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

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2-04-30 02:53:50

Ⅰ 一般來說,收購公司希望通過戰略性收購達到哪些目的

收購公司希望通過戰略性收購達到獲取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的目的。戰略性收購是指出於企業發展戰略利益考慮的並購行為。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這些企業的現金流本身能夠保證現有產業的正常發展,但基於規模效應的考慮或者產業協同的考慮而產生擴張的需求。這種擴張的需求是對相同行業企業或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收購需求。
戰略收購的兩種類型:
1.行業整合:是指收購方對同行業企業的收購,這種收購通常是基於擴大市場份額,搶占市場龍頭地位的考慮,是以產業為核心的點狀輻射。國內產業市場當前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市場的集中度很低,大部分行業的集中度都沒有達到20%,而市場需求的擴張又處於不斷增大的趨勢。這一點與美國100年前的產業市場是非常相似的,行業集中度低的最大問題是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無序、競爭手段低劣。由於缺少行業龍頭的「大佬」級企業提高行業門檻、維持市場秩序、制訂行業規則,對於整個行業的正常發展是很不利的。美國的第一輪並購浪潮正是基於這樣的市場背景進行的,並購的結果造就了AT&T、洛克菲勒這樣的全球巨型企業。國內現在許多企業「馬圈地」收購行為(如華源集團的收購、TCL的對外擴張)是典型的行業整合型的收購。
2.產業鏈整合:是基於降低單個產業的經營成本、增加企業抵抗行業系統風險而進行的對產業鏈條上下游收購。上海糖業煙酒集團公司的擴張戰略就是典型的產業鏈整合。該公司「上控能源、中控物流、下控網路」的戰略明晰地反映了整個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協同整合、降低成本、增加規模效益的擴張模式。如果說行業整合是點狀輻射,那麼產業鏈整合更象是鏈條的輻射,規模效應更加明顯,但收購的系統工程的特徵更加明顯,也更加復雜。當前國內的並購市場上,通過上市公司收購進行行業整合或者產業鏈整合已經初露端倪,各種產業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必然導致大量類似的收購行為發生。

Ⅱ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本質區別:

一、目的不同。股權收購是公司出資購買目標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從而達到控制目標的目的;而借殼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股權置換取得上市資格,從而在股市融資

二、法律結果不同。通過股權收購,收購公司和目標上市公司都還存在,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注銷,只是目標上市公司的股東發生了變化;而借殼上市的結果是收購公司被注銷,然後通過其控股地位將目標公司改名為收購公司。

三、工商登記手續不同。股權收購需要在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而借殼上市需要收購公司辦理注銷登記、目標上市公司辦理股權和名稱變更登記。

借殼上市的優勢是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劣勢是辦理手續繁瑣,時間長。

股權收購的優勢是公司以股東身份出現在目標上市公司中,承擔風險較小,劣勢是只能間接控制上市公司。

基於上述原因,從成本上講,借殼上市比股權收購高。

(2)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擴展閱讀:

股權收購操作流程

第一,起草、修改股權收購框架協議;

第二,對出讓方、擔保方、目標公司的重大資產、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股權收購合同的詳細文本,並參與與股權出讓方的談判或提出書面談判意見;

第四,起草內部授權文件(股東會決議、放棄優先購買權聲明等);

第五,起草連帶擔保協議;

第六,起草債務轉移協議;

第七,對每輪談判所產生的合同進行修改組織,規避風險並保證最基本的權益;

第八,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風險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第九,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第十,協助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工作;

第十一,辦理公司章程修改、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十二,對目標公司的經營出具書面的法律風險防範預案(可選);

第十三,協助處理公司內部授權、內部爭議等程序問題 (可選);

第十四,完成股權收購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Ⅲ 企業並購的目的意義及方法

一、企業並購的意義有六個方面:

  1. 獲取戰略機會並購者的動因之一是要購買未來的發展機會,當一個企業決定擴大其在某一特定行業的經營時,一個重要戰略是並購那個行業中的現有企業,而不是依靠自身內部發展。原因在於:直接獲得正在經營的發展研究部門,獲得時間優勢,避免了工廠建設延誤的時間;減少一個競爭者,並直接獲得其在行業中的位置。企業並購的另一戰略動因是市場力的運用,兩個企業採用統一價格政策,可以使他們得到的收益高於競爭時的收益,大量信息資源可能用於披露戰略機會,財會信息可能起到關鍵作用,如會計收益數據可能用於評價行業內各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可被用於評價行業盈利能力的變化等,這對企業並購十分有意義。

  2. 發揮協同效應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在生產領域,可產生規模經濟性,可接受新技術,可減少供給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產能力;在市場及分配領域,同樣可產生規模經濟性,是進入新市場的途徑,擴展現存分布網,增加產品市場控制力;在財務領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稅收利益,開發未使用的債務能力;在人事領域,吸收關鍵的管理技能,使多種研究與開發部門融合。

  3. 提高管理效率其一是企業的管理者以非標准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後,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當管理者自身利益與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則可提高管理效率,如採用杠桿購買,現有的管理者的財富構成取決於企業的財務成功,這時管理者集中精力於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此外,如果一個企業兼並另一企業,然後出售部分資產收回全部購買價值,結果以零成本取得剩餘資產,使企業從資本市場獲益。

  4. 獲得規模效益企業的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生產規模經濟主要包括:企業通過並購對生產資本進行補充和調整,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在保持整體產品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在各子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管理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由於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大減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5. 買殼上市中國對上市公司的審批較嚴格,上市資格也是一種資源,某些並購不是為獲得目標企業本身而是為獲得目標企業的上市資格,通過到國外買殼上市,企業可以在國外籌集資金進入外國市場。企業並購作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的表現形式,它的作用主要在於:企業的總體效益超過並購前兩個獨立企業效益之和的經營協同效應;由於稅法和證券市場投資理念等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純貨幣收支上的財務協同效應;可實現企業的主營業務轉移等發展戰略。成功的企業並購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素質和擴大證券市場對全體企業和整體經濟的輻射力;企業並購能強化政府和企業家的市場意識,明確雙方責任和發揮其能動性,真正實現政企分開;企業並購為投資者創造盈利機會,活躍證券市場;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二、企業並購的方法有三個:

Ⅳ 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嗎

股票本身就是拿來買賣的,特別是對於A股同股同權來說,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話語權越高,如果持股達到較高的比例,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並控制公司也並非不可能。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股權有幾個界限,不同的股權比例所享有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絕對控制權67%,當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只有一個公司67%以上的股權,那麼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這個公司,別人反對一點作用都沒有;

相對控制權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這個公司;

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臨時會議權

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股權結構是建立在同股同權的基礎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購買的,符合監管的相關要求,那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之後,你不僅可以進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公司。

但從實際上來看,想要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個公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關於大量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幾年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萬寶之爭。


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5%,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就必須發布公告,而一旦發布公告之後,大家知道有人要舉牌上市公司,會有更多的人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從而在短期之內推升這家公司的股價,這會讓收購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舉牌之後,就會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警惕,他們肯定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反制,比如通過回購股票,以及輿論壓力給收購方施加壓力等等,這會大大的增加收購方的收購難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控制權落入他人的手中,他們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團隊所掌控的股權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股比例都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達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個人通過公開市場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權。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了保持創始團隊的絕對控制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方式,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阿里巴巴等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比如在京東的股權結構當中,雖然劉強東只有15%左右的股權,但其所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75%,相反,雖然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擁有京東18%的股權,但其投票權卻只有4.5%左右。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設置,可以讓創始人團隊以較少的股份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惡意收購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開啟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股權單薄反收購措施,當一個上市公司面臨惡意收購的時候,上市公司公司創始團隊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讓收購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從而達到稀釋收購方股權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毒丸計劃,最終盛大隻能無奈的放棄收購新浪的計劃。

Ⅳ 收購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和負債的目的是什麼

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收購公司不良資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1、自己持有的公司股份超過50%,公司的資產或者盈利的增加,股票價格就會增加,使得該大股東成為最大受益者(手中的股票價值最大化);

2、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是大股東原來上市的時候或者以後裝進上市公司的,因為經營不好,大股東願意收購回來,以避免其他股東對他裝入資產不好的一種回應;

3、大股東自己經營的業務跟公司的不良資產行業有相近性或者屬於行業的上下遊行業,所以,即便上市公司的這部分資產在上市公司的管理之下不能獲得盈利或者較好效果,大股東收購後,則有可能經營的好起來,而且這部分資產目前價值比較低,收購成本比較低;

4、大股東打算將其他(行業)資產裝進上市公司,以便扭轉上市公司目前行業走入低潮的困境;

5、該不良資產中含有土地等資產,因為有關資產是按照購入成本計算的,但是如果重新估值的話,也許能夠增值,所以,按照帳面資產(負值)購買該資產,實際上並非價值為負,而是有一定的價值。

Ⅵ 怎麼理解上市公司的收購制度

上市公司的協議收購是指收購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份轉讓,以此達到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達成協議後,收購人必須在三日內將該收購協議進行公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六十二條
投資者可以採取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購上市公司。
第七十一條
採取協議收購方式的,收購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份轉讓。
以協議方式收購上市公司時,達成協議後,收購人必須在三日內將該收購協議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並予公告。
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購協議。

Ⅶ 上市公司收購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司收購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注冊資本問題收購方需要分清實繳內資本和注冊資本的關系,要弄容清該目標公司是否有虛假出資的情形(查清出資是否辦理了相關轉移手續或者是否進行了有效交付);同時要特別關注公司是否有抽逃資本等情況出現。(二)公司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等問題在決定購買公司時,要關注公司資產的構成結構、股權配置、資產擔保、不良資產等情況。同時,公司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是收購公司時所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公司的負債中,要分清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分清可以抵消和不可以抵消的債務。資產和債務的結構與比率,決定著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三)收購方在收購目標公司時,需要對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詳細的考察,防止目標公司進行多列收益而故意抬高公司價值的情況出現,客觀合理地評定目標公司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收購上市公司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盈海貴金屬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791
融資合同常見擔保方式 瀏覽:445
廣發證券楊子江 瀏覽:94
親人之間出借股票賬戶 瀏覽:969
外匯指定銀行2017 瀏覽:622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解讀 瀏覽:382
余額寶中錢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126
美元匯率黃金白銀 瀏覽:542
易信交易平台 瀏覽:846
華商城短線交易怎麼樣 瀏覽:484
2017金銀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747
融資經理崗位職責 瀏覽:665
費用香港上市公司 瀏覽:197
股份份額轉讓 瀏覽:502
價格usd什麼意思 瀏覽:656
去年買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174
哪個軟體理財產品利息比較高 瀏覽:162
菏澤市宜信普惠金融投資擔保公司 瀏覽:955
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4
消費金融公司運作模式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