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0867成本12.08.....後市怎麼樣呢擔心的說 ....
留著吧!
預告2006三季報:預增(公告日期:2006-10-13)
2006年10月13日公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預測2006年三季度預增,
預測內容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預算,預計公
司2006年1-9月份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00%以上。報告期生產經營存在諸多不
確定性,公司按照謹慎性原則進行估算,因此未在前一報告期中進行業績預告。
★上年同期的每股收益為0.06元
看看其基本面情況,你就更加有持股的信心了!
2006年註定將成為吉林上市公司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從最低谷時有6家ST公司,
到目前只剩2家,而且年度結束就將摘帽;從一些公司身陷困境不能自拔,到藉助股改
清欠的歷史性機遇實現涅盤新生;2006年吉林上市公司形成一道突圍向上的風景線,
吉林板塊的變化如何而來呢?
凸顯「雙改」效應
吉林是老工業基地,在上市公司中,由國企控股的企業較多,歷史欠賬多、歷史包
袱重等,幾年來,在證券市場上,吉林板塊整體表現不佳。2005年、2006年是吉林老工
業基地振興、國企改制的攻堅年、突破年,一批國有企業成功地完成了改制和引進戰
略投資者,吉林宏觀經濟出現改觀,GDP增速連續多次居於全國前列,這為上市公司提供
了平台支持,之前人們想,解決上市公司的問題總是感到「困難比辦法多」,2006年突
然發現「辦法還是比困難多」。
除國企改制外,2006年上市公司的股改和清欠也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歷史機遇。通
化東寶股改後積極嘗試以股抵債,解決大股東的占款問題,不僅是證券市場上第一家以
股抵債的成功案例,而且也改善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提升了企業價值。吉林炭素是全國
炭素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世界第四大炭素生產企業,就是這樣的企業,由於歷史包袱
過重,也淪為ST一族。2006年藉助改制和股改的機遇,吉林省政府引來央企中鋼集團重
組吉炭,實施改制加重組、股改加清欠,不僅化解了企業的歷史包袱,而且一次性清欠4
.1億元,通過引進中鋼的機制和管理,企業又重現活力,2006年年報後公司也將摘掉ST
帽子。通化金馬通過股改加債務重組,一次性解決銀行負債8.75億元,使上市公司成為
沒有負債的企業。之前,吉林紙業的重組更是成為證券市場重組的經典案例。吉林紙
業曾是新聞紙行業十大企業之一,由於負債高達25億而瀕臨破產邊緣,面對一個近萬人
的大企業如何處理?吉林市政府創造性地實施資產重組、債務重組,將上市公司的殼
與資產分開、「一魚兩吃」的辦法,資產給晨鳴、將殼給蘇寧環球,不僅盤活了資產,
也維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後股改時代可期
「在一年多的股改中,證監局與地方政府通力配合,把股改與上市公司的改造、提
升結合起來,不僅在創新中取得股改、清欠的突破性進展,也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質量,
為後股改時代吉林證券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提供了發展的平台。」吉林證監
局江連海局長如是說。
吉林省將汽車、石化、醫葯、農產品加工、光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今後的重點支柱
產業,而在這五大產業中目前就有14家上市公司,有些已經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而吉
林絕大部分國有大企業完成了改制,股改後,股權激勵、定向增發、資產證券化、換股
合並、質押融資等創新活動為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提供了廣闊空間。目前,在《吉林上
市公司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已經提出,力爭三到五年,做大做強吉林板塊,使吉林的證
券化率達到20%以上。
◇2007-01-06 通化東寶 中國胰島素的領軍企業 ■中國證券報
—————————————————————————————————————
作者:
東方證券 李淑花
根據我們的盈利預測,通化東寶2006、2007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18、0.30元,同
比增長309%、67%,預測市盈率為47倍、28倍,與恆瑞等公司07年預測市盈利率40倍相
比,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公司未來三年的業績將快速增長,PEG小於1,給予買入的投
資評級。我們推薦東寶有以下五大理由。
公司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對未來糖尿病葯物市場較為粗糙的預測:4000萬的病
人,20%的市場份額目標,1299元/年/人,25%的銷售凈利率,總股本36857萬股,公司EPS
將為7元。
公司產品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胰島素是蛋白質葯品,與其他蛋白質葯品使用「
以微克級計」不同,它的使用量很大,以毫克計算。由於胰島素的規模化生產工藝具有
極高的技術壁壘,全球只有諾和諾德、禮來、賽若菲和東寶能夠生產,產品市場處於壟
斷競爭狀態。
胰島素具有巨大的市場容量。未來5-10年,世界胰島素市場將以10%速度增長;在
中國,未來5-10年胰島素市場將以30%速度增長。
公司治理將逐漸改善。在股價體現股東價值的全流通制度下,管理層有很強的動
力改善公司的治理。公司正在計劃做股權激勵,管理層激勵將全面改善公司的治理。
公司資產負債表將獲得改善。公司持有通萄股份2600萬股,2007年將逐步進入流
通,所得收益將用於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公司將根據盈利狀況有計劃地計提准備
。
關鍵數字:本周股價創出9.66元的6年以來新高,最新收盤價為9.63元;06年12月
以來累計上漲27.21%;目前7家機構對該股作出評級:6家「增持」,1家「中性」,綜
合投資評級系數為2.14(增持)。
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2003A 2004A 2005A 2006E 2007E 2008E
主營業務收入(百萬元) 298.70 307.84 329.68 406.66 652.11 894.44
增長率(%) 6.47 3.06 7.09 23.35 60.36 37.16
凈利潤(百萬元) 36.13 -78.25 16.20 48.35 86.31 141.01
增長率(%) -9.72 -316.58 120.70 198.46 78.51 63.38
每股收益 0.1100 -0.2411 0.0500 0.1312 0.2342 0.3826
市盈率 87.55 -- 192.60 73.40 41.12 25.17
PEG -9.01 -- 1.60 0.37 0.52 0.40
△圖表數據來源:Wind資訊
圖表製作:張翔
◇2006-12-15 通化東寶 業績將持續增長 ■中國證券報
—————————————————————————————————————
作者:
公司在1998年開發出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終於在2006年開始出現明顯的放量銷售
,預計2006年胰島素的銷售額將比2005年同比增長100%以上,達到1.5億元,利潤也將大
幅反轉。隨著公司二期工程的順利進行,通化東寶的業績將持續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公
司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12%,2006年每股收益為0.15元,2007年每股收益為0.30元,
同比增長100%,2008年每股收益為0.50元,同比增長67%,給予該股買入的投資評級。(
李淑花)
◇2006-10-16 醫葯行業調控繼續 優勢公司受惠 ■證券時報
—————————————————————————————————————
作者:
今年以來,醫葯行業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這將從根本上改變醫葯產業格局。9月
初,國家發改委再次下發了《醫葯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該意見堅持政府主
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並有望改變「以葯養醫」的局面。同月,經國務院批准,
國家成立了由11個有關部委組成的醫療體制改革協調小組,負責制定我國醫改的新方
案。
對此,某券商研究員認為,醫葯行業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行業內部各
子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因此受到不同的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也將因此而有所
改變。
調控效果顯現
為解決我國醫葯領域的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台
了一系列的政策,試圖扭轉我國醫療領域的畸形發展狀況。具體措施上,國家已採取或
即將採取降價令(葯品價格分批次全面調整)、處方明碼標價、OTC定價權下放、嚴格
葯品分類管理等手段來調控葯品價格。同時,國家積極開展「商業賄賂」治理、恢復
通用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來抑制葯價虛高。
從相關統計數據來看,醫葯行業目前仍然表現為穩步上升的趨勢。據中經網的統
計資料,今年1-6月份我國醫葯製造業共完成產值2205.72億元,佔GDP的比例為2.4%,
比2005年提高0.3%,行業產值增速為19.9%,仍然高於GDP及第二產業(工業)增速。
然而,受國家政策調控以及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影響,今年醫葯行業的增速已明顯
呈現下滑態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整個醫葯行業增長速度下滑7.6%,行業利潤
增長率也隨之大幅下滑,相比2005年下降了13.1%。
不過業內研究人士認為,這是行業內結構性調整導致的結構性盈利能力下降,醫葯
行業內部的各個子行業卻是表現各異。數據顯示,今年1-7月,生物制葯子行業表現出
較好的行業景氣度,盡管受醫葯行業大氣候影響,生物制葯業的銷售收入增速有所下降
,但盈利能力快速增強,是醫葯子行業中唯一一個出現總利潤增長率不降反升的子行業
。此外,中葯產業的表現也較好,雖然銷售收入增長有一定的回落,但子行業的總利潤
增長率下降幅度略小於銷售收入增長率的下降幅度,呈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然而原料葯板塊則因為受到原材料上漲、行業競爭、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影響
,不僅銷售收入下滑,利潤空間也受到大幅壓縮,總利潤增長率下降30%,增長率僅為5%
。尤其是大宗原料葯板塊,雖然VA、VE等產品出口退稅利好能微弱地增加公司盈利,但
受出口競爭加劇、人民幣升值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其盈利能力仍然表現為
下降趨勢。與此類似的還有化學制劑子行業,因受抗腫瘤葯品今年6月和8月連續兩次
價格下調以及反商業賄賂整治的影響,化學制劑子行業銷售收入增長速度減緩,利潤空
間大幅壓縮,出現5年來利潤總額增長率低谷,增長率為-4.7%。
生物醫葯發展潛力大
據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醫葯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現代醫葯生
物技術被列為「十一五」醫葯行業發展的六大主要任務之一。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
長期景氣的預期下,生物醫葯領域內創新能力較強的公司,將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如華蘭生物(002007)、通化東寶(600867)、天壇生物(600161)、東阿阿膠(000423)等
擁有生物制葯儲備項目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華蘭生物已擁有國家正式生產文號的產品有人血白蛋白等8個品種
27種規格。其中,25%規格的人血白蛋白為國內首家生產,靜注丙球在國內首家採用雙
重病毒滅活工藝。華蘭生物的主導產品人血白蛋白市場份額約10%,免疫蛋白市場份額
約20-30%,目前生產規模在亞洲最大,且具顯著的規模成本和品種優勢。而通化東寶
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也在加快其產能擴展,公司
預計在今年的擴張達產後,其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凍乾粉的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3000公
斤。此外,天壇生物、東阿阿膠等也分別擁有多項疫苗產品儲備。
在OTC市場經過長期市場積淀的優勢企業,如同仁堂、雲南白葯等將受惠於《指導
意見》中繼續推進我國中葯現代化、天然葯物發展,以及未來「醫葯分家」改革實施
等難得機遇。業內人士估計,未來OTC市場將保持14%到15%的增速。
此外,隨著今後反商業賄賂將成為長效政策、通用名制度的恢復使用,將進一步擠
壓處方葯市場泡沫,具有優勢品種、研發能力、強大透明的銷售渠道的制葯企業,如恆
瑞醫葯(600276)將在處方葯市場處於更加強勢的地位。該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有片劑
、針劑等,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085.5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03%;凈
利潤10751.7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81%。同時,該公司今年上半年還獲得9個新葯
證書,其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艾瑞昔布已進入Ⅲ臨床。
伴隨著我國醫葯商業整合速度的加快,醫葯商業板快也日漸受到市場的重點關注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5-10年內醫葯商業的行業集中度將迅速提高,從而形成3家左
右行業「巨型航母」,相關上市公司如國葯股份可能迅速成長為未來行業的領頭羊之
一。
Ⅱ 國企負債總額94萬億負債率達65.6% 如何去杠桿
高杠桿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破解國有企業高杠桿困境,成為當下的重中之重。
如何降低企業杠桿,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有的要通過直接融資、市場化法治化的債轉股來推進」。
目前情況下,債轉股和兼並重組等方式是去杠桿的主要途徑。除此之外,在資產負債率不斷高企的情況下,一些央企開始嘗試設立專業投資平台,通過平台出資,協助解決企業債務危機來降低企業的負債率。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誠通」)為服務央企 「三去一降一補」,發起設立了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下稱「結構調整基金」)。中國誠通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竺小政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結構調整基金是服務於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投資平台,承擔著推動國企國資改革、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的重要使命,重點投資於央企、國企的行業整合、專業重組、優化升級、國際化經營等重大結構調整項目。
結構調整基金運行一年來,在支持中央企業及國有骨幹企業擺脫困境、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比如,中鋼集團下屬子公司中鋼股份於2010年發行的企業債,因受中鋼集團整體債務危機影響,出現兌付危機(目前本息合計人民幣23.18億元)。為此,中國誠通遵照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積極與中鋼集團溝通,充分發揮市場化運作機制,出資協助中鋼集團解決債務危機。同時,結構調整基金高度重視風險防控,採取多種措施防控信用風險,爭取中鋼國際股票質押擔保以及大股東回購等保障措施,確保基金資金安全,保障股東股權不受損害。
中國誠通接收的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冶紙業」),債務重組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6月27日,中冶紙業金融債權人委員會本部板塊成員與中冶紙業簽署銀團協議,並於6月28日向中冶紙業發放銀團貸款,中冶紙業最後一批逾期金融債務得以妥善解決。
應該說,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結構調整基金,為去杠桿提供了一個可觀測的樣本。
但是,去杠桿意味著痛苦的出清,對於諸多的國有企業而言,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高杠桿?
鍾春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首先,國有企業要提升風險意識,杠桿高意味著風險較高;其次,國企要減少盲目擴張。雖然國有企業獲取資源比其他企業相對容易,但是擴張要張弛有度,不能過度。第三,國企要盡量減少所謂的多元化經營。因為國企多元化發展後攤子會鋪得很大,業績難免會下降,大多數企業多元化發展之後業績下滑。
文宗瑜則給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加強企業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加快轉型,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的營業收入。第三,也是更重要的,要從體制上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資本,進行產權多元化。非公資本拿了錢進來,成為股東,這樣各個股東都會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監督,這有利於企業的機制轉換與創新發展。」
Ⅲ 中鋼集團概念股有哪些
中鋼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金自天正、安泰科技、中鋼國際、中鋼天源、祁連山、 中材節能。
相關概念股一覽:
中鋼國際:集團債轉股獲批,融資能力大增助其騰飛
中鋼國際近日發布公告,收到控股股東中鋼集團公司通知,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得批准。中鋼集團將以債務重組為契機,努力打造成為為冶金工業和相關產業提供資源、科技、工程、裝備集成服務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集團陷入債務危機,公司融資能力明顯受限。中鋼集團為公司實際控制人,2013年末總資產1100億元,總負債1033億元。受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影響,2014年國家開發銀行對中鋼集團的6.9億元貸款逾期,債務問題開始顯現。2014年12月由銀監會、國資委協調成立債委會,據其統計,截至2014年12月中鋼集團及所屬72家子公司債務逾1000多億元,其中金融機構債務近750億元,牽涉境內外80多家銀行。集團債務違約,引發不少銀行對集團及其子公司抽貸清退或壓縮貸款規模,使得公司融資能力明顯受限。
國際化戰略卓有成效,瓶頸制約更為明顯。國際化是公司解決國內冶金工程市場需求瓶頸的重要戰略。2015年以來公司經營合同公告統計顯示,86%訂單來自海外,海外營收佔比從2015年的26%提高至2016H1的50%,國際化戰略已卓見成效。然而在年報中發現,公司合作銀行多為中小銀行,其原因或是受集團債務問題影響;由於中小銀行授信額度較小、貸款成本較高,顯然不利於工程企業,更重要的是公司開展海外業務需要提供海外業主或金融機構認可履約保函(一般為大型金融機構),因此對公司發展的制約更加明顯。
集團債轉股方案獲批,公司融資環境有望明顯改善,訂單承接及落地加速可期。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獲批,成為新一輪市場化債轉股的首家央企,眾多銀行有望成為上市公司間接股東,對公司貸款限制有望放開,這對於以資金為核心競爭要素之一的工程企業來說,能夠大幅提升公司訂單承接能力的同時,也能加速其訂單落地。公司當前訂單充足,業績爆發可期。
1)經營拐點出現:短期看訂單充足,集團債轉股方案打破公司融資瓶頸、112名中高層管理人員人均136萬元資金規模參與定增提供較強業績釋放動力;長期看國際化與多元化提供巨大市場空間;2)估值較低,漲幅較少,14.31元鎖定3年定增提供較強安全邊際;3)PPP加速落地、3D金屬列印產業化等有望催化公司估值。
盈利預測及估值。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CuDeco:股票)減值影響凈利潤,但集團對此有差價補足的專項承諾,因此市場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公司實際業績表現。考慮增發攤薄因素,預計2016-2017年的EPS分別為0.68元和0.99元,給予17年20倍動態市盈率,6個月目標價19.72元。
金自天正:主業回暖,傳統優勢助推新型工業自動化業務
預測公司2016-2018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0.21億、0.25億和0.29億,對應的EPS分別是0.09元、0.11元和0.13元。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承接自動化工程及技術服務等,可為用戶提供系統、先進、定製化、高性價比的工業自動化全面解決方案。近年下游鋼鐵行業不景氣,公司積極開拓鋼鐵行業以外的工業自動化領域,並初見成效。其中,智能控制技術、冶金工藝流程自動化成套技術和應用軟體等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2016上半年度盈利水平達預期,主業經營有所回暖。公司2016上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9,637.5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6%;營業利潤1,490.8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1.7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33%。營收入主要來自於鋼鐵行業,共計22,506.65萬元,佔比為75.94%。
近年公司主業經營有所回暖,營業收入變動主要是報告期公司完工結算項目增加所致。其中,母公司實現凈利潤13,482,862.79元,占公司報告期合並凈利潤的90.36%,控股子公司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報告期實現凈利潤7,048,691.14元,占公司報告期合並凈利潤的47.24%。
安泰科技:業務整合加速推進,非晶帶材業績放量
2016年中報收入同比下降2.28%,凈利潤同比下降8.76%。8月30日公司發布中報,2016年上半年收入19.2億元,同比下降2.28%;歸母凈利潤1297.6萬元,同比下降8.76%。
2季度單季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業務整合成本、焊接務虧損、高速工具鋼收入下滑和提前計入債券付息。一是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快低效無效資產和業務處置速度,加快推進了磁材、粉末冶金和焊接業務的整合,產生了部分費用。二是焊接業務虧損,盡管三英焊業僅虧損152.5萬元,但焊接分公司上半年虧損較大,直接影響了母公司業績。三是高速工具鋼業務收入下降18.6%。河冶科技上半年虧損522.9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078.3萬元,對業績造成拖累。四是公司提前安排了債券付息的費用計提。
非晶帶材業績放量,安泰南瑞2016年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59.4%2016年上半年公司非晶帶材業務充分受益於反傾銷和產能釋放,安泰南瑞營業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39.39%,凈利潤5015.6萬元,同比增長259.4%,預計未來隨著非晶帶材7-8號線投產,業績將加速釋放。
天龍鎢鉬正式並表,難熔材料業績符合預期。天龍鎢鉬2016年上年營業收入2.57億元,凈利潤4696萬元。
安泰環境業績快速釋放,2016年中報凈利潤1265.7萬元。安泰環2016年中報收入1.06億元,凈利潤1265.7萬元,較混改前出現巨大跨越,且在手訂單充分,預計2016全年凈利潤將高速增長。
公司混改重生,成長性極強。一是2015發展戰略、激勵機制和經營業績三大拐點已經到來。二是大股東承諾2016年底前注入稀土資源,磁材業務充分受益稀土價格上漲。三是內生增長潛力巨大,非晶帶材和粉末冶金等主業高增長可期。四是外延實力強勁,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豐厚,資本運作空間巨大。
Ⅳ 中鋼國際是東北股嗎
1、中鋼國際是東北股,也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受益股。具體的K線圖如圖所示:
2、10月11日,中鋼國際收於最為強勢的「一」字漲停板,這被市場人士認為是得益於控股股東中鋼集團的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得批准。10月12日,中鋼國際並沒能延續漲停走勢,在以全天最高價17.70元開盤之後,股價一路回落,之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17元左右震盪徘徊。至10月12日收盤時止,中鋼國際上漲0.88元,漲幅為5.40%,報收於17.19元。
3、中鋼集團債務重組獲批有望打通中鋼國際的融資瓶頸,加速訂單執行,制約公司發展的主要因素將消失,充足的訂單為未來業績回升打下基礎。同時,定增資金未來有望到位對於中鋼國際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下半年業績有望逐步回升。
Ⅳ 中鋼吉炭的上市歷程
中鋼集團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吉林省體改委吉改股批(1993)72 號文件批准,由吉林炭素總廠(現名吉林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於1998 年11 月向社會公眾發行9000 萬股普通股股票, 並於1999 年3 月12 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2005 年12 月1 日中國中鋼集團公司與吉林省國資委、吉林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方簽署了《中鋼集團收購吉林炭素股權的協議》,吉炭集團以2.735 元/股轉讓所持有吉炭股份 15,018.00 萬股國有法人股給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占總股本53.09%)。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5 年12 月28 日,以國資產權[2005]1578 號《關於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轉讓問題的批復》批准了吉炭股份控股股東股份轉讓事項:同意吉炭股份的控股股東吉炭集團將所持有吉炭股份的國有法人股以不低於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轉讓給中國中鋼集團公司。2006 年5 月15 日,中國證監會以證監公司字[2006]79號文件下達了《關於同意豁免中國中鋼集團公司要約收購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義務的批復》,20 06 年5 月17 日在深圳證券登記分公司辦理完成股權過戶,正式進入本公司,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根據《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吉林炭素股權分置改革結合公司資產重組,重組方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協助公司債務重組,實現公司流通股股東所持股份的每股凈資產增加1.07 元;同時,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 股流通股可獲得吉林炭素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0.70 股股份及3 份認沽權利的對價安排,非流通股股東按相同比例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支付總共840.343 萬股股份的對價安排,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日後第12 個月的最後5 個交易日內,每持有1 份認沽權利的流通股股東有權以每股4元(為股改說明書公告前30 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平均收盤價的120%)的行權價格向中鋼集團出售1 股股份。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股東大會於2006 年4 月25 日順利進行並獲通過,公司於2006 年6 月2 日實施了股改對價。本公司所有非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獲得上市流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