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股員工離職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有合同約定的按照合同約定辦理,沒有合同約定的,按照公司章程辦理。通常情況下因公司的激勵機制而獲得股權的,離職時需要轉讓給公司其他員工,但是法律規定,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離職後半年內不可以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2. 關於離職員工股份的問題
首先要看單位是什麼性質,是不是注冊的股份公司?要是正式的股份公司是不能退股的,就是不能變現。要等到公司上市後,在二級市場上賣出。
要是公司沒有正式注冊,它賣出的股份就是非法的,是不受保護的,也沒有什麼規定,可以辦理退股領錢手續。
3. 員工離職後持有的公司股份如何處理
看職工和公司持股合同的約定
允許繼續持股的,可以按合同約定持股、分紅
合同要求離職股份單位回購的,可以按離職時股權價值由公司回購
職工持股要求是職工和單位雙方協商約定,沒有統一要求。如果有糾紛直接法院起訴,不屬於勞動糾紛,不用先申請勞動仲裁
4. 持股員工離職時股份如何處置
1、員工一旦持有了本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多了個身份,該公司的自然人股東,這是法律認定的,只要他不賣出股票,誰也剝奪不了他的股東權利,即使他辭職不幹了還是一樣的。
2、公司是股份制公司,但沒有上市的,勞動者辭職,單位就要求勞動者退股。上市公司的,勞動者可以不退股的。
3、《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原始股股東如果辭職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則喪失持股資格,所持股份應當在離職後一個月內轉讓給公司;原始股股東拒絕按規定轉讓股權的,公司將強制要求股東轉讓,強制轉讓價格為該部分股份所對應的公司上年度末經審計的凈資產值。
1、2009年1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39號公布《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該《辦法》共14條,自2009年3月1日起實施。
2、2014年2月2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4號公布《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該《規定》第23條決定,廢止2009年1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
5. 持股員工離職,股份怎麼處置
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在離職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直接賣給公司得,公司有大股東有優先
回購股份的權利的,但是也有離職後還持有公司股份的,這個都是可以的情況。
6. 關於離職後的公司股份問題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甲在認購B公司股份時與A公司和B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協議,如有協議則需按協議進行。如沒有協議,則AB公司無權要求甲退還持有的全部股份,甲不願退股的話可以繼續持有,享受B公司分紅權;甲如願意退股,且與AB公司達成退股價格協議(或許就按公平價格25元退股),還是退掉好,內部股份難受法律保護。
7. 公司股份離職後能否保留
《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原始股股東如果辭職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則喪失持股資格,所持股份應當在離職後一個月內轉讓給公司;原始股股東拒絕按規定轉讓股權的,公司將強制要求股東轉讓,強制轉讓價格為該部分股份所對應的公司上年度末經審計的凈資產值。
建議:在採取員工股權激勵時,請創始團隊成員務必注意,對於不同情況下的股權處置的約定宜早不宜遲,宜細不宜粗。越早約定,約定得越細,則覆蓋的人員越多,執行性越強。最好的辦法是在律師的指導下,在約定中窮盡所有面臨股權變動的情況,區分員工被動離職、主動離職、意外身故等各種情況,設定好詳細的執行方案,這才能確保你們激勵目的能得以正確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