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保險報的官方網站
王軍簡介資料:1969年出生,持有深圳物華公司10%股份,物華公司持有中紅博愛公司60%股份。郭美美在深圳有一輛蘭博基尼,就掛在王軍名下。炫富事件發生後,王軍已辭去董事職務。
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介:成立於2008年,是全國性的控股投資集團,是中國紅十字會的關系企業,主要業務是關於紅十字會相關公益,服務項目的投資、運營和管理。2011年6月底,隨著郭美美事件的升級,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捲入其中。
依託中國紅十字會的品牌和資源」的「紅十字博愛服務站」與中國人壽(加入自選股)北京分公司合作後,收效良好,合作不到一年,據其新聞稱「已達成68件保單,其中長險保費收入達到78萬多元,短險保費將近11萬元。」北京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自稱中國紅十字會的關系企業,並稱,「公司將在全國大中城市社區內投資構建3萬個紅十字博愛服務站,項目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承辦,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獨家投資、運營和管理,將覆蓋5000萬個家庭、1.5億人口」。
名為「博愛」的社區服務站公益項目,是郭美美事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把相關的公益機構及公司聯系起來。從2007年至2011年,與此項目產生關聯的已有兩家公益機構、5家公司。紅十字會旗下的博愛社區服務站,與北京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借殼」的王鼎公司,正是中紅博愛的股東。而在中國紅十字會的官方網站上,一則發布於2008年5月的信息則如此介紹:中國紅十字會將在三年內陸續在全國2萬個社區建立紅十字會博愛服務站。此服務站系廂式無動力車,相對固定擺放在社區內。車內配有輪椅、擔架、葯箱等急救物品,具有便民服務等多種功能。中國人壽的官方網站上,刊登了一篇《中國保險報》的報道,該報道證實,「紅十字博愛服務站進社區」活動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承辦。對主辦方的表述,與前述中紅博愛的網路招聘信息表述相同。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本身並未注冊,「承辦」需要具體的載體,考慮到中紅博愛和王鼎公司的股權關系,中紅博愛是有資格承擔載體功能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中國農業保險再保險共同體成立
要了解大地保險就必須要了結它的母公司!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公司成立於2003年10月20日,總部設在上海。注冊資本金57.2億元人民幣。
是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的直保財險公司。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由國家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4.08億元,兩大股東各持15.09%和84.91%的股權,是目前中國惟一的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再集團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的基礎上成立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1999年3月18日,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12月22日,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2007年10月,改制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跨入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全新時期。
目前,中再集團控股6家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形成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集團經營架構與管理格局。歷經數次重大變革的中再集團,在培育中國再保險市場、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發展、服務社會與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保險的保險」,中再集團在中國保險市場一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再集團建立起一支包括精算、核保、核賠、風控、產品開發、戰略研發在內的高水準的業務管理隊伍,積累了大量的再保險業務數據以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技術資料,並在技術推廣培訓、自主開發技術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有效的工作。
作為中國再保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再集團在國際再保險市場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再集團是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成員與管理公司、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副主席成員、亞非保險與再保險聯合會執委會成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中國有哪些比較出名的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的排名,各家的統計都不一樣,綜合保險公司品牌、資產、服務、社會知名度,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四家保險公司排名在前。
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人保)於1949年10月2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批准在北京西郊民巷108號掛牌成立。作為新中國保險事業的締造者和開拓者,中國人保在60多年的改革發展征程中,始終秉承「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使命,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計民生,提供了全方位、高質量的保險保障和服務,鑄就了新中國民族保險業的輝煌。
2、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主營業務為一體、傳統金融與非傳統金融並行發展的個人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之一。公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3、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構成了我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已連續11年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躍升為2013年的111位;連續7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2013年位列第237位;所屬壽險股份公司繼2003年12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同步上市之後,又於2007年1月回歸境內A股市場,成為內地資本市場「保險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壽險公司。
4、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公司旗下擁有壽險、產險、資產管理、養老保險和在線服務等專業子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為全國近8000萬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投資理財和資產管理服務。
『肆』 中國再保險集團領導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由國家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1.5億元,兩大股東各持14.5%和85.5%的股權,是目前中國惟一的再保險集團公司。
中再集團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的基礎上成立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1999年3月18日,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12月22日,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2007年10月,改制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跨入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全新時期。
目前,中再集團控股6家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形成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集團經營架構與管理格局。
歷經數次重大變革的中再集團,在培育中國再保險市場、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發展、服務社會與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保險的保險」,中再集團在中國保險市場一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再集團建立起一支包括精算、核保、核賠、風控、產品開發、戰略研發在內的高水準的業務管理隊伍,積累了大量的再保險業務數據以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技術資料,並在技術推廣培訓、自主開發技術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有效的工作。
作為中國再保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再集團在國際再保險市場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再集團是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成員與管理公司、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副主席成員、亞非保險與再保險聯合會執委會成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再集團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再保險業務為戰略支柱,以直接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戰略支持,圍繞集團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立足中國,引領亞洲,輻射全球,致力打造資本充足、內控嚴密、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再保險(金融)集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由國家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1.5億元,兩大股東各持14.5%和85.5%的股權,是目前中國惟一的再保險集團公司。
中再集團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的基礎上成立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1999年3月18日,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12月22日,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2007年10月,改制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跨入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全新時期。
目前,中再集團控股6家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形成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集團經營架構與管理格局。
歷經數次重大變革的中再集團,在培育中國再保險市場、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發展、服務社會與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保險的保險」,中再集團在中國保險市場一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再集團建立起一支包括精算、核保、核賠、風控、產品開發、戰略研發在內的高水準的業務管理隊伍,積累了大量的再保險業務數據以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技術資料,並在技術推廣培訓、自主開發技術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有效的工作。
作為中國再保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再集團在國際再保險市場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再集團是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成員與管理公司、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副主席成員、亞非保險與再保險聯合會執委會成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再集團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再保險業務為戰略支柱,以直接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戰略支持,圍繞集團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立足中國,引領亞洲,輻射全球,致力打造資本充足、內控嚴密、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再保險(金融)集團。
『陸』 中國保險報社,中國保險報社隸屬於哪
1、《中國保險報》於1994年1月5日正式創刊,是一份以保險為特色的專業財經媒體,也是中國保險業唯一公開發行的報紙、中國保險。
《中國保險報》的辦報方針是:立足保險、面向社會、服務行業、貼近百姓。報紙以保險業的百萬從業人員和已經投保及將要投保的各階層人士為主要讀者。
長期以來,《中國保險報》及時發布政府主管和監管部門的相關政策法規,公正報道發生在保險業內的重大事件,大力弘揚保險企業精神,及時交流海內外保險業務動態,從而使《中國保險報》成為中國保險界與社會溝通信息的橋梁,國外同行和相關行業了解中國保險業的窗口,人民群眾學習保險知識的園地,對推動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
《中國保險報》創刊後,從周二刊發展為周三刊,期期彩報。為適應保險業的迅速發展對報紙信息量、時效性的迫切要求,報紙還將繼續增張。增期擴版後的《中國保險報》,突出抓重頭新聞和信息量,在版面編排中重視短新聞和照片、圖表的使用,講求色彩變化,強化了版面的視覺沖擊力,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報社人員精幹,平均年齡35歲,各類專業人才占報社總人數的85%。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下設辦公室、計財部、報社、經營中心、網路技術部等部門。報社下設編委會、總編室、采訪部、專刊部、美術攝影部、照排室。
報社在集中力量辦好報紙的同時,努力搞好發行工作和經營管理,報紙的發行量由最初的3萬份,增加到約20萬份。廣告經營收入穩步增長,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進一步提高報紙質量,報社加快電子化進程,2000年建立了電腦采編系統,實現了采編全程無紙化、資料數據化、辦公自動化,並於2001年初推出電子版,同年建立了網站。
中國保險報為工作日報,每周一至周五齣報,每期對開八版。除常規新聞及評論版面外,並有投資周刊、海外周刊、產業周刊、營銷周刊、周末副刊等豐富內容。
2、中保網是在原《中國保險報》電子版的基礎上擴建成的、為廣大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提供資訊、商務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2006年10月正式上線,並獲得國務院新聞辦批准,具備新聞採集和發布資質。
為適應日益發展的保險行業對資訊的需求,中保網2013年9月9日完成技術升級和內容改版工作。新改版的中保網內容定位為「主流、重要、有價值」,嚴格遵循「差異化發展與融合式發展」的發展策略,報道最具權威的保險行業新聞、發出最有力量的保險評論、提供最有價值的保險服務。
改版後的中保網內容豐富,既有保險行業新聞,也提供營銷、法律、培訓等保險專業人士所操作案例和解決方案,更為廣大普通百姓提供保險超市、保險黃頁等實用工具。具體包括新聞、評論、法律、災難、投資、保險超市、營銷、法律、生活、在線培訓、保險黃頁等頻道。同時,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的「中國保險服務監督平台」將繼續為全體保險消費者開放,為投保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促進保險公司提高服務質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保險產品 中國保險報
上海保監局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共五家獲准經營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業務公司名單,分別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國保險報》的報道稱,上海保險業針對此項政策開發了兩款「低保費、高保障」的專屬商業保險產品。
一款是住院自費費用保險產品,為全國首款覆蓋老年人群的住院自費費用個人健康保險產品,客戶在上海市醫保定點公立醫院普通部或質子重離子醫院住院治療期間,所發生的合理且必要的自費醫療費用,按50%的比例進行賠付;
另一款重大疾病產品,是改進型重大疾病,在擴展市場上現有產品保障病種范圍的基礎上,保費大幅低於市場同類產品價格。
如果參保人同時購買兩款產品,上海職工個人的住院自費醫療保障、個人重大疾病保障當年度內將最多增加30萬保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保險報》和中保網同屬於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保險報》是目前中國保險業唯一公開發行的報紙,是中國保監會授予重大信息披露權的指定媒體,是保險行業政府采購信息披露指定媒體。十幾年的發展,在保險業可以說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影響很大。全國幾百家保險公司和經紀公司都有訂閱,而且閱讀群覆蓋從公司老總到保險營銷員到保險客戶各個層次。不過它的優點也正是它的缺點,由於太專業,基本上只在行業內發行,行業外知道的人並不太多。其實,它的很多內容對於投資理財、保險知識的普及來說,還是很實用的。
中國保險報目前為工作日報,每周一至周五齣報,每期對開八版。除常規新聞及評論版面外,並有投資周刊、海外周刊、產業周刊、營銷周刊、周末副刊等豐富內容。郵發代號1—212。
中保網()是在原《中國保險報》電子版的基礎上擴建成的、為廣大保險人和被保險人提供資訊、商務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國務院新聞辦批准有新聞發布資質的只有180多家。中保網是其中一家。
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整體實行股份制的新聞機構。2005年5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保監會批准,以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為主發起人,與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北京暢想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保控股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報紙出版、廣告、培訓、會展、互聯網、圖書音像發行等多種業務,報業公司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以保險文化服務為主、多元文化產業一體化經營的保險傳媒集團。
具體詳情可參考中保網里的關於我們
網上投稿和業務廣告合作都可以投到中保網最下方留的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基本上每天都有人處理來信。聯系電話是:010-63998215
地址:海淀區吳家場路51號
郵編:100036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