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日本八佰伴集團被收購

日本八佰伴集團被收購

發布時間:2022-02-18 06:27:16

A. 八佰伴的品牌歷史

八佰伴(Yaohan,在日本使用的漢字名稱為八百半或片假名ヤオハン)是一家已結業的大型連鎖零售商。
八佰伴於1930年由農民出身的和田良平及其妻子和田(名字原以片假名カシ表示即和田カシ,カシ即中文的橡樹,日文多數以片假名寫作カシ,但同樣可以以漢字寫作,此名字大陸多譯作和田加津)(據信為日本電視劇阿信的原型)創辦,原只是一家小型商店,主要售賣水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擴展成日本一家連鎖超級市場集團,分店集中於靜岡縣,並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其後八佰伴積極進軍海外市場,1971年進軍巴西,1973年則在新加坡開設百貨店。1976年在美國及哥斯大黎加開設零售店。1984年在香港開設首店。1985年在馬來西亞開店,1986年在汶萊開店,1988年在泰國開店。1992年在澳門新口岸開店,1993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及英國開店。
1990年代,八佰伴大幅擴展其海外業務,在中國內地開設多家分店,全盛期在世界16個國家共有450家分店。1995年在上海開設亞洲其中一家面積最大的百貨店上海第一八佰伴。1996年集團把總部由香港遷移至上海。
由於擴展過速,加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及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的調整等多項因素影響下,八佰伴於1997年9月18日在日本透過會社更生法申請破產,當時其負債高達1610億日圓,是當年日本最大的零售業破產事件。
2000年3月,八佰伴被日本零售商永旺集團收購,並易名為東海株式會社(Maxvalu Tokai)。大部份八佰伴分店已被收購及易名,只有幾間保留八佰伴的名稱--澳門分店以「新八佰伴(New Yaohan)」為名繼續經營、上海的分店則以原名「上海第一八佰伴」為名經營、大溫哥華的分店也以原名「八佰伴中心」為名繼續經營。此外在中國大陸的無錫、鎮江、馬鞍山、南京和南通等城市,還存在著由中國江蘇華地集團經營的以「八佰伴」為名的百貨商場,其中除了無錫八佰伴外的其它分店,都是由華地集團收購無錫八佰伴後以「八佰伴」為品牌獨立投資興建的,與原日商「八佰伴」公司無關。

B. 八百伴的倒閉的結局

由於八百伴的資金周轉從7月以來日益惡化,7月7日該公司的股票由200多日元下跌到184日元,7月11日又跌到95日元,9月18日這天竟下降到70日元。東京證券交易所9月18日宣布,從19日起停止八百伴日本公司股票的交易,並且將於12月19日廢止該公司的股票上市。同時,根據「公司更生法」的申請,八百伴公司所發行的400億日元的轉換公司債已不能償還,銀行是不會收購的。但是,這次倒閉的只是八百伴日本公司,八百伴集團依然存在。八百伴日本公司總經理、和田一夫的四弟和田光正近日向記者表示,盡管他本人將引咎辭職,但八百伴集團在日本國內的其他店鋪及在海外的分號仍將照常經營下去。

C. 八佰伴破產的原因

企業法人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的原因,一般都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條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
第七條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
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第一條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備破產原因:
(一)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二)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相關當事人以對債務人的債務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未喪失清償能力為由,主張債務人不具備破產原因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支持。
第二條 下列情形同時存在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一)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成立;
(二)債務履行期限已經屆滿;
(三)債務人未完全清償債務。

D. 八佰伴現在是哪個集團,原先八佰伴在97年已破產了,現在八佰伴是怎麼回事

97年破產的是日本八佰伴。現在的八佰伴是中國八佰伴,是當年日本八佰伴在中國設立的一家子公司,八佰伴破產前,中方收購了中國各地的八佰伴的大部分股權,從此中國大陸的八佰伴就被中國公司控制,其中上海八佰伴屬於上海第一百貨,江蘇的幾個八佰伴屬於江蘇華地集團,香港八佰伴屬於香港百聯集團。
拓展資料
八佰伴是雜貨店起家建百貨業王國創立八佰伴百貨的和田一夫,他歷經滄桑而盛極一時。三十年前,和田只是日本靜崗鄉邦以賣菜為主的八佰伴雜貨店老闆,「八佰」之意正是菜檔。 和田一夫本著「本來就是從零起步,至多重新回到零的起跑線上」的處世理念,展開他的世界之夢。六十年代的日本,已出現了全國性的大型超市連鎖店,當時只有六、七間雜貨鋪的八佰伴備受威脅。 和田一夫為避開本上同業間的競爭,去海外逐步實施他的雄才大略。1972年在巴西開設第一間海外分店,之後又相繼打入新加坡、美國市場。1983年八佰伴終成日本上市公司。
國內現狀 至2005年國內現存八佰伴百貨主要分為3個體系,分別是澳門新八佰伴、上海第一八佰伴和無錫八佰伴,均與日本沒有關聯,其中無錫八佰伴前身隸屬於無錫國資委。
上海八佰伴 中國企業【江蘇華地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12月耗資1億美元,從無錫國資委全資收購無錫八佰伴,並獲得「八佰伴」的品牌使用權,隨後投入大量財力物力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無錫地區最高端百貨商場之一,之後集團又陸續在其它城市投資興建了其它「八佰伴」百貨,分別為:南京八佰伴、鎮江八佰伴、馬鞍山八佰伴、長興八佰伴等數家門店,並於2010年成功上市,除「八佰伴」之外,集團還擁有「華地」和「大統華」兩個零售業品牌,這些品牌均屬於中國品牌,與日本沒有關系。
發展概述 日本電視劇《阿信》曾風靡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八佰伴集團的前身,正是「阿信」開創的小蔬菜店。幾十年後傳言中的「阿信」的長子和田一夫憑借著百折不撓的「阿信」精神成了聞名亞洲的百貨業驕子,八佰伴的成功震驚了全世界。在20世紀80年代時,八佰伴先後在巴西、新加坡、中國香港、洛杉磯、紐約、馬來西亞、汶萊、泰國、中國台灣、哥斯大黎加等地開設了連鎖店,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流通集團。然而在1997年9月18日,和田一夫領導的八佰伴再一次震驚世界——日本的八佰伴集團破產了。接踵而至的是香港百貨公司被清盤,整個八佰伴集團全線崩潰。

E. 八佰伴的國內現狀

至2005年國內現存八佰伴百貨主要分為3個體系,分別是澳門新八佰伴、上海第一八佰伴和無錫八佰伴,均與日本沒有關聯,其中無錫八佰伴前身隸屬於無錫國資委。
中國企業【江蘇華地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12月耗資1億美元,從無錫國資委全資收購無錫八佰伴,並獲得「八佰伴」的品牌使用權,隨後投入大量財力物力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無錫地區最高端百貨商場之一,之後集團又陸續在其它城市投資興建了其它「八佰伴」百貨,分別為:南京八佰伴、鎮江八佰伴、馬鞍山八佰伴、長興八佰伴等數家門店,並於2010年成功上市,除「八佰伴」之外,集團還擁有「華地」和「大統華」兩個零售業品牌,這些品牌均屬於中國品牌,與日本沒有關系; 1930年和田一夫的祖父和田伴一郎和母親加津在日本靜岡縣熱海市創建了一個小蔬果雜貨店,取名八佰伴。 1950年4月13日,對和田家,對熱海市,都是個災難性的日子,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一幢存有化學物品的倉庫發生爆炸,火光沖天而起。和田家合力慘淡經營了20年的蔬菜水果雜貨店八佰伴,這一天從熱海徹底消失,成了一片廢墟。
1955年11月1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八佰伴重新開張。新店比舊店的面積大了5倍。八佰伴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八佰伴食品百貨店股份有限公司。
八佰伴正式實行現款交易和低價出位的新舉措,事先已作了宣傳。還沒開門,八佰伴門前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開門,顧客蜂擁而至,一邊嘖嘖驚嘆售價便宜,一邊不亦樂乎搶購商品。店員忙得滿頭大汗,也應接不暇,兩部收銀機叮哨作響,沒有一刻停歇。
1958年,八佰伴的取消賒賬和廉價銷售的經營方法在市場完全站住腳了,贏利情況良好。八佰伴經營進入佳境。和田一夫逐步擔當起主要責任,里外的不少大事,均由和田一夫出頭。二弟、三弟也先後加入八佰伴的經營。
到了1962年新春,八佰伴正式進入和田一夫時代,作為家庭事業的掌門人,年僅33的一夫決定將超級市場作為八佰伴的主營方向。1965年,八佰伴超級市場在熱海站穩腳跟,償還了銀行貸款的本息,還積累了相當的利潤。銀行樂於向信用良好、經營正常、有發展前景的商家發放貸款。在銀行的大力支持下,和田一夫從這年起開始了一系列大行動。他在熱海市建起新的八佰伴超級市場。趁熱打鐵,和田一夫又在熱海市以外的鄉鎮開了兩間小型分店。同一年,和田一夫在熱海市開設了麵包、糖果和調味品廠,可為八佰伴提供相當數量的貨品,從而降低了進貨成本。這一年,八佰伴公司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億日元。公司資產由1000萬日元增加到3000萬日元。
1966年至1974年八年間,和田一夫在熱海以外的市鎮又開設了8間八佰伴分店,平均一年一間,獲得較穩健的發展。但是和田一夫並不滿足,經過反復的要穩,決定提前走海外發展的路子。海外業務組立即投入前期准備工作:辦理各種開業手續;尋找租用鋪位;市場調查;組織貨源;招聘員工。
1969年10月,日本國營廣播電台(NHK)在國際節目中播發了八佰伴將在巴西開設分店的消息。日本同行各界感到震驚,頃刻間在日本掀起軒然大波。1971年9月24日,巴西八佰伴首間百貨公司開幕。和田一夫把日本先進的經營方式和八佰伴的優良傳統帶到了巴西,大獲成功。開業時預期的年營業額是10.7億日元。由於生意超常興旺,預計營業額可達20億日元。開張的10天後,10月3日的《聖保羅日報》辟出專版,專門介紹評價八佰伴的經營。文章驚呼八佰伴把全新的經營觀念引進了巴西,造成了百貨業的一個空前緊張的局面。文章不無憂慮地指出,原有的百貨超市行業,如果不作改變,恐怕會在日本式的服務狂潮中倒閉!和田一夫趁成功之勢,馬上投入擴建。1972年擴建部分投入營業,店面比原來擴大3倍,一舉成為聖保羅市的最大的百貨商場。1973年8月,八佰伴在索洛加巴地區開設了第2間分店。兩年後,第3間分店又開幕。1976年10月,第4間八佰伴分店在巴西國際中心開幕。這個商業中心,是當時拉美最大的購物市場。
1974年9月14日,新加坡八佰伴隆重開幕。在開業後的11個月就收回投資,進入正常贏利。1977年8月,八佰伴在新加坡的加東地區開設了第2間分店。1979年5月,八佰伴在郊外的湯遜區開設了第3間分店。此時,八佰伴一躍成為新加坡最大的百貨公司。1981年,八佰伴在武吉知瑪開設的新加坡第4間分店開幕。
1973年10月,和田一夫首先在香港注冊了一家私人有限公司。1984年12月22日,香港八佰伴第1號分店在沙田商場隆重開幕。1988年,沙田分店營業額高達9.35億港元(約合日元170億),純利為3128萬港元。在薄利的百貨業中,這個贏利水平十分理想。第2號分店、位於新市鎮的屯門店於1987年12月9日開幕,兩店正好相隔1年。屯門八佰伴面積更大,22000平方米,為香港所有日資百貨規模之最。1988年9月,八佰伴香港有限公司宣布以每股1港元(註:面額為0.25港元),發行7500萬新股,由於證監處嚴厲監察暗盤,籌得資金6730萬港元,股票於9月22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資金用於八佰伴在港的第3號分店——九龍黃埔花園超級市場的開設,該店面積13900平方米,於當年12月9日開張。
到1989年,八佰伴在香港擁有一間上市公司、3間百貨超級市場。這只是和田一夫「中國戰略」冰山一角。1989年7月,和田一夫另組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他辭去八佰伴百貨公司經理(社長)職務,僅保留會長(董事長)名譽職務,出任八佰伴國際的總裁。日本八佰伴改名為國際八佰伴,總經理一職由原副總經理和田晃昌接任,其在行政上隸屬八佰伴國際。八佰伴國際又是所有海外分公司的總公司。
1990年5月,和田一夫挾劃11.5億港元資金,將八佰伴總部遷往香港,展示出他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決心。和田一夫來港之後,開始了腳踏浮雲、「天比高」式的擴張行動!至1995年八佰伴(香港)百貨公司擁有港澳10間超級市場,該公司隸屬於上市公司八佰伴香港,為八佰伴香港的全資子公司。同時八佰伴還插足飲食、家電、鞋包等其他行業。1994年、1996年還分別在上海、無錫開了分店。無節制的擴展造成了集團資金的極度緊張,為最終的破產埋下了伏筆。通過急劇的商業擴張,八佰伴在破產前十年中成為日本在亞洲的頭號海外企業,其百貨超級商場遍布日本、巴西、美國、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汶萊和中國大陸。在全盛期,八佰伴擁有員工近3萬人,在世界上1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50家超市和百貨店,年銷售額達5000多億日元。
1997年,債務纏身的八佰伴財務危機全面爆發。「阿信精神」的傳承——八佰伴國際集團宣布破產。
八佰伴破產,正值亞洲國家地區受金融風暴沖擊,經濟向下調整時期,雖然有種種外部不利因素導致八佰伴經營的失敗,然而,主要的原因卻是管理層脫離實際的擴展雄心,將八佰伴推上了不歸路。

F. 八百伴是怎樣倒閉的

1997年9月18日日本零售業的巨頭八佰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靜岡縣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 請,這一行動,實際上等於向社會宣布了該公司的破產。八佰伴日本公司主管八佰伴集團的日本國內事業 以及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的海外投資,擁有26家店鋪,由八佰伴集團董事長、現任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總 裁的和田一夫的第四個兒子和四米正擔任總裁,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產前的總負債額為1613億日元(摺合 約13億多美元)。在東京證券交易的第一市場上市的超級市場破產,這在戰後的日本還是第一次,同時,它 也是日本百貨業界最大的一次破產事件,因而震撼了日本和亞洲。日本《經濟界》雜志半月刊1997年秋在增 刊登了題為「八佰伴破產的教訓——象徵著淘汰超市時代的到來」的文章。

關於八佰伴日本公司破產的原因, 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擴張過快,攤子鋪得太大 八佰伴日本公司總經理和田光正在接受《經濟界》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破產的原因是先行投資過多。 和田光正說:「當時我認為投資計劃是絕對沒有錯誤的。從結果來看,我想是因為公司對日本和海外的經濟 形勢及對自己企業的能力過於樂觀了。」然而,事實上,八佰伴在海外並沒有詳細周密的投資計劃。80年 代後期和90年代初,「八佰伴日本」為了快速擴展國際事業,趁著日本泡沫經濟的時機,在債券市場上大量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籌資方法,雖然擺脫了從銀行取得資金的限制,卻也失去有效的財務監督,極易 陷入債務膨脹的危機。事實上,自1996年11月以來,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經營狀況就已經開始惡化。此外, 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公司的利潤以及通過發行公司債券這種「煉金術」聚集的大量資金投到了海外市場。然而 這些資金的回收情況卻不盡人意。加之在此期間又出現了泡沫經濟,業績欠佳導致股價下跌。曾通過可轉換 公司合同券籌資600億日元的八佰伴,從1997年12月起到2001年,每年要償還100億日元。假如籌措不到償還 資金,公司的信譽自然要面臨危機。

二、缺乏銀行支持 「八佰伴日本」直接向金融市場發行沒有銀行擔保的公司債券,直接在市場吸收資金,這一舉動,雖然反映 了日本企業從依賴銀行貸款的間接資金來源,轉變為直接從市場吸收資金的直接資金來源的時代潮流,但也 得罪了長期交往的主力銀行,因此,當「八佰伴日本」資金流通不暢,而發行的公司債券卻到了必須償還的 時候,曾經擔當「八佰伴日本」主力銀行角色的往來銀行——東海銀行、住友信託銀行、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卻 採取了袖手旁觀的姿態。總經理和田光正承認,銀行不支持也是造成公司破產的一個因素。董事長和田一夫 曾向身邊的親信說過,「公司是被銀行擠垮台的」。八佰伴破產的事實從一個側面表明了過於追求浪漫的壟 斷經營者專橫的經營方式的失敗。

三、沒有明確定位 有人說,八佰伴「沒有一個把什麼貨賣給什麼人的明確的經營戰略」。八佰伴原本是一個地方超市集團,但 在向海外進軍的進程中,一會兒以日僑為對象,一會兒又轉向當地人。八佰伴不僅不斷改變銷售對象,而且還 不斷改變經營手法。雖然在海外經營的初期得到了僑居海外的日本人的大力支持,有一個好的開端,但由於在 日本國內的積蓄不足,經營能力有限,因而被後發展起來的超市和百貨商店搶走了客源。80年代以後,八佰伴 在海外開設了四十多家超市,但目前只剩下27家。有人批評說,八佰伴在經營上沒有考慮消費者。在超市行業 中,必須通過對細小事務的逐步積累,才能真正取得成果。八佰伴日本公司忽視服務對象而帶來的教訓是沉痛 的。 四、管理人才培育落後於需要 在國際化和多元化過程,「八佰伴日本」仍然維持著家族企業的經營形態。在一個每一環節都必須以專業化 參與競爭的環境里,個人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和田一夫也察覺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在80年代所著的《八 佰伴的世界戰略》一書中,對此就有專門的論述,並已就培養國際企業人才採取一系列的措施。然而,人才 的培育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事業的發展卻是一日千里,正如八佰伴集團內的一位老職員說:「和田一 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前鋒,只是無人能替他把守住後方。」 評點: 1、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破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其經營戰略的失敗。零售業之所以能站住腳, 是因為它有明確的服務對象。綜合性超市之所以經營不好,其原因在於眉毛鬍子一把抓,對向哪些顧客銷售 什麼商品心中無數。超市盛行的經營方式是以顧客資料為依據,銷售適合於各個顧客嗜好和喜歡的商品,而 無法實施這種經營方式的超級市場將難以生存。 2、制定合理的籌資和投資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對其籌資結構的設計,實質上是對資金籌集 中財務杠桿利益、籌資成本、籌資風險和籌資權益的平衡。企業應有一個合理的負債經營政策,確定合理的 負債經營規模,選擇適當的負債經營方式和期限,決定合適的利率水平以及利息支付方式和清償方式,使企 業形成合理的負債結構。有效地利用財務杠桿,是企業經營成功的保證。 3、企業跨國經營、海外擴張,將涉及到許多國內經營中難以遇到的問題,如當地政府政策,商業習慣、文化 差異、匯兌風險等。企業在制定其海外經營方針時應有充分的戰略准備。

我個人認為問題出在過度的擴張,沒有良好的財務管理,資金鏈不牢固。

G.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7)日本八佰伴集團被收購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H. 八佰伴是哪個集團

上海第一八佰伴是由上海百聯集團和香港昌合控股,而無錫八佰伴由江蘇華地集團收購,華地收購後以八佰伴的商標開設了馬鞍山的八佰伴百貨商店。

最早第一八佰伴的確是第一百貨和日資日本八佰伴合資的,後來日本八佰伴集團破產了,第一八佰伴就相對獨立了。因為第一百貨現在屬於百聯的,那麼第一八佰伴就算百聯下屬的了。實際上第一八佰伴是注冊公司,商場應該叫新世紀商廈。

八佰伴的失敗原因:

1、管理真空

整個八佰伴集團結構龐大,屬於家族式管理,經營決策上往往高度集中於一人。這種陳舊而缺乏活力的經營管理方式,與現代化、大規模的百貨業發展要求極不適應,在這個每一環節都必須以專業化參與競爭的環境里,個人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2、決策隨意

在投資策略上,因為決策的個人主義,八佰伴很多店鋪選點缺乏科學性,脫離當地環境,盲目發展。香港馬鞍山新市鎮人口一般較老鎮少,又缺少流動人口,因此購買力相對較低,很難支持大型商店。

3、盲目擴張

一段時間的成功,使八佰伴的決策者開始盲目樂觀,開始了不切實際的擴張,如計劃建造亞洲最大的百貨商店,在中國設立一千家連鎖店等。實際上八佰伴當時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只能大肆舉債。這種舉債發展的方式一旦超出其合理的限度,就會隨時遭受滅頂之災。

4、缺乏銀行支持

自1996年11月以來,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經營狀況就已經開始惡化。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利潤以及通過發行公司債券這種「煉金術」聚集的大量資金投到了海外市場,然而這些資金的回收情況卻不盡人意。八佰伴內部的種種危機初露端倪,資金鏈面臨斷裂。

I. 八佰伴的創始人和日本電視劇里阿信的遭遇是一樣的么

從總裁一夜跌落為窮光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面前這個人就是那位八佰伴集團破產後銷聲匿跡的原總裁和田一夫先生。這位72歲老人的臉上沒有遭受失敗打擊後留下的愁苦神情,一頭精心向後梳理的頭發整齊而油亮,一套合身的西裝襯托著他筆挺的腰板,特別是那雙眯縫的眼睛裡,流露著陽光般的微笑。「現在我感到非常幸福。雖然我如今一貧如洗,但是正因為如此,才讓我有機會東山再起,有機會向久未接觸過的IT領域進行挑戰,又讓我從八佰伴的事業中獲得很多珍貴的回憶。我覺得,我現在是懷著一份感激在努力生活。」我從和田一夫眼睛裡看到的是真誠坦盪。

從國際流通集團總裁到身無分文的窮光蛋,從擁有30間一幢的海景房到租住一室一廳公寓,從乘坐勞斯萊斯專車到自己買票乘坐公交車,和田一夫的生活徹底變了一個樣。一顆經歷過失敗磨礪的心是如何堅強起來的呢?

和田一夫告訴我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八佰伴集團會破產。有誰會沒事就想像自己公司破產時的情景呢?正因為如此,我才會把所有的個人財產全部投入到事業中,到頭來變得身無分文。在日本,人們對失敗者的態度是非常殘酷的。一個人只要經歷了一次大失敗,從此以後便只能靠在社會的牆角,過著受人歧視的生活。這恐怕是我們日本人的畸形心理。反過來說,有些人為了不被人歧視,失敗後毅然自殺,或流落他鄉。但是我認為,在日本如此嚴峻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如果人們不改變對失敗者的態度的話,日本這個國家是不會有明天的。」 和田一夫創業的第一步是如何邁開的呢?他回憶說:「1998年4月,在東京的赤板,我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創立了和田經營株式會社,並成立了『國際經營塾』。這是一個只有4名員工、10家會員企業的小公司。可是對我來說,這是從失敗中站起來的第一步。」在一次「國際經營塾熊本講習會」上,和田一夫遇到了27歲的正田英樹,與這位年輕人的相遇被和田一夫稱為「決定了我今後命運的命中相遇」。正田英樹做互聯網工作,希望能夠為和田一夫的網路經營咨詢事業做點什麼。他的理想是盡全部力量,將福岡縣飯冢市這個舊煤礦產地辦成日本的矽谷。

一老一少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就這樣走到一起。和田一夫實地走訪了飯冢市後,決定告別自己出生和八佰伴集團的發祥地————靜岡縣熱海市,2000年3月,他把自己的事業本部搬到飯冢,作為今後主要的活動基地,並設立了「株式會社新經濟投資基金」。當年5月,和田一夫期盼已久的個人網頁「和田一夫假想領域」終於開通了。和田一夫坦言:「在這個網頁里,也記載著我的過去。在網頁開通前,我已經做好了無論什麼問題都如實回答的心理准備。即便是八佰伴為何會倒閉,你的責任在哪裡等問題,我都准備認真作答。我想,我一定會受到債權人以及八佰伴集團破產時許多通過傳媒了解此事的人們的批評。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每天來自四面八方的郵件中,寫的都是『加油啊』這些鼓勵的話,一直溫暖著我的心。」

企業的經營也是人生的修煉

每天凌晨四點起床,每天寫一篇日記,和田一夫50年如一日這樣生活著,他認為這是一種心靈的訓練:「如果想真正獲得人生幸福的話,就需要有『沒關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豁達的想法。這種心靈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50年來,我一直堅持寫日記,這一習慣,就是我所謂的『心靈訓練』。這50年來的日記並非是普通的日記,我把它稱之為『光明日記』。如果想使自己的命運得以好轉的話,就必須不斷地用積極向上的語言來鼓勵自己,並使自己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是多麼重要的事,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除了「光明日記」外,和田一夫還有一個「三大快樂」的秘訣。在他的經營咨詢顧問業務中,有一個「集團研修」的項目,每月開一次例會,研究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和田一夫對來參加例會的人做出一項規定,每次例會都以「三個快樂」開始。實施這一規定的具體做法是,在開會前每個人有三分鍾的時間,從這一個月來發生的事情中找出三件快樂的事情告訴大家。「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很難找出三個快樂。可是,當養成習慣後,別說是三個,人人都想發表十個快樂。每月這樣延續下來,人人都露出了笑臉。就算是沉默著不說話,也能與他人進行交流,這就是我進行這種訓練的目的。」他對自己的成績很自豪。

面對著一個經歷了太多磨難人生的72歲老人,他的故事是豐富精彩的,這個豐富精彩是由成功與失敗編織而成的。和田一夫把人生比喻為一個大舞台。「人生時常被喻為一個大舞台,不同的人在舞台上表演著各自的角色。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同時也是來領略自己生命的輝煌。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還應該嘗試去從事多種職業,盡可能地開發自己各方面的潛能。不論我們身處何等境遇,我們都應擁有這樣一份矜持:我的人生,應該這么走過。」

J. 八佰伴的老闆是誰

八佰伴的大老闆是八佰伴集團董事長和田一夫,日本人。
望採納我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日本八佰伴集團被收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