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昊天和玉皇大帝是什麼關系是同一個人嗎
按神話學的說法,到天界當神是為了享福的,
要是對歷史上的論斷來說「上帝」是什麼的話,
那麼,就看下面吧。
秦漢時曾把黃帝、炎帝、少昊、太昊、顓頊等作為上帝,那麼上古的君主,應該都曾被人尊崇為上帝。這些君主,依皇甫謐《帝王世紀》,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此後是神農氏炎帝、有熊氏黃帝和蚩尤氏。再後就是黃帝的子孫: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俈。再後就是陶唐氏帝堯、有虞氏帝舜、夏後氏帝禹。
這個名單若說全無根據,是失之武斷的。其中許多帝王的名稱,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現過。夏商以前,中國古代社會一定更換了許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後人的記憶中,其中最優秀的幾位,被秦漢時代的國家作為上帝加以祭祀。
據唐人趙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釋,魯國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則戰國時代許多國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該有他們的祖先在內。
據《史記·封禪書》,齊國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國祭天,晉即韓國祭五帝,與秦相近。這些至上神,秦漢統一之初都保留了下來,並且允許在長安為他們建立祭壇。只是漢代國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這種情況還說明,秦及漢初的中國人所說的上帝,還不只五位。五位上帝,僅僅是國家正式祭祀的上帝。國家允許其他天主、上帝的存在,說明當時的國家也不否認這些上帝。不過,很顯然,這樣的情況是不能長期繼續下去的。在這種情況下,亳人謬忌創造了太一神: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史記·封禪書》)
關於這個太一神的來歷,其創造的痕跡非常明顯。那個謬忌,是個方士,還是個儒生,還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沒有其他的材料。這個問題,我們也只能留給後人了。
太一神的出現,其作用是給諸位上帝找到了一個首領。雖然依理而論,五帝之中位於中央的黃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這樣的差別,僅僅相當於諸侯聯盟的盟主和其他諸侯的差別,還不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天子和大臣、諸侯的區別。太一神的出現,把五帝都降為它的輔佐,就等於宣布,漢家天子,是絕對高於其他諸侯的統治者,而不僅僅是一個盟主。對於剛剛平定了七國諸侯的叛亂、又離春秋戰國時代不遠的漢代王朝來說,這樣一尊神的出現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五帝的存在,顯然是為諸侯割據、甚至反叛中央政權提供著神學上的依據。在漢文帝時期,淮南王劉長就曾經自稱「東帝」(14),此後吳王劉濞又自稱「東帝」(15)。
然而,太一神卻不見於儒經。雖然漢武帝確定了獨尊儒術的政策,而在建立國家祭祀系統這個問題上也獨尊儒術,似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還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還是已故的人的靈魂,還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從現在所見的材料看來,當時大約三種意見都有。
漢武帝認真相信黃帝「且戰且學仙」、而最後騎龍升天,並且為此慨嘆道:「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史記·封禪書》)《淮南子·地形訓》說,建木是「眾帝所自上下」。這些帝,也應是物質性的存在。王莽時代所見的《紫閣圖》又說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麼,相信上帝是個物質性的仙人,當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意見。
第二種,當是《淮南子·天文訓》、《淮南子·精神訓》和董仲舒為代表的意見。他們說「天人相副」,說什麼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象圓,所以人頭圓;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耳目像日月,頭發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風氣等等。(16)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這個上帝,似乎並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個自然界。不過,這樣的上帝觀,並非西方的自然神論。西方的自然神論,是把神說成自然界;而漢代的這種把整個自然界當成天,則是把自然界說成是神,並且主宰人事,賞善罰惡。
第三種,是把上帝當作精靈。據《漢書·郊祀志》,王莽曾經改革郊祀制度,並重新確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稱「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則分別稱「黃靈後土(中央帝)、太昊青靈勾芒(東方帝)、炎帝赤靈祝融(南方帝)、少昊白靈蓐收(西方帝)、顓頊黑靈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稱為「靈」,顯然表示著這些帝是精靈神。而從這時候起,我們才能把神和靈連在一起,合稱神靈。
這三種有關神的觀念,可說是同時存在著,但沒有發生爭論。而是各說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時而信這一種,時而信另一種,比如王莽。然而明確認為上帝是靈,並且在國家祭祀中體現出來,是中國古代神祇觀念的重要進步。
與關於上帝體質逐漸明確的同時,上帝的名稱也逐漸向著儒經確定的方向發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號,出於《尙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這個稱號的出現,表明國家祭祀系統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約在皇天上帝名號出現前後,五帝的名號也發生著改變。據顏師古《漢書注·郊祀志》,則五帝的名稱分別為:靈威仰(蒼、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葉(18)光紀(黑帝)、含樞紐(黃帝)。一說為靈府(蒼帝)、文祖(赤帝)、顯紀(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黃帝)。據司馬貞《史記索隱·天官書》,靈威仰等名號來自緯書《詩·含神霧》;據現存輯佚而成的緯書,則《河圖》類、《春秋》類緯書中,都有靈威仰等帝名的記載。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鄭玄據《春秋緯》說,蒼則靈威仰,赤則赤熛怒……」。說明緯書的作者們,已經普遍認可了靈威仰等名稱。緯書作者多是儒者,給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們在宗教禮儀方面的重要創造。
到了東漢,儒者們對上帝觀念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鄭眾認為,《周禮·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鄭玄《周禮注》引)唐代賈公彥作《周禮疏》,認為鄭眾認玄天為上帝,來自《周易·文言傳》的「天玄而地黃」。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經不再認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鄭玄不同意鄭眾的意見,他認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於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極星,名叫耀魄寶。並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宮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參見《周禮》鄭玄注、賈公彥疏)
依鄭玄的意見,則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實異名的概念。而他們的實體,則是北極星。也就是說,上帝,就是北極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稱上帝。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稱,分別是靈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鄭玄說,則上帝有六位,他們分別是北極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極星最為尊貴。這就是影響深遠的「六天說」。
漢代之後,三國曹魏的儒者王肅反對鄭玄,他認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為帝。」(《孔子家語注·五帝》)但他們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並論。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靈:「有靈而尊者,莫若於天」(王肅《周易注·震卦》)。
從此以後,上帝只有一位,還是六位,儒者們進行了長期反復的討論。但上帝是個精神存在,則從王肅開始,已經不再發生異議。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猶皆有精氣;人身之中,亦有魂魄,況天地為物之至大者,於理當有精神;有精神則宜賞善而罰惡。但其體大而網疏,不必機發而響應耳。(《抱朴子內篇·微旨》)
這是中國歷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的、明確的萬物有靈論主張。並且認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這個自然物中的靈。
自從王莽據《尙書》將上帝命名為「皇天上帝太一」之後,東漢繼承了王莽的意見,不過去掉了「太一」,僅稱上帝為「皇天上帝」。此後三國鼎立,曹魏稱上帝為「皇皇帝天」,吳國稱上帝為「皇皇後帝」,蜀國自認為是繼承漢家天下,所以對上帝仍稱「皇天上帝」。晉統一中國,第一次據《周禮》,稱上帝為「昊天上帝」。此後,南朝梁武帝曾稱上帝為「天皇大帝」,而北朝則多稱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稱為「昊天上帝」終於穩固下來。儒者們據《毛詩》,又對昊天上帝進行了解說:
《毛詩傳》雲: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詩》對於昊天上帝的解說,就使《毛詩》的這一解說成為儒教上帝觀念的定說。宋代初葉,儒者們仍然信奉《毛詩》的上帝觀。北宋建國不久於開寶年間制訂的《開寶通禮》道:「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禮志》)也就是說,那遠視蒼蒼的浩大元氣,就是上帝的體。那麼,這廣大元氣之中,是否存在著靈?《開寶通禮》沒有說,或者說,這是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宋代著名思想家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此鬼神所以體物而不可遺也。」(《正蒙·乾稱篇》)神和性,既是氣中所固有的。那麼,哪裡存在著氣,哪裡也就存在著氣中固有的神與性,所以鬼神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而不會有所遺漏
⑵ 女媧的哥哥伏羲和黃帝的關系如何
伏羲是一個氏族部落他們的首領是第一任部落聯盟的首領,用各部落的圖騰創造了龍文化,用地勢與山水創造了太極八卦,被稱為三皇之首。伏羲死後他老婆女媧掌權但是實力強大的部落不服,造成了戰亂才有了共工氏部落祝融氏部落大戰。共工氏戰敗但是對河道破壞較大,又遇自然災害造成大洪水泛濫,女媧組織隊伍救災救人,才有了人是女媧泥土捏的和泥水變出來的。因為沒有特殊的姓名分別,伏羲氏部落出來的人別的部落的人都稱他們為伏羲而炎帝與黃帝有可能就是人皇伏羲後輩很多輩人的後代,所以黃帝大力發揚龍文化加強部落聯盟的統治。黃帝就是人皇伏羲的後人的後裔
⑶ 上古時代伏羲和女媧到底是什麼關系
史傳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他們二者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伏羲和女媧的關系
史傳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媧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女媧也是人類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伏羲女媧交尾
史傳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曾經畫過八卦,用各種符號來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風、澤。當時的古人就用這些符號來記載生活里發生的各種事情。傳說人工取火、用魚網打魚都是伏羲發明的。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女媧也是人類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民間還流傳著伏羲女媧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說,伏羲和女媧是兄妹,天降洪水,兄妹倆爬進一個大葫蘆里,躲過了劫難,然後兄妹結婚,繁衍了人類。在唐末李元的《獨異志》中記載最祥:"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⑷ 女媧娘娘的哥哥伏羲和黃帝的關系是怎樣的
伏羲是炎、黃帝是部落首領,也就是說伏義是黃帝與炎帝的祖先。
⑸ 「伏羲」是什麼意思這兩字是怎麼來的,他和女媧到底什麼關系
伏羲,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葯鼻祖之一。
《太平御覽·詩含神霧》記載:在一個極樂的國土"華胥氏之國"中有位姑娘,一天,她來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就踩到這個巨大的腳印上,結果竟象有了什麼感應,便這樣懷了孕,不久生了一個兒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犧(即伏羲)。由於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澤中的"大跡"而受孕的結果,因此,先人們認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領。
伏羲的歷史功績巨大,就醫葯方面來說,是伏羲創造了八卦和九針。《易傳》說:在遠古時代,是包犧氏統治天下,他經常仰頭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澤壑走向。又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近從己身取象,遠從器物取象,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創造八卦,用來通曉萬事萬物變化的性質,用來分類歸納萬事萬物的形狀。《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葯而制九針"。因此千餘年來被我國醫界尊奉為醫葯學、針灸學之始祖。
⑹ 神霧系真出事了同時躺槍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的基金有哪些
根據一季度的基金持倉情況來看,華夏基金有多隻基金重倉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
7月14號收盤兩只股票都出現了跌停,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信託或牛散因為爆倉等所致
⑺ 燭九陰和盤古什麼關系
十個戰死。一個化為六道輪回,一個去了西北做守護大神。
上古巫妖大戰之後,除了燭九陰和後土,其餘的都戰死了,女媧補天造人之後,燭九陰去了西北之地做了守護大神,後土則化為六道輪回。出自網路小說《佛本是道》。
拓展資料:
十二祖巫是網路小說《佛本是道》中的設定,山海經乃至中國所有古籍中均沒有所謂祖巫存在。
相傳盤古以盤古幡劈開混沌,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分清濁乾坤,開辟洪荒世界,演變六道輪回,生生不息。盤古無力支撐開天地力量而薨,元神分化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開天闢地,那身體精血大部分便化為十二祖巫,還有一小部分流轉於六道輪回之中。
十二祖巫,外界亦稱十二魔神,天生肉身強橫無匹,吞噬天地,操縱風水雷電,填海移山、改天換地。為洪荒神話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十二祖巫一個不差聚集在一起使用十二都天神魔大陣的時候,可凝聚出盤古真身,開天闢地,毀天滅地,聖人之下鮮有其匹。
參考資料:十二祖巫-網路
⑻ 天君和帝玉皇大帝什麼關系
按神話學的說法,到天界當神是為了享福的, 那麼,就看下面吧。 秦漢時曾把黃帝、炎帝、少昊、太昊、顓頊等作為上帝,那麼上古的君主,應該都曾被人尊崇為上帝。這些君主,依皇甫謐《帝王世紀》,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此後是神農氏炎帝、有熊氏黃帝和蚩尤氏。再後就是黃帝的子孫: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俈。再後就是陶唐氏帝堯、有虞氏帝舜、夏後氏帝禹。 這個名單若說全無根據,是失之武斷的。其中許多帝王的名稱,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現過。夏商以前,中國古代社會一定更換了許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後人的記憶中,其中最優秀的幾位,被秦漢時代的國家作為上帝加以祭祀。 據唐人趙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釋,魯國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則戰國時代許多國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該有他們的祖先在內。 據《史記·封禪書》,齊國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國祭天,晉即韓國祭五帝,與秦相近。這些至上神,秦漢統一之初都保留了下來,並且允許在長安為他們建立祭壇。只是漢代國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史記·封禪書》) 關於這個太一神的來歷,其創造的痕跡非常明顯。那個謬忌,是個方士,還是個儒生,還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沒有其他的材料。這個問題,我們也只能留給後人了。 太一神的出現,其作用是給諸位上帝找到了一個首領。雖然依理而論,五帝之中位於中央的黃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這樣的差別,僅僅相當於諸侯聯盟的盟主和其他諸侯的差別,還不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天子和大臣、諸侯的區別。太一神的出現,把五帝都降為它的輔佐,就等於宣布,漢家天子,是絕對高於其他諸侯的統治者,而不僅僅是一個盟主。對於剛剛平定了七國諸侯的叛亂、又離春秋戰國時代不遠的漢代王朝來說,這樣一尊神的出現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五帝的存在,顯然是為諸侯割據、甚至反叛中央政權提供著神學上的依據。在漢文帝時期,淮南王劉長就曾經自稱「東帝」(14),此後吳王劉濞又自稱「東帝」(15)。 然而,太一神卻不見於儒經。雖然漢武帝確定了獨尊儒術的政策,而在建立國家祭祀系統這個問題上也獨尊儒術,似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還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還是已故的人的靈魂,還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從現在所見的材料看來,當時大約三種意見都有。 漢武帝認真相信黃帝「且戰且學仙」、而最後騎龍升天,並且為此慨嘆道:「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史記·封禪書》)《淮南子·地形訓》說,建木是「眾帝所自上下」。這些帝,也應是物質性的存在。王莽時代所見的《紫閣圖》又說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麼,相信上帝是個物質性的仙人,當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意見。 第二種,當是《淮南子·天文訓》、《淮南子·精神訓》和董仲舒為代表的意見。他們說「天人相副」,說什麼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象圓,所以人頭圓;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耳目像日月,頭發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風氣等等。(16)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這個上帝,似乎並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個自然界。不過,這樣的上帝觀,並非西方的自然神論。西方的自然神論,是把神說成自然界;而漢代的這種把整個自然界當成天,則是把自然界說成是神,並且主宰人事,賞善罰惡。 第三種,是把上帝當作精靈。據《漢書·郊祀志》,王莽曾經改革郊祀制度,並重新確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稱「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則分別稱「黃靈後土(中央帝)、太昊青靈勾芒(東方帝)、炎帝赤靈祝融(南方帝)、少昊白靈蓐收(西方帝)、顓頊黑靈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稱為「靈」,顯然表示著這些帝是精靈神。而從這時候起,我們才能把神和靈連在一起,合稱神靈。 這三種有關神的觀念,可說是同時存在著,但沒有發生爭論。而是各說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時而信這一種,時而信另一種,比如王莽。然而明確認為上帝是靈,並且在國家祭祀中體現出來,是中國古代神祇觀念的重要進步。 與關於上帝體質逐漸明確的同時,上帝的名稱也逐漸向著儒經確定的方向發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號,出於《尙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這個稱號的出現,表明國家祭祀系統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約在皇天上帝名號出現前後,五帝的名號也發生著改變。據顏師古《漢書注·郊祀志》,則五帝的名稱分別為:靈威仰(蒼、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葉(18)光紀(黑帝)、含樞紐(黃帝)。一說為靈府(蒼帝)、文祖(赤帝)、顯紀(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黃帝)。據司馬貞《史記索隱·天官書》,靈威仰等名號來自緯書《詩·含神霧》;據現存輯佚而成的緯書,則《河圖》類、《春秋》類緯書中,都有靈威仰等帝名的記載。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鄭玄據《春秋緯》說,蒼則靈威仰,赤則赤熛怒……」。說明緯書的作者們,已經普遍認可了靈威仰等名稱。緯書作者多是儒者,給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們在宗教禮儀方面的重要創造。 到了東漢,儒者們對上帝觀念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鄭眾認為,《周禮·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鄭玄《周禮注》引)唐代賈公彥作《周禮疏》,認為鄭眾認玄天為上帝,來自《周易·文言傳》的「天玄而地黃」。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經不再認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鄭玄不同意鄭眾的意見,他認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於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極星,名叫耀魄寶。並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宮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參見《周禮》鄭玄注、賈公彥疏) 依鄭玄的意見,則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實異名的概念。而他們的實體,則是北極星。也就是說,上帝,就是北極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稱上帝。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稱,分別是靈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鄭玄說,則上帝有六位,他們分別是北極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極星最為尊貴。這就是影響深遠的「六天說」。 漢代之後,三國曹魏的儒者王肅反對鄭玄,他認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為帝。」(《孔子家語注·五帝》)但他們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並論。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靈:「有靈而尊者,莫若於天」(王肅《周易注·震卦》)。 從此以後,上帝只有一位,還是六位,儒者們進行了長期反復的討論。但上帝是個精神存在,則從王肅開始,已經不再發生異議。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猶皆有精氣;人身之中,亦有魂魄,況天地為物之至大者,於理當有精神;有精神則宜賞善而罰惡。但其體大而網疏,不必機發而響應耳。(《抱朴子內篇·微旨》) 這是中國歷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的、明確的萬物有靈論主張。並且認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這個自然物中的靈。 自從王莽據《尙書》將上帝命名為「皇天上帝太一」之後,東漢繼承了王莽的意見,不過去掉了「太一」,僅稱上帝為「皇天上帝」。此後三國鼎立,曹魏稱上帝為「皇皇帝天」,吳國稱上帝為「皇皇後帝」,蜀國自認為是繼承漢家天下,所以對上帝仍稱「皇天上帝」。晉統一中國,第一次據《周禮》,稱上帝為「昊天上帝」。此後,南朝梁武帝曾稱上帝為「天皇大帝」,而北朝則多稱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稱為「昊天上帝」終於穩固下來。儒者們據《毛詩》,又對昊天上帝進行了解說: 《毛詩傳》雲: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詩》對於昊天上帝的解說,就使《毛詩》的這一解說成為儒教上帝觀念的定說。宋代初葉,儒者們仍然信奉《毛詩》的上帝觀。北宋建國不久於開寶年間制訂的《開寶通禮》道:「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禮志》)也就是說,那遠視蒼蒼的浩大元氣,就是上帝的體。那麼,這廣大元氣之中,是否存在著靈?《開寶通禮》沒有說,或者說,這是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宋代著名思想家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此鬼神所以體物而不可遺也。」(《正蒙·乾稱篇》)神和性,既是氣中所固有的。那麼,哪裡存在著氣,哪裡也就存在著氣中固有的神與性,所以鬼神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而不會有所遺漏
⑼ 和神霧節能為什麼雙雙暴跌
2017年7月10日神霧系旗下兩股雙雙大跌,截至收盤,神霧節能跌9.52%,收報32.68元,全日成交3.96億元;神霧環保跌停,收報28.97元,全日成交4.82億元。
2018年1月16日晚間,神霧環保與神霧節能宣布重組失敗,並於1月17日復牌。復牌後,這2家公司便開啟跌跌不休的模式。交易龍虎榜數據也顯示,確實有機構席位爭相出逃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1月22日,神霧節能前五大賣出席位中有4席為機構席位,合計賣出1.31億元;1月17日至19日,前五大賣出席位中有2席為機構席位,合計賣出1.81億元。也就是說,短短幾個交易日,機構席位已合計賣出神霧節能3.12億元。1月19日,神霧環保前五大賣出席位中有3席為機構席位,合計賣出3.08億元。
神霧節能2018年2月1日 停牌13.43,停牌公告稱,於2018年2月1日接到控股股東神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因近日公司股價跌幅較大,其所持已質押的股票部分已觸及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公司股票自2018年2月2日(星期五)開市起停牌。公告顯示,截至2月2日,公司控股股東神霧集團持有公司股份3.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83%,其中已質押股份3.37億股。
實際上,還有神霧環保、印紀傳媒等因控股股東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於2日停牌。
神霧節能增發發行新股日:2016-10-21主要是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發獲配價格:9.22元,共獲配:3.49億股, 共耗資:32.46億元。最新解禁: 2019-10-24 解禁股份類型: 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解禁數量: 34941.05萬股 占總股本比例: 54.85%
神霧環保2018年2月1日 跌停牌13.49 之前01-30 業績預告: 預計年報業績:凈利潤5.5億元至6.5億元,下降幅度為-22%至-8%,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至0.64元 最新解禁: 2018-07-23 解禁股份類型: 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解禁數量: 28822.44萬股 ,主要是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07-20增發獲配價格:16.22元, 共獲配:1.15億股, 共耗資:18.70億元。2016-05-10 曾10轉15股派1元(含稅) , 2017-06-12 曾10派1元(含稅) ,【增發配股除權價實際是6.348元/股,大股東若解禁按跌停牌價13.49套現也是暴利翻倍的。】
⑽ 《我愛你,也戀她 》GL小說 神霧作者 和一些御姐、帥T的小說。郵箱[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 滿意請採納lovetaessi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