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不政策」是什麼
1.檔案
11月17日下午6點, 金科集團召集北京、成都、無錫、長沙、江陰、重慶等8個城市公司舉行了全國視頻會議。 金科集團董事長黃紅雲宣布了 「不裁員、不降薪、不降低產品品質」 的 「三不」 政策。 消息一出, 業界側目。
2.背景
面對經濟危機, 企業應對之策無外乎三招:裁員、降薪、控製成本。 當178家企業裁員名單在網上瘋傳的時候, 白領一族是否人人自危。 與此同時, 重慶樓市多家企業也捲入裁員、降薪風波。 這個時候, 金科第一個站出來承諾:不裁員、不降薪、不降低產品品質。
3.解讀
金科集團副總裁 李戰洪
裁員、降薪、控製成本的方式會對社會、對行業、對企業、對員工、對購房者會帶來諸多負面作用。 因此, 金科集團不僅對所有員工, 也是對全社會作出承諾, 在調整周期內, 絕不採用 「裁員、降薪、降低產品品質」 這些方式以減低公司的經營壓力。 金科的每一個員工, 都是企業寶貴的財富, 是幫助金科集團實現今天輝煌成就的有功之臣, 在如今經濟大環境面臨困境的時候, 企業不僅不能通過裁員、降薪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反而更應該懷感恩之心善待員工, 和員工一起渡過難關。
⑵ 小米方面確認集團副總裁高自光因個人原因離職,今後他將何去何從
小米集團80後高管因個人原因離職,之後將何去何從,這個跟我們這些普通的打工族應該沒什麼關系吧,人家有這樣一個經歷,並且在不到40歲的年齡就能當上小米集團的高管,你覺得人家走了之後換一家企業是那麼困難的事情嗎?
這些基本上就是獵頭公司會有人去挖的,你這個公司現在一年給你50萬,有另外一個公司想把你挖過去,覺得你這個人在業內名聲也不錯,然後能力還可以,現在正好我們缺這樣的人才,一年給你60萬,甚至給你80萬加股權,你要不要去。這不是只存在於電視之中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只是很多人接觸不到而已。
⑶ 在金融危機中,重慶房價到底跌了還是漲了
重慶現在最受關注的事情是"十七條"以及購房退稅政策被叫停,你可以搜一下這方面的內容,下面給你兩條最新的相關新聞.
財政部並未叫停 重慶購房退稅仍存變
關於重慶購房退稅政策的消息,近來一直是公眾聚焦所在,關於地方政府是否有意托市,及個人所得稅的減免附帶的公平性問題被炒得沸沸揚揚。而與公眾激烈的情緒相反,重慶市地產界對此卻反應平淡。重慶大型地產開發企業金科集團副總裁李戰洪說,購房退稅政策並不會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樓房銷售,開發商對此不會寄予厚望。
目前重慶官方仍未在公開渠道回應這一信息,它能否繼續推行,也是未知之數。而1月19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堅決制止越權減免稅 加強依法治稅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一些地區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名,違反國家財稅法律規定,擅自出台減免稅、緩繳稅和豁免欠稅,或返還已繳納的稅收等政策,這種做法破壞了稅制的規范、統一,擾亂了正常的財稅秩序。
不過,重慶市政府決策咨詢中心財政金融所副所長何清認為,在當前特殊時期,國務院極可能允許地方進行相應的試點,因為這是穩定房市可採取的有效途徑之一。
2008年12月18日,重慶市政府推出《關於進一步採取適應性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該意見第七條規定,從當年12月1日起,市內購買住房的個人按揭貸款本息,可抵扣產權人個人所得稅的地方提留部分。
今年1月20日,重慶市又出台了《關於擴大內需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09]9號文),為「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住房消費,發揮房地產業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提出了16項促進房產發展的舉措,其中一條為「抵扣個人所得稅」。
相關條款規定,2008年12月1日後,在重慶首次(含改善型)購買住房並以按揭方式支付的,其按揭貸款本息,可抵扣產權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具體操作細則由市財政局、市地稅局、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另行制訂。這個意見涉及的調整稅費政策還包括減免部分契稅,營業稅,交易稅,同時放寬主城區購房的入戶限制等等。
這十六項政策的執行期為一年,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於此同時,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原來低迷的商品房市場實現了久違的開門紅,在一周內創下成交400多套的成績,在全國居於第一位。
隨後的2月2日,有公開報道稱,重慶有關部門收到國務院下發的緊急通知,要求該市暫停正在擬訂執行細則的「購房退個稅」政策。
此消息引起公眾廣泛關注。贊成的觀點認為,用減稅、退稅或抵免的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因此重慶的嘗試無可厚非。
反對的聲音認為,地方政府這種試圖阻止房價自然調整的做法,背離了民意,也嚴重違背了基本的經濟規律。
重慶政府沒有在公開渠道對此發表評論。但有重慶官員稱,只是財政部來電質詢,對重慶購房退稅政策表示關注,並未明確提出反對意見,而重慶市有關官員已專程赴京,向財政部做解釋。
不過在重慶地產界,業內人士並不如公眾反應這么強烈。
有部分開發商對此表示了贊同,他們認為購房退稅的效果,甚至要高於降息,可以直接刺激地產市場。
盡管具體操作細則還未出台,但重慶財政局一位負責人在公開場合介紹說,初定的方案為個稅當月抵扣,個稅地方留成比例為40%,假如某人每月的個稅為1000元,政策實施後,購房者可憑銀行按揭單據,每月繳納600元個稅即可。
「整個過程地方政府是非常好操作的,因為不涉及中央的部分。」多位稅法專家表示。
對於這次事件中,有重慶地方政府是否存在越權減免稅率之爭,分析師表示,個人所得稅是一個共享稅種,地方對其享有部分,有處置權,當然,要經國務院財政部的批准。
但更多開發商對此政策效果看淡。有業內人士稱,「這個政策基本上表達了政府的一個積極態度,但如果整個市場沒有全面好轉,這個政策是救不了的。而那些不能自救,靠政策生存的開發商,是遲早要退出的。」
另外有業界人士稱,「關鍵是市場,市場火的時候,政策再打壓,房子照樣賣得火,市場不好的時候,政策再扶持,也沒有用。」這一觀點也得到大多數地產商的認同。
盡管房地產界認為購房退稅並非當務之急,但對於地方政府,卻是一個拉動經濟有效手段。
1998年,上海市政府為啟動樓市消費,在全國率先推行購房退稅政策。按照當時出台的系列文件規定,在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間在上海購買商品房的個人,可享受有關個人所得稅的扣除。
去年6月,為了促進災後的房地產市場,成都也出台了「購房退稅」的救市政策。
對於重慶政府來說,作為重慶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投資總額佔到全市GDP的4%到5%之間,同時還關聯50多個行業,對地方經濟有著重要影響。
去年12月,據重慶市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向市工商聯遞交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重慶主要房地產企業正深陷高利貸危機,相關高利貸金額在100億至120億元之間。調查顯示,重慶本地上規模的代表性房地產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捲入高利貸借款中。部分借有高利貸的地產商已遭逼債,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商會希望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支持開發企業渡過難關。
但另一方面,2008年重慶商品房的價格卻一直呈上漲趨勢。據統計,2008年重慶全市建築面積成交均價為4064元/平方米,較2007年上升22.56%。不過重慶官員多次表示,重慶樓市是一個健康的市場,其價格一直在中西部都處於較低水平,並不存在泡沫,即不存在政府要維持高價房之嫌。
該市房管局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表示,應該看到,重慶擴大內需出台了很多政策,並不單單針對房地產。
二、"十七條"促重慶樓市小幅回暖
去年年底,為刺激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簡稱"十七條")。目前,"十七條"的執行情況如何?"十七條"能否真正刺激房地產市場?近日調查發現,"十七條"對提振樓市信心的作用較為明顯,但部分措施執行不力。
龍湖地產重慶公司營銷總監楊華表示,市政府出台的優惠政策對樓市的刺激作用比較明顯,春節期間,重慶龍湖的實際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三成左右。
同時,受"十七條"刺激,我市二手房市場也在春節期間"火"了一把。據了解,春節期間全市二手房成交量較節前增長了30%,與去年春節期間的成交量持平。鋼運置業董事長代育松稱,春節期間二手房市場火爆的原因有二:一是返鄉民工增多,房市的剛性需求增大;二是契稅和營業稅的減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購房者的負擔,也簡化了二手房交易程序。
年前市政府出台的"十七條"優惠政策中,包括了抵扣個人所得稅以及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等問題,其具體操作細則由市財政局、市地稅局、人行重慶營管部等部門另行制定。但目前,只出台了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施細則,其他細則正在制訂當中。
那麼,已出台的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施細則,真正執行下去了嗎?
龍湖•春森彼岸項目的銷售人士稱,"我們不做公積金和抵扣個人所得稅業務。"
對此,楊華稱,春森彼岸屬於高檔住房項目,有關銀行不願做高檔商品住房的公積金個貸業務。然而,在查閱"十七條"相關規定時發現,"十七條"並未規定公積金個貸不能購買高檔商品住房。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稱,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高檔商品住房也適用於公積金個貸業務。
未執行公積金個貸新規的並不只龍湖一家。融匯半島銷售部人士稱,該項目的公積金個貸業務仍按照單筆最高15萬元的舊標准執行,並未執行新的單筆最高20萬元的標准。
對此,一銀行業人士表示,商業銀行並未把公積金個貸業務當成"香餑餑"。"因為公積金個貸的利率很低,利息很少。"該人士稱,除此之外,同購一套房,公積金個貸業務要比按揭業務多些程序,"辦起麻煩!"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⑷ 紅光股票原始股怎麼辦
600511該股大盤這次下跌資金仍然沒有出現大的流出,仍然維持穩定,26。6的支撐區域最終還是起了作用,該股回壓該支撐位後拉起由於並沒有遠離該點位太多我的建議仍然不變,有效守住26.6繼續持有,以後價格如果挑戰29附近是在幫你移高止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