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聯網搞垮了哪些行業
互聯網和人工智慧和資本運作。 基本都是做死一個行業。國家把企業做死,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中國十大罪惡的行業,
1、房地產推高房價,百姓押寶房地產,房地產收割了地,收了百姓的錢,收了銀行的錢,然後不斷裁員。讓人變成機器。這樣的行業,已經無底線可言。雖然有一票收益,但帶來的創作卻是無法磨滅的
2、互聯網:現在人人都覺的互聯網高大上,互聯網若是創新研發,當然是好事。現在是互聯網把企業,把老百姓的利潤壓為0,做生意無法可做。這些人是不是失業,失業後是不是意味著倒閉
3、人工智慧,讓機器代替人,所有都去代替人,覺得人無價值。這樣下去,老百姓真的會受益嗎? 在美國富人壓迫窮人,在中國富人壓迫窮人,政府不發聲,默默允許。真的會讓更多人就業嗎? 中國這樣下去已經畸形發展了。被企業綁架了。 我們支持創新,但不是創新背後無底線
4、資本投資,這也是一個無底的行業,用資本去敲詐別人。讓小企業拿不到錢。逼的企業去找這些資本,其帶來的結果就如同萬科一樣,不上市,企業等死,上市企業做死。
所有的體現的這種不是良性發展的層面上。當今企業已經賺盡了每一分錢
Ⅱ 徐山的個人履歷
徐山先生曾任:
東方電視台新聞主播、國際新聞主編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中國上市公司)總編導、首席翻譯、公關與市場總監
新華通訊社記者、上海分社電視新聞中心總編室主任、《國際專題電訊》製片
加拿大《東方時報》總編輯、東方影視公司總經理、《北美財經》主編
歷任:
加拿大全景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加拿大上市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
正泰集團(中國上市公司)副總裁
中外名人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中外名人影視製作公司總經理
美國納偉仕智能媒體技術集團(美國上市公司)副總裁
新光集團執行總裁,兼任集團行政人事中心總經理、戰略投資部總經理;另兼:義烏新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浙江新光飾品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恆興集團副董事長、總裁
現任:
華億通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兼任集團戰略發展中心總經理;另兼:上海茗盛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上海岩盛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執行事務合夥人。
徐山先生策劃組織或應邀出席的峰會(摘要):
柯林頓對話華商領袖峰會(現場口譯,北京,2005.02);
施瓦辛格對話華商領袖峰會(組織者、總策劃、現場口譯,北京,2005.11);
世界工商協會峰會(黃菊副總理出席。開、閉幕式口譯,北京,2004.09);
中國與歐盟峰會(曾培炎副總理帶隊。與會並演講,漢堡,2004.11);
歐中企業家論壇峰會(吳儀副總理帶隊。與會並用英語演講,日內瓦,2004.10);
李光耀對話華商領袖峰會(用英語與李光耀內閣資政對話,新加坡,2004.10);
中國工商領袖論壇(用英語與東盟秘書長對話,新加坡,2003.10);
博鰲亞洲論壇(與會,博鰲,2003.04;2004.04;2005.04);
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黃菊副總理帶隊。與會,達沃斯,2005.01);
中德投資環境論壇(施羅德總理、徐匡迪副主席出席。與會,北京,2003.12);
加中經合商貿論壇(組織者、總策劃、秘書長,溫哥華,2001.10;2002.10);
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與會並演講,深圳,2004.08);
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與會並演講,亞布力,2005.02);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與會,北京,2003.12;2004.12);
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策劃者,北京,2005.12;2006.12);
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發展論壇(與會並用英語演講,紐約,2008.06);
商亦載道·精神啟示論壇(與會並用中、英文演講,上海,2010.10);
全球CEO發展大會(與會,上海,2013.11);
東盟與中國「一帶一路」暨亞投行發展論壇(與會,金邊,2014.11);
首屆全國新三板大會與創業項目大賽(嘉賓、評委,上海,2014.11);
美國「總統貿易代表團」之中美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論壇(與會,上海,2015.04)。
Ⅲ 五年後,大數據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五年後,大數據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全球大數據和數據分析領導企業Teradata天睿公司(紐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從母公司 NCR 公司剝離獨立)每年舉辦一次全球用戶大會(Teradata Partners),我們討論大數據不過三五年的事情,但是這場業內規模最大的數據分析峰會已經開了30年了。你能想到想不到的最資深的行業、商業智能、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專家,而且全球大名鼎鼎的數據驅動型企業的用戶代表也都在這兒了。
會議間隙,記者采訪了Teradata天睿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Mike Koehler、首席技術官Stephen Brobst,以及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辛兒倫(Aaron Hsin),他們從不同方面分享了大數據是怎樣改變和即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商業生活。
記者:中國公司已經開始從大數據中獲得立竿見影的商業收益嗎?
辛兒倫:其實,不管是立竿見影,還是潛移默化,就像本屆大會的主題Breaking Big所闡述的一樣,我們要積極擁抱大數據,在應用中要「打破束縛和限制」,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應該探索和追求「創新、差異化、勇氣、重大進展和卓越表現。」
所以,企業要在大數據上獲得收益,就必須堅持創新和追求創新,不管在技術上尋找突破,還是從業務流程、組織架構、企業的分析文化上,都要進行積極的創新。在國內,有十多個行業的客戶選擇Teradata做了很多創新的項目,包含政府與公共服務、地鐵、交通運輸、航空、通信行業、銀行、保險、證券、物流、快遞行業、製造行業、汽車、零售、電子商務、電力能源等行業。
比如在國內的快遞行業,我們幫助一家領先的快遞公司建立其數據收集和分析系統,協助完善其業務流程。通過找到它們業務流程中的「跑冒滴漏」環節,將業務環節的各種數據,例如掃描數據、車隊的運營數據等跨部門的數據整合起來,改善計費流程系統,實現關聯分析等高級分析功能,杜絕了以前流失的收入。據這家快遞公司測算,在項目結束的第一年,如果假設部署Teradata解決方案和服務的費用為1塊錢,那客戶由此帶來的收益就達到80塊錢,這就是非常顯著的改變。
在保險行業,大部分保險公司都以為客戶會在周末查詢有關保險的相關信息,所以投放網路廣告都選擇周末時段。其實,通過我們的大數據分析證明,其實應該是周一!就是大家最忙的工作日的第一天。所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將廣告資源投放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人群就是幫助企業獲得真正的受益。
針對營銷方面,我們經常會接到各種「騷擾」的推銷電話,其實這就是在不正確的時間、不正確的地點、用不正確的方式來提供給不恰當的人。企業應該基於客戶的數據分析,用更加智能的方式來服務,我認為這種不精確的服務應該會越來越少。
其實,不管是已經在駕馭大數據中受益的企業,還是那些剛剛開始征程的組織,很多企業曾經面對大數據項目的投資時都出現過猶豫、徘徊。當然,這就需要更大的勇氣支持。Teradata以及廣大客戶的調查已經看到,我們是時候積極行動了。我們也理解,文化上的轉變可能比技術和分析流程上的轉變歷時更久,但是我們一直強調,大數據從小做起,相信企業也能很快看到大數據的價值,看到數據分析在商業變革中帶來的不可替代的驅動力。
記者:大數據在技術層面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到底有哪些因素影響到大數據的技術進步真正投入到應用當中去?
Stephen Brobst:人們只是假裝熱愛技術進步,哈哈!實際上,人類希望看到的是一步步的改變,而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像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早已存在,但是,現在直接讓大眾接受無人駕駛還是困難的,改變將會是循序漸進的。現在的汽車已經實現了自動泊車功能,這就是邁出了無人駕駛的第一步。無人駕駛更多是因為法規、監管、保險公司、律師之間存在的問題,現在還沒有很快大規模應用。
另外,盡管人的生命非常珍貴,但你的汽車上的感測器數量比人身上的可穿戴感測器多的多。通過佩戴感測器,大數據可以提供很多健康方面的數據分析。例如根據你個人的基因狀況,提供個性化的葯物和治療方案。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很多人害怕,因為個人隱私的原因,不希望把自己的基因組數據放在大資料庫裡面。
在大數據領域,目前發展非常迅速而且想像前景最為豐富可能是物聯網數據。Teradata公司認為大數據分析的未來圖景就是「萬物皆可分析」(Analytics of Everything)。此外,在Gartner公司的分析預測中,發布了2016 年可能影響企業的十大技術趨勢,其中萬物信息化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入選。
其實,這些預測正是技術發展現實的寫照。實現萬物皆聯網或者萬物皆可分析,最主要的是靠感測器技術。在我們目前生活的時代,感測器技術結合大規模並行處理能力,使我們能夠測量並整體分析幾乎所有現象。先進的儀器使我們能夠跟蹤萬物的變化,例如天氣變化模式、汽車駕駛習慣、乃至快餐店冰箱的溫度、醫院里(或家裡)病人的生命體征。將這些數據採集至資料庫,並運用廣泛的統計、分析及可視化工具對這些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
正是由於這些感測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產生了新的數據源。例如,通過射頻識別讀取器,我們能夠進行零售庫存跟蹤與控制、醫療測試采樣跟蹤、預防欺詐行為等;通過GPS定位跟蹤器,能夠進行車隊管理和交通運輸和貨運管理;通過數據採集感測器,我們就能在製造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系統中採集到實時的數據用於分析。
但是,物聯網之所以沒有快速發展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我們還需要更加廉價的感測器。第二,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的標准,這點非常關鍵。例如,針對物聯網數據的分析,我們發布了Teradata Listener軟體,就是為了解決數據規格和實時分析的難度。第三,安全因素。物和物之間的聯網涉及安全,如果有不良數據傳送,比如說飛機、汽車、油泵等被黑掉就會造成事故,必須慎重。
記者:在您看來,五年之後大數據會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發生哪些改變?
Mike Koehler:根據IDC最新的報告,全球聯網設備的數量在2014年是103億,發展到2020年將會增長到295億。這將帶來社會和人類生活的巨大變化。我們不會像分析師一樣去預測未來,但是可以分享幾個大數據應用的非常實在的例子。
未來五年,雖然有很多東西已經實現了互聯,但是將還有更多的物品被連接到一起,導致新的大數據源不斷涌現,同時帶來新的洞察和前所未有的機遇。例如,在農業領域,大數據可以幫助葡萄酒庄酒庄,讓他們自動控制給葡萄澆水、施肥的時間,甚至進行針對性的管理。
我們的每架飛機、每列火車和地鐵、每輛車輛、甚至騎行的自行車等,都能夠通過感測器實現互聯,我們可以實時地了解到知道它們潛在的問題在哪裡,解決方案是什麼,怎樣去進行維修等。
對當前和未來發展,大家雖然都認識到大數據的價值或者帶來的改變,但是我更要強調大數據分析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說,只是擁有數據並不能成為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只擁有數據並不能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太多便利。Teradata公司的客戶,美國全國保險公司客戶管理副總裁Kathy Koontz 女士指出:"重要的不是數據,而是如何使用數據。企業必須改變它們的經營方式,學會從數據中洞察事實並做出反應,否則數據整理得再有條理,也沒什麼價值。"
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Jeff Immelt曾說,「今天,數據分析時代已經來臨,數據分析不再是未來願景。每家實業公司都將圍繞數據與分析技術以某種方式進行變革。」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數據和分析正在徹底改變各個行業,徹底改變消費者,並帶來新的競爭對手,但更重要的是,數據和數據分析使得我們的社會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轉型。
Ⅳ 2018年的重大事件
1月1日——2006年跨年曼谷連環爆炸案11周年紀念日。
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
1月9日——微軟公司停止對Windows8的主流服務支持。
1月17日——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3周年。 3月1日——3.1雲南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件4周年祭。
3月8日——2014年3·8馬來西亞航班失蹤事件發生4周年。
3月9日~3月18日——2018年平昌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韓國平昌舉行。
3月22日——浙江紹興英烈楊鋼林犧牲15周年紀念日。 4月1日——張國榮逝世15周年。
4月8日——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逝世五周年。
4月14日——玉樹地震八周年紀念日。
4月20日——雅安地震五周年紀念日。 6月1日——6·1東方之星旅遊客船傾覆事件3周年紀念日
6月14日~7月15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將在俄羅斯舉行。
6月25日——「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傑克遜逝世9周年
6月29日——iPhone上市11周年。
6月30日——黃家駒逝世25周年。 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
7月1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
7月3日——醫聖李時珍誕辰500年。 8月1日——香港地鐵迪士尼線通車13周年。
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八周年紀念日。
8月8日——八八水災九周年紀念日。
8月8日——第十個全民健身日,北京奧運會舉行十周年。
8月12日——南京地鐵一號線開通運營13周年,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3周年
8月18日~9月2日——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將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 9月8日——新疆UFO事件13周年。
9月11日~9月23日——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第三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9月12日——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13周年。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
10月7日——北京地鐵5號線通車運行11周年。
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飛船升空11周年。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
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52周年。
1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發行3周年。 12月20日——紀念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
12月26日——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14周年紀念日。
Ⅳ 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暨誠信50強盛典上,伊利股份喲入選嗎2
伊利股份榮膺「2014主板誠信50強」
Ⅵ 曹德旺的個人經歷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團,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他是不行賄的企業家,自稱「沒送過一盒月餅」,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80億元,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
2009年5月,曹德旺登頂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是首位華人獲得者。
2014年12月,首部自傳性著作《心若菩提》正式出版。
2018年9月,曹德旺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2018年10月24日,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6)2014上市公司峰會擴展閱讀:
曹德旺的」自信「:
「沒有能力自信,一切都是廢話」曹德旺有一次跟高盛亞洲董事長吃飯的時候,對方給曹德旺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你是我見到中國人最自信的一個。」但這樣的自信需要背後經過千錘百煉的能力來支撐。
從1976年到2000年,整整花了24年的時間才學會怎麼做玻璃。到最近這幾年,福耀開始飛速發展靠的都是過去幾十年如一日的技術錘煉,打好基礎才有了今天。
創業初期,曹德旺招不到大學生,於是就自己去學習管融資、管資本,管報稅、資金調度、收款,會計管核算……曹德旺說,後來當了總經理,有人想要忽悠他的時候,被他一句話就問倒了,他笑著說:「他知道完蛋了。」
但對於企業經營這件事情,曹德旺十分嚴肅,「要去創造一個偉大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就是作為一名企業家必須具備的能力自信,沒有能力自信,一切都是廢話。」
Ⅶ 為什麼G20峰會和亞運會都選擇杭州
平心而論,杭州還算不上是個「國際大都市」。
那麼,一聽就很高大上的G20峰會(亞運會什麼的,擺到這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最後為何會花落杭城?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咱還得先去看看,之前那些舉辦過G20峰會的國家,都是怎麼挑城市的。
自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之後,掌握著全球近90%GDP和近80%貿易額的20國集團開始坐不住了。這場非正式對話的參與人員,也開始由各國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上升到了各國領導人。會議的「含金量」,妥妥地變高了。
7年來,G20峰會共舉辦過10次。
華盛頓
首次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沒啥好說的,08年那場金融危機,讓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嘗到了多麼痛的領悟。它亟需聯合全球各大經濟體,一同推動金融體系改革。
倫敦
二次峰會在英國首都倫敦。老牌全球金融中心,跟華盛頓一直都是一起愉快玩耍的小夥伴。這根分量頗重的接力棒,舉目四望,也就倫敦吃得消接。
匹茲堡
三次峰會在美國匹茲堡。這座昔日的「世界鋼都」,按中國人的說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漂亮典範。它以金融創新驅動改革,這對G20峰會來說,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多倫多
四次峰會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經濟中心多倫多。多數加拿大公司上市於此。這里還是全球最宜居、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硬體、軟體,都無可挑剔,舒服。
首爾
五次峰會在韓國首都首爾。這根接力棒總算從歐美手中轉到了亞洲,也從發達國家轉到了新興市場。既然G8已經擴成了G20,那麼讓後發國家亮亮相,也是理所應當、順理成章。
戛納
六次峰會在法國戛納。這里以陽光、沙灘和每年5月舉辦的戛納電影節聞名於世,自然也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浪漫的法國人為啥挑在這里開會,想想昔日的北戴河,或許你就懂了。
洛斯卡沃斯
七次峰會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不消說,這么一個大多數人聽都沒聽說過的地方。必然又是一個旅遊勝地啦。
聖彼得堡
八次峰會在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這里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文化藝術、科學教育,它樣樣精通,聲名斐然。
布里斯班
九次峰會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確,它的名氣不如悉尼和墨爾本,但它代表的是發展的希望。通俗來說,就是「潛力股」。此外,這里還有著多次國際會議的組織經驗。舉辦G20峰會,不怵。
安塔利亞
十次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海濱城市,氣候宜人,附近多有希臘羅馬遺跡,假日天堂一個。各國領導人又可以趁著開會領略一下別樣風情了。
絮絮叨叨從一梳理到了十,看出個中的城市演變邏輯了嗎?
沒錯!城市的選擇,正在由早期的政治、經濟中心,向後期的休閑旅遊、歷史文化、發展潛力等領域的優質城市轉移。
回過頭來看杭州,對照這幾條標准,簡直太符合了!
論旅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八字足以說明一切;論歷史,「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的自帶光環足見底蘊;論潛力,杭州正是中國新生代互聯網蓬勃發展的高地。
其實,去年11月,中國將成為2016年G20峰會主辦國的消息甫出之時,便有不少媒體開始揣測,到底是哪座城市能獲此殊榮。
當時,最熱門的候選城市莫過於倆。北京和上海。
就連環球時報也在當時發布社評《G20適合在中國的哪座城市開》稱:「京滬,尤其是北京,更適合舉辦G20。」
畢竟,北京舉辦過08年的奧運會和14年的APEC峰會,而上海舉辦過01年的APEC峰會和10年的世博會。都算是見過世面的。
在大型國際會議的籌辦方面,這兩個城市的經驗最足,出差錯的概率最小。
但與此同時,網路上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認為這種高端會議不應該總是在京滬兩地開,最好也考慮一下二三線城市。
這一想法正在中國逐步落地。
著名的博鰲亞洲論壇,就固定在了海南的一個小地方;夏季達沃斯論壇,也在大連跟天津之間輪流值班;去年的青奧會,選擇了南京;影響深遠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則落腳在了浙江烏鎮……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杭州一直都是國際會議承辦城市中的佼佼者。杭州曾獲2009年度中國「重要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大獎。2014年,杭州共承接國際性會議17個,位列中國大陸城市舉辦國際性會議數量前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連續四年穩居三強之位。
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企業的能量。而馬雲本人,也在前不久被英國首相卡梅倫任命為其特別經濟事務顧問,中英雙邊貿易有望提速。
杭州也將在「中國電子商務之都」的基礎上,全力推動金融和互聯網融合發展,有意逐鹿中國互聯網金融中心。
從舉辦城市演變規律上的匹配,到內在發展邏輯上的高度吻合,杭州,拿下G20峰會,當之無愧!
Ⅷ 成功的企業是如何突破核心技術的
核心技術分為技術核心和設計核心:術核心是在基礎理論基礎上在確定技術路線情況下支撐產品實現的技術選擇中的關鍵部分,完成這條思路的技術和工藝就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開發投入大、周期長、代價高。具有不可復制性,是企業基於對產業、市場和用戶的深刻洞察,以及環境長期孕育形成的,有獨特的市場價值,能夠解決重大的市場問題。
陳湛勻從案例中指出:夜光達作為新材料行業的科技型企業,專注於反光材料的研究,對核心技術的研發始終保持極大的投入,公司每年至少投入收入的7%用於研發,每年至少新增40個技術項目立項研究。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夜光達的技術突破:
夜光達作為新材料行業的科技型企業,專注於反光材料的研究,對核心技術的研發始終保持極大的投入,公司每年至少投入收入的7%用於研發,每年至少新增40個技術項目立項研究。從世界反光材料行業來看,第一代反光材料技術為玻璃微珠技術,第二代反光材料技術為微棱鏡技術,第三代反光材料技術為全棱鏡技術。夜光達一一實現了對著三代技術的攻克,打破了跨國公司在高端反光材料領域的壟斷。
對於第二代反光材料技術---微棱鏡技術,微棱鏡反光材料包含精密切割、電化學、激光焊接、光固化、薄膜深加工等技術門檻,夜光達花了6年時間在微棱鏡的研發上大量投入,突破了30多道工藝瓶頸,解決上百個技術細節問題,首次實現微棱鏡反光材料的量產,2014年到2017年這三年間,夜光達微棱鏡反光材產品達到100多種,打破了當時只有3M等跨國企業在反光材料領域長期壟斷的局。目前夜光達已經能完成每年近1億元份額的微棱鏡反光材料市場國產化。
對於第三代反光材料技術---全棱鏡技術,2016年,加拿大國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中生教授加盟夜光達,與集美大學合作研發團隊共同攻克全棱鏡產品技術。全棱鏡技術此前只有美國3M公司掌握,2018 年5月,夜光達成功生產出全棱鏡,首次在反光材技術上持平美國3M公司。目前新的全棱鏡產品已在試驗階段,目標直指全面替代出口。
著名經濟學家、全球共德CEO陳湛勻教授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並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與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國家名校進行學術交流,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陳湛勻教授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陳湛勻教授長期專注於地產金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成長,對這些領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豐富的實際經營經驗。他擅長實用解決具體方案,將廣泛的商業知識和特定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致力於運用金融專業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優勢、贏利能力,放大企業價值並創造價值,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Ⅸ 「歐派」是什麼
歐派是家公司
歐派 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4年,2009年成立"廣東歐派集團",是中國整體櫥櫃行業的領先品牌,擁有國際化家居產品製造基地,極具競爭力的生產規模。歐派以整體櫥櫃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包括整體衣櫃、整體衛浴、現代木門、牆飾壁紙、廚房電器等,形成多元化產業格局,是國內綜合型的現代整體家居一體化服務供應商。
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廣州歐派廚櫃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正式成立"廣東歐派集團"。歐派是全國工商聯櫥櫃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國家《住宅廚房》和《住宅整體衛浴間》標准編制單位,共獲得中國環境標志認證產品等國內外權威部門授予的60餘項認證和榮譽稱號。
歐派率先引進全球領先的德國豪邁柔性生產線,產品製造過程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三管齊下,確保產品從設計、開料、裁切、表面處理、裝配、運輸、安裝到服務每一環節都做到最好,保證高品質產品。原材料選用符合歐洲E1級標准環保板材,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和歐美前沿時尚設計的元素,為消費者提供高端產品,開創中國家居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