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雷亞爾盯住美元是否正確。雷亞爾政策的成本是什麼
巴西「雷亞爾方案」盯住美元匯率慘痛的教訓!
油價延續大跌 亞洲經濟或受提振 國內油價去年以來經驗了較為猛烈的動搖,2014年年終至年中,遭到地緣政治要素的沖擊,油價漲至每桶110美元以上的高位,但隨後遭到供求根本面以及美國頁岩油產量添加的影響,一路下滑逾50%。2015年伊始,國內原油價錢依然連續跌勢。最新數據顯示
QFII新增21家 第四季度受害5隻銀行股盡賺28億 據統計,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共有227隻A股受到QFII持有,共持股94.12億股,排名前五的均為銀行股,辨別為興業銀行 、北京銀行 、華夏銀行 、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 .新年伊始,證監會發布去年11月份的QFII及RQFII名單,
牛市第一浪根本完結 「過山車」暗示後市新風格 近來,A股市場一改此前的單邊下跌,開端大幅震盪,玩起了「過山車」。尤其是上周五,上證指數盤中一度大漲111點至3404.83點,但尾盤呈現百點跳水走勢,招致3300點關口失守,多空博弈顯著加劇。對此,有剖析人士以為,目前行情仍然處於牛市初期
歸集上市公司資金 中國化學工程團體財務公司停業後,團體總部與上市公司公司共用財務公司資金池,財務公司對立對團體及上市公司上司的二級公司進行資金治理。團體上司非上市企業歸集至團體資金池;上市公司上司企業歸集至上市公司二級資金池。
資金集中治理國內經歷自創 目前,倫敦企業多採納後者展開資金集中治理業務;英國、法國監管當局對企業現金池業務沒有專門監管政策和專門的數據報送要求。依據幣種不同,現金池可分為單幣種現金池、多幣種現金池;依據能否跨境,可分為跨境現金池、國際現金池。
P2P資金片面託管就平安了嗎? 大面積開展與P2P的協作,安全銀行是第一家。要指出的是,據記者核實,安全銀行這套P2P資金託管零碎尚未上線,因此沒有任何一家P2P平台真正接入安全銀行資金託管零碎。
瀘州老窖3.5億貸款異樣內鬼再現 疑被合法轉移 2015年1月9日晚,瀘州老窖再次布告稱,公司對全副貸款開展危險排查發現,其在中國工商銀行南陽中州支行 (以下簡稱工行中州支行)等兩處貸款存在異樣狀況,觸及金額3.5億元。
人民幣資本名目可兌換新年無望打破 央行日前對新年微觀政策以及工作重點定下了基調。在2015年工作義務中,央行不只要持續施行持重的貨幣政策,還新增了一條穩步推動人民幣資本名目可兌換,而在央行旗下外管局的新年工作義務中,口徑變成了放慢推動資本名目可兌換。
中國非銀金融海內並購提速 寰球獵捕投行險資 非銀行類金融資本入境收買次要有兩大目的,一是經過收買國內投行助力其投行業務的成熟化、多樣化。二是像復星國內一樣,進軍美國保險業,經過收買保險公司為其在美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美聯儲延後升息?華爾街仍普遍估計6月初次加息 雖然油價繼續暴漲,且仍未見底的跡象,同時12月失業報告中顯示薪資創有記載以來最大降幅,然而華爾街頂級銀行中的許多經濟學家依然置信,美聯儲(FED)會在2015年6月份初次加息。
2015年市場動搖加大 美國市場吸引力正微弱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美聯儲無望啟動2006年以來首度加息,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則將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新興市場國度推動變革的同時正派歷著增長速度放緩。
非農令美元多頭吃癟 本周歐美重磅數據恐掀狂瀾 雖然美國12月非農失業崗位增幅超出預期且就業率下滑,但薪資不測下滑給原本看下來頗為微弱的失業市場蒙上暗影,美元多頭因而蒙受波折。
新玩法來了:投資高收益信譽銜接票據你該懂這些 在匯率雙向動搖逐步成為常態的微觀背景下,具備長線投資指標的中國投資者在進行寰球資產配置時,曾經能夠經過新型QDII產品不便地應用人民幣間接投資海內市場,無效躲避匯率動搖帶來的潛在危險。
可轉債基金新年殘局戰績煊赫 最高凈值漲逾12% 2015年A股火紅殘局,「進可攻、退可守」的可轉債基金持續分享股市盛宴。1月9日中證轉債指數創出歷史新高,可轉債基金續連續2014年強勢格式,首周收益在基金各細分品類中身先士卒。
中央債清算鑒別裝進估算籠子 存量債權總額待定 繼走完存量中央政府性債權(下稱「中央債」)清算鑒別這步棋後,財政部制訂的《中央政府債權歸入估算治理暫行方法》(下稱《方法》)已進入徵求意見階段,這象徵著中央債治理開端邁出第二步:將中央債分門別類歸入估算治理。
期權時代 你預備好了嗎? 千呼萬喚始進去,在有數期盼的眼光中,期權這個資本市場的寵兒總算將於2月9日呱呱墜地。
2015年大宗商品何去何從 進入2015年,市場預期的拐點是否呈現,大宗商品將何去何從?
熊市不言底 黑色系難迎春天 2015年,鋼鐵行業的生活環境難言走出「寒冬」,原資料的上漲之勢也還未完結,估計黑色系春節前仍將震盪築底,但隨著明年基建投資升溫、微觀預期回暖及活動性寬松等利多涌現,有可能發作熊市中的反彈行情。
5月5日,在相當長的歷史期間內,巴西經濟不斷飽受通脹的困擾,上世紀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巴西物價程度飛漲,重大影響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固。為了剋制通脹、穩固物價,巴西政府制訂了 雷亞爾方案 ,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以美元作為名義錨,在盯住美元制度下,經過高利率政策完成物價穩固。
雷亞爾方案 無效升高了通脹率,但同時也造成巴西常常賬戶逆差、國內收支失衡和經濟消退,最終釀成以債權危機和貨幣危機為特色的巴西金融危機。
從上世紀中期開端,巴西政府長期履行出口代替策略,經過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等貿易愛護主義的措施,以及外匯市場干涉制度,來愛護國際市場、倒退外國工業。出口代替策略曾獲得成效,1968~1974年巴西均勻經濟增長率超越10%,被譽為 巴西奇觀 。然而,長期施行出口代替也積攢了大量矛盾和成績。雖然出口代替滿足了國際對普通生產品的需要,但對資本品、兩頭產品和工業原料的需要仍依賴國內市場。多重匯率制度歪曲了外匯市場,添加了普通企業的老本。長期履行貿易愛護主義措施,窒息了外貿企業的競爭力。
出口代替策略是指一國採取各種措施,限度某些本國工業品出口,促成外國無關工業品的消費,逐步在外國市場上以外國產品代替出口品,為外國工業倒退發明無利條件,完成工業化。又稱出口代替工業化政策,是外向型經濟倒退策略的產物。普通做法是國度經過給予稅收、投資和銷售等方面的優惠待遇,激勵本國公家資本在外國設立合資或協作形式的企業;或經過來料和來件等加工貿易形式,進步工業化的程度。
更為重要的是,在出口代替策略導向下,巴西政府長期履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造成了惡性通脹。1981年巴西的通脹率為95.6%,1983年為164.0%,1988年為980.2%。1993年巴西的通脹率超越2000%,惹起了猛烈的社會動盪。1994年7月巴西政府推出了以反通脹為外圍,以片面推動經濟變革、穩固社會倒退為次要內容的 雷亞爾方案 (Real Plan)。該方案的次要目的是恢復經濟倒退和禁止通貨收縮。為穩當起見,政府將雷亞爾方案分為3個階段施行,即均衡財政收支階段,施行 實際價值單位 階段和改換貨幣階段。
雷亞爾方案試圖盯住美元,並在此根底上,利用高利率政策來克制通脹,完成物價穩固的貨幣政策指標。雷亞爾方案的施行,確實無效地剋制了通脹,使巴西高達四位數的通脹率疾速降落到個位數。雷亞爾方案起作用的機制在於:過後巴西的惡性通貨收縮率招致人們對過後的 舊雷亞爾 得到了決心,因而不想持有它,而 新雷亞爾 是以盯住美元為外圍的,那象徵著 新雷亞爾 相比 舊雷亞爾 更具備可信度,由於它能夠轉換成美元的價值,相當於貨幣價值通明化,使其價值有了保證(其實是人們心裡上的一種平安感),因而人們情願持有它。由於人們對 新雷亞爾 持有的決心而升高了通貨收縮。由於通貨收縮指政府發行的貨幣超越人們的需要量,假如人們情願持有此貨幣,那麼發行量與需要量之間的差額就不會很大,更不會招致惡性通貨收縮。
但與此同時,因為過後美元匯率正處在貶值通道,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造成巴西雷亞爾繼續、大幅高估,進而造成巴西常常賬戶逆差、國內收支失衡及經濟消退。為此,巴西央銀延續加息,心願經過高利率政策阻止國內資本外流,維護國內收支均衡。然而,盯住美元制度使雷亞爾匯率得到了調理國內收支的根本性能,在巴西常常賬戶逆差一直擴展的狀況下,高利率不只沒能扭轉資本外流和雷亞爾升值的趨向,相同減輕了巴西政府債權的還本付息的累贅,打擊了國際公家部門的投資和生產,減輕了經濟消退,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巴西的債權危機和貨幣危機,最初釀成了震驚世界的巴西金融危機。
中國資金治理網(treasurer.org.cn)為您延長瀏覽:
微觀經濟學以為,通貨收縮率在100%以上時,被稱為超級通貨收縮。惡性通貨收縮是一種超級通貨收縮,依照東方學者的定義,當一國當年通貨收縮率達到1000%以上時,就稱該國處於惡性通貨收縮之中。惡性通貨收縮(hyperinflation)是一種不能管制的通貨收縮,在物價急速下跌的狀況惡性通貨收縮
下,就使貨幣很快得到價值。
『貳』 中國有哪些產業被外資控制
驚心動脈,28個主要項目,外資佔21個項目。
『叄』 醫葯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2005-2006年中國醫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醫葯產業現狀
第一章 中國醫葯行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中國醫葯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經濟對比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各子行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國醫葯行業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國醫葯各產權經濟運行
一、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國醫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二章 醫葯投資特性與投融環境
第一節 醫葯行業投資特性研究
一、醫葯業行業特性
二、醫葯行業地位
三、行業集中度分析
四、醫葯上下游產業鏈
五、醫葯行業壁壘
第二節 2004年醫葯行業投融資環境研究
一、產業政策
二、市場准入條件
三、行業與市場管理體制
四、相關政策環境
五、行業改革
第三節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一、各子行業投資價值
二、中葯類公司最具投資價值
三、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四、醫葯投資業的五處風險
第三章 我國醫葯行業熱點回顧
第一節 GMP認證分析
一、GMP認證對市場的影響
二、關注中小制葯企業GMP認證
三、GMP認證後我國醫葯行業產能整體過剩情況仍加劇
四、後GMP認證時代的營銷走向
五、制葯企業將如何鞏固和擴大GMP認證成果
第二節 並購熱潮分析
一、透視醫葯企業並購風雲
二、醫葯行業重組的動因、特徵和趨勢
三、我國醫葯行業並購浪潮成因及特點分析
四、國際醫葯企業購並動因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
五、2004醫葯行業再掀並購、重組高潮
六、並購重組將成為中國醫葯工業快速發展的主旋律
七、對醫葯行業並購重組的預測分析
第三節 醫療改革分析
第四章 醫葯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第一節 總體投資情況
一、新建、在建項目數量
二、投資項目的子行業分布
三、資金使用方向
四、投資資金來源
五、投資主體的所有制結構
六、投資項目完成情況
七、投資效益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二節 重點投資項目分析
一、化學原料葯企業項目
二、化學制劑企業項目
三、中葯企業項目
四、醫療器械企業項目
五、生物制葯企業項目
第二部分 全球醫葯市場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區市場規模情況
第一節 全球醫葯市場規模情況
一、2002—2005年醫葯全球市場規模發展情況
二、2002—2005年全球醫葯市場分地區銷售情況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療種類排名及其銷售情況
四、2002—2005全球暢銷處方葯銷售額及其增長情況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葯品市場銷售情況(分國別)
六、2003年及其以後新葯開發動向
第二節 世界非處方葯轉換市場分析
一、Rx向OTC轉換的總體趨勢
二、Rx向OTC轉換的驅動力
三、Rx向OTC轉換的安全機制
第三節 美國醫葯業現狀分析
一、美國醫葯市場總體狀況
二、美國醫葯市場現狀分析
三、美國現代醫葯零售管理
第四節 日本
一、日本醫葯市場總體概況
二、日本漢方葯材生產概況
三、日本醫葯市場的國際化變局
第五節 歐洲
一、歐洲醫葯市場概況
二、醫療管理制度美歐的差異性分析
三、歐洲醫葯市場分析
第六章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領先企業總體情況分析
一、2003—2005年總體經營情況分析
二、研發投入情況分析
第二節 輝瑞制葯2003—2005年經營情況
一、2003—2005年總體銷售情況
二、主要產品2003—2005年銷售情況
三、新產品研發及其上市情況分析
四、企業經營問題及對策研究
第三節 羅氏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四節 百事美施貴寶2003—2005年經營
第五節 瑞士諾華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六節 默克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七節 葛蘭素史克2003—2005年經營
第八節 印度南星制葯2003—2005年經營
第九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公司2003—2005年經營情況
第七章 全球醫葯研發狀況分析
第一節 全球醫葯研發情況分析
一、世界醫葯開發研究現狀分析
二、世界醫葯開發研究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全球已經過期及即將過期的專利葯物情況分析
一、專利已過期或將過期的專利葯
二、1998—2007年全球過期專利暢銷葯物情況
三、全球抗病毒葯物研發情況
第三部分 化學制葯產業
第八章 化學原料葯產業
第一節 化學原料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原料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原料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原料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原料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河北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三、浙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四、山東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五、黑龍江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六、江蘇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七、天津地區化學原料葯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原料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學原料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原料葯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原料葯出口問題
五、化學原料葯外貿政策
第九章 化學制劑產業運行
第一節 化學制劑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化學制劑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化學制劑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化學制劑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化學制劑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化學制劑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化學制劑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江蘇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三、廣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四、上海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五、浙江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六、陝西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七、北京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八、山東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九、河南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十、四川地區化學制劑產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化學制劑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
二、2003—2005年化學制劑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七節 中國化學制劑外貿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2002—2005年進口情況
三、2002—2005年出口情況
四、化學制劑出口問題
五、化學制劑外貿政策
第四部分 中葯產業
第十章 中葯飲片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葯飲片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葯飲片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葯飲片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葯飲片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葯飲片產量情況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葯飲片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葯飲片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廣西地區
四、四川地區
五、江蘇地區
六、吉林地區
七、浙江地區
第六節 中葯飲片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葯飲片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中成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中成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中成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中成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中成葯產量情況分析
一、2002—2005年產量增長情況
二、2004—2005年化學料葯分月變動情況
三、中成葯主要地區產量情況
第五節 中成葯主要地區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二、廣東地區
三、吉林地區
四、江西地區
五、貴州地區
六、山東地區
七、四川地區
八、浙江地區
九、天津地區
十、北京地區
第六節 中成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一、2003—2005年中成葯前十家企業運行情況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葯前100家企情況分析
第十二章 中葯外貿及優劣勢分析
第一節 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情況
一、中葯與中葯材出口情況分析
二、中葯與中葯材進出口2003—2005年情況綜述
第二節 中葯產業優劣勢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中葯產業行業政策分析
二、中醫葯行業技術分析
三、中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四、中葯行業現存問題分析
五、中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葯產業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葯產業
第一節 全球生物制葯市場規模
第二節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況
第三節 全球生物制葯產業發展趨勢
一、全球預測
二、國際市場現在和將來銷售最好的生物葯物
三、近期(2002年來)將投產和正在開發的暢銷葯
第四節 美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一、美國生物技術業2003年重現上揚
二、備受資本追捧生物技術公司成了暴發戶
第五節 日本生物醫葯業
一、日本生物制葯業情況
二、日本生物技術產業遠期規模
三、日本蛋白質結構方面的成就
第六節 德國生物制葯產業情況
第七節 世界主要生物制葯產品市場狀況
一、總體情況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葯物產業情況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療性蛋白市場分析與預測
第十四章 中國生物制葯產業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總體運行情況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行業發展指數
第二節 生物制葯規模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
第三節 生物制葯產權經濟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盈虧情況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產銷情況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效益情況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葯產權經濟發展指數
第四節 生物制葯產業各地區發展情況
一、地區經濟對比情況
二、湖北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四、山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六、廣東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九、江蘇生物制葯產業運行情況分析
第十五章 中國生物制葯細分市場
第一節 主要產品總體銷售情況分析
一、主要生物葯品銷售情況
二、基因工程葯物研製開發情況
第二節 國內干擾素市場產銷狀況
一、我們生產干擾素的主要種類
二、市場空間大
三、競爭日趨激烈
四、成長尚需時日
五、目前生產干擾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節 疫苗市場
一、我國疫苗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二、我國疫苗生產企業現狀
三、流感疫苗市場情況
四、乙肝疫苗市場
第四節 其他細分市場情況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紅細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長激素
六、胰島素
第十六章 中國生物制葯領先企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生物制葯領先企業排名情況
一、2004年生物制葯銷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業銷售收入利潤情況
二、國家統計局2004年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前200名企業
三、國家統計局的生物制葯企業按利潤前200名企業
四、國家經貿委監測生物制葯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前100家企業
第二節 中國生物制葯上市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葯進出口情況分析
第一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進口情況
第二節 生物制葯2004年主要產品出口情況
一、出口總量情況 390
二、主要產品出口國家、數量、金額情況
第六部分 醫葯終端市場分析
第十八章 消費者分析
第一節 消費者基本狀況
一、全國各地區城鄉人口構成
二、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節 葯品消費結構分析
一、城鄉消費結構
二、中國農村葯品市場
三、國產葯與進口葯、合資葯品的市場佔有率
第三節 消費者消費心理分析
一、消費者購葯心理分析
二、消費者對中西葯的選擇
三、病患就醫習慣
第四節 消費者常備葯品
一、家庭常備三大葯品
二、常備葯品的購買渠道
第五節 疾病發病模式變化
一、21世紀全球發病模式的變化
二、中國人口疾病發病模式
第十九章 醫葯市場銷售渠道狀況
第一節 醫葯銷售渠道現狀
一、醫葯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
二、葯品零售業的現狀
三、實現醫葯零售業規模化發展的主要運作者
四、醫葯批發市場分析
五、中國葯品零售應對挑戰
第二節 我國醫療服務現狀
一、產業組織分析
二、醫療服務現狀
第三節 醫葯連鎖經營現狀
一、醫葯連鎖經營概況
二、美國連鎖零售葯店經營模式
三、醫葯連鎖配送社會化
四、醫葯連鎖經營分析
第二十章 醫院用葯主要葯品細分市場
第一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醫院用葯
一、抗生素各主要種類總體情況概述
二、大環內酯類葯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三、阿奇黴素、羅紅黴素和克拉黴素表現突出
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發展前景
第二節 青黴素類葯物全國醫院銷售分析
第三節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醫院用葯分析
一、醫葯用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二、國內廠家——市場份額重新分配
三、市場份額——國葯上升洋葯下降
第四節 萬古黴素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一、萬古黴素總用葯金額狀況
二、萬古黴素分城市用葯情況
三、萬古黴素生產廠商銷售現狀
四、國產與進口比重
第五節 β-內醯胺酶抑制劑醫院市場分析
第六節 頭孢類葯物用葯情況分析
第七節 喹諾酮類葯重點品種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環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羅沙星
五、諾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節 全身用激素類葯物醫院用葯情況分析
第八節 秘治療葯物醫院用葯情況
第九節 消化系統用葯醫院市場
第十節 呼吸系統用葯市場
一、2002年我國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走勢
二、醫院市場呼吸系統用葯類別分析
三、主要品種市場情況
四、呼吸系統用葯零售市場情況分析
五、哮喘病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一節 2003年中國皮膚科外用葯市場分析
一、2003年總體情況
二、市場特點
三、具體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場情況分析
第十二節 眼科用葯市場分析
第十三節 我國主要城市植物生物鹼類抗腫瘤葯市場
『肆』 我國建築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建築業主要受宏觀經濟增長及固定資產投資等因素所驅動。受國內宏觀經濟調控影響,短期內建築業增長有所放緩,但從長期看,在國內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國際承包業務逐漸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國建築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期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建築業屬於充分競爭行業。受宏觀調控、建材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短期內建築業成本呈上升趨勢,盈利能力將有所下降。
關注細分的鐵路建設行業。中國經濟總量龐大,行業發展不均衡。
盡管國家從宏觀總量層面實施經濟調控,但對於那些總體發展落後於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瓶頸行業,國家將會加大政策扶持。從目前看,我國鐵路運輸及鐵路基礎設施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加大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內容。
行業主要風險因素。原材料價格上漲、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以及人民幣升值因素將對公司利潤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一、建築業發展前景廣闊(一)宏觀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是行業發展的首要驅動因素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對建築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2002年以來,我國建築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從1985年的675.10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19億元;增加值由1980年的195.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14億元。
(1)國內GDP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2.399億元。
我們對1995年—2007年的GDP與建築業的總產值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建築業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高度相關,相關度達0.9985。回歸分析顯示,國內GDP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2.399億元。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基本決定了建築業的國內市場規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7,413.91億元,比上年增長25%。建築業總產值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拉動下,也出現了較大增長。
我們同樣採用1995年—2007年的數據,以FAI作為解釋變數,建築業總產值為被解釋量,兩者的散點圖,兩個變數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線性關系,其決定系數為0.989。回歸分析表明,FAI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4.3億元。
根據我國未來固定資產投資的狀況,對未來建築行業需求總量做出的預測是:到2010年,建築業總產值(營業額)預計將超過90,000億元,年均增長7%,建築業增加值將達到15,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左右。
(二)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化是行業發展的具體驅動力量
(1)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展中國家在步入發達國家的征途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是發展的必經階段。通常來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基本要經歷將近30年的建設時期才基本形成相對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我國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從1990年代中後期才真正開始,按照30年乃至40年的平均建設周期來看,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僅僅處於建設中前期階段。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更大。據世界銀行數據分析,我國目前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通車里程,距離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尚有較大距離,即便與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差距,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是土木工程建築業業的主要市場之一。「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中,中央政府將計劃投入3.8萬億人民幣用於交通基建投資,比「十五」期間增長73%。
(2)房地產建築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大大加快。據研究,中國的城市化率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將拉動GDP增長兩個點以上,同時增加1600萬城鎮人口。如果按人均20平方米計算,將新增住宅需求3.2億平方米。
預計中國城市化率加速增長期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中國城鎮人口將占總人口的65%。
與現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著未來10年內將有1.6億左右的增新城市人口,其所帶來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築等基礎設施的需求無比巨大。
近兩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投資增速過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從投資總量上看,房地產市場的建設需求仍是土木建築行業的主要市場。
二、建築業近期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一)經濟增長步伐放緩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放緩,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外部經濟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一季度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61,491億元,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穩中有升,增速為25.9%,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但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局面得到進一步改善,固定投資增速將會逐步放緩。1-4月,我國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97億元,同比增長21.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保持。我國出口3,059億美元,增長21.4%,同比回落6.4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414億美元,同比減少49億美元。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數據顯示,「三駕馬車」對經濟拉動作用有所降低,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已經開始顯現。現階段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仍然是通過雙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限制投資過熱和通貨膨脹。
(二)成本上升給建築企業盈利能力帶來變數
(1)建築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2007年10月份開始,鋼材的價格持續上漲。2008年2月份以來,鐵礦石漲價65%,建築鋼材價格較2007年漲幅明顯。受雪災的影響,我國今年前兩個月累計水泥產量為1.4億噸,同比下降2.80%,供給的減少導致水泥價格的上漲。2008年,我國建築原材料上漲的局面不斷加劇,春節以來國內建築材料的漲幅普遍在20%- 40%左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增長8.2%,漲幅比去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連續第五個月創下三年以來的月度新高。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2%,汽油、柴油、原煤價格分別上漲11.0%、11.8%、24.1%,能源價格漲幅突出。煤炭成本約占水泥生產成本的40%- 50%,鐵礦石和煤炭構成了建築鋼材生產的主要成本,而原材料和能源價格的提高,使建築材料價格漲幅不斷增加。
(2)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
隨著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建築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加大了對建設工程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法規和技術標准等相關制度的建設,使建築業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2008年新的《勞動法》開始實施,增加了建築企業用工的隱性成本。
2007年,我國經濟進入通貨膨脹的上升通道,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8%,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物價增長、通脹水平提高必然帶動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
(3)建築企業議價能力較低,成本上漲必將減少行業利潤。
建築企業施工總成本中原材料約佔50%-60%,人工成本約佔5%-10%,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建築企業成本大幅上升,對於建築行業利潤有很大影響。雖然目前開口合同在建築行業佔主流地位,建築企業有一定的二次議價能力,但建築業的上游建材行業具有較強的成本轉嫁能力,而作為建築業下游的基礎設施、房地產等行業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生存在兩者之間的建築企業,其利潤降低將成為不爭的事實。
三、鐵路建設行業機會凸顯
(一)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進入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時代,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更是成為發展重點。
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借鑒美國交通運輸發展模式,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列為發展的重點,而對鐵路建設投資相對不足,我國人均鐵路里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鐵路運力明顯不足。為了解決我國鐵路建設滯後的問題,國家加大了鐵路投資力度,使我國鐵路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黃金發展階段。
(二)「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
在「十一五」規劃中,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高達3.8萬億,比「十五」期間增長73%。
「十一五」期間,鐵道部的投資預算為1.25萬億,相當於「十五」計劃的四倍多。《鐵路「十一五」規劃》提出,將新建17,000公里鐵路線,包括7,000公里客運鐵路專線;將8,000公里現有鐵路升級提速;將15,000公里鐵路線升級為電氣化鐵路;將國內高速鐵路線的總里程延長到20,000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將國內鐵路網路的營業總里程延長到90,000公里。
(三)鐵路建設投資規模將有所提高
我國鐵路建設投資規模空前高漲,2006年我國鐵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552.75億元,較2005年增長76.4%,2007年完成的鐵路基本建設投資高達1,772.1億元,較2006年增長14.1%。
我國鐵路投資規模在2005-2006年快速增長後,投資增速有所減緩。
按照《鐵路「十一五」規劃》目標,2006-2010年,我國鐵路投資12,500億,年均投資2,500億,當前我國鐵路投資規模與「十一五」發展規劃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08年初鐵道部披露,今年我國鐵路全年計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3,000億元,新線鋪軌4,415公里,復線鋪軌3,405公里。雖然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鐵路投資增速有所減緩,但未來幾年鐵路投資規模仍將保持穩步增長,隨著我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發展,鐵路投資資金不足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善,鐵路建設高速發展的局面仍將延續。
『伍』 世界各國工程建築行業排名,
美國《化學周刊》日前公布了2014年度全球工程建設公司(E&C)的最新排名,32家公司金榜題名,入圍企業2013年的總銷售收入增長3%,與2012年11.4%的增速相比顯著下降。
2013年,E&C企業在油氣加工及石化、化工、采礦、金屬加工領域的銷售額是此次公布的榜單的排名依據。三菱重工、貝克特爾等國際著名的E&C公司由於沒能提供油氣加工及相關行業的銷售數據,沒有入圍排行榜。
美國福陸公司成功衛冕
榜單顯示,美國福陸公司連續第二年成為陸上油氣和相關市場的「老大」,2013年該公司油氣相關業務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20.9%,遠超同類公司的平均增速。
排名明顯上升的是法國德希尼布,從第9升至第4。其2013年陸上油氣及相關市場銷售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長30.4%,主要原因是2012年8月該公司收購了石韋工藝技術公司。此外,CB&I公司的排名從第15升至第10,2013年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35.6%,主要原因是其2013年收購了紹爾集團。
排名明顯下降的是塞班、Maire Tecnimont等兩家義大利公司。究其原因,塞班的陸上油氣和相關市場銷售收入比上年下降18.8%,義大利Maire Tecnimont公司的銷售收入從2012年的23.3億美元大幅降至2013年的17.4億美元。多數分析師預測,塞班面臨的困境將削弱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未來業務收入或繼續下降。
中國公司受益於煤化工
今年,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CNCEC)和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分列排行榜第2、第3位。其中,CNCEC的銷售收入達99.7億美元,增速達16.2%;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銷售收入達70.4億美元,排名比去年上升3名,銷售收入增速達15.3%。此外,中國寰球工程公司排名第19位,該企業油氣相關業務銷售收入增速遠超行業平均增速,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投資大幅增加。
有分析認為,中國公司受益於蓬勃發展的煤化工產業。2013年,煤化工項目成為中國境內的亮點,以人民幣為衡量單位計算,中國煤化工項目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80%。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已增加了在煤氣化和液化、合成氣制天然氣、合成氣制甲醇、合成氣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烴等方面的技術設備,以及工程技術領域的投入和研發。IHS化學副總裁馬克·埃拉莫表示,到2017年,中國40%的烯烴產量是非常規技術成功應用帶來的——這一比例是當前比例的兩倍。
韓國公司大多嚴重虧損
榜單上,韓國工程建設公司表現較差,包括三星工程、韓國大林、韓國大宇、GS工程和SK工程等。它們是韓國主要的工程建設公司,2013年均嚴重虧損。其中,三星工程營業虧損1.03萬億韓元(9.4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其過去幾年獲得的項目利潤低。該公司虧損較嚴重的項目是2011年初獲得的美國得克薩斯州弗里波特氯鹼項目。該項目由於成本超支延期至2014年3月才開始商業生產,此前它曾被視為意義非凡的工程——三星工程憑借它成為首家通過投標方式進入美國市場的韓國工程公司。韓國大林2013年的營業利潤下跌92%,陷入虧損境地,主要原因是其所屬沙特Shoaiba電廠項目、薩達爾石化項目和科威特液化石油氣項目的成本大幅增加。現代工程和建設公司2013年的利潤比上年小幅增加,成為這一年韓國唯一的業績增長的主要工程企業。
總之,在經過2011年~2012年的大發展之後,2013年韓國工程建設公司在油氣相關市場的銷售收入紛紛下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韓國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是2009年~2012年工程建設市場競爭激烈化,當時多數合同(尤其是中東地區的合同)都是在「大幅砍下」利潤的情況下獲得的。
歐洲公司繼續丟失市場
歐洲工程公司在2013年繼續失去本來擁有的市場份額。
此次上榜的8家歐洲企業,在油氣相關業務的銷售收入按美元計價的衡量方式下,只增長了0.3%;按歐元和英鎊等當地貨幣計價來衡量,則比上年下降3.5%。歐洲工程公司在全球油氣相關業務工程建設市場所佔的份額從2012年的26.4%降至2013年的24.9%。
德希尼布是歐洲工程公司中業績表現最好的公司,2013年其在油氣相關業務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30.4%,不過該公司沒有透露來自2012年收購的石韋公司的銷售收入。德國林德公司旗下的工程建設技術集團也表現較好,2013年按美元計價的銷售收入增長16%,達38.2億美元。
並購交易活躍是較大亮點
並購仍然是工程建設行業的亮點。2013年工程建設市場最大的並購交易是CB&I斥資33億美元收購紹爾集團。
2014年,工程建設市場的並購活性增強。英國AMEC公司1月斥資20億英鎊(31.3億美元)收購老牌工程建設公司福斯特惠勒公司,該交易已在11月完成。AMEC收購福斯特惠勒公司進一步增強了其在液化天然氣和頁岩氣等
『陸』 中信建投蜻蜓點金晚9點能上網查看自己股票嗎,輸入密碼不成是怎回事
一般在結算時間登錄是登不了的,可以換個時間再試試,結算時間一般是下午4點到9點左右,如果密碼沒錯換個時間就可以查看了
『柒』 人力資源重組的詳細內容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大多數中國企業已經走完了產品經營階段,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開始逐步進入資本運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徵是大規模的並購重組活動。而近幾年國務院實施的一系列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更是推動了各產業內企業集團的並購重組熱潮。但是我國企業在管理方面還遠不夠成熟,特別是國有企業由於體制及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並購重組後往往管理控制不到位,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一些國企合並重組後沒有真正形成一體化管理,甚至 「集而不團 」,造成嚴重的內耗。
並購重組後人力資源管控存在的問題
形式上收購一個企業容易,但在管理上要讓兩個企業融合在一起並不容易。企業在並購時一般都非常注重財務結構與規劃、並購後的商機與獲利率、對相關法律程序的了解等,但卻往往忽略人力資源管理這一重要因素。事實上,企業並購首先沖擊到的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在並購失敗的案例中 85%的CEO承認人力資源整合失敗是造成並購失敗的主要原因。由於並購企業的發展歷史、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等各不相同,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這些必然帶來一系列的人力資源問題。
1.重資產輕人力資源重組
企業並購重組特別是國有企業重組一般伴隨著大規模的資產轉讓與人員安置。為了順利實施並購重組方案,管理層往往更關注企業並購帶來的市場、法律、財務以及企業運作方面的問題,對資產重組、資產評估、股權設計和職工安置相當重視,而對新公司的人力資源重組規劃則一筆帶過,或將重組後的人力資源工作等同於安置職工。這種只重並購不重整合的做法是很危險的,可能帶來的後果是:沒有對原國企的核心人才進行識別,沒有建立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規劃,造成核心人才流失,給重組後的發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先重組後設計
國有企業並購重組一般分成兩大類型,政府主導型並購重組和市場驅動型並購重組。由於國有企業的所有權特性,很多國有企業之間的並購重組是在政府主導下實現的,並購重組缺乏充分的規劃和科學的決策,往往是並購重組的消息已經昭告天下,但重組的實際行動方案還在設計之中。先重組後設計、邊重組邊設計的操作方式往往會帶來很多遺留問題,特別是很多缺乏系統設計的「過渡方案 」,給重組後新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很多混亂。
3.人力資源制度差異
人力資源的各項管理制度是企業在發展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並購雙方的人力資源制度可能不盡相同甚至有較大的差異。而人力資源整合會涉及到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如薪酬、績效考核、福利、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等,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在雙方制度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就存在如何確立新制度的問題,如果雙方的制度沒有很好地融合而各自獨立的話,就會使管理出現混亂,導致合並重組後的人力資源成本居高不下,達不到資源優化的目的。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整合時,有些國企對被並購企業的組織結構、薪酬、績效等制度強行改動,結果造成被並購企業員工採取抵制變化或消極應付變化、被動工作的行為。
4.文化沖突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被並購企業原有的文化不會隨著並購立即消失,它仍然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員工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文化差異是企業並購後人力資源整合的一塊「很難啃的骨頭 」。並購雙方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企業忽視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可能會導致並購的失敗。特別是企業強強聯合時,如果不能實現文化融合,原有的企業文化都繼續保持強勢,就有可能成為重組後企業中的非組織文化,從而導致重組後的企業決策不暢、制度執行力度不夠、溝通堵塞、沖突時有發生,員工積極性低。
5.管理人員重組問題
國企重組後必然會面臨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重組問題,集團派出人員還是原有管理層留任或者外聘是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如果重組後管理層中缺乏被並購企業的原有主管人員,易導致並購後的不確定性、產品開發受阻和決策延緩等非常不利的結果。
另外,國有企業中「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鐵飯碗」的傳統觀念,按資排輩等現象在重組後仍然存在,重組後選派管理人員時如果不能做到因事擇人,就會出現人才缺乏和人才浪費並存的現象。
並購重組後人力資源管控對策分析
企業並購後的人力資源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企業必須採取多種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
1.制定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集團企業重組後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是指,以重組後的集團戰略發展目標為基點,從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的「質」和「量」入手,評估目前集團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是否能夠適應未來發展變化的需要;預測未來對人力資源質和量的需求,通過對未來需求的預測與目前人力資源質量的比較,分析出其中的差距,並實施各項規劃,達成未來集團企業人力資源質量需求與供給一致的管理過程。
重組後的人力資源規劃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重組後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二是為了實現重組目標,應該制定什麼樣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另外,由於國企的特殊背景,重組後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適應新崗位的員工如何通過培訓重新上崗,如何妥善安置以打造國有企業和諧文化的良好氛圍,也是企業不能迴避的重要問題,這些都必須通過人力資源規劃來進行統籌安排。
2.選擇合適的人力資源管控模式
兼並重組後的企業應根據集團戰略的定位、行業特徵、商業模式、管理水平、外部環境等因素選擇不同的管控模式,集團管控模式又決定了人力資源管控模式,只有正確合理地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人力資源管控模式,才能最大化的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價值。
3.選擇正確的人力資源管控模式
根據對我國人力資源管控現狀的總結,認為兼並重組後的集團化企業有三種人力資源管控模式:運營管控型、戰略管控型、財務管控型。具體如圖1所示。
全面管理型:即重組後對整個集團各級子公司的人力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海信集團就是這種模式,所有人力資源由海信集團人力資源部統一調配,各級子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受總部的約束,只有執行權。根據海信的管理理念,只有從集團的高度,結合產業變革、結構調整、職能調整等進行人員的統一調配,才能充分發揮集團人力資源的整體優勢。
監管型:重組後集團總部只負責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制度的制定與監督執行,宏觀調控集團人力資源,將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權賦予各子公司,各子公司可以在集團統一政策允許范圍內,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政策與制度。中國建設總公司和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都屬於這種管控模式。
分散管理型:在這種管控模式下,集團總部對各子公司的管理按業務與集團關系緊密程度的不同,採取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和制度。中糧集團便屬於典型的分散管理型,它擁有中糧貿易、中國糧油、中國食品等九家下屬單位,各下屬單位又有若干業務單元,有些採取集權管理,有些則採用分權管理。如人力資源規劃、招聘管理、培訓管理、素質技能管理等可以集權管理,由集團總部統一規劃實施。對於薪酬管理、績效管理、考勤休假管理等可以分權管理,給成員單位一定的個性化管理許可權。
4.正確定位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能
不同的管控模式決定了雙方在人力資源管控中有不同的職責,人力資源部門職能的界定要適應企業人力資源管控體系的完善程度。被並購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可以由集團外派,也可以企業自身產生,但專業管理輸入端歸口集團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不同的管控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與手段也會不同。一般集團總部人力資源的職能定位有全面管理中心、監管中心、服務中心三種功能,如圖2所示。
5.選任好被並購企業的管理人員
企業並購重組後,為快速有效地度過動盪期,應盡快確定被並購企業最高層管理人員。在選擇被並購企業主管人員時,一般有三種選擇:一是留用原主管人員,二是集團派出人員接管,再者就是從外部市場招聘。從社會上招聘成本較高,而且存在一定的風險。
在選派主管人員時應堅持互補原則,一方面並購企業將關鍵人才輸送到被並購企業,另一方面,還要盡可能地發揮被並購企業原有人才的作用,這既有利於充分利用人力資本,同時也減少了員工對外來文化的抵觸情緒。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評,留用部分原企業優秀主管人員,落實並購企業對被並購企業享有的主要經營者的任免權。在派出人員時企業應把握好「 寬度」和「深度」。
一般來說,在全面管理型集團管控模式中,集團公司比較傾向於派出人員管理機制,如中糧集團的中高層多為總部的派出人員。監管型管控模式下更適合原有企業管理層留任。如中國鋁業公司在焦作萬方並購重組過程中,董事長、總經理都沒換,還是原有的一班人馬。共同的企業願景再加上集團公司的信任,原有管理層逐步接受了中鋁公司的管理文化,自覺地把自己的企業融入到中鋁公司整個管理過程當中。中鋁集團公司還針對原有管理人員定時舉辦了培訓,大大地促進了這家分公司的員工快速進入中國鋁業公司管理文化中來。
6.建立全面的激勵和績效考核機制
重組後的企業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戰略目標設定全面的激勵和績效考核機制。在雙方制度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可以綜合兩種制度的優點建立新的績效考核機制,切不可對被並購企業的組織結構、薪酬、績效等制度強行改動,如果新的薪酬標准比原來降低了,這樣就容易導致員工的不滿。
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國企的物質激勵要更傾向於那些核心員工和績效高的員工,設計合理的薪酬體系和分配製度,使核心員工得到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待遇,如股票期權、員工持股等。實踐證明,員工在他們的心理契約中對企業的期望和需求既包括物質需求,更包括高度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制定激勵方案時,除了要利用物質激勵手段,還要充分尊重核心員工,重視培養員工的歸屬感;要信任核心員工,給予他們充分的授權;建立多種晉升渠道,為核心員工制定有效的職業發展規劃。
另外,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整合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非常重要,實施全面的薪酬管理,是實現對高管進行全面激勵和有效管理的最優模式。針對大型集團企業高管激勵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集團企業高管薪酬激勵模式(圖3)。
7.融合企業文化,創造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
文化是企業實現願景、創造價值的重要輔助工具,運用什麼樣的文化戰略對並購後的企業的管控至關重要。
人力資源文化整合的任務就是找出公司文化的差異與相同之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企業文化的傳播、重塑或延伸。行業的差異和原企業的經營狀況往往是決定文化融合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當發起並購的企業具有強勢的文化時,企業文化會直接傳播到被並購的企業。比如說縱向並購,一般是強勢企業對產業鏈的整合,比較適用於直接傳播式的文化整合。當兩企業之間的文化差異較大,特別是橫向並購(同業競爭者並購)時,就需要對合並後的企業文化進行重塑和一定程度的延伸,整合雙方最好的,形成新文化。如2008年濟鋼和萊鋼聯合重組,兩者是強強聯合,不存在文化上的優勢和劣勢,重組後的企業文化就不能做簡單的加減法。
文化整合首先要調查分析各企業的原有文化從中提煉出核心價值觀,找出可能有利於重組後的企業發展和可能阻礙企業發展的文化因素,據此確定整合的可能性與整合程度。然後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在吸收原企業文化的精髓、剔除原企業文化中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因素後,形成新的、被全體員工認可的企業文化。
同時,企業還需要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溝通渠道,加強溝通,增加員工對新公司的認同感,使其更好地為公司創造價值。並購重組前期,公司應讓員工清楚整個並購的大致情形,消除員工的顧慮。在並購後,積極聽取廣大員工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意願,盡可能地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逐步達到管理上的融合。
8.藉助合適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
重組後的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相對比較復雜,需要藉助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人力資源信息化不僅使管理人員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戰略性思考,還搭建起標准化、規范化、網路化的工作平台,將人力資源管理鏈上的不同角色聯系起來,真正實現
企業的「全面人力資源管理」,以提高有形和無形資產的運營效益。根據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控模式的不同,E-HR系統有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模式三種實施方案相應對。
集中式:對於運營管控型的集團企業,總部集中存儲各子公司的人員資料庫,子公司不設人員資料庫。集中式應用是一種基本應用模式,其特點是企業所有的人力資源數據集中存儲,各層分支機構數據及時更新。
分布式:分布式模式中各子公司有相對獨立的管理許可權,人力資源數據分開存儲,各自在本地維護自己的數據,集團總部可以根據對下屬企業管理力度的不同,要求其定期將必要數據傳遞到上級企業的資料庫中,供集團領導分析決策,以達到集團管理的目標。這種E-HR模式比較適合戰略管控型的企業。
混合模式:混合式模式就是對於集團企業中網路條件具備、管理力度強、人員簡單的子公司採用集中式管理,數據集中存儲在集團總部;而對於集團企業中網路條件不具備、管理力度弱、人員復雜的下屬企業採用分布式管理,定期將分布存儲的數據匯總,供集團總部進行人力資源調配和決策分析。這一模式適用於分散管理型的集團公司。
由並購重組到整合再到管控,企業管理實現了從物理變化到化學變化,而人力資源管理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其效果直接決定了並購企業的命運。只有選擇恰當的人力資源管理控制策略,才能使雙方在制度、管理和文化上協同運作,增強企業的核心能力,實現並購重組既定目標。
『捌』 即將摘帽概念一覽:誰是下一個亞星化學
化工概念一覽
1、磷化工:
興發集團: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精細磷酸鹽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鈉生產企業,是國內少數幾家擁有「礦電磷一體化」產業鏈的精細磷化工企業。現擁有工業級、食品級、牙膏級、飼料級等系列產品70多個,年生產能力近百萬噸,主導產品出口亞、歐、美、非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寶潔、陶氏、聯合利華等國際化工巨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公司擁有1.3億噸磷礦石儲量,且在不斷增加。公司實現無機磷化工產業改造與升級的同時,將向有機磷化工、硅化工、鹽化工和硫化工拓展,力爭「十二五」期末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
金正大:
2011年8月公司簽訂投資59.6億元(預估)建設磷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發展磷復肥及相關磷化工產業。計劃用一期項目投資預估約36億元,開工後3年內建成。二期項目投資預估約23.6億元,待一期工程投產後視情況安排建設進度,預計開工後兩年內建成。初步規劃項目建設規模為60萬噸/年磷酸一銨、60萬噸/年磷酸二銨、40萬噸/年磷酸二氫鈣、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20萬噸/年磷酸二氫鉀及其他磷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建成後,公司將實現磷礦資源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2013年1月,貴州金正大以9784.37萬元收購甕安縣磷化公司34%股權。該公司注冊資本2564萬元,經營范圍為磷礦資源的開發及銷售。磷礦是公司主營產品磷元素的主要原料,本次收購可延長產業鏈。
中國寶安:
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寶安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乙方")與保康縣人民政府(簡稱"甲方")於2012年5月25日簽訂了《產業戰略合作投資框架協議書》.主要內容包括,第一,乙方計劃在保康縣投資磷產業,擬選擇已建成或在建磷化工企業作為切入點,推動磷產業平台建設和發展.第二,乙方擬通過新設投資,產業並購,資本運營等方式,分期投入10至15億元進行磷礦產業投資.第三,甲方為乙方在保康縣投資在工業用地,渣場配套,環保指標,稅收政策,地方規費,項目立項,公用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乙方全力支持和最大優惠.針對磷礦配額,中國寶安表示,在框架協議中,保康縣人民政府沒有就配置磷礦資源的具體數量作出承諾.對於框架協議的有效期,中國寶安稱,雙方在90日內未達成正式投資協議的,框架協議自動廢止,公司目前尚未與對方簽訂正式投資協議.
2、鹽化工:
蘭太實業:
蘭太實業是集制鹽、鹽化工、生物制葯、礦產資源開發於一體,橫跨內蒙古、青海、江西、山東等四省(區)六地的大型上市企業,擁有豐富的鹽湖資源。公司是國內甚至全球最大的金屬鈉生產廠家,該產品具有規模最大,成本最低,技術和質量最好的特點。公司以其優異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社會形象成為「中國化工企業500強」、「自治區自主創新企業50強」、「自治區用戶滿意企業」、「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企業」等,被冠以「沙漠明珠」之美譽。
雲南鹽化:
雲南鹽化是雲南省內最大的食鹽、工業鹽和氯鹼生產企業,也是雲南省唯一具有食鹽生產、批發許可證企業。公司堅持「鹽為基礎、鹽化結合、協調發展」的產業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雲南豐富的鹽礦資源,大力發展鹽和鹽化工產品及深加工產品,擴大經營規模,豐富產品結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佔有率。同時,強化內部管理,努力開拓國內外產品市場,培育成本領先優勢,把公司打造成為一個管理規范、運轉高效、經濟效益不斷攀升、具有較強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優秀鹽和鹽化工企業。
雙環科技:雙環科技主要生產銷售純鹼、氯化銨及鹽化工系列產品、氯甲烷系列產品、氯化聚乙烯系列產品,承擔與鹽化工行業相關的科研、設計及新產品開發、設備製造項目,隨著公司油改煤裝置的完成投產及50萬噸/年鹽硝聯產技改項目的建成投產,公司有望真正實現鹽化工產業鏈的完整打造。
湖北宜化:
湖北宜化擴建氯鹼、新建電石、聯鹼等項目也將建成投產,始終堅持以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思路進行原料和產品結構調整,已形成煤化工、鹽化工、磷化工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公司新增10萬噸PVC和5萬噸燒鹼,與之配套的20萬噸電石項目屆時也會建成投產,公司的另一鹽化工項目——60萬噸聯鹼也會在07年10月份建成投產。
3、煤炭化工:
杭氧股份:
杭氧股份的主營是氣體分離設備,這是煤化工的必須設備。公司03年進入氣體化工領域,目前已經形成體系了。
廣匯能源:
廣匯能源的主要業務結構已經基本完成全方位進入能源產業,生產-加工-銷售多元化、一體化的清潔產業鏈已日漸清晰,哈密煤化工項目將於2012年5月投入試運營,年產4.9億方LNG/120萬噸甲醇開始貢獻利潤。吉木乃LNG 項目可能在2012年10月投產。
中國化學:
中國化學是煤化工工程建設龍頭企業,國內煤化工工程領域龍頭位置不可動搖。
赤天化:
赤天化的煤化工項目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有水有煤。貴州水資源豐富,公司煤化工項目占據水源先機,公司持股49%的槐子煤礦,年產能60萬噸,可解決煤化工項目1/3的原煤供應, 是煤化工項目成本大幅下降。控股子公司貴州天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合成氨、15萬噸二甲醚煤化工項目,於2011年12月6日生產出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產品,進入試生產階段。
海陸重工:
海陸重工是新型煤化工領域壓力容器金牌供應商,公司受益新型煤化工項目招標啟動,12年獲得寧煤二期與潞安集團超限設備訂單7.2億元;目前發改委通過了15個示範項目共7000億的新型煤化工項目的審批,其中壓力容器占總投資比重15-20%,隨著招標進行,市場需求放量可期;另一方面公司新產品線投產,目前已經具備年生產能力5億元,壓力容器放量是確定性事件。
中南重工:
中南重工同為壓力容器企業,與海陸重工一樣受益於煤化工的重啟招標。
遠興能源:
公司制甲醇競爭力強,並且握有6億噸煤炭儲量。煤化工能力容易顯現。
丹化科技:
公司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與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各出資50%成立的合營公司永金化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2011年在河南相繼成立了五個全資項目子公司,分別建設年產2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其中位於河南安陽的安陽永金化工有限公司的乙二醇項目自2011年9月開工建設,於2012年10月實現機械竣工。近期,該項目已打通全流程工藝,並試產出乙二醇產品。公司本次已經解決了煤制乙二醇的核心技術問題,工藝工業化初步完成,作為第一個由我國首先突破工業化的重大技術,在整個化工行業都有較高意義。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玖』 中國電力方面的央企有哪些
中國電力方面的央企主要有15家,名單分別為:
1、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2、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4、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2、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3、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4、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15、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並購擴展閱讀: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二是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金融行業,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狹義的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一共有97家。名單分別為:
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0、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52、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61、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74、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78、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9、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90、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1、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2、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3、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4、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5、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6、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7、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其中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又被稱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而同屬電力央企的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中國廣核集團又被稱為「四小豪門」。在經營效益方面,「四小豪門」已經超過五大電力集團。
『拾』 中信建投的公司業務
股票承銷及財務顧問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股票承銷及財務顧問業務,致力於為國內各類企業的改制、並購重組及權益類融資活動提供從方案設計到發行定價與承銷的全過程專業化服務。目前主要開展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上市公司各種類型再融資的保薦承銷及上市推薦業務,並為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各類企業提供改制、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財務顧問服務。
2009年,公司完成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5單IPO項目;完成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單股權再融資項目;完成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5單公司債券主承銷項目。其中,中國國旅作為公司完成的首家央企IPO項目,成為當年上市首日市場表現最佳的中央企業;華誼兄弟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全內容上市的傳媒娛樂企業,在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中創造出機構認購家數第一、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量第一、動態發行市盈率第一、首日開盤漲幅第一等多個市場第一。
2009年,公司股票主承銷項目籌資金額達162.88億元,主承銷金額和家數位居同業第4名和第7名,其中IPO項目的主承銷金額和家數分別位居同業第3名和第4名,公司債主承銷家數位居同業第3名。四年來,公司共完成30單股票和公司債券主承銷項目及48單財務顧問項目,籌資金額達503.82億元。
資本市場部中信建投證券資本市場部,負責組織協調公司投資銀行部、債券承銷部、債券銷售交易部、機構業務部等部門共同參與完成股票、債券融資項目的發行承銷,承擔制定發行方案、評估企業價值、控制承銷風險、組建承銷團、路演推介、詢價定價、簿記配售等功能,促進公司證券承銷業務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精細化水平。 2009年,資本市場部成功組織實施了公司承做的全部9單股票主承銷項目和20單債券主承銷項目的發行工作,獨立完成了11單股票副主承銷和分銷項目與25單債券副主承銷和分銷項目。
資本市場部自成立以來累計組織實施了包括北京銀行IPO、葛洲壩分離交易可轉債、隧道股份配股在內的21單股票主承銷項目的發行工作;組織實施了包括北京國資中心債、北京地鐵企業債、大連銀行次級債等在內的29單債券主承銷項目的發行工作。此外,還承做股票副主承銷和分銷項目48單,承做債券副主承銷和分銷項目71單。
為使客戶獲得更全面、深入的綜合服務,資本市場部還著力加強對國際國內資本市場數據統計、形勢分析和新融資工具與新金融產品的全面深入研究,竭誠為客戶提供及時有效的專業咨詢服務。
債券承銷業務中信建投證券債券承銷業務,致力於為債券融資企業提供從方案設計、債券定價、組織發行到債券銷售的全過程專業化優質服務。公司目前主要開展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次級債、企業債、可轉換債等固定收益產品的承銷,創新固定收益產品的設計、開發等業務。 2009年,公司把握債券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完成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重慶市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建設開發投資總公司、株州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鶴城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市興蓉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大連市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等13單企業債券主承銷項目;完成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單次級債券主承銷項目。其中,大連中小企業債是中國銀監會叫停商業銀行為企業債券提供擔保後第一隻獲批發行的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是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有益嘗試;龍湖地產債作為首家非上市民營房地產企業債券,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2009年,公司債券承銷業務的優勢地位繼續得到鞏固。公司債券主承銷項目籌資金額達601.05億元,其中企業債券主承銷家數位居同業第4名,企業債券主承銷金額位居同業第6名。四年來,公司共完成31單企業債券主承銷項目,主承銷金額達921.05億元。
經紀代理業務中信建投證券經紀業務秉持「服務創造價值,誠信贏得客戶」的經營理念,通過覆蓋全國20個省(市)80多個大中城市的120個營業網點,為300多萬客戶提供包括滬深A股、B股、基金、債券、代辦股份轉讓、權證、報價轉讓等在內的市場所有投資品種的經紀代理服務和股指期貨等金融產品的中間介紹服務以及其它增值產品的組合服務。公司已做好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各項准備,並積極申請黃金業務試點資格,力爭成為國內第一家開展黃金現貨代理業務的券商。 公司致力於打造具有中信建投證券特色的投資顧問服務品牌,通過組建專業化、系統化的投資顧問團隊,完善呼叫中心、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等手段,向客戶提供《中信建投視點》、《研究員一線快報》、《資金選股》、《月度策略追蹤》等豐富的專業資訊產品;針對不同客戶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出ETF套利業務、客戶資產盤活方案和「智勝」、「智尊」、「智多星」等系列組合產品,努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實現客戶資產增值。
2009年,公司經紀業務市場份額繼續提升,共完成交易總金額38,276.71億元,其中股票基金交易總金額36,563.20億元,位居同業第9名;股票基金交易總金額市場佔比達到3.35%,增幅在全國前十位券商中名列第2;完成債券交易總金額215.75億元,位居同業第2名;經紀業務收入位居同業第7名。
基金業務中信建投證券以「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為原則,為基金管理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提供全面的研究服務與銷售服務。 基金研究服務,主要依託公司研究、投資銀行等資源優勢,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包括研究報告、上市公司調研、委託課題研究、IPO詢價、投行項目咨詢等高水準、全方位的專業服務。2009年,公司深入發掘基金客戶需求,全年多次邀請發改委及人民銀行專家為基金客戶開展專題講座;策劃組織基金客戶對機械、通訊、電子、紡織、食品等行業重點上市公司進行調研並深入交流;參與完成基金管理公司與社保理事會大量課題,實現了公司研究與客戶需求的有效對接。
基金銷售服務,主要依託公司分布全國的營業網點和專業化服務優勢,向經紀業務客戶銷售各類基金產品,並進行基金專戶理財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公司在業內最早取得基金代銷業務資格,代銷國內所有基金公司的全部公募基金產品,是目前國內代銷基金產品最全的兩家代銷機構之一,擁有全部ETF產品的一級交易商資格。公司在業內率先建立「基金超市」,為客戶提供系統、全面、專業化、個性化的基金服務,並第一家獲准實行開放式基金網上交易和定時定額申購費率優惠,第一家開展智能定贖業務。2009年,公司成為首批基金「一對多」產品代銷機構,成功發行5隻基金「一對多」產品,成為當年基金「一對多」產品代銷數量最多、代銷金額最大的券商。
機構業務中信建投證券機構業務,通過整合公司研究、投資銀行、固定收益、資產管理等資源,致力於為商業銀行、信託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大型國企、上市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公司、私募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和高端私人客戶提供高層次、全方位、多元化、差異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努力以專業化銷售和服務為手段,促進公司機構客戶收益最大化,提高公司在機構客戶群體的影響力。 公司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活動和策略咨詢服務,為客戶量身定做個性化理財方案,涉及范圍跨越一、二級市場;利用先進的資產證券化技術,努力發掘和滿足機構客戶的融資業務、財務顧問及資產管理等其它業務需求,為高端客戶提供最佳的資產配置,以及創新性的發行設計和投融資方案,實現客戶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公司機構業務的主要優勢在於,持續跟蹤並率先解讀政策,把握商業先機,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計劃,順應市場環境,引領市場趨勢;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構建並執行各種組合策略,實現投資目標。
公司機構業務目前已在市值管理、現金管理、年金管理、股權及財富管理、固定收益、大宗交易、金融期貨、資產配置、證券化產品、專戶理財、資金融通和過橋貸款等領域取得良好成績,不僅取得國內銀行信託產品管理規模之冠,還力爭通過廣泛的銀行渠道,打開與其他投資者的合作通道,構建綜合業務平台,實現銀行中間業務與券商機構業務雙贏。
債券銷售交易業務中信建投證券債券銷售交易業務,可向客戶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中期票據、企業債、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次級債、可轉換公司債、公司債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衍生產品的銷售、交易服務,開展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債券現券和回購交易,進行一定規模的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自營投資。 2009年,公司債券銷售交易業務繼續取得較好業績。全年完成現券交易量7,745.73億元,完成總交易量10,141.59億元,均位居同業第2名;完成國債承銷量77.14億元,完成各類金融債承銷量258.45億元;完成34單企業債券、公司債券、次級債券銷售工作,銷售規模達335.19億元。
公司債券銷售交易團隊具備專業的研究能力與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判斷力,多角度、多層次開拓銷售市場。四年來,公司累計完成現券交易量13,227.74億元,完成債券交易總量17,551.56億元;累計承銷國債334.13億元,承銷各類金融債660.45億元,並於2009年取得上交所固定收益平台一級交易商資格,為業務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
證券投資業務中信建投證券證券投資業務,負責公司權益類證券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資,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為公司獲取良好投資回報。 證券投資業務建立健全了從投資分析、科學決策、交易操作到風險控制的完整制度和流程;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和豐富的投資經驗;證券投資品種齊全,覆蓋股票、開放式基金、信託計劃等非固定收益品種以及其它國家允許投資的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近年來,公司證券投資業務投資業績始終保持同業較高水平。
2009年,公司證券投資業務引入全新的資產管理系統,實現了證券投資業務的分賬戶管理和投資行為的事前風險管理功能。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准確判斷市場走勢,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不斷完善業務流程,及時把握市場機會,全年投資業績明顯好於滬深300指數與可比的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同時,證券投資業務還充分發揮個股精選能力,積極參與市場中的非公開發行等業務,取得較好回報。
資產管理業務中信建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負責為客戶提供集合資產管理、定向資產管理、投資顧問等專業化資產管理服務,通過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客戶的不同需要,達到客戶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 2009年是中信建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開局之年。2009年11月26日,公司首隻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信建投精彩理財靈活配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
目前,中信建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構建了從固定收益類到權益類及創新類的完整產品線,並建立起涵蓋客戶開發與服務、產品設計與創新、投資研究與管理、業務統計與風險控制等方面完善的資產管理運作體系。公司將通過積極努力,持續提高客戶投資回報,盡快形成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的品牌優勢。
資金運營業務中信建投證券資金運營業務,充分發揮公司內部銀行職能,積極推動公司資源配置效率的持續優化,提高公司自有資金的運營效率。 2009年,在堅持無風險、低風險的配置策略方向下,通過對自有資金的高效管理,公司資金二級配置收益率全面超越貨幣市場基金凈值增長率。
目前,公司已獲得多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授信額度,通過在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積極開展貨幣交易,公司2009年在市場同業拆借活躍度及交易量等指標上均位居同業前茅。
公司致力於拓展、維護與全國性大中型商業銀行的合作關系,整合布局了一個以商業銀行為主的基於自有資金同業存放、銀行間本幣交易(拆借、回購)、客戶資金三方存管、融資融券、客戶共享等業務合作的多層次客戶資源體系。
研究業務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業務,以「引領專業投資、研究創造價值」為服務理念,全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研究咨詢支持。研究領域覆蓋宏觀經濟、行業分析、上市公司、金融工程和投資策略等,同時承擔政府機構和大型社會團體委託課題,以專業化研究成果和國際化視角贏得社會各界和廣大客戶的廣泛認可。 2009年,公司研究業務及時跟蹤市場脈絡,不斷完善產品研究,研究產品知名度與市場認可度穩步提升。目前,公司研究產品在保持《早間快遞》、《分析師簡訊》、《資本市場周報》等傳統資訊產品的同時,增加《每周觀點集錦》、《每周行業評級》等新資訊產品;成功組織「復甦之路」、「王者歸來」兩次全國性大型投資策略報告會,以及「宏觀經濟研討」、「食品安全」、「3G業務」等多次小型專題會,形成了有中信建投證券特色的研究成果展示平台。此外,公司還圓滿完成商務部、社保理事會等機構、團體的委託課題近30個,高質量的研究報告得到委託方的一致認可。
2009年,公司分析師在《證券市場周刊》舉辦的「2009年度遠見杯中國宏觀經濟季度預測優勝獎」評選中榮獲第2名,在「賣方分析師金手指獎評選」中有4人次獲獎;在今日投資財經資訊公司主辦的「中國最佳證券分析師」評選活動中有7人次獲獎,獲獎人次總數位居第2名。
交易清算業務中信建投證券建立了集中化、專業化、規范化的統一登記結算運行體系,為公司各項業務和客戶交易提供穩定、安全、快捷的證券登記結算服務,主要包括:證券、資金的清算與交收,證券賬戶開立和管理,證券登記和託管,證券權益分紅派息代理服務。公司所有營業網點都具有實時開戶代理資格,可及時為客戶辦理開戶手續。 目前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已全部實施第三方存管,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以及交通銀行等16家商業銀行開通第三方存管業務,結算路徑明確清晰,實現了客戶資金安全、封閉、高效運行。
公司正進一步拓展登記結算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以結算運行為中心、以業務需求為導向,努力提高交易清算業務的運行安全、運行質量、運行效率,做到交易結算集中受理、客戶資產安全完整、業務運行風險可控、支持服務創造價值,積極構建公司集中、專業、安全、高效的業務運行平台。
2009年,公司在滬深登記結算公司券商結算量排名中分別位居同業第6名和第9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券商結算量排名中位居同業第2名;證券託管總額位居同業前列。
信息技術系統中信建投證券全力打造一體化、專業化、標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系統,確保為廣大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化與個性化服務。 公司集中交易系統連續數年保證了安全、可靠、高效、穩定運行,通過120個營業網點近5萬台櫃台、自助、熱自助等交易終端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化現場交易服務。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等8個中心城市以及沈陽、西安、長沙等20餘個大中城市建立了覆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全部電信運營商互聯網骨幹結點的網上交易專用通道,提供最短路徑的高速網上交易服務,總帶寬超過7G,在業內居於領先水平。公司還通過建立統一短號碼95587的電話委託系統(接入線路總數超過9000線),以及支持全部移動運營商的手機證券平台為廣大客戶提供多渠道交易服務。
為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公司還提供多種可選的網上交易軟體、網上行情軟體、手機證券軟體、智能化套利軟體;公司通過網站、統一號碼簡訊平台和呼叫中心、CSC108秘書、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為廣大客戶提供集資訊、顧問、產品、交易、服務於一體的全天候、專業化、個性化的信息資訊服務。
風險控制與合規管理中信建投證券高度重視風險控制與合規管理,始終堅持「風控優先、全員風控」的理念,確保公司穩健經營。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全方位、覆蓋各項業務流程和管理環節的風險控制體系,針對操作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法律風險等實施有效的識別、監測、計量、控制、評估、報告,並重視新業務風險的研究與管理,確保各項風險的可測、可控、可承受。
公司積極推進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反洗錢管理模式,設計信息隔離運作流程,通過開展合規審核、合規咨詢、合規監測、合規檢查等方式,將合規管理貫穿於公司的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環節,融入公司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初步形成良好的合規文化氛圍,保證了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有效維護公司廣大客戶的合法權益。
期貨公司中信建投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3月16日,注冊於中國重慶,注冊資本金3.5億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十家專業期貨公司之一。公司目前是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會員以及中國金融交易所交易結算會員,同時還是中國期貨業協會會員單位和重慶證券期貨業協會理事會會員單位。 中信建投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商品期貨經紀與金融期貨經紀。公司建立了覆蓋國內主要期貨品種的研究體系,為廣大客戶提供期貨套期保值、低風險套利產品、投資咨詢等金融創新服務。目前正藉助中信建投證券的網點優勢與客戶資源,全力發展股指期貨代理業務。
公司重視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高起點、高規格的交易平台,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化服務,交易系統能夠同時滿足10萬投資者的在線要求,建有高標準的異地災難備份機房,實現交易系統的多備份和報盤線路的三通道,技術系統符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全面結算會員要求,達到了200筆/秒的處理速度。
中信建投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在全國設有北京、上海、濟南、長沙、大連、鄭州、南昌7家營業網點,通過網站、呼叫中心、簡訊等服務平台為各地期貨投資者提供全天候的個性化資訊服務。
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7月31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開展直接股權投資業務試點的公司之一。公司注冊於中國北京,注冊資本金1.5億元,經營范圍包括項目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與財務顧問。
藉助中信建投證券覆蓋全國的網點資源優勢及強大的投資銀行業務平台,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積極關注擬登陸國內資本市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成長公司,或在產業整合中具有兼並收購價值的公司,致力於為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與技術支持,在協助客戶確立並實現長期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尋求與客戶的價值共贏。
公司正在傳媒、醫葯、新能源、信息技術等優勢行業領域內發掘業務機會,以控制業務風險為前提,力求獲取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