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泡沫

上市公司泡沫

發布時間:2022-05-10 04:03:19

⑴ 請問什麼是股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呢

股市泡沫,一般來說,指的是上市公司股價與它的價值的偏離程度。我們知道,股市是典型的虛擬經濟,而虛擬經濟的定價形式和實體經濟是不同的。虛擬經濟價格的形成,有賴於市場對其後市的預期。對後市,如果信心較強,則價格高於價值,從而產生泡沫。反之,則價格低於價值,泡沫也消失。
人們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優勢是專業的深度、信息的超前性,以及資金的規模。因此,他們永遠是市場的主角,任何一輪行情的大漲與大跌,與機構投資者都脫離不了干係。當行情經過大漲之後,市場都會談到行情泡沫的問題,讓我們從機構對行情認識的過程與投資的過程,來見識一下行情的泡沫是怎樣形成的。

機構的最大優勢是專業化,機構投資於任何一隻股票都會經過深度研究,者進行過實地調研,然後據此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進 行預測,並結合公司在行業中地位、所在行業的景氣度、國內外同類公司股價表現等因素進行估值,再以估值價和現有股價比較來得到投資評級。然而,在行情運行過程中,很多時候機構對股票進行估值的依據和標准會隨著行情的變化而變化的,行情的泡沫就是在這種變化中產生的,最常見的變化有三種:

一是,時間單位的移形換位。在行情處於起漲初期,機構估值的依據一般以當年的預估業績來作為估值依據的;當行情漲升到中段時期,機構估值又一般以明年的預估業績來作為估值依據的;當行情漲升到高位後,為了維護市場中高漲的投資熱情,機構估值又一般以後年的預估業績來作為估值依據的。

二是,估值市盈率隨行情水漲船高。許多專業分析師在選取估值市盈率時,往往會參考境外市場的標准,以及同類股票的標准。然而,無論是境外市場,還是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會隨著行情的上漲而逐步提高的。如果,失去了主觀依據,單憑客觀依據來進行估值,就一定會出現隨行情變化而被動估值的現象。

三是,以未來帶有不可預測性風險的公司投資項目來作為估值的依據。當許多上市公司還處在項目投資立項的時候,甚至只有投資意向的時候,許多分析師就會立即對該項目展開理論上的剖析,來預期該項目未來能給公司帶來多少收益,並冠以某某題材者行情的概念來提升估值的空間。這里的問題是:許多公司的投資項目是會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影響的,有時候會半途而廢,甚至死於胎腹;上市公司隨意更改投資意向的案例比比皆是;即使項目投入了,其有到達產期期間的行業景氣度和經營環境是會發生變化的。因此,用對未知項目的預期來作為估值的依據是非常不嚴謹的,當行情出現以投資項目的題材來作為估值依據的時候,意味著行情的泡沫也因此而產生了。

四是,以某些境外資產定價模型來機械化地進行估值。大家知道,境外的資產定價模型所對應的資產,是具有高度市場屬性、較高流通性等特點的。而國內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其下屬資產具有行政控制、地方利益、產業保護、民生等屬性,即使未來全流通後,這些屬性在相當長時間內也難以根除。因此,當某個股價只有5、6元價格的股票,因分析師套用某些境外資產定價模型進行估值,得出估值價30元,行情因此而大幅度上漲的時候,也就預示著行情的泡沫就此形成了。

⑵ 近半上市公司利潤不夠買京滬深一套豪宅,但賣掉1%的股份就夠買幾套了,請論證樓市、股市哪個泡沫更大

樓市泡沫與股市泡沫,究竟誰更大,一般人們對股市泡沫更包容,更能視而不見,因為股票最小交易單位僅為100股,只要幾千元本錢就能炒股,也就是說,炒股沒有門檻,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參與炒股,不管股價如何上漲,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相反,樓市最小交易單位為一套房,至少需要數十萬才能參與投資,投資者准入門檻較高,只有中高收入者,或手中持有足夠鈔票的人,才能買房或囤房。不過,一旦房價大幅上漲,則可能讓許多收入不足的人失去購房能力,或被迫退出這一市場,因此,房價上漲要遠比股價上漲敏感、鬧心,事實上,我國股市泡沫已遠超「北上廣」,中國股市不僅市盈率畸高、換手率奇高,而且新股申購中簽率極低。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0-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⑶ 股市泡沫與業績泡沫究竟哪個大

在一般情況下,半年業績增長「500%以上」,大家可能不會相信,但在今天的特定環境下,我們的上市公司卻創造出了這樣的世界奇跡!令你不得不服!這些公司究竟是哪路活神仙呢?我想,只有兩種:一是垃圾公司;二是炒股公司。
從垃圾公司來看,在上一年虧損或微利的情況下,只要想辦法臨時來點「資產注入」或是「資產重組」,就能輕而易舉地扭虧為盈,與原本小得可憐的「分母」相比,凈利潤當然可以輕而易舉地增長500%甚至1000%了,試問:這樣的增長率能有多大意義?
眾所周知,垃圾公司在被判「死緩」之前,通常會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式、各種渠道,想方設法實施「報表重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擇手段地實現賬面上的「扭虧為盈」,不論它是資產重組,或是資產注入,或是債務被豁免,總之,只要扭虧為盈,就可以不退市,甚至可以不帶不光彩的帽子,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即便不擇手段,哪怕只是權宜之計,股民也會是高興的,因為只要有500%的業績增長,定會有1000%的股價暴漲,管你是真扭虧還是假盈利?
炒股公司則不同,它是將股民的錢有意或無奈地閑置在生產之外,拿來炒股,運氣好的,一夜之間意外暴富,在原本沒有主業可言的炒股公司,凈利潤增長1000%以上,也是不奇怪的。例如,歲寶熱電2005年每股收益僅有1分錢,2006年上半年虧損,但後來通過炒股,不但2006年扭虧為盈,而且2007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幅高達65.22倍,每股收益為1元。這便是炒股的實力和功勞!沒有主業是痛苦的,但炒股卻是快樂的!
不過,與歲寶熱電相比,中信證券那就更牛更神了!2004年,中信證券全年凈利潤不過1.6億元,2005年凈利潤4億元,2006年凈利潤23.7億,比上年增長接近500%。2007年上半年凈利潤更是高達42億元,幾乎比去年全年的凈利潤還多出近80%!在整個券商行業,由於股市泡沫帶來的傭金收入暴增,以及券商自營業務的優勢,差不多所有券商都獲得了驚人的收益,它們日進斗金,它們已成為了泡沫股市的最大贏家和最後贏家。
由此可見,正是由於股市泡沫帶來了上市公司的業績泡沫;反過來,上市公司的泡沫業績又進一步催生了泡沫股市的更大泡沫!這就是一種泡沫惡性循環的過程!然而,它卻硬生生地被一些「牛人」或「名人」吹成了「中國的上市公司已經是世界一流的了」!為此,他們斷言:中國的股市已經不再是中國的股市了!
只可惜:泡沫業績的背後,除了虛假繁榮帶給股民的安慰和不安外,泡沫業績似乎仍不能掩蓋上市公司的真實「硬傷」。例如,以深市為例,487家公司中有481家半年報推出不分配利潤的方案,僅有2家公司單獨分派現金,2家公司推出轉增方案,2家公司推出派現金及送紅股方案。這里暫不談所謂國際慣例的「按季分紅」,即便賺再多的錢,或許按年分紅也是不現實的!這就是我們上市公司的現實和現狀,任憑你胡吹得天花亂墜,真相永遠是真相!
2007年上半年,深市仍有138家公司業績較上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合計下降金額達34.52億元,而且另有100家公司絕對虧損,整體虧損14.16億元。同時,2007年上半年,滬市共有105家公司出現虧損,虧損比例為12.3%。加總起來,兩市共有200多家上市公司絕對虧損。
事實上,200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較往年大幅提升,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股市泡沫虛增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虛增賬面收益;挖礦賣礦國際價格暴漲所獲意外暴利;控股公司無私注入資產虛增上市公司收益;以及人民幣升值虛增匯兌收益,如此等等,所謂「虛增」利潤,所謂「泡沫」業績,因為它們不是上市公司通過自身的實力經營得來的,而是通過投機炒股、報表重組或是外部偶然因素一次性帶來的!試問:這樣虛增的盈利增長將來還能夠持續多久?
最後結論:股市泡沫與業績泡沫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只要股市泡沫不破,業績泡沫定可維持一陣子!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旦股市泡沫破滅、市值縮水,業績泡沫必然會隨之迅速破滅,而且速度更快,破壞性更大,因為上市公司業績泡沫的破滅,將會是毀滅性的,炒股公司極有可能率先虧損甚至直接走向破產,其結果必然是「落井下石」,加速股市下跌。

⑷ 什麼是股市泡沫或樓市泡沫泡沫何解

關於股市,吳敬璉先生2001年關於中國股市淪為沒有規矩的賭場的言論,曾經飽受爭議,但隨之而來股市持續四年的調整卻是不爭的事實。股市泡沫並不因為吳先生的觀點才存在,但因為其聲望高而話語權影響大,其實股市的制度缺陷和市場缺陷長期以來就客觀存在,廣大中小投資者虧損累累是不爭的事實。

關於房地產市場,並沒有出現泡沫破裂的現象。盡管史蒂芬·羅奇先生被摩根士丹利任命為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被任命為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取得這樣「高大」的頭銜,也可能做出錯誤的預測,但是樓市出現泡沫危險信號和局部泡沫現象是不爭的事實。 針對越來越蔓延的房產「泡沫論」、「崩潰論」,建設部出台課題報告予以反擊,甚至預言「未來10年,中國房價還將平穩上漲。」 經濟學界,也有一部分經濟學家,說出了和主流意見截然相反的話。像社科院的易憲容還有經濟學界的巨擘吳敬璉等。

為什麼吳敬璉對股市的預言正確而羅奇和謝國忠會出錯?關鍵在於股市是虛擬的,而樓市是具體的。但是他們不同的是,吳敬璉模糊地說出了股市在制度和體制上的缺陷,而羅奇、謝國忠則沒有說出中國樓市的制度缺陷。正是制度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樓市、股市的價格泡沫。

其實,任何專家都可能出現判斷失誤,只有市場是最徹底、最真實的,市場供求規律是決定一切的試金石,通過研究中國股市、樓市的制度、市場結構現狀,揭示供求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過程和結果。

一、市場供求規律是解析股市與樓市價格泡沫現象的理論基礎
(一)市場供求規律作用機制:
無論在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中,還是在其他產品市場中,供給和需求都是以價格作為橋梁的,而最終交易也是以價格作為媒介。正常市場(產品沒有差異,買賣雙方沒有差異且不能影響市場)的市場中存在完全競爭,如果市場上只有幾個供應者,將出現不充分競爭的寡頭局面,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只有一個供應者即壟斷情形。在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是不可能被操縱的,在寡頭市場和壟斷市場,價格極易被操縱,其中壟斷市場中存在高價格的定價權和超額壟斷利潤。
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的需求價格彈性小,奢侈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大;市場范圍越大需求彈性越小,市場范圍(行業)越小需求彈性越大;時間越長需求彈性越大,時間越短需求彈性越小。

(二)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分析:
房地產(土地)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分析。一個區域的居住和商業辦公對房地產的需求是對必需品的需求,需求價格彈性較小;供給價格彈性就不一樣,作為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的資源,盡管土地的總體供應沒有彈性,但其區域性、行業性供給價格彈性較明顯,而且由於房地產(土地)開發周期較長(一般2年以上),比一般商品更具有時間彈性。

(三)股票市場供求關系及其特殊性
對比各類市場,有的市場屬於快速市場,有的市場屬於粘性市場。股票市場相對其他市場,既有一般市場特性,也有其獨特市場特性。一方面,股市遵循市場供求一般規律,一方面股市有極大的特殊性。房地產市場上價格對供求的調節非常緩慢,如果政府幹預後現行價格低於均衡價格則價格趨於向上,價格上升的速度取決於現行價格下供求缺口大小,缺口越大則價格上升空間越大、速度越快。可是,股票價格對供求的變化反應非常迅速,而且由於股票價格虛擬特性強,其價格波動還極大地取決於市場信心和市場趨勢,信心主要來自製度和市場,比如市場機制是否健全、政府信用是否堅挺、信息披露是否規范真實、投資是否具有財富效應等。

(四)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如何
政府調控政策的利弊分析:國家和地方出台了不少控制房地產投資過熱的政策,而且產生了較大影響,但是其影響的好壞需要進行定性評估分析。這里藉助房地產領域以外的兩個例子,其一是農業高科技問題,其二是歐佩克油價問題。

首先說農業科技問題,由於農業科技導致農產品產量大大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同時,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是相對無彈性的,因此需求不增加意味著最終導致農民的總收益減少,看來農業科技對農民不利,當然對社會是十分有利的,這就是農業科技導致的在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再說歐佩克油價問題,油價變化說明在短期的石油供給、需求均缺乏價格彈性,因為短期內儲藏、產能一定,供給缺乏彈性;因為消費習慣(把石油作為必需品消費)不能馬上應變導致需求缺乏彈性。但是長期內,產能逐漸增加,替代產品出現,必然導致價格下降;同時人們逐漸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習慣不妥,於是工業需求、公共需求、日常需求紛紛減少,也必然導致油價下降。總之,類似房地產的石油在短期缺乏供給、需求價格彈性,而在長期具有明顯的供給、需求價格彈性。

可見,政策可能導致社會矛盾(比如農業科技問題),政策尺度必須尊重市場規律,出台政策的時機必須恰當,否則效果不一定最佳(比如油價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供求規律很好地發揮作用,但是在現行價格下供不應求時出現短缺,而供過於求時出現過剩,原因在於所謂「現行價格」並非市場均衡價格。這種供求失衡導致的短缺或過剩經常會出現在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中,比如制定農產品最低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將導致農產品過剩;租金控制時最高租金限制低於均衡租金,將導致公寓短缺;汽油供應限價低於均衡價格,導致排隊購油現象;失業也是勞動力資源過剩的表現,因為最低工資高於市場均衡工資。政府也知道會出現短缺和過剩,但是為什麼政府的調節往往失敗呢?原因在於政府很難確定干預市場的時機和合適的力度,結果往往引起市場的過激反應。

所謂政府失靈是指不完全信息、效率低下、資源浪費、決策失誤導致政府失去產生調節市場的應有功能;所謂市場失靈是指經濟異常波動、市場缺乏競爭、社會成本高、公共物品供應不足、市場欠缺、信息失真導致市場失去產生應有經濟效率的應有功能。因此,政府與市場的相互關系是,市場第一、政府第二,只有在市場失靈時政府才發揮作用糾正市場失靈,當然政府糾正市場失靈需要考慮調節的時機和力度,因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是一把雙刃劍。比如,市區住宅改造計劃原本是為了窮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結果低收入住房毀壞的多、建的少;租金控制導致住房質量差、困難人群居住更加困難;最低工資雖然幫助部分工人卻導致其他人失業;我國長期的實踐證明,政府對經濟一放就亂、一管就死。

總之,政府與市場供求規律的關系非常微妙,政府必須尊重市場供求規律,考慮市場供求規律的政府政策比無視供求規律的政策更為安全有效,不利的副作用更少。

二、樓市與股市泡沫亂象形成過程

(一)市場化供地模式扭曲供求關系、放大泡沫效應
地價上漲導致房價上漲,還是房價上漲導致地價上漲?一般而言,房價的主要決定因素有市場因素和成本因素。市場因素主要是供需導致價格變化,如果供不應求導致市場均衡被打破,房價必然上漲,從而導致地價上漲,因此從市場因素而言,房價帶動地價上漲,是一種引致效應。房屋成本主要是地價、建築成本和相關稅費,在建造成本、利稅一定的情況下,地價成為房價高低的主要變數,按經驗統計其比例一般大約是40%—50%,因此從成本角度而言,地價影響房價,高地價可能導致高房價。
市場化土地出讓引發不少問題?經營性土地出讓的市場化模式(招標、拍賣、掛牌),其主要宗旨是為了通過市場化方式選擇開發商,確定科學客觀的出讓土地定價模式,建立市場化的地價形成機制,避免土地出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腐敗。可是,這種市場化模式可能導致矛盾發生轉化,即市場化的代價就是地價可能被人為抬高。

市場化供地後,城市土地價值顯現,地價明顯上浮,這種壟斷地價模式對經濟發展的雙重影響,其正面效應是,土地一級市場壟斷後,城市土地資源價格上升,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吸引資本流入,投資增長,使商業機會增加,整個地區呈現繁榮景象,真正實現了 「土地是財富之母」;負面效應是,過高的地價,形成過高的房價水平,無疑會加大商業成本和辦公成本,使得經濟和商業活動的邊際收益遞減,最終減弱城市的市場競爭力。

實際上,目前的我國供地模式實際上是政府壟斷。一方面,農村集體土地國有化即征地的過程不按市場價定價,大量土地同時符合供給條件,而政府是唯一的土地獲得者,短期內需求十分有限,因此農用地國有化是供過於求的(需求曲線嚴重扭曲地左移,必然導致供求曲線的交點左移,即均衡價格嚴重扭曲地降低)。一方面,政府在土地市場上形成了單一的政府壟斷供給。市場化供地模式導致的短期限量出售土地造成了人為的供不應求,以至於招標拍賣土地價格不斷攀升(供給曲線嚴重扭曲地左移,必然導致供求曲線的交點左移,即均衡價格嚴重扭曲地升高)。由於征地與供地均被政府壟斷,二者之間存在巨大價差,政府「壟斷經營」土地的結果必然是,一方面導致農民、政府、用地者間的利益矛盾的巨大沖突,一方面通過短期限量供地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嚴重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使房地產市場價格信息失真。在地方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供給的條件下,土地價格的變動主要受政府供給土地量多少的影響,這樣價格不會是真正的市場價格。政府對土地壟斷的程度越高,對房價的影響也就越大,從而對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影響也就越強烈。
獲取農用地和國有土地供應的寡頭壟斷模式是鑽了市場供求規律的空子,假若取消農用地國有化時的供過於求的管道、賣地時的供不應求的管道,而是直接由農民直接與市場需求者進行交易,那麼農用地的交易價格絕對不會如此之低,而市場買地的價格也絕對不會如此之高,這中間的差價也就會自然轉化為對農民的補償、對開發商的補償、以及對消費者的補償,當然政府也可以收取各類稅費,只是壟斷利潤不會如此之高。即便是退而求其次,如果政府賣地時將近期內計劃出讓的土地同時推向市場,交易價格肯定下降(其供給量增加,導致供求曲線的交點右移,交易價格必然下降),何必要實行全國上下的針對房地產的全面聲討?其實,發展商並不想房價高企,以免引起政府、消費者的不滿。房價高企的原罪一方面在於市場投機猖獗,一方面在於政府的土地寡頭壟斷模式,政府必須承認這個體制缺陷並承擔這個責任,這才是真正的尊重民意、尊重市場、尊重真理。

(二)股票市場的泡沫扭曲過程:股權分置的制度設計原罪
股票市場長期以來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股權分置。所謂股權分置,是指由於早期的制度設計,只有占股票市場總量三分之一的社會公眾股可以上市交易(流通股),另外三分之二的國有股和法人股則暫不上市交易(非流通股)。股權分置問題作為我國資本市場上特有的股權結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股權分置問題的產生,主要根源於早期對股份制的認識不統一,對證券市場的功能和定位的認識不統一,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還處在早期階段,國有資本運營的觀念還沒有完全建立。截至2004年底,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7149億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國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佔74%。

股權分置問題的存在,不利於形成合理的股票定價機制;影響證券市場預期的穩定;大股東不關心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流通股股東「用腳投票」形不成對上市公司的有效約束,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礎;不利於國有資產的順暢流轉、保值增值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制約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和產品創新等。可以說,股權分置問題已經成為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一個重大障礙,需要積極穩妥地加以解決。

一方面由於長期以來實行發行審批制,市場需求沒有彈性,在短期內股票是分開發行、上市的,顯然是供不應求的,必然導致價格高企;一方面由於股權分置,大部分股份不流通,導致供不應求的情形加劇,再次導致股價上升。所以,股市長期以來被扭曲,少量的流通股在市場供求規律的作用下,發行價、交易價高高在上,以至於首日的交易價就大大偏離其正常的投資價值,投資者大多數被這種制度性風險包圍,幾乎95%以上的投資者是虧損的。正是這種審批、發行制度和股權分置制度缺陷,導致了投資者承擔巨大的市場風險。

三、政府利益與政府邊界
政府必須正確處理自身利益與其邊界的關系。政府不從土地市場交易主體的地位退出、變政府直接參與土地市場變為間接干預,實際上是利益沖動使然。在市場經濟中,政府職能應定位於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公平的市場環境。政府只為公共利益征地是國際通行做法。政府退出土地市場主體後,應主要通過規劃管制和對房地產征稅的方式間接調控市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政府是權利有限的政府,政府的邊界才可能清晰。

首先,政府必須遏制自身參與某種資產市場的初始沖動。從所謂「鼓勵上市發行股票」到所謂「經營城市」,乃至以房地產繁榮拉動經濟發展,都是政府介入不同形式資產市場的表現。一旦政府直接或間接參與市場,則必然扭曲市場。股市投資者長期以來始終依賴政府的政策救市,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而房地產市場在當前的政府操作下,很容易形成同樣的結局。因此,明智的政府與市場保持距離,是高於市場的調控者,是不偏不倚維持市場秩序的裁判者。當前某些地方政府聲嘶力竭強調房地產運行的健康性,本身就違背了政府職能的基本原則。第二,政府必須遏制自身維護某種資產價格的持續沖動。即使行政力量在資產市場發展中並未發揮直接或間接參與的作用,但是市場總有波動,在不成熟的市場經濟體中,投資主體往往會要求政府給予扶持。而不成熟的政府往往會基於諸如維持市場穩定、避免投資者受損等諸多理由平準市場。當然,面對某種資產的過度異常投機,政府出於維護公眾利益而托市另當別論。第三,政府必須遏制自身限制某種資產價格的善良沖動。目前社會各界對房地產泡沫的憂慮,於是形成了在具體操作層面由政府直接平抑房價的動議。同樣,在直觀意義上,這一考慮是正確的,但是在政治經濟學意義上,這將是極其危險的政策設計。一方面,市場漲跌自有其規律,當前的狂漲並不意味著今後不會走跌,而政府介入干預房價本身又意味著對原先投資者的不負責任,只有讓其自然波動,投資者願賭服輸的市場心理才能健全。因此,壓低房價和之前的托市在本質上不存在區別。另一方面,面對當前過高房價導致的低收入居民無處棲身的問題,行政當局只有兩種手段可供選擇。一是增加供應量,抵消市場過度的需求。二是財政、貨幣政策,調節貸款利率或者貨幣補貼從而調節整個市場需求。

勿容置疑,政府肯定難免利益考慮。其實,政府的最大利益出發點在於全體國民,在於國家經濟,而在房地產市場中具體集中的利益就是土地價值。目前的土地供應機制並不能保證長期穩定、科學合理的土地收益,它更有可能助長政府官員的短期政績沖動,甚至產生腐敗,而土地的有限性可能導致未來政府土地收益越來越少,因此科學的做法是,土地收益應如同稅收一樣穩定、均勻、制度化地回收,才可能保證政府未來的各期收益,也可以減輕市場的沉重負擔,也減少了政府官員的短期政績沖動。所以,以年地租的方式實現政府對國有土地所有者的權益,實行年租制,就需要在法律上明確。這樣既可使政府土地收益長期化,避免政府在土地收益上的短期行為,也可促進城鎮存量用地的流動,推動城鎮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

其實台灣省土地改革模式值得借鑒。當年國民政府遷台,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方案,採用不流血的政策使台灣農民耕者有其田。並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來穩定土地政策和農民,以避免大量的農業失業人口沖擊脆弱的城市。到了上世紀70代,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和財團壓力,國民黨政府最終反對開放土地買賣,而是將資本引入農村,過渡到台灣工業化後期,全社會進行社會資產再分配,解決社會貧富分化問題和工農業分化問題。過了十多年,台灣完成工業化,經濟發展到了較高的水準後,台灣放寬了土地政策。這時候的土地價格已經從每甲四萬新台幣上升到了三千萬到四千萬不等。大量的農民因為出賣土地而得到了多年的補償,享受到了國家工業化的經濟成果。社會財富再次通過土地買賣得到了再分配,避免了大量農民的破產。工農業發展平衡,同時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使台灣社會更趨向穩定。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出讓土地造成了部分人群的資本富裕,社會消費和投資都帶動了起來。重要的是這些「暴富」的農民拿到出賣土地的財富之後,將資本轉向高風險的高技術行業,正是這些知識含量不高的「暴富」農民,成為台灣產業提升和轉型的資本輸入者,而此點則可以算是台灣土地政策的意外收獲。

四、制度缺陷與市場缺陷共振:股市與樓市價格泡沫類似
人們越來越清楚,中國的樓市和股市一樣,存在重大制度缺陷。其表現有三:其一,房地產市場和股市一樣,是一個權力介入型市場,權力資本的作用超過了其他資本,產品市場化而要素非市場化不對稱,導致了住房市場畸形以及價格居高不下。其二,地方政府發展房地產業更多是迫於財政支出的壓力,出於追求發展政績的沖動,這一點與當年發展股市只是迫於企業融資壓力、迫於為國有企業脫困圈錢非常相似。其三,房地產商推高資產價格的市場操作手法與股市黑庄頗為類似。在股市中,如果有人控制了一隻股票足夠籌碼,就完全可以操縱股價。而莊家推動整個市場價格上漲的奧秘就在首先推高高價股票的價格,誘使其他中低價股票的價格自然會被帶上來,這一手法在房地產市場中也已經被使用;2005年房地產投資商提出轉戰二、三線城市。從技術上看,這一做法十分類似於股市中莊家炒作某個板塊或概念的股票時使勁拉升龍頭股票的手法,龍頭股票的賺錢效應引誘散戶拚命殺入同板塊或概念的垃圾股,只要龍頭不倒,其他股票就跟著上漲,一旦莊家達到目的,散戶的末日就來臨。許多城市的價格已經翻番,少數項目價格甚至上漲數倍。這與股市庄托的做市效應是一樣的;為了推高價格,房地產商偽造大量虛假成交合同,通過這些虛假合同,使得房地產價格「無量空漲」。這一做法類似於股市莊家自我對敲拉抬價格。

然而,一個不規范的市場是不可能實現持續快速的成長的,股市如此,房地產市場亦如此。可見,股市、樓市的制度規范和市場規范是缺一不可的。

⑸ 什麼是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一般來說,指的是上市公司股價與它的價值的偏離程度。我們知道,股市是典型的虛擬經濟,而虛擬經濟的定價形式和實體經濟是不同的。虛擬經濟價格的形成,有賴於市場對其後市的預期。對後市,如果信心較強,則價格高於價值,從而產生泡沫。反之,則價格低於價值,泡沫也消失。

目前股市泡沫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上市公司造假。猛一看是一支績優股,再仔細一看,發現是一支績差股。上市公司的造假過程是泡沫的製造過程,由假績優變為真績差的的過程,是泡沫的增值過程。二是該退市的不退市。近來的一大傳聞是,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要直接退市,但有關方面並未表態。年初的有關討論已經表明這件事是多麼的難做,這次看來不過是又把這個難度強調了一下。而退市機制的欠缺導致績差公司越來越多,於是股市泡沫也越來越多。三是有人在對著泡沫吹氣。

在存在股市泡沫的情況下,前述金融經濟的作用將會被破壞,傳導機制將會被扭曲。產生的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如下:
1、引起資源錯配,破壞市場機制
2、產生錯誤股價信息將誤導企業投資行為
3、影響政府宏觀調控效果
4、泡沫破滅將造成資產負債失衡,出現支付危機,市場經濟信用基礎破壞。

⑹ 為什麼市盈率高股市是泡沫

一提到這個市盈率,這可真的是愛恨兼並呀,有人認為有用,也認為無用。那麼對於這個市盈率是否有用,該如何去用?
在分享我是怎麼使用市盈率買股票前,先和大家推薦機構近期值得關注的牛股名單,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就被刪除了,應該盡早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我們通常理解的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一筆投資回本的時間就是用市盈率來反映的。
它的計算方法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比如說,例如估計20元股價的某家上市公司,這個時候你買入成本就是20元,在過去一年公司每股能夠收益5元,此時此刻20/5=4倍就是現在的市盈率。代表你投入的錢公司需要用4年才能賺回來。
那就代表了市盈率越低越好,投資價值越大?不是的,市盈率是不可以這么用來衡量的,為什麼會這么認為,那麼下面具體來說一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行業不同 ,市盈率就不一樣了,傳統行業由於發展潛力有限,一般情況下市盈率就會很低,但高新企業有很強的發展力度,這樣投資者就會給於很高的估值了 ,導致市盈率變高。
大家可能又會問了,並不知道哪些股票需要我們去抉擇?這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的龍頭股我熬夜歸整好了,選股選頭部沒什麼問題,重新排名是自動的,領完了各位再談:【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市盈率多少才合理?上面也說到每個行業每個公司的特性不同,因此很難說准市盈率多少才更加合適。市盈率我們依舊可用,給股票投資做出有力的參考。

買入,不是一次性把錢都投入進去。這里分享一種分批買入的辦法。
假如有每股79塊多的xx股票,假設你有8萬塊錢,可以買10手,准備分4次買入。
分析最近這十年的市盈率,意識到8.17就是近十年裡市盈率的最低值,而目前XX股票的市盈率為10.1。那麼你可以將8.17-10.1的市盈率區間平均劃分為5個區間,每下跌至一個區間買入一次。
舉個例子,等到市盈率到10.1就是我們第一次購入的時機,買入1手,等到市盈率到了9.5就可以買入二手了,市盈率下跌至8.9買入3手,等到市盈率降到了8.3就是我們第四次購入的時機,買入4手。
購買後就安心把握好自己手中的股份,市盈率每下降一個區間,便按計劃買入。
一樣的道理,假使這個股票的價格升高的話,把高的估值設置在一個區間,依次將自己手裡的股票全部拋售。

應答時間:2021-09-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⑺ 股票的泡沫估值什麼意思

所謂的泡沫跟上市公司無關,而在於股票的價值虛高,過分的人為炒作。股票的價格是市場價格,跟上市公司沒有關系,
回答過題主的問題之後,下面帶大家深入探討一下估值的問題!
令人頭疼的不僅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僅能拿到分紅外,還能賺股票的差價,要是購買到高估的則只能夠做「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用高價買股票。這次說的蠻多的,那麼怎麼估算公司股票的價值呢?下面我就羅列幾個重點跟大家說一下。進入主題之前,先給你們准備了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大概弄清楚公司股票所能達到的價值,如同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需要計算物品成本,他們才能算出賣的價錢為多少,要賣多久才可以回本。這與買股票是一樣的邏輯,我們用市場規定的價格來購買這個股票,得多長時間才能真的做到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各式各樣的,跟大型超市的東西一樣多,分不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算它們的目前價格有沒有購買的價值、可不可以帶來收益也是有途徑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結合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說說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少於1或越少時,則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比方說是大於1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很適用某些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按理來說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就會越高。可若是市凈率跌破1了,該公司股價多半跌破凈資產了,投資者應該小心。
有個實際的例子舉給大家: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福耀玻璃是目前在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大型龍頭企業,基本上它家生產的玻璃都會為各大汽車品牌所用。目前來說,汽車行業對它收益造成的影響最大,跟別的比起來還算穩定。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入手來估值這家公司到底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明顯目前股價有點偏高,可是最好的評判方式是還要看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總是套公式計算,明顯是錯誤選擇!炒股等同於說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即便公司眼下被高估,但現在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白馬股的緣故。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至關重要。按上方的方法看許多銀行時,絕對會被嚴重的低估,但為什麼股價一直上不來呢?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幾乎快飽和是最關鍵的因素。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掉行業還有以下幾點,想知道的就瞧瞧:1、對市場的佔有率以及競爭率要有個大概了解;2、明白將來的長期規劃,公司發展空間大不大。這些就是我這段時間發現的一些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簡述股市泡沫價格的形成和演變的過程

股價泡沫的形成:

  1. 流入股市的錢多了:當大批的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股市有恰恰處於價值窪地時,資金變迴流入股市

  2. 當股市處於價值窪地時,IPO通常都比較少,股票數量相對恆定,流入的錢又多了,就會刺激股價上漲

股價泡沫的演變:

  1. 當股價上漲時,聞到利益氣味的各路資金,包括普通散戶的錢又會跟風進入股市,把股價推得越來越高,泡沫產生

  2. 由於股價處於高位,IPO發行量通常會大增,造成股票發行量變大。上市公司股東套現慾望更為強烈。市場上股票越來越多

股價泡沫的演變:

  1. 當市場上股票越來越多,進入股市的錢無法再更多時,股價變會下跌。

  2. 前期因為股價上漲而高杠桿操作的資金會率先奪路而逃,股價下跌更為嚴重,導致更多資金出逃

  3. 股市泡沫破裂

⑼ 股市泡沫是什麼意思

股市泡沫,一般來說,指的是上市公司股價與它的價值的偏離程度。我們知道,股市是典型的虛擬經濟,而虛擬經濟的定價形式和實體經濟是不同的。虛擬經濟價格的形成,有賴於市場對其後市的預期。對後市,如果信心較強,則價格高於價值,從而產生泡沫。反之,則價格低於價值,泡沫也消失。

目前股市泡沫主要有三種來源。
一是上市公司造假。猛一看是一支績優股,再仔細一看,發現是一支績差股。上市公司的造假過程是泡沫的製造過程,由假績優變為真績差的的過程,是泡沫的增值過程。
二是該退市的不退市。近來的一大傳聞是,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要直接退市,但有關方面並未表態。年初的有關討論已經表明這件事是多麼的難做,這次看來不過是又把這個難度強調了一下。而退市機制的欠缺導致績差公司越來越多,於是股市泡沫也越來越多。
三是有人在對著泡沫吹氣。

在存在股市泡沫的情況下,前述金融經濟的作用將會被破壞,傳導機制將會被扭曲。產生的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如下:
1、引起資源錯配,破壞市場機制
2、產生錯誤股價信息將誤導企業投資行為
3、影響政府宏觀調控效果
4、泡沫破滅將造成資產負債失衡,出現支付危機,市場經濟信用基礎破壞。
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裡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祝投資愉快!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泡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跟理財產品哪個銀行好申請 瀏覽:358
支付第三方傭金 瀏覽:212
預算股票 瀏覽:118
利率期貨如何獲利 瀏覽:263
黃金什麼時候會大漲 瀏覽:303
公司大股東是保險公司 瀏覽:426
銀行理財產品利率調低說明什麼 瀏覽:830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金融資產 瀏覽:772
紐約nymex原油場內杠桿 瀏覽:828
2016各銀行貸款優惠 瀏覽:956
浙大網新股票吧 瀏覽:544
浦發銀行日理財產品 瀏覽:197
匯添富理財佳基金代碼 瀏覽:106
期權執行價格是現值嗎 瀏覽:288
南方理財佳基金騙局 瀏覽:897
山東博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7
3月31日俄羅斯盧布匯率 瀏覽:88
證券之星中國重工 瀏覽:902
股東告知函可以以什麼方式 瀏覽:460
手機能安裝股票指標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