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眾集團2019年財報出爐,營收增長超預期,2020加速電動化進程
大眾集團,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杜卡迪、斯柯達、西雅特、大眾、奧迪、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還有斯堪尼亞、曼恩這類商用車,目之所及全部歸屬大眾集團。
當然,即便是如何龐大的汽車集團的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也說「2019年是大眾汽車集團非常成功的一年,為全面變革奠定了重要基礎。不過,2020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業務和財務帶來了未知的挑戰,其對經濟的持續性影響也令人擔憂。」
擔憂肯定是有必要的,但信心還是要滿滿的。
加油,汽車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表現堪稱強勁!大眾集團發布2019年財報
作者:小魔
盡管受到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16號(租賃)的負面影響,但與上一財年相比,汽車業務的凈流動資產表現良好,增至213億歐元(2018財年為194億歐元)。
此外,研發支出比率(研發成本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略低於上一財年的6.8%,降至6.7%。資本支出比率保持在6.6%,與上年持平。
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大眾汽車集團預期2020年汽車交付量將與去年市場表現保持一致。市場挑戰將主要來自於經濟環境的波動、不斷加劇的競爭、商品和外匯市場匯率的震盪以及更加嚴格的碳排放標准。
2020年,集團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4%,乘用車業務領域的銷售收入將略高於去年水平。【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大眾集團財報公布:中國品牌離大眾還很遠,但並非遙不可及!
盡管自主品牌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距離豐田、大眾等世界一流強企仍有不小的差距。這點從中國品牌以及大眾汽車2019年發布的財報上就能發現端倪。
大環境雖然不行,影響全球各大汽車品牌,但是對於大眾來說,2019年依然是成功的一年,銷量上大眾再次力壓豐田,成為全球第一銷量車企,當之無愧的霸主,從營收、利潤來說,雖然和豐田仍有些差距,但是結合大眾集團自身的情況,營收、凈利潤也是出現雙雙增長。
而另一家自主龍頭,長城汽車2019年的全年營收不過964.55億元,凈利潤也僅為45.26億元。至於長安汽車則在2019年陷入虧損泥潭,利潤為虧損狀態。顯然,從財報利潤上看,就不難發現,一線自主同大眾的差距仍有巨大鴻溝,利潤相差十倍不止。
雖然自主品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上,所謂的自主品牌超過了合資車還更多的停留在口號上,真到了實打實的業績上,自主同大眾差距仍然明顯。
中國市場雖然銷量有所下滑,但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更有下沉市場的深度挖掘,大眾依然可以憑借中國市場繼續縱橫全球,但是大眾必須拿出誠意,帕薩特事件已經敲響了大眾的警鍾,而隨著自主品牌日積跬步的進步,未來接近大眾、超過大眾也並非不可能!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大眾汽車總結2019年財務情況:非常穩健,成功的一年!
3月17日,以「善為當下,未來可期」為主題,大眾汽車2020年度媒體溝通會於線上舉行,大眾汽車向我們揭示了品牌在2019年的發展情況,以及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日賺4億元的大眾汽車集團,憂從何來
除了作為利潤「追兵」的排放門之外,大眾汽車顯然還有另一個「追兵」——特斯拉。今年1月,特斯拉成為第一家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的美國車企,市值超過通用和福特的總和,更首次超過大眾,成為僅次於豐田的世界第二大車企。
迪斯的目標是,通過資產重組,以削減成本,並擴展至聯網汽車等新技術,目標市值從目前的910億歐元提高到2000億歐元(約合2231億美元)。
「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足夠快嗎?」迪斯向他的高官們如此問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從大眾集團財報看市場興衰榮辱
中國市場是大眾汽車集團的重要「戰場」。
大眾集團在華兩大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乘用車排行榜中數一數二。其中,一汽大眾9月銷量高達22.44萬輛,再奪第一,傲視群雄;上汽大眾9月份的累計銷量為16.1萬輛,排在一汽大眾之後。奧迪品牌1-9月在華銷量為51.29萬輛,同比增長4.4%,前三季度銷量創下了在華新高。
今年,大眾在華押注電動車市場。5月,大眾增持了江淮大眾股份,戰略投資國軒高科,10月導入基於純電動產品ID.4的兩款車型,奧迪品牌和一汽集團成立合資企業,2024年開始本土化生產PPE平台的電動車型。
根據大眾汽車規劃,到2025年,大眾集團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年銷量要達到150萬輛,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會達到75GWh。
三季度報扭虧為盈,大眾汽車將全身心投入中國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簡介
國家:德國(歐洲)成立於:1937年
行業:汽車金融服務等
總部:德國沃爾夫斯堡
品牌:大眾Volks Wagenwerk,奧迪Audi,斯柯達SKODA,保時捷PORSCHE,蘭博基尼LAMBORGHINI,西雅特SEAT,布加迪BUGATTI,賓利BENTLEY,斯堪尼亞SCANIA,MAN,杜卡迪DUCATI 。
主要子公司:德國大眾公司,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捷克斯柯達汽車,保時捷集團,西班牙西亞特公司等
營業收入:166,579百萬美元(世界500強第13名)
⑧ 德國大眾汽車資產負債表分析
上官網搜財務報表
⑨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從2020年開始以來,跨國汽車企業逐步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其中,車企的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各方面數據也相繼浮出水面。
據了解,發布財務報表的跨國車企在整體銷量上,大部分保持平衡,沒有出現大幅增長或下滑狀態。具體到美系車企,其在營業收入和利潤方面出現了全軍覆沒,紛紛下降。其中,福特2019年凈利潤僅為4700萬美元,暴跌98.7%。
對於跨國車企而言,利潤無論出現增長還是下滑,很大程度上都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汽車逐步衰弱,整體發展形勢、關稅政策、經營成本等也將影響跨國車企的財務情況。除此之外,不同車企還將採取關閉工廠、裁員等不同措施進行應對,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盈利。
1
跨國車企2019年銷量穩定,營收出現微降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下行發展,目前多家跨國車企巨頭沒能逃脫業績下滑的命運,整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盡管目前多數跨國車企財報數據不如預期,出現下滑,但相比而言,銷量還尚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對於美系車企財務數據的集體下滑,這主要是受銷量、成本、政策等方面的影響。在過去的2019年中,福特汽車遭遇工人罷工,由此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新的勞工協議,補貼6億美元,同時福特汽車還在雇員退休計劃中支出22億美元。這些支出在整體上增加了福特汽車的成本,從而使北美地區的利潤大大降低。
另外,通用汽車在美國工人為期40天的罷工中,直接造成了36億美元的損失,這最終導致凈利潤下降。在此環境中,FCA可以算作是三大美系車企中較為幸運的一員,其2019年在亞洲地區發展不如預期,銷量僅為14.9萬輛,使亞洲市場全年虧損達到3960萬美元。
3
裁員、關廠成為主流車企選擇
在全球市場中,跨國車企利潤整體下滑,這對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為此,很多汽車企業計劃選擇多種措施改變現狀,增加利潤,以更好的迎接未來挑戰。
在此之前,戴姆勒在發布2019年財報前就已傳出將在2020年擴大裁員規模至1.5萬人,並減少對非核心業務的投資,同時縮減產品陣容的消息。戴姆勒在2019年財報中表示,戴姆勒已經在全球業務板塊內大力實施增效舉措,包括縮減人力和材料成本、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台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預計在2020財年即可對利潤產生初步的積極效應。
從戴姆勒方面,人力成本的減少將是其未來不可缺少的發展措施,而這也是全球主流車企應對利潤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重要方式。據相關統計,主流跨國車企在2019年公開裁員計劃已涉及8萬人以上。
除此之外,大眾方面目前計劃關閉其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的兩個燃煤發電廠,接下來將通過燃氣輪機發電廠進行發電。在此基礎上,大眾工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60%,相當於87萬輛汽車的排放量。對於未走出「排放門」事件,不斷進行賠償的大眾而言,這或將是減少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比大眾和戴姆勒,本田將2019年利潤降低的原因主要歸咎於研發成本的提高和部分地區銷量的下降,為此,本田方面已決定率先關閉菲律賓和英國的一家工廠,以此減少工廠成本上的浪費。
另外,在福特和通用兩家美系車企中,它們認為福未來必須做出改變,尤其在產品方面,將按照當下的行業發展趨勢,把智能化、網聯化、電氣化、共享化放在戰略規劃的重要位置,實現不同技術之間的平衡、穩定、可持續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利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