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任生的介紹
王任生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台灣省台東師范畢業,後創建總部設在台灣的台灣東裕國際集團。現任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東裕國際集團董事長、台灣「中華銀行」監事、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河南省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州台商協會會長。
❷ 誰知道丹尼斯老闆是如何發家的
丹尼斯老闆你好!
我想好心,提建議,你們需要改變方法,要不然,永輝的步伐很快的,丹尼斯的員工偷東西很嚴重。丹尼斯管理很落後,永輝管的非常好,員工通道必須安裝攝像頭,員工通道值班人員必須站著不能坐,不能吃東西,員工通道,員工必須自己把兜掏出來讓攝像頭看看,員工偷沒人管,員工沒下班不許買東西,說是買的東西,拿一邊都偷吃了,驗貨必須兩個人看著驗貨。商場必須有抓小偷的,每個月下達任務。很多很多了,都是我在永輝看到的
❸ 廣東東裕集團怎麼樣
廣東東裕集團是2014-05-06在廣東省惠州市注冊成立的集團,注冊地址位於惠州市江北文昌一路7號華貿大廈1單元26層02-06號。
廣東東裕集團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441300000069768,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東裕集團,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東裕集團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丹尼斯集團為什麼叫丹尼斯
兒子叫王尚卿大衛大衛城
王任生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台灣省台東師范畢業,後創建總部設在台灣的台灣東裕國際集團。現任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東裕國際集團董事長、台灣「中華銀行」監事、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河南省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州台商協會會長。
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717名。[1]
中文名
王任生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倉頭鎮孫都村
出生日期
1935年
人物經歷
1949年,當14歲的王任生離開洛陽,隻身一人登上高雄港碼頭時,連溫飽都沒有保障的他,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而今,已身為台灣東裕國際集團董事長、台灣「中華銀行」監事、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河南省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州台商協會會長的他,雖已年近古稀,卻依然神采奕奕,思維敏捷,談笑風生,白色的袝衣、 深色的領帶,不但不給人一點滄桑感、老邁感,反更襯托出他的成熟,穩重與灑脫。談起他的從商緣起,讓人感覺到,他那樸素的外表下,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王任生所在學校的校長常說愛吃辣椒,王任生卻發現,他家難得吃上一頓炒辣椒,偶爾有一次,他也總是把肉盡數發給他的女兒,輪到他只能吃辣椒了。這只是因為家貧!這件事讓王任生深感震驚:「士敏國校條件如此好,其校長只能吃辣椒。將來我還有何臉面回家鄉見父老鄉親?」不,不能這樣!王任生暗下決心,要讓自己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富起來,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其時,王任生的一個學生家長蔡寶鼎是泰山電器公司董事長,應他之邀,王任生出任該公司所屬聖誕燈廠廠長職務。從此,風風雨雨,懷著一顆赤字之心,懷著富國濟民的匹夫之責,王任生走上了他坎坷而又輝煌的經商之路
王任生半路出家搞外貿(泰山電器搞的是100%的外貿交易),還必須管理廠里大大小小的事,操作非常之難。幾年的摸爬滾打後,王任生才能應付自如。
1969年,蔡家遷往美國,王任生從泰山公司退身出來。此時,他僅有18萬台幣(摺合4500美元)。又一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王任生,和當年第一次登上高雄港碼頭一樣,一別無退路。這位黃河邊成長起來的漢子卻永不服輸,永不絕望,毅然租了一間200平方米的廠房,開始自己辦廠,廠房既是辦公室,又是倉庫兼卧室,這就是如今的「台灣東裕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的錐形。
主要成就
台灣東裕國際集團董事長
台灣「中華銀行」監事
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
河南省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而今,經過20多年的辛勤奮斗,東裕國際集團投資已跨及電器、塑料、加工、房地產、儀器加工、紙業包裝等領域,成為擁有多元化經營的綜合性跨國公司。在美國及東南亞一帶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商業渠道。1995年,東裕集團已經在台灣500家大企業中名列第312位,出口創匯排名第216位。
靠著自身的勤奮與誠實、守信,王任生與美國各大百貨公司的總裁都保持著良好的商業關系,在美國前100家大百貨公司中有67家(如TARGET、HOME、WALGREEN)與東裕集團有著常年穩定的業務與私人往來。正是這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使王任生成為美國聖誕燈市場和聖誕禮品的最大供應商,擁有五分之二的市場佔有額,因此獲得了世界「聖誕燈大王」的佳譽。
富豪排名
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717名。[1]
❺ 重賞!!!惠州金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是誰
吳漢明
吳漢明惠州市金裕房產開發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惠州市房地產業協會第三屆副會長代表作:廣安花園、金裕·碧水灣、金裕大廈、金裕公寓樓點評:透過碧水灣看吳漢明,豪氣十足,財氣十足,透過金裕希望小學看吳漢明卻又儒氣十足,坐擁億萬資產,置繁華於身後,為人低調,頗具神秘色彩的吳漢明,卻是憑借勤懇踏實的為人處事,從工人、技術員、施工隊長、助理工程師,一步步從基層拼出了今天的顯赫家業。有著儒商外表的平民富商,在時代風雨的洗禮中,以勤勞、誠實,留下一個個滿載盛譽的足跡,鑄造出金裕今日的不菲聲望。 一九九一年三月創立惠州市金裕房產開發實業有限公司,現注冊資金1.2億元,集房地產開發、投資飲食服務、室內裝飾、電力安裝、高科技產品開發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多元化經營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經過多年的開拓,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品牌,先後開發了城裕花園、麥豐樓、廣安花園、金裕大廈、金裕綜合樓、下埔商務樓等一批優質項目,合格率100%,入住率95%以上。目前正在開發的建築目積達43萬平方米的江北大型生態住區「金裕·碧水灣」,是惠州市唯一榮獲「廣東省生態健康示範住區」和「廣東省綠色住宅實驗小區」雙譽稱號的樓盤,2005年更榮獲了具有中國「綠色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國際花園社區」金獎。近三年來,還無償捐助希望小學等社會公益事業達1000多萬元,公司先後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私營企業」、「民營企業100強」「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民營企業納稅十強」、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授予「住房信貸優秀客戶」的稱號。
❻ 惠州惠陽三和經濟開發區東裕廠招工嗎
惠州大亞灣那邊工廠主要集中在大亞灣開發區西區、響水河和三和經濟開發區。上規模的有比亞迪、伯恩光學、光弘科技、奧拓、永昶、鼎富電子、建業科技、中航通飛三...
❼ 王任生老婆照片
王任生
編輯
王任生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台灣省台東師范畢業,後創建總部設在台灣的台灣東裕國際集團。現任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東裕國際集團董事長、台灣「中華銀行」監事、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河南省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州台商協會會長。
❽ 蔡萬春的人物經歷
1916年12月20日,蔡萬春誕生於竹南鎮獅山莊。家境盡管不佳,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將蔡萬春送進私塾,與鄰居小同伴陳培元一起師從鄭書生學習中文。
1924年,蔡萬春入竹南公學就讀,讀書6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書法與演講尤佳,年年得獎。1930年,15歲的蔡萬春畢業,因家境不佳,不能繼續上學,便說服父親,於第二年與兄長蔡萬生投靠台北漢頂(今古亭區)的大姨父陳芋,住在進頂汀州街97號。陳芋在汀州街(現福安育幼院)有一片菜園,蔡萬生與蔡萬春兄弟就幫陳芋下田幹活、賣菜。後來,蔡萬生、蔡萬春兄弟就到台北中央市場批發水果銷售。
1931年,在蔡萬春的勸說下,全家遷居莰頂,租地耕種,開辟菜園與魚池,並在新店租地種植柑橘,可以說是一個普通的佃農。
蔡萬春不滿足現狀,考入「資生堂」化妝品公司,任台中分公司的推銷員,後升為分公司經理,先後幹了6個年頭。這一段經歷培養了他的經營能力。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台灣也受影響。蔡萬春辭去「資生堂」工作,返回台北。
蔡萬春從報上看到一則消息:可用魚類及蔬菜水果製造合成醬油,這讓蔡萬春想起小時用魚湯拌飯的美味,於是經過一番籌劃與研製配方,取得軍方供應豆類原料,在莰頂家的廟口空地,開始製造「丸庄」醬油,首創以鮮魚湯。豆類釀造成著名的味素醬油,後又擴大生產「丸萬」米醋。除上市銷售外,並供應當地駐軍。短短數年,憑著醬油與米酷的暢銷,家境大大改善,到日本宣布投降時,蔡家已有60萬元的積蓄,這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成為家族事業的起點。
有了家底,雄心勃勃的蔡萬春,又選擇台北西門市場附近,租房子經營,除了醬油醋之外,又兼營食品雜貨。
1938年,23歲的蔡萬春在台北衡陽路(現永裕百貨公司一帶)花了21萬元買下四棟房子,設立大萬商行,經營雜貨。同年底,由大姨媽作媒,娶余鳳嬌為妻。
1945年10月,台灣光復後,蔡萬春一個接一個的開創新事業。他先是承購原由日本人經營的「梅月堂」,將大萬商行改為大萬商場,在商場二樓開了一家大萬旅社(經政府核定的甲級旅社),兼營日用百貨及化妝品。因地處商業中心,經營得法,事業蒸蒸日上。1946年至1948年,蔡萬春又相繼投資生產大萬肥皂、大萬發油、大萬洗面霜;在汀州街設立玩具工廠;建築並經營百樂門旅社;成立大萬興業木材行,在松山設立大萬窯廠,成立丸萬鐵工廠等,事業擴展十分迅速。
1949年,蔡萬春成立大萬實業公司,經營土產及進口舶來品,但因經營不佳很快結束營業。接著他又成立大萬產業公司,經營台灣香蕉、筍干、鳳梨、米、水泥與紅糖等產品出日業務;同時成立大萬工業葯品公司(為東光工業原料公司之前身),輸入工業原料、橡膠、塑膠、肥料與醫療設備等,在商場逐漸有了地位。
1957年,42歲的蔡萬春在多位商界聞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接替盧啟華(另一說是盧輝,曾任台北「市政府」「新聞處長」)出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理事會主席,這成為他發家致富的又一個新起點。當時台灣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業務排名第61位。在蔡萬春的領導下,三年後,十信一躍而成為全省第二名,不久又登上第一位的寶座,充分顯示了蔡萬春的經營能力。
蔡萬春確實有著精明的商人頭腦,為了配合當局提倡的節約儲蓄運動,他於1960年2月宣布「只存一元就可當十信的客戶」,開創了一元開戶的「幸福存款」儲蓄運動,這一著獲得蔣介石的贊賞,蔣親自到十信開戶,鼓勵民眾節儉儲蓄,一時間「十信」名聲大震,「十信」業務發展十分迅速,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合作社。
蔡萬春對金融事業情有獨鍾。台灣光復後,蔡萬春曾數度赴日本考察,發現東京、大阪等繁華城市,大廈林立,而這些大多為銀行與保險公司所有,觸發他個人發展金融保險事業的動機。 1960年,台灣當局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決定向民間開放保險公司的設立,為蔡萬春提供了難得機會。
台灣金融、保險業早期屬於管制事業,開放民間有限,而能申請經營此業者,當然絕非等閑之輩,均是有政商背景的知名人士。
當時政界紅人林頂立申請經營人壽保險公司的執照。但他的財力有限,無法籌足所需的3000萬元資本額,便找到台北市商界名人張傳祥(曾任台北市「議會議長」)。張傳祥也因財力不足便找到財力雄厚、同是1950年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的蔡萬春,於是在三人的合作下,取得人壽保險公司的設立資格,1961年3月16日,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林頂立擔任董事長,蔡萬春擔任副董事長與總經理,4月19日上人開業。「國泰」兩字乃為林頂立先生所取,意為「國泰民安」。但誰也沒想到「國泰」日後成為蔡家事業的代名詞,造就了蔡家發達的先機。
林頂立,台灣雲林縣荊桐鄉人,1906年出生。在日據時代,因不滿日本人的統治而投奔祖國大陸,就讀於廈門鼓浪嶼英華書院,後轉入漳州第三高中,畢業後,赴上海到中國大學讀書,該校停辦後,他又東渡日本,在明治大學攻讀經濟系。
學成返國後,正值抗戰期間,林頂立進入軍界,曾赴越南西貢等地工作,後在汕頭、廈門一帶為國民黨從事地下工作。1938年,日軍入侵福建,林頂立事先掌握正確情報,深得軍統局局長戴笠賞識。抗戰勝利後,林頂立回到台灣。他在50年代先後任國民黨保密局台灣站站長、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特別隊」司令與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職。1951年11月,他在台北市當選為第一屆臨時台灣「省議員」,隨後當選兩屆「省議會副議長」。
1956年前後,林頂立因違反糧食管理條例而被判處8年半刑期,後因病於1959年保釋出獄。這時,林頂立在福建期間結識的省建設廳廳長、後為「財政部長」的嚴家淦,再度出任台灣「財政部長」(1958--1963年),決定開放民營保險業。嚴家淦認為林頂立坐牢是冤獄,因此應給予補償,而讓其申請設立保險公司,並在蔡萬春的財力支持下,林頂立終得以如願以償。
蔡、林結合,可以說是蔡氏政商關系發展的開端。由於蔡家占國泰產物保險公司60%的股權,公司大權還是握在蔡氏家族手中。1975年,已升任公司總經理的蔡萬春的弟弟蔡萬才策劃了公司的董事與監事改選,他自任董事長,哥哥蔡萬春任名譽事長,林頂立從董事長一職退下來,任常務董事。據說事前蔡萬春不知情,事後曾責備弟弟蔡萬才得罪林先生,尤甚於我這位哥哥。蔡萬才則表示,侄兒蔡辰男(蔡萬春長子)自行宣布為公司副董事長,等於是侄兒騎到叔叔頭上了,於是氣憤之下,聽了屬下建議,才演出將開山祖師林先生「杯酒釋兵權」的一幕。
隨後蔡萬春申請設立人壽保險公司。1962年3月,展開籌備工作,蔡萬春任籌備處主任,蔡萬霖任總幹事,蔡萬才任執行秘書。8月15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正式成立,蔡萬春會董事長兼總經理,蔡萬霖為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林頂立為常務董事。9月10日,在台北市南陽街的國泰大樓正式開幕,由「財政部長」周宏濤代表嚴家淦親臨剪綵。
嚴家淦對林頂立參與投資保險事業可謂幫忙甚大。林頂立與蔡氏兄弟也對嚴家淦以回報。國泰人壽公司第一張保險單,就是由嚴家淦先生投保10年的養老保險,到1972年9月,公司將利帶息送給已升任「副總統」的嚴家淦。蔡家因此與政界大老嚴家淦建立了政商關系。
這時,台灣已有第一與國光兩家人壽保險公司成立,隨後又成立了華僑、南山、國華、新光等人壽保險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向個人壽公司的業務不斷擴充,成為台灣最具實力的人壽保險公司。
蔡萬春頗有發展眼光,他在全省各地設立公司聯絡處,建立據點。為提高信譽,他在許多大中城市投資興建分公司辦公大樓。1964年首先在來義市破土動工興建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大樓,隨後數年間,陸續在高雄、台中、屏東、新竹與基隆等地興建公司大樓,聯絡處也從當初的9個增到1967年的47個,收到良好效果。國泰人壽保險的市場佔有率由1963年的31.6%升為1967年的42.8%。這也是使得國泰人壽如今擁有大批辦公大樓的根源所在。
另外,蔡氏兄弟招聘大量的業務員拉保險,在剛開始的兩年半就以不同方式刊登廣告305次,招聘人員,吸收數萬人進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這也是公司業務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成立後,蔡萬春認為台灣地少人多,地價一定會上漲,看好未來房地產生意,於是於1964年9月14日成立國泰建設公司,進入房地產與建築業領域;同年10月12月與11月16日,蔡氏兄弟還分別成立國際海運公司(曾擁有高速冷凍船與萬噸級貨輪,從事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香蕉與雜貨運輸)與國泰塑膠公司,蔡萬春均任這三家公司的董事長。1968年,蔡萬春又成立國鼎塑膠公司。
1971年,台灣開放民間經營信託業,蔡萬春兄弟便成立國泰信託投資公司,蔡萬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72年1月成立了國泰建業廣告公司,蔡萬春任董事長;同年,蔡氏將國鼎塑膠公司合並於萬豐塑膠公司,從事PVC塑膠布和吹氣玩具生產。1973年,為配合六年經濟計劃,蔡氏兄弟又成立國泰石油化學公司。
到了70年代初,以「國泰」為名的蔡氏家族企業已逐漸成為集團企業。1973年底,以蔡氏家族為核心的國泰集團的主要關系企業已有9家,資產總額達108億元(不包括國際石油化工公司),但因從事金融事業,負債額高達85億元。集團設有一個國泰管理委員會,負責各分子企業的聯系與協調工作。
隨後,蔡家繼續擴充事業實力。1974年初,蔡氏兄弟又成立國泰利市公司,1976年4月改名為國泰租賃公司,出租生產設備,蔡萬春任董事長;1975年,吞並原東裕紡織公司廠房,改組成立國信紡織公司,生產棉紗與混紡紗。1976年底,改組元寶實業公司的健康飲料廠為國信食品公司,生產活性酸母乳飲料。1979年,蔡萬春又開始籌建來來香格里拉飯店。
除上述家族核心企業外,蔡氏家族也將旭順食品、樹德工程、三井工程、國信電子、長洲工業、台灣鞋業、聯泰通運、理想工業、理想傢具設計、龍鼎企業、國璽彩色印刷、來來百貨。國泰汽車工業及金閣設計傢具等十多家公司通過股權收購等納入集團范圍。其中,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塑膠工業與國際海運公司均是股票上市公司。
到70年代末,國泰集團的實力迅速壯大,經營的事業涉及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建築、廣告、塑膠、租賃、紡織。食品飲料。電器電子、工程等眾多行業,已是一個實力強大的企業集團。到1977年底,所屬10大企業的資產總值達350億元,超過王水慶的台塑集團。若加上其他外圍企業,規模則更大,關系企業達70餘家、除了擁有四大金融機構(國泰產物保險、國泰人壽保險、十信、國泰信託)外,同時還擁有國泰塑膠。國際海運、國泰建設、理想工業、太平洋實業、大西洋飲料、來來飯店等眾多事業,蔡家事業達到全盛時期。其中,1977年,國泰信託投資公司與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的營業額均居同業之首;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僅次於公營的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與中國產物保險公司;國泰塑膠也居民營企業的第27位,在PVC製造業領域僅次於王永慶台塑公司。
國泰集團還在社會福利事業方面取得重大發展,先後成立國泰綜合醫院、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十信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泰美術館及國泰企業機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蔡萬春還將汀州街的老家改建為以父親名字命名的福安育幼院,以從事慈善事業來紀念他的父親。蔡萬春也十分關心故鄉的發展,在竹南鎮捐建了一座萬春圖書館,擴建了母校。在今天的竹南獅山裡一帶,還可以看到他投資興建的「福安橋」、「萬春橋」和廟宇牌樓等。另外,他還曾在家鄉創辦了一家竹南工廠,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他還因捐款支持軍隊,而獲得「敬軍愛國」楷模。
至此,蔡家成為台灣顯赫的大家族。
在家族事業上貢獻最大的是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蔡萬得三人也跟隨兄長多年,為蔡家的家業也有頗多貢獻。蔡家能達到如此輝煌的業績,當然與蔡氏兄弟的密切配合與能幹分不開。蔡萬春是典型的創業者,生性聰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計較,做事業非常有眼光。蔡萬霖是謀士型的人物,不愛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後出注意。所以在創業之初,凡是出面與人打交道、接洽。談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極佳的蔡萬春出面。蔡萬春自己也講,「一個人事業要成功,必須具備力量、膽量、肚量三個條件」。由於他廣交朋友,知人善任,使得在他的企業內集結了許多有學問、有能力、有遠見的商界人物。蔡萬霖則在家管帳。「人家欠我們多少錢,我們欠人家多少錢,蔡萬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蔡萬才如此評價他的二哥蔡萬霖。蔡萬才則是處事甚穩,循規蹈矩,是管理制度的具體規劃者,他自己也講,「當年國泰集團主要機構的制度規章、組織架構都是由我訂的。」最小的蔡萬得則跟著幾位兄長做一些具體的管理工作。 1979年,國泰集團的創始人蔡萬春因中風患病,難以再繼續掌舵,決定將權力下放,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於是國泰集團「六分天下」;蔡萬春二弟蔡萬霖分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等企業,號稱「國泰人壽集團」;三弟蔡萬才分得國泰產物保險。富邦建設、富邦租賃等企業,號稱「國泰產物集團」;蔡萬春長子蔡辰男一系,分得國泰信託、樹德工程、來來香格里拉飯店、國信食品等企業,號稱「國信集團」;次子蔡辰洲一系分得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國泰塑膠、國際海運、理想工程、國璽印刷等企業,號稱「國塑集團」;蔡辰洋、蔡辰鴻與蔡辰威等蔡萬春三個小兒子分掌來來百貨、來來建設等企業,號稱「興來集團」;小弟蔡萬德也分得一些不甚重要的企業。其中,蔡辰男與蔡辰洲在事業上起伏甚大;蔡萬得事業發展有限,不甚出名;而蔡萬霖與蔡萬才兄弟則事業發展順利,均成為當今台灣的大財團。
蔡萬得,也曾是一位商場名人,1932年出生,日本東京文科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早期曾任日本華商貿易公會理事。日本青果輸入公會理事、大萬產業公司駐日辦事處負責人,台北市第四屆市議員。70年代初,他任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國泰信託投資公司、國泰塑膠公司與國泰建設公司的董事,安得企業公司董事長,國際海運公司總經理,國泰人壽公司監察人。當時他在家族企業中的地位,在蔡萬霖與蔡萬才之上。在1974年版的《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中,國泰集團的核心人物是蔡萬春、林頂立。蔡萬得與蔡辰男,並沒有蔡萬霖與蔡萬才兄弟的名字。蔡萬得娶陳彩蓮為妻,生有四男一女,分別是蔡志亮、蔡志陽、蔡志英、蔡志義與蔡志萍。這一系後來雖未建有龐大的家族事業,在社會上的影響不大,但仍有不少家族企業。蔡萬得現仍是國泰產物保險等蔡氏家族公司的董事;長子留學美國,現也是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常務董事,其他幾位子女剛大學畢業,在不同的家族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