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G三峽EB1 - 132018上市時間什麼時候
關注600900長江電力公告,G三峽eb1已發行,上市時間另行公告。
㈡ 信用賬戶社會公眾者如何參與可轉債、可交換債申購
您好,目前,信用賬戶可轉債、可交換債申購的方法:在轉債發行日的交易時間內通過「信用-擔保品買入」菜單操作申購,輸入申購代碼,認購價格:100元/張,申購數量進行下單。
注意事項:
(1)申購時無需凍結資金,申購數量為10張的整數倍,申購上限請參考債券發行公告為准;
(2)深市一個投資者只能申購一次,滬市一個投資者只能申購一次。另請您需在申購的T+2日及時查詢中簽結果,如中簽,請於當日(T+2日)16:00點前在中簽賬戶中備足自有可用資金用於繳款。
注:T日為網上申購日。
㈢ 有效申購倍數是什麼
有效申購倍數就是指實際購買金額與發行金額的比率。有效申購就是把無效申購的數量進行了排除,比如只能申購3萬的申了6萬或者更多以及重復申購。倍數就是有效申購與發行數量相比,比如共發行2億,有效申購共200億,那麼有效申購的倍數就是100倍。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就是在網上股民申請購買公司新發行股票數量的倍數,這個倍數決定了網下發行是否可以轉為網上發行,一般50-100倍的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20% ,100倍以上的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40% ,150倍以上的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 ,低於50倍則不能進行轉變。
超額認購倍數就是指證券市場發行股票或債券時投資者實際參與購買該公司的股票或債券金額與預先確定發行金額的比率。
拓展資料:
一、新股申購最佳的打新時間:
1、一般來說申購新股和時間早晚沒有什麼關系,但是可能又有點
2、根據統計,時間上的把握是會提高一定的中簽概率的
3、給你一些申購的技巧:
A、根據對中簽概率的時間段調查分析,得出結論:10:31———11:30,是申購新股的「黃金時段」,中簽命中率最高,14:31———15:00次之。
B、提高中簽的可能性:
訣竅一:迴避熱門追冷門。當出現多隻新股同時發行時,可以優先考慮較為冷門的新股。避開先發股,集中資金打後發股。假如有幾只新股幾乎同時出擊,那麼,選擇申購時間相對較晚的品種。因為大家一般都會把錢用在申購第一和第二天的新股,而第三天時,很多資金已經用完,此時申購第三天的新股,中簽率更高。
訣竅二:集中資金打大盤股。如果多隻新股同時發行,就選准一隻全倉出擊,以提高中簽率。資金較少的散戶應積極參與超級大盤股的新股申購,因為大盤新股的中簽率明顯高於小盤股。
訣竅三:資金量大保障高。當申購資金達到一定數量時,中簽率就會有保障。
二、股票中有效申購量是什麼意思?
有效申購量是指在新股申購過程中,最終確認成功申購的數量總和。比如同一隻股票重復申購一次以上的,只有第一次申購是有效的;再比如現在實行的一人多戶,如果多個賬戶同時申購,只會認定一個賬戶有效,其餘都無效。
㈣ 為什麼我的股票不能申購可轉債,可交換債
你好,可轉債申購顯示廢單,主要有以下原因:
1.深市基金賬戶不能申購深市可轉債;
2.同一隻可轉債每一個投資者只能申購1次。
㈤ 鹽湖發債值得申購嗎
可以。
鹽湖發債是否值得申購需要考慮可轉債發行期限,票息,公司業績等方面,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申購。
用戶申購新債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在新債上市首日賣出,從而獲取打新預期收益。新債都是按100元面值進行申購的,最小申購單位和中簽單位是1手,1手為10張,也就是1000元。
新債實行T+0交易規則,即新債上市首日即可賣出,而且買賣次數不受限制。如果市場行情和正股基本面都較好,那麼轉債上市首日大概率會上漲。
(5)三峽集團可交換債100倍認購擴展閱讀:
發債申購注意事項:
原股東參與優先配售的部分,應當在T日(申購日及配售日)時繳付足額資金。金禾轉債的T日是11月1日,即擁有配售權的股東若想認購可轉債,則需要在11月1日繳付足額資金。
用戶若中簽請及時繳款,如果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出現3次中簽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自中國結算收到最近一次棄購申報的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的申購。
用戶如若放棄認購的次數按照投資者實際放棄認購新股,可轉債與可交換債的次數合並計算。還有並非所有的轉債申購開盤就能賺,也有虧錢的,用戶適當注意。
㈥ 新債中簽資金不足會部分認購嗎
您好,如您中簽新債,但是繳款資金不足,上海市場放棄認購的最小單位為1手(10張),假如您中簽20張,但您只有1500元,則只會繳納1000元,剩下的10張則放棄繳款;深圳市場放棄認購的最小單位為1張(100元),假如您中簽20張,但您賬戶只有1500元,則可以繳納1500元,剩下的5張則放棄繳款。
溫馨提示: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自中國結算公司收到棄購申報的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的申購。
㈦ 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什麼意思
股票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是指股民在網上申請購買公司新發行股票數量的倍數,這個倍數決定了網下發行是否可以轉為網上發行,根據網上申購情況,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148.22倍,超過100倍但不超過150倍。其中有效認購倍數就是指實際購買金額與發行金額的比率;超額認購倍數就是指證券市場發行股票或債券時投資者實際參與購買該公司的股票或債券金額與預先確定發行金額的比率。啟動回撥機制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4.575億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10.675億股,占本次發行總量70%。一般50-100倍的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20%,100倍以上的回撥比例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40%,150倍以上的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低於50倍則不能進行轉變。
拓展資料:新股的認購倍數、中簽率如何計算
1、新股申購額度: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新股所在市場的平均持有市值申購數量:上交所1000的證數倍;深交所:500的整數倍
2、就是用發行總股數除以有效的申購總股數。比如發行100萬股,參與申購一億股,中簽率就是1%,認購倍數1/中簽率。這些在這個網站都有,更有最直觀全面的新股信息。
3、申購新股的中簽率如何計算: 中簽率=網上發行總量×100%/網上有效申購總量,申購上限,是一個賬戶的申購最大值。 目前公布的中簽率,是根據申購的數量和總發行量的比例。
4、滬市規定申購單位為1000股,每一賬戶申購數量不少於1000股,超過1000股的必須是1000股的整數倍;深市規定申購單位為500股,每一賬戶申購數量不少於500股,超過500股的必須是500股的整數倍。每一個有效申購單位對應一個配號。通過隨機分配的方式決定中簽的配號(即申購成功的申購單位)。則中簽的申購單位與參與申購的有效申購單位總額的比率就是申購的中簽率。中簽率=股票發行股數/有效申購股數*100%。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㈧ 可轉債申購中簽率多少 比新股中簽率高嗎
1、可轉債中簽率=可轉債發行數/有效申購數*100%。
2、可轉債申購日當天下單時間先後與中簽沒有必然關系。按照配號結果搖號中簽。投資者是否能中簽取決於個人運氣,中簽率越低的可轉債中簽的概率也相對越低。因可轉債、可交換債公開發行,一般公眾投資者可參與網上申購,無需市值,無需資金,頂格申購。所以可轉債的中簽率相對於新股來說,中簽率還是高一點的。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新債申購怎麼開通
新債申購和打新股一樣,需要開通證券賬戶,證券賬戶線下可以通過證券公司的營業網點開通,線上可以通過券商APP開通。開通後登錄證券賬戶,留意近期上市的新債和對應的申購時間,相.關信息上市公司會提前發布公告。
確認好要申購的新債後,像申購股票一樣輸入新 債的代碼和申購金額即可,很多券商還提供- -鍵打新功能。新債面額通常都是100元,最小單位是1手,即10張新債,也就是1手在不算手續費的情況下是1000元。
申購完成後,T+2日會公布中簽結果,中簽後根據中簽數量繳款即代表打新成功。完成申購後新 債一般會在一個月肭上市,上市 首日的預期收益通常在10%以上,在上市當天投資者就可以選擇賣掉新債。
拓展資料:
新債申購一般是指申購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債或可交換債。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與其它債券一樣,可轉債也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但和一般債券區分的一點是,可轉債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轉換為股票。不轉換,可轉債單純看作債券具有純債價值或直接價值。如直接轉換為股票,可轉債的價值稱為轉換價值。
開放式基金的認購和申購是購買基金在兩個不同階段的說法。如果投資者在一隻基金募集期中購買基金份額,稱為認購,基金單位面值為人民幣1元。
1、基金募集期結束並成立後,投資者根據基金銷售機構規定的手續購買基金份額則稱為申購,此時由於基金凈值已經反映了其投資組合的價值,因此每單位基金份額凈值不一定為1元,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1元,並且由於認購費率與申購費率不同的原因,同一筆資金認購和申購同一基金所得到的基金份額數多數情況下是不同的。
2、認購和申購的費率可能會有差別。基金公司通常會設定不同檔次的認購和申購費率,即根據投資者購買金額的多少適用不同水平的費率。在同一購買金額下,認購費率和申購費率也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情況需查詢各基金費率情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