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傳媒板塊未來走勢如何
傳媒板塊主要還是沾奧運的光,但是這種概念股的上漲都是比較短暫的,資金會很快流向別的板塊,加上現在股市委靡不振,成交量不能夠放大,機構不看好後市,基金重倉股大幅減倉,奧運行情很快就會結束,有利潤應該很快兌現,不要幻想。沒有買入的,最好就觀望。
❷ 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理由
摘要 一、文化資源調整和整合趨勢越來越明顯
❸ 文化傳媒的發展現狀
回顧中國傳媒產業近兩年的發展之路,產業內部各行業的產值規模、增幅以及組成結構都發生著迅速變化。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迅速成長為中國傳媒產業結構帶來了新的變化。從傳媒產業內部各行業的增幅來看,除報紙發行和期刊發行兩個行業外,其他各行業的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07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4811億元,比2006年增長13.6%。
在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環境逐步優化,平面媒體政策相對寬松、廣電媒體市場准入大門漸啟、市場拓新先機開始顯現、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傳媒業正呈現出強勁的產業化發展趨勢,傳媒產業雛形已經形成,並且傳媒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或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從傳媒資本的角度看,中國傳媒的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在明顯加快,而且國家的有關政策也開始松動,由原來的嚴格控制到限制性進入。
中國電視、互聯網、手機用戶、網民數量已經是全球第一,廣告收入增長迅猛,媒體是增長最快的消費品。但人均廣告支出只有美國的2%到3%,前景看好。中國新媒體用戶大多小於三十歲,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新媒體上市公司是傳統媒體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年度增幅更是達到75%。中國網路廣告市場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長勢頭。未來的三到五年,是中國新媒體迅猛發展時期。
由美國次貨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正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異常動盪,從幾大金融機構破產蔓延至國家破產,美國及全球經濟減速,不僅影響了銀行業、房地產、零售業,還逐步波及到作為文化產業和信息服務產業子類的傳媒產業。但是在中央重視傳媒產業發展的同時,傳媒產業未來幾年必將高歌猛進。
❹ 簡述傳媒組織結構的發展趨勢
我國傳媒業經過20多年高速發展,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當前多媒介融合、外部環境發生巨變的背景下,傳媒業的未來發展將或與如下關鍵詞息息相關。
傳媒業市場規模
傳媒業市場規模將決定我國傳媒業的發展空間和前景,主要包括受眾市場和廣告市場,當前最有意義的是廣告市場。在廣告市場方面,可以從影響廣告主投放廣告決策的因素以及影響廣告市場的因素兩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企業在進行廣告投入決策時,一般策略是按照廣告占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來支出廣告收入,銷售收入越多,廣告支出也越多。其次,影響廣告市場的關鍵因素主要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地GDP、人均GDP、居民數量、恩格爾系數、該地區域發展平衡程度、人均受教育程度、本地的產業結構狀況、當地總部經濟規模的大小與該地區國有經濟比重的大小。
最後,在研究傳媒業市場時,還要考慮到傳媒業的「增量」與「存量」。我國正處於二者並存的時代,傳媒企業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激發存量和拓展增量。由於我國目前傳媒業的存量水平很低,而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很快,傳媒業增量比存量更大,這就要求傳媒企業不要老是盯著存量,在存量的「紅海」中競爭,而要積極去開拓「增量藍海」。增量主要包括GDP增長所帶來的增量、傳媒業收入/GDP的比例增加所帶來的增量和新聞產品深加工所帶來的增量三個部分。
市場 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傳媒業市場化改革的趨勢日漸明顯。我國傳媒業2006年出台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國家將「重點培育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支持和鼓勵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實行跨地區、跨行業兼並重組,鼓勵同一地區的媒體下屬經營性公司之間互相參股。」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
「要加強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建設,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重點培育書報刊、電子音像製品、演出娛樂、影視劇等文化產品市場。」
在市場化條件下,就要求傳媒企業重視市場和讀者需求,當然,我國20多年來的傳媒業發展實踐也證明哪個區域傳媒業市場化程度高,其傳媒業發展的就越快。
產 業 化
傳媒業要真正按照產業化規律運作,須建立健全出資人制度、發行人制度和明晰產權歸屬,並打破區域市場分割和行業市場分割,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多層次的傳媒業大市場。同時,應打破當前對傳媒業的條塊分割管理狀態,建立起統一的傳媒業管理機構和組織。
傳媒職業經理人
作為高層次的傳媒職業經理人,必須具有如下素質:熟悉傳媒業,熟悉傳媒業體制、業務和相關政策;具有系統的經濟管理知識和實際運作能力;戰略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能力;敏銳的洞察力;創新能力;具有系統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以及嫻熟的公關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
在傳媒職業經理人選擇方面,要注意不應該只從采編隊伍中來,要更多地從經營管理中來;不僅可以內部培養,更多地可以從外部引進。
集團化管理
實現有效的集團化管理,要求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處理好集分權關系。具體說來,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確把握母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間的關系,實現有控制的分權。
第二,合理劃分責任中心。
第三,科學界定集團總部和各子公司的職能。集團總部具備發展戰略決策和管理、對外投資和產權管理、資金籌集、分配及運作、組織管理、財務控制和管理、人事管理和其它服務性功能。
各子公司的職能為:各子公司必須按照集團整體戰略規劃,在其專業領域內或地區領域內,達到占據市場的最大份額和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各子公司是被分配來實現某種戰略意圖的,其本身並無全局戰略操作的任務。各子公司是實施集團戰略的基層戰略單元,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實行常規性的企業管理,著眼於各種資源的利用和效率的提高。
第四,選擇合適的組織體制。根據傳媒集團的現狀和各種組織體制的優劣勢的分析,母子公司組織體制目前最適合傳媒集團。
第五,科學界定集團化管理的內容。集團化管理的內容包括構建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戰略管理、產權管理、投資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審計控制、考核管理、日常監管和信息系統管理。其中,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又處於至關重要的位置。科學合理的集團公司治理機制要求實行決策機構與執行機構相分離,明確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的職責許可權, 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治理機制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決策機制、監督機制、經營層任命和經營層激勵約束機制。
新興媒體
新興媒體中發展最快的當屬網路媒體和移動媒體等,該類媒體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採取完全市場化的運作手法,能針對讀者需求設計內容;
第二,拓展的是全國性甚至全球性大市場,其讀者群更廣闊,也更容易形成規模效應;
第三,具備體制性和制度性優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基於以上三點,網路等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最大威脅在於:不僅分流讀者資源和廣告資源,而且分流人才資源和資金資源。
今後可能發展勢頭更猛的將是移動媒體,由於設施簡單,為每個人必備品,便攜性強、延展性強、及時性強,而且在短期內也不會被淘汰,可以預見,移動媒體將迎來一個廣闊發展空間。
區域化戰略
中國傳媒業前景美好,但是中心城市已經發育相對成熟,次中心城市市場將處於爆發性增長階段,可以說中國傳媒業尚處於「跑馬圈地」時代。但是由於傳媒業市場的區域化分割和行業化分割,導致傳媒業春天遲遲不能到來。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傳媒集體紛紛積極實施區域化戰略。
從目前來看,區域化戰略主要有如下幾種模式:一是跨地域合作;二是地市組建跨媒體傳媒集團;中心城市傳媒集團在次中心城市創辦的地方版;省級媒體和地市級媒體的合作;省級媒體和縣級媒體的合作;地級媒體和縣級媒體的合作與媒體聯盟等。
實施區域化發展戰略的利益在於:佔領當地大市場,鞏固根據地;鍛煉培養隊伍;積累經驗、聚集資金與發揮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大幅度降低成本。
跨媒介戰略
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在實施跨媒介戰略時,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自身規律和其巨大風險,採取正確方式和商業模式,在合適的時機進入移動媒體。要注意如下問題:清醒認識自己進入新媒體的目的;要採取適合新媒體自身特點和規律的商業模式進入;要按照新媒體的自身特點和規律來運營新媒體;要拓展資本渠道,引入戰略投資者解決資金問題;對新媒體進行精準定位;進一步開發廣告經營。
整體上市
在當前傳媒產業仍處於「跑馬圈地」時代的今天,傳媒集團紛紛進行投資和擴張,以擴充自己的版圖和建立自己的王國。由於我國傳媒業長期的自我封閉、經營管理水平低,導致盈利水平低、自我積累比較少,現有資金能力和外部市場空間不匹配。在這種情況下,傳媒集團要想進一步發展,上市是一種選擇。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為了適應傳媒企業的發展需要,鼓勵新聞出版企業上市。遼寧出版集團已經成功實現整體上市。由於管理傳媒企業整體上市的規范化的政策方針的細則尚未出台,但是整體上市作為大勢所趨,未來將成為傳媒企業的選擇。
❺ 文化傳媒行業發展前景
文化傳媒業
1、目前在我國,文化傳媒業是一個典型的朝陽產業,從發展趨勢上看,也是一個高收入彈性產業。在我國文化傳媒業目前還只能說處於發展的初期,未來的市場空間很大,能支持該產業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文化傳媒業雖然技術性和資金方面的進入障礙不高,但行業的管製程度較高,政策性的進入障礙較大,因而,該行業一般能得到較高而且比較穩定的收益。
3、目前我國文化傳媒業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但市場化是一個趨勢,在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國企業將可能面臨西方跨國公司越來越大的進入壓力。由於該產業的市場區域性特徵比較明顯,以及在世界各國,文化傳媒業都屬於政府管製程度較高的產業,因此,在國內市場,我國企業不會處於競爭的不利地位。
❻ 有實力的傳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2016年《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近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並先後發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精靈王座》等動畫電影。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4、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等。
5、萬達影視傳媒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❼ 傳媒行業的架構及目前趨勢是怎樣的
傳媒形態是指各種媒體形式的現實狀態,包括傳媒在提供信息傳播服務時的產品、載體的形式,服務模式的特徵及其產品的產業鏈形態。傳媒的形態構成了傳媒行業的產業結構。
目前媒體主要定位在網路、電影、廣播、音像、圖書、期刊、報紙等,這一塊也是我較為理解的,對於企業的整體運營來說,主要體現在市場部這一塊,一個大型企業的市場部,分別有產品、品牌、媒介、公關、促銷這幾個部分,那麼從產品這塊來說那麼主要就是產品的引進和市場分析調研,品牌主要是產品上市及促銷傳播這一塊。一個是偏向於數據和技術分析,另一個則是側重於推廣和包裝。可以說之與傳媒息息相關。
中國的傳媒行業結構是由不同傳媒形態構成的,主要包括報紙、圖書、期刊、廣播、電視、電影、音像、互聯網、移動媒體、廣告等十大行業。除圖書、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廣告等傳統傳媒形式外,以科技創新和應用為特徵的互聯網行業中不斷涌現出包括微博、物聯網在內的新興傳媒形式,這些傳媒形式的現實狀態可以通過下表中的主要數據進行描述。
從近年來傳媒產業形態表現也可以看出,報紙、期刊、圖書、音像等產業無論產品種類、企業數量都沒有明顯變化,產業基礎發展緩慢,缺乏活力。相應地,電影院數量、銀幕數量連年增加直接反映了電影產業的持續增長;網民數和手機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也是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前瞻分析認為,未來我國傳媒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具體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傳媒業或陷入馬太效應,強者愈強:由於國家政策支持具備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包括已上市的比較強勢的文化企業進行並購重組,社會資本可以和傳媒資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時政類報刊已完成轉企改制的任務,我國傳媒業未來的發展將有更好的遵循市場化原則運作的環境;
二、「三屏合一」、「報網屏」互動的趨勢:網路媒體和移動媒體的發展勢頭強勁,使傳統媒體受到嚴峻挑戰;
三、贏利模式成為衡量傳媒業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傳媒業轉企改制完成後,將會接受市場的考驗,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投資和運營;
四、從單一經營向多元化發展:中國報刊廣告市場規模整體跌幅為12.6%,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這既有新媒體的因素,也有經濟形勢的影響,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給傳統媒體敲響了警鍾:單靠廣告難以維持媒體的發展。
也因此,大部分傳媒行業能夠在行業立足前端的都是,整合營銷,從線上和線下整體形象包裝,目前的企業包裝都是有全年計劃的,所以大趨勢還是需要能夠涉及到傳媒的各個領域。所以我個人覺得目前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確定好方向,然後才好走,那麼執行起來也能看到希望了。
❽ 傳統媒體行業,未來的趨勢發展會是怎樣呢
紐約時報的興衰呈現出整個傳統媒體的困境。是什麼導致紐約時報陷入困境?經濟業務下滑的背後,其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文化產業研究員蔡玲:對於整個傳統媒體行業來說,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未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區別會越來越小,因為傳統媒體正在積極探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渠道。與其說傳統媒體會被取代,不如說傳統媒體正在適應市場環境。傳統媒體的傳統發展模式確實已經老化,需要進行轉型,以滿足信息時代用戶的需求。
❾ 中國文化傳媒的走向何在
1、文化產業目前有三個最突出的現狀。
第一個現狀,多數文化企業規模小水平低且資源分散,我國文化產業中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文化產業集約化程度較低且資源分散;同時,由於體制的原因,整個文化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總體來說文化產業處在一個低水平的、高度分散的、缺乏競爭的現狀。
第二個現狀,我國文化及相關產品的消費進入了一個「井噴時代」。根據國際發展經驗,當一國人均GDP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產業會出現一個快速增長的狀態,而且隨著經濟的增長,文化產業也呈現持續加速增長的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7000多美元,當前我國居民人均消費結構已經發生的重大變化,文化產業的發展遠遠滯後於我國居民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特別是比發達國家我國文化產業仍然有較大距離,當前,我國平均文化消費只佔家庭消費的7%左右,美國及發達國家占家庭消費20-30%;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以年均15%的速度在增長,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盡管如此,我國文化產業佔GDP比重仍偏低,最新數據顯示,文化產業在總產值中所佔GDP的比重,美國已達到31%左右,日本20%左右,歐洲平均在10-15%左右,韓國高於15%,而中國2014年僅僅達到了3.7%左右,這說明我國文化產業比起發達國家仍然有較大距離,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第三個現狀,文化產業近年來的表現,可以講是「冰火兩重天」,縱觀2014年,在「反四風」的形勢下,演出市場及舞台演出製作公司60%倒閉,藝術品、畫廊行業持續低迷;同時由於近年來文化產業同質化、地產化、空殼化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的影視基地,文化產業園區以及主題公園70%-80%處於大面積的虧損;另一方面,我國部分文化產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文化產業利用資本市場有了超常的發展,文化企業在創業板的表現突出,成為資本市場「新寵」,截止2014年12月31日,13家文化企業的漲幅都接近了180%,遠高於創業板75%的平均漲幅,與此同時,由於創業板文化類企業上市前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上市後有動力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尋求企業外延式的擴張,進行產業整合,提高企業整體水平,從而改變過去的競爭局面,截止2014年底,13家公司籌劃的重大資產配置比例高達138.46%,資本額達1600多億元,市場每6天就有一起並購案,同時加上阿里、網路、騰訊等互聯網龍頭企業的參與,在政策、資本和市場三方合力下,文化產業正發生著質和量的飛躍,即從一味模仿國外,開始轉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創新發展。
文化產業這些現狀說明,我國文化產業在低水平,企業規模小缺乏市場競爭條件下,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要以及在新形勢下面臨著重大調整的機遇,這的文化產業的基本情況也是文化產業的發展基礎。
2 、文化產業的發展機遇
第一個機遇,政策環境。文化產業有極好的政策發展環境,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出台一些政策,強烈地傳遞出文化產業作為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推手的信號,目前有三項文化經濟政策文件很重要,分別是:《關於推進文化創新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若干意見》,由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制定的《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以及《關於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意見》這三個文件所制定的系列經濟政策,包括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創意、設計服務、信息服務、體育、文化娛樂業等領域,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務,用好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稅收減免,還涉及困擾企業多年的土地使用及煤、水、氣、電價格等方面如何減負的問題,這些政策針對性強,含金量高,是首個涉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文件,其力度是空前的,給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二個機遇,資本市場環境。2014年5月國務院新國九條頒布後,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加快了速度,今年政府報告工作中提到的資本市場的幾個問題,無疑是資本市場的「深水炸彈」,股票發行注冊制、深港通、區域性股權交易、推進信貸資金證券化、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積極發行債券市場,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等等,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於發展的資本市場環境。
第三個機遇,技術革命環境:目前我們正處在人類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生物科學為代表的新技術深刻地改變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運行,文化產業發展處於千載難逢的技術革命的流朝中,互聯網近年來發展如火如荼,文化產業是一個極具創造性的產業,一旦和新技術融合,將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產業面臨的這三個發展的環境,是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大機遇,由此也形成了未來幾年內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
3 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
根據上述分析,文化產業未來幾年將出現以下幾個重要趨勢:
第一個趨勢,在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強有力的政策推動下,文化產業仍將保持高速的發展狀態,年增長水平普遍高於GDP的增長水平,全國平均水平普遍高於10%以上,個別省區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4年文化產業產值2.1萬億,中國2014年GDP是63.6萬億,據我們預算,2020年文化產業有望在整個GDP中佔8%左右的比重;
第二個趨勢,在新技術的推動和融合下,文化產業無論在表現形式和內容上,還是在經營管理以及運作模式上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以創意性和新技術為特徵的文化產業新內容和新業態將呈出不窮;
第三個趨勢,在金融資本的推動和融合下,文化產業的兼並重組將進一步加劇,集約化程度會進一步的提高,文化產業整體水平會有很大的提升;3-5年內中國的文化產業有可能出現多個世界級的文化公司;
4 、對於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建議:
第一,建議在我省有條件的地區盡快建立由政府主導的市場化運作的文化金融公共服務平台,即「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統攬有關文化金融合作及服務的有關事宜,使之可以快速運轉起來,通過引導、項目對接、信息服務、業務培訓、信用增進、資金支持等方式服務於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
第二,建議有條件的地區盡快探索建立文化金融合作實驗區,引導和促進各類資本參與文化金融創新,建立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創新機制;同時建立文化產業的引導基金,引導和促進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
第三,建議文化企業在新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形勢下,要注意兩個方面的結合,一是和新技術結合,尤其是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等結合,創新運作方式,商業模式,創新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熟悉和利用好資本市場,文化企業要主動了解熟悉金融和資本工具,努力創造條件適應金融或資本市場要求,緊密與金融資本結合是文化企業實行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企業和科技融合,文化企業和金融資本融合,這兩大融合是推動文化企業由弱變強,由小到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