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大型工業工程建設企業集團。源自原國家重工業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業設計院和建設公司,1984年以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名義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2005年更名為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是一支集勘察、設計、施工為一體,知識技術相對密集的國際工程建設集團。集團公司在中國500強企業2008年度排名中名列126位。自1995年以來連續被權威的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雜志評為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商之一。2016年4月,中國化學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公司2015年年報及相關的總經理工作報告、董事會工作報告、財務決算報告等皆被兩位獨董投了反對票。原因是這兩位獨董認為上市公司旗下項目存在潛虧,年報中部分財務數據不準確。
②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
60多年來,從成立之初打破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封鎖禁運,到發展為專業的進出口公司;從改革開放後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到在國內率先進入世界500強;從1998年深陷危機,到轉型再造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新國企,中化集團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波瀾壯闊的創業之路。
中國進口公司
1950年3月10日,為統一全國國營貿易,完成國家進出口計劃,領導國內市場,調節全國和地方的物資供求,促進國家生產事業的迅速恢復與發展,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在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領導下,設立全國范圍的對外貿易專業總公司,中化集團的前身——中國進口總公司正式成立。
中國進出口公司
1951年1月8日,中國進出口公司籌備組成立,人員來源以原中國進口總公司及其華北區公司為基礎。2月13日,中國進出口公司接受中央貿易部委託,代為領導香港機構有關進出口公司的業務。3月1日公司正式開業,主要任務是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的「封鎖」、「禁運」,開展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
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
196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對直屬行政和企業單位進行合並改組,中國進出口公司改稱為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
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
1965年6月12日,為統一對外,方便外商和國內有關單位聯系業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決定統一全國外貿系統企業機構名稱。7月16日,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更名為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2003年11月10日,鑒於原名稱已不能表述公司的內涵、定位和市場價值,更不能表述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經公司申請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准,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更名為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③ 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這將會是怎樣一家巨無霸公司
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後,各種改革也是逐步進入了深水區。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強強聯合的目地,業務相近的央企也是開始了合並重組之路。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之後,將會形成資產過萬億,員工超過20萬人的巨無霸公司。
三、將促進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現在我們國家在化工領域,只是規模上去了,在科技含量上面其實還差的遠。在世界經濟逐步發展的情況下,跨區域的合作也會加強。而中國化工和中化集團的重組,可以優化兩家公司的資源。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化工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各位,對於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④ 中寧化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化是央企,為什麼中寧化是國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⑤ 兩家"世界500強"巨頭合並,怎麼看待央企「地震級」合作
據媒體報道,2021年5月8日,由中國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的新央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員工達22萬人,旗下有16家上市公司,總資產和銷售收入破萬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化工企業。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網民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認為兩家世界500強巨頭合並,實在是一場地震級的合作;也有部分網民認為,當前我國的政府以及國企正在進行精簡,兩家央企的合作將更有利於國企的高質量發展,而該如何看待此次央企的地震級合作呢?筆者有以下的看法。
一、符合我國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道路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我國將於2035年全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存在有質量低這樣的一種不良好的現象,而推動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則需要有國有企業的積極介入,通過優化國有企業的布局,可以避免資源之間的內耗。如此次中國中化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之後,將會完成我國對於化工產業和農業生產的完整生態環境鏈,助力該行業高質量發展。
⑥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管理團隊
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
黨組副書記、副總裁李慶
黨組成員回、副總裁張偉答
黨組成員、副總裁張志銀
黨組成員、副總裁杜克平
黨組成員、副總裁李彬
黨組成員、副總裁杜國盛
黨組成員、副總裁馮志彬
總會計師楊林
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 張志強
黨組成員、副總裁石岱
⑦ 中化集團和中聯油的關系
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聯油公司」)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從1993年1月8日成立至今經歷了十年風雨洗禮,在股東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中聯油公司實現了快速、穩健發展。回顧公司10年來特別是近5年來的發展歷程,經營規模連續保持高速增長,經營量連年增加,利潤大幅攀升,資產得到保值增值,創造出了良好的業績,同時,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懂經營、善管理、敢於參與國際競爭的人才隊伍。在此,我謹代表公司管理層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和幫助中聯油公司發展的國內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謝。
近年來,中聯油公司堅持持續整合,用體制和機制的更新來適應市場的變化,提高公司競爭力。貿易方式由過去單純代理進出口發展到代理、自營進出口、轉口、委託加工等多種形式,並初步進入國際原油、成品油期貨市場,服務手段由單純銷售發展到采購、銷售、租船、運輸等多元化服務,經營結構的調整,使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體制更適合國際市場的變化,也促進公司更貼近客戶,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
我們將進一步弘揚「誠信、進取」的企業精神,以提升公司價值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宗旨,以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為經營目標,為把中聯油公司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石油貿易公司而努力奮斗。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文簡稱「中化公司」,英文簡稱「SINOCHEM」)成立於1950年,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前身為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
中化公司是中國最早進入《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的企業集團之一, 2005年第15次入圍,名列第287位
中化公司主業包括:石油、化肥、化工產品貿易、分銷及物流,原油、燃料油、天然橡膠期貨;境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石油煉制,化學礦采選,化肥和化工品生產;酒店、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為中國四大國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化肥進口商和磷復肥生產商,也是中國重要的化工產品營銷服務商。「中化」(SINOCHEM)品牌為中國馳名商標,並在全球業界享有良好聲譽。
中化公司在海外建立了歐洲、美洲、亞洲、香港四大集團,以遍及全球的營銷網路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便捷的營銷服務。公司在香港和上海分別擁有「中化香港控股」(股票代碼:0297)和「G中化」(股票代碼:600500)兩家上市企業。
1998年以來,中化公司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大力推行管理改革和市場化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傳統國有外貿企業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服務企業的轉型,通過創新經營模式和向傳統優勢貿易業務的上下游延伸,在石油、化肥、化工三大核心領域逐步形成了集資源、研發、生產、物流和營銷於一體、全球協同運作的產業價值鏈,在金融和酒店地產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進一步拓寬了企業發展空間,使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快速增長,核心競爭能力和立足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面向未來,中化公司將繼續秉承「創造價值、追求卓越」的理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全面加快戰略轉型,以能源、農業投入品和化工產業為核心,以營銷服務能力為基礎,繼續向相關產業的上下游和國內外延伸,逐步形成資源控制、技術研發、市場營銷和金融服務相互支撐的產業價值鏈和相關產業群,建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企業集團,為國家能源安全、農業安全和化工產業發展持續做出貢獻。
⑧ 大家能否幫我舉一個案例有關於股權激勵的但是在股改的背景下!
上市公司推股權激勵計劃 成批製造百萬富翁?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而對一些獲得上市公司股權的企業高管,一夜暴富將不再是神話。這一現象已經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
據有關人士透露,事實上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開始之後,證監會就已經在准備規范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等方面的問題。
目前,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的深入進行,多家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上周,金發科技、恆聲電子推出股權激勵計劃;4日,中化國際推出管理層期權激勵計劃;5日,中信證券也推出了自己的股權激勵方案。
中化國際在其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稱,中化集團將從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後所余股票中劃出2000萬股作為公司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
而金發科技的股權激勵計劃更具創新性。金發科技公告稱,公司第二大非流通股股東宋子明將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前,把其所持有的部分非流通股份共1690萬股,按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作價轉讓給公司管理層、核心技術人員及核心業務員共計118人,以實現公司內部核心人員的股權激勵。
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將是得到股權激勵的高管們。對他們來說,只要公司股價不斷上漲,那麼自己一夜暴富就不再是神話。有市場人士形容,這是成批量製造百萬富翁的開始。
就拿國資控股公司中化國際來講,它的股權激勵計劃就造就了16位幾百萬的富翁。最近銀河證券研究報告就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4.5元/股,而中化集團將以2000萬股作為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那麼,16位高管的「紙上財富」將高達9000多萬元。
與相關法規不沖突
再拿民營企業金發科技來說,公司總共拿出1690萬股,按公司4.93元作價轉讓給公司管理層等118人,即使這些高管未來按10.70元這一保守價格套現,人均也將得到近百萬元。
據新華社消息,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關於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規范意見》的徵求意見工作進展得比較順利。就正在討論的情況看,與正在修改的《公司法》、《證券法》不會有沖突。根據這份《規范意見》,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股票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IPO時預留的股份;二是向激勵對象發行股份;三是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
證監會將出新規
另據了解,目前,證監會正在牽頭制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規范意見》,從而使長期不夠健全的上市公司激勵方式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據悉,以後,對於違規操作的、涉嫌違法的、財務報告不被認可的上市公司,不能實施股權激勵;而認股權證計劃的有效期不得超過5年,自認股權證授予之日起計算,認股權證的授予日與可行權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1年。
股權激勵≠MBO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目前企業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不是大家以前所說的MBO.據分析,目前MBO的最大問題是程序上不規范,經常有暗箱操作行為。而股權分置改革中的股權激勵計劃,是公開透明的,不管是國資委、證監會、小股東,都可以充分討論和溝通。另外,MBO是管理層通過購買大量的股份,實現管理層控股或者控制權轉移,而股權激勵只是拿出一小塊股權來對管理層進行激勵。
⑨ 新央企「中國中化」正式成立,它由哪些企業聯合而成
5月8日,中化集團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是目前唯一以化工為主的中央企業。公司總資產和銷售收入均超過1萬億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業。中化集團致力於建設一個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科學至上”的概念。重組中國中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具有重要意義,優化國有經濟的結構和分布,幫助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提高化工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共同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中化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領導下的重點國有企業。中化集團是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合資企業。根據之前的兩項公共信息統計,合並後雙方收入達到1萬億多億元,業務涵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學、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設備、城市金融運營、工業等八個行業,化工產業是我國唯一的國有直屬企業。
⑩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
關注團隊目標和整體利益,與公司內外部人員共同協作努力實現公司目標;以公司發展為本,貫徹無邊界管理思想,積極發現問題並通過各種渠道促成問題的解決;主動溝通,廣開言路,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並在工作中加以改進。
保持開放的態度,認可並學習他人的經驗和長處;客觀地評價自己,持續改善自身能力,不斷改進工作,追求更高業績;拓寬視野,放眼全球,關注領先企業,把一切有價值的經驗和做法積極應用於實踐。 中化集團為國有獨資企業,承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任務,有責任為股東(國家)創造滿意的價值回報;
中化集團為經營石油、化肥、化工等產品的大型企業,有責任在經營領域內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農業和化工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化集團為跨國經營企業,有責任為全球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優質的產品和便捷的服務,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需要,為社會創造財富;
中化集團的機構、人員分布在海內外,有責任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尊重員工價值、促進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中化集團的主業涉及資源、環境、安全等敏感領域,有責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安全生產,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中化集團為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大企業集團,有責任遵循高尚的商業道德和行為准則,守法經營,奉獻社會,做優秀企業公民。 中化集團以「創造價值,追求卓越」為核心理念,通過企業的良好發展,實現以下目標:
回報股東,資產增值,成為國家滿意的企業;
關愛員工,共同成長,成為員工熱愛的企業;
服務客戶,合作共贏,成為客戶信賴的企業;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成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企業;
遵法自律,道德高尚,成為社會尊敬的企業。 行業貢獻
作為中國能源及化肥領域的重要企業,公司積極參與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國內石油儲備體系建設、國際能源合作戰略、中國磷肥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和完善化肥價格調控機制等行業重大課題研究,參加《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和重大項目評估,為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公司參加各種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的發展做貢獻。其中,公司出任委員的有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單位;出任董事的有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等單位;出任副會長的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和中國廣告主協會等單位。
自主創新
截至2007年年底,公司已形成了由2274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科技人才隊伍,其中有近50名教授級高工、近200名高級工程師、研發人員584名,為推動科技創新奠定了人才基礎。2008年,公司首次評選高級專家,對公司培育和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將發揮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2007年,公司下屬沈陽化工研究院實現環保治理技術轉讓20餘項,完成了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科研支撐計劃課題「環流反應器開發及應用」和「催化濕式氧化工藝應用研究」的鑒定驗收,並全面啟動科技部「新農葯創制與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該實驗室的建設和使用將會實現我國農葯行業創制力量的整合,進一步完善國家新農葯創制體系,加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的開發及產業化。同時,也將成為國家農葯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平台,對我國農葯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節能減排」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2007年,公司下屬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共有167個玉米和水稻組合參加省和國家級區試,有4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級審(認)定,15個品種通過了省級審定。在蔬菜育種方面,以培育適合市場需要的優良蔬菜品種為主要目標,選配出了一批比較優良的雜交組合和自交系。新型優質種子的培育從源頭上保障了農業增產,促進了農民增收。
氟氯烴(CFCs)是破壞大氣臭氧層的主要物質,公司控股的中化近代環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研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環保替代產品HFC -134a生產技術,產品供應國內外汽車、空調、冰箱等生產企業。目前,中化已具有年產3萬噸HFC-134a生產能力。2007年我們又完成了技術要求更高的醫用HFC-134a項目的研究開發,建成了年產500噸規模的生產裝置,並於2007年底試車成功。該項目的成功對推動國內ODS替代物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標准集裝罐(ISO TANK)是針對液體化學品特點而設計的一種安全、便捷的運輸方式,具有便於安全運輸和應急管理的優勢。為推動國內化工物流業務更加安全、高效,公司控股的中化國際於2005年開始培育和發展國內集裝罐市場,截至2007年底已擁有國際標准集裝罐1636個,預計2008年還將增加投入990個。
節能減排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發展循環經濟。
公司成立了節能領導小組,推動企業節能工作。根據國資委的要求,結合企業目前能耗具體情況,公司制訂了「十一五」節能降耗指標:到2010年末,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到0.9噸標煤。
為加強節能減排的制度建設,將節能減排工作落到實處,公司建立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審批、不核准,對擅自批准項目建設的依法依規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在重點耗能企業建立嚴格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能源消費統計和報告制度、能源績效考核制度,逐步推行用能控制制度,在下達生產任務的同時下達用能指標,將節能降耗的目標和責任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
公司推動技術改造,優化工藝,淘汰高耗能設備,加大清潔生產、節能和節水技術革新投入,取得了節能、節水、循環經濟的可喜成果。在節能方面,化肥生產企業萬元產值電耗降低到890千瓦時,降幅14.8%;中化太倉產業園HFC -134a和PTMEG產品產值能耗比分別同比下降20%和30%;沈陽院產值能耗比同比下降5.6%;加油站項目產值能耗比同比下降15%-17%。在減排方面,中化山東肥業產量增加29%,生產全過程無廢水排放;中化涪陵實施全廠水資源綜合利用,在產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廢水排放量與去年持平,COD排放量降低17.5%;中化太倉產業園PTMEG裝置通過建立殘液回收裝置和進行氣相回收技改,減少廢氣廢水排放量,年回收THF70噸;沈陽院投資800萬元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並為鍋爐房安裝脫硫裝置,2006-2007兩年廢水排放量減少10萬噸,COD排放總量減少36%,二氧化硫減少排放70%。
2008年,中化寰達24兆瓦煉焦余熱發電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中化寰達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注冊CDM項目的熱回收焦爐生產企業。該項目每年可減排13萬噸二氧化碳,同時CDM機制交易也可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
中化塑料下屬合資企業承擔了北京奧運會可回收物利用工作,奧會運和殘奧會期間回收的3000萬個左右廢飲料瓶,全部進行再生環保利用,達到100%的無限循環再利用,大大節省能源消耗。
社會公益
在通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幫助社會貧困與弱勢群體,捐資助學,捐助災區群眾。近年來,公司捐助了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幫助更多的貧困地區白內障患者得到救治重見光明;向中國西部嚴重缺水地區捐款100萬元,捐建「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先後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資100萬元等。
同時,公司還圍繞自身業務特點,積極投身到災區當地的重建工作中。如公司所屬的中種綿陽公司在震後一共搶種水稻2000餘畝,幫助1200餘農戶恢復了生產,極大地支持了當地的重建工作;公司旗下的中宏保險,在四川地震災區捐建了五所特殊學校,持續關注災區殘疾學生。
自2002年以來,公司對口支援西藏崗巴縣、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及清水河縣,先後派出三批員工掛職參加援藏扶貧工作,累計投入資金近5000萬元。幾年來,公司堅持扶貧援藏工作貼近農牧區、圍繞農牧業、服務農牧民的方針,精心實施了一系列援助項目,牢牢把握援助項目的質量、進度、安全和成本等關鍵環節,一批造福廣大農牧民、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援助項目相繼完成,對改善受援地區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