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廣東粵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粵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2-11 12:47:27

A. 廣東恆德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東恆德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恆德股份)是由廣州恆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嘉粵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改制而成,並控股江西省恆德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江西省恆德環境技術研究所、武漢恆瑞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科學城內,專業從事環保、水工業、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認定企業;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工程設計安裝、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直屬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廣州市環保產業協會會員企業,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法定代表人:王儀瑞
成立時間:2010-09-17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101000128354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掬泉路3號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D區D515房

B. 吳漢良的個人經歷

吳漢良8歲人育才小學讀書,後轉西溪小學,再升上開平第七中學。1970年中學畢業,在家務農。1971年,吳漢良被 挑選赴韶關支援「三線」建設。在建設韶關鋼鐵廠的一年中,吳漢良編在泥水班,使他有機會向省建師傅學習。1972年期滿回鄉,參加農業生產,一干就是三年。這三年中,吳漢良認識到,沒有技術便沒有出路。所謂技術,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是指泥水工、木工、鐵工三行的活兒。初步掌握建築技術後,他便開始自學木 工技術。他買回木工技術方面的書籍,按圖索驥,刻苦鑽研。白天在磚廠燒磚,晚上在家做家私。家私做好了,便送人,又重新開始製作另一件,務求練就一手好手藝。
那時,農村勞動值低,有技術的青年不安於現狀,都想到外面闖世界。心雄志壯的吳漢良早已想向搞實業方面發展,認為只要把握機遇,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努力拚搏,必有成就。於是,他辭別父母,到斗門縣平沙農場工作,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其時為1975年,吳漢良22歲。
吳 漢良在斗門縣乾的是建築工作。因為有泥水技術基礎,一開始他便當上了師傅。憑著干一行精一行的韌勁,他進步神速,技藝精湛。1977年,上級從斗門農場抽 調一部分人到韶關建設韶關氮肥廠,吳漢良亦在抽調之列。因工作需要,他由泥水技工轉為木工技工。1979年,韶關氮肥廠的工程完成了,何去何從,吳漢良和 木工班的幾位朋友在旁徨中積極謀求出路。
那時,農村包產到戶,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人們對肉食的需求量大了,解決肉食問題是上級有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曲江縣雞場要擴建,內部設施也要更新換代。經朋友推薦,吳漢良在曲江雞場找到了工作。
這 幾年,吳漢良沒有固定的工作崗位,完成了這項工程又得接洽下一項,而且競爭激烈,接工也實在不容易。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得在技術上有新的突破,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新形勢。吳漢良和他的朋友鐵了心,既要練就一手好本領,又要勤奮工作,以便在幾百個工人中樹立自己的形象。他們每天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干到 午夜十二點。當時,場部為了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每晚都放電影。他們不為所動,堅持不懈地鑽研技術,標新立異,在工作中求取樂趣。曲江雞場的場長由曲江商業局副局長兼任。當場長驚訝地發現這幾位技術高超又奮發向上的青年之時,便找他們談心,了解到他們不但熟習木工技術,而且在建築方面也是行家裡手,非常高 興。其時,曲江雞場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要清場減員,場長看重吳漢良,讓他組建一個建築隊。25歲的吳漢良請來了40個工人,當起了包工頭。有人好心地告 誡他別當出頭鳥,他置之一笑,而把握了這個能充分發揮自己技術專長的好機會,不怕風險,滿懷信心地接受了場長交給自己的任務。
1980年,韶關 市建成十多座雞場,場內配套設施未完善。為了吸取先進經驗,市有關領導到曲江雞場參觀,見到那裡百多米長的雞舍,從放料到清糞等一系列工序的機械化流程設計新穎合理,甚感興趣。經打聽知道那是由吳漢良領導的建築隊建造的,韶關市商業局長特地派小車來接吳漢良,洽談關於雞舍機械化改造的問題。這時,建築隊已 發展到一百多人,技術力量又得到加強,順利完成了韶關雞場機械化流水線的安裝工程,取得了良好的信譽。
在建築行業幹了幾年,吳漢良深刻體會到科學技術對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為了接受新的挑戰,實現更大的理想,吳漢良決心學習高新科技知識,充實自己。
1985至1989年,他邊工作邊學習,參加過各種建築培訓班及華南理工大學開辦的函授班,學習建築力學、經濟學及管理學,取得了大學函授文憑。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融和滲合,吳漢良的潛能飛躍到一個新的層面,為事業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這時,吳漢良的建築隊已發展到500人,擁有4輛汽車,成為一個配套完備的建築公司,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力。
在 刻意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時,吳漢良還致力於提高公司員工的整體質素,委派現職管理人員到東北財經大學進行短期培訓。他帶領員工攻克了建築及裝飾設計和科學管理等重大課題,制訂了一整套管理辦法,使日常工作系統化、規范化,承建工程的能力也因此越來越大了。公司堅持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原則,贏得了客戶的信 賴,工程洽談接應不暇。
1990年初,吳漢良舉家遷居澳門。當時,港澳市場走勢回落,出現失衡狀態。吳漢良堅信中國政局穩定,隨之而來的將是經 濟發展,市場繁榮。正在別人疑慮重重、舉棋不定之際,他把握機會,在澳門發展實業,打人地產市場,率先在澳門成立東南亞地產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購置自用住宅及寫字樓,並專注投資澳門地產,購置部分有發展前景的地皮和物業。三個月後,市場最高升幅達50%至70%,僅一個季度便獲得了相當於投資額10倍的回 報。
1992年,地產市場的發展形勢持續強勁,吳漢良當即擴大投資項目。此時,澳門地產發展進入高峰期,樓市熾熱,樓價高起,東南亞春風得意,屢戰屢捷,充分體現吳漢良的精明果決和眼光獨到。
1993年,縱然國內實施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在大陸有超過20億元投資的。東南亞。仍然看好國內市場的優厚潛力。
鑒 於東南亞地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已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吳漢良決定再攀高峰,構想並實施一個更宏偉的計劃。他於1992年斥資6000萬港元,在香港中環干 諾中道200號信德中心購置寫字樓,在香港成立東南亞地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全力發展中港澳和東南亞地區的大型房產開發業務。「東南亞」以香港發展為重 點,把總公司設在香港,分公司遍布澳門、廣州、開平、韶關等地和東南亞各國。發展的項目中,計有在1993年3月3日奠基的投資超過8億港元的開平海景太 古城,其佔地面積13.6萬平方米,內有豪華四星級大酒店一座,全天候式大型購物商場5層,高級住宅29幢。第一期工程於1994年12月入伙。還有投資約11億港元的廣州保稅區金中廣場,座落在廣州保稅區的黃金地段,佔地3.7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興建5幢2l至32層的高級寫字樓,還有3萬多平方米的倉儲用地,為區內大型的金融商貿中心,這兩項工程,皆為當地之最。此外,該公司在廣州天河區的金融中心物業發展亦在接洽中。東南亞。在澳門新口岸填海地段以合股形式和澳門地產商會會長鍾送璣合作興建的高級住宅及寫字樓,投資總價更達30億港元,提供250萬平方英尺樓面,其中包括70萬平方 英尺住宅,150萬平方英尺寫字樓,30萬平方英尺商場。這項工程對改善澳門整體的商業環境,肯定會作出巨大貢獻。籌備中興建的韶關金融中心,佔地面積5 萬至6萬平方英尺,擬投資2億港元,建兩幢共38層商住物業。
吳漢良熟悉內地情況,了解先富階層人士具有很強的購買力,看好國內市場,經營范圍從開平、韶關、廣州擴展到北京、上海。他表示,希望三年後國內皆知他公司的名字。
1993年11月5日,吳漢良飛抵美國紐約、洛杉磯、三藩市等幾個主要城市,考察美國地產市場,他認為兩年內美國地產市場一定會蓬勃發展,原因是從1990年下半年至今低潮已歷4年,按經濟規律來分析,絕對不會超過6年,他計劃在1994年至1995年進軍美國市場。
在美國考察期間,他得到了各個城市的開平同鄉會及旅美鄉親的熱情招待,每到一站,記者都來采訪,報道了他對美國投資環境以及市場情況的看法。
東南亞地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已在泰國、柬埔寨、越南和馬來西亞拓展,正邁向北美,宏觀全球。吳漢良滿懷希望地宣稱:爭取5年後,他的公司在全球主要國家設立辦事處,並參與各種投資。
地 產事業成功了,吳漢良銳意進取,運籌帷幄,作出更宏偉的構想,拓展更光輝的前景。他利用經濟學上的杠桿原理,尋求各種途徑,讓自己的公司或收購公司在聯交所上市,進一步擴大投資及影響,引起銀行和財團的重視,以達到集資擴展中、港、澳及東南亞房地產業務的目的。他還籌劃收購10億港元以內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包括工業股和市值較小的地產股。1994年內爭取在港上市,可望1996年擁有第二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家以工業投資為主。
「東南 亞」1992年前的投資重點放在澳門和內地,澳門佔七成,內地佔三成。1993年開始進軍香港地產市場。正密切留意各行各業的走勢及一些表現未夠理想 但潛質優良的企業,伺機進行收購,注資後納人「東南亞」集團。同時,還著眼新界地皮,致力於舊區重建和發展屋郵式住宅。除房地產核心事業外,還計劃向高新科技產品和服務性行業方向發展,使「東南亞」成為業務多元化的跨國企業集團。
吳漢良有二子二女,太太吳如兼一直全力支持丈夫,照顧子女,料理家 務,使吳漢良專注於事業的發展。他深切地體會到,事業的成功,除了刻苦耐勞的精神之外,知識是一個關鍵的因素。-知識跟財富成正比,有了知識就有了財 富』。父母沒有文化,無法讓自己得到高質素的教育,具備了較好的條件,就要讓自己的子女乃至祖國的新一代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寫了一篇題為《現代教育之我見》的教育論文,在廣東僑資學校校刊1994年第一期上發表,以成功企業家的敏銳眼光,從市場經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出發,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見解。內容涉及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基礎教育,教育的超前意識,教學改革,師資,尊師重教,穩定教師隊伍等等。文章熱情洋溢,讀之令人振奮。
「教育不振則實 業不興。」吳漢良以愛國華僑教育家陳嘉庚為榜樣,把捐資興學作為自己的天職。為了適應家鄉開平市經濟發展的需要,他捐資2000萬元在開平市興建吳漢良理 工學校,已在1994年3月3日進行了奠基典禮。同年3月29日,他又向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部門捐款600萬元人民幣,設立「教育管理科學獎」和「僑資學校辦學成果獎」,以鼓勵有卓越科學成就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他先後為興建家鄉的樓岡中學教學大樓、西溪自來水工程、西程小學教學大樓、育英小學教室、西溪與太和里的水泥路和鎮、管區所舉辦的文娛體育活動等十多個項目,解囊捐贈近150萬元。開平撤縣建市,他贊助市徽建造費75萬元,作為對建市的大力支持。接 著他又為興建海景太古城學校、醫院、幼兒中心而樂捐400多萬元。1994年6月5日,廣州市慈善會成立,他又慷慨捐出善款100萬元港幣。
圖為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奠基興工典禮盛況
吳漢良十分關注香港開平同鄉會的成立與發展。1992年10月同鄉會成立之初,在籌款購會址時,他主動認捐港幣50萬元。為支持會務的發展,擴大同鄉會的福利,增強凝聚力,1994年5月他主動提出:從1994年開始,每年捐港幣30萬元,給香港開平同鄉會作福利基金。
吳漢良愛國愛鄉、興學育才的熱誠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贊揚和各級政府的表彰。
吳 漢良謙和有禮,通情達理,向職員提意見時亦很講究技巧,一般是在請職員吃飯時邊吃邊聊,令聽者舒心,樂於接受。他極其重視員工的福利問題,讓員工勞逸結合,按能力和表現給予報酬及獎勵,使他們和公司一起成長,有歸屬感和溫暖感,增強了員工的上進心和公司的凝聚力。他富於同情心,更看重友情。有一位同鄉曾 與吳漢良在韶關共事,後來在廣州開鞋店,不幸失火,被燒傷身體。吳漢良立即贈款近4萬元,幫助他療傷解困,渡過難關。鄉親到港澳見他,不管多忙,他總會抽 空陪鄉親吃飯談心。每次回鄉,他都約請昔日的同窗好友歡聚,誰有困難,他都盡力幫助解決。在支持家鄉自來水工程時,他捐資最多,管理區幹部要把他的名字排在榜首,他執意不允,堅持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幾位老前輩芳名之後。請他交照片,以制瓷相作永久紀念,他說為家鄉的文明建設出一分力是應該的,實在不必張揚。
吳漢良計劃在家鄉西溪管理區投資建設一個享有國家專利權、具環保意義而且年產值超10億元的現代化餐具新項目。他考慮到管區多年來沒有固定收入,如果將廠辦在管理區,一來為鄉親們提供就業機會,二來又可以使管理區每年有可觀的收入。
吳 漢良艱苦創業、向上進取的精神,果決干練的作風,愛國愛鄉的熱忱以及寬闊的胸懷,謙遜的態度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對社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欽佩和推崇,他還兼任:香港開平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廣州市慈善會首屆名譽會長,廣東省僑資學校研究會名譽會長,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名譽顧 問,澳門地產商會榮譽會長,澳門地產商會慈善基金會第二副主席,《中國新年代——經貿發展新路向》書刊名譽顧問。從這一系列名譽職務中,可以看到吳漢良對 社會的貢獻,也可以看到社會對他個人的公正評價。為此,開平市人大常委會和江門市人大常委會分別授予他「開平市榮譽市民」和「江門市榮譽市民」光榮稱號。
出席活動
2007年賀歲煙花大匯演
粵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贊助舉辦2007年賀歲煙花大匯演,首席會長戴德豐、會長吳漢良連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伉儷、中聯辦主任高祀仁、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等進行啟動儀式
2010年中國房地產論壇
香港房地產建築業協進會主辦2010年中國房地產(香港)論壇,吳漢良與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梁振英、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等合照
熱心公益
吳漢良先生熱心社會公益,歷年來捐資情況 捐款項目 款項 開平興建「吳漢良理工」學校 2,000萬元 廣東僑資學校教育研究會、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作為獎勵廣東省內教育科學優秀人員及開展研究經費 700萬元 山東省優秀特困生基金會、山東師范大學、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00萬元 廣州殘疾會 200萬元 廣州市慈善總會 200萬元 韶關市教育局、幼稚園、書畫院 200萬元 江西海外聯誼會 200萬元 北京兒童醫院 150萬元 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 100萬元 廣東粵劇基金會 150萬元 興建廣東省政協大樓 100萬元 開平慈善基金 100萬元 江門慈善基金 100萬元 江門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 100萬元 建韶關災民新村 100萬元 西部寺院 300萬元 韶關始興教育 80萬元 廣東開平市撤縣建市微建造費 75萬元 世界吳氏宗祠 60萬元 開平市遭遇洪災捐 50萬元 廣東江門大學 50萬元 江門市政府抗非典 50萬元 廣東清遠市教育基金會 50萬元 廣東省政協二屆乒乓球賽 50萬元 廣東省翁源縣教育貧困生 40萬元 廣東省抗非典 30萬元 抗水災 50萬元 梅州興寧興建學校 30萬元 中華世紀壇發展基金 30萬元 香港廣東各級政協聯誼會 30萬元 (凡損款30萬以下的有關團體將不計算在內)
以上共捐款超過6,000萬元
以上捐款已到位,正捐款建韶關市湞江醫院100萬元及江門市雪峰寺500萬元。

C. 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新產業(Snibe)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及配套體外診斷試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用於提供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檢測、預後觀察、健康狀態評價以及遺傳性疾病預測的診斷信息。是中國化學發光免疫定量分析領域的領先者。2014年7月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上市(代碼830838)。
公司規模 現有員工800餘人,本科以上學歷超過80%,博士碩士及歸國人士90多人。公司擁有試劑研發及生產中心、儀器研發及製造中心、營銷中心三大專業團隊支持公司的快速發展,201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16%,凈利潤同比增長98.21%。2015年初公司投入使用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統研發生產基地,擁有近9000平米的儀器生產車間和4000多平米的10萬級潔凈廠房,可實現年產2,500台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和150萬盒配套試劑的生產能力。公司營銷中心,涵蓋國內營銷部、海外營銷部、市場部、國內技術服務部、海外技術服務部,設立了華南、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十五大辦事處和各省市維修服務中心;營銷和服務網路已經覆蓋到全國所有地區。此外,公司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已與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哥倫比亞等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理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技術發展 公司成立以後,一直致力於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領域的研發,經過15年的潛心研究,於2010年2月將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產品及配套試劑正式推向市場,是中國第一家應用直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並實現批量生產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的公司。公司研發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填補了國內在體外診斷試劑的最後一塊空白,也打破了該領域長期被羅氏、雅培、西門子、貝克曼四大家壟斷和技術封鎖的局面,已成為中國化學發光免疫定量分析領域的領導者。公司成立以來,以納米復合免疫磁性微珠作為核心技術平台,成功研發了磁分離直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列產品及其配套體外診斷試劑一百多種,包括腫瘤標志物、心肌標志物、肝纖維化、激素、糖代謝、骨代謝等檢測試劑項目,為國內臨床檢測行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五家採用最先進的「納米免疫磁性微珠」作為系統的關鍵分離材料的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採用目前該領域最先進的「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代替傳統的酶作為發游標記物的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採用RFID電子標簽識別技術來儲存和讀取試劑的相關信息,具有儲存的信息量大、讀取快速可靠的特點。
公司榮譽 2002年被認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2005年獲「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通過CMD認證;2007年通過歐盟CE認證,被認定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單位;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年獲「廣東省自主創新產品」認證,並通過ISO9001認證、ISO13485認證;2010年被認定為「雙軟企業」;2012年獲得「深圳市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統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
公司總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科園路1008號軟體產業基地1棟A座19-21層
研發生產基地:深圳市坪山新區金沙社區金輝路16號
法定代表人:饒微
成立日期:1995-12-15
注冊資本:3704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1923998520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Shenzhen New In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人員規模:1000-4999人
企業地址: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金沙社區金輝路16號
經營范圍: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信息咨詢(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及限制項目)。經營進出口業務(按深貿管准字第2002—452號《資格證書》的規定經營);軟體的研發、生產(僅在電腦製作,不含生產線生產)。^臨床檢驗分析儀器及試劑、日用化工、機電產品的購銷;Ⅲ類:6823醫用超聲儀器及有關設備,6824醫用激光儀器設備,6825醫用高頻儀器設備,6828醫用磁共振設備,6830醫用X射線設備,6840臨床檢驗分析儀器,6840體外診斷試劑,6854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和全部二類醫療器械(包括二類體外診斷試劑)的經營[按粵(021738)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經營];Ⅱ類、Ⅲ類6840臨床檢驗分析儀器,I類、Ⅱ類、Ⅲ類6840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生產項目具體按粵食葯監械生產許20000003號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及深圳市環境保護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查批復生產];生產銷售與許可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配套的非醫療器械。

D. 珠海高新區蘄粵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珠海高新區蘄粵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6-16在廣東省珠海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鎮金峰西路9號5棟3單元203房。

珠海高新區蘄粵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400MA4UQN8W94,企業法人黃超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珠海高新區蘄粵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軟體技術的開發與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珠海高新區蘄粵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E. 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湛江冠豪紙業有限公司改制而成的股份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3年6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法定代表人:鍾天崎
成立時間:1993-07-15
注冊資本:127131.544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5897451589789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東海大道313號

閱讀全文

與廣東粵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