強調建立工業安全衛生體系和環境管理系統。使每位員工充滿愛心地工作與生活,讓消費者在享用統一的產品及服務時,都能感受到這一份虔誠的愛心。

「建構」是指統一企業系以領導代替管理,營運發展強調遠景和策略。在食品科技上力求領先同業,率先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與服務,成為市場之領導品牌,深入消費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不斷提升消費者生活素質的企業,建立起「與現代人密不可分的食品王國」。

統一企業全體員工在盡心盡力演奏這首悅耳動人的食品交響樂時,必能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不斷提升統一企業在消費者心中完美的形象,也將我們社會及國民的健康帶到一個更為優質的境界。

統一集團投資策略
1992年1月13日,統一企業集團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的第一個工廠-新疆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本著「取之於大陸,用之於大陸」的原則,通過開發更多更健康的產品、提供就業機會、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積極納稅、熱心扶持本土協力廠商等相關環節,公司力圖為大陸的經濟建設和民眾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貢獻。當前,統一企業已成為大陸食品業界投資最大的幾個外資企業之一。

起步之初公司在大陸採用 T型策略,以沿海經濟特區和長江沿岸開發區為市場標的投資建廠,並根據每個區域市場的國民所得、消費能力、消費偏好、相關產業的相對競爭優勢等特點來決定所投資的事業。1998年大陸營運總部在上海成立,統管公司大陸投資事業。整個大陸市場被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大西部、華南、新疆七大區塊,未來將逐步實現在每個省設立一個生產基地和銷售分公司,實現區域市場的精耕。

華碩集團 位於台灣台北的總公司,是世界高科技製造業的重心,華碩結合了頂尖研發人員、專業技能的生產線員工與有效率的應用資源,設計出領導市場趨勢的解決方案。製造生產廠包括:台灣、台北、蘆竹、南崁、龜山,以及大陸蘇州廠,它們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現在,華碩每個月製造生產力為:200萬片主板與15萬台筆記本電腦。在這里,華碩成功的孕育出領先市場先機的優秀品質與高度競爭力。
華碩電腦是一家擁有世界頂尖研發團隊,以科技為導向的公司。秉持一貫的高品質科技創新而聞名。身為引領全方位3C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之一,華碩電腦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去迎接下一個嶄新的千禧年。
華碩在2003年主板出貨量高達三千萬片,在過去一整年全世界所售出的台式計算機當中,每四台就有一台是使用華碩的主板。若我們將所售出的數量一字排開,長度將會超過紐約到洛杉磯的距離。而在2003 年的盈收更達到六十億美元,比起2002成長將近一倍。
華碩高品質的產品源自於優良的產品研發。這與中國功夫的學習相同,必須從練氣和培養內功著手。除了不斷的超越極限和創新的特色之外,華碩的工程師群也在很多方面下苦心,像是電磁波干擾、散熱模塊 、噪音測試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只為了要讓客戶真心滿意。例如華碩筆記本電腦是全球第一家通過TCO』99國際防電磁波認證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商。需要通過包含,輻射線控制、能源控制(電池耗量)、生態學(必須對環境無害)和人體工學等種種考驗才能獲得,全球第一家取得認證代表華碩扎實的研發與製造功夫。
為了在這極度競爭的產業中保持領先,華碩各種優秀的產品必須要在市場、成本和服務也保持領先。這也正是為什麼華碩電腦40000名員工極力遵從華碩的」全面品質管理」程序。為了就是在成本控制跟上市時程之間,仍舊對所有華碩的客戶保有世界級的服務品質。
另外,華碩電腦在2003年贏得超過700個獎項,而且連續6年在BusinessWeek 的「InfoTech100」中皆榜上有名。世界規模最大的硬體評鑒網站Tom's Hardware Guide的讀者們,更將華碩電腦選為「最佳主板和顯卡製造商」。除此之外,華碩電腦更屢獲世界大獎再次印證「華碩品質,堅若磐石」。
「創新」將會使我的們生活過的更愜意,而且更能將既有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因著所有的設備將會合作無間的串聯,所以「科技」要肩負的責任是將我們緊緊的凝聚在一起。
華碩致勝公式
領先=行銷(品質*速度*創新*服務)/成本
公司遠景
華碩電腦為提供完整3C解決方案(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產品)之供應商
使命與價值
在過去的20年,科技已經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方式,讓我們在工作、游戲、學習和通訊有著前所未有的體驗。當這股風潮開始興起時,華碩電腦早已在這股改革中奠下根基。現在全球台式計算機里,平均每六台中就有一台是使用華碩主板。
為這股改革潮流中的領導者之一,我們建立公司的使命:
藉由提供不斷創新的IT解決方案,激勵華碩客戶發揮最大潛能。
華碩新產品研發的原則是先扎穩根基後再向外延伸。我們先從計算機零組件著手,從主板、顯卡到光學儲存裝置,延伸到台式准系統、伺服器、筆記本電腦、手持式個人電腦、寬頻網路設備、無限通訊設備、數字信息家電以及行動電話等。
落實我們的使命
對科技無限熱愛
技術是華碩的核心,因為我們持續不斷的投入心血於世界級的研究和發展,才能夠提供個人和企業領導趨勢的創新產品。
品質至上、永不妥協
高品質對於華碩來說是最重要的堅持。在每一個流程中時時檢討品質管理與細節,為了就是要讓華碩客戶們能享有符合經濟效益的高品質解決方案。
長期合作關系
不論是不是我們的客戶、媒體、股東或是一般消費者,我們深信合作夥伴在各個階段都是可以與華碩一起互相成長。和事業夥伴保持良好的關系,是我們能夠不斷在各方面持續成功最主要的關鍵。
堅毅不拔
所有華碩的員工都有著共同努力的目標,並在壓力之中學習成長,勇於接受挑戰。全公司上下努力不懈完成使命,是期望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科技創新所帶來的便利。

10. 正崴集團富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1. 富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隸屬正崴集團,公司佔地1600畝,於2002年投巨資興建,現有員工近萬人,全部完工後預計可容納5萬餘人,公司綠化完善、環境優美。公司主要從事藍牙耳機、手機、汽車組件等消費型電子產品及其零組件之製造,如顯示模塊(液晶顯示模塊、攝像鏡頭模塊),筆記本計算機用電池包,連接線、注塑件等研發、製造,以及垂直整合供應鏈來保證客戶的服務。

  2. Foxlink,即台灣的正崴集團。現任正崴精密董事長郭台強,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胞弟。

  3. Foxlink是上市公司,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富港電子(崑山)有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閱讀全文

與郭台銘相關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
我國期貨交易所漲跌停板 瀏覽:538
15年6月5日黃金行情 瀏覽:797
微信理財通基金現金分紅的錢在哪 瀏覽:9
橫河股票代碼 瀏覽:134
外匯博美支持信用卡入金嗎 瀏覽:426
資產公司進行非金融債權收購 瀏覽:492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