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法國華納集團

法國華納集團

發布時間:2022-02-01 00:20:31

1.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華納兄弟

一、簡介
1923年4月由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1925年接管維泰葛拉夫製片公司,並於1927年攝制、發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影片《爵士歌手》,從而使華納公司於30年代初進入了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的行列。
二、歷史
不像米高梅,華納兄弟可沒有大公司的架子。因為四兄弟原本是貧窮的波蘭移民的後代,不知財大氣粗是什麼意思。實際上,他們兄弟姐妹總共有12個,但投身電影業的只有上面四個。1903年,修鞋匠老華納召開家庭會議,決定在一門新興的生意上押寶,會議的結果是買下了一部電影放映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小市鎮上巡迴放映電影。就在這一年,華納兄弟租下了一個雜貨鋪,開設了他們的第一家電影院,如今,這家電影院經過整修,恢復了當年的模樣,成為了紐卡斯特爾市的一個景點。一年後,華納兄弟又開始涉足發行業務。但直到1912年,他們才能夠雇得起一個員工。華納兄弟進入製片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第一部叫座的影片是公映於1918年的《我在德國的四年》,影片改編自前美國駐德大使凱澤爾·威爾赫姆的暢銷自傳,影片票房達到了驚人的150萬美元,華納兄弟於是斥資25000美元,買下好萊塢的日落大道5842號的地皮,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廠就此開張了。四兄弟是這樣分工的,老大哈里·華納和阿爾伯特·華納在紐約負責影片的發行,以及籌措資金,而擅長技術的山姆·華納和對製片情有獨鍾的傑克·華納留在好萊塢經營製片業務。到了1923年4月4日,他們開始正式使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這個名稱。
華納兄弟早期並沒有多少叫得響的影片,幫助他們在好萊塢站住腳的,是一隻叫「零丁丁」的狗,這位狗明星是一個參加過一戰的美國士兵從法國帶回來的。第一部「零丁丁」電影是公映於1924年的《從地獄河來的人》,當華納兄弟發現「零丁丁」大受歡迎時,就又拍攝了25部「零丁丁」電影,直到它干不動為止,而與這套集數超多的系列電影相比,只拍七部的《哈利·波特》電影就不免相形見絀了。
除了「長著四條腿的超級明星零丁丁」,華納兄弟早期的台柱子還有擅長拍攝性喜劇的德國導演劉別謙,明星約翰·巴里摩爾。
因為經營得有聲有色,華納兄弟得到了華爾街的支持,1924年,華納兄弟買下了維塔格拉夫公司,得到了一個全國性的影片發行系統,他們還趁勢在幾個大城市建立了廣播電台,此外,華納兄弟還開始建造豪華的電影宮,這樣一來,他們也成為一家真正的大公司了。
不過,在派拉蒙和哥倫比亞這樣的競爭對手面前,華納兄弟還是顯得有些弱小,因為他們手中的電影院太少,此時,開發有聲電影就成了他們的秘密武器。早在1925年5月,山姆·華納就第一次在紐約的貝爾實驗室里第一次見識了有聲電影技術,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1927年10月6日,華納兄弟發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影片的成功是轟動性的,很多電影院都人滿為患,以至於只能賣站票,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推動有聲電影普及的山姆·華納在《爵士歌王》首映前就病逝了。
1928年,華納兄弟用《爵士歌王》賺來的錢買下了斯坦利公司,充實了公司在放映業方面的實力,因為斯坦利公司擁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連鎖影院。此時,華納兄弟引發的有聲電影熱潮仍在繼續,他們在這一年還製作發行 了第一部完全有聲電影《紐約之光》,到了1929年,好萊塢的大製片廠已經完全停止製作默片了,一個時代結束了。這一年,華納兄弟還推出第一部彩色有聲電影,歌舞片《On With the Show》,接下來的《百老匯掘金女郎》則成了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如此成功,以至於一直放映到1939年。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歌舞片成了明日黃花,但華納兄弟又找到了新的金礦,那就是黑幫片。憑借詹姆斯·卡格尼和愛德華·羅賓遜這些明星的賣力表演,華納兄弟成為好萊塢產量最高,利潤也最可觀的大公司。不過,黑幫片雖然大有市場,卻是那些手握大權的電影審查官的眼中釘,他們認為這些影片格調下流,為了緩和這種局面,華納兄弟也拍攝一些歷史片。
整個四十年代,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華納兄弟保持著每年出品40部電影的高產量,擁有《馬爾他之鷹》、《約克軍曹》、《卡薩布蘭卡》和《碧血黃沙》這些賣座片。接下來的五十年代,華納兄弟依舊卓有成績,先後推出《慾望號街車》和《搜索者》這樣的名作,已經詹姆斯·迪恩的三部作品:《伊甸園之東》、《無因的反叛》和《巨人》。
1967年,傑克·華納把公司賣給了七藝,公司名搖身一變,成了華納七藝。1969年11月,史蒂夫·羅斯在買下了華納七藝之後,公司再次換名,新名稱是華納兄弟傳播公司,而且開始涉足電視節目製作。
七十年代,華納兄弟的代表作品有《伍德斯托克》、《骯臟的哈利》、《花街殺人王》、《發條橙》和《驅魔人》、《閃亮的馬鞍》,成績相當可觀。之後公司則進入羅伯特達利和特里·塞繆爾時代,不光繼續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全金屬外套》和馬丁·斯科塞斯《好傢伙》這樣的名導演合作,開發《蝙蝠俠》和《黑客帝國》這樣的賣座系列電影。
其他方面,華納兄弟開始在海外建造電影院,並在澳大利亞建造了電影主題公園,此外還製作出《六人行》和《急診室的春天》這樣的很受歡迎的電視劇。1990年,傳媒業巨頭時代公司並購了華納兄弟。2000年以後,華納兄弟的新掌門人巴里·梅耶上台,公司保持一貫特色,不僅擁有《哈利·波特》和《十一羅漢》這樣的系列電影,而且復活了《超人》和《蝙蝠俠》這兩套系列電影。
最窮時,四兄弟兜里不到一塊錢,全靠賣明星----一條名叫「零丁丁」的狗的照片,來給大家開工資。他們用錢摳摳唆唆,像個二流的公司。一次傑克.華納很生氣,因為劇組跑出去拍外景:「我們花了那麼多錢在片場建了一個公園,還要出去,難道別人的草地都比我們的綠嗎?」
掌管公司的華納兄弟,希望他們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能獲得最大的利潤。他們做電影和做事的方法都很直接。當有聲片只存在與別人的想像中的時候,他們已經付諸行動。為按時完成《爵士歌王》的製作,以便能及時參加1927年10月6日在紐約舉行的首映式,他們沒日沒夜工作,在即將首映的時候,山姆.華納突然腦溢血被送往洛杉磯醫院。傑克.華納和哥哥們租了專列,帶了兩名專家趕回來,但仍然晚了,39歲的山姆在華納兄弟即將取得巨大勝利的前夜病逝了。《爵士歌王》簡直是一夜之間轟動了世界,華納兄弟以自己家庭的悲劇成功結束原本由派拉蒙和米高梅電影公司統治的朝代,站到了電影行業的最前沿。
華納兄弟是粗人,他們喜歡葷笑話,最鍾情的產品是生猛的強盜片和黑色片,他們尋找電影素材的方式,是翻看報紙的司法版。所以在這個造夢的行業里,華納是離社會現實最近的電影公司,他們的電影具有凶險性又特別突出下層社會生活,如現實主義風格強烈的《小愷撒》和《慾海情魔》都是如此。
華納兄弟之間也窩里斗,最後是最小的弟弟傑克.華納掌控了實權。有趣的是很多華納公司的明星身上都有老闆傑克.華納的影子,從外形到個性都是,比如亨弗萊.鮑嘉和保羅.穆尼,都是個子不太高,脾氣急躁,好鬥但討厭是非。尤其是蓓蒂.戴維斯這樣的「一姐」,外在條件不佳,完全憑的是精湛演技和個人奮鬥成為兩屆奧斯卡影後,那個性真是任性刁蠻極了。她在第二次獲獎的《紅衫淚痕》中演一個倔強的南方美女,因為人性失去男友,後來又想盡辦法將已成有婦之夫的他搶回來,簡直就是她本人性格的真實寫照。不過華納有邁克爾.柯蒂斯這樣的王牌導演在,以速度快,講實效和多面手著稱,而且還能管住這些難處和桀驁不遜的明星。
一無所有出身的華納兄弟常常冒險去做不太有把握的事情,這使得華納最具革命性的公司:它出品了世界第一部有聲片,推出影響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詹姆斯.迪恩,還在1967年同意拍攝《邦妮與克萊德》,結束了舊好萊塢時代。
華納公司在30年代以拍攝強盜片、歌舞片和傳記片著稱,尤以E.G.?nbsp| 賓遜、J.賈克奈、H.鮑嘉等人主演的強盜片最有觀眾。傳記片中也有不少受歡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傳》(1937)等。華納的影片一般都比較樸素、緊湊,成本也較低,其主題都或多或少與30年代初發生的美國經濟危機有聯系。50年代美國電影蕭條時期,華納把財力轉向製作電視系列片。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地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製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攝了《窈窕淑女》(1964)、《誰害伯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邦妮和克萊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發行電視片的七藝公司買下了華納公司,改名為華納—七藝公司。兩年後,華納—七藝公司又轉讓到一個大企業集團金尼全國服務公司手中,改組為華納交流公司。這個公司經營的業務范圍甚廣,製片和發行影片僅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1990年,傳媒業巨頭時代公司並購了華納兄弟,華納兄弟現屬於時代華納公司。
三、代表作品
2008 蝙蝠俠:黑暗騎士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2007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2006 超人歸來
2005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康斯坦丁:地獄神探 蝙蝠俠:開戰時刻 毀滅戰士
2004 極地快遞 百萬寶貝 飛行者 12羅漢 哈利波特3之阿茲卡班的囚徒
2003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最後的武士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火柴男人
2002 間接傷害 向左走向右走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 訓練日
2001 劍魚行動 哈利·波特之魔法石 人工智慧
2000 致命羅密歐 完美風暴
1999 綠色奇跡 挑戰星期天 黑客帝國
四、華納兄弟公司作品
美味關系 No Reservations2007
哈利波特5:鳳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2007
結婚執照 License to Wed2007
少女妙探 Nancy Drew2007
十三羅漢 Ocean's Thirteen2007
幸運牌手 Lucky You2007
女人領地 In the Land of Women2007
報應 The Reaping2007
忍者神龜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07
300斯巴達勇士 3002007
農民宇航員 The Astronaut Farmer2007
共譜戀曲/K歌情人 Music and Lyrics2007
潘神的迷宮 Pan's Labyrinth2006
同球敵愾 We Are Marshall2006
血鑽 Blood Diamond2006
兔八哥 Bugs Bunny 1940

2.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

華納
華納唱片(Warner/Wea)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
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
環球
20
世紀全球最大的唱片(音像製品製作,出版,發行)集團,1972年由德國
Polydor
International
(德國DG唱片公司1941年以後的國際業務名稱)與荷蘭
Phonogram(荷蘭Philips唱片公司當時的名稱)聯合組建,從此Polygram便開始了她傳奇的發展史
BMG
BMG
全稱
Bertelsmann
Music
Group,原是一家以美國為基地的不太起眼的德國唱片公司。在兼並了RCA、MCA、Arista和Geffen之後,搖身成為世界五大唱片集團之一。
RCA
全稱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原是一家收音機和電台廣播公司,1919
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立。
EMI
EMI唱片公司,全稱:電力及音樂集團(ELECTRICAL
AND
MUSICAL
INDUSTRIESLTD),集團成立於1931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前身是1897年成立於倫敦的英國留聲機公司,是當今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迄今已有百年.EMI的歷史幾乎就是整個唱片業的發展史,許多著名的唱片廠牌都與EMI有著剪不斷的臍帶關系。
sony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ソニー株式會社,Sony
Corporation),或者索尼株式會社,簡稱索尼,日本東京為企業總部橫跨數碼、生活用品、娛樂領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創立於1946年5月,擅長公關手腕的盛田昭夫與擁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創辦,目前的經營團隊由媒體娛樂出身的霍華德·斯金格與擁有技術研發資歷的中缽良治共同領導。

3. 介紹一下華納唱片公司和華研唱片公司

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 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0年隨時代華納被美國在線(AOL)出資1600億美元合並,並隨即又出資200億美元與英國EMI唱片公司合並,組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唱片集團。

華研國際唱片公司是台灣的小公司,由於害怕被排擠(例如:福茂就有被排擠),找來了EMI百代唱片合作,歌手製作專輯以及版權都是屬於華研的,可是發行以及企宣都是交由EMI的,所以華研的歌手也是屬於EMI旗下的。但是台灣及香港的專輯引進內地則要依靠一家內地的公司-步升音樂,而步升同華研一樣,是在內地和EMI合作的公司,因為EMI是國際5大唱片之一,而步升和華研只是各地屬於EMI旗下的小公司而已,所以必須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不被排擠,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可以更大限度的使用國際的音樂資源。。

4.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是什麼

1,索尼唱片

索尼唱片隸屬於索尼音樂娛樂公司,以發行、定製唱片為主要業務,現經過幾次重組合並後,索尼音樂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唱片公司。

2、華納唱片

華納音樂集團原隸屬於擁有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集團。

3、環球唱片

環球唱片隸屬法國維旺迪集團,佔有世界唱片市場25.6%的份額。環球唱片於1912年成立,現已擁有世界最大的音樂內容庫,從古典到爵士到流行。

4、BMG唱片

BMG是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全稱為Bertelsmann Music Group,被譽為最具全球性的傳媒公司)旗下的音樂業務子公司,擁有阿日斯特唱片、BMG加拿大、BMG阿瑞歐拉等200多家子公司。

5、百代唱片

百代唱片(EMI)是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成立於1897年,其前身是英國留聲機公司和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31年,兩家唱片公司合並成Electric and Musical Instries,現為環球唱片旗下品牌。



(4)法國華納集團擴展閱讀

華納唱片發展歷史:

華納兄弟為拍片時可使用廉價音樂,於1929年曾創立「音樂出版有限公司」(MPHC),購入音樂版權。1930年購入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進軍唱片業。

1967年,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收購大西洋唱片,1972年再購入Elektra Noneusch唱片,合組成立華納唱片集團(Warner-Atlantic-Elektra,簡稱WEA)公司。

2011年7月,時代華納出售華納音樂集團予Access Instries。

2013年7月,華納音樂集團向環球唱片收購EMI旗下ParlophoneLabel Group。

2014年4月,華納音樂集團收購金牌大風,保留品牌,亦成為子公司。

2014年,華納音樂集團正式重開飛碟唱片,成為子品牌。

5. 美國的華納兄弟和FIR在的那個華納是不是一個公司

是,但華納是個大公司有很多分公司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1923年由H.B. 華納和J. 華納兩兄弟建立。 娛樂就是讓人忘情,別的什麼也不是。華納深信這一宗旨。 1992年惠特尼·休斯頓的《保鏢》雖有凱文·科斯特納助陣,但反響一般。華納高層認為人們已對愛情片厭倦。於是加大了對科幻片的熱情。《蝙蝠俠》始終是華納的名牌系列,在1995年和1997年又陸續出了續集《永遠的蝙蝠俠》和《蝙蝠俠和羅賓》,一時之間,蝙蝠俠簡直成了華納科幻片形象的代言人。 1996年《蒸發密令》和《龍卷風》讓華納出盡了風頭,連喬丹也屈尊獻「身」出演了《空中大摜籃》。而在1998年《超完美謀殺案》使華納更上一層樓。 對愛情片的淡化並不意味著放棄,1995年《廊橋遺夢》和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證明華納還是能拍好愛情片,盡管此時他們還是玩票。1999年的華納毀譽參半。《睜大雙眼》引來人們惡評如潮,一部《聖女貞德》的問世讓法國人不太高興。可是一部《駭客帝國》卻封住了所有的批評華納的人的嘴。這部片子很適合時代,盡管網路時代在現實中目前還不會產生這種恐怖。
就向SOMY在各個方面都有發展一樣
華納也有華納電影和華納音樂

6. 華納唱片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有沒有什麼關系

有,華納唱片公司隸屬於時代華納。

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 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0年隨時代華納被美國在線(AOL)出資1600億美元合並,並隨即又出資200億美元與英國EMI唱片公司合並,組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唱片集團。

7. 誰能幫我整理一個90年代初很有影響力的唱片公司,比如華納。、寶麗金、滾石、環球、英皇等等!

時代華納(Time Warner Inc。2000年-2003年稱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是美國的一家大型媒體公司,在2000年,美國在線(美國當時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與原先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一家傳統的媒體巨擎,橫跨出版、電影與電視產業)合並而成。AOL時代華納公司擁有一系列極具價值品牌,包括CNN、Netscape、HBO、《時代》雜志、時代華納電纜公司和華納兄弟公司。目前,AOL時代華納公司收入主要有六大業務:美國在線(ISP)、電視和廣播部門、有線電視部門、出版、影視娛樂以及音樂。 寶麗金(PolyGram)一般是指寶麗金唱片公司,是1999年以前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亦是到目前爲止世界上最悠久的唱片公司,曾經擁有飛利浦(環球唱片集團已放棄跟飛利浦集團續約,不再使用這品牌,更銷毀所有相關印刷品和產品)、迪卡、Grammphon等跨國唱片企業,以擁有高知名度歌手和高質量的音樂品質而聞名全球。 滾石(The Rolling Stones)是一個英國搖滾樂樂隊。1962年4月在倫敦成立,布萊恩·瓊斯(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斯圖爾特(鋼琴手、和唱)、米克·賈格爾(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茲(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貝斯手比爾·懷曼和鼓手查利·沃茨組成了早期的滾石樂隊。 環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簡稱 UMG)是全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隸屬法國維旺迪集團,佔有世界唱片市場25.6%的份額。環球唱片於1912年成立,現已擁有世界最大的音樂內容庫,從古典到爵士到流行。旗下諸多著名音樂廠牌,如Deutsche Grammophon、DECCA、水星唱片等;擁有世界三大男高音和瑪麗亞·凱莉、lady gaga、黑眼豆豆、埃米納姆等世界級巨星,同時擁有華語樂壇的旗幟人物:張學友、譚詠麟、陳奕迅、張靚穎、趙晨浩、趙晨光、熱力兄弟、梁靜茹、王心凌等,華語資源庫里更擁有鄧麗君、張國榮、王菲、Beyond等典藏內容。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簡稱EEG,港交所:8078),簡稱英皇娛樂,是香港富商楊受成的英皇集團(私人企業)擁有的演藝娛樂公司,亦是香港主要的唱片公司之一。 追問: 還有沒有別的了, 華研 和新力是那個時代嗎? 回答: 華研是2000初的, 新力博德曼 是1991年成立的。別的基本沒有了

8. 時代華納的公司類型是什麼

首先 ,你得正確判斷你自己的實力啊 ,如果感覺很欠缺,就得加強了,你不可能是全面發展的,得選好自己的路,自己的曲風,說得通俗點就是有自己的個性,在這個年代,太大眾化是沒什麼用的.
其次, 要有推銷自己的手段啊,唱片公司畢竟是做生意的,他們看重的當然是你的能力,你的經濟效益,你的唱片能否有市場,有賣點.你要盡力展示你自己,說服他們包裝你.
再次,如果你能找個跟唱片公司有關系的人推薦你的話,那當然很好了.

9. 介紹一下「華納唱片公司」和「海蝶唱片公司」。

華納唱片
代表歌手:張惠妹,那英,孫燕姿,蕭亞軒 鄭秀文,郭富城,孫楠
華納唱片(Warner/Wea)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4年3月,時代華納正式將旗下的華納音樂集團以2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由前任環球(Universal)集團總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領導的美國布隆夫曼投資集團,之後華納音樂集團 (Warner Music Group, WMG)內部經歷了巨大的人事動盪,公布了一系列重組措施。
2003年華納唱片(華語)公司入主中文市場恰巧十年時間。1992年著名的台灣本土唱片公司飛碟被華納控股,1993年華納正式收購飛碟唱片,成立華納台灣唱片公司,標志著華納全面進軍華語樂壇。雖然收購了飛碟唱片,原飛碟旗下歌手王傑、蔡琴、郭富成、姜育恆、葉倩文、蘇芮、張雨生、陳百強、呂方、林憶蓮的唱片版權也歸於華納,但華納在90年代卻發展的並不順利。隨著旗下歌手合約紛紛到期,整個華納一度面臨著鄭秀文郭富城一王一後獨撐大局的窘境。而90年代華納唱片最值得圈點的則是,1995年將朱哲琴Dadawa成功的推向了世界市場,《阿姐鼓》在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並且銷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國際樂壇引起強烈反響。
華納唱片的真正猛崛起始於2000年前後。在1998年周建輝新任華納大中華區總經理之後,華納代理了擁有梁詠琪、古巨基的EEI唱片的發行業務。另外,華納把目光伸向了台灣和內地市場,在兩地分別簽下張惠妹、那英兩位大牌,更成功打造了人氣小天後孫燕姿,加上鄭秀文坐鎮香港,構成了華納獨一無二的「天後宮」。此外,華納主攻內地市場,與專營校園音樂的獨立品牌「麥田音樂」和以專業演藝經管為理念的「普萊音樂」簽約,兩者成為華納的加盟品牌。華納麥田的朴樹、周迅、老狼等人以及內地頭號男女歌手孫楠、那英均招至麾下,無疑擴大了華納的品牌內涵與內地影響力。
目前華納除了「四大天後」(張惠妹,那英,孫燕姿,鄭秀文)、「兩大天王」(郭富城,孫楠)之外,還擁有蔡健雅、麻吉等藝人。華納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託如雲的大牌歌手搶占市場。憑借國際化推廣的經驗,各自獨立的發展空間和相對固定的市場,避免了女歌手之間的顧此失彼。另外,華納音樂還是以港台商業化的主流音樂為主,如何拓展單一的音樂形式,攻克男歌手領域的軟肋,藉以突破固有的大牌表象,卻成為決定華納未來發展的重頭戲。

在古典音樂領域,Wea被稱為Warner Classics,旗下擁有Erato , Teldec, Elektra Nonesuch, Finlandia等多家規模不大但實力強勁的唱片公司,是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

海蝶音樂
代表藝人:阿杜,林俊傑,陳潔儀

海蝶音樂是新加坡一家以音樂製作為主的唱片公司。海蝶音樂最早由來自新加坡的許環良、黃元成、吳劍峰等人成立於1986年,剛開始致力於廣告音樂的製作,並推動新加坡的「新加坡年輕人創作歌謠」活動。在整個80年代的「新謠」活動中,超過大半的「新謠」唱片都是出自海蝶的製作,其中包括梁文福、李偉菘、黎沸揮、巫啟賢、吳佳明等人的專輯。而當時海蝶創作的廣告曲幾乎囊括了所有新加坡中文廣告歌曲的大獎。90年起海蝶的領域大大拓展,開始為許多港台歌手製作專輯。
90年代以後,海蝶音樂先後推出了陳潔儀、阿杜、林俊傑等華語歌手。1994年,海蝶旗下的歌手陳潔儀在台灣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心痛》,締造了首位新加坡歌手立足華語流行歌壇的紀錄。1997年,海蝶音樂連同一群馬來西亞的優秀音樂人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海螺音樂製作公司,積極開發馬來西亞的音樂資源,並開辦了海螺音樂餐廳。2000年以後,台灣著名填詞人林秋離加盟海蝶,正式成立台灣海蝶音樂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內地著名作曲家畢曉世加入海蝶,北京海蝶音樂有限公司成立,海蝶音樂正式進入內地市場。海蝶音樂先後在馬來西亞、台灣、北京均成立了分公司,分別由許環良、黃元成、吳劍峰(新加坡),林秋離(台灣)、畢曉世(北京)等著名音樂人擔任其地區的高層。
近兩年海蝶音樂以其商業的大流行路線,在阿杜和林俊傑的製作和包裝上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特別是2002年以林秋離為首的台灣海蝶推出了阿杜首張唱片《天黑》,由「建築工頭」變「唱片銷售新人王」,海蝶在華語流行樂壇奇跡般的掀起了一股阿杜旋風,並藉助索尼唱片的強大發行將阿杜推向了更廣闊的平台。在成功的商業運作下,海蝶音樂率創佳績,但對於整個華語樂壇而言,他們的未來之路才剛剛開始……

10. 華納公司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華納唱片 公司:華納唱片 英文: Warner Music ,簡稱: wea 成立時間:1930年 代表歌手:蔡依林、黃立行、徐若瑄、方大同、薛凱琪、蕭敬騰、F.I.R.飛兒樂團、黃靖倫、何維健、郭美美、辛曉琪、張棟梁、郭采潔、費玉清 華納唱片駐外機構:香港華納、台灣華納、北京華納、上海華納。 官方網址(大中華地區): www.warnermusic.com.hk 香港 www.warnermusic.com.tw 台灣 華納唱片(Warner/Wea)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4年3月,時代華納正式將旗下的華納音樂集團以2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由前任環球(Universal)集團總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領導的美國布隆夫曼投資集團,之後華納音樂集團 (Warner Music Group, WMG)內部經歷了巨大的人事動盪,公布了一系列重組措施。 2003年華納唱片(華語)公司入主中文市場恰巧十年時間。1992年著名的台灣本土唱片公司飛碟被華納控股,1993年華納正式收購飛碟唱片,成立華納台灣唱片公司,標志著華納全面進軍華語樂壇。雖然收購了飛碟唱片,原飛碟旗下歌手王傑、蔡琴、郭富城、姜育恆、葉倩文、蘇芮、張雨生、陳百強、呂方、林憶蓮的唱片版權也歸於華納,但華納在90年代卻發展的並不順利。隨著旗下歌手合約紛紛到期,整個華納一度面臨著鄭秀文、郭富城 ( 郭富城05年底轉投大國文化 ) 一王一後獨撐大局的窘境。而90年代華納唱片最值得圈點的則是,1995年將朱哲琴adawa成功的推向了世界市場,《阿姐鼓》在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並且銷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國際樂壇引起強烈反響。 華納唱片的真正猛崛起始於2000年前後。在1998年周建輝新任華納大中華區總經理之後,華納代理了擁有梁詠琪、古巨基的EEI唱片的發行業務。另外,華納把目光伸向了台灣和內地市場,在兩地分別簽下張惠妹、那英兩位大牌,更成功打造了人氣小天後孫燕姿,加上鄭秀文坐鎮香港,構成了華納獨一無二的「天後宮」。此外,華納主攻內地市場,與專營校園音樂的獨立品牌「麥田音樂」和以專業演藝經管為理念的「普萊音樂」簽約,兩者成為華納的加盟品牌。華納麥田的朴樹、周迅、老狼等人以及內地頭號男女歌手孫楠、那英均招至麾下,無疑擴大了華納的品牌內涵與內地影響力。 2005年開始,隨著眾多天後的離開,華納音樂相比之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只有F.I.R.、辛曉琪支撐著台灣華納的「天後」旗號。 2008年,在受"買榜事件"沖擊下的原EMI(現名金牌大風)的高層陳澤杉跳槽至華納唱片,任納唱片大中華區總裁.在孫燕姿,蕭亞軒,張惠妹等一線歌手紛紛出走的情況下,陳澤杉領導下的華納唱片開始簽下許多歌手,包括黑澀會美眉(現黑Girl),徐若瑄,張棟梁,黃立行等.也大膽簽了因選秀而迅速走紅的楊宗緯和蕭敬騰,兩者都成了08年的新人王,專輯銷量不俗。 2008年3月10日,蕭敬騰加入華納唱片。 2007年因為歌唱比賽瞬間爆紅的蕭敬騰,確定加盟華納音樂,華納音樂特別再今天舉行了盛大的蕭敬騰千約記者會,一向給人神秘、低調、省話的蕭敬騰,在今天這重要的場合,表現依然沉穩,華納音樂大中華區總經理王蓓芬更帶來了一個相當特別的神秘禮物,大家都知道華語天後張惠妹有支百萬麥克風「小白」,唱片公司也送了一支「小白」給蕭敬騰,不過是支大聲公,目的是希望他可以向天後看齊,向全亞洲發聲。 2008年4月22日,旗下歌手蕭亞軒約滿轉投老東家EMI(金牌大風)。 蔡依林約滿EMI(現名金牌大風)後,蔡依林堅持追隨恩師陳澤杉,加入華納唱片,為華納唱片增添一名虎將。 2008年12月16日,原EMI(現名金牌大風)旗下歌手蔡依林轉投新東家華納唱片。 2008年12月16日晚上9點十分,蔡依林加盟華納簽約儀式在北京的水立方盛大舉行,對於這位天後的到來,華納顯然極為重視,花費了約70萬元人民幣的租金,將發布會安排在水立方舉行,華納音樂亞太區總裁Lachiea、華納大中華區總裁陳澤杉和東風文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葛福鴻悉數到場見證這重要的時刻,蔡依林作為華納新"一姐"也有幸成為史上第一個在水立方舉行記者會的歌手.據媒體爆料,簽約金高達3000萬.蔡依林的加入,意味著華納的天後宮即將引來新的重組.在華納唱片目前的一線歌手緊缺的情況下,蔡依林將扮演"一姐"的角色。 2008年12月29日,黃小琥加入華納唱片。

閱讀全文

與法國華納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
大學生創業貸款電腦 瀏覽:467
p2p理財和基金哪個好 瀏覽:286
光大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 瀏覽:286
投資理財教程 瀏覽:995
黃韋中股票 瀏覽:11
第一套朝鮮幣價格 瀏覽:448
今日烏魯木齊鋼坯價格 瀏覽:559
信託投資房地產限制 瀏覽:674
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收費 瀏覽:335
10的後置傭金 瀏覽:788
少兒平安福保險傭金是每年返嗎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