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鷹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鷹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58年,是一家技術密集、科研生產一體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現隸屬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宇
成立時間:1987-12-08
注冊資本: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00000000292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無錫市新區菱湖大道111號飛魚座D幢5樓
㈡ 無錫海鷹待遇怎麼樣
不好,純粹是個"看上去很美"的單位.
這家廠是50年前蘇聯援建的,做軍工和民品,10年前是非常輝煌的,那時的產值可以與華晶,GE無錫部相媲美.可是後來老一輩的領導都退休,換了現在的一批領導班子,這些人非常注重形式主義,慢慢的,海鷹開始走下坡路,原有的一些人都跳槽出去自己開廠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去了GE(現在GE里好多都是海鷹去的人),技術革新力量就更跟不上了.
現在據說海鷹的七分廠和九分廠合並,可是由於沒有什麼生意,工人們都整月整月的放假在家,就越發的不景氣了,而今年4月1日50周年廠慶過後海鷹准備出租那棟氣派的水聲大樓,一方面是賺點收入,另一方面是標志著這個廠其實已經垮了.
如果你想招聘去那家單位,恭喜你,只要你不是什麼高中畢業,只要隨便混個什麼大專以上的學校,基本都會錄取你的,而另一方面,你不要希望進去以後會有什麼發展,有才華的都跳槽了,中層以上幹部是你毛頭小子混不進去的,願意安安心心呆在裡面的大多是等退休的老頭老太.
口說無憑,我拿一些實際的數據給你看,那裡面最基層的工人一個月800,稍微有點技術的可以拿到1000多,裡面最好的部門是水聲中心,是開發B超的,裡面最骨幹級的教授一個月拿4500,而同樣這個教授跳槽去GE以後月薪是13500(翻三倍),GE無錫部的年產值是20億(1000人不到),而海鷹是3000萬(可能包含一定內部交易值,員工是2000人).
作了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已經是個夕陽企業了,只是還強撐著國有企業的門面,只能說"看上去很美",相信你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所有資料都是內部一手資料,准確無誤,如果不信可以親自招聘進去看一看.
㈢ 請問誰知道無錫721所就是現在的海鷹集團嗎請問721所具體是做什麼的啊,聽說是醫療設備,不知是不是謝謝
721不是所 是廠 ~~
醫療設備只是一部分
非常爛的企業 從上爛到下 進來體驗一把 就知道其他企業的好了 包括私企
㈣ 海鷹技校
海鷹技校那邊掛的是海鷹集團的牌子,事實上海鷹集團本廠招員工都不要海鷹技校出來的,中專學歷嘛,他們那個校區哦就一小幢樓房,住的地方不是人住的。不說了不說了。受不了了。
㈤ 無錫海鷹集團怎麼樣 做技術的在裡面有沒有發展空間
任何一個企業都有人說它不好的地方,海鷹是一個國企,而且還是軍工企業,自然有大多數國企的通病,公司的管理體系是比較規范,如果肯學,肯定能學不少東西,裡面工作挺輕松,每天4點半下班,如果把所有假期加起來,可能差不多有5個月的假(包括探親假),如果准備來的話,可以留言以後交個朋友
㈥ 無錫的海鷹集團怎麼樣啊
軍工企業 做醫療設備的最起碼倒閉不了 裡面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按照前幾年的模式多是在裡面干幾年有經驗了 直接跳到GE的 呵呵
㈦ 無錫721所是無錫海鷹集團的前身嗎
是的,沒錯
看你去干什麼工作了
總之,一個國有的大型企業。
看你自身對職業發展的定位了
總的來說,到一個大企業工作,有自豪感也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的
㈧ 無錫市海鷹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無錫市海鷹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是1993-04-02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無錫市梁溪路20號。
無錫市海鷹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001359214567,企業法人王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無錫市海鷹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普通機械和電器機械的設計、製造、安裝、調試、維修、銷售;自研產品的銷售;普通機械和電器機械技術中介服務,裝飾裝璜服務(不含資質);金屬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險品)、建築材料、裝璜材料、五金交電、紡織原料(不含棉花、蠶繭)、儀器儀表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設備租賃(不含融資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1042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2435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無錫市海鷹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㈨ 無錫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怎樣
無錫市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計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2-4-27
錫政辦發〔2002〕62號
各市(縣)和各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市經貿委、市信息辦制訂的《無錫市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計劃》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無錫市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計劃
市經貿委 市信息辦�
二○○二年四月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意見》(蘇政發〔2001〕154號)精神,根據我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發展現狀和要求,制訂本計劃。�
一、2001年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基本情況�
——信息產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2001年,全市信息產業增加值達105億元,佔GDP的7�7%,其中規模以上信息設備製造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90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9�78%;軟體銷售收入6�5億元,年增長62�5%;信信服務業完成增加值62億元,年增長25%。�
——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投入情況。2001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投入達54�3億元,有效地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提高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提升了企業信息管理水平。�
——經貿領域信息化的應用情況。截止2001年,通過實施政府上網工程和企業上網工程,無錫企業技術創新網、商貿電子網等一批專業網站相繼建成,企業上網數達20000多家,政府部門上網340餘家(含鄉鎮級),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已取得明顯進度。�
二、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新形勢,結合「數字無錫」建設,突出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把發展信息產業、擴大信息技術應用作為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進現代化。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根據我下「十五工業發展計劃」,我們先制定「無錫市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計劃」,並根據「中期規劃,滾動發展」的原則,在2003年制定2004~2005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計劃,以確保我市「十五」目標全面實現。�
主要目標:�
1�信息產業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增長點,信息產業增加值達177億元,年增長30%以上;�
2�主要工業企業生產裝備自動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90年代後期水平;�
3�擴大信息技術應用,加速新品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的電子技術應用比重達40%以上;�
4�規模以上企業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改造投入達100億元,年增長25%以上;�
5�重點推廣CAD?CAM、ERP、CIMS等技術應用,選擇小天鵝集團、華晶集團等10家單位建立省、市級信息技術應用示範企業;�
6�建立省市級信息化共性技術平台和信息系統平台2家以上。�
三、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工作重點�
(一)加快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加快產業基地規模擴張,培育重點產品�
1�集成電路產品。以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和長江電子實業公司等企業為主體,無錫微電子工業園和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無錫產業化基地為依託,跨越式發展集成電路晶元設計製造公司;建立2家開放型的國家級IC設計實驗平台。到2003年,IC設計製造公司銷售額達到11億元;IC晶元形成3億只生產能力,IC封裝形成30億塊以上生產能力;圓片生產能力分別達到:4寸及5寸每月8萬片以上、6寸每月4萬片以上。�
2�計算機及網路產品。�
(1)主機:以無錫新區為基地,研製和生產國際先進水平的超級計算機及系統,積極開拓筆記本電腦市場,大力發展PC伺服器、網路計算機等產品,到2003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以上。�
(2)外設及配件:以夏普、希捷國際等跨國公司為重點,加快硬碟向高速大容量,光碟機向DVD-ROM和DVD-RAM發展;擴大液晶等平板顯示器生產規模。到2003年,各類硬碟驅動器生產能力達900萬台,彩色顯示器達200萬台,光碟驅動器達500萬台。�
(3)網路設備:以電子儀表工業公司、無錫大為科技公司為龍頭,重點發展高速路由器、集線器和網路安全產品。到2003年,各類網路設備生產能力達到30萬台。�
3�數字視聽產品。�
(1)彩色電視機:以無錫TCL、無錫索尼為龍頭,採用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開發生產數字電視及機頂盒、大屏幕投影電視和集計算機通信和電視為一體的數字化信息家電;做好高清晰度彩電的技術儲備。2003年,各類彩電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台。�
(2)激光視盤機:以無錫索尼、無線電廠為基地,實現機芯、激光頭、光學組件、編解碼晶元等核心部件的產業化,形成激光視盤機國內較大的開發和生產基地。到2003年,激光視盤機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台。�
4�新型元器件。以新區、蠡園開發區為基地,大力發展片式電子元器件、多層印製板;發展混合集成電路、功率器件、敏感元器件及感測器、電真空器件、綠色電池等;到2003年,形成年產TFT-LCD液晶顯示器150萬塊,STM液晶顯示模塊250萬塊,電子元器件1500億只的
生產能力。�
5�光纖通信產品。�
(1)光通信產品:以法爾勝集團、雷華電子公司為龍頭,研製生產光棒、光纖和光電器件,開發生產光纖接入網設備、光纖傳輸設備等光通信設備。到2003年,形成光纜200萬芯公里,光預制棒150萬公里,光傳輸設備20萬台以上的生產能力。�
(2)雷達通信產品:以607雷達研究所為基地,大力發展民用數字雷達、衛星信號接收設備以及其它衍生產品。到2003年,各類雷達、衛星接收設備及應用產品生產能力達到1萬部。�
(二)加快發展軟體產業,加快培育新增長點�
實施軟體產業化專項工程,加強產學研聯合和軟體人才引進,重點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應用領域寬闊的軟體商品化和工程化,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以新區軟體園為基地,以優惠政策和優美環境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留學人員入園創辦軟體企業;吸引國內外著名軟體企業落戶園區開辦分支機構或企業。以中科惠軟、托普軟體、大為科技、永中科技為骨幹,重點開發辦公自動化套裝軟體、嵌入式操作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網路安全軟體,建立具一定規模和品牌的軟體產業基地。到2003年,全市軟體產品銷售收入達20億元。�
(三)加快信息技術應用,加快傳統產業改造�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推動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重點是:用信息系統集成技術改造提升成套設備和組合加工設備的集成化水平;用信息控制技術和電子產品改造提升大型連續加工工業的過程式控制制和自動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技術開發流程的效率和工藝水平;用嵌入式軟體技術提升消費類家電、工業類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1�機械、輕工等加工組裝類企業。加大對設備的改造,採用數控機床和柔性製造系統(FMS)、加工中心、機械手、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來提高生產製造的自動化水平,做好零部件的數字化、標准化工作,實現計算機輔助製造;加快推進CAD(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CAE(計算機有限元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為內容的軟體應用,實現企業基礎信息化;將CAD?CAE?CAPP和CAM進行集成,實現企業設計製造集成化、信息化。�
2�化工、冶金、紡織、醫葯等流程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引進先進設備、提高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實現生產的高效率、高品質;通過應用DCS系統(計算機分散控制系統)實現生產數據的即時採集和傳輸,通過在線檢測,實現產品質量的實時監控;建立以ERP為基礎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實現流程式控制制與財務、供銷等信息集成。到2003年,全市50家重點企業集團基本普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製造(CAM)、輔助工藝計劃(CAPP)和輔助工程(CAE)應用;小天鵝、威孚、華晶等10家企業建成信息化示範企業;信息技術在機電產品中的應用比例達到90%。�
3�機電產品。利用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提高數控機床、加工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等裝備製造業產品的技術水平,實現產品的數控化、柔性化和專業化;採用ASIC技術、表面貼裝技術和嵌入式軟體技術提升儀器儀表、醫療設備等產品的檔次,實現產品的精密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採用多媒體技術、感測技術和網路技術提升家電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產品的數字化和信息化。�
(四)加快經貿領域信息化,積極開拓信息服務業�
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正改變著企業運作模式、商務模式和流通模式,經貿領域信息化的重點是:�
1�用信息網路技術提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對供應、銷售、財務、人事等企業內部系統進行信息化的改造,消除企業信息孤島,實現管理系統的集成化和信息化。建立對企業研發鏈、生產製造鏈、供應鏈等的信息支持系統,實現組織結構扁平化。�
2�用電子商務技術提升企業物流系統和采購、銷售系統。建立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和系統;加快建設和完善無錫電子商務網,重點企業積極實施B to B和B to C的電子商務模式,加快傳統商業的信息化,普及商業POS機,推進電子貨幣消費,建設商業信息資料庫和商品調配等商業信息系統。�
3�發展信息服務業,提高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發展網路信息服務,規范咨詢服務機構、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及個體,提高信息服務業的規模化、正規化和專業化水平;建立信息採集、處理、反饋、分析、預測與決策的信息應用系統,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成員提供各種信息咨詢服務;加快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建立一批規范的、有一定影響和特色的區域性專業市場信息發布系統,繼續推進企業上網工程。到2003年,全市建立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3個、專業市場信息發布系統3個和電子商務試點企業5家。�
(五)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
抓住全球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機遇,全方位接受國外IT產業的轉移,全市引進工作的重點是:�
1�招商引資。引導國外高科技公司特別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向我市信息技術領域,並積極促成其研究開發、生產製造的本地化;積極、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使無錫成為全球信息產業鏈的有機組成部分,推動信息產業的國際化。�
2�招才引智。鼓勵駐錫跨國公司申請技術、實施專利技術,推動先進信息技術的快速引進;通過消化吸收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加強「產學研」聯合,推進知識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多種形式產學研聯合,促進科技成果高起點、高水平、高速度產業化。�
3�擴張兼並。發揮上市公司在融資、重組、並購方面的優勢,支持傳統產業企業向信息產業轉型和滲透;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整體兼並應用型科研院所,到國外創辦或收購研究開發機構,提高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的速度和企業研究開發能力。到2003年,在信息產業及相關領域,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0家,實施重大科技成果或專利產業化30項。�
四、2002~2003年度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點工程�
為保證「十五」期間我市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重點抓好八大標志性工程。�
1�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工程。建立無錫華晶矽科和電子58所等為主體的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工程,推進新區、蠡園開發區的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無錫產業化基地建設;�
2�集成電路製造基地工程。建立以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和新區產業科技園為主體的國家級集成電路製造基地;3�軟體基地工程。建立以新區軟體園為基地,以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所、托普軟體公司等為依託的軟體開發及產業化園區;�
4�企業信息化工程。以小天鵝、威孚為示範企業,推廣CAD?CAM、PDM、ERP等技術的應用,進行信息化項目示範;�
5�機電產品升級工程。以海鷹集團、開源機床集團等企業的機電產品為示範,提高機電產品數字化、智能化、網路化水平;�
6�經貿委系統綜合信息網工程。建設連接市、區各部門及有關重點企業集團的專用經貿委系統綜合信息網路,實現經貿信息網路化;�
7�機械、電子產品公用設計平台建設工程。建立以江南大學、308所為主體的,面向中小企業的公用設計平台;�
8�電子商務工程。以商業大廈、陽光集團為電子商務試點示範企業,構造我市電子商務框架。�
五、政策措施�
1�加強組織協調領導,形成規范管理機制。強化我市對信息化工作的領導,研究制定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具體政策措施,協調解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各地、各部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作班子,研究和制定本地區和本部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具體措施,建立目標責任制;建立重點企業信息化工作聯系制度,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重點企業試行企業信息主管制度。�
2�加強宏觀統籌規劃,優化微觀發展環境。加強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的前瞻性政策研究,引導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加強產業政策透明度。做好政府采購,強化服務與引導,規范政務運行;建立、健全促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改善對外經濟、貿易、科技交流合作環境與條件,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形成公平、合理、有序、高效的市場競爭秩序。�
3�加強IT人才隊伍建設,適應跨越發展需要。大力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的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形成支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高地;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充分利用原籍海外人才和外地人才的親和關系,建立海外或地區人才資源信息網;強化現有人才的定向培養和繼續教育,利用教育信息化,加速人才的知識更新。積極與高等院校聯合,定向培養各類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錫建好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積極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創造寬松創業環境,促進人才自身價值體現和事業發展。�
4�促進投資機制創新,開拓資金融資渠道。加大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引導企業成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投入主體;經貿委要在每年的工業投入計劃中,單獨編制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項目。爭取我市40%信息化建設發展基金要落實在企業信息化項目上。積極准備企業信息化項目庫,在每年申報國家、省級「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製項目」、「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和「產學研聯合項目」時,要優先選擇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項目。大力發展風險投資機構和市場,鼓勵企業、金融機構、外資與民資參與風險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在組建重點信息化建設項目公司時,允許個人資本占注冊資本的40%以上。�
5�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民營信息企業。建立和完善四大創新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中心建設,構築以「一站兩中心」為核心的技術創新主導體系;以產學研為紐帶的信息技術創新支撐體系;面向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面向市場、服務行業的開放式技術開發體系,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民營科技型企業,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鼓勵民營企業積極開發信息技術產品及其產業化,加大政府資金對民營企業的引導和扶持,鼓勵促進民營企業快速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