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紐西蘭恆天然集團三鹿

紐西蘭恆天然集團三鹿

發布時間:2022-02-20 14:44:14

Ⅰ 三鹿奶源事件

妻最先看到關於三鹿嬰兒奶粉的新聞報道,跟我說時,我還不相信,直接就說:「三鹿那麼大企業,肯定不會有問題,那些毒奶粉肯定是假冒的!」

很不幸,三鹿辜負了我對他們的信任,今天各種報道出來,毫無疑問,三鹿問題很大,罪責難逃。可是在公開的媒體,看不到三鹿深刻的道歉和誠心的悔悟,除了招回一小部分產品外,也不見他們採取任何行動來挽回企業的聲譽和減少受害者的傷害。我看到的只是三鹿徒然地說謊和掩蓋事實真相,可他們忘了,當他們說出第一個謊言後,他們的話語已經沒有任何誠信,當他們試圖用一個謊言來掩蓋另一個謊言時,卻只能留下更大的破綻。

像香港警匪片中警察總是最後一個到場一樣,我們無所不在無所不管的政府也總是在事發後第一時間介入了調查,可惜的是這個事發不是事情發生後,而是事情被媒體大規模揭發後。於是一切水落石出,罪魁禍首找到了,原來是――奶農!英勇的幹警雷霆出擊,據說一舉抓獲78名「下毒」的奶農。昨天還信誓旦旦保證產品沒問題的三鹿公司和我們的政府部門效率還真是高的驚人,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包括抓人,24小時之內,一切OK。

問題解決了嗎?真相大白了嗎?對這個問題,恐怕沒人人敢說「yes」,當然了,某些將人民當白痴的人除外。

三鹿早不知情嗎?質檢消費部門早不知情嗎?

事實證明,關於三鹿奶粉質量問題,幾年前就有報道,最近一年多,更有多次對三鹿「結石奶粉」的投訴。撇開三鹿自己聲明說8月就知道問題,3月就有衛生部門的投訴。就在剛才我還在天涯看到一篇五月份時網友發的帖子,講述他在07年底買了三鹿中老年奶粉和嬰幼兒奶粉後的遭遇,他家人喝後明顯不適,找三鹿質量部門反映問題,寄出奶粉樣品,鑒定說是三鹿的產品,可鑒定結果就是不給他看,銷售公司來找他協商,希望將問題奶粉換回或退回,未果,事情就此不了了之,發貼者欲將奶粉徹底檢驗,一打聽需花幾萬元,只好作罷。

既然早知道,為什麼衛生質檢部門不作為?三鹿方面多方掩蓋事實,到底是為什麼?

三聚氰胺即使不是三鹿加的,他們肯定也是知情的,而為了企業的私利,向社會公眾隱瞞了奶粉中含有有毒物質三聚氰胺的真相,到底算什麼行為?企業道德和做人的良知何在?

還真是要感謝三鹿公司,如果不是這次毒奶粉事件,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化工產品,現在不但是我,恐怕很多中國人都對三聚氰胺耳熟能詳了。

商場奶粉專櫃中三鹿幼兒配方奶粉廣告特別醒目,廣告稱該幼兒配方奶粉經過「1100道檢測關,呵護寶寶健康,值得媽媽信賴!」。就著樣,三聚氰胺,這種不溶於水的塑料被幾個老農堂而皇之地加進了原奶中,經過1100道檢驗關(央視記者特意采訪,數過),騙過媽媽的信賴,流入了需要呵護的寶寶嘴中,危害著寶寶的生命健康。回過頭來再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的特別節目——「中國製造」首集——《1100道檢測關的背後》,覺得特別諷刺。

三鹿集團副總裁王玉良說,嬰幼兒奶粉關繫到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長,更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嬰幼兒奶粉的生產鏈條比較長,涉及到畜牧養殖、奶牛疫病的防疫和進口原材料的檢測,還有半成品和工序的檢測、包裝材料的檢測,每一個工藝要求不能出任何的差錯,產品的質量就是嬰兒的生命,同時也是企業的生命,多年來,三鹿集團一直以高度地責任感、使命感,確保每一袋產品安全優質!

這幾天一直看中天電視關於沉水便家族的貪污報道,覺得天下第一不要臉的就是阿便了,看了這個後,我才知道,不要臉的人還真是人才輩出,要說具體某個人是天下第一還真是難以下定論。

早上看到三鹿狡辯的報道,就知道三鹿完蛋了,在感慨無良商人的黑心和同情那些可憐結石寶寶的同時,身為投資者,敏感的神經一旦被觸動,自然而然地分析起中國第一奶粉企業倒下給奶粉行業其他幾家帶來的機會。奶粉業中,07年國內企業排名,三鹿第一,完達山第二,伊利第三,三鹿倒下,是否是其他兩家的機會?

翻開伊利的實時行情,最近一直表現強於大盤的伊利居然在大盤反彈時走得死氣沉沉。冷靜下來後仔細一分析,立即放棄了買伊利的打算。國內奶粉的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國內廠商一直只能在利潤很低的中低端市場打拚。為什麼會如此?原來還對周圍朋友同事孩子只喝外國奶粉感到奇怪和憤怒,雖然對中國品牌的不信任多少有點傷害國人的自尊,但現在看來他們都是正確的。「廚房裡決不會只有一隻螳螂」,三鹿現象更可能是中國乳業的縮影。三鹿結石奶粉不光會嚴重影響三鹿公司的市場形象,恐怕所有的中國乳品企業都會被沖擊到。

順著這個思路上網一查,乳品行業打假第一人-蔣衛鎖出現在搜索中,一看之下,目瞪口呆,原來我們喝得酸奶鮮奶居然是用蛋白粉、脂肪粉、維生素C、獸用抗生素、雙氧水、硝酸鹽等物質加上自來水放入洗衣機內攪拌出來的。文中只說是某上市企業,但個人直覺好像指得的是伊利,好在現在網上什麼都有,查到一篇老文章,是贊揚蔣衛鎖帶領農民致富的,他原來的奶站果然是為伊利供奶的。後來伊利陝西分公司專門高價收假奶,不肯收蔣衛鎖的真奶。嗚呼,怎麼是這樣,知道事情真相後,更讓我無從選擇。

現在的我,已經開始羨慕豬的無知了,不管是瘦肉精還是蛋白精,豬統統無知無畏地吃下肚去,可人該怎麼辦?光明事件後,家裡已經再沒買過光明牛奶,不論是鮮奶還是酸奶,幾乎都是蒙牛和伊利的天下,剛看了上面的文章,不得不鄭重向妻提議,今後不再買任何的鮮奶和酸奶。大人喝不喝牛奶無所謂,可實在想不出該怎麼對酷愛酸奶和冷飲的兒子來解釋這一切。

三鹿事件,擊潰了我對中國乳品行業的信心,對中國的信心,經過(此處被屏蔽),甕安和這次結石牛奶,我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真誠地企盼政府,在辦無與倫比奧運和發射神州飛船的百忙之餘,能以生產外國選手所吃的奧運食品之勁頭替我們小老百姓生產一杯能喝的牛奶或礦泉水。

Ⅱ 三鹿事件紐西蘭公司有無遭受損失

有啊,國外資產予以暫時凍結,三元只買到了國內的所有資產.國外的還沒有具體公布措施,不過估計就被紐西蘭的奶場兼並了就.

Ⅲ 三鹿是被誰舉報的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其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據我國官方公布的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咨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門有1人確診患病。事件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對國內的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後,事件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聖元及雅士利在內的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都檢出三聚氰胺。該事件亦重創中國製造商品信譽,多個國家禁止了中國乳製品進口。2008年9月2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後新生產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主要品種的液態奶樣本的三聚氰胺抽樣檢測中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事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
2000年後,因為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乳製品市場轉變成一個很大市場,且因巨大消費群體,更可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消費層次。為了調節大陸市場供應與需求,除了從海外的日本、紐西蘭等國進口將近30萬噸乳製品以應付高中消費層次外,中國大陸絕大多數消費群體,包括嬰幼兒,還是以我國自主生產的產品為主。
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牌順勢推出以一袋18元人民幣(約3美金),不到進口奶粉價格一半價格嬰幼兒配方奶粉以應付大規模的奶業市場,之後並成為大陸重要且知名嬰幼兒奶粉品牌,多年蟬聯該中國大陸自製乳品市場的首位。不過因為需求甚殷,價格競爭等因素,公司與政府均漠視生產流程及質量控管,終於爆發此弊端漏洞。
雖然經相關單位調查後,我國大陸檢察機構認為該污染事件應由乳品收購站負主要責任,並嚴懲逮捕相關當事人。不過,也有人質疑,該毒奶粉事件原因是三鹿集團搶奪大陸貧窮農村市場,為降低成本偷工減料所衍生出來。

爆發前序/三鹿奶粉事件
早在2004年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隨後證實為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失誤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單」,多個國家機關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允許三鹿奶粉正常銷售。
2007年2008年9月2日,河北省產質量量監督檢驗院對蛋白質、亞硝酸鹽,以及抗生素殘留等營養指標、理化指標及安全指標等進行檢測,結果全都合格。該檢驗結果並由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每周質量報告》節目專訪播出。
不過據新浪從有關方面獲得的「三鹿內部郵件」顯示「2008年3月以來,三鹿集團先後接到消費者反映:嬰幼兒食用三鹿嬰幼兒奶粉後,出現尿液變色或尿液中有顆粒現象」。後在法院審判中,公司管理人員證實公司最早接收投訴是在2007年底。

揭發受阻/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位網民揭露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順縣城一家超市裡買的三鹿奶粉的質量問題。該奶粉令他女兒小便異常。後來他向三鹿集團和縣工商局交涉不果。為此,該網民以網上發文自力救濟,並以「這種奶粉能用來救災嗎?!」為題提出控訴,不過該控訴遭三鹿集團地區經理以價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為代價,取得該網民的賬戶密碼以請求刪除網上有關帖子。事後該網民則表示說,他因為相信了三鹿集團的解釋,他買到的是假貨,因此同意接受賠償並刪除帖子。
據「三鹿內部郵件」顯示:2008年8月1日下午6時,三鹿取得檢測結果:送檢的16個嬰幼兒奶粉樣品,15個樣品中檢出了三聚氰胺的成份。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別將有關情況報告給了其注冊所在地石家莊市政府和新華區政府。並開始回收市場上的三鹿嬰幼兒奶粉。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對送達的原料乳200份樣品進行了檢測,確認「人為向原料乳中摻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嬰幼兒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徑」。
確認因自己集團生產的奶粉導致眾多嬰兒患有腎結石後,三鹿集團開始進行危機公關工作。三鹿公關公司北京濤瀾通略國際廣告有限公司被指在2008年8月11日向三鹿集團建議與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網路合作,屏蔽有關新聞的公關解決方案建議:
「安撫消費者,1至2年內不讓他開口;與網路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拿到新聞話語權;以攻為守,搜集行業競爭產品『腎結石』負面新聞的消費者資料,以備不時之需。網路的300萬框架合作問題,奶粉事業部已經投放120萬元,集團只需再協調180萬元就可以與網路簽署框架,享受新聞公關保護政策。 」
這封由自稱三鹿公關公司的員工在網上發帖的聲稱為公關解決方案建議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後的2008年9月12日,廣泛流傳於網上。
事發後的2008年9月13日,網路公司針對此種說法聲明,表示從未接受這種要求:
「2008年9月9日晚,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致電網路大客戶部希望能協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負面新聞,由於該提議違反公司規定以及網路一貫堅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則,大客戶部在第一時間嚴詞拒絕了該提議。2008年9月12日,該公關公司再次致電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負面新聞,再次被大客戶部予以否決。 」
2008年6月中旬後,三鹿又陸續接到嬰幼兒患腎結石等病狀去醫院治療的信息。南方日報收到網民反應,有人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的留言系統里反映由三鹿奶粉導致多起嬰兒腎結石,但事後屏蔽,只有要求網民提供詳情的留言回復尚在。7月,徐州兒童醫院小兒泌尿外科醫生馮東川在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的留言系統里反映2008年嬰兒雙腎結石導致腎衰的病例出奇地增多,且大多飲用三鹿奶粉,並表示希望政府部門能組織流行病學專家協助明確原因,不過也是沒有得到明確答復。
三鹿集團是中外合資公司,其最大海外股東是紐西蘭恆天然公司。根據紐西蘭政府的說法,恆天然公司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現問題後,馬上向中資方和地方政府官員要求召回三鹿集團生產的所有奶粉。不過恆天然公司經過一個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中國地方官員置若罔聞,試圖掩飾,不予正式召回。恆天然只好向紐西蘭政府和總理海倫·克拉克報告。2008年9月5日紐西蘭政府得知消息後下令紐西蘭官員繞過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國中央政府報告此次事件,中國政府才嚴正對待此事。

事件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引起外界關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而且人們發現兩個月來,中國多省已相繼有類似事件發生。中國衛生部高度懷疑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質檢測值,人如果長期攝入會導致人體泌尿系統膀胱、腎產生結石,並可誘發膀胱癌。
2008年9月11日上午10點40分,新民網連線三鹿集團傳媒部,該部負責人表示,無證據顯示這些嬰兒是因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據稱三鹿集團委託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三鹿奶粉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各項標准符合國家的質量標准。[30]不過事後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該局從未接受過三鹿集團的委託檢驗。很快在同一天的晚上,三鹿集團承認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同時發布產品召回聲明,不過三鹿亦指出其公司無18元價位奶粉。

調查懲處/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團聲稱,此事件是由於不法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報價單中的價格為每噸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記者就從三鹿品牌甘肅省總經銷商——蘭州興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經停止生產確認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優加奶粉,2008年9月12日網易財經編輯從三鹿品牌總監處得到確認,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經銷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產的產品受到污染,停售優加系列產品,並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諸於眾。這導致在此後的一個多月里,又有一批嬰兒仍食用了三鹿問題奶粉。 三鹿集團官方網站在事件曝光後遭到數輪攻擊,網站標題被黑客改為「三聚氰胺集團」;首頁也被改為「看三聚氰胺集團新聞有感」,甚至一度成為了黑客們的聊天和「集體路過」場所。在第二輪攻擊中,「三聚氰胺」被作為產品名稱列在三鹿的產品網頁上。
2008年9月13日,中國國務院啟動國家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I級」為最高級:指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嬰幼兒實行免費救治,所需費用由財政承擔。有關部門對三鹿嬰幼兒奶粉生產和奶牛養殖、原料奶收購、乳品加工等各環節開展檢查。質檢總局將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對市場上所有嬰幼兒奶粉進行了全面檢驗檢查。石家莊官方初步認定,三鹿「問題奶粉」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購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經拘留了19名嫌疑人,傳喚了78人。這19個人中有18人是牧場、奶牛養殖小區、奶廳的經營人員,其餘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劑。
河北省政府決定對三鹿集團立即停產整頓,並將對有關責任人做出處理。三鹿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田文華被免職,後並遭刑事拘留,而石家莊市分管農業生產的副市長張發旺等政府官員、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市長冀純堂也相繼被撤職處理。河北省委也決定免去吳顯國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職務。22日,李長江引咎辭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職務,這是因此次事件辭職的最高級官員。毒奶粉事件在中國形成了一股「行政問責與司法問責風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產品質量法》,三鹿集團最高將被罰兩億元人民幣。
新華社報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態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團公司和石家莊市政府在獲悉三鹿奶粉造成嬰幼兒患病情況後隱瞞實情、不及時上報所致。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三鹿前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三鹿集團高層管理人員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則分別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團作為單位被告,犯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罰款人民幣4937餘萬元。涉嫌製造和銷售含三聚氰胺的奶農張玉軍、高俊傑及耿金平三人被判處死刑,薛建忠無期徒刑,張彥軍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蕭玉有期徒刑5年。
2014年,72歲高齡的田文華改判有期18年。

事件升級/三鹿奶粉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有22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69批次產品檢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河北三鹿外,還包括:廣東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青島聖元、上海熊貓、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業英雄牌、寶雞惠民、多加多乳業、湖南南山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但中央電視台報道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與之前《甘肅日報》報道不符,其含量減少了十倍。
中國共有109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對這些企業的491批次產品進行了排查,檢驗顯示有22家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Ⅳ 三鹿老闆是誰

田文華,女,1942年生,河北正定人,中共黨員。1966年8月畢業於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1968年開始從事奶業工作至今,歷任石家莊市牛奶廠副廠長、石家詩乳業公司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總經理,現任石家莊三鹿集團服從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正高級研究員。

田文華同志先後榮獲 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在突出貢獻的兒少工作者、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首屆中國創業企業家、全國優秀女企業家等100多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第九、第士屆全國政協委員、我國第一批獲得高級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的職業經理人。同時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事長、河北省奶業協會理事長等職務。

工作簡歷: 1966年8月畢業於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1968年開始從事奶業工作至今,歷任石家莊市牛奶廠副廠長、石家詩乳業公司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總經理,現任石家莊三鹿集團服從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正高級研究員。 參加社團情況: 第九、第士屆全國政協委員、我國第一批獲得高級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的職業經理人。同時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事長、河北省奶業協會理事長等職務。

三鹿集團在田文華同志及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為集奶牛飼養、乳品加工、科研開發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中國企業500強、第一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稅6.5億元、利潤4.2億元,與任職前的1986年相比,分別增長了489倍、360倍、378倍,使企業在同行業排名由200名以下提升為前列。企業率先在全國同行業中實施了「奶牛下鄉、牛奶進城」、城鄉聯合共同發展奶源的路子,帶動了120個縣(市)奶牛業的大發展,飼養奶牛已達50萬余頭,拉動了種植業、畜牧業等十多個行業的發展,通過延伸產業鏈帶領60餘萬農民和下崗工人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全國同行業率先成功實施了非專利技術運作,先後對30家企業進行控股、合資、合作,盤活10多億資產。集團企業個個盈利,並均成為當地利稅大戶,使30000多名職工實現再就業。2005年12月,集團與全球著名的乳製品製造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簽署了合資協議,標志著三鹿向著「躋身世界先進水平」邁出了重要一步。2006年6月15日,合資公司正式運營。企業連續5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Ⅳ 三鹿集團是私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鹿集團)曾經是一家位於中國河北石家莊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業務為奶牛飼養、乳品加工生產,主要經營產品為奶粉,其控股方是持股56%的石家莊三鹿有限公司,合資方為紐西蘭恆天然集團,持股43%。
2008年12月24日,佔有三鹿集團43%股權的紐西蘭恆天然公司聲明三鹿集團已被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因三聚氰胺事件按債權人的要求頒令破產,被委任破產產業管理人管理。[三鹿破產後位於中國大陸首都北京的的國有企業三元集團收購了三鹿集團大部分資產,三元後收購了三鹿的七家核心工廠。[23][

Ⅵ 求翻譯:三鹿大股東紐西蘭恆天然集團聲明原文聲明

作為三鹿的43%股東, 恆天然被知會三鹿正在處理一個關於他們產品質量的問題.

三鹿已告知恆天然他們正在中國收回所有產品.

恆天然在極力要求三鹿公司需要和中國政府合作並保證他們竭盡全力保證顧客的安全和健康.

Ⅶ 三鹿和紐西蘭有什麼關系

紐西蘭的恆天然公司是三鹿的最大股東啊,,

所以紐西蘭有知情權吧

Ⅷ 大家說說:是誰最早揭發了三鹿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引起外界關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

而且人們發現兩個月來,中國多省已相繼有類似事件發生。中國衛生部高度懷疑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質檢測值,人如果長期攝入會導致人體泌尿系統膀胱、腎產生結石,並可誘發膀胱癌。

(8)紐西蘭恆天然集團三鹿擴展閱讀

影響

1、三鹿奶粉事件對石家莊奶業乃至整個食品行業都是一場災難,車俊表示要在全市開展守法誠信教育,並以奶業整頓為開端,努力把石家莊建成食品安全最放心的城市。

2、這一事件帶來了惡劣的政治影響,國內外消費者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產生信任危機,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極大損害,石家莊的形象、河北的形象乃至我們國家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可以說,這一事件影響之大、危害之重、教訓之深是多少年來少有的。

Ⅸ 三鹿背後的老大究竟是誰

三鹿的董事長是田文華。下面介紹一下田文華:

1、田文華

田文華,河北省正定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曾任三鹿集團董事長。因為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導致全國大量嬰幼兒患腎結石,涉嫌生產、銷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液態奶製品,於2008年9月被免職、刑事拘留。後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

2、三鹿集團董事長

田文華1966年8月畢業於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1968年開始從事奶業,歷任石家莊市牛奶廠副廠長、石家莊乳業公司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總經理,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3、乳業罪人

「毒奶粉」事件曝光後,三鹿品牌立刻聲名掃地,最終破產,而田文華也在66歲時面臨生死劫難。幾乎是一夜之間,她成為中國「毒奶大王」,被業界稱之為「中國乳業的罪人」。

因為三聚氰胺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田文華的企業被查處只是冰山露出一角,後來發現整個行業普遍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情況。於是這個行業進入了被消費者唾棄和被政府勒令嚴肅整頓的時期。信譽掃地,銷售重挫,哀鴻一片。

整個行業都存在的過錯,卻由田文華一人來承擔「罪名」,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如今田文華已經沒有機會再在商場證明自己了,但她給這個行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提醒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健康的企業發展之路是要靠真正重視消費者健康才能換取的。

三鹿的背後

「三鹿奶粉」事件的發生,始於田文華與她領導的三鹿集團在奶粉上添加三聚氰胺,生產銷售偽劣奶粉,而推波助瀾者,卻是各級大小監管官員。

雖然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引咎辭職,包括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石家莊市長冀純堂、副市長張發旺在內的一批當地有關官員被免去職務,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無論級別高的官員,還是直接主管的低級別官員和具體執法人員,都沒有看到一個出現在庭審之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田文華

閱讀全文

與紐西蘭恆天然集團三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