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十二五政策
「十二五」期間,能源需求將處於快速增長階段,能源發展應該突出七個重點。
一是要優化發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國能源供應的基礎,要穩步推進煤礦升級改造,加大油氣資源開發,優化火電開發。合理控制煤炭產量,努力保持國內原油產量的基本穩定,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同時,要積極優化資源利用方式,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擴大電力、天然氣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進非化石能源發展。「十二五」期間,要加快推進水電、核電建設,積極有序做好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利用,要確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以上,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要加強能源輸送管網建設,提高能源配置能力。要加強連貫東西、中通南北的骨幹管網建設,形成布局合理、銜接通暢、安全可靠的體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裝備創新。要根據我國能源裝備科技發展的實際需要,進一步明確重點,加強攻關,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化發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礎建設、應用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示範四位一體的能源科技裝備體系。
五是要加強節能減排。這是科學發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措施,促進能源開發和利用全過程的節能減排,通過集約開發能源資源,加強能源需求管理,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平衡發展。
六是要加強國際能源合作。要統攬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堅持互利共贏、協同保障的原則,加強海外開發;深化和拓展國內外能源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能源貿易;利用雙邊和多邊能源合作機制,積極開展國際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設能源國際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要推進能源體制改革。通過推進體制改革,健全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能源投資管理,加強能源稅收財政政策指導,加強立法建設和行業管理等方式,推動能源行業的科學發展。
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十二五」期間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分析,到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以控制在40億到42億噸標准煤。如果進一步強化節能措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以進一步控制在40億噸以內,這可以為「十三五」期間完成上述目標打下很好的基礎,留下一定空間。信息技術 5個細分領域受益 原則通過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3G領域中有上海普天、廣電信息、華勝天成、振華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維通信、中天科技、聯創光電、中興通訊、中創信測、長園集團、武漢凡谷、浪潮軟體、上海貝嶺、億陽信通、新大陸、長江通信、光迅科技、東信和平等公司。物聯網領域中有大華股份、遠望谷、賽為智能、金證股份、合眾思壯、歌爾聲學、太工天成、四維圖新、北斗星通、上海貝嶺、廈門信達、大立科技、東信和平等公司。3D領域中有得潤電子、利達光電、奧飛動漫、中視傳媒、寧波GQY、出版傳媒、華誼兄弟、海信電器、四川長虹、TCL集團等公司。三網融合領域中有粵傳媒、永鼎股份、拓維信息、中天科技、北緯通信、電廣傳媒、天威視訊、華聞傳媒、出版傳媒、博瑞傳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移動支付領域中有長電科技、大唐電信、浙大網新、南天信息、新大陸、生意寶、恆寶股份、康強電子、證通電子、衛士通、焦點科技、國民技術、樂視網等公司。新能源 6個細分領域受益據了解,「新興能源產業規劃」明確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進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非常規天然氣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潔凈煤、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車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以及重大政策舉措。業內人士稱,高達5萬億的巨額投資將大大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核能、風能、光伏、潔凈煤、智能電網、車用新能源等核心產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各個領域一批上市公司將從中成長起來或者獲得巨大收益。鋰電領域的公司有成飛集成、湘潭電化、江特電機、鹽湖集團、德賽電池、萬向錢潮、億緯鋰能、金瑞科技、西藏礦業、華芳紡織、中國寶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凱恩股份、中信國安、江蘇國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風力發電領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風科技、九鼎新材、湘電股份、科學城、新賽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粵電力A等公司。核能核電領域中有沃爾核材、華東數控、蘭太實業、奧特迅、中核科技、江蘇神通、自儀股份、方大炭素、上風高科、閩東電力、皖能電力、海陸重工、科新機電、大西洋等公司。光伏太陽能領域中有錢江生化、鄂爾多斯、新華光、樂山電力、航天機電、中環股份、七星電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變、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電、江蘇陽光、乾照光電、拓日新能等公司。氫能領域中有廈門鎢業、金瑞科技、同濟科技、科力遠、中炬高新、江蘇索普、南都電源等公司。乙醇汽油領域中有華資實業、海南椰島、萬向德農、ST甘化、豐原生化等公司。新材料 7個細分領域受益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在研發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傳統材料更為優異的性能。近年來,我國先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扶持和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新材料產業將迎來高速成長期,201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300億元。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屬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製造、玻璃製造、陶瓷製造、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等7大類,包括72家上市公司,如北礦磁材、包鋼稀土、橫店東磁、廈門鎢業、太原剛玉、中鋼天源、中科三環、中色股份、金瑞科技、博雲新材、寧波韻升、鋅業股份、沃爾科技。生物 2個細分領域受益生物類股票包括生物醫葯和生物育種兩大類。生物醫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馬應龍、廣濟葯業、中牧股份、益佰制葯、交大昂立、通化金馬、雙鶴葯業、現代制葯、豐原葯業、西藏葯業、中創信測、西南合成、華北制葯、三精製葯、華蘭生物、新華制葯、東北制葯、浙江醫葯等18家公司;生物育種包括的上市公司有豐樂種業、順鑫農業、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獐子島、東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農、荃銀高科、敦煌種業、萬向德農等11家公司。高端設備製造7個細分領域受益高端裝備製造被明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在A股市場,高端設備製造的股票分屬7類,包括冶金礦采設備、機床工具、電機、電氣自控設備、航空航天設備、輸變電設備和重型機械等。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拴昌認為我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做大」,下一步的目標是「做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逐漸提高,部分領域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特別是輸變電設備近幾年的水平突飛猛進,大企業不斷涌現,如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電集團、特變電工等大型企業。從市場表現看,漲幅較大個股有北方股份、天地科技漲、石油濟柴漲、金自天正、太原重工、江鑽股份、江特電機、東源電器、新華光、百利電氣、*ST建機等。節能環保 5個細分領域受益近幾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包括《節能中長期規劃》、《高技術產業十一五規劃》、《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推動節能環保工作的開展。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政府的強制節能約束,有望迎來市場急劇擴張,考慮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間接經濟效益以及經濟增長帶來的能源需求增加,我國的節能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節能環保5大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將大大受益。建築節能領域中有延華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電氣、中航三鑫、偉星新材、方大集團、紅寶麗、棟梁新材、煙台萬華、達實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污水處理領域中有山大華特、創元科技、東湖高新、萬邦達、武漢控股、華光股份、寧夏恆力、桑德環境、中原環保、國中水務、現代投資、菲達環保、三聚環保、龍凈環保、創業環保、三維絲等公司。節能電力電子設備領域中有東源電器、國電南瑞、奧特迅、新世紀、台基股份、長城開發、三變科技、智光電氣、國電南自、科陸電子、平高電氣、金智科技、威爾泰、齊星鐵塔等公司。綠色節能照明領域中有中材科技、東方電氣、銀星能源、京能熱電、長征電氣、天奇股份、華儀電氣、粵富華、長城電工等公司。垃圾發電領域中有東湖高新、華光股份、山鷹紙業、凱迪電力、泰達股份、廣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新能源汽車 4個細分領域受益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4大類。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A股市場涉及新能源汽車的上市公司有江特電機、安源股份、寧波韻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車、萬向錢潮、國電南瑞、海馬股份、奧特迅、安凱客車、上海汽車、大洋電機、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一汽轎車、長安汽車、金龍汽車、東風汽車、許繼電氣、福田汽車、森源電氣、亞星客車、榮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電氣、卧龍電氣等
❷ 新興產業的創業極和中小板的龍頭股票有哪些
現階段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 設立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現階段,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將被重點培育,加快推進。 七大新興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龍頭股有哪些 光伏太陽能 錢江生化、鄂爾多斯、新華光、樂山電力、航天機電、中環股份、七星電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變、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電、江蘇陽光、乾照光電、拓日新能等公司。 氫能 廈門鎢業、金瑞科技、同濟科技、科力遠、中炬高新、江蘇索普、南都電源等公司。
❸ A股有硅礦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有機硅概念股有:合盛硅業(603260)漲停,新安股份(600596)、三孚股份(603938)、金銀河(300619)、硅寶科技(300019)等股票,您可以通過證券軟體查詢具體板塊股票。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孚日股份的百店盛放計劃都要做啥現在大家都往線上靠了,孚日家紡怎麼反而要大舉線下開店呢
百店盛放計劃剛開始,未來全球會開更多的孚日店面開業。
❺ 2010年6月的熱點股票有哪些
新興產業引領行情 破發股中去淘金
5月股市持續調整,但仍有眾多個股逆勢上漲。昨日,統計顯示近50隻個股創出全年股價新高,更有 27隻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下周,股市即將進入6月,隨著行情的逐漸企穩,市場機會無疑將會更多。 那麼,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呢?記者收集了多方機構的觀點。
板塊一 主力布局新興產業
隨著行情的逐步企穩轉暖,市場主力資金開始積極尋求熱點突破方向。廣州萬隆認為,從近期的熱 點表現來看,以生物制葯、新能源、新材料(包括上游資源)、智能電網、物聯網、環保以及創業板等為 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類個股明顯趨於活躍。
對於6月可能存在機會的板塊,新興產業出現在多家券商的報告中。江海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發展新 興產業乃必經之路,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時期,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業已經不符合時 代發展的步伐,取而代之的是清潔、高效的新興產業。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的傳統出口受阻、過度 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導致的社會問題、過重依賴外需的弊端以及上游資源瓶頸,都促使我國改變經 濟發展方式,而且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行業內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重新洗牌,更有利於推進經濟結 構轉型、發展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看好低碳新能源、智能電網、醫葯生物行業。
廣州萬隆認為,除了新能源產業之外,新材料、電子信息、航天軍工、生物育種、生物制葯等國家 戰略新興產業均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產業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相關的創業企業將面臨快速增長的 機會。因此,從策略布局來看,投資者應繼續重點關注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和引導的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 的潛在機會。
板塊二 破發股醞釀新升機
5月,市場連續調整。而上市的新股只能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大量個股上市不久甚至上市首日就破發 。新股破發意味著市場的低迷,然而當大量破發新股出現時,這往往也意味著有機會存在。分析人士認 為,6月破發新股中,會有一些被錯殺的新股修正的機會,投資者可從中淘金。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47隻新上市個股中,截至昨日收盤,收盤價較發行價折價的公司高達41家,占 上市新股數量的近三成,其中,大盤股華泰證券、中國化學等收盤較發行價折價率更是高達二成,而奧 克股份、勁勝股份等更是在上市首日就破發。不過,在這種輪番下跌中泥沙俱下,一些質地優良的股票 也被錯殺,給了投資者淘金的機會,包括在破發股中淘金的機會。
分析人士說,投資者想在破發股中淘金,機會應該不少。在選擇個股時,破發股破發的幅度可作為 一個重要參考依據。從短線機會看,跌幅越大的個股反彈的幅度往往越大見效快;而從中長期看,公司 如果有獨特的商業模式、產業前景良好,而且行業地位特殊、握有定價權,其成長性往往比較良好。而 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點去把握投資機會:一是大跌之前有機構等主力資金進場被套,而且換手率高、成 交量堆積明顯的個股;二是基本面良好或屬於國家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板塊(如新能源、新材料、環保題 材個股)。三是前期跌幅巨大的個股,包括破發幅度大的個股,在大盤反彈的過程中反彈的幅度也會較大 ,投資者只需耐心等待輪動的機會。
6月A股:順應政策取向 重點把握七類預增股
自4月16日以來,A股市場大跌700多點,相當數量的個股跌幅高達30%至40%。市場調整中,泥沙俱下,很多中報預增個股也難以倖免,未來隨著中報預增的拉開序幕,市場主流資金有可能將逐步淘金中報預增的錯殺個股,為此,投資者可從行業景氣、機構持倉等方面把握中報預增相關個股的投資機會。
市場估值:與歷史比較估值水平較低
以2010年5月21日收盤價計算,整個A股市場的市凈率(凈資產來源於2009年年報,剔除凈資產為負的上市公司)為2.81,為歷史市凈率的26.60%分位數,略高於歷史市凈率的25%分位數2.77。整個A股市場的市盈率(TTM,剔除凈利潤為負的上市公司)為18.59,為歷史市盈率的13.30%分位數,低於歷史市盈率的25%分位數22.99。綜合市凈率和市盈率,與歷史水平相比較,目前市場估值水平較低。
從A股五大權重板塊估值來看,金融服務業、黑色金屬、房地產和採掘均處於歷史估值低位。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市凈率為2.37,市盈率為12.61,其估值和06年底市場行情啟動前相當。相對而言有色金屬估值較高,但仍在合理范圍之內。綜合來看,低估值的權重股繼續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而在沒有權重板塊助跌的情況下,超跌的市場有望逐步「回暖」。
中報預增:尋找被錯殺的中報預增個股
四月中旬以來,市場展開中級調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絕大多數個股難逃本輪大幅下跌的命運,但仍有德賽電池、登海種業、魚躍醫療、海寧皮城、英威騰、水晶光電和漢王科技等個股創出新高。雖然以上部分個股也存在一定的炒作題材,但是價格圍繞價值的主旋律依然清晰可見。我們將以此為切入點,尋覓在本輪市場深度調整過程中被錯殺的一部分基本面較好、中報預增的個股。標的證券需要滿足兩項指標,即超跌和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環比增長(從2009年四季報到2010年中報)。首先,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環比增長的公司成長性有所保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在資金面緊縮、弱勢市場之中,連續的業績增長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其次,隨市場深度調整,此類個股股價大幅回調賦予了公司動態估值更多優勢。
根據Wind資訊統計,截止5月25日,共有510家公司發布二季度業績預告(不包括ST公司),有437家公司實現凈利潤不同程度增長,占已披露預告家數的85.69%。其中有8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預計超過100%。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環比增長的公司有151家公司。其中,機械設備是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大戶,共有22家公司業績環比增長;其次是電子元器件,有16家公司入圍;化工和醫葯生物並列第三,各有13家公司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相對而言,金融服務業僅1家公司實現連續增長,表現黯淡。
電子元器件:2010年結構性調整的寵兒
同樣作為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環比增長的大戶,電子元器件受到國家政策扶持的力度最大。從工信部公布的4月份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情況獲悉,今年前4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出口總額達到1645億美元,同比增長36.3%,比2008年同期增長3.2%,佔全國外貿出口的37.7%。另外,今年1至4月份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85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4成。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還顯示,1-4月,電子元件出口金額為219億美元,同比增長53.2%;電子材料出口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2.1%;電子器件出口186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74.1%,位居所有細分行業出口增幅首位。為此,實益達、通富微電、大族激光、水晶光電、蘇州固鍀、華工科技、中科三環、順絡電子、生意寶、晶源電子等都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環比增長。近期,隨著市場的中期調整該板塊超跌的個股有通富微電、大族激光、深天馬A、深賽格、福晶科技、生益科技、宇順電子、新嘉聯、七喜控股、東信和平、國脈科技和粵傳媒。其中中報預期大幅增長的通富微電、大族激光、華天科技、深天馬A,預增幅度超120%。
機械設備:受累地產調控價格尋求修復
2009年機械板塊上市公司盈利增長11.62%,2010年1季度盈利增長51.11%,從上市公司中報預期來看機械設備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復甦勢頭。實際上自2009年1季度以來,機械行業就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出現了明顯的V型反轉,盈利加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需求恢復增長和上市公司營運能力穩步提升。連續三個季度業績強勁回升的建築機械在本輪市場調控中,受地產拖累一路走低。星馬汽車、廈工股份、柳工、徐工機械和精功科技跌幅一度達25%以上。其中星馬汽車,徐工科技和精功科技最大跌幅在35%左右,而三家公司中報業績環比預增分別達200%、151%和89.20%。相比而言,電氣設備未來發展相對明朗。智能電網、低碳設備等領域需求依然將快速增長。超跌個股有閩閩東、方正電機、東源電器和拓日新能。此外,紡織服裝設備,並兼隱形期貨題材的中捷股份自股指期貨推出以來一路下行,中報預期增長達233%的中捷股份有價格修正的需求。同樣,有業績大幅預增保障的上風高科,天奇股份和航天科技短期內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小,估值具備一定優勢。
醫葯生物農業:進可攻退可守
2010年資金面的緊縮、地產政策的間歇性調控和外圍市場的不明朗讓今年的證券市場顯得格外復雜,投資風險的累積使得醫葯行業得到避險資金的持續關注。此外,國家對醫葯行業的改革還將陸續出台,例如《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規范》剛剛完成六部門會簽,文件出台日期臨近。作為《規范》的具體執行文件,《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管理辦法》也將同時發布。有政策支持,且成長性高的醫葯生物在市場上真正做到了進可攻、退可守。但值得注意的是持續的價格上漲已經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板塊的,對於投資機會的把握還要追尋業績有明顯預增,動態估值相對較低的個股。對於13家業績連續增長的醫葯公司,由於一季度業績基數相對較大,中報預期增幅相對電子元器件業績增長較低。中報預期增幅50%以上的有海翔葯業、信立泰、白雲山A、魚躍醫療、西南葯業、海王生物、恩華葯業和京新葯業。海翔葯業、信立泰和雲山A增幅超100%,但海翔葯業和白雲山A一季度基數較低。板塊超跌個股較少,相對跌幅較大的有西南葯業、海王生物、萊茵生物和科華生物。
而農業板塊、飲料、商業中的部分公司如而獐子島、登海種業豐樂種業、承德露露、洋河股份、通程式控制股、三全食品等中報也競相預喜。
化工:估值歷史低位漲價驅動價格上升
從化工行業市盈率水平看,其PE達17.86倍(按5月21號收盤價計算),其估值低於歷史估值25%分位數(22.68倍),數據顯示化工行業已成估值窪地。其次年初以來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帶動了與之相關的產品價格上漲。從產量來看,行業產量同比上升表明隨著旺季的來臨,需求也逐步回升。化工行業共有13上市公司連續三個季度業績穩定增長,其中華峰氨綸、煙台氨綸、德賽電池、宏達新材、芭田股份、華昌化工和青海明膠業績均預增150%以上。超跌的公司有華峰氨綸、煙台氨綸、芭田股份、華昌化工、霞客環保和諾普信。
新能源等七大產業紛紛預增
2010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新興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總體競爭能力。從更長的角度來看,受「新雙輪」驅動,業績穩定、景氣上升的行業和個股是該基金關注的重點,主要包括受益區域的基建、高鐵、消費行業,以及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生物育種、新醫葯、信息產業等七大產業,綜合來看,新能源、環保節能公司天奇股份、德賽電池、精功科技、中環股份、蘇州固鍀、中科三環、北礦磁材、拓日新能、霞客環保、盾安環境、孚日股份、大洋電機也紛紛預增。
重組成功公司業績激增
重組使部分過去主營業務陷入困境的公司重新煥發生機,根據預告,航天科技和星馬汽車因為重組中報都預增200%以上,同時,部分重組預期較強的個股如南方建材、襄陽軸承、武漢控股、中水漁業和伊立浦中報也紛紛預增。(華泰證券 陳慧琴 徐天竹)
❻ 查看供給側改革受益股有哪些股票
A股上市公司中,相關個股有望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迎來布局良機,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
華紡股份(600448)是國內紡織印染行業龍頭骨幹企業之一,產業涉及印染、服裝、家紡成品等領域,擁有印染布產能2.8億米、年家紡成品產能1000萬件(套)、服裝產能300萬件。公司擬募資不超過9億元,其中1.5億元用於建設基於工業4.0按照國家2025製造規劃設計的紡織全產業鏈智能化研發中心,將建立公司數字化、智能化的紡織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培育自主品牌。公司「智能工廠」建成後,將提升行業創新能力,促進紡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結合,加快淘汰和改造落後產能,助力公司順利向品牌商轉型。在政府推動供給側改革助力消費升級背景下,公司有望憑借智能化及品牌化布局搶得先機。
際華集團(601718)是軍需品生產保障基地,是政府統一著裝單位和職業著裝單位的主要供應商。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軍需輕工生產製造企業,具有年產6,000萬套職業裝、各類職業鞋靴1.5億雙、1.2億米坯布、1.6億米染色布的生產能力。隨著產品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公司形成了職業裝、職業鞋靴、皮革皮鞋、紡織印染、防護裝具等業務板塊。公司擁有從原材料的生產與采購、科研創新、到產品製造、銷售與服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要求並提供系統集成服務。目前公司正推動以「JH1912」品牌為核心的高端品牌塑造,全面帶動際華各品牌的提檔升級。
孚日股份(002083)是目前全球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的家用紡織品公司,出口額全國家紡行業第一位。2012年公司啟動了b2c電子商務產品體驗平台,致力於建立以「中國配套軟家居領導品牌」為核心的家居家紡類一站式b2c電子商務產品體驗平台。目前公司已成立了孚日商城、孚日天貓商城、潔玉天貓商城三個平台。公司目標是力爭「十二五」末,國內市場銷售額突破30億元,把孚日打造成中國配套軟家居領導品牌。目前,公司新品轉化率達到80%以上,支撐了企業全球市場與品牌運作,並逐步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邁進。
魯泰A是集紡紗,漂染,織布,後整理及制衣於一體的高度綜合生產的紡織企業,主導產品為襯衣用色織布面料和襯衣。公司產品80%以上出口,市場覆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義大利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紡織製造全產業龍頭,期待產能逐步釋放和柔性定製業務
❼ 中央有關環保的政策
解振華在第四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表示,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前景廣闊。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許多國家都將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作為解決經濟困境的新舉措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解振華指出,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深刻轉型和國際產業分工的重新調整,各國的競爭優勢都將面臨新挑戰,加快培育節能環保產業,「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他表示,中國政府已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在「十一五」(二00六—二0一0年)規劃綱要中,中國提出了單位GDP能耗降低兩成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一成的約束性目標。為應對金融危機,在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中,官方將節能環保領域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投資方向。二00九年,中國中央政府安排資金五百八十一億元,用以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水管網、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等節能環保和生態環境重點工程建設。官方還實施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空調五百萬台、高效照明產品一點二億只。政策利好和財政支持為節能環保產業帶來發展機遇。環保部副部長李干傑在同一論壇上透露,中國環保產業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長。解振華稱,未來官方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重點節能環保工程。這將對節能環保產業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動。為鼓勵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官方還將完善已經出台的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和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環保設備政策。解振華表示,官方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有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二00六年至二00八年間,中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了百分之十點一,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百分之八點九五和百分之六點六一。
❽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供給側概念股有哪些?供給側概念股一覽
在「供給側改革」的國家戰略指導下,紡織行業加快企業並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是適時而動的必然趨勢。根據媒體早前報道,《紡織行業「十三五」規劃》將推動紡織產業向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發展,促進中國紡織行業由「大」向「大而強」的轉型發展,A股上市公司中,相關個股有望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迎來布局良機,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
華紡股份是國內紡織印染行業龍頭骨幹企業之一,產業涉及印染、服裝、家紡成品等領域,擁有印染布產能2.8億米、年家紡成品產能1000萬件(套)、服裝產能300萬件。公司擬募資不超過9億元,其中1.5億元用於建設基於工業4.0按照國家2025製造規劃設計的紡織全產業鏈智能化研發中心,將建立公司數字化、智能化的紡織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培育自主品牌。公司「智能工廠」建成後,將提升行業創新能力,促進紡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結合,加快淘汰和改造落後產能,助力公司順利向品牌商轉型。在政府推動供給側改革助力消費升級背景下,公司有望憑借智能化及品牌化布局搶得先機。
際華集團是中國軍隊、武警部隊軍需品生產保障基地,是政府統一著裝單位和職業著裝單位的主要供應商。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軍需輕工生產製造企業,具有年產6,000萬套職業裝、各類職業鞋靴1.5億雙、1.2億米坯布、1.6億米染色布的生產能力。隨著產品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公司形成了職業裝、職業鞋靴、皮革皮鞋、紡織印染、防護裝具等業務板塊。公司擁有從原材料的生產與采購、科研創新、到產品製造、銷售與服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要求並提供系統集成服務。目前公司正推動以「JH1912」品牌為核心的高端品牌塑造,全面帶動際華各品牌的提檔升級。
孚日股份是目前全球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的家用紡織品公司,出口額全國家紡行業第一位。2012年公司啟動了b2c電子商務產品體驗平台,致力於建立以「中國配套軟家居領導品牌」為核心的家居家紡類一站式b2c電子商務產品體驗平台。目前公司已成立了孚日商城、孚日天貓商城、潔玉天貓商城三個平台。公司目標是力爭「十二五」末,國內市場銷售額突破30億元,把孚日打造成中國配套軟家居領導品牌。目前,公司新品轉化率達到80%以上,支撐了企業全球市場與品牌運作,並逐步向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邁進。
魯泰A是集紡紗,漂染,織布,後整理及制衣於一體的高度綜合生產的紡織企業,主導產品為襯衣用色織布面料和襯衣。公司產品80%以上出口,市場覆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義大利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紡織製造全產業龍頭,期待產能逐步釋放和柔性定製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