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動力發展史
船舶動力發展簡史
自從人類發明船舶(獨木舟—萬噸巨輪)以來,船舶動力歷經多次發展,從發展順序上來看,基本上經歷了:
無動力漂流—人力—風力—蒸汽輪機動力—外燃機動力—內燃機動力—核動力(電力)—未來的混合動力
有據可查的最早的船舶是簡單的浮木,那時的動力基本上基於漂流,屬於無動力狀態。
在1萬多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的新石器時代,與獨木舟出現同時,槳也應運而生,並且迅速成型。槳的出現改變了船舶一直以來的無動力狀態,使船舶的行進狀態首次變成可控的,隨後出現了櫓,也是基於人力的。
隨後出現了風帆,帆船起源於歐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風帆的出現使船舶的動力部再依賴於人力,使遠洋航行成為了可能。剛開始出現的是橫帆,即橫向安置的方形帆,船舶的行進比較依賴風向,無法逆風航行。接著出現了縱帆,即縱向安置的帆,縱帆的出現使逆風航行成為了可能。但風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無風的情況下,風帆動力便寸步難行,而風力過大時若不及時收帆則容易產生桅桿斷裂,船舶傾覆的危險。
接著出現了蒸汽機,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蒸汽輪機全稱叫蒸汽渦輪發動機是一種擷取將水加熱後形成的水蒸汽之動能轉換為渦輪轉動的動能的機械。蒸汽輪機的出現首次的應用是在明輪船上的使用,隨後出現了螺旋槳,由於螺旋槳在動力效率上的優勢,迅速取代了明輪而成為了現代船舶最普遍的推進方式。蒸汽輪機相較於風帆動力,船舶的動力不再依賴於自然,有著更好的可控性,不過由於蒸汽機體積大、功率小、效率低,所以,蒸汽機輪船也逐步被淘汰。
隨後的發展直接出現了外燃機,外燃機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進而轉換為機械能。相對於蒸汽機,外燃機的效率要稍微高一些。
緊接著出現的是內燃機,這一類型的發動機與外燃機的最大不同在於它的燃料在其內部燃燒。內燃機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化學能轉化機械能。相對於外燃機燃機的內燃機的效率更高。
現代船舶多採用燃氣輪機,這種發動機的工作特點是燃燒燃燒產生高壓燃氣,利用燃氣的高壓推動燃氣輪機的葉片旋轉,從而輸出動力。燃氣輪機使用范圍很廣,多適用於軍艦及大型船舶的動力。
另一種現代動力是電動機,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它是利用通電線圈(也就是定子繞組)產生旋轉磁場並作用於轉子鼠籠式式閉合鋁框形成磁電動力旋轉扭矩。電動機的優點是安靜,無污染。不過電動機也有其弱勢,電動機依賴電能,電能石一種能量而不是傳統的物質,電能的獲取和儲存是一直一來限制電動機發展的瓶頸。電能的儲存一直一來都是依賴電池,不過電池的體積龐大,價格昂貴,難以應用。電能的獲取方式有很多種,可以使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能,但是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能源轉換效率不高,容易受到天氣影響,所以一直都是作為輔助手段來採用,更多的是採用內燃機或者燃氣輪機來驅動發電機來獲取電能,不過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純電力推進的優勢。
更先進的技術是利用核能,目前最先進的動力當屬核動力,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從而得到動力,熱量和電能。核動力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持久性,一般的核動力航母的動力可以維持10-20年,這是任何動力所不能比擬的,但核動力高昂的價格,使其推廣受到很大的限制,多用於軍事船舶。
『貳』 船舶的"舶"是什麼意思啊
舶釋義:航海大船。
船舶:各種船隻的總稱。指的是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等動力,能在水上移動的交通手段。另外,民用船一般稱為船,軍用船稱為艦,小型船稱為艇或舟,其總稱為艦船或船艇。
船舶是一種主要在地理水中運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稱為船,軍用船稱為艦,小型船稱為艇或舟,其總稱為艦船或船艇。內部主要包括容納空間、支撐結構和排水結構,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帶能源的推進系統。
外型一般是利於克服流體阻力的流線性包絡,材料隨著科技進步不斷更新,早期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鋼材以及鋁、玻璃纖維、亞克力和各種復合材料。
(2)船舶動力風帆股份擴展閱讀:
船舶分類方法很多,可按用途、航行狀態、船體數目、推進動力、推進器等分類。
按用途,船舶一般分為軍用和民用船舶兩大類。軍用船舶通常稱為艦艇或軍艦,其中有直接作戰能力或海域防護能力者稱為戰斗艦艇,如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和潛艇,以及佈雷、掃雷艦艇等,擔負後勤保障者稱為軍用輔助艦艇。民用船舶一般又分為運輸船、工程船、漁船、港務船等。
船舶的其他裝置和設備中,除推進裝置外,還有錨設備與系泊設備;舵設備與操舵裝置;救生設備;消防設備;船內外通信設備;照明設備;信號設備;導航設備;起貨設備;通風、空調和冷藏設備;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統;壓載水系統;液體艙的測深系統和透氣系統;艙底水疏干係統;船舶電氣設備;其他特殊設備(依船舶的特殊需要而定)。
『叄』 開辟新航路過程中船隊航行的主要動力是 A.風帆動力 B.人工動力 C.蒸汽動力 D.洋流動力
A 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相聯系,排除B、C;A、D兩項中顯然是A 項正確。
『肆』 古時候的船以什麼為動力
1、風力,主要是通過帆索體系(東方硬帆、西方軟帆)借用季風的動力。
2、水力,利用各大海洋的海洋洋流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航行速度。
3、人力,通過船槳、舵櫓、船蒿等形式,以人力進行驅動,多見於近海航行。除此之外,在逆水行舟時,還需要使用拉纖的辦法拖拽船隻。
大船,在春秋孕育發展
中國最早大規模使用船隻,要追溯到武王伐紂,當時動用了47艘戰船,主要是運送糧食物資.春秋時期中國最大的船「大翼」長度只有23米.後來秦始皇巡遊的「巨型龍舟」長度也只有30米,而且比起歐洲人的多層帆槳船,那時的中國船隻有一層船槳,且甚少有風帆.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實用價值不同.那時的中國人,活動區域主要在中原內地,就算造船,也是在江河裡活動.打仗主要是陸戰.西方國家不同,他們靠海吃海,爭的是海洋霸權.但當西方大船縱橫地中海時,中國人的技術潛力卻註定了:春秋的中國人,在建築工藝、冶煉乃至天文歷法方面都早已確立了獨特優勢.就好比今天一個現代國家在電子核心科技上擁有技術優勢,那麼在任何一個高科技產業上的井噴,都是遲早的事,古中國造船業的井噴,也同樣是這樣。
『伍』 15世紀歐洲人探險新航路的船隻採用了什麼作動力
15世紀探索新航路船隻用的是風力和人力作為動力,主要是風帆
『陸』 請問大航海時代歐洲船的動力是什麼同時代的中國船呢
唐宋時期建造的舟船不僅種類多、體積大,而且還有工藝先進、結構堅固、載量大、航運快、安全可靠等許多優點,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從7世紀以後,中國遠洋船隊就日益頻繁地出現在萬頃波濤的大洋上。外國商人往來於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都樂於乘坐中國大海船,並且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匠」的語言來稱贊中國船工。 明朝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高峰。由於元朝經辦以運糧為主的海運,又繼承和發展了唐宋的先進造船工藝和技術,大量建造了各類船隻,其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前代。
元朝造船業的大發展,為明代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迎來了我國造船業的新高潮。
但是動力都是風力為主(帆船),有時也輔助以劃槳。顯然沒有機械動力。
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我國的造船業已經落後世界先進水平。
『柒』 有關船的動力
船舶動力從人力發展到蒸汽機動力,柴油機動力到燃氣透平,蒸汽透平,到現在的核動力。
現代民用大型船隻動力多用低速柴油機和燃氣透平。軍用大型水面艦艇多用燃氣透平和蒸汽透平,重型航空母艦有核動力。水下潛艇為核動力電傳動和柴油機動力電傳動。
『捌』 磷酸錳鐵鋰上市龍頭企業
新宙邦(300037),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宙邦,英文簡稱CAPCHEM):全球領先的電子化學品和功能材料企業。新宙邦成立於2002年,源於1996年創立的深圳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2008年整體變更為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8日於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300037)。
新宙邦產品主要有鋰電池化學品、電容器化學品、有機氟化學品、半導體化學品以及LED封裝材料等系列。目前,產品已批量出口日本、韓國、美國、巴西、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卓越的產品品質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新宙邦在國內外客戶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中國寶安: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7月,是新中國第一批上市公司。
國軒高科: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公司主要從事鐵鋰動力電池新材料、電池芯、電池組及電動自行車、風光鋰電綠色照明系統、電動汽車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並延伸開發電動高爾夫車、鋰電光伏電源、鋰電備用電源等多領域系列產品。
海利得: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滌綸工業長絲、燈箱廣告材料、簾子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生產滌綸工業長絲、塑膠材料、滌綸簾子布三大產品。
杉杉股份: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現有業務覆蓋鋰離子電池材料、鋰離子電容、電池PACK、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和能源管理服務等新能源業務,以及服裝、創投和融資租賃等非新能源業務。
南都電源: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4年,公司從事通信電源、綠色環保儲能應用產品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並為後備電源、動力電源及特殊電源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
中國動力: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動力」)是A股上市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國動力前身為風帆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國安:即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資安字14號文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生128號文批准,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字443號文和證監發字444號文批准,由中信國安總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