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東借公司錢合法嗎
股東借公司錢一般合法的。但該股東不得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否則違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② 股東借給公司的錢怎麼歸還
摘要 股東借款給公司,公司還款給股東的方法:如果公司的對公賬戶有開通網上銀行,可以直接在網上銀行轉過去股東的個人儲蓄卡上,就是原來他借給公司的那張卡上,然後要用途要寫明是還款就可以了。
③ 公司借給股東錢需要什麼協議
公司與個人之間借款合同注意事項:
公司與公司之間拆借資金雖然在現實中大量存在,但其合法性一直沒有被認可。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認為「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利息應當收繳」。
但公司與個人之間借款卻是允許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中,確認「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
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因此,本文就著眼於討論公司與個人之間借款時,應如何製作和簽訂借款合同的問題。
但公司與個人之間借款,卻不能僅僅滿足於打一張借條,而需要關注更多的條款設定以避免風險。
一、利息
首先,借款要收取利息的,應當在合同中寫明利率標准。利率標准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保護。
其次,利息不能並入本金計算復利,也不能在借款時預先將利息在本金中扣除。
如果合同中沒有寫明利率標准,出借人與借款人對此發生爭議,一般按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但如果個人與個人之間借款沒有寫明是否收取利息,則按照無息借款處理。)
二、款項交付
借款一般通過現金直接交付或銀行支付兩種形式交付,需要在合同中寫明。建議採用銀行支付形式,以保留支付的憑據。
小額借款(十萬以下)可以用現金直接交付,但應當要求借款方開具收條,或者在合同中寫明簽訂合同即確認已收到款項,不再另開收條。
在有的借貸案件中,出借方雖然提供了借款合同,但是借款方否認收到了借款,而雙方在交付時又沒有開具收條,就會出現無法收回借款的風險。
同樣,在另一些借貸案件中,出借方提供了匯款憑證,但沒有簽訂借款合同,借款方就聲稱此款是贈與而非借款,而出借方又不能提供其他證據證明是借款,最終也未能順利收回借款。
④ 股東個人借公司的錢怎麼做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股東
貸:銀行存款
⑤ 股東把錢借給企業要交稅嗎
股東借錢給公司不是應稅行為,不需納稅。
如果公司支付利息(不論利率高低)則應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目依20%稅率代扣代繳股東的個人所得稅。
股東借錢給公司,如果取得借款利息的話,要交稅。否則不用交;企業支付給股東的借款利息,要取得發票入賬。
股東取得的利息收入,要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屬於「金融保險業」稅目;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目。
若個人股東無償借款給企業,沒有取得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5)股東借給公司錢叫什麼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⑥ 股東個人借公司錢有什麼合理避稅的方案嗎
這種現象在行業很常見,主要方案有:1、變股東借款為非股東借款 2、如果股東借款是為了買車,可以考慮將車放在公司名下 3、如果股東是想要借款出來進行投資,可以考慮以公司名義對外投資 4、股東借款用於生活日常開支,可以考慮不借款,合理設計工資薪金。5、股東個人可以通過比安財穗的平台向公司借錢,即可合法合規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