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管薪酬為什麼高得越來越離譜
【近期,恆大以1500萬的年薪聘經濟分析師任澤平任首席經濟學家,這條消息隨後刷爆了朋友圈。盡管人們對金融界高管的高薪已經習以為常,但是這次,吃瓜群眾還是對這個天價薪酬表現得目瞪口呆。那麼企業對這個高管薪酬是如何構成的?】
文/行走的帆
其實,對於大量的上市公司而言,無論中外,高管薪酬倒也不是什麼秘密。因為,按照證券法規,上市公司排名最靠前那一小部分高管的年薪是必須在公司財報中公開披露的。
根據美國2015年的一項統計顯示,500家美國薪酬最高的公司高管平均薪酬,是一名普通美國勞動者的1000倍,這個差距還在持續增大中。
那麼,為什麼高管的薪酬會高得越來越離譜呢?讓我們先從高管薪酬的基本面開始來分析:
(1)高管薪酬的決定方式
薪酬的決定方式無非有兩種:內部定價和外部定價。
內部定價就是要確保內部公平性,某人的薪酬跟組織的平均薪酬水平相比,不能特別高或者特別低;外部定價就是要確保薪酬水平在外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這樣才能對外部市場的人才有吸引力,也能避免自家人才被其他公司挖走。
要同時保持內部公平性和外部競爭性,除了少數財大氣粗的土豪企業,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是一件相當有挑戰的事情。
首先,企業手頭的資源有限,這就決定了只能把有限的資源優先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倘若把有限的薪酬預算像撒胡椒面一樣撒給所有員工,內部公平性倒是保證了,但對少數優秀員工就顯得不公平了。
那麼,在內部公平性和外部競爭性之間,企業到底應該偏向天平的哪邊,通常與企業文化有關。比如,很多國企都實行了限薪令,對國企高管薪酬封頂,對於那些並無這種限制的企業,CEO們當然希望高管薪酬可以和市場對齊,越高越好。
一個企業在核定高管薪酬水平時,通常會小范圍界定一個具有可比性的公司群體,然後來對標這些公司的崗位薪酬。大部分公司在核定高管薪酬水平時,都會對標50分位或75分位以上,也就是說,比這個群體里50%或75%的人的薪酬水平都要高。
沒有人願意把自己對標在50%以下,因為這樣做的話,相當於在告訴外界,我的公司很爛,連行業平均水平都達不到,這樣的企業自然也很難吸引到高管加入。
如果每個人在制定薪酬的時候,都把自己定位為50分位或以上時,同時也因為他們自己本身也在原始的數據池(data pool)中。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自然拉升了整個數據池的水平,反過來再次拉升其中那些處於50分位以上的高管薪酬。以此循環往復,最後導致高管的薪酬也節節攀升。
(2)高管薪酬的組成方式
高管的薪酬一般包括四大部分:工資、短期激勵、長期激勵和福利。
工資和短期激勵(獎金)屬於現金薪酬,其他員工也有這兩項。
在很多公司中,區別高管和一般員工的是長期激勵,這是企業為了鼓勵員工為公司長期績效和利益做出貢獻而設立的一種薪酬形式,最常見的包括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權相當於賦予員工一個以固定價格購買未來公司股票的權力;限制性股票則相當於直接將公司股份發放給員工,但是要在滿足一定服務年限和績效表現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兌現。
另外,很多大企業里還有專門針對高管的特殊福利,比如:高端醫療保險(含家庭成員)、用車、司機、延長休假等。
關於高管薪酬的組合方式,一般而言,長期激勵在總體薪酬中占的比例大於50%,工資和獎金加起來不足50%。
下面這幅圖來自薪酬顧問公司怡安翰威特的2016薪酬報告,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股權薪酬平均佔到了70%以上,而相對應的是,國有上市企業的股權薪酬只佔20%左右。
(3)高管薪酬一定與企業績效相關嗎?
高管薪酬之所以金額高,除了市場對標的因素之外,還有就是企業希望通過高額薪酬,能夠激勵高管們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績效回報。
那麼,那些拿著高薪的高管們,是否真正幫助企業獲得了利益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短期激勵,也就是常說的獎金:獎金的考核指標通常包括企業的短期財務表現,比如利潤增長和成本降低等指標。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高管們容易在高額獎金的誘惑下,鋌而走險,以犧牲公司長期的利益來換取短期財務數字的亮麗,甚至有的不惜在財務數據上造假。
2007-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美國金融業高管們的高額獎金正是誘發次貸危機的元兇之一,因為這些獎金「刺激了高風險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語)。
再來看長期激勵:一方面,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企業自身發展的原因,也有外部市場波動的原因。另一方面,和獎金一樣,高管們同樣可能會為了推高自家公司股價而不惜一切手段,通過犧牲企業長期利益來換取短期利益。
比如,高管可以操縱公司花大價錢去做股票回購,在短期之內推高股價,而同樣的錢,如果用在對產品的研發方面,本來可以對公司帶來更加長遠和巨大的利益。
歷史上著名的安然和環球電訊公司事件就是前車之鑒:高管層為了從公司股票的升值中獲利,採用包括財務造假在內的各種方法,短期內抬高股價,然後賣出股票從中獲益,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並最終導致公司破產。
(4)如何讓高管薪酬設計更合理?
如何讓高管薪酬設計更合理,企業可以考慮的做法包括以下:
1.增加長期激勵比例
長期激勵的時限通常都在一年以上、十年以內。通過期權、股票等工具提高高管整體薪酬中的長期激勵比例,最明顯的好處是將管理人員和企業的長期利益捆綁在一起。
不但在期限上拉長,企業還可以在股票期權的兌現上設定績效條件。比如,某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權條款就這樣制訂:有效期5年,從授予日滿12個月起,激勵對象可以在之後的4年分4期行權,每期行權比例分別為25%。
通過這種設計,獲得股票期權的高管必須力保企業在長達5年的時間周期內保持良好增長的績效,才能最終兌現全部的股票期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為短期採取冒進措施,而犧牲了企業的長期利益。
2.激勵考核與行業增長系數掛鉤
企業的業績好不好,除了縱向的和自己歷史同期對比,還有必要橫向地與行業表現對比。比如,某企業今年業績和去年相比增長了10%,看似一個不錯的結果。但是,再考慮到該企業所在行業當年的增長是20%,便知道10%的成績其實並不理想。
比如,我曾經看到過一家公司這樣來設計高管的限制性股票,其計算公式為:限制性股票實際發放系數= 100%+ (公司股東回報- 行業指數的平均股東回報)X 2。
按照這種計算,這家公司盡管股票漲得再高,但是假如低於當年的行業平均股東回報50%以上,最終公司高管能夠拿到的股票數依然可以為0。
3.完善薪酬監管體系
上市公司一般會設立薪酬委員會,這是一個獨立於人力資源部的部門,直接向公司董事會匯報,專門負責高管薪酬政策的制訂。
薪酬委員會成員通常有來自公司外部的有經驗的獨立人士或者公司的獨立董事擔任,和公司高管沒有任何利益關系,這樣來保證薪酬委員會的權威性和獨立性。
4.遞延獎金
遞延獎金就是為了確保公司在一個更長的時間周期內有一個令人滿意、可持續發展的績效,從而將本該短期內發放的獎金遞延到一個更加靠後的時間點發放,這是除股票期權外,另一種將高管和公司的中長期利益相結合的方式。
以上措施的實施,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高管薪酬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但是至少在較大程度上能保證將高管和公司長期利益結合在一起,這對一家公司的健康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貳』 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一年大概可以收入多少
上市公司的老總薪酬是有A股年報披露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薪酬都不是收入的重回點,目前已經披露高管答薪酬的上市公司有3115家,其中有537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過百萬,占總數的17%。而這537位董事長的稅前薪酬總額為10.73億元,平均年薪達到399萬元。當然,對於上榜的絕大多數董事長而言,上市公司的股份才是其最大的財富來源。這里,我們只談年薪。方大化工前董事長閆奎興稅前年薪1056萬元,排在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萬科王石,年薪999萬元;其次是中國平安馬明哲、復星醫葯陳啟宇以及伊利股份的潘剛分別位於第三、第四以及第五的位置,年薪分別為968萬元、890萬元以及826萬元。
『叄』 聯想高管巨額薪酬遭質疑,這么高的工資合理嗎
聯想公司成功獲得PC端消費市場份額的冠軍,這也可以體現出聯想公司具備著發展的可能。然而,聯想高管的高薪工資卻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那就是高管的平均工資達到了3455萬元。這還只是一個平均數,聯想公司的CEO的工資可以達到1.48億。相比於其他互聯網科技公司老闆的工資,聯想公司的老闆工資確實有些高。這么高的工資並不合理。反觀國內外的眾多企業,大部分企業為高管制定的工資非常可觀,並不會引起網友的質疑。
總的來說,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選擇合適的發展方案,但是公司高管獲得的工資應該符合消費者和用戶對互聯網或科技公司高管的要求。更何況,大量的工資只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難免會使得公司旗下的員工產生不公平的想法,勢必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與工作人員的效率。
『肆』 高管薪酬高得越來越離譜,這是為什麼
金融危機中金融高管,仍拿高薪的行為引起了全球的譴責。在中國,最新消息是,財政部發布規定,國有金融行業高管的最高年薪不得超過二百八萬元人民幣。條例背後還有更詳細的註解,包括2008年國有金融機構清算高管薪酬指稅前薪酬,包括基本。績效成本利潤當員工減少,經營成本降低時,績效的下降並不意味著利潤總額的下降,還可能由於員工和經營成本的減少而導致利潤總額的增加,
國內上市公司高管的天價薪酬也在創新高,引來不滿的「天價薪酬」,再次反映出上市公司鄙視投資者作為回報的頑疾。與投資者微博的投資回報相比,每年高昂的高管薪酬並不令人信服。零七年,中國股市歷史上恐怕有很多值得銘記的數字。投資者已開立賬戶超過1.3億個,貢獻融資額度超過八千億元,繳納交易印花稅超過兩千億元,支付了大量交易費用。但投資者的回報令人失望。
『伍』 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薪酬是否是真實的
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保留意見的會計報表,就可以當作真實的看,出問題了會計師事務所是負連帶責任的
新酬是各公司自己制定的,這個不是說10幾20W就低了,也許還有股權激勵的部分呢,這些是不屬於新酬的
『陸』 高管薪酬存在問題的原因
從已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看,盡管大部分公司已建立起較為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但不可否認,高管薪酬制度仍存在不少問題,如高管薪酬與管理績效是否成正比,高管與其他員工的收入是否拉開合理差距,如何平衡對高管的獎勵與對股東的回報兩者的關系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有利於進一步完善高管激勵機制。
首先,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管理績效未達到合理匹配,這是目前高管薪酬制度中最常見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沒有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如ST科龍200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337億元,並有望扭虧為盈,其董事長僅象徵性地領取1元報酬;五糧液2002年凈利潤高達6.13億元,而前三名高管的總薪酬僅為15.52萬元,高管人員收入總額也只為41.96萬元。
二是「旱澇保收型」。據統計,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只有獎勵措施,卻沒有懲罰機制,即使企業當年未能完成預定任務,高管也不須承擔任何責任或遭受物質懲罰。如某電力上市公司規定,如果當年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高於9%,則可提取凈利潤的5%做獎勵;但若凈資產收益率在6%以內,高管仍可提取凈利潤的3%作獎勵。由於公司此前的凈資產收益率都在9%以上,有業內人士估計這是公司的正常盈利水平。如果每年均能維持2001年的凈利潤8000萬元左右,公司高管每年就可提取400萬元獎勵金。
三是公司效益與高管收入成反比。一些企業效益逐年下滑,但高管收入卻節節攀升。安徽一家公司2002年出現虧損,但前三名董事的薪酬總額卻高達30.81萬元,比前一年公司盈利時的收入還高出3倍多。山東某上市公司2002年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業績巨虧2.65億元,但高管領取的薪酬總額高達160萬元,比2001年的72.6萬元翻了一番。
其次,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與普通員工之間的勞動付出和分配未能拉開檔次。一家地處武漢的資源類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均收入約為8至10萬元,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公司業績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但由於體制等原因,高管的收入在當地僅屬中等偏上一點水平,與普通員工也沒有拉開差距。一些西北部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均年薪在3萬元左右,甚至每個月收入僅比普遍員工高出幾百元。
最後,部分上市公司在對高管出手大方的同時,對股東卻吝嗇有加。某沿海上市公司近4年來每股收益均超過0.50元,高管總薪酬接近1000萬元,財務狀況也較穩健,但公司卻沒有實施過派現送轉方案。
建立高效科學的高管激勵機制牽涉面較廣。首先,要破除體制的條條框框的限制,以如何有效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制定激勵機制的出發點。其次,如何合理界定管理者的勞動和報酬,做到既保證股東和普通員工滿意,又能有效激勵高管發揮積極性。另外,西方國家較為成熟的風險年薪制和期股期權激勵機制多年的實踐證明較為科學有效,但制定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專業人才配合,而目前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都缺乏這類專才。白雲山是眾多實施年薪制的上市公司中較為成功的一家。據有關人士介紹,該公司制定的考核體系分硬性和軟性指標,對幾十種生產經營可能出現的問題均有具體明確的獎罰條例,針對性強。
『柒』 上市公司的工資是怎樣規定的,普通員工的工資誰定,公司高層的工資誰定是不是上市公司的工資比一般公司
上調公司的工資和其他公司的工資一樣,普通員工是由董事會或管理層定的。公司高層的工資是由董事會定的,但是,需要與企業及當地情況相符,不合理的,不允許所得稅前列支。
至於上市公司比一般公司工資高,明確的說法沒有,事實上也不一定就比一般公司高。但是,由於上市公司一般規模比較大,又有盈利要求,同時出於宣傳等方面需求,很多上市公司採取了高工資策略,但這不是絕對的。
『捌』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如何計算
競爭性行業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數處於激勵適度的區間,而市場化程度較低、進入壁壘較高、政府管制力度較大的行業的上市公司則存在較為嚴重的激勵不適現象,包括激勵過度與激勵不足兩種情況。就ST公司而言,激勵過度公司所佔比例要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而激勵不足公司所佔比重則明顯低於平均水平,這一結論說明對於ST公司的高管薪酬而言,激勵過度是主要問題。
就行業薪酬結構而言,交通運輸倉儲業、電子行業由於開放程度高,市場競爭激烈,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結構比較合理,而採掘業,水電煤氣業,金融保險業等則由於受到國家政策保護,其高管薪酬結構不太合理。
通過從基本特徵、治理特徵和公司績效三個方面對影響高管薪酬的因素進行分析,該報告得出一個令眾多經濟學人士都吃驚的結果:高管薪酬水平與公司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關系,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大部分企業的業績出現下滑,反映公司績效的一系列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等)大幅下跌。但由於工資剛性,高管薪酬水平卻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雖然個別企業有「零報酬」現象,但是大部分高管的薪酬並沒有隨公司績效的下降而下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高管薪酬水平和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變得並不顯著。
「業績與薪酬無聯系是很可怕的結論」,國務院發展中心企業研究所原副所長李兆熙表示,薪酬指數研究結果說明了公司治理結構失效、高管道德等方面的失效。
『玖』 誰知道高管天價薪酬為何如此扎眼
「天價高薪」一經披露,旋即引來許多爭議。
有的上市公司給出解釋說,高管們的基本工資並沒有大變化,主要是「激勵部分」的變化和兌現。這樣的解釋並不能掩蓋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薪酬激勵是必要的,收入有差距是正常的,但高管與工薪階層收入差距急劇拉大,甚至無限拉大則是不正常的。即使是在那些高管們標榜的發達國家的高管薪酬,也是斷然不能和普通職工、社會平均收入拉得過大的。
去年年初,美國一些公司高管的「天價薪酬」的合理性和透明性就惹來眾多爭議。高管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遠在千倍之上,而且前者的上漲速度也遠遠超過一般員工收入的漲幅。不少員工紛紛質疑:一個人的貢獻真的可以抵得上1000個人?質疑聲中,世界最大家裝用品零售商——美國家得寶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被迫辭職。
在動輒與「國際接軌」的流行風里,國內上市公司高管的「天價薪酬」也在連創新高。引來聲聲不滿的「天價薪酬」,還再一次折射出上市公司輕視回報股民的頑固惡疾。相比股民們微薄的投資回報,年年創新高的高管薪酬拿得並不叫人信服。2007年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恐怕有許多值得載入歷史記憶的數字。投資者開戶數超過了1.3億,貢獻了超過8000億元的融資額度,上繳了超過2000億元的交易印花稅,此外還有數額不菲的交易手續費。但對股民的回報情況卻叫人失望。回報股民是「鐵公雞」,給高管薪酬激勵卻一再創新高,這樣的強烈對比,怎麼能讓公眾信服?
「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市場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這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一個原則。遺憾的是,從「天價薪酬」的創新與回報股民的滯後來看,似乎完全無視考慮社會公眾的承受能力。上市公司高管們的「天價薪酬」一次次令人瞠目結舌。眾目睽睽之下,高管們的「天價薪酬」註定必須拿出一個更為合理、公正的樣板,以及限高規定。否則,再正當的程序審批和激勵機制也難以平息紛至沓來的公眾和股民的非議。
『拾』 高管拿過高的薪金有何弊端
高管拿高薪是合理的,不存在弊端的說法,與他們創造的價值相比,高管的薪酬並不算過高。
1.頂級公司商業機會增加是高管薪酬上漲的原因之一。相比前輩們,如今的高管被要求經營更加全球化的公司。
通常認為,CEO的高薪主要是為了敲詐員工,但這並不能很好地解釋歷史。從大多數衡量標准來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公司治理已經變得更加嚴格和嚴格,但首席執行官的薪酬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還在不斷上升。這表明,為越來越艱難的工作招聘頂尖人選符合企業更廣泛的利益。
2.高管的高薪有其合理性,因為它有助於增加公司價值。
最高的首席執行官薪水是付給外部候選人的,而不是給那些心安理得的內部人選,這又一個跡象表明,CEO的高薪並不是以犧牲公司其他人為代價的某種形式的掠奪。當公司將首席執行官的薪酬與股票價格掛鉤時,股票市場的反應是積極的,這表明這些做法不僅為首席執行官創造了企業價值。
高管人員即高級管理人員,就是指公司管理層中擔任重要職務、負責公司經營管理、掌握公司重要信息的人員,主要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