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版車機電股份有許可權公司、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天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轄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10家專業公司、1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屬單位。
(1)上市公司核彈擴展閱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是我國唯一的洲際戰略核導彈研製生產單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在按照「發展航天、強大集團、改革創新、鑄造一流」的發展方針,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突出導彈武器系統、宇航技術與產品、民用產業三大主業,努力向國際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標邁進。
2. 國企高管如何避免刑事風險
一、 需要了解的幾個概念(一)、何謂刑事法律風險:所謂刑事法律風險,是指刑事責任主體因違反國家刑事法律導致承擔刑事責任或者刑事制裁的風險,也可以說是刑事責任主體所實施的行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分則規定的情形從而可能受到刑事處罰的風險;這種風險一但從「可能」變成「現實」,往往會給企業及企業高管帶來致命的打擊。(二)國企高管的范圍:所謂國企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國有企業中從事經營管理的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217條規定: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筆者認為我們通常所講的「高級管理人員」應做廣義的理解;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法律並沒有明確將公司的董事和監事列入高管人員,但客觀上公司的董事和監事履行著相應的管理或監督職權,可以根據公司的章程將其列入高管人員。由於公司章程可以擴大公司高管人員的范疇,因此,公司其他重要門部的負責人同樣也可以成為公司的高管人員,也就是說國企高管不限於法律的規定,可以根據公司章程的約定由企業內部按照管理體制加以確定。二、 目前現狀簡析目前,在國有企業領域的經濟犯罪屢見不鮮,我們經常在報紙、電視、網路等褚媒體中看到某某國企高管落馬的報道,沖擊著我們的視野,敲打著我們的神經。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主動談及防範刑事法律風險,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更是很少有人主動談及防範刑事法律風險,他們認為如果自己主動提及此事,會被別人懷疑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事」;更有甚者認為在大庭廣眾之下談防範刑事風險,是主動規避犯罪,是挑戰社會,是不光彩行為,擔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有的高級管理人員自己做事「光明磊落,身正不怕影子斜」,認為刑事犯罪離自己太遠,只要自己不主動去實施犯罪,就不會有什麼風險,也就沒必要主動防範。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十分危險的;關於國企高管犯罪的情況總結起來大致存在兩種:一種是為了企業和個人利益,積極主動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另一種陷入刑事風險則是被動的、無意的。很多時候,企業高管們雖然能堅決杜絕第一種情況的發生,但是由於他們認識上的偏差和法律意識的淡薄,忽視了可能給自己引發牢獄之災,或者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的法律風險。往往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例如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陳同海受賄案,河北三鹿集團及其原董事長田文華等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深圳能源集團原董事長兼總經理勞德容濫用職權案等等,大量鮮活的案例令世人振聾發聵,發人深省;為了明晰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經營中的犯罪「紅線」,正確識別刑事風險點,避免陷入無意或被動犯罪,是我們每一位國有企業高級管理者必須嚴肅認真對待的頭等大事。三、 國企高管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及原因分析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要職,管理企業的運營,掌控企業的資源,是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肩負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社會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等重大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這部分人決定了其所在企業發展的方向與速度。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可能導致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更為嚴重的是刑事責任;關於國企高管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主要存在於《公司法》、《刑法》等法律中;而僅僅一部《刑法》涉及國有企業高管的罪名就達88個之多,企業從設立到終止的全過程,比如在企業設立、企業治理、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用工、知識產權管理、國企改制、融資並購、企業解散、稅務管理等各領域,其高管都可能因為實施了不法行為而構成犯罪,從而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之所以可能導致承擔刑事責任就其根本原因是高管們法制觀念淡薄,法律意識不強所致。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刑法》總則中規定的兩個條文:第三十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刑法實行的是雙罰制,國有企業高管就是法律規定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當然要承擔刑事責任。 從刑法分則來看,國有企業高管可能涉嫌的罪名大都集中在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比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虛報注冊資本罪」、「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等等;但是在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幾個罪名也應引起重視:比如刑法第271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272條規定: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諸如以上法律規定,往往會因為企業高管的「疏忽」招致牢獄之災;筆者曾經在江蘇某中級人民法院辦理的一起刑事案件就非常值得高管們反思:李某擔任某國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於缺乏法律意識私設小金庫,將小金庫里的錢款借給了單位人員買房子,還將單位用於招待的煙酒用於兒子的婚宴,並且私自收受別人饋贈的代金券現金等,因此他檢察院提起公訴,同時觸犯了挪用公款罪、貪污罪、受賄罪,盡管其涉案金額總計不到20萬元,卻被數罪並罰判處有期徒刑11年,如果他稍加註意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至於觸犯刑律。四、刑事風險預防措施國企高管刑事責任風險的問題不僅關繫到自身的人身權、財產權,關繫到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也關繫到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宏觀全局, 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壯大,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在經營過程中種種犯罪「因子」極有可能聚合成「核彈」,隨時可能「爆炸傷人」。許多企業高管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日常可以說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他們自以為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盤根錯節的社會關系,甚至還有自己的「保護傘」,因此他們往往把法律當「兒戲」。在他們的潛意識里,也許還存在著「沒有花錢擺不平的事」的錯誤意識。因此他們肆無忌憚,一而再、再而三地給自己「製造枷鎖」。還有一部分靠自己「闖出來」的企業高管,把企業當成一手帶大「孩子」,為所欲為,他們缺乏對法律的必要的敬畏,心存僥幸,天真地認為「法網恢恢,疏而有漏」。當然,也有一些企業高管,他們確實既不懂法,又無法預見或者判斷當時行為後果的嚴重性,結果非常令人遺憾地走上了犯罪道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可以看出:重視開拓、重視權力,而輕視法律、輕視規則,這是非常危險的。前面我們提到的幾位企業高管一生馳騁商海,甚至製造了商界一個又一個的神話,然而,面臨司法機關調查時,財富大廈卻轟然倒塌。有多少名噪一時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落得個鋃鐺入獄、最終身敗名裂的下場,究其原因還是法律風險意識不高,也就是說法律觀念淡薄、法律意識不強是他們可能受到刑事追訴的最主要原因;以上說了那麼多,相信各位國企高管已經從中找到了避免刑事風險的最佳答案了,那就是:加強法律學習、提高法律意識,聘請一位律師作為本企業的法律顧問或聘請多位律師成立一個法律顧問團為企業和企業高管保駕護航。
3. 創業板重組松綁什麼意思
1、 創業板重組松綁是證監會在2019年10月時。在《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所謂重組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並購、收購、借殼、買殼上市公司以實現其資產上市的行為。創業板重組松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 擬取消重組上市認定標准中的「凈利潤」指標。支持上市公司依託並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
3、 擬將「累計首次原則」的計算期間進一步縮短至36個月。引導收購人及其關聯人控制公司後加快注入優質資產。
4、 促進創業板公司不斷轉型升級。擬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5、 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資產改善現金流、發揮協同效應,引導社會資金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集聚。
說的白話一點,就是創業板的股票也可以借殼重組上市了,創業板股票經營不下去的話,就可以通過資產重組,被其他公司借殼上市。這一條規則,可以說是「核彈級別」的影響力,特別對於在創業板上業績不佳、處於掙扎邊緣線的公司。
拓展資料
創業板重組的松動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建議取消重組上市准則中的「凈利潤」指標,支持上市公司以並購方式實現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
[2]建議進一步將「累計首次原則」的計算期限縮短至36個月,引導收購人及其關聯人在控制公司後加快注入優質資產。
【3】推動創業板公司持續轉型升級,計劃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4]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多渠道投放資產改善現金流,發揮協同效應,引導社會資金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聚。
重組上市放鬆以來,市場上涌現出一批創業板重組上市概念股。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今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創業板重組松動概念的價值有所弱化。
4. 歷史警示過度股權質押是摧毀股市核彈頭
時間走到2017年5月底後,面對中國A股的跌跌不休,大盤權重指數與個股的嚴重背離,以及關於IPO爭議,股東減持新規實施等股市「故事」演繹的越來越精彩之機,突然傳來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的倡議。
從6月6日午間到當日晚上,一天之內竟有10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兜底式增持倡議的公告,從而一舉超過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動盪時期的數量。據記者統計,2015年共有11家公司發布類似倡議,2016年僅有4家,而今年6月2日至6日晚間,發布企業的數量猛增至15家。
咋一看,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無論是在A股大盤指數走低,還是個股處在低位,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自家公司股票無可厚非。美股發生危機時,或者某家公司股價下跌過多時,在美上市的公司增持回購自家公司股票是作為「救市」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做法。美國公司回購股票都是市場化的選擇,自動自發的增持回購。中國A股目前現狀決定了急需出現這種好現象。在中國股市的危機關頭,終於出現了自願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應該值得可喜可賀的。
在一時興奮過後,細細分析卻發現這種兜底式增持背後竟然存在一大隱患。兜底式增持資金從哪裡來是個必須透明公開披露的事情。從披露的公開信息發現,「喊買」背後,多數公司存在高比例股權質押現象。
比如,雪人股份於5月25日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汝捷累計質押股份14138.63 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78.40%。另外,第二大股東陳勝累計質押股份5377 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84.16%。
科陸電子4月26日公告,實際控制人饒陸華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累計數為57487.35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4.64%,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0.86%。
星徽精密5月30日公告,控股股東星野投資已質押股份6852萬股,占星野投資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4.81%,占公司總股本的32.67%。
不再一一列舉。
一切金融風險的原罪是高桿桿融資。中國A股2015年的股災,從資金最終雪崩斷裂角度來看,是被瘋狂加杠桿推向大風險泡沫的。兇手是股市流動性瘋狂加杠桿。就在2017年初險資風險凸顯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瘋狂加桿杠,將股權質押循環往復融資導致的。
歷史上最血淋淋的例子是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股市瘋狂加桿杠融資,最終導致美國20世紀20年代末期與30年代的經濟金融大危機。
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股票市場。在那個「沸騰的20年代」,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股票繁榮,所有的人都在買進和賣出股票。這個瘋狂的牛市中購買者所依靠的大多數都是保證金。這意味著購買者只需支付部分現金就可以買到價格10000美元的股票,差額部分以新買的股票抵押作為支付。
1929年美國股市達到了幾乎瘋狂的地步。當時,整個美國幾乎所有人都篤信股市永遠上漲,不會下跌。時任美國總統胡佛與時任美國財長奉行完全的商業主義,商業第一是胡佛政府奉行的所有政策核心。當1929年9月美國股市開始下跌時,胡佛以及財政部長都出來安撫股民說,美國經濟的基本面非常好,股市沒有下跌的基礎。同時商業大鱷的洛克菲勒、摩根等都出來告誡民眾美國股市不會下跌 ,並且自己拿出了巨額資金來買漲托市。然而,卻沒有阻止住10月的暴跌。原因何在呢?
那時由於政府給民眾傳遞的是經濟一片大好,股市鶯歌燕舞,永遠不會下跌的信號。因此,許多民眾企業都不再做實業、開工廠,而是把資金全部用來炒股,許多都是從銀行貸款等借債炒股,並且把買來的股票抵押給銀行多次貸款炒股。
然而,1929年9月美國股市開始下跌時嚇壞了銀行,銀行立即要求股權質押貸款炒股者歸還貸款。銀行越逼越緊,炒股者只有賣掉股票還款,結果越賣,股市越跌,越跌銀行逼債越緊,投資者越開始拋售股票,股市越暴跌。終於在1929年10月份美國股市崩盤了。
胡佛沒有想到,民眾也沒有想到,財大氣粗的洛克菲勒、摩根投入巨資也沒有挽救美國股市崩盤的命運。接著世紀罕見的經濟大危機爆發了。一句話,都是股權質押借債炒股等惹的禍。
這個歷史血淋淋的教訓一定要汲取啊。
不要埋怨說減持要管,增持也要管啊?關鍵在於是如何減持,又是如何增持的?法制制度與風險既是照妖鏡,也是底線!
5. 前幾年的熊市是什麼原因呢
你好,熊市的形成原因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出貨」期。它真正的形成是在前一個多頭市場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企業的盈餘到達了不正常的高點,而開始加快出貨的步伐。此時成交量仍然很高。雖然在彈升時有逐漸減少的傾向,此時,大眾仍熱衷於交易,但是,開始感覺到預期的獲利已逐漸地消逝。
第二個階段是恐慌時期,想要買進的人開始退縮的,而想要賣出的人則急著要脫手。價格下跌的趨勢突然加速到幾乎是垂直的程度,此時成交量的比例差距達到最大。在恐慌時期結束以後,通常會有一段相當長的次級反彈或者橫向的變動。
第三階段是由那些缺乏信心者的賣出所構成的。在第三階段的進行時,下跌趨勢並沒有加速。「沒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階段就跌掉了前面多頭市場所漲升的部分。業績較為優良的股票持續下跌,因為這種股票的持有者是最後推動信心的。在過程上,空頭市場最後階段的下跌是集中於這些業績優良的股票。空頭市場在壞消息頻傳的情況下結束。最壞的情況已經被預期了,在股價上已經實現了。通常,在壞消息完全出盡之前,空頭市場已經過去了。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6.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有哪些上市公司
目前,核工業集團公司的上市公司有兩家:一家是中核蘇閥科技實業回股份有限公司(簡答稱「中核科技」),是承襲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蘇州閥門廠的品牌、質保、技術製造和管理諸優勢的基礎上創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 1997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閥門行業和核工業系統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證券代碼 00777 ;
另外一家是中核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國際」)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二級成員單位,是中核集團專門從事海外鈾資源開發業務的平台,公司的直接股東是中核集團全資擁有的中國國核海外鈾業有限公司。中核國際於2008年11月5日通過借殼收購設立而成,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科鑄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2003年1月在香港上市,股票交易代碼是HK2302。
補充:*ST鈦白也是中核旗下企業。
7. 郎咸平的作品都有那些
外資案例著作:
《新帝國主義在中國1》 本書取名「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並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為了激起所謂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而是要警示國人,尤其是政府部門和民族企業,徹底丟掉幻想,在認清帝國主義新本質的前提下,與之進行有效的競爭和合作!在當下的全球性時代,力爭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之一,才是我們的理性應對之道。郎咸平在本書大膽提出「新帝國主義」的概念。他說,不管是輪胎特保案這樣的國際貿易糾紛,還是外國資本在中國的一系列並購動作,都是西方國家戰略在起作用,是「新帝國主義」盤旋在我們的上空。他指出,國內的水價、油價、糧價變動的背後,是外國資本和國家機器之間嫻熟而默契地配合。驅之不散…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2009年以來,我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出現回暖跡象,股市上漲、樓市熱銷、車市火暴,這是否說明我國經濟已經回暖?郎咸平教授對蕭條時期的各種獨特現場進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場回暖背後的真相與亮點,指出我國經濟的真正危機並非金融危機,而是製造業危機。在此基礎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蕭條時期並不意味著毫無機會。通過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各領域的逐一解讀,為讀者找出投資機會。並最終得出結論,只有「第四駕馬車」——產業鏈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動中國經濟。 《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2》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主要內容: 1、金融危機的「綁架者」國際金融炒家鑽了誰的空子? 郎咸平說_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2、黃金與美元飆漲的背後 應對第二次金融海嘯,美國行嗎? 3、經濟開始回暖了嗎?你了解金融危機下的「口紅理論」嗎? 4、「小沈陽」火爆背後的經濟學因素 2009年股市投資「秘笈」 5、韓國汽車,從笑話到神話,請劉翔來做廣告,就一定會成功嗎? 6、破解「大牌」的成功模式 產業升級能否應對金融海嘯 7、匯源收購案背後的博弈 美國為何不就製造業 8、假如奧巴馬是羅斯福,能救美國經濟嗎? 索馬裏海盜為什麼會鋌而走險? 《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附身中國人和中國企業的文化魔咒 《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的產業鏈陰謀》主要內容: 1、洋超市的「潛伏戰」 關於房價 2、「四大糧商」:糧價變動的幕後推手 從種子到餐桌的危機 3、美國布局全球經濟新戰略—「碳計劃」 新能源 4、力拓「諜影」後的跨國較量 誰引爆了日本的「金融核彈」 5、奧巴馬訪華帶來三大禮物 「挖金礦故事」里的經濟學 6、「國際慣例」下的陰謀與較量 紡織品出口遭遇棉花之痛 在本書中,郎咸平教授談興甚濃,興致盎然,語言大膽詼諧,而且看問題一針見血,直達事件最真實層面。從3·14事件中CNN對中國的詆毀、到汶川大地震的眾志成城;從大眾對奧運經濟的過度期盼到奧運禮儀的中華風采;還有海峽兩岸對台灣現狀的真實解讀,功夫熊貓凸顯的文化融合以及諸葛亮能否成為優秀的企業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讀,全部都是在電視、平面媒體上聞所未聞的觀點,這是在郎教授對東西兩種文化體系透徹理解的基礎上並且從社會民眾中的普遍的小細節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趨勢,令讀者有醍醐灌頂的痛快淋漓之感。在解釋了中華文化的劣根性後,郎咸平教授開始講述古代四大商幫的歷史,並透徹地分析這些劣根性的表現及對商幫歷史的影響。通過剖析古代各個中國商幫的崛起時機,以及最輝煌時刻商幫的不同資本用途選擇,在大歷史背景下,分析中國古代商人的堅韌、拼搏,以及他們的理想追求,並對商幫沒落的原因進行思考,最後對中國的封建王朝的衰落進行評論。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主要內容: 本書一共五個部分。 本書的第一部分談的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生活總是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本書的第二部分談的是為什麼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本書的第三部分談的是為什麼我們企業的日子過得也這么難。 本書的第四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環境這么糟。 本書的第五部分談的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
金融危機探索:
《金融超限戰》 金融超限戰——郎咸平
國際金融炒家就是金融界的恐怖分子,他們製造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恐怖事件,他們製造的金融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超過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造成的經濟損失,也給全世界人製造了空前的心理恐慌。 本書從金融恐怖分子製造的金融危機源頭講起,從次級債的形成、擴散,到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泡沫破裂,金融機構資金鏈斷裂、歐美的救市政策等整個過程做了介紹,是一本完整解讀國際金融炒家的通俗讀物。 同時,郎咸平教授又分析了世界經濟衰退可能會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提出了中國的應對之道,以促成中國經濟的良好循環。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
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你是不是也曾經像這代人一樣心懷一個簡單而淳樸的夢想:只要努力打拚,就能「追求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學術文選:
《郎咸平學術文選》 出版日期:2007年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這是一本專業的學術著作。郎咸平將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27篇學術著作分7個部分加以歸納整理,以期為公司管理者及國家宏觀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觀、理性的現實依據。此前,郎咸平教授在國際頂級經濟學雜志、金融學雜志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並且其引用率在華人經濟學家中堪稱第一;在公司治理方面,尤其公司財務學方面,其論文引用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堪稱公司治理方面的世界級頂級學者。
本土產業、案例以及企業戰略
《產業鏈陰謀1: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產業鏈陰謀2: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郎咸平著,洞察跨國巨頭」不能說的秘密」)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正上演著一出產業鏈悲劇。在這出悲劇里,憑借產業鏈優勢盤剝中國企業的外商們笑逐顏開,得意洋洋;中國的經濟、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百姓卻在哭泣!這樣的悲劇必須終結!在中國經濟的危急存亡之秋,東方出版社於奧運會之後出版了我的《產業鏈陰謀》系列圖書。 《產業鏈陰謀3:新帝國主義並購中國企業的真相》 郎咸平又一案例作品:我們的民族產業正身陷一場可怕的產業鏈陰謀!! 該書詳細描述了金融資本如何操縱中國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麥等,以控制中國農業產品的定價權。該書也描述了金融資本如何操縱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以控制中國礦產品的定價權。金融資本透過掌控農和礦兩大資源的定價權,從而掌控了中國製造業的原材料成本。 《本質一——破解時尚產業戰略突圍之道》 《本質二——破解娛樂傳媒產業以小搏大之謎》 《藍海大潰敗——本質Ⅲ:本質論VS藍海戰略》 《你想到的都是錯的:本質Ⅳ:你的想法要符合行業本質》 《誤區:中國企業戰略思維誤區分析》 郎咸平《誤區》
2004年6月開始的國企改革大討論可以說是國內幾十年來少有的公開與激烈。不論每位專家、學者的表達方式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此大規模地交換觀點卻是極為難得的。我將這次產權改革大討論的過程,專家學者對我的批評,我的回應和我提出「新法治主義」的精要詳細地披露於本書中。另外,本書也將通過對海爾、TCL、德隆等企業存在問題的討論來闡述我對我國國企改革中流行的幾種錯誤思維的分析及我的產權改革思路。 本書名為《誤區——中國企業戰略思維誤區分析》,原因在於,中國目前的改革中,在企業界流行著幾種錯誤的思維。我認為其中的第一個錯誤思維即是產權改革的錯誤思維。 我在本部分首先分析了產權改革的三個重大思維誤區。第五章則希望正本清源地批判主導這次產權改革思維的新自由主義學派,提出我的「新法治主義」思維。在本部分我共選擇了三個案例,第六章的海爾、第七章的TCL、第八章的格林柯爾用來說明產權流失的問題,讀者可以從這三個案例中體會到國有資產流失的嚴重性。 《公司治理》 該書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頂尖的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問題進行很有見地的研究,其內容針對性強,對正在完善中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公司治理一直是現代國內外企業中最為困難的問題,是以此為切入點,用現代金融學的方法與範式,以實證的數據剖析了具體的案例,揭發了問題的實質。本書的出版對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運作:企業競爭、擴張、危機戰略案例》 《整合:中國企業多元化與專業化整合戰略案例》 《操縱:機構投資人與大股東操縱策略案例》 《標本:地產領導者領先之道》 《思維:國際級企業和企業家戰略思維》 《科幻: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戰略評判》 《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該書的內容介紹: 蕭條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但是這些機會並非俯拾皆是,而是匯集成了一些特殊的亮點,等待有心人去發掘。 股市和樓市等市場的機會還是有,而且在美國政府的強勢介入下,黃金和歐元的走勢都發生了急劇變化,如何把握危機時候僅存的機會? 美國政府在2009年的年中之後到底想達到什麼樣的政治目的?當然,我的水平有限,只有30%的把握,我認為有可能針對中國。 能夠想到放棄創造力,那需要多大的創造力?一個既不靠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又不靠產品創新的公司,它不但能扛住金融海嘯,而且業績還不錯,它們的產品既便宜又時尚,到底是什麼原因? 只有掌控「6+1」的整條產業鏈,你才能做到晉江企業的水平。只有把產業鏈極度壓縮之後,你才能夠做到ZARA的水平。 ……
《郎咸平說:中國商幫》
郎咸平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公司治理和企業戰略專家,呼籲保護中小股民的信託責任,批判MBO式的「保姆理論」,痛斥國有資產流失的「冰棍理論」,郎咸平被譽為中國經濟的「鐵榔頭」,被媒體尊稱為「郎監管」。2007年以來,主持《郎咸平說》系列電視節目,其相關書籍和光碟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 品味儒商文化底蘊,構建現代商業文明 學習傳統商業精粹,規避現代經濟危機 簡要目錄: 盤一、晉商(上):天下第一商幫, 晉商(下):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盤二、徽商:無徽不成鎮 盤三、浙商(上):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浙商(下):無寧不成市 盤四、粵商(上):廣州十三行的風雨征程 粵商(下):太陽無時無刻不照在粵人身上
8. 從事火箭研發的股票有哪些
000901和879是與火箭的公司,前者是技術和燃料及設備,導彈為其主要產品,後者是電子產品.如果說不轉型的航天股現在已經非常少了,等於沒有.你見過中國造核彈的公司上市的嗎,那是絕密的肯定不能上市;相反那些不重要的而又需要錢的就上市了.其它的有火箭股份,
9. 生產導彈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航天長峰、航天通訊、航天電子、撫順特鋼、航天晨光。
1、航天長專峰
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屬限公司(航天長峰:600855),是我國首家經國防科工委批准軍工資產上市的企業。
2、航天通訊
公司導彈主要產品為單兵肩扛式防控導彈,涉及通信產品及服務、通信裝備製造、航天防務裝備製造,是導彈武器系統總裝唯一上市公司。
3、航天電子
航天電子以在航天專用電子設備等方面所擁有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技術和資源為依託,建立了適應軍工產品研製要求的,集研究、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科研生產聯合體。
4、撫順特鋼
公司是國內軍工鋼生產基地,為我國第一科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導彈、多個國防工程提供了大批關鍵的特殊鋼新型材料。
5、航天晨光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9月30日成立,並於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注冊資本為29970.3萬元,股票簡稱「航天晨光」,股票代碼為「6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