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如東海」為什麼說福如東海呢而不是福如南海、西海、北海呢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祝壽吉語,它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年接連數月沒有下雨,各處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珠崖郡的崖縣(今三亞市)也不例外,飢餓乾渴的崖縣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賜降甘霖。
在崖縣的鹿回頭村莊,有一位勤勞勇敢的小夥子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魚給鄉親們。說也奇怪,那一年哪個海域都捕不到魚,只有到大東海才能打到魚和蝦。一天,阿富在大東海打到一條好大的 魚,他回到村,把魚切成塊,分給鄉親們,而自己只留下一點點魚頭。
他正要燒水煮魚頭時,來了一位要飯的老太婆,只見她滿頭白發、衣衫襤褸。阿富將魚頭分給她吃。老太婆吃完,頓時有了精神,跪下叩頭感謝阿富的幫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來,卻發現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老太婆,而是勝似天仙的女子。女 子點點頭說:「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東海龍王的第三個女兒。現在人間鬧旱災,、我是來告訴你們,善良的人們只要到大東海喝三口海水,回來後便能挖地出水、種地豐收、做買賣發財。總之,能心想事成。」
於是,阿富帶領鄉親們一起來到了大東海邊,各自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他們回到田間後,發現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味道又香又甜。不多時,這汪水又變成了一條河流,向前奔騰著。就這樣,鄉親們得救了。阿富與阿美也成親了。此後鹿回頭村的村民們一遇到什麼想辦的事 就到大東海去喝三口海水,定能心想事成。善良的鹿回頭村的村民們又把這一秘密告訴每一個來大東海的人們,因此,外鄉人也得以美夢成真。鹿回頭村的人們說這幸福是大東海給的,由此「福如東海」這句話流傳至今。
Ⅱ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分別指的是哪裡,有什麼典故嗎
福如東海,這里的東海指的是我國東南沿海三亞地區的海域,壽比南山,這里的南山指的是三亞的鰲山。
福如東海這個典故起始於很久之前,那個時候三亞地區有一個地方叫做崖縣,這里由於很久沒有下雨了,村子裡面的莊稼都乾死了,而且這里的居民都沒有糧食吃,眼看這不少人都要餓死了。這個時候村子裡面有一個小伙從東海打漁打來了大魚分給大家吃。
公元784年的時候鑒真和尚師徒因海難到了此山,他們醒來後發現自己居然安然無恙,後來他們在南山上傳播了佛教文化,修建了寺廟。關於住在南山上的人則會長壽這個說法也就一傳十十傳百,不少人都爭著要來這里旅遊,傳說來過這里的人都長壽,所以人們就以壽比南山來祝福人長壽。
Ⅲ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高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祝壽吉語,比喻人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一般長久。
出處
編輯
概述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有兩個出處:
1. 明·柯丹邱《荊釵記·慶誕》:「齊祝贊,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1]
2.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從今後,兒孫昌盛,個個赴丹墀。」[2]
典故
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年接連數月沒有下雨,各處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珠崖郡的崖縣(今三亞市)也不例外,飢餓乾渴的崖縣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賜降甘霖。
在崖縣的鹿回頭村莊,有一位勤勞勇敢的小夥子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魚給鄉親們。說也奇怪,那一年哪個海域都捕不到魚,只有到大東海才能打到魚和蝦。一天,阿富在大東海打到一條好大的 魚,他回到村,把魚切成塊,分給鄉親們,而自己只留下一點點魚頭。
他正要燒水煮魚頭時,來了一位要飯的老太婆,只見她滿頭白發、衣衫襤褸。阿富將魚頭分給她吃。老太婆吃完,頓時有了精神,跪下叩頭感謝阿富的幫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來,卻發現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老太婆,而是勝似天仙的女子。女 子點點頭說:「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東海龍王的第三個女兒。現在人間鬧旱災,、我是來告訴你們,善良的人們只要到大東海喝三口海水,回來後便能挖地出水、種地豐收、做買賣發財。總之,能心想事成。」
於是,阿富帶領鄉親們一起來到了大東海邊,各自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他們回到田間後,發現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味道又香又甜。不多時,這汪水又變成了一條河流,向前奔騰著。就這樣,鄉親們得救了。阿富與阿美也成親了。此後鹿回頭村的村民們一遇到什麼想辦的事 就到大東海去喝三口海水,定能心想事成。善良的鹿回頭村的村民們又把這一秘密告訴每一個來大東海的人們,因此,外鄉人也得以美夢成真。鹿回頭村的人們說這幸福是大東海給的,由此「福如東海」這句話流傳至今。
再來講講「壽比南山」的由來。有一年瓊州突然天昏地黑、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連下了七天 七夜。第八天,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大陸,成了一個島嶼。瓊州島上的生靈死的死、傷的傷。所有的河流都改了道,所有的山脈都變了形,還有些河流和山脈因此消失了。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亞市的鰲山,也叫南山)安然無恙,住在南山上的人一個也沒有傷亡。傳說經歷了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成了仙。
公元748年,鑒真師徒等三十五人從揚州啟航,第五次渡海時遇到颶風,漂流萬里到達了振州(今三亞市)寧遠河口(今海山奇觀風景區二帶)時,已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南山上的人們發現了他們,把他們救了起來。他們一著南山的地,就立即睜開了眼,也有了精神。他們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雲寺,傳播佛教文化。這些奇怪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人們都把南山叫做仙山,由此上南山來玩和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傳說到過南 山的人有病的去病,無病的健身,個個長壽,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祝福他人長壽。
Ⅳ 福如東海的東海指什麼海
大東海位於鹿回頭與榆林港之間,從市區東行10分鍾車程便可到達。這里的海灣呈弓形,東南平行的兩條小山脈就像兩道堤牆築入浩瀚的南海,鑄成海灣和屏障。大東海三面環山,一面大海,一排排翠綠椰林環抱沙灘,儀器碧海、青山、綠椰、白沙灘獨特之美博得海內外遊客的贊嘆。
Ⅳ 福如東海里的東海是指哪個海,有沒有人知道
福如東海中的東海指的是大東海。
大東海是海南著名的海灘之一,位於三亞市的榆林港和鹿回頭之間,是三亞的一處標志,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四十佳景」之一。大東海距三亞鎮3公里,與榆林港毗鄰,在兔尾嶺和鹿回頭兩個山頭中間,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半月形淺水海灣。
海灣三面環山,海岸線長2.9公里,椰林環抱沙灘,獨特之美博得海內外遊客的贊嘆,南面是浩渺無邊的大海,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濱海游覽區。大東海旅遊區內沙平水清,風輕浪細。岸邊的木麻黃,翠綠成蔭,五顏六色的海灘貝殼散布在海灘上,信手可得。
(5)東海福如東海集團擴展閱讀
福如東海的典故:
很久以前,珠崖郡的崖縣(今三亞市)久旱無雨,在崖縣的鹿回頭村莊,有一位小夥子,名叫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魚。奇怪的是,那年到哪個海域都捕不到魚,只有到大東海才能打到魚和蝦。
一天,阿富在大東海打到一條大魚,他把魚分給鄉親們,而自己只留下一點魚頭。他正要燒水煮魚頭時,來了一位要飯的老太婆,阿富請她坐下,說煮熟了魚頭就給她吃。老太婆說,她餓了三天三夜,最好現在就給她生魚頭吃。阿富便把魚頭給了老太婆。老太婆吃完後,身體發出一陣陣淡淡的清香。
原來,她是大東海龍王的三女兒,叫阿美。她說善良的人只要到大東海喝三口海水,就能心想事成。阿富捧了三口海水喝。心裡想著水,蹲下來用雙手掘地,不一會兒,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
阿富說,如果這汪水變成了一條河流就好了,只聽到一陣陣嘩嘩的流水聲,他眼前出現了一條又長又闊的河流,他高聲呼喊:"有水了!我們有救了!是阿美仙姐救了我們。"
後來,阿富和阿美成親了。打這以後,鹿回頭村的村民們一遇到什麼想辦的事就到大東海去喝三口海水,定能心想事成。鹿回頭村的人們說這幸福是大東海給的,因此常說福如東海。"福如東海"這句吉祥的話也就流傳至今。
Ⅵ 福祿東海和福如東海的區別
摘要 您好,我正在幫您查詢相關案例,馬上回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