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屬於國企,是上市公司由國家控股的。
② 江淮的汽車是什麼地方產的
安徽省生產的。總部地點:安徽省合肥市東流路176號。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淮汽車或JAC),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於一體、以「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並舉,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先後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全球汽車50強,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前5強。
公司現有主導產品包括:重、中、輕、微型卡車、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專用底盤及變速箱、發動機、車橋等核心零部件。現擁有瑞風、江淮iEV、帥鈴、駿鈴、康鈴、格爾發、和悅、星銳、銳捷特等知名品牌。
(2)江淮汽車集團重型商用車公司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底,江淮汽車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309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760件,成為國內首家專利過萬的車企。自2009年起共10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6DCT自動變速箱,實現TCU上層軟體開發完全自主,打破國際壟斷。
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汽車、康明斯發動機、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等知名企業分別建有合資公司。已經與南美、歐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關系,擁有JAC日本、JAC義大利兩家海外研發中心;在俄羅斯、越南、肯亞建有子公司;在墨西哥、哈薩克等地建有19家國際產業基地。並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出口至沿線30多個國家。截至2018年底,江淮汽車累計出口超60萬輛。中高端輕卡連續多年行業出口第一,乘用車出口位列行業前三。
③ 中國有哪些生產汽車的企業
1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維柯、上海申沃、名爵、榮威)。
2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東風日產、東風神龍、東風本田、東風乘龍、東風霸龍、東風龍卡、東風風行、東風小康)。
3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一汽馬自達、紅旗轎車、通用紅塔、一汽海馬、一汽奔騰)。
4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國內較早地方汽車工業之一,品牌有北京牌、北京Jeep,切諾基、北京現代、北汽福田、北京賓士)。
5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傳祺、廣汽客車、廣州五十鈴等品牌,廣州市政府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企業集團)。
6長安汽車(集團)(擁有長安、哈飛、昌河、陸風等自主汽車品牌,並與福特、鈴木、馬自達、標致雪鐵龍等建有合資品牌)。
7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中國第一輛重型載重汽車黃河的製造者,國內重卡行業質量較好的企業)。
8 華晨汽車集團(旗下有自主品牌中華轎車、華晨金杯和合資品牌華晨寶馬,我國汽車工業民族自主品牌的主力品牌)。
9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擁有長安、哈飛、昌河、陸風等自主汽車品牌,並與福特、鈴木、馬自達、標致雪鐵龍等建有合資品牌)。
10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 (旗下擁有江淮汽車、安凱客車品牌,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
④ 江淮汽車股票目標價未來2021年江淮汽車年報時間2021江淮汽車股票有潛力嗎
最近這幾年,全球多個國家就發布了將來幾年或十幾年後禁止出售燃油車後,不少出名品牌車從爭相轉向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方向。所以能源汽車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紅利和前景,並且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才剛剛開始興起,該行業的發展和研發將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投資者可不可以一起搭上這趟駛往未來的"列車"呢?我今天就藉此機會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
在正式測評江淮汽車之前,我把已經整理好的汽車行業龍頭股名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下方鏈接領取哦:寶藏資料:汽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於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的汽車企業集團。截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同時位列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汽車品牌前5強,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是公司的主要營業范圍。
簡明敘說了江淮汽車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認識下江淮汽車公司有什麼優點,值不值得我們理財?
亮點一:細分市場領先優勢
2017年的報告浮現出,公司一共賣出了19.1萬輛輕型貨車,銷量比很多同行業企業都高。並且MPV銷量在逆勢中也有著不錯的增長趨勢,全年的銷量突破了6.65萬輛。公司的出口汽車總量在同行業中排名很高,可以排到第四。其中輕卡和高端輕卡出口還是一樣的給力,保持第一的位置,SUV出口數量突破了4萬輛,一下子變成了行業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輕卡在國內外市場均被認同,方便公司可以穩定在該細分領域的地位以及市場的覆蓋。
亮點二:新能源車先發優勢
江淮汽車在20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總計2.83萬輛,相較上一年,增長了53.86%。而且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積累、市場推廣、合資合作方面擁有領先地位。還有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也和公司是合作夥伴,他們協作在電池系統、電機電控方面投資創立了合資公司。
除此之外,公司也跟大眾的合資公司、蔚來汽車合力生產新能源汽車,為公司以後在新能源領域佔領市場優勢。
由於篇幅受限,對於江淮汽車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還有不少,你們可以直接查閱下文,點擊鏈接來看看吧:【深度研報】江淮汽車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中國的汽車品牌在2021年順利完成從追逐世界品牌到齊頭並進一起跑的目標,徹底超越對手的關鍵一年。中國汽車在世界領域中不斷占據技術和先發制勝優勢,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已經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市場的好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中國汽車銷量和認知度有超越歐美日國家的大部分出名的老車企的可能性。
概而言之,江淮汽車這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技術獲得了全國知名汽車廠商的認同,之後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引領者之一!
然而文章具有延時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江淮汽車行情,不妨戳開這個鏈接瞅瞅,有專業的投顧為你服務,看下江淮汽車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江淮汽車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⑤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有哪些分公司
江汽集團公司成立於1997年5月,前身為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始建於1964年。擁有全資子版公司13個,其中權有江淮汽車(600418)和安凱客車(000868)兩家上市公司。
1、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3、江氣物流有限公司、
4、合肥興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5、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6、揚州江淮輕型汽車有限公司、
7、安徽江淮客車有限公司、
8、安徽江淮銀聯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9、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10、星瑞齒輪公司
11、合肥車橋公司
12、六安永達公司
13、黃山工貿公司
⑥ 江淮汽車總部在哪裡
安徽省合肥市東流路176號。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汽集團」),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於一體、以「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並舉,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
先後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技術企業 、國家級創新型企業。 位居中國企業500強 、中國百強工業企業 。
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於一體,以「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並舉,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自2009年起,江淮汽車共10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418)。江淮汽車擁有商用車、乘用車、客車、零部件和汽車服務五大業務板塊。
2018年,江淮汽車研發投入超過21億元,年度專利申請公開量達2515件,在全球車企中排名第二位,位列自主品牌第一位;十八大以來,江淮汽車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17億元。
2018年2月,經過一年多醞釀准備和多輪研討、調整的股權激勵方案落地,江淮汽車成為安徽省首家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對354名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激勵骨幹員工完成具有挑戰性的業績指標,從而推動公司快速發展。
⑦ 江淮商用車公司的江淮格爾發重卡
時至歲末,江淮汽車喜迎第200萬輛汽車下線,勇於拼搏的江淮人高瞻遠矚,已開始布局下一個百萬輛,而江淮格爾發重卡作為江淮汽車戰略性業務的重要性也將隨之凸顯。格爾發重卡秉承江淮汽車40餘年汽車製造經驗,厚積薄發,已成為馳騁中國的新一代重卡代表。
四十餘年的拼搏奮斗,四十餘年的技術積淀,成就了江淮汽車中國自主品牌的卓越典範。江淮格爾發秉承江淮汽車的優良品質,歷經挫折和考驗,一路披荊斬棘,始終致力於中國自主高端重卡事業的發展,朝著打造世界一流重卡品牌的目標不斷奮進。
歷年來,江淮格爾發重卡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產品性能。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憑借品質為贏的造車理念,先後榮獲重卡新秀獎、最省油車型獎、優秀重卡白金獎、最佳物流用車獎和重卡服務品牌五星級企業等獎項。格爾發重卡取得今天的成績,正是江淮汽車堅持以商用車為基礎,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長期路線的結晶。
2010年,江淮格爾發重卡以93.8%的增長率居行業第一,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在風雲變化的重卡市場上,格爾發已憑借卓越的品質,屹立於中國重卡企業產銷量前十的位置。格爾發重卡的高品質得到行業專家和廣大用戶的高度認可。2010年,在第三屆中國國際節油大賽上,格爾發重卡以優異的表現贏得了重卡不同組別的兩項節油冠軍大獎,行業專家一致認定,格爾發重卡經濟動力、黃金組合的產品匹配概念,使節油和動力達到了最佳融合,在強調動力性的同時兼顧了燃油經濟性。
此外,在好車不怕遠征難江淮格爾發紅動中國行的活動中,江淮格爾發樹立起了關懷卡車司機品牌形象,先後為20000多名卡車司機送去了健康關懷箱,在贏得卡車司機高度贊譽的同時,也使卡車司機切身體驗到了格爾發產品品質。好車就是不怕遠征難表達了卡車司機們的共同心聲。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車是業界公認的底盤製造專家,領先的底盤製造技術使格爾發重卡更具競爭力。格爾發重卡車架、前橋、後橋、整車裝調及駕駛室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使格爾發整車的卓越性能得以體現。憑借這些技術優勢,格爾發重卡步步為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穩中求勝。
作為江淮汽車戰略業務,格爾發重卡在市場動向的把握和分析上下足功夫,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預測,使得格爾發能很好的應對市場變化。與此同時,格爾發重卡整合內部資源,自我完善;集中外部資源,為我所用的正確而有效的市場策略。格爾發在產品技術升級和細分市場上面也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戰略部署。在新產品研發方面,格爾發吸收用戶需求並及時反應到產品技術升級上。格爾發配備新款駕駛室的產品,其內部空間高達2.0米,設置有12個出風口,還配備有衛星吧台式控制台,座椅可任意調節角度,使卡車司機工作環境大大改善。此外,格爾發的駕駛室採用的四點懸浮式減震技術,且後懸置採用雙氣囊式彈簧減震,使駕駛室既舒適又安全。
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格爾發的戰略部署主要突出對細分市場的控制率和佔有率。經過幾年的努力,格爾發實現了從以載貨車為主牽引車為輔到載貨、牽引並舉,工程自卸齊發的轉變。如果說5+5+2的區域部署體現了格爾發對重點市場的鞏固,那麼,對產品結構的調整可以說是體現了格爾發市場應時而動的能力。在中國重卡行業即將步入十二五發展之際,面對重卡市場諸多不穩定因素,繼往開來的格爾發重卡採取巧布局,穩增長的市場策略,無疑將為其在未來群雄爭霸的中國重卡市場上占盡先機。
截止2010年11月底,江淮格爾發重卡銷量已達2.3萬輛,提前實現了2010年預定的2萬輛銷售目標。格爾發2011年的銷售目標是3.5萬輛,相比2010年銷售計劃增長了75%,2011年江淮格爾發最大的增長點將是公路用車。
華南是江淮的起家之地,也是全國的物流中心,可見該區域市場的重要性。2006年格爾發在華南市場銷量為400輛,2010年預計銷量在5000輛,2011年按照公司的計劃,將挑戰10000輛銷售目標。其中,深圳2010年銷量預計可突破700輛,2011年計劃目標也將增加一倍,達到1500輛。
預計2011年3、4月會推出部分車型,到2011年下半年將會有全系列車型上市,重點將是公路用車產品,如8*4載貨車,6*4牽引車等。據了解,近兩個月來,江淮重卡一直在進行產品的改進工作,包括技術上的提升、大梁高強度鋼、鋁合金變速箱、真空胎以及駕駛室內飾的提升,以及推出輕量化的產品等,使產品更加適合2011年甚至未來幾年內的市場需求。
除了產品的推陳出新,在營銷策略上,江淮也早有規劃。2010年,江淮格爾發採取的是4+5策略,即4個重點區域和5個次重要區域,通過區域的劃分,有針對性地進行銷售。「在今年的基礎上,2011年提出了覆蓋更大范圍的策略方案——5+5+2, 重點區域增加到5個,重點培養區域5個,另外還要增加2個重點培養市場,把優勢區域進一步擴大。」辛玉寶透露。
據介紹,截至2010年,江淮格爾發全國的銷售網點已達180家,預計2011年還將增加50家,達到200家以上。2010年的重點在於消除盲點,目前國內地級市網路基本已覆蓋;在此基礎上,2011年的重點在於對市場分類,針對相對薄弱的銷售區域繼續增加網點,其他地區則重點提升經銷商的營銷能力。此外,江淮汽車還將通過公司內部及外部的資源整合來確保2011年的銷售,對於完成2011年的目標,江淮格爾發很有信心。
⑧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領導成員
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安進
常務副總裁:王志遠
副總裁:戴茂方
黨委副書記:周剛
總會計師:王才焰
總裁助理:王德龍
JAC大學校長:李德斌
⑨ 江淮是國有企業
屬於國有企業,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江汽集團公司)於1997年5月18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回府批准成立答,是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現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淮汽車」),是一家集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汽車大廠商。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1999年9月改制為股份制企業,隸屬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418。
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員工17000餘人。公司現佔地面積460多萬平方米,具有年產70萬輛整車、5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2010年公司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近46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60億元,主導產品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在「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以營業收入347億元人民幣列第2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