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祥北斗集團有限公司是傳銷嗎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個所謂的吉祥北斗集團200%是詐騙團火傳銷組織,因為我的母親曾經在這個公司投資30萬血本無歸,她身邊的好幾個老姐妹都有投資最少的也是幾萬元情況都一樣,這個組織是通過微信群誘導受騙人員,通過購買持有原始股,或是注冊加入會員拆分等手段騙取巨額錢財。這個組織分為上下線或推薦人,這樣的騙術很明顯,望廣大人民擦亮眼睛。
㈡ 國嘉吉祥是傳銷嗎
截至2019年2月18日起,國嘉吉祥未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傳銷。
國嘉吉祥公司於2004年04月30日在昌平分局登記成立,國嘉吉祥公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陽康博源有限公司營養學、能量分子學、生物醫學、中葯醫學為根本,專業從事酵素健康的食品公司。
引進世界先進的台灣技術,在國內率先推出以「先清後補」的理論為基礎,來實現健康真諦的「酵素代餐法」。幫助消費者真正實現集排毒、祛病、減肥、美容、調理、養生為一體之健康心願。
讓13億同胞在自己的家裡,就可以享受到當今海內外最科學環保、最安全有效、最經濟快捷、最健康方便的減肥方法,即 「酵素代餐減肥法」——注冊資本金2.0007億,法定代表人黃會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咨詢、投資管理,實收資本金3.8億元,
立志成為互聯網金融和網路生活服務的領先者。國嘉吉祥公司立志成為互聯網金融和網路生活服務的領先者。2010年愛心國際公司獲得中國銀聯「收單外包機構注冊認證「 ,在全國范圍建立銀行卡收單服務網路。
它是一家致力於現代健康管理事業的服務機構,是湖北省乃至全國推行健康管理服務的行先者。公司成立六年以來,本著以提升民眾生命質量為使命,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以「個人疾病風險控制」為核心內容的系統的健康管理服務專業公司。
國嘉吉祥由中國健康教育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疾病風險控制專業委員會、全國高科技健康產業工作委員會現代病防治專業委員會丶
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湖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等多家單位共同支持而組建的。該公司擁有國家級專家資源網路和強大的專業技術力量,具備豐富的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服務經驗,是湖北省推行健康管理服務的先行者。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㈢ 吉祥民粹是傳銷嗎
截止2018年10月30日,吉祥民粹尚未被認定為傳銷,吉祥民粹為國嘉吉祥大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項目,但其被各權威媒體報道涉嫌傳銷與冒用北斗名稱。具體可以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進行判斷。
《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
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以下為新聞報道:
作為國之重器,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人盡皆知,軍事用途和高科技的背景讓「北斗」略顯神秘。而在北斗的民用化過程中,各類蹭概念、偽北斗的項目也層出不窮,花樣套路令人眼花繚亂。
被業內人士辟謠的「北斗地圖APP」僅是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借「北斗」之名進行炒作已構建成了另一種商業「生態圈」,其中不乏膽大者偽裝央企招搖撞騙,甚至有地方政府中招。
在這背後,可以看出民眾及地方政府對北斗產業落地的熱情。目前,國產北斗晶元累計銷量突破6500萬片,遏制北斗產業應用發展的瓶頸已經突破,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均開始支持北斗導航。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卻稱感知不到北斗導航的存在,在應用中GPS仍然是主力,北斗導航趕上甚至替代GPS仍需要時間。
此外,業內多次呼籲不要盲目建設產業園,這無益於北斗產業健康發展,但北斗產業園數量仍突破了40個。隨著產業園逐步投入運營,一些早期盲目發展的弊病也開始顯露,甚至有園區已被證實發展停滯。
北斗產業化落地步伐加快,外界對於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愈加期待。不過,大眾對北斗的技術特點以及應用場景不夠了解,這也為「蹭熱點」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偽北斗」產品大行其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調查發現,有人為產品冠以「北斗」之名,在營銷過程中博得高關注度;也有人將北斗與相距甚遠的大健康概念聯系起來,借「北斗」兜售理財產品;更有甚者,一面以產業聯盟身份與央企簽署合作,另一面偽裝央企身份與地方政府洽談投資……一系列套路與國之重器「北斗」聯系,其野蠻生長讓人難免擔心——北斗產業生態是否將會因此受到影響?
推出「北斗七星」手機的北斗民用研究院設立之初有三家股東,分別是重慶政通、何鎮初、北斗絲路信息產業(沈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斗絲路),2017年4月,重慶政通和北斗絲路退出。其中,北斗絲路法定代表人為李玉春。
李玉春同時是北斗和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斗和正)的股東,北斗和正法定代表人為潘榮強,該公司已被列入工商部門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2017年2月以及2017年9月無法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與其聯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月8日探訪北斗和正注冊地址,發現該地址目前為國嘉吉祥大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嘉吉祥)。
大廈物業人員查詢後告訴記者,在國嘉吉祥之前的業主為「貴州吉祥數貿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祥貿易)」,吉祥貿易於2016年8月份進駐大廈,2017年9月搬離,11月份業主換為國嘉吉祥。
在工商關繫上,吉祥貿易與北斗和正之間有著間接關聯關系。貴州吉祥數貿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吉祥數貿)持有北斗和正51%股權,貴州吉祥數貿股權由包括潘榮強在內的5個自然人以及吉祥貿易持有。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貴州吉祥數貿與吉祥貿易二者登記的企業聯系電話為同一個,股東及出資人皆為「潘榮強」。
北斗和正以及貴州吉祥數貿與「北斗健康大數據平台」關系緊密。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貴州吉祥數貿與吉祥貿易聯系電話,其彩鈴中介紹「雲吉祥1949」產品。接聽人員稱,該公司為央企,「雲吉祥1949」已經發售至第三期。
實際上,該企業出資人沒有國有資本。「雲吉祥1949」又是什麼產品?記者在一個名為「央企北斗吉祥原始股權」的QQ群中發現一段介紹,「央企北斗中興與吉祥數貿集團共同打造的北斗健康大數據平台,北鬥技術由軍工轉民用的推廣應用服務,吉祥數貿占股51%,目前『雲吉祥1949』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而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曾在官網發布聲明,「我中心從未授權北斗中興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斗和正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吉祥數貿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北斗衛星導航終端設備研製生產、應用平台、運營服務及民用產業化等相關業務。以上公司也從未申請、獲得北斗導航民用服務資質證書。」
除了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還有人編織了一個龐大的北斗產業集群,竟有政府及央企牽扯其中。
近年來,北斗產業園數量激增被業內專家批評,但有一家企業聲稱將投資建設100家北斗小鎮,這家公司的「掌門人」范忠福活躍於多個領域。其頭銜非常豐富,包括北方北斗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以下簡稱北方北斗)、中北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北斗控股)管委會主席等。
中北斗控股官方網站顯示,其是中國北斗科技產業聯盟和中國北斗科技中心的直屬機構,是央企聯合體執行機構,是中國民用北斗系統運營商中北斗控股由國內400多家北斗高科技企業協作組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台查詢「中國北斗科技產業聯盟」,顯示「沒有結果」。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中北斗控股也不存在,而北方北斗目前尚未有實繳出資。
6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中北斗控股官網披露的公開電話,接聽人表示其為范忠福本人。對中北斗控股尚未進行工商注冊,范忠福表示「營業執照已經辦完」,對於中國北斗科技產業聯盟未在民政部注冊,其表示按科技部2017年11月的文件,高科技企業可以組織行業聯盟,行業組織不需要在民政部注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並未查詢到范忠福提到的科技部文件。但按照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訂)》規定,「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
手續不全似乎並不妨礙中北斗控股廣泛布局。中北斗控股官網頁面上的一篇文章提到,2017年6月23日,中國北斗科技產業聯盟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就發展中國北斗科技數據中心基站、中國北斗大型施工項目總承包服務等合作事宜,雙方正式簽約成為全面合作夥伴單位。
隨後,一篇《范忠福任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北斗分院院長》的文章在網路上傳播。6月6日,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沒有設立北斗分院。而就與中國北斗科技產業聯盟簽約事宜,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相關人士表示確實存在,但僅為「戰略合作」,二者沒有進行項目合作。
在「央企」和「產業聯盟」的名頭之下,范忠福方面還與地方政府「對接項目合作」。吉林白山市商務局官網2017年7月消息顯示。
「6月20日,中國北斗科技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北斗控股集團董事長范忠福一行走進白山,進行了實地考察及項目對接,副市長劉鳳春向考察團重點介紹了白山市機場選址、物流園區規劃等情況,希望中國北斗科技聯盟搶抓機遇,積極推動在白山的投資項目」。
范忠福自稱,中北斗控股「已經簽完了30多個小鎮」,報到政府評審的項目還有滄州新區城鎮改造、上海基因健康研究中心等,目前正忙於「招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項目未得到政府方面確認。
㈣ 北斗吉祥股是不是傳銷
假的,2000年後,證監會對舊股權問題進行股改後,基本就沒有原始股這一說法了,目前大部分的所謂的原始股交易都是非法集資的一種,包括北斗**。國家對金融行業的管理非常嚴格,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審批有著嚴格的程序。可以說,在中國,所有的企業公開面向個人進行集資都是違法的。這些集資活動的動機無論是否詐騙,都沒有本質區別,因為其未獲國家批准,不受國家監管,沒有資產擔保,一旦發生問題,受損失的只能是個人投資者。同時,一級半市場中的原始股私下轉讓並未受到法律保護股市。
好心說一下吧!在國外上市的不說,國內上市的,除了上海和深圳主板的股票還,還有中小板和創業板,這些估值都很高了,一旦上市,大股東一夜之間就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了。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中小公司都在拼了命的想要在國內主板上市,一旦有機會上市,什麼還可能會有原始股便宜賣給個人的?????目前最流行的原始股騙局,是沒有說明上市地點,是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是在主板上市還是在新三板上市,如果是在新三板上市,一個多月都沒有一筆股權交易的,拿那些垃圾的原始股又有什麼意義!!!
㈤ 貴州吉祥集團是傳銷組織么我家人在裡面投入的資金會不會有風險
應重判傳銷組織者,還社會清明。
㈥ 國嘉吉祥是傳銷嗎
有欺騙嫌疑!我之前是二期的,投入2w,到現在1年多,什麼證明都沒有。也沒消息.「之前是吉祥北斗」,現在是國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