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類歷史上共有多少次科技革命
截至2019年,人類歷史上共有6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第一次科技革命也就是工業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4、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紀後期)
以系統科學的興起到系統生物科學的形成為標志,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納米科學與生命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整合,形成系統生物科學與技術體系,包括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系統遺傳學與系統生物工程、系統醫學與系統生物技術等學科體系,將導致的是轉化醫學、生物工業的產業革命。
5、第五次科技革命(電子和信息技術普及應用至14年)
電子和信息技術普及應用開啟了第五次科技革命之門,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全球處於半個世紀以來的又一次重大技術周期之中。
6、第六次科技革命(2015年開始)
第六次科技革命,從科學角度看,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學革命」;從技術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創生和再生革命」;從產業角度看,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從文明角度看,可能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㈡ 江蘇易工場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蘇易工場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服務政企客戶的互聯網定製交易平台,總部位於江蘇省宿遷市國家級電子商務產業園。
法定代表人:丁小勇
成立時間:2015-08-26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30000006480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宿遷市宿豫區洪澤湖東路19-13號A座、B座天地廣場1-6層
㈢ 科技發展對經濟的影響
科技發展可大大推動經濟發展。
歷史已經不止一次地證明,每一次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都會引發一場產業革命。從歷史上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來看,都是科技的巨大創新帶動了這一地區的經濟。
幾世紀以來,世界經濟中心從英國、法國,向德國,再向美國的轉移,將經濟發展史同科學技術史或者思想史結合起來,對比就可發現科技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的推動作用。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科學上的新發現和技術上的新發明不斷涌現,而當這一進程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則會產生科學技術上的質的飛躍和重大突破,從而推動社會生產、經濟和生活領域發生深刻的變革,我們把人類社會的這一歷史現象稱為科技革命。
一般地說,從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紀末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這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生產力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以機器大工作代替工場手工業,使人類進入機器時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發生的,以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它把社會的工業化提高到一個嶄新階段,使社會生產力進入電力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於20世紀中期,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志。人類面臨的這一新科技革命,將使世界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它以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為前沿,以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激光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的應用為特徵,把人類社會推進到信息時代。
1912年奧地利經濟史學家約·阿·能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指出:「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體系,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重新組合,以獲得潛在的利潤。」技術創新的要領既不同於科技革命,也不同於一般的技術發明,而是泛指社會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某種創新活動。如創造新產品、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法,開拓新的市場或材料來源,以及實行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等。技術創新的含義非常豐富,它是技術與經濟的某種聯系,並貫穿於科技、經濟、社會諸多領域的社會現象。一個國家的技術創新活動,與社會體制、產業結構、資源配置、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金融、教育以及國際合作等都有密切聯系。加速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技術創新能力是國家經濟活力和企業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從而成為當今國家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