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權轉讓日與股權轉讓基準日
基準日的設定不就是為股權定價作基準嘛,之後的收益都規定是給新股東,那利潤合並表肯定是做到630咯
B. 請教:增資擴股評估基準日至協議簽署日期間損益如何處理
延伸審計?我們會做期後事項審計,但增資的審計評估基準日肯定是不能動的。
C. 並購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的損益如何安排
關於過渡期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的損益,通常會約定自評估基準日至交割日期間的盈利由上市公司享有,虧損則由被收購公司股東承擔。在並購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需要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對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的盈利情況進行審計,如果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均為盈利狀態,則不涉及對上市公司的現金補償;如果過渡期內被收購公司或標的資產為虧損狀態,則需要對上市公司進行現金補償。
D.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就是從股東權益里扣除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損失或收益以後的凈利潤。
由於有些上市公司的規模較大,在成立的子公司中有一些是與別人聯營或合營的公司,並非都是全資擁有的,由於是絕對的控股,在財報中是合並報表的,但子公司所產生的凈利潤不是全部歸上市公司股東擁有的。
這就是告訴投資者,這個利潤是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聯營或合營公司所產生的利潤中不屬於上市公司的部份已減出來了。
非經常性損益包括以下項目:
1、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產生的損益;
2、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文件的稅收返還、減免;
3、各種形式的政府補貼;
4、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
5、短期投資損益,但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有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獲得的短期投資損益除外;
6、委託投資損益;
7、扣除公司日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後的其他各項營業外收入、支出;
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災害而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
9、以前年度已經計提各項減值准備的轉回;
10、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交易產生的超過公允價值部分的損益;
11、比較財務報表中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期間凈利潤的追溯調整數;
12、中國證監會認定的符合定義規定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E. 聯營企業轉讓合同約定評估基準日至交割日過渡期損益歸受讓方時,轉讓方可按權益法確認過渡期投資收益嗎
既然約定了過渡期的損益均由受讓方享有,轉讓方又依據什麼取得收益?
F. 重組過渡期間損益歸屬 證監會怎麼規定
中國證監會在梳理2009 年並購重組項目審核反饋意見所關注共性問題的基礎上編制的《並購重組共性問題審核意見關注要點》對於過渡期間損益安排進行了說明:「上市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對於以收益現值法、假設開發法等基於未來收益預期的估值方法作為主要評估方法的,關注擬購買資產的在過渡期間(從評估基準日至資產交割日)等相關期間的損益承擔安排是否可能損害上市公司和公眾股東利益,期間盈利是否歸上市公司所有。如期間盈利按約定非由上市公司享有,則關注是否影響標的資產估值作價的合理性,關注交易雙方是否做出了其他對等性安排(例如,雙方約定資產出售方不享受上市公司在過渡期間的收益,並採取具體措施確保資產出售方不能享有上市公司該項收益)。上市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標的資產作價自始確定不變的,關注標的資產在過渡期間如發生虧損,資產出售方是否向上市公司以現金等合理方式補足虧損部分。」希望對你有幫助。
G. 評估基準日至股權交割日的期間損益國家有何規定
都會在股權轉讓協議裡面予以明確,如果雙方有框架協議愛現的一般評估基準日到股權交割日之間,為雙方共管期,由股權受讓人承擔相關損益。
H. 合並基準日至重組日之間的損益怎麼辦
摘要 果被重組企業還存在,仍在被組企業處理,或上繳被重組企業股東;或經被重組企業股東同意,作為新公司資本公積。
I. 如何處理改制評估日至改制完成後的持股比例變動的利潤分配
1、本身:不涉及產權變動,一般不調整帳面價值。如果是自身改制,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存貨的變動,如果是正常的周轉,不需要進行帳務處理,自然反映到損益以及所有者權益中,只需要處理評估基準日到產權交易日之間的所有者權益變動屬於新舊股東的問題。如果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原來的評估調整分錄就可以了。
如:A改制,原有凈資產80萬元評估增值為100萬作為國有權益,占改制後新50%股份。基準日為12月31日。第二年6月1日新股東股份100萬到位。交易日應為6月1日。1-5月的權益增減應由老股東享有。
A:調整評估增值(為簡約不反映資產減值、負債增減)
借:增值相關資產科目
貸: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
期後發現資產非正常變動,調整評估結果,相應調整上述科目。
B:假設存貨以及其他資產屬於正常經營變動,按日常經營進行會計處理。期間新增屬於老股東的權益,可在年末利潤分配時,將該部分全部分配給老股東(也可在交易日提前分配,注意該期間所得稅的匹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資本公積—某股東資本准備(不當時分走的處理,以後分配走,或以後增資擴股時用)
2、出售不取消法人資格(對應收購不取消法人資格),評估後不調整帳面價值。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基準日到交易日之間的變動,調整之間資產負債變動情況,得到調整後的價值(或交易價值)。
3、出售取消法人,被出售不調整帳面價值。收購按交易日接受的資產、負債的評估價值並帳。與評估基準日之間的資產負債差異,相應反映到購買價格中(或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的處理問題)。如評估錯誤,調整評估結果。
總而言之,看具體交易情況、評估作價情況、基準日與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情況,具體處理。把握是否該進行會計調整處理、基準日至交易日之間權益變動由誰享有的問題,就能夠進行相應處理了。不一一取例。希望你能結合評估有關法規、具體情況處理。因為你說得不詳細,不能給你立即能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