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5-11-13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政務區民富路97號公路管理局辦公大樓六樓東A區。
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181MA3C06H67G,企業法人雷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技術服務、咨詢服務,以自有資金對外投資。(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不得從事吸收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濟南瑞風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B. 江淮瑞風為什麼會標上現代的標志
因為是江淮和韓國現代合作的產物,用的是韓國國內組裝G4GS的發動機,所以打著現代標志。
江淮汽車瑞風是由江淮汽車集團推出的一款在技術和產品上都與韓國現代H1保持同步的商務和公務用車:
1、在動力方面依舊搭載了排量為2.351的現代g4js發動機。
2、在配置方面省去了abs剎車防抱死系統、增加了車身側面的彩條裝飾。
3、前燈罩加裝了黑色底殼層。車身側面採用了整體同色設計並且沒有配備側面防擦條。
4、內飾部分保持了瑞風車型一貫的風格,灰色內飾搭配深色仿桃木貼面材料沉穩中透露著時尚氣息。
(2)浙江瑞風能源集團擴展閱讀:
現代江淮外型來源
現代瑞風的外型設計參考了三菱SPACEGEAR,但比三菱寬大了不少,而且更粗獷。車頭設計之外,腰線硬朗的車體、較高的離地間隙無不體現著這種風格。雙色車體則提升了整車檔次,車身雖然寬大卻也不顯得單調。
和現在主流MPV設計稍有不同的是,瑞風依舊採用傳統的單邊拉門設計,後排乘客上下會不夠方便,但少了一個大面積拉門,會有更好的車體強度。其它的比如前霧燈、第三剎車燈、顏色玻璃和威猛的五爪合金鈴卻是一樣不少。
C.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怎麼樣有人了解嗎
江淮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蠻不錯的,大家都知道車輛電動化所需的核心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電」技術,便能製造出各種類型的電動化車輛。作為電動汽車「三電」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淮汽車則歷經14年的踏實研發,在電池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研發的蜂窩電池通過外延包覆的UE技術,對圓柱電芯實現單元化封裝,可做到電芯單體之間電隔離和熱隔離,有效避免因電池失效導致的車輛起火,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增添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還是蠻不錯,它不斷創新新能源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汽車產品。非常經濟的一款市內代步車,續航里程大概在120-150km左右,每公里使用費用0.1元左右,而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在合肥的保有量比較大,有一千多台,今年應該會進行一定批量的市場投放,整車價格比燃油車要貴點,但是考慮到使用費用和維護費用只有燃油車的五分之一,所以綜合考慮的話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D. 左手江淮右手蔚來,安徽省將成為新能源領頭羊
安徽省的汽車工業起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晚,畢竟早在1968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就成功試製成功了一輛2.5噸的載貨汽車,只是來到了改革開放這個合資與進口車橫行的年代,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大眾、豐田、本田等舶來品大賺銷量和口碑,而安徽的造車工業則似乎有點掉隊了,畢竟自力更生難度更高。
數據顯示,雖然安徽也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但它的汽車工業產銷規模要弱於周邊城市,而且奇瑞和江淮受限於品牌溢價較低的現狀,只能力拚中低端市場,盈利水平著實不高。
期望實現整體轉型,從農業大省升級為工業大省的任務,讓安徽一屆又一屆的掌舵班子操碎了心,但伴隨著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平地而起,機會終於來了。
大眾與江淮聯姻 博弈還將繼續
其實安徽一直期望以引入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外資等各類資本的方式,來盤活國有車企以及相應的配套產業鏈,奈何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投投資雖然貴為背景深厚的央企,有錢是肯定的,但本身的管理水平並沒有帶給江淮更多的經驗,也沒有提升企業的抉擇效率和執行效率,畢竟央企本身就以穩與慢出名,央企與國企的組合,對擴大規模提升行業形象有極大裨益,但對安徽急需的對機制和治理機構的整改並沒有預想中的作用。
引入外資成為了另一個解法。這一次,培養了上海現代汽車工業半壁江山的大眾汽車決定出手。在2020年5月29日,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拿下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且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取了關鍵的管理權。
瞬間咸魚翻身,要知道,在2020年年初,江淮大眾還一度進入了「分手劇本」,坊間傳聞兩者在產品層面停滯不前,甚至江淮大眾的研發中心除了一個奠基儀式,其他毫無進展。彼時大眾揮舞著西雅特,時而向前一步時而向後一步,撩撥自己的合作夥伴。而江淮也沒安好心,他們雖說是准備與大眾聯手在新能源車市布局,實質上還是窺探著大眾手頭擁有的燃油車資源,一旦「勾引」成功,前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燃油車市場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說不定江淮大眾也能成就三分天下呢?然而對西雅特的追求被否,捷達品牌開心地將之收入囊中,當時直接動搖了江淮大眾的根本……
當然對於大眾來說,這也是一次不錯的嘗試,畢竟此前大眾一直有一個夢想,想要調整各家合資公司的股比,上汽大眾中外股比為50:50,一汽大眾中外股比為60:40,而此次雖然在最弱的江淮大眾上成功實現了目標,如果運營得當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另外兩家合資公司的股比態度。
畢竟先得做出成績,說話聲音才能更響亮。
而對於安徽的工業布局來說,損失掉控股權也沒啥,畢竟此前江淮大眾就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而讓大眾控股之後,起碼大眾會更加上心,投資有了,新車也就有了,比如此前念念不忘的大眾MEB電動平台,以及電動車工廠和研發中心,要知道當初為了給桑塔納做配套,養活了多少配件廠,而一旦設想中的5年內推出5款純電動車真能實現,那麼無疑安徽的汽車工業將會獲得一次難得的超車機遇和挑戰。
撿漏蔚來 並獲得重要話語權
根據2019年披露的信息,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銷12萬輛,已經占據了全國10%的比重,並且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底子還算不錯,但並沒有一個足夠強勢的領頭羊,所以當蔚來出現困境時,安徽伸出了援手。
李斌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新創的公司沒有融到200億人民幣的能力,可能比較難開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發出一句感嘆:「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覺得200億都不夠花。」
融資速度是造車新勢力的命門所在,只有拿到錢才有接下來的研發、建廠、量產、鋪設渠道等等一系列操作,這些新勢力的理念可能會與傳統造車企業不同,但最終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你可以顛覆動力科技,但不能顛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
融完市場上的錢,讓對手無錢可融。在這場速度競爭中,我只要比對手多融到錢,對手就會因為資金流斷裂而進入安樂死,博郡汽車是這樣,拜騰汽車也是這樣。
蔚來原計劃在上海建廠,據稱地址都去考察過無數次,但特斯拉這個「小三」出現後,「未婚妻」蔚來直接被一腳踢開,也間接導致了蔚來接下來的融資計劃難產,起碼得想個法子把這事兒給圓回去。
在危難時刻,安徽國資委挑中了蔚來,這個時間點卡得非常棒。按照原本蔚來的計劃,京滬兩地是唯一的選擇,這兩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實力強,並且一旦與城市發展綁定,售價明顯偏高的蔚來也能夠從政府采購中得到一些分潤,並且京滬本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就明顯更好,牌照問題卡住了不少想要擁有一台車的消費者,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其他城市,因而不到山窮水盡,蔚來是絕對不會將基本盤從這兩個城市撤走的。
但沒辦法,上海不要它,北京看不上它,偏安安徽絕對不是最佳選擇,即便是來到合肥這個省會城市。但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融到的救命錢,人窮則志短,不得不低頭。
那麼對於安徽來說,將蔚來收入囊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了中國唯一一個在定位上可以與特斯拉掰一掰手腕的品牌。如果說一個國產品牌將最便宜的車賣到30萬以上,大家都會覺得這絕對是自殺行為,但蔚來通過瘋狂的燒錢,讓市場接受了35萬起的ES6以及46萬起的ES8,這與一眾圍繞20萬左右的消費市場做文章的造車新勢力門,成功拉開了差距。
同時,蔚來已經具備了黏性非常強的粉絲群體,同時由於蔚來一貫注重服務的傳統,已購車用戶也願意將車型推薦給身邊好友。根據李斌自己的話來說,從去年9月開始,蔚來ES6已經連續8個月蟬聯了電動SUV銷量排行榜冠軍,而在剛剛過去的5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3436輛,其中ES6為2685輛,ES8交付751台,從而讓它的累計銷量達到了42342輛,其中10429輛是在今年完成的,前景可期。
不出大意外的話,蔚來是活下去了。同時,由於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者,蔚來也開始反省自己以往的做法,李斌靠砸錢砸出了一個高端品牌,但中後期繼續砸錢意義不大,而是應該專注於精細化服務上,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要求也沒那麼高,只需要差不多等同於奧迪、雷克薩斯就已經超乎他們想像了。當然,蔚來在服務上的花費依然是在燒錢,但速度相比過往要慢了一些,目標是從過往每年每單虧損4000多元,能夠控制到只虧損1000多元,這個差額如果能實現的話已經足夠讓窮怕了的安徽投資人滿意,而如果真的像規劃那樣,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率轉正,而且在年底達到兩位數,安徽就是真正撿了一個大漏。
更何況,按照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的協議,蔚來來到安徽之後,會將中國總部設立於此,並「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製造一體化基地」,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讓安徽更好地整合由科大訊飛、京東方、江淮大眾、國軒高科等企業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合作。
寫在最後
前景很美好,但新能源產業鏈也需要足夠的購買力支撐,畢竟大家都喜歡支持本土企業。
安徽2018年GDP為37114億元,總量全國第11名,人均則位列全國第13名,不高也不低,但勢頭相當不錯,特別是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之後,它可以承接江蘇、浙江和上海的產業轉移,再者人口大省也必定會帶來更多的政府采購機會,這對於蔚來或者江淮大眾來說,也有著光明的前景。
當一系列基礎夯實之後,安徽將真正在新能源市場上提速,它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好說,但我覺得,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收購江汽控股、入主國軒高科,大眾的帝國版圖強勢擴張!
大眾在中國市場的兩大傳聞均塵埃落定!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正式官宣將投資10億歐元,獲取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股權,並將在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中的股比由50%提升至75%。另外,大眾汽車還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內第三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26%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
控股江淮汽車、掌管江淮大眾、入主國軒高科,大眾汽車這21億歐元(約合166.56億人民幣)的投資,讓其在國內市場徹底掌握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生產的主導權,大眾汽車的在華電動化進程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
大眾汽車集團 CEO 迪斯博士當天還以視頻的形式發來了賀電:「今天達成的兩項合作,不僅讓我們與合作夥伴在中國這一全球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占據先機,還將為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做出貢獻。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以全新的姿態擴大對外資的開放,向全世界釋放了強大而積極的信號!」
江淮大眾:是時候展現真正實力
大眾和江淮的合作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了,2017年,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純電動汽車。旗下首款車型思皓E20X在去年9月份上市,但這款車的市場表現並不理想,以至於業內對於大眾江淮的合作有了各種猜測,甚至有人認為江淮大眾項目將會擱淺。
根據江淮汽車2019年年報,江淮大眾項目當年虧損3.6億元。但對於江淮汽車而言,與大眾的合作絕對是利大於弊。其在去年上市的江淮嘉悅A5正是以江淮大眾共線生產作為亮點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此次大眾汽車收購江汽控股50%股權,是跨國汽車集團首次參與國有車企混改。江淮藉此獲得大量資金,同時將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持,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018年,國內正式放開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同年,寶馬隨即宣布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成為第一個由外資控股的汽車合資公司。
時隔兩年,中國汽車合資股比的變化實現外資控股的一幕再次上演,大眾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實現企業管理模式變革,大眾得以在國內純電動車市場大展拳腳。
大眾表示,新的投資將進一步強化集團正在推進的電動化戰略。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再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同時建立、完善電動汽車工廠和研發中心。
根據新的意向書,江淮大眾將生產大眾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軲轆哥猜測,江淮大眾或將導入大眾MEB平台及相關新產品。而隨著大眾實現對江淮大眾的控股,在大眾在華的三家合資夥伴中,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有可能向江淮大眾投入更多資源。
根據計劃,江淮大眾將逐漸擴大規模並在2029年間達到年產量35-40萬輛。
本土動力電池格局即將生變
汽車電動化布局離不開動力電池,在此次投資中大眾還一舉拿下了國軒高科26%的股份,成為大股東。
國軒高科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2019年,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Gwh,排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後,但與二者存在較大差距,國軒高科的市場佔有率為5.2%。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為2.9Gwh,排名全國第二。
此前,大眾在中國最重要的動力電池采購合作夥伴為寧德時代,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旗下部分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與純電動車型應用的便是寧德時代的產品。但大眾並未滿足於維持供應鏈體系穩定,而最後選擇了入股一家動力電池企業,親自把控電池質量和保障電池供應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大眾、江淮汽車、國軒高科均位於安徽合肥,從產業配套角度看,國軒高科正是大眾汽車入股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國軒高科的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的低成本優勢明顯,有利於大眾汽車以低成本產品應對中國市場的競爭。
憑借大眾汽車在中國龐大的市場基礎,且在加速中國新能源戰略的背景下,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會急劇上升,國軒高科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間的差距也將逐步縮小。
合肥火了!
「兩個胖子抱在一起」,相信這是不少人對合肥的印象,但近年來合肥對於科技創新的信心和追求,還吸引了更多的「胖子」聚合於此。
近日,在一份由國內媒體發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顯示,合肥首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取代了此前的昆明、寧波。我們熟悉的科大訊飛、京東方、維信諾、zoom的等科技企業都重點落子合肥。2019年,合肥的創業公司融資規模達到了539億元,在337個城市中排名第五,僅次於北上杭深。
4月29日,蔚來中國總部項目簽約儀式在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舉行。根據協議,蔚來將在合肥設立中國總部,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製造一體化基地,並適時啟動第二生產基地的規劃建設,助力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千億級產業集群。
合肥更是江淮大眾和國軒高科的總部所在地,與兩者進行了深度合作的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相關政府部門精誠合作,致力於落實這一系列新的里程碑式的發展,為集團未來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助力將安徽省打造成為中國電動出行的產業基地之一。
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合肥乃至安徽省汽車發展的新機遇。其日漸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體系也給汽車企業的生產和研發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隨著大眾在合肥工廠對其MEB模塊化電動車製造平台產能的提升,對合肥而言,也將形成一個龐大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大型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對其未來的發展來說也是一件極其利好的事情。
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將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而收購江淮、國軒高科的股份將是大眾在華電動化戰略發展的又一里程碑,自此大眾在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網已經全面鋪開,為150萬輛的龐大目標加速進發。同時,此次重大的投資還將助力中國汽車市場的第二次重大轉型,向電動化和可持續發展未來邁出堅實步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All in新能源 大眾變「徽商」
兩天內「豪擲」21億歐元,先後入主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購買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遠在德國「狼堡」的大眾汽車,正因All in新能源的企業發展布局,搖身一變成為了半個「徽商」。
5月28日夜間,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通過非公開發行和股份轉讓兩種方式入主國軒高科,合計持有公司約4.4億股,占總股本的26.47%。此次交易斥資約11億歐元。
一天後的5月29日早間,江淮汽車官方宣布,江淮汽車已與大眾汽車簽署電動車深化合作意向書。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實現企業管理模式變革。
10億歐元花的值嗎?
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博士曾表示,增持江淮大眾的股權對於大眾在華長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按照大眾集團在華長期發展的規劃中看,2025 年,集團將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 150 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8年,大眾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將達到1160萬輛,這個數字占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目標產量2200萬輛的一半以上。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大眾集團首先要在產能與電池技術上得到快速提升。首先從產能上看,目前,大眾在中國有2家電動車工廠,分別是一汽-大眾佛山工廠和上汽大眾安亭工廠,累計年產能約66萬輛。2019年5月,江淮大眾新能源工廠也投入建設,預計今年6月建成,建成後可實現年產純電動乘用車10萬輛。3家工廠總計不足80萬輛的年產能顯然無法與大眾集團的目標相匹配。因此,快速解決產能問題就成為大眾集團實現在華「2025計劃」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大眾集團接下來的操作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原因在於,江淮現有4家乘用車生產基地,累計產能64萬輛,加上新建的安慶和武漢新能源生產基地,目前江淮乘用車的年產能可以達到近80萬輛。而在2019年,江淮年產量為42萬輛,這也就意味著目前江淮汽車有近半數的產能處在閑置狀態。
通過雙方進一步的合作之後,大眾集團或將針對江淮汽車閑置產能的生產線加以改造,就像此前針對思皓品牌生產線投入2億元的升級改造一樣,改造後既能滿足大眾汽車的製造品質要求,又能極快得補充目前產能不足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較早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的主機廠,江淮汽車已擁有新能源全產業鏈布局,這對大眾來說是不小的吸引力。此外,江淮手握大量新能源積分,這也是大眾目前亟需的。因此,綜合來看,大眾汽車的這10億歐元的確解決了很多問題。
11億歐元花的值嗎?
前文提到,為實現大眾汽車2025年的宏偉目標,解決電池技術和穩定的供應也很重要,而這就需要國軒高科的助力。相比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國軒高科這家動力能源製造企業的知名度低了很多,這也與其裝機量和市場份額有直接關系。
根據SNE Rea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32.5GWh、11.1GWh、3.2GWh,同比增長分別為38.89%、-5.93%、0%。前二者的裝機量分別是國軒高科的10倍和3倍之多。在市場份額上,國軒高科在全球排名第七,中國排名第三。中國市場的佔有率為5.18%,遠落後於第二名比亞迪的17.3%和第一名寧德時代的52.85%。
但國軒高科也有自己的優點,如能同時製造磷酸鐵鋰、三元鋰兩種動力電池的技術,也有在青島、合肥、唐山、南京等地合計10GWh產能。未來,國軒高科將為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及MEB平台產品供應電池,同時還將與大眾研發動力電池。綜合來看,大眾汽車11億歐元入主國軒高科既能相對快速的研發出適配MEB平台產品的動力電池,又能保證核心技術攥在手心裡。
寫在最後:
資本雄厚、以義取利是我國徽商的部分特點,而從此次大眾汽車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軒高科、江淮大眾的合作細節來看,大手筆和謀雙贏的做法的確有一些傳統徽商的影子。
對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江淮大眾而言,大眾汽車擁有強大的產品研發實力,能夠不斷推出新產品來切實的解決生產線閑置的問題,同時也能攜手大眾汽車創造更多的利潤。對於國軒高科來說,與大眾汽車的深度合作能夠得到持續且穩定的訂單,並有希望藉助大眾汽車的技術積淀,實現在產品技術上的再次突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總投資過百億 大眾正式入股江淮與國軒高科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29日早間發布的公告,大眾汽車正式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79.2億人民幣)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
2017年,大眾汽車集團與江淮汽車集團曾合資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雙方的股權比例為50%:50%,合資初始期限25年。大眾中國投資在正式獲取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股權後,持股比例將達到75%,將獲得實際管理權。
國軒高科現有和未來的項目保持不變,國軒高科將成為大眾汽車的認證供應商,未來向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及MEB平台產品供應電池。
大眾集團未來將向江淮大眾導入大眾集團旗下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將逐漸擴大規模,其年產能將於2029年達到35-40萬輛。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今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
寫在最後
江淮大眾或將正式引入大眾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定位或將低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旗下的ID系列車型。得益於大眾MEB平台,以及國軒高科的電池直接供應商公關,江淮大眾未來推出的純電動車在售價上可能將出現不小的驚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