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茂集團的股本情況
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7月17日更名為湖北網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後於2006年7月19日更名為天茂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於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5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字(1996)291號文批准,公司於1996年10月31日在深交所公開發行1,112.20萬社會公眾股,注冊資本為5,162.20萬元。1996年12月23日,經湖北省證券辦鄂證函[1996]20號文批准用資本公積以1:1比例送股,股本增至10,324.40萬股。
1998年6月5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上字[1998]60號文批准以總股本10,324.40萬股為基數每10股配3股。其中,法人股股東放棄配股510.12萬股,其他股東全額認購該次配股2,587.2萬股。配股後,公司股本變更為12,911.60萬股。
1999年8月31日,公司根據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以1999年6月30日總股本12,911.60萬股為基數,用資本公積以每10股轉增8股的方案轉增股本,股本變更為23,240.88萬股。
2000年4月28日,公司根據1999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以總股本23,240.88萬股為基數,用資本公積以每10股轉增2股的方案轉增股本,共轉增4,648.176萬股,本次轉增後公司總股本為27,889.056萬股。
2001年2月,公司根據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公司字[2000]219號文批准向社會公眾股股東配售1,014萬股,公司股本增至28,903.056萬股。2001年5月,根據公司2000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以2000年末股本27,889.056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2股並派現0.5元,共送紅股5,577.8098萬股,變更後公司股本為34,480.8658萬股。
2001年9月,公司召開200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司以2001年6月30日股本34,480.8658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以資本公積共向全體股東轉增股份總額17,240.4328萬股,變更後公司股本為51,721.2986萬股。
2002年5月30日公司召2001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以公司2001年末總股本51,721.2986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0.5派現金0.125元,用資本公積轉增1股,變更後股本為59,479.4933萬股。
2005年11月9日,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東向2005年8月26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記在冊的公司流通股股東支付股票對價,流通股股東每10股獲送3.2股股票對價;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所有股份594,794,933股均為流通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為368,929,769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為225,865,164股。
⑵ 荊門都有哪些大型企業
1、荊門熱電廠始建於1976年,現有裝機容量184萬千瓦,已投產的100MW機組和220MW機組各兩台,是國家大型一類企業,華中電網的骨幹電廠之一。2002年底劃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是國電集團公司在湖北境內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2、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荊門市化工廠,創立於1983年,1993年改制設立湖北荊門化工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
3、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元月,是由楊才超等發起創建的大型民營化工集團。公司總部位於湖北省中部素有「中原磷都」之稱的荊門市境內。公司周圍公路、鐵路、水路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交通優勢。
4、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於2007年12月05日在沙洋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孫為京,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水產品、蔬菜、農副產品種養殖和銷售;速凍食品加工和銷售等。
5、荊門新洋豐中磷肥業有限公司於2005年4月30日在鍾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楊才斌,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硫酸生產(有效期與安全生產許可證一致,至2019年12月25日)等。
⑶ 天茂集團的介紹
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荊門市化工廠,創立於1983年,1993年改制設立湖北荊門化工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簡稱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為湖北網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為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總資產11.3億元,凈資產6.8億元,雇員總數1600多人,是經湖北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性質為民營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系國內著名投資機構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
⑷ 國華人壽是國企還是私企
摘要 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專業壽險公司,成立於2007年11月,總部位於上海。
⑸ 天茂集團更名國華人壽股價值多少錢
你好: 1、消息面上,天茂集團1月15日晚間公布預案,擬定增募資近百億元,控股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天茂集團此次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及其配偶王薇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9.06億股股份,發行價格3.39元/股,募資總額不
⑹ 創投概念股都有哪些上市公司啊
錢江水利、同方股份、杉杉股份、張江高科、天茂集團等。
1、錢江水利
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發〔1998〕266 號《關於設立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由水利部綜合開發管理中心等聯合發起設立,於1998 年12 月30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公司股票於2000 年10 月18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2、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3、杉杉股份
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自1996年股票上市以來由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轉型為新能源上市企業。
現有業務覆蓋鋰離子電池材料、鋰離子電容、電池PACK、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和能源管理服務等新能源業務,以及服裝、創投和融資租賃等非新能源業務,其中新能源成為公司主要的業績來源及未來發展重點。
4、張江高科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 600895)依託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已形成了生物醫葯、房產物業、通訊信息和海外投資四個投資集群。
其中,以中芯國際為產業核心、由150餘家企業組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群占居國內同行業的半壁江山;軟體園批准設立企業近900家,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軟體基地之一;生物醫葯機構累計達280個,包括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國家級和上海市級的研發中心、全球制葯前20強跨國公司等。
5、天茂集團
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荊門市化工廠,創立於1983年,1993年改制設立湖北荊門化工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
⑺ 中國保險公司的發展前景
鑒古而知今,知今而向未來。要看保險公司的未來前景,就要了解它的過往和現狀。
縱向來看,我們國家保險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封閉到開放、從稚嫩到成熟、從單一到多元的演變過程。
一家獨占時期
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即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造舊時代的保險業。彼時呱呱落地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很快形成了獨家經營國內保險業務的局面。在經歷了從停辦保險業務到全面恢復辦理的曲折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已遍布全國。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三足鼎立時期
交通銀行在1987年成立保險部,並於1991年4月組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成為中國第二家全國性的保險機構。1988年4月平安保險公司在深圳蛇口區開業,是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並於1992年6月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從此,中圍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和平安保險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
多元發展時期
1994年10月,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1995年1月,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改組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下設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實行產、壽險分業經營。1998年10月,原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原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原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再保險公司;將中保集團所屬的其他海外經營性機構全部劃歸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管理。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還批准設立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股份制保險公司。
2000年11月,民生人壽、東方人壽、生命人壽和恆安人壽四家壽險公司成立。
2001年12月,早在1929年就已成立的老牌險企太平人壽在中國大陸復業。
內外並舉時期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逐漸深入,特別是加入WTO之後,一方面,不斷有國內資本申請籌建保險公司;另一方面,外國資本開始進軍中國市場,進一步激活了中國的保險業。
早在1992年時,美國友邦保險就成立上海分公司,是保險市場恢復後進人我國保險市場的第一家外國企業。
1996年11月,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公司與外經貿信託在上海合資設立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以來,批准設立的第一家合資的壽險公司。
1998年10月.英國皇家太陽聯合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月,中美合資保險企業——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即現在的建信人壽)在上海開業。
1999年1月,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與中國中信信託合資組建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6月,法國安盛集團與中國五礦集團合資組建金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即現在的工銀安盛)。
2000年8月,中國人壽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中保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上海開業。
2002年1月,義大利忠利保險公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在北京成立了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1月,荷蘭保險有限公司與北京首創集團合資在大連組建中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2003年5月,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聯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上海成立海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即現在的同方全球);12月,由英國標准人壽和天津泰達控股合資組建的恆安標准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
按照中國加入WTO承諾的開放市場時間表,從2004年11月起,保險公司的國內保護將被徹底打破,除有關法定保險業務外,中國向外資非壽險公司放開所有業務限制。而對於人壽保險,我國在2004年時明確規定,外資壽險公司只能以中外合資的形式在中國設立營業性機構,且外資占股比例不得超過50%。為鼓勵國內保險公司的發展,保監會在2004年8月份曾向中資保險公司「開閘放水」一口氣發放18張新牌照。此後,長城人壽(2005)、華夏人壽(2006年)、陽光人壽(2007年)、中郵人壽(2009)、弘康人壽(2012)等保險業新銳陸續問世。直到現在,仍然會有一些新的保險公司映入人們的眼簾。如在2016年,就有北京人壽、三峽人壽、橫琴人壽、華貴人壽、和泰人壽等險企獲批籌建,另有約200家公司排隊靜候保險業新牌照。
橫向劃分的話,上述的保險公司可以歸於這么幾類:
一是保險集團系,如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安邦人壽、陽光人壽等;
二是大型股份制險企,如新華人壽、泰康人壽;
三是銀行系,如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中郵人壽、農銀人壽、招商信諾等;
四是地方系,地方系保險公司主要有各地方政府金融辦或財政廳牽頭,由當地具有國資背景、有資金實力的大型企業擔任股東,如利安人壽、永安財險、錦泰財險、東吳人壽、珠江人壽、吉祥人壽等;
五是民營系,如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國華人壽、生命人壽、合眾人壽、君康人壽、前海人壽等,其中,國華人壽的單一大股東是天茂集團,生命、華夏、天安等均系明天系旗下產業,民生人壽的單一大股東為萬向集團,前海人壽則為深圳寶能集團所擁有。
此外還有大型國企控股的保險公司,如幸福人壽、百年人壽、長生人壽,以及大型保險公司下屬的保險子公司,如人保健康、平安養老、和諧健康、太平養老等。
從最初的獨門生意,到保險業老三家,再到1996年新華、泰康等5家保險公司獲批開業,以及後來保險公司牌照的進一步放開,中國保險業的格局不斷出現變化,市場主體趨向多元,競爭漸趨激烈。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共有76家壽險公司,其中,中資公司48家,外資公司28家。出於拓展市場、壯大自身的需要,這些保險公司能夠為我們提供性價比越來越高的產品和服務,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保險公司多元競爭格局的出現伴隨著的是保險業在我國的不斷發展壯大。可以用保險密度這個概念做一個觀察。
保險密度:按照一國的人口計算的人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發展水平。從上面的趨勢圖可以看到,中國保險密度呈現出穩定、快速上升趨勢。2016年時,全國保險密度為2258元/人,同比增長高達27%。
當然,保險公司的快速擴張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一方面,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帶來挑戰。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家放開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讓保險公司更加依賴投資收益以支撐企業利潤增加和保費規模的擴大。而資本市場一旦泡沫化嚴重,將會對整體外部環境帶來不利影響,保險市場也會暴露出巨大風險。一些老牌的保險公司,不願意進行改革和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缺乏活力,在企業內部管理上忽視業務推動成本,盲目擴張,一味地靠人海戰術和廣告效應佔領市場,長遠來看,不僅會削弱自家產品的競爭力,還會反過來影響到客戶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產品銷售渠道擴大,問題也逐漸增多。傳統營銷模式依然較大,保險營銷員的素質依然有待提高,很多人身保險營銷員缺乏產品培訓,在銷售過程中不夠專業也得不到信任。目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各家保險公司也相繼在網上提供各種人身保險產品,但產品說明較差,只是一味地突出自家保險產品的優點,沒有明確的投保風險提示,無法有效地為客戶提供解答,容易使客戶進入投保誤區。銀行保險的擴張式發展也使得居民購買人身保險的保障意識變成了投資觀念,認為買保險就是獲得高收益理財產品,長此以往,在倒逼保險公司加大投資風險的同時,還嚴重阻礙人身保障類保險產品的發展。
不過就長遠來說,保險業和保險公司的發展前景無疑是廣闊的。目前人口老齡化,重疾年輕化,意外事故增加等各類風險逐漸增多,潛在的風險轉移需求也就增大。同時,整個市場對保險觀念以及保險知識的普及逐漸加強,大眾居民對人身保險的功能逐漸了解,保險產品也逐漸讓年輕人接受,人身保險市場將會逐漸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保險業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再用一個詞來形容:保險深度。
保險深度:指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反映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保險深度為4.16%。而在2014年時,全球保險深度就已經達到6.2%,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的保險深度分別為7.3%、10.8%、10.6%、9.1%,顯然,我們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未來的保險公司,需要通過內部體制改革來提升競爭力,整合多方面的優勢來推動人身保險業務發展。大型保險公司應逐漸轉型為金融控股集團,通過集團化運作,整合人、財、力以及對應的服務,適當降低費率,讓產品更加親民。而中小保險公司則應該建立企業間聯合協作機制,不僅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各取所需,還可以共同承擔責任,有利於擴大各個公司的承保能力和償付能力。當然,保險姓保,保監會姓監,無論大小保險公司,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都會得到監管機構日益嚴格和規范的監管,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不受損害。
未來的保險產品,應該遵循遵循市場變化和消費需求,根據地域、職業、年齡、收入、健康狀況等各種因素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創新產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未來的保險銷售渠道,將從傳統的以直銷渠道為主發展到電銷渠道、銀行渠道、經代渠道、社區渠道、互聯網渠道等共同發展,保險中介、保險超市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多樣的營銷方式可以讓人們的選擇更加便利,購買體驗也更加滿意。關鍵在於,不管是傳統渠道還是新興渠道,都需要大力提升銷售團隊的業務素質,從以產品為導向轉變為以需求為導向,從以保險公司為導向轉變為以客戶利益為導向,從讓人深惡痛絕的誤導、誘導式銷售轉變為咨詢式、顧問式的銷售。
其實,不管將來的保險業發展狀況如何,作為從業者,我們最應該做好的是強化專業素質和行業自律,本著對客戶負責的原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真正去為消費者把脈需求,選對產品,做好服務。
⑻ 荊門天茂集團詳細資料
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荊門市化工廠,創立於1983年,1993年改制設立湖北荊門化工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簡稱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為湖北網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為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總資產11.3億元,凈資產6.8億元,雇員總數1600多人,是經湖北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性質為民營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系國內著名投資機構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自創立以來,依託荊門石化,從一個1萬噸的聚丙烯廠發展為現在橫跨化工、醫葯兩個產業,集新能源、合成樹脂、原料葯及中間體、醫葯制劑四個板塊,100多個產品的大型上市公司。
2004年公司完成了股權重組,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重組兩年來,在地方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公司以資產重組、體制轉換為契機,克服了煤、電、油、運、原材料緊缺和漲價以及金融調控等各種困難,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調整產品結構、國際認證等多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
公司定位
新能源領域的先行者。在中南地區擁有最大的甲醇裝置並規劃建設年產100萬噸二甲醚裝置,在高油價時代將引領風騷。
原料葯領域的領導者。在解熱鎮痛原料葯領域擁有年產3800噸布洛芬裝置,位列世界第三,國內第一。在特色原料葯領域已有多個產品通過FDA現場檢查和COS認證。
⑼ 000627的股票現在該怎麼操作
1、截止到2015年8月28日,天茂集團(股票代碼為000627)的最新股價為7.17元。未來的操作要根據每個股民的炒股模式、風險承受能力、大盤走勢等因素而定,很難一概而論。
2、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荊門市化工廠,創立於1983年,1993年改制設立湖北荊門化工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簡稱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為湖北網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為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