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如意集團產業鏈的優勢

如意集團產業鏈的優勢

發布時間:2022-05-10 05:06:38

⑴ 濟寧的龍頭產業是什麼,什麼產業帶動了濟寧的更快的發展

小松山推,魯抗醫葯,如意集團,九巨龍房地產。
主要以機械、紡織、醫葯等為龍頭企業拉動產業鏈提高濟寧整體發展。

⑵ 有完整的產業鏈對於企業來說有什麼優勢呢

總成本領先優勢 並且為後來的進入者製造了極高的進入門檻

⑶ 山東如意怎麼樣

山東如意雖然在資本市場亮點不多,但畢竟作為上市公司,在行業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公司擁有國際領先制條、染色、紡紗、織造、整理與檢測技術於一體較為完善核心技術,是建國50多年來同行業企業中唯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最高獎項,目前擁有國家專利三項,五個產品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十餘個產品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十餘類產品通過國家級技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承擔大量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已完成眾多科研項目,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自主研發的」如意紡」技術日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我國紡織行業第一次獲此殊榮,也標志著公司已經登上了世界紡織技術的高峰。

⑷ 什麼叫做運作機理怎麼去描述一個綠色經濟產業鏈的運作機理

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廈門新一輪跨越式發展中,應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先發展,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第三產業,提升第一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積極發展先進製造業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主導力量,並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先進製造業的生產,先進的製造技術在製造業的主要手段,在一般情況下,有三個特點:一是高科技,二,生產效率高,創新能力。對於廈門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適應時代的要求,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二,發展先進的製造工業的快速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製造業的必然選擇強市;再次,發展先進製造業建設廈門製造「,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可以說,強大的先進製造業,失去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它是難以推進基本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從而使其難以成為西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一個三大支柱產業,做大做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廈門經濟特區已基本形成,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為主的生產結構體系。在廈門製造業有三個明顯的優勢:第一,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廈門的前四個特殊經濟特區在中國,外國內部的生活中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較高的水平,利用外資的開放程度,外貿活躍,加上立體化的交通網路,土地,海洋和航空運輸網路,以及更完善的市場機制,企業的發展空間,在廈門強大的整體競爭力。同時,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生產骨幹企業,如戴爾電子,金龍汽車翔鷺石化,還形成了較強的優勢。第二個是強大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廈門的小地方,面積1,569.3平方公里,但密集的大學,特別是廈門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每萬人在校大學生的最高比例的國家有一個一定的能力,自主創新,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九。第三,一些市場優勢。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廈門市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在西部,已經和周邊地區以及江西,廣東等地,初步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市場開放與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廈門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集中體現在該行業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支持弱質產業鏈的更短,因此,發展先進製造業,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必須把重點放在支持發展的一些相關的大,較強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和骨幹項目,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發展的新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生物學,納米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科技製造技術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有一個強大的影響力上的世界經濟,社會,文化和其他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甚至思維方式。廈門在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我們必須依靠高科技,突破傳統產業的限制,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光電產業,動漫遊戲產業,環保設備製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產業。3,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發展先進製造業, 「突破點面的發展思路,以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並監督政策的執行,並優先考慮IT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升裝備製造水平在同時,加大力度改造傳統產業,用高新技術和適用。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一方面,以使其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原本無法達成,並創建一個新的市場需求,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另一方面,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其中製造業產業結構升級。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通過實施的政策,如稅收優惠,鼓勵企業淘汰落後的技術和設備,促進企業產品的標准化,鼓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這是前提和接受高科技的傳統產業基礎。第二,加快企業信息化。我們要充分利用在當今世界信息革命的浪潮,並全面實施的戰略方針,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技術產業化帶來的機遇,採取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提高製造業的整體水平。最後,堅持在擴大投資結構優化。要繼續堅持實施投資帶動戰略,抓住擴大投資不放鬆力度,引導各種資金主導產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擴大經濟總量的設備製造業,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改善投資結構的調整,在傳統製造業領域的開發能力和整體競爭力,提高行業的創新。要加快服務行業的發展,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繁榮是衡量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與城市現代化拓寬多元化就業空間,打開了一個低門檻的創業方式「富民優先」的經濟結構調整減排產業的一個新的低成本支持創建綠色增長,為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的發展,在廈門取得的偉大成就,服務行業的人均佔有的比重較大,但是,隨著GDP的增長,第三產業增長,但所佔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因此,在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發展服務行業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加快發展的服務部門充分認識到經濟發展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廈門,充分認識到廈門發展服務行業的差距,潛力和目標任務,重視服務的發展,像重視製造業的發展,以掌握好力度的開放型經濟任務服務行業。製造業的發展,將重點放在支持生產服務第一,現代物流業。現代物流是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處理,有機結合的基本功能,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撐,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廈門港,交通運輸,工業和其他方面的比較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的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要趕上高雄港,以建立一個國際中轉港為目標,以加快發展的步伐,打開的埠,積極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深化「通關」建設,推進區港聯動,港口的廈門 - 漳州海鐵聯運,提高港口服務相結合的三項任務,努力投入到中國東南沿海的廈門,重要的國際物流樞紐。技術服務。要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自主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要建立財政資金支持創新和創業的機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充分發揮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要積極興辦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建立公共技術平台,科技資源的社會共享。第三,金融服務行業。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廈門的目標是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業的發展,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精心培育金融市場,積極發展各類金融機構,鼓勵發展私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快開放了金融業,尤其以充分利用台灣的地緣,血緣關系,文字邊緣,供應商邊緣,法國緣「緣」優勢的步伐,抓住4台基地(即,在大陸的台灣通商的基礎,一個基地為台灣投資大陸,跨越了台灣海峽兩岸合作在旅遊基地和農業合作基地)的建設機遇,勇於挑的重要任務,建立了兩岸金融合作實驗區,大力引進台灣的金融資源,吸引台灣金融機構入駐,力爭使廈門成為台資金融機構聚集的地方,最終實現從經濟特區的金融區。四,展會服務行業。展覽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平台。近年來,廈門,充分發揮優勢的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積極發展會展經濟,會展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要繼續以「9.8」中國投資與貿易洽談會,中國的台灣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重點,加強交流與合作,與全國行業協會,國際公約和展覽機構積極舉辦國際,國內會議,發展國際分工和貿易型展覽,舉辦會展業和地方特色,廈門傳播到西邊的高級別會議,展覽中心。我們必須著眼於整合會展資源,以支持展覽業的發展,加快建設會展業的設施,完善的會展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努力廈門會展業的品牌優勢。要充分發揮會展業的輻射效應,延伸產業鏈的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相關服務。 2首先,信息服務產業,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關聯度。信息服務業,包括系統集成,軟體和其他內容服務和數字平台,網路,信息和其他信息工具服務。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清楚信息技術帶動工業化。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新技術的信息服務,新的格式,堅持以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並鼓勵擴大信息消費相結合,信息技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促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能力。要加大力度,整合信息資源,積極發展數字化平台,移動通信平台,寬頻多媒體增值業務平台的基礎上,繼續拓展網路增值服務,促進社會服務信息化。第二是旅遊業。旅遊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擴大消費需求,提高了城市的活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個顯著的協會主導作用。遊客參觀了廈門市2006年為17128800人二十三點〇九三十億人民幣,旅遊總收入。今後應重點建設旅遊城市為目標,充分發揮獨特的旅遊資源,台灣旅遊區的優勢,有效整合旅遊資源,旅遊項目實施的領導,加強旅行社的培養和旅遊企業和大中型骨乾和建設,加大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延伸旅遊產業鏈,旅遊業的經濟增長,建設和形成東南沿海重要的旅遊港口和國際濱海旅遊城市。要加強與周邊漳州,泉州,龍岩旅遊互動的區域旅遊協作,開拓跨區域的旅遊促銷力度,加大旅遊市場,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旅遊市場結構。要積極爭取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政策的支持下,現有建築物的差旅審批權下放至廈門,採取廈金航線赴台旅遊的大陸居民。廈門抓住機遇,成為台灣同胞的包機一個新的目標點增加廈門旅遊宣傳,以吸引更多的台灣同胞,在廈門報關,登陸的國際遊客。三,文化產業。海峽西側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改革,東南沿海的文化名城建設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整合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文化產業政策的實施,引導公共投資文化產業,形成一組,規模以上工業的發展前景較強的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群和文化產業集團。要充分利用的環境和人力資源在廈門的優勢,大力發展的特點,如音樂,美術,舞蹈教育,特別是作為世界三大石油生產基地在廈門,政策指導,遺產規劃等優點玩,環境和創建,市場開拓,人才培訓,努力提高水平的石油工業,做大做強油畫產業。同時,為了充分了解廈門與台灣有著非常密切的文化淵源,台灣交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廈門市閩南文化的閩南各種文化可以在廈門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因此,我們要發揮先鋒和主體作用,在兩岸文化的交流,積極與台灣語言,習俗相似的位置相鄰的優勢,密切關注美術創作閩南特色(如Opera),建立完整的通信兩岸文化交流平台的優勢,我們應促進與台灣的文化交流工作,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加強消費者服務,直接滿足物質需求的生活,現代商貿。一方面,從「利益」出發,依託廈門文化優勢,區位優勢明顯,埠和服務配套設施的優勢,完美的優勢,推動流通現代化為主線,加快商業零售業態的升級,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代理制等現代流通方式,努力構建輻輳能力,大面積,高效率,高容量的生產,農產品,工業消費品3個循環系統,區域貿易中心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從「避短的車新,調整,提高,和促進城市商業級網路系統的形成,以支持商業行業的合理布局和有序發展,促進專業發展的商業和貿易,重點培養的石頭電子和專業市場,專業街為載體的支持,專賣店,精品店,品牌專賣店,主要集中在新興的商業活動的增長;吸收輻射和范圍,擴大貿易和商業的能力,並努力改善貿易和商業組織化,集約化程度,提高綜合競爭力和社會服務。要堅持以方便群眾,增加就業,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促進發展的社會服務社區,產業化的方向,建立政府支持,現代社區服務發展的市場運作機制,提高社區服務和設施,完善的服務網路,創辦服務企業,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覆蓋面廣,多層次,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加快發展養老育兒,家庭保健,家庭教育,衛生,維修方便和效益的家政服務。加快農村生產和生活服務系統,按照要求的城市農村地區,促進農村社區,中心村的規劃和建設的建設,並促進了農村的人口住在一起,一個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農村勞動力,農民組織和就業培訓服務。第三,房地產行業的同時,在房地產行業的切身利益。近年來,廈門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改進,但行業的發展水平。規范土地市場管理,把精力集中在未來,集約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合理調整房地產結構,提高水平,促進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解決住房困難的低收入的家庭。目前,我們應積極探索建立政府的房地產調控和控制系統,定期分析房地產市場形勢,房地產信息預警系統的建立,加強監管引導,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三,努力提高第一產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廈門外向型經濟作為一個沿海開放城市,雖然只有2%的比例的主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行業,但是,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沒有農業的現代化,有沒有現代化的廈門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廈門農村城市化,現代化的廈門市,廈門農民的小康,過的是不以人的廈門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繼續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廈門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如意食品集團,銀鷺集團,遠洋集團,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在未來,我們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規則的操作中,堅持以經營的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擴大訂單農業組織的規模適銷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延長農業產業鏈,實現大規模集約化生產,提高機械化程度和生產技術水平,實現農民和市場,農業生產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對接,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其次,我們必須抓住當前機遇,提高農業的外資,尤其是開放台灣與台灣形勢的變化,一方面,通過農業科研部門和非政府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大力引進新品種,台灣著名台灣農業標准化生產,保鮮,加工及其他尖端技術,農產品質量檢測,動物和植物健康檢查和檢疫,食品安全和衛生的技術和更多的高科技現代農業方面,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區引進,以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業的比較優勢,在廈門在廈門,另一方面的「小三通」的有利條件,充分利用已形成台灣水果中轉有利的位置,以及大嶝台灣貿區,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新設備,農產品生產,加工,配送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廈門閩台農業合作基地和台灣農產品到大陸的中轉集散基地。第三,我們應著眼於「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環保」的要求,適當發展旅遊農業的。據廈門的天然資源,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發展觀光農業應發展在下列2類型:1是的觀光果園。比如荔枝花園,草莓園,花卉花園,果園,柚公園,作為一個綜合性的休閑農場,遊客不僅可以旅遊,水果採摘體驗農業和享受當地的口味,而且住宿,讓遊客到公園里摘花,享受豐收的喜悅和陶冶情操,休閑農場。食品,度假,娛樂於一體,到廈門旅遊的豐富內涵,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希望通過,

⑸ 全產業鏈戰略的優缺點

優缺點如下:

簡而言之,優點就是控制上游保證供給,控制下游保證銷售渠道通通暢,整體風險相對較少。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壞處,比如各環節專業程度不足,效率低下。其次就是管理效率低下,浪費資源。

簡介:

全產業鏈是中糧集團提出來的一種發展模式,是在中國居民食品消費升級、農產品產業升級、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全產業鏈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從產業鏈源頭做起,經過種植與采購、貿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飼料原料的加工、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銷及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每一個環節,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供應全過程。

⑹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的集團簡介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是多元持股的大型中外合資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紡織產業突出貢獻企業,全國紡織十佳經濟效益支柱企業,中國毛紡織最具競爭力十強企業,山東省百家重點企業集團。其前身為始建於1972年的山東濟寧毛紡織廠,是全球知名的創新型技術紡織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獲得了數百項專利技術和創新成果,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列為毛紡行業國家級新產品開發基地。繼2002年「賽絡菲爾紡紗技術及系列產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後,歷時7年研究的「如意紡」紡紗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全球服裝奢侈品品牌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集團資產總額131億元,擁有國內A股和日本東京主板2個上市公司。旗下擁有20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職工3萬人,2011年營業收入153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374名,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紡織服裝500強前五位,出口創匯居行業百強前五位,主營業務收入居行業前十位。公司涉及毛條製造、毛精紡、服裝、棉紡織、棉印染、針織、化學纖維、牛仔布、家紡、房地產等產業,目前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毛紡服裝產業鏈和棉紡印染產業鏈。如意集團旗下涉及兔毛紡紗、紡織服裝、棉紡織、棉印染、針織、纖維、牛仔布、房地產等產業,成為國內知名的紡織相關多元化產業集團。集團資產總額55億元,職工近2萬人。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稅7.4億元,進出口總額4.3億美元。
「如意」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產品先後獲「中國名牌」和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等稱號。在國內首家獲得世界第一視覺博覽會——法國PV展會參展資格,為中國紡織面料企業贏得了全球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權。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堅持高端產品定位,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成為國內少數幾家可與歐美、日本等高檔面料相抗衡的企業。
如意集團現擁有進出口自主權,通過ISO9001和ISO14001認證。集團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及科技創新優勢,產品多次獲國家金質獎、國家銀質獎。如意服裝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國家出口免驗」產品,「如意」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產品獲「中國名牌」和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稱號。 2001年,如意集團在濟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興建了如意高新技術工業園,佔地1000畝,園區分為高新技術紡織材料區;功能化服裝區;其它高新技術產業區;研發中心等,現已全部竣工投產。
2005年在重慶萬州區建設50萬錠中國技術紡織基地項目,成為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緊密紡生產基地。按照實施百億工程,打造百年如意的戰略規劃, 「十一五」期間,集團將保持企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上,強抓機遇,乘勢而上,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全球優質紡織品供應商,做中國紡織相關產業的領先者和高檔精品的提供者。
2015年3月2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處於立案調查階段,如有被認定為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的,將按照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要求啟動退市機制。

⑺ 什麼叫產業鏈優勢

咱來點簡單易懂的 把研發 生產 銷售 都自己干 附屬得的帶著干 利潤最大化

⑻ 京東FBP、LBP、SOP、SOPL 四種分別是什麼意思

1、FBP 京東給商家一個獨立操作的後台, 商家五地入庫(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從倉儲到配送 到客服都是京東來操作。

2、LBP 京東給商家一個獨立操作的後台, 商家無須入庫,要求訂單產生後12小時內將產生的訂單包裝好發貨。

3、SOPL 京東給商家一個獨立操作的後台, 商家無須入庫,要求訂單產生後12小時內將產生的訂單包裝好發貨。

4、SOP 京東給商家一個獨立操作的後台, 跟淘寶商城模式比較類似, 要求訂單產生後12小時內發貨,由商家來承擔所有的服務。

(8)如意集團產業鏈的優勢擴展閱讀

京東(股票代碼:JD),中國自營式電商企業,創始人劉強東擔任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旗下設有京東商城、京東金融、拍拍網、京東智能、O2O及海外事業部等。2013年正式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6年6月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1號店並入京東。

2014年5月,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5年7月,京東憑借高成長性入選納斯達克1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平均加權指數 。

2017年1月4日,中國銀聯宣布京東金融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為銀聯收單成員機構。2017年4月25日,京東集團宣布正式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2017年8月3日,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發布,京東排名第四位。

2018年3月15日,京東內部公告成立了「客戶卓越體驗部」,該部門將整體負責京東集團層面客戶體驗項目的推進。京東集團副總裁余睿出任該部門負責人。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81名。2018年7月24日,京東增資安聯財險中國的方案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批准。9月4日,京東集團與如意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產品品牌

2013年5月6日,京東商城在完成內測後,正式與消費者見面,用戶可在京東上購買食品飲料、調味品等日用品。此次京東將超市搬到線上,也是京東在「一站式購物平台」戰略布局上的又一次發力。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實現「打醬油」、「買啤酒」等日常生活購物需求。

京東商城首次上線的商品逾5,000種,涉及休閑特產、純凈水、糧油、調味品、啤酒飲料、等多個產品品類;這些品類都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以往打包出售所不同,如今在京東商城中一罐可樂、一瓶醬油,消費者都可零買,京東送貨到家。加上支持貨到付款等服務,真正能幫用戶實現購物的「多、快、好、省」。

2015年4月28日,京東金融宣布網銀錢包更名為京東錢包,網銀+更名為京東支付,京東金融還提出圍繞京東支付體系,為用戶提供全方位金融解決方案。

京東金融主要有2大拳頭產品,分別為京東眾籌、京東白條。

依託京東商城電商優勢而開發的京東電商雲平台,正在基於其產業鏈優勢構建一個龐大的電商雲生態系統,將應用推進雲計算落地的真諦演繹得淋漓盡致。京東技術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何剛表示,2013年京東集團已經形成了以「京東宙斯」、「京東雲鼎」、「京東雲擎」、「京東雲匯」四大解決方案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完整的電商雲服務鏈條已經形成,目前正在調動各種資源培育京東電商應用生態。

四大解決方案分別向合作ISV和個人開發者,提供了京東系統開放介面、服務交易市場、電商應用雲託管平台、應用開發雲平台、社區生態環境等電商雲服務,初步形成了一個完整閉環的電商雲服務鏈條。

JIMI(JD Instant Messaging Intelligence)是京東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它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深度神經網路、機器學習、用戶畫像、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能夠完成全天候、無限量的用戶服務,涵蓋售前咨詢、售後服務等電子商務的各個環節,堪稱京東用戶的購物伴侶。

2018年10月22日,我愛我家與京東房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及渠道優勢,著力推進二手房、租房、長租公寓等數據共享,致力解決房產交易中信息不實、流程繁雜等行業難題。京東房產還在當天宣布正式上線二手房業務,我愛我家也成為京東二手房業務的首批重要合作夥伴之一。

⑼ 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一)創新性、差異化:全產業鏈模式是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具有顯著差異化特點,可以形成競爭優勢,對手難以模仿;
(二)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平滑盈利的波動性,帶來較高的、持續的、穩定的、成長性好的盈利;
(三)戰略協同效應:整個公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價值鏈各環節之間、不同產品之間實現戰略性有機協同;
(四)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有上游供應鏈的優勢;
(五)信息傳遞順暢:快速反映消費者的信息,促進上游環節的創新與改善,使整個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更敏感、更及時;
(六)食品安全: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強,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七)行業領導力和產業優勢:以終端消費引領產業鏈,可以形成產業領導力與產業優勢;
(八)產業升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進技術進步,有利於產業整體提升;
(九)社會信譽、影響力、知名度:有利於打造品牌,提升影響力。

⑽ 北京地區未來農產品發展趨勢

WTO新一輪談判將於2000年展開,農業和服務業在上一輪WTO談判中就已被定為新一輪談判的重點。加入WTO後,我國農業將面臨一個全新的國際環境,未來農業政策將置於WTO框架之下。因此,我們應仔細研究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有關條款,分析對我國農業可能產生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制定相應措施,揚長避短,爭取把對我國農業的沖擊降低到最低點。

一、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簡介
加入WTO後,我國國內農業生產政策及農產品的國際貿易都必須嚴格遵守WTO的規則。目前WTO有關農產品貿易的基本條款主要是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農業協議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糧農產品,從1995年1月l日開始生效。其主要內容為:
(一)市場准入 由於各國對農產品進口的限制主要通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措施來實現,所以農業協議從"削減關稅"和"貿易措施關稅化"兩個方面提高市場准入程度。即:(1)以1986-1988年為基期,發達國家在6年內農產品進口關稅簡單平均水平須削減36%,最低每項削減15%;發展中國家在10年內農產品進口關稅簡單平均水平須削減24%,最低每項削減10%。(2)對於在農產品貿易中所實施的各種非關稅措施,各締約方必須先將其實施的各種非關稅措施轉換成同等保護程度的關稅措施,然後再逐步降低進口稅率,保證關稅化後的市場准人機會,不低於規定基期國內消費量的3%,在減讓期結束時應擴大到5%。
(二)出口補貼 協議規定:以1986-1990年為基期,發達國家在6年內,將有補貼的農產品出口數量減少21%,出口補貼預算開支削減24%;對在基期沒有進行出口補貼的農產品,則禁止在今後對該產品實施出口補貼。
(三)國內支持 協議規定削減對國際農產品貿易具有扭曲作用的生產補貼,如價格支持、營銷貸款、面積補貼、牲畜數量補貼,種子、化肥、灌溉等投人補貼,某些有補貼的貸款計劃等。用國內支持總量(AMS)來進行數量表示對農產品的支持,只要其AMS不超過以1986-1988年為基期的平均農業生產總值的5%(發展中國家為10%),就無須削減其國內支持。自1995年開始,發達國家以1986-1988年為基期,在6年內削減20%的AMS;發展中國家在l0年內削減13%的AMS,對於不引起貿易扭曲的政策,稱"綠箱"政策,則免予減讓承諾。 (四)衛生及植物檢疫 協議規定:允許各國採取正常的以保護人類健康、動植物生命安全及其生長為目的的措施,但這些措施不應構成不公正的歧視,從而造成隱蔽性對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限制。對進口農產品的衛生檢驗應以國際標准和准則為基礎。 總之,WTO農業保護規則的核心是消除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扭曲現象和實現世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和平等競爭。

二、加入 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一)我國農業及農產品貿易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擁有9億農民的農業大國,長期以來又是農業比較落後的國家。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農村經濟和農民的收入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糧棉油等全面發展,在農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發展鄉鎮企業、完善能源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貿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我國農業生產剛剛滿足國內溫飽型消費,農產品的外向度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1990年我國農副產品出口貿易總額,僅佔世界貿易總額的3%。現階段,我國農產品貿易呈現以下特點:
(1)出口農產品結構不合理,呈現"三多三少",即糧食、飼料、絨毛、絲類、棉花等初級產品多,而高檔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製成品少;大路貨多,緊俏商品少;傳統產品多,創新產品少。
(2)出口農副產品層次低,優質率、商品率和創匯率不高。如1996年我國只有蔬菜和水產品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其餘均在1一2億美元。我國盛產稻穀,可大米出口僅1.1億美元。
(3)農產品出口市場結構不合理。大宗農產品出口集中於港澳、日本、美國、西歐,而東歐、中東、拉美、非洲等市場佔有量很少,日本、美國、西歐都是實行嚴格的農業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所以,過分集中的市場容易受到發達國家農業保護主義措施的沖擊,不利於我國農副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
(二)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 加入WTO後,我國不僅可以享受締約國應有的權利,而且要承擔締約國普遍承擔的義務。由於我國農業產業化、工業化進程緩慢,集約化經營水平不高,市場農業還沒有真正形成,不可避免的會帶來深刻的影響。具體講,主要體現在以 下幾個方面:
1、對政府農業管理體制的影響。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的管理權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和農產品流通權在商業行政主管部門,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管理權又在外貿行政主管部門。這種貿工農分割、產供銷分離的運作機制顯然不適應加入WTO後農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一體化的需要。
2、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加入WTO後,締約國必然會要求我們放開農產品價格,實行農產品生產商品化、經營市場化,實現農產品的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對接,國內農產品價格、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將隨著國際價格的變化而變化。目前,我國農產品並非總量過剩,而是農產品的結構型過剩,在政府對農業保護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若放開農產品價格,必然會導致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政府如何對農產品市場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以保證供求關系的基本平衡,從而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使我國的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3、對農業生產結構的影響。加入WTO後,農產品放開經營,國際國內市場融為一體,我國的農產品將接受消費者在市場上嚴格挑選和檢驗。我國農產品在產品質量、品種結構上不適應市場消費需要的矛盾,已經比較突出地表現出來。如果我國不能盡快地實現按照市場需求和國際質量標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我國的農產品不僅難以打入和佔領國際市場,即便已佔領的市場,也可能會失去。如我國過去傳統出口香港的鮮橙,就因質量欠佳而被美國優質的鮮橙所代替。根據中美農業合作協議,我國將允許美國小麥、柑橘進人中國市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市場,正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國內市場必然會受到國外優質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沖擊。
4、關稅減讓和削減非關稅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市場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進口主要依賴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及其他非關稅措施調控。例如糧食進出口貿易實現統一代理。還保留著傳統計劃管理體制的模式。加入WTO後,各種非關稅措施將被禁用,只能轉化為相關的等效關稅之後按規定削減。關稅減讓和非關稅政策手段的喪失,為國外農產品進人我國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對我國的宏觀調控是不利的。另外非關稅措施合法地轉化為關稅並進行減讓,由於減讓基期即1986-1988年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價格低於國際市場價格,關稅化後的關稅等值為負值,所以我國將無法使用貿易規則規定的關稅化的手段,非關稅手段的喪失,不利於對我國農業的貿易保護。
加入WTO也會給我國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國際貿易帶來許多的機遇。
(1)可以改善國際貿易環境,為我國農產品進人國際市場提供方便條件。農業是我國的一個優勢產業,加入WTO後,可以享受WTO各成員國降低關稅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並且可以取得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非關稅限制等不公平待遇,增加我國農產品的出口數量。
(2)有利於我國在農業中發展市場經濟,加強與國際間的信息交流,按照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3)有利於加強農業國際合作,從國外引進優良的農作物和畜禽品種,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全面推行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發展模型,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加入WTO,向世界開放國內市場,短期內由於國內市場本身的缺陷,國際競爭的壓力可能大於所獲利益,但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深人發展,我國農業將從國際競爭中獲得發展與增長的長期利益。所以我們應辨證的認識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影響,末雨綢繆,適時制訂出相應的對策,迎接挑戰。

三、我國農業及農產品貿易的對策探討
(一)加快政府農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按WTO的要求,盡快改革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農業管理體制。對農業管理部門的管理目標和運作機制要重新定位,通過行政機構的精減和重組,從中央到地方成立一個有權威的綜合性農業管理部門,協調各方面關系。同時政府管理部門要實現向宏觀管理、信息服務的職能轉變,盡快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貿易的信息資料庫,並與國際信息網路聯接,為農民及時提供准確的國內外農產品生產、供給、需求、價格變動趨勢的市場信息,為從事進出口業務的經營企業提供有關國家的農產品貿易政策法規及有關的要求,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爭取主動。
(二)加快農產品流通體制和價格體制的改革 加快農產品流通體制和價格體制的改革,放開農產品的價格和經營,實現農產品商品化和農產品經營組織的多元化,形成一個競爭的國內農產品市場。理順價格關系,使價格客觀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並以此價格信號引導農民安排生產經營,使農業生產適應市場消費需求。逐步放開農產品銷售渠道,培育能有效保護農民利益的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戶進人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鼓勵和支持各類經濟組織平等參與農產品經營。國內區域間要消除地區封鎖,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形成全國統一有序的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要素市場。
(三)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我國參與國際貿易的農產品主要有糧油產品(大米、小麥、糧,大豆、花生等油籽食物),傳統產品(蠶絲、茶葉等),棉麻產品(棉花、麻類),高附加值產品(飲料、罐裝食品),高價值產品(水產品、畜產品、水果、蔬菜、鮮花、乾果、豆粕等)。由於我國是世界上人均資源稀缺的國家,且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都非常低。目前我國糧油價格已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原木、羊毛、糧油糖產品是我國主要的進口農產品。所以糧油等產品難以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優勢產品,我國農業的優勢是農村勞動力豐富,勞動力價格低於國際市場,具有勞動密集型特點的高價值產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農產品及有傳統優勢或地域特色的經濟作物,將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我們應以加入WTO為契機,加速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積極從國外引進優質、高產、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的農作物品種和畜禽良種,並做好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以改善我國的農業生產結構和品種結構,提高農畜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加強對我國農作物品種的保護,以優良農作物品種為龍頭,抓好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建設。發揮各地資源優勢,採用"公司+農戶"的農業經營模式,把習慣於各自為政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包括清洗、分選、粗加工、精加工、保鮮、包裝、儲運和銷售等全過程的產業鏈,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四)加強對我國農業的適度保護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各國政府都給予高度關注。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農業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政策傾向:發達國家給農業部門以高度保護,將資源從非農產業轉移到農業部門去,這對農業發展是有利的,稱為"農業正保護"; 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抽取農業部門的剩餘給非農產業部門,對農業部門提供的是"負保護"。我國是世界上負保護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WTO農業協議中規定的國內支持總量(AMS)測算標准測算表明,1993-1995年我國農業處於負保護狀態,農業部門流向非農產業部門的資金、資源年均達人民幣1050.97億元。就農產品品種而言,玉米的AMS達人民幣-492.97億元,稻穀為人民幣-211.27億元,棉花為人民幣-126.12億元。
目前,我國農業基本上還處於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分散經營狀態,土地經營規模十分狹小,自給性和小而全的特徵十分明顯。加入WTO後,我國農業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由於單個農戶從市場獲得信息的能力有限,對市場的參與度低,這些分散的小規模農戶經不起市場波動的沖擊。如果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將會導致農民的收入降低,農民投人能力削弱,農業基礎地位的脆弱,進而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及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為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必須對我國農業政策作適當的調整,加強對我國農業的保護 加入WTO後,我國的農業保護政策必須與WTO的基本規則相一致,按照農業協議"削減關稅"和"貿易措施關稅化"的原則,各締約國對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只能降低不能提高。目前我國對進口農產品多數是免稅的,以1986-1988年為基期的非關稅措施關稅化後的關 稅等值為負值,可見僅靠關稅是不能對我國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實施有效保護的。在WTO農業保護的基本框架下,我們可充分利用農業協議中的"綠箱"政策,採取農產品儲備、農業保險及災害補貼等收入支持政策,加大國內農業發展政策對農業的支持與保護力度。通過財政手段,不斷增加政府在農業基建、農業科技方面的投資,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使農業保護水平從負保護向零保護(資源的轉出和轉入處於基本均衡狀態)接近,實現從剝奪農業向保護農業的戰略轉變。
(五)按國際標准經營農產品進出口業務,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 聯合國《21世紀議程》對環保法規和標准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社會公眾對環境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各發達國家都在不斷提高進口產品的環境標准,日本、韓國對進口水產品的細菌指標已開始逐批化驗。如我國山東榮城市出口日本、韓國的蝦仁、魷魚均因細菌超標而被提出退貨。但應該看到各國在構築國際貿易綠色壁壘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如1994年美國有機食品市場的貿易額達25億美元,並以年增長率30%的速度發展。據預測,21世紀初世界有機(天然)食品的銷售量將占食品銷售量的10%一20%,達1000億美元。所以我們應及時了解有關國家產品的分類標准、質量要求、包裝要求,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根據農業協議對環境與動植物檢疫的規定,在出口時,加強質量檢測和動植物檢疫,以此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並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謀求得到差別待遇,減少出口障礙。同時加強對進口農產品的檢測,確保國內環境和人民健康及動植物的生命不受危害。
(六)加快農業利用外資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利用外資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和成績,也涌現出許多成功的項目和企業。如河南雙匯集團、江蘇連雲港如意集團等。但就整體而言,我國農業利用外資目前仍存在增長緩慢、項目規模小、分布不均衡等問題。如1996 年我國協議利用外資總金額為816.0959億美元,其中農業利用外資為14.1158億美元,僅佔1.73%。農業利用外資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農業主要產區、農業歷史悠久的中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農業的項目相對較少。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由於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快速上升和資源的制約。農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下降,開始把眼睛轉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投資建生產基地,這給中國農業引進外資和技術無疑提供了機遇。所以,我國應盡快改善農業領域的投資環境,並結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不同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制定農業吸引外商投資政策。對中西部地區,可制定一些有吸引力的地方優惠政策,鼓勵外商直接投資於農業綜合開發;特別是對農業產業鏈條基礎的種植部分,因其投資大、風險大、利潤低,可給予投資者在政策上最大限度的優惠。如延長所得稅減免期,免收土地使用費、地方所得稅,延長土地使用期,對有些開發性項目免徵關稅、增值稅和所得稅等。對利用外資已有一定規模的東部地區,除了開展農業科技交流外,要突出引進外資發展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綜合利用。
總之,今後要在積極爭取原有的各種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的同時,廣辟其他資金渠道,包括雙邊政府貸款和外商直接投資等,特別是通過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吸引更多的外商到農業領域直接投資。進一步加強農業利用外資項目的管理,優先選擇那些高產、優質、高效、有出口創匯能力的項目,提高外資的使用效益。

參 考 文 獻
[1]馮海發:未來15年我國農業適度保護的政策選擇《學習與探索》1998年第6期
[2]汪堯田、周漢民主編:《世界貿易組織總論》,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5年12月
[3]陸效龍譯:《世界貿易組織文件匯編--多邊貿易談判烏拉圭回合各項成果的最終文件》,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5年1月

閱讀全文

與如意集團產業鏈的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向采購供應鏈金融服務 瀏覽:790
車貸貸款合同在金融公司還是銀行 瀏覽:768
貸款全款買車金融服務費 瀏覽:118
期貨日內周期配合 瀏覽:570
外匯反向跟單可行嗎 瀏覽:934
期貨合約和現貨合同的區別 瀏覽:801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 瀏覽:405
北新路橋股票預測 瀏覽:605
怎麼看余額寶理財產品在哪 瀏覽:943
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108
000937增發價格 瀏覽:963
建行杠桿保證金炒外匯 瀏覽:454
金融機構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瀏覽:164
境外匯款可以 瀏覽:242
房地產融資特點有哪些內容 瀏覽:422
中信證券的基本面分析 瀏覽:84
雁盛實業股票 瀏覽:239
外匯期貨交易商 瀏覽:57
上海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76
金融理財顧問公司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