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在買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在買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2-04-10 11:54:07

A. 中國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大量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有大量沉澱資金,隨便翻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公告,比如2014年德力股份發布公告,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多喜愛公告,增加閑置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6年11月份,有9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購買理財產品公告,其中60多家的投入資金中包含閑置募集資金。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

公司的理由通常是這樣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大多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是以保障資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大多會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為7天,最長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這樣一算,一個億買一年理財利息是:1億元*3%=300萬元,這可是凈利潤,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劃算。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不能對上市公司的說法偏聽偏信,需要審視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眾多案例的總結,可以看出,其實上市公司熱衷於銀行理財,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理財產品收益高,獲利快;二是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企業發展的動能不足。這其中透露出的風險如下:

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這違背了我們投資者的初衷。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但有的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不做業務創新改進,而是去買了理財產品,用錢生錢,實際是存在一定的資金浪費。

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趨利避害!

另外,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再補充一句,入市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

B.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

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把閑置的資金用來購買理財,則給投資者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不看好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除此之外,當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出現巨大的虧損情況,則可能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購買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1、風險程度:大家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產品的風險程度,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買哪一種。目前,理財產品基本都是不承諾保本的,且預期預期收益越高的產品,風險越大。

2、封閉期限: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理財產品很多都是有封閉期限的。在封閉期內,大家的資金是無法取出的。因此,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來決定選擇封閉期限是多久的理財產品。

3、預期收益情況:大家在買理財產品時,還需要了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情況。大家可以了解理財產品的預期預期收益率,也可以了解理財產品過往的預期收益情況。

C.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一般由什麼部門負責對接

1、購買理財產品前的審議程序
上市公司《公司章程》或內部相關投資理財制度中,都規定了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的審議標准。
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的標準是:委託理財金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在投資之前要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公告;如果佔比達到5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或者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應當提交股東大會的,在投資之前還應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2、購買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進行委託理財,出於資金安全性的考慮,都是選擇資信狀況良好、無不良誠信記錄及盈利能力強的合格專業理財機構或銀行作為受託方,明確委託理財的金額、期限、投資品種、雙方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等。

選擇什麼品種,購買後上市公司都是需要及時發布公告的。
3、內部監管
一般是由上市公司財務部門,直接對接銀行,辦理購買理財產品事宜,並定期評估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與收益性,並定期向董事會或經營管理層匯報;由內部審計部門進行每月或每季度的審計監察,防範可能的風險;由董事會辦公室負責每次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兌付的公告事宜。

D. 上市公司融資上市後為什麼又有充足的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而不是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呢

1、股票融資屬於直接融資,不要利息,公司買理財獲利;
2、上市公司股票不能隨意回購,要有很多手續;
3、上市時往往可以募集到比發行計劃預計量多的富餘資金。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E.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上市公司里有閑置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所以在這不見得是個好事情,因為一個上市公司什麼情況下他會去購買理財產品的,就是他把這些錢放在自己現有公司的主要業務方面去進行業務的拓展以及研發所帶來的利潤不能超過把這些錢放在金融業投資上面獲得的利潤的時候才會去做。

上市公司本身所做的研發投入過高,這有可能會導致公司短期內的利潤水平受到影響,市場上的反響可能會不太好,但這個無所謂,因為一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的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不投入,前期研發怎麼可能形成,恰恰相反如果這個企業科研投入非常少,那證明這企業基本上就到頭了,早晚會被行業所淘汰,因為行業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不投入前去研發就不會有新的成果,就會逐漸被拋棄。

F. 【請問】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還是利空需要根據上市公司投資的理財產品的市場行情具體而定。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利好(即利多)時: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

利好(即利多)對多頭有利,它能刺激股價行市上漲,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時: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6)上市公司在買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利空與利多,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

G.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少股民,往往認為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其實,從利潤增長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這類操作,屬於一種相對中性的行為。

正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時收回理財產品的本金、獲得相應的利息。這類利息收入,最終會被納入上市公司的利潤累積當中。從這個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應理財行為,對股民是件好事。

不過,上市公司的理財操作不應當過於頻繁。如果一家公司頻繁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就說明該公司的生產效率不高,資金大量閑置,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個長期的利好。

H. 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目前國內的上市公司還是比較多的,而且上市公司一般都會經歷很多的事情才可以處於上市,但是上市公司也會購買自己的理財產品,因為購買理財產品相當於是對自己投資到時候所收獲的利益和發型的量也會提高的。
一、理財產品
就目前理財產品來看,一般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一般銀保監會會發布相應的條件來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多項禁止性行為,將來能夠確保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I. 上市公司用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好不好

我覺得上市公司用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我們盡量要選擇那些口碑較好的理財產品,這樣子,我們的利益才能夠有一定的保障,並且不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對於一些上市公司來說,我們必須要創建良好的口碑,而且如果我們需要大量資金的話,我們也是可以用一些閑置的資金來投資部分的理財產品。這樣子,我們也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對於公司的後續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上市公司在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也要時刻的關注一下理財產品的動態,要全方面的對理財產品進行了解。在簽訂理財合同的時候,我們也要對相應的條款內容進行相關的了解,要了解這款理財產品的期限和一些注意事項等等。

J. 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都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針對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有哪些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上市公司的理財產品購買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其中包括發起設立私募基金,直接購買私募基金產品,都是上市公司直接購買相應理財產品的重要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包括的內容有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以及相映的醫療領域的個人基金,只要能夠給公司賺錢,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會選擇去這樣做的。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在買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大亨是詐騙 瀏覽:929
外匯期貨貴金屬杠桿可調嗎 瀏覽:917
生豬期貨證監會 瀏覽:734
非公開增發價格高 瀏覽:201
委託肯交易所平台 瀏覽:715
上市公司小額快速融資 瀏覽:228
融資融券杠桿楊方股票配資 瀏覽:703
杠桿力臂括弧 瀏覽:700
建行家裝貸款 瀏覽:863
用房產證做抵押貸款手續 瀏覽:291
杠桿平衡條件改進文獻 瀏覽:128
普惠金融服務的是 瀏覽:10
昆明期貨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556
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法律意見書 瀏覽:84
去金融的杠桿易去人心的杠桿難 瀏覽:486
人民幣與澳元匯率將有什麼變化 瀏覽:827
理財產品是否可代理購買 瀏覽:976
我想理財投資排行榜 瀏覽:606
蘇州按揭車貸款 瀏覽:838
高杠桿的風險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