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愛使股份董事長

愛使股份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2-05-29 18:31:23

❶ 青海綠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是華遠地產、金融街集團、中關村、北大方正、蘇寧環球、中國華潤等眾多知名企業成功上市的方式。所謂借殼上市,系指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其他合法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將原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必要處置或剝離後,再將自己所屬業務"裝進"已上市公司並成為其主營業務,從而實現未上市資產和業務間接上市的行為。本章著重結合並購實踐,探討獲取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8種具體方式。

一、協議收購:金融街集團是怎樣上市的?

協議收購,指收購方與上市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的股權轉讓行為。協議收購是我國股權分置條件下特有的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購方式。

1、借殼背景

北京金融街集團(以下簡稱"金融界集團")是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全資的以資本運營和資產管理為主業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金融街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在當時政策環境下,房地產公司IPO有諸多困難。

重慶華亞現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000402,以下簡稱"重慶華亞")成立於1996年6月18日,主頁為紙包裝製品、聚乙烯製品、包裝材料等的生產和銷售,其控股股東為重慶華亞的控股股東華西包裝集團。

2、運作過程

為利用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台,實現公司快速發展,1999年12月27日,華西包裝集團與金融街集團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華西集團將其持有的4869.15萬股(占總股本的61.88%)國有法人股轉讓給金融街集團。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團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了股權過戶手續。

2000年7月31日,重慶華亞更名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街控股")。

之後,金融街控股將所有的全部資產及負債(連同人員)整體置出給金融街集團,再由華西包裝集團購回;金融街集團將房地產類資產及所對應的負債置入公司,置入凈資產大於置出凈資產的部分作為金融街控股對金融街集團的負債,由金融街控股無償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注冊地由重慶遷至北京。至此,金融街集團實現借凈殼上市。

2002年8月,公司公開增發融資4.006億元;2004年12月公開增發融資6.68億元,2006年12月27日定向增發融資11.81億元,累計融資22.469億元。(備註:總市值是按2007年9月28日收盤價計算的。)

3.借殼上市後公司產業擴張情況

借殼上市後,通過多次再融資,促進了房地產業務快速發展,成為房地產上市公司"五朵金花"之一。

同樣以股權協議轉讓方式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並借殼上市的,還有香港華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華潤總公司。

2000年6月20日,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受讓深萬科(000002)第一大股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持有的5115.5599萬股國有法人股,占萬科總股本的8.1%.在此之前,香港華潤集團的間接控股公司——北京置地有限公司已經持有2.71%的萬科B股。

至此,香港華潤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由此組成了中國房地產業的"巨無霸".

二、舉牌收購:北大方正吃掉延中實業成功上市

二級市場競價收購,指收購方通過證券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購買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方式,典型者如北大方正收購延中實業流通股股份。

延中實業是二級市場上典型的三無概念股——無國家股、無法人股、無外資股,其公司股份全部為流通股,股權結構非常分散,沒有具備特別優勢的大股東,在收購行動中最容易成為被逐獵的目標。1993年9月,寶安集團就曾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延中實業,拉開了中國上市公司收購的序幕。

1998年2月5日,北大方正及相關企業在二級市場舉牌收購延中實業,隨後將計算機、彩色顯示器等優質資產注入了延中實業,並改名為方正科技,成為第一家完全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實現借殼上市的公司。

同樣的並購,還包括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

愛使股份最前身是上海設備有限公司,1985年面向社會公開發起設立,並於1990年底成為我國首批在交易所公開上市的企業之一。在1990年上市時總股本只有40萬,到1995年5月,經過兩次配送後,總股本才只有6739.2萬股,是典型的小盤股,且都是流通股。由於愛使股份盤子非常小,又是全流通股,上市後的10年內以控制權五易其手的紀錄創下之最。自然人胡興平、遼寧國發集團、延中實業、天津大港集團、明天等相關聯企業先後入主愛使股份。

1998年7月1日,天津大港油田發布舉牌公告,大港油田兩家關聯企業合並持有愛使股份的比例達到5.0001%,截至1998年7月31日,大港油田通過旗下3家公司4次舉牌,共持有愛使股份10.0116%的股份。大港的進入引起愛使管理層的強烈反對,愛使董事長秦國梁將大港的收購斥為敵意收購,雙方為公司章程是否違背《公司法》大打口水戰。為阻止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甚至採取了"焦土戰術",1998年8月21日公布的1998年中報中顯示,當年上半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5383%,意欲打消大港收購積極性。後在上海市政府的協調下,秦國梁作出妥協,大港油田進入愛使董事會,大港方李遵義當選為董事長,總經理由天津大港方面的人擔任。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後,置入天津大港油田港潤石油高科技公司70%的股權,實現借殼上市,並實施配股方案,募集資金3.52億元。

三、收購上市公司母公司:凱雷收購徐工的"後山小道"

收購上市公司母公司,也就間接控股了上市公司,還可以避免很多法律、政策上的障礙。如樣板戲中所唱:山前強攻不是辦法,可以探尋一條攻佔威武山的"後山小道".凱雷投資收購徐工科技(000425)母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就是一例。

徐工機械於2002年7月28日成立,徐工集團以凈資產6.34億元作為出資,持股51.32%,餘下的股權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有。次年1月,徐工機械無償受讓了徐工集團持有的徐工科技(000425)35.53%的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凱雷投資是注冊美國從事股權投資的公司,其在亞洲從事股權投資的公司稱為凱雷亞洲投資公司。為完成收購徐工集團,凱雷亞洲投資公司專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凱雷徐工。

在徐工機械並購案例中,並購對賭體現在並購標的的定價上。協議中規定,在徐工股權轉讓獲批後,將支付2.55億元的收購價款,購買82.11%徐工機械股權。同時,凱雷徐工將對徐工科技分兩次進行總額為1.2億美元的增資。第一部分的6000萬美元與2.55億元同時支付。另外的6000萬美元則要求徐工機械2006年的經常性EBITDA達到約定目標方可支付。

由於徐工機械直接及間接持有徐工科技43.06的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因此凱雷徐工實際上也取得了徐工科技的相對控股權。

四、先破產再置換:蘇寧環球借殼ST吉紙撿了個大便宜

法院對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ST吉紙(000718)先行宣告破產,投資人蘇寧環球再將其優質資產置入上市公司空殼之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再以象徵性價格出讓上市公司控股權。這便是蘇寧環球低成本的上市之路。

ST吉紙總股本為399,739,080元,其中吉林市國資公司持有國家股200,0980.080股,占總股本的50.06%;募集法人股11,037,000股;社會公眾股188,604,000股。

ST吉紙自2002年6月21日開始停產,2003年1月5日至2003年2月27日短暫恢復生產後,自2003年2月28日至2005年6月30日一直處於停產狀態,連續虧損,ST吉紙財務狀況不斷惡化。截至2004年底,ST吉紙資產總額213213.09萬元,負債總額233531.72萬元,大量到期債務無力償還。2005年5月9日,ST吉紙接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通知,公司股票暫停上市。

蘇寧集團始創於1987年,榮列2004年度中國企業500強第420名,2002年在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第49位。蘇寧集團成立後已累計開發房地產項目近40個,開發面積超過300平方米。

蘇寧環球並購ST吉紙並成功借殼上市的步驟為:

1、進入破產程序,解決債務糾紛

2005年4月30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關於債權人申請公司破產的事項。2005年8月15日,在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ST吉紙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債權人同意公司以全部資產抵償全部債務,抵償後公司凈資產為0.

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2005)吉中民破字第3-7號民事裁定書,裁定認可和解協議並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的審理。和解協議自2005年8月24日法院公告之日起生效,在和解協議生效之日起90日內,ST吉紙應將按債權人要求,將全部資產變現,所獲資產在法院監管下,按和解協議依法清償債務。如果和解協議未能按期履行,債權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招待或者申請法院恢復破產程序,屆時*ST吉紙將被法院宣告破產。

2、一次性清償債務,實現凈殼

為按期履行和解協議,ST吉紙與林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晨鳴")簽署了《資產收購協議》,並與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紙業集團")簽署《承債式收購資產協議》,將其全部資產分別轉讓給吉林晨鳴和紙業集團。

資產轉讓和債務重組完成後,ST吉紙成為無資產、無負債、無業務的"凈殼"公司。

3、蘇寧集團將資產置入

蘇寧集團將持有的南京天華百潤投資發展有限公司95%的股權和南京華浦高科建材有限公司95%的股權,按經評估確定的價值40277.90萬元轉讓給ST吉紙,並豁免ST吉紙由於受讓上述資產而產生的全部債務,即ST吉紙將無償獲得價值40277.90萬元的經營性資產。

4、蘇寧集團收購股權,實現對上市公司控制

以收購人挽救ST吉紙的行為為前提條件,ST吉紙控股股東吉林市國資公司按收取蘇寧集團1元象徵性轉讓款的方式,向蘇寧集團轉讓其持有的ST吉紙全部50.06%的股份。資產置入完成後,ST吉紙凈資產從0恢復至40277.90萬元,每股凈資產從0元上升為1.01元。

資產重組和股權重組後,上市公司由造紙及紙製品生產經營企業變為房地產經營開發企業,其名稱為由吉林紙業股分公司變更為蘇寧環球股份公司,相應地,股票簡稱也由"ST吉紙"更名為"蘇寧環球"。

❷ 朱駿的資料

最近朱駿收購利物浦傳的沸沸揚揚,甚至還有他與馬拉多納接觸的傳聞,不知是否是商業炒作

如果是這個朱駿,那麼他還有一傢俱樂部,就是上海申花俱樂部,這一輪中超戰罷排名第一,這是他的詳細資料,不要怪我剽竊,呵呵

朱駿朱駿,上海人。第九城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上海申花俱樂部投資人。1998年,朱駿揣著在美國進修期間跑房產中介掙來的50萬美元資金,在香港注冊了名為「Gamenow」的外資公司,後更名為「第九城市」,這是他創業的起點。2005年,朱駿以300萬美元的價碼引進了《魔獸世界》,2010年朱駿正式對外界宣布啟動收購英超勁旅利物浦。
中文名: 朱駿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
職業: 網路游戲運營商
畢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目錄[隱藏]

行業地位
個人履歷
網路行業
足球事業收購利物浦
朱駿正式承認收購利物浦
朱駿曬千萬現金錶達不差錢
成長經歷
個人榮譽
家庭生活行業地位
個人履歷
網路行業
足球事業 收購利物浦
朱駿正式承認收購利物浦
朱駿曬千萬現金錶達不差錢
成長經歷
個人榮譽
家庭生活

[編輯本段]行業地位
第九城市是中國領先的網路游戲運營商和開發商之一; 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是中國頂級足球俱樂部之一,在1995年和2003年獲得中國足球甲A聯賽冠軍,2008年賽季中獲得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亞軍。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1993年,朱駿赴美國工作、進修; 1999年,放棄國外的工作,回到上海,同年組建了虛擬社區GameNow;朱駿2000年,創立職於第九城市計算機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出任董事長; 2002年,第九城市在朱駿的帶領下,開始進軍網路游戲行業; 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創造了「奇跡」並帶領第九城市研發人員根據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的故事背景自主開發了《快樂西遊》;同年,第九城市獲得世界頂級游戲製作公司「暴雪」的作品《魔獸世界》。 2004年,第九城市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1億美元(NASDAQ:NCTY)。 2005年,300萬美元豪賭《魔獸世界》再次得手 2006年,個人出資3000萬人民幣買下上海中邦俱樂部90%的資產 2006年,投資中超球隊上海聯城,同年5月以3500萬美元拿下《地獄之門》 2007年,收購國資背景的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促成申花、聯城合並,組建新申花。 2008年5月,朱駿正式出任第九城市董事長至今,已經成功將九城打造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運營商和開發商之一。
[編輯本段]網路行業
19朱駿98年,朱駿以50萬美元在香港注冊了「Gamenow」公司,隨後公司改名為第九城市。這是一家主營互聯網娛樂的企業。 2002年,7月10日,在韓國漢城,九城攜手Webzen公司舉行隆重的游戲合作簽約新聞發布會,正式將宣布《奇跡MU》引入中國。 2004年,第九城市成功獲得了《魔獸世界》中國地區代理權,並在NASDAQ上市。隨著第九城市的不斷發展,使朱駿獲得很大成功。 2006年,獲得北美最受歡迎網游《Guild Wars》中國地區代理權。 2009年,魔獸世界中國地區代理權到期後,第九城市轉而大力推廣《FIFA Online 2》。
[編輯本段]足球事業
2003年,朱駿組織第九城市的一些員工以「上海九城」的名義參加了業余足球丙級聯賽。同年,上海另一支球隊上海天娜參加乙級聯賽但是未能沖入甲級,賽季結束後被朱駿收購。 2004年,以原天娜為班底的新上海九城再次參加乙級聯賽,以不敗成績奪冠,進入甲級行列。2005年,上海九城隊中途改名為上海聯城,以示與已經成為NASDAQ上市公司的第九城市的公司的區別,表明投資足球的行為只是朱駿用個人財產進行,與九城無關。不過最終上海聯城雖然有祁宏、姜坤等國腳級的球員加盟,仍然未能晉升中超。 2006年賽季開始前,朱駿將原來的聯城隊出售,轉而收購了上賽季的中超球隊上海中邦,並將其改名為聯城,繼續參加中超聯賽。球隊在賽季初表現出色,一度成為最大黑馬,不過之後遭遇十二場不勝,最終名列第七。 2007年初,朱駿收購了上海著名的足球俱樂部的上海申花,並且直接注銷了原來聯城價值數千萬的中超參賽資格而不出售,同時將兩支球隊的人員合並。上海申花從一支由國有企業投資的俱樂部轉變成了一家私人投資的足球俱樂部。
收購利物浦
據英國《獨立報》透露,在利物浦遍尋買家的當下,中超上海申花俱樂部老闆朱駿也是潛在的買家之一。《獨立報》稱,新任的非執行主席布勞頓和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最近與朱駿有過兩次會晤,雙方就購買利物浦一事進行過認真的討論,但目前朱駿方面還沒有具體的報價。 據《獨立報》透露2010年4月末,朱駿便與巴克萊資本在香港進行過一次會晤,當時雙方就俱樂部轉讓的細節以及資本整合進行了磋商。之後在5月初,雙方又在朱駿公司的上海總部進行了會談,這一次會談的重點是收購的具體價位以及俱樂部未來的資本運作。巴克萊的媒體負責人拒絕對此消息作出評價,朱駿所在的公司也是對此事三緘其口。據了解,利物浦的兩位美國老闆已經在早先為這家英超豪門開出了8億英鎊的售價,按照目前的匯率,朱老闆必須拿出超過80億的人民幣,才能成功「拯救」危機重重的利物浦。 文中還用70%的篇幅對於朱駿以及他的事業做了詳細的介紹,獨立報認為,朱駿對足球的熱愛以及富有激情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有助於他執掌利物浦。「2004年,中國人朱駿所創建的公司便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時朱駿的身價約為6000萬英鎊。隨後的幾年時間,朱駿的第九城市游戲公司,在中國的網游市場一直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也為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1]
朱駿正式承認收購利物浦
朱駿承認操作收購利物浦,八億英鎊乃融資 [2]英國媒體昨天披露了申花老闆朱駿有意用8億英鎊收購英超豪門利物浦隊的消息,在國內引起轟動。朱駿今天首次回應此事,他承認確實有收購一事,但目前仍在操作中,還未有定論。 朱駿證實正在與巴克萊銀行接觸,「這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商業企化案,利物浦的美國老闆想要出售球隊,而我對此很有興趣,雙方就坐在一起談唄。這就是一樁生意,到底最後的結果怎麼樣,現在還真的很難說……」。 對於媒體利物浦美國老闆提出的8億英鎊的收購價格,朱駿解釋:「很多人都會問:8億英鎊,錢從哪裡來?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融資並購,……你必須知道誰有錢,在有這些錢的人裡面,誰會幫助你掏錢出來完成這樁生意,這個就叫做大資本運作概念……」 按照朱的說法,此次收購利物浦的模式類似於當年申花聯城合並,談判一旦成功,利物浦將與申花合並,打造全新的兩支隊伍。屆時,申花隊中可能會擁有利物浦球星的加入。 朱駿坦言,但2007年,他親自上場和利物浦踢了5分鍾的友誼賽後,就對利物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衷心地希望經常干「傻」事兒的朱老闆成功,在英超甚至是歐冠的賽場上一展中國老闆的風采。
[編輯本段]朱駿曬千萬現金錶達不差錢
世紀天成接盤申花在近日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繼朱駿曬千萬現金錶達不差錢世紀天成內部人士澄清之後,朱駿本人在近日放出了一張大曬現金的照片,目測總額有1000萬人民幣之多。在這張照片中,朱駿端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面前的桌子上擺滿了一疊又一疊的人民幣。手拿的計算器上打出了1000萬的數字,種種跡象表明,朱駿正在向所有人傳達著這樣一個聲音:「我不差錢,申花不會賣。」
[編輯本段]成長經歷
朱駿:騎黃魚車起步的億萬富翁 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貼補家用他騎黃魚車幫別人運貨,第一次騎黃魚車賺到的168元,直到今天都沒有用掉,而是被他封在一個鏡框里了。 朱駿第一次涉足商圈,是大學時代在淮海路邊上擺攤頭賣夾克衫,有一件衣服在混亂中被別人偷走了,他和朋友在外面忙了一天一分錢也沒賺到,全部在給小偷打工。而他第二次經商不僅連錢都沒有賺到,反而還賠了老本。不過,他都從中悟出了做生意的真諦。 1994年,在美國留學的朱駿發現了網路游戲的前景,四年之後,他創立「Gamenow.com」,後來改名為「第九城市」。他在通過代理《奇跡》和引進了《魔獸世界》這兩款網路游戲之後,當初在軍工路上騎黃魚車的窮小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億萬富豪。 第一個168元 用鏡框封起來 朱駿告訴記者,在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那時候他還曾經為了貼補家用和幾個同學跑出去騎黃魚車幫別人運貨。 「那時是大熱天,從軍工路要一直騎到宜山路,好像還有時間限制,裝得滿滿的一車子貨,火辣辣的太陽,你說累不累?」朱駿笑著告訴記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輛黃魚車上裝了兩個冰箱,上面還疊了好幾個其它家電,那時的軍工路坑坑窪窪,如果再趕上下雨天,別提有多難騎了。眼看著經過一個大坑,車輪一歪,如果車上的彩電、冰箱滑落下來,我們可得傾家盪產啦,全部都是窮的丁當響的學生,賠這么多電器要賠到什麼時候啊?」說時遲,那時快,在一邊「護航」的朱駿甩開自行車就用肩膀頂了上去,「感覺和黃繼光似的,」朱駿呵呵一笑。「就這樣,一路泥水的到達目的地,所得的報酬就是168元。」 如今的朱駿肯定不用再吃這樣的苦,他的坐騎也已經從當初裝滿了貨的黃魚車變成了一輛價值超過400萬的賓利跑車,每次當他的這輛黑色跑車出現在街頭小巷時,周圍很多識貨的人都會笑著說,「看,這個人開著一套市中心的房子在街上跑。」 「在你騎黃魚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會這么有錢?」記者問朱駿。 「怎麼想?怎麼敢想?」朱駿瞪大了眼睛回答,「那個時候真的感覺自己非常簡單,騎車的目標就是拿錢回家讓家裡人開心開心,但是你知不知道,我第一次騎黃魚車之後賺到的168元,直到今天都沒有用掉,而是被我封在一個鏡框里了。」 第一次做生意 白忙一天 騎黃魚車和做生意肯定沒關系,那最多隻能算得上是干體力活,而朱駿第一次涉足商圈,則要追溯到他還在讀大學的時候。 「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和幾個同學進了五件夾克衫,每件20塊,我們在淮海路邊上擺攤頭,每件賣25塊。」朱駿告訴記者,當時三個同學在馬路邊上使勁地吆喝,衣服是全部都賣出去了,但是到最後卻發現手裡的錢還是只有100塊,「每件衣服25塊,五件衣服就應該賣掉125塊啊,後來左算右算我們才發覺,原來有一件衣服在混亂中被別人給偷走了。那個時候幾個人都胸悶死了,在外面忙了一天一分錢沒賺到,全部在給小偷打工,還要自己出公交車車票錢,現在想想真是好笑。」在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朱駿笑得比任何人都開心。 後來,朱駿告訴記者,通過這件事情,自己學到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經商之道,「無論干什麼,管理都非常重要,那個時候正是因為我們只把眼睛盯在了簡單的賣東西上面,盯在了錢上面,才會疏於管理,才會讓小偷有可乘之機,由此可見,無論干什麼都要將管理放在第一位,沒有好的管理就不可能出來好的效益。」 第二次做生意 賠了老本 也許朱駿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二次經商不僅連錢都沒有賺到,反而還賠了老本。 「第一次我是在街邊賣夾克衫,後來我就直接飛躍到賣桑塔納了。賣掉一件夾克衫的利潤只有五塊,但是如果我賣掉一輛桑塔納,可以直接撈進2500塊。」朱駿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初,2500塊對於自己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當然是想盡辦法拿到這個機會,然後就開始找地方賣車子。」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朱駿顯得非常投入,「既然要賣車子,當然就要找一些高檔的地方去找客戶,後來我就找到了花園飯店一樓的咖啡廳,當時就想那裡的有錢人多,於是我在那裡混了足足一個月。」 一個月下來,朱駿在那裡喝咖啡的花銷超過了五百塊,但是車子依舊是一部都沒有賣出去。「車子不好賣啊,這2500塊只能看看,自己是賺不到了。後來想想自己也真是傻得可以,住在賓館里的人不是到上海來旅遊的,就是到這里來出差的,誰會在這里買一輛車呢?」 也許真的是因為對那個咖啡廳有著太多的回憶,直到今天朱駿都會經常一個人跑到那裡去喝咖啡,「花園飯店的這個咖啡廳可以說是我的第一個戰場了吧,所以我對那裡的的感情非常深,後來買房子的時候也就買在它旁邊。」這次做生意的經歷又讓朱駿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賣什麼東西,一定要找准客戶群,否則的話,東西賣不出去,做的同樣是無用功。 網路游戲讓朱駿成為富豪 1994年,在美國留學的朱駿發現,在中國缺乏的網路游戲具有很好的前景,便決定投身網遊行業。四年之後,朱駿創立「Gamenow.com」,並投入50萬美元,占股60%,後來改名為「第九城市」。 公司的經營絕非一帆風順,2001年迎來了IT業的冬天,朱駿告訴記者,有一段時間公司連職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當時公司運作的錢都是我自己掏的,一個月120萬元,一掏就18個月。」為了順利過冬,朱駿除了貼錢,還在管理上採取了給高管股份的方式,「我需要骨幹幫公司頂住,他們在九城最困難的時候是不拿工資的。」 2002年7月,第九城市以200萬美元代價拿下了韓國Webzen公司《奇跡》在中國地區的代理權,當時雙方共同投資150 萬美元,成立九城娛樂公司,九城占股51%,韓方占股49%。2003年2月5日,這款游戲在中國開始正式收費,說到這里,朱駿笑不動了,「九城在《奇跡》產品上的收入日平均進賬200萬上下人民幣,也可以說,在《奇跡》推出的第一分鍾,九城就盈利了。」朱駿說。這不是不可能的:一款游戲盈利的底線,僅僅是兩萬人同時在線,如此簡單。 同時在線人數接近兩萬就能讓公司盈利,那麼如果同時在線五十萬,甚至超過五十萬的話會是什麼效果呢? 2005年,在九城以300萬美元的價碼引進了《魔獸世界》之後,幾乎全中國的在線游戲迷都開始為這款游戲如痴如醉,上一次朱駿和記者在花園飯店做采訪的時候,朱駿悄悄告訴記者,這款游戲的同時在線人數差點超過六十萬,「乖乖,就差那麼一點點,如果過了六十萬,那可就不得了。」在網路游戲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魔獸每天的點卡收入依然能夠超過140萬人民幣。同時,也正是因為魔獸,讓朱駿的第九城市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在上市之後,朱駿立即從美國網民那裡成功圈進了超過1.03億美元的資金。 至此,當初在軍工路上騎黃魚車的窮小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億萬富豪。 2006年 朱駿花費3000萬收購上海中邦,從而成為中超球隊的老闆。在這個更高的舞台上,朱駿盡情地秀場,強力包裝年輕門將王大雷,甚至有過買下半個國奧隊的想法,還想著盤下國際米蘭。一幫中超的球員專門陪著某個人物踢球,作為老闆的朱駿經常「與民共樂」。據稱,每當聯城參加比賽的時候,朱駿總是親自排兵布陣,坐在教練席上大喊大叫,「沖啊,上啊,拼啊……」更重要的是,就在他的手邊,還有一個大箱子,裡面裝的是上百萬元的人民幣,只要球隊贏了,馬上現場分錢。對自己的足球事業,朱駿的頭腦非常清晰,准確地說,這是他的私人投資。朱駿對事業和愛好其實分得非常清楚,只是他對自己的愛好更加執著而已。 2007年,申花和聯城合並,朱駿出資1.5億入股申花.成為一名大股東.因為關聯關系所以聯城被注銷.兩隊合並後的多餘球員流入轉會市場。 2006賽季結束之後,SVA集團再次向上海市府高層表示了退出的想法,此後,申花俱樂部曾經接洽過上汽集團、寶鋼等兩家頗有實力的企業,但是這兩家企業都無意進軍足壇。在這個時候,朱駿開始浮出水面。對於朱駿到底為什麼要入主申花,一名前聯城俱樂部的工作人士這樣解釋:「他一直想把足球做大做強,聯城這個小平台顯然無法滿足朱駿的要求。SVA又有意退出,這種情況下,雙方走到一起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另外,據說朱駿雖然只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老闆,但是在高層也頗有自己的關系網。「否則就算他再有錢,也未必能拿到玩足球的機會。畢竟申花隊在上海的地位特殊,跟國際、聯城的情況都不一樣。從職業化初期,高層就投入了不少的心血和關注,在為他們選『婆家』的問題上,他們會非常謹慎。」 2007年,申花和聯城合並。但是這一年成績不太理想。首戰就0:2不敵北京國安,而且亞冠三連敗,早早出局。在聯賽方面,只有得第四名,連亞冠資格都沒有保住。該年,申花新聞倒是不少。最出名的是朱駿對陣利物浦。朱駿身披16號於濤戰袍上演驚心動魄6分鍾,成了媒體報道的對象,英國一媒體這么評論道:他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有朝一日告訴他的子孫他曾經與利物浦踢過球。 然而失敗並無動搖他的決心,2008年他一口氣把申花47名隊員掛牌出售,買下四名大牌外援,渴望再創佳績。 旗下游戲: 奇跡世界 (SUN) 韓國著名3DMMORPG 激戰(GW)(一款超越大部分現有網游的充滿創新的作品,真正gamer的才懂) 卓越之劍(GE)(一款同時操縱多名角色進行游戲的MMORPG) 快樂西遊(JOYXY)(第九城市首款自主研發的橫版卡通網路游戲) 奇跡(MU)(熱門的多人在線3D網路RPG游戲巨作) Fifa Online 2(FO2) (國際足聯授權,全民足球網游) 名將三國(具有可操作性和游戲性的街機網游)
[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第169名:朱駿 第九城市是中國領先的網路游戲運營商和開發商之一; 申花足球俱樂部是中國頂級足球俱樂部之一,在2008年賽季中獲得中超聯賽亞軍。
[編輯本段]家庭生活
雖然朱駿的生活一直很高調,但這么多年,他背後的家人甚少曝光,只知道他老婆是上海戲劇學院的編導系老師,有兩個女兒。朱駿也不願在公共場合多談自己的家庭和女兒。他說自己是個講原則有立場的人,「作為公眾人物,我可以接受媒體「轟炸」的生活,但我的家庭和孩子不行,她們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圈子,我不想她們接觸到太多傳媒的東西,所以必須時刻警惕保護她們。」

❸ 最新會計造假案例

案例一:閩福發(000547) 閩福發年收入只有2~3個億元(實際上真正的收入估計連1個億元都沒有達到),但近幾年貨幣資金一直保持較高余額,甚至超過了年收入額,而且閩福發的貨幣資金很有意思,除了2002年有「其他貨幣資金3550萬元」外,其餘基本都是銀行存款,而這些銀行存款都是沒有受限的。而實際上,閩福發大股東的股權早就被司法凍結或質押,閩福發截至2005年半年報,資產總額11.08億元,股東權益.4.60億元,資產負債表58.48%,而這只是賬面數,如果扣除大量的泡沫、虛假資產,筆者懷疑閩福發早已資不抵債,在此背景下,竟然還有2個億甚至3個億元無受限的銀行存款,只能斷定這些銀行存款實為虛構或早已受限。2 案例明天系 與德隆系齊名的明天系最近也傳出資金鏈綳緊的傳聞,明天系實際控制人是肖建華,其核心企業是明天控股,據該公司網站介紹: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是以IT行業為龍頭,基礎工業為後盾,產品開發和資本運作為兩翼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現有20多個高科技控股公司,其中六家為大型上市公司。與明天系有染的公認的上市公司有華資實業(600191.SH)、明天科技(600091.SH)、寶商集團(000796.SZ)、愛使股份(600652.SH)、西水股份(600291.SH)。 2005年半年報披露,明天科技9.29億元現金,華資實業5.60億元現金,愛使股份10.30億元現金,而三家公司總資產分別為29.37億元、23.12億元、32.22億元,眾所周知,明天系掌門人是資本運作起家,如今旗下上市公司有如此巨額現金令人生疑,盡管煤炭投資收益明顯,但卻不足以支撐整個系的現金需求,而肖建華等資本運作高手對現金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因為這幾年熊市使大多數的同類資金鏈斷裂,在這種背景下,明天系居然手握25億現金豈不令人生疑,在這巨額現金的背後懷疑又是一家家的金花股份(金花股份最近承認虛構巨額現金、隱瞞巨額賬外借款)。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明天科技2005年第三季報顯示其貨幣資金余額增加至16.79億元,據該公司三季報稱「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5.81億元,但查遍所有的公開信息,不能知道這筆巨額資金的來龍去脈,明天科技稱貨幣資金是公司在建項目的專項建設資金和必要的生產流動資金,而明天科技截止第三季度共實現收入5.11億元,資金負債率盡管不高,但也有55%,欠銀行貸款14多億元(包括應付票據3億元),海吉氯鹼項目一期總投資也只有17億元,明天科技為何要一次性准備如此巨額的現金呢?實際上,半年報並沒有海吉氯鹼項目,資金余額也高達9.29億元,因此,我們懷疑這筆巨額現金涉嫌虛構或早已設定質押。 案例三:悅達投資(600805) 悅達投資2004年報現金余額11.88億元,其中有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人們不竟發出疑問:好端端跑大老遠去存什麼定期存款?且該存款無質押等情況。 截止2004年底,該公司資產總額61.87億元,其中貨幣資金11.88億元,資產負債率63%,銀行貸款31.66億元(包括應付票據5.07億元),2004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1.88億元,實現凈利3982萬元,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分別6.13億元、-1.40億元及-0.04億元。2004年現金凈增加4.69億元。 2004年報披露: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東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凈額(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扣除公司及子公司佔用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資金)合計為22,629.00萬元。其中:本年累計增加138,246.84萬元,本年累計減少144,899.44萬元,全年平均佔用凈額48,809.61萬元。 2005年半年報顯示,貨幣資金余額減至9.22億元,經營性現金凈流出4.64億元。貨幣資金中有5.25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51910.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659.44萬元、外埠定期存款3.24萬元。而2004年報中11.88億元中有9.37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26429.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2639.19萬元、外埠定期存款52700.00萬元。 至此,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悅達投資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實為虛構或已設定質押,造假目的是掩蓋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違規行為, 答案補充
1999年12月7日,美國新澤西州法官William H.Walls判令山登(Cendant)公司向其股東支付28.3億美元的賠款。這項判決創下了證券欺詐賠償金額的世界記錄,比1994年培基(Prudential)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支付的15億美元賠款幾乎翻了一番。12月17日,負責山登公司審計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同意向山登公司的股東支付3.35億美元的賠款,也創下了迄今為止審計失敗的最高賠償記錄。至此,捲入舞弊丑聞的山登公司及其審計師共向投資者賠償了近32億美元。根據CUC公司與HFS公司簽署的「對等合並協議」,山登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屆經營班子由合並雙方的原高管人員組成,第一任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由HFS公司的Silverman和Monaco出任。為了實現合並的協同效應,以Silverman為首席執行官的經營班子在山登公司成立後,立即對CUC公司和HFS公司的經營業務和管理架構進行整合,其中包括對財務報告體系實行一體化管理。答案補充
1998年2月下旬,Silverman決定,財務報告的編制改由HFS公司的首席會計官Scott Forbes負責合並報表的編制。在雙方共同商討1997年度合並報表的編制事宜時,Shelton要求將CUC公司與HFS公司合並中所計提的5.56億美元「重組准備」中的1.65億美元轉回,作為1997年度的利潤,並聲明這種做法是CUC公司沿用已久的慣例,且安永的注冊會計師一直認可這種做法。這一明顯有悖於公認會計准則的做法使Scott對CUC公司過去的經營業績產生懷疑,因為在合並前,CUC公司並沒有披露以往年度有許多利潤來自重組准備的轉回。Silverman對CUC公司沒有告知以前年度採用一些有違會計准則的做法,從而誤導了HFS公司對CUC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並責成立即對重組准備賬戶展開全面調查,並聘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協助調查。經過四個月的調查取證,特別調查組在8月28日向SEC提交了一份長達280頁的調查報告,詳細說明了CUC公司的財務舞弊手法及其影響。答案補充
調查結果表明,為了迎合華爾街的盈利預期,CUC公司主要通過6種伎倆進行財務舞弊:利用「高層調整」,大肆篡改季度報表;無端轉回合並准備,虛構當期收益;任意注銷資產,減少折舊和攤銷;隨意改變收入確認標准,誇大會員費收入;蓄意隱瞞會員退會情況,低估會員資格准備;綜合運用其他舞弊伎倆,編造虛假會計信息。通過上述造假手段,CUC公司在1995至1997年期間,共虛構了15.7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超過5億美元的利潤總額和4.39億美元的凈利潤,虛假凈利潤占對外報告凈利潤的56%。下表列示了山登公司1995至1997年的財務舞弊對其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答案補充
頂著"福布斯最年輕富豪"光環的四川明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星電力")原董事長周益明,在入主明星電力時凈資產實際為負數,卻取得明星電力價值3.8億元控股權。周益明已鋃鐺入獄,但針對明星電力國有股權轉讓引發的案件偵查並沒有結束,公安部門以"合同詐騙罪"進行偵查,目前本案即將進入訴訟階段。事件起因 垂涎國有轉讓股份 明星電力是四川遂寧市380萬人口水、電、氣的主要供應商。2002年8月,周益明得知明星電力欲轉讓28.14%的國有股,價值為3.8億元。當時的明星電力沒有外債,企業流動資金達1億元,良好的資產狀況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周益明立即著手成立深圳市明倫集團與遂寧接洽,但當時他的凈資產實際為負數,而按照規定,收購上市公司的資金不能超過集團公司凈資產的50%,周益明和他的明倫集團根本沒有資格和實力收購明星電力股份,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審計造假 "負翁"身價27億元答案補充
為了達到收購資格,2003年3月,周益明讓人找到深圳市中喜會計師事務所,要將公司凈資產做到10億元以上。而在拿到公司資料的第二天,這家事務所就做出了一份總資產27億元、凈資產12億元的2002年度資產審計報告。後來,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又補充了一份2001年度的假審計報告。周益明一夜之間從"負翁"變成了"身價27億元的富翁",而付出的代價僅僅是給中喜會計師事務所11萬元業務費。銀行高管 拿了實惠幫忙騙貸雖然頂著"27億元身價"的光環,但他仍拿不出一分錢來收購明星電力股權,他的眼睛又盯在了銀行貸款上,周益明與銀行高管的"深交"發揮了關鍵作用。據公安機關偵查,周益明與華夏銀行廣州分行行長郭俊明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羅湖支行行長韓茂勝等人"交情匪淺"。郭、韓為了銀行存款業績,找周益明幫過不少忙,也在其中得到"政績"和"實惠"。據郭、韓等交代,2003年周益明向他們明確提出收購明星電力資金上有缺口,他們以企業流動資金的名義給周益明放貸,使得他獲得了3.8億元資金,完成了"空手套白狼"式的資本運作。答案補充
監管部門 收受賄賂變"瞎子"在周益明的騙術面前,層層監管部門,竟變成了"瞎子"和"聾子",而公司國有股東代表不僅沒有履行監管職責,反而收受賄賂,與犯罪分子沆瀣一氣。在股權轉讓前,遂寧市曾派出考察組到深圳市考察明倫集團。周益明經過精心安排,帶著他們到自己合作夥伴的企業參觀,並稱是自己的企業。這樣赤裸裸的欺詐,竟然成功地矇混過關。記者接觸的許多當地幹部表示,揭穿周益明的騙術其實並不難。明倫集團號稱有27億元總資產,那樣大的規模總該有各方面的數據和事實支撐。只要到當地工商部門查一下注冊資本金、到稅務部門查一下稅收、看一下營業執照,就不難發現明倫集團的真面目。公司老總 坐看國有資產流失遂寧當地幹部對記者透露,當時曾有人提出,明倫集團到底有沒有實力,不能光憑周益明提供的審計報告下結論,應該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重新審計一下,但建議最終沒有被採納。答案補充
周益明在被捕後交代,他原本打算"撈"上幾億元後,就讓明倫集團破產,以便抽身退出。他在入主公司後不到4個月,就從明星電力劃走了5億元。然而面對這樣龐大的可疑資金流出,作為公司國有股代表的總經理周某不僅沒有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反而收受周益明的賄賂,坐看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目前明星電力原總經理已被"雙規",初步查明其收受賄賂達百萬元以上。

❹ 90年4月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股票上市是要到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才開始的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深安達(000004)(現ST國農)成為中國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的第一隻股票,12月10日深原野(000005)(現ST星源)集中交易,從而成為1990年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兩只股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營業,此時集中交易的股票數量也只有6隻:1991年1月14日交易所集中掛牌交易的深金田(000003)(現在的PT金田,已到三板市場交易)、1991年1月29日交易所集中掛牌交易的深萬科(000002)、1991年4月3日交易所集中掛牌交易的深發展(000001)、1991年6月25日新上市的深寶安(000009)。
199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但其交易時間是1990年12月19日,晚於深圳證券交易所,該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上海證券交易所12月19日一次性集中在上交所上市的共有8隻股票,包括上海本地的延中實業(600601)(現「方正科技」)、真空電子(600602)(現「廣電電子」),飛樂音響(600651)、愛使電子(600652)(現「愛使股份」)、申華電工(600653)(現「申華控股」)、飛樂股份(600654)、豫園商場(600655)(1992年6月15日終止上市,替代為改制後於1992年9月2日上市的豫園商城)和浙江的鳳凰化工(600656)(後來的「S*ST源葯」,已退市),史稱滬市「老八股」。
199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上市掛牌交易的股票一共是十隻股票。但股票的交易早在交易所成立集中交易之前就進行了,所以交易所的交易只是規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1985年1月14日,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發行股票80萬股,每股10元,其中法人股5萬股,個人股45萬股。謝海清在寒風中站了整整4個多小時,成為了第一個購買「600601」股票的投資者,由此從一名普通工人成為「600601」的董事。1986年9月26日,延中實業與飛樂音響兩只股票率先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部櫃交易,這是我國首批上市交易的股票。
1986年,上海市著手醞釀以國營大中型企業為主,選擇8家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最後正式批准上海真空電子器件公司為股份制試點企業,成為上海第一家實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國有企業。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有由上海燈泡廠、電子管廠、電子管二廠、三廠、四廠、顯像管玻璃廠、電真空器件研究所等六廠一所組成的資產一體化股份制公司。1987年1月12日發行普通股14.5萬股。1988年4月26日發行12.5萬股,1989年2月28日發行22.1萬股,每股面值100元。真空電子是首家溢價發行的股票,100元面值股票以113元價格發行。1991年11月29日又溢價發行了B種股票,成為中國第一張專供海外投資者認購的人民幣特種股票,發行量100萬股,每股100元,發行價420元/每股。
1984年11月14日,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由上海飛樂電聲總廠、飛樂電聲總廠三分廠、上海電子元件工業公司、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託公司靜安分部發起設立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及職工發行股票。總股本1萬股,每股面值50元,共籌集50萬元股金,其中35%由法人認購,65%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成為上海市第一家股份制企業,而且不音響公司這次發行的股票,沒有期限限制,不能退股,可以流通轉讓,也可以說是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股票。人們習慣地稱之為「小飛樂」。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凡爾霖率領的美國證券代表團,將一張面額為人民幣50元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股票送給凡爾霖,這張「小飛樂」股票成為第一張被外國人擁有的股票,凡爾霖先生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第一位中國股東。
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於1985年1月公開發行股票,實收股本40萬元。1991年8月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批准,「愛使」向社會增發230萬元股票(包括向老股東1:1配股),實有資產達到1300萬元,股東3000多名。
鄉鎮企業「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擺脫與鄉政府的關聯,成為第一個主動摘掉「紅帽子」並以公開發行股票而產權社會化的公司,於1987年3月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1萬股,每股金額100元,總計金額100萬元,是上海市郊區惟一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制企業。1990年3月1日起正式上市交易。1990年12月中旬該公司進行股票折細,把一股拆成十股,每股面值10元,同時以每股15元的價格發行了40萬股面額10元的股票。1992年3月20日正式更名為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原為上海飛樂電聲總廠。飛樂電聲總廠成立於1980年,是經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批准,由全民企業上海無線電十一廠,集體企業上海電子元件十廠和上海風雷廣播器村廠聯合組成的國營、集體聯營企業。1984年曾發起組建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因此,習慣上將飛樂股份稱為「大飛樂」。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公司是在上海豫園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礎上重新組成的股份制企業。上海豫園商場即上海著名的老城隍廟市場,共有63家商店,原分別歸屬國營集體不同的所有制,很難統一發揮老城隍廟經營特色的優勢。1987年6月經有關部門批准,豫園商場全部國營和集體商店聯合組成統一的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中優勢擴大經營規模,是上海首批試制股份制的企業之一。為適應上海商業、旅遊業的發展,進一步開發建設豫園地區的商業、旅遊業,豫園商場股份有限吸收上海豫園旅遊服務公司、南市區飲食公司、上海市商業建設公司、上海旅遊公司、南市區糖業煙酒公司、南市區果品雜貨公司、南市區葯村醫葯公司、南市區百貨公司、南市區服務公司、南市區五金交電公司、南市區合作聯社、南市區工業供共同發起,組成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總額11290.428萬元,每股10元,計1129.0428萬股,國有股14.34%,法人股71.64%,個人股14.02%。其中發起人投資折股計5940.428萬元,向社會法人公開發行4000萬元,向社會個人發行1350萬元,包括公司內部職工認購240萬元,定向商場公司個人股股東發行150萬元,用於優先配購公司股票。公司股票每股10元,股票面額分為1000股和10股兩種。1992年4月,豫園商場聯合了上海旅遊公司等16家發起、重組成「豫園商城」。具體操作過程為:豫園商場股票按資產升值率以1:1.8的比例調換新組建的「豫園商城」股票,即每1股面值100元的豫園商場股票換成18股面值 10元的豫園商城股票;每股100元的商場股票配售12股面值10元的商城股票, 配售價為每股80元。1992年6月15日,原「豫園商場」股票終止上市。新的「豫園商城」 股票申請上市。
當時已經在櫃台掛牌交易的上海本地股票一共只有上述7隻,恰好浙江省證券公司的李訓(當時曾被選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提出,浙江省有一家「浙江鳳凰」。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10月浙江省政府由原蘭溪化工總廠改組而成的,是浙江省第一家國營大中型股份制企業,實收股本2563萬元。公司主要生產日用化工產品和化工原料。浙江鳳凰是在上海證交所開業前夜辦完掛牌手續的,浙江鳳凰化工作為第一個在上海上市的外省市股票,標志著上海的證券交易已打破了行政區域的限制,從而也成全了中國的吉利數字8。
上海的老八股,除真空稍大為2億股(其中流通股4910萬股)外,其他延中500萬股,小飛樂165萬股,愛使40萬股、申華100萬股、豫園650萬股,大飛樂2100萬股(流通股210萬股),浙鳳凰2560萬股(流通股510萬股)。
1990年交易所成立後,股票交易是實物的交易,而交易又空前活躍,街頭上出現了倒賣股票的「黃牛」。當時交易所設立了清算部,負責交易過戶等事務。每天閉市後,人們帶著大量實物股票來辦轉讓過戶手續,一開始他們還是用拷克箱裝實物股票,後來發展到每天一萬多筆交易,來辦過戶手續的投資者只能用麻袋裝實物股票,工作人員天天忙到下半夜,給交易所的正常運轉帶來很大的壓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交易所總經理尉文淵才下決心搞「無紙化」交易。股票的「無紙化」交易,在當時只有境外的專家在理論上討論過其具體實施的可行性,無論中外都是史無前例的。就是為了方便投資者,從而促進交易所的發展,尉文淵才作了大膽的嘗試,他不但敢於冒著風險作決策,還親自動手,又是畫表格,又是連夜開會,發動員工一起想辦法出點子,創造性地提出了用股東賬戶代替實物股票記錄股東股權和交易情況的方案。1992年,中國滬、深證券交易所率世界證券交易所之先,實行了股票無紙化發行與交易。

❺ 股市歷史

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9日,當時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還有兩家關聯企業,上海飛樂股份和上海飛樂音響,俗稱「大飛樂」和「小飛樂」。「大飛樂」要比「小飛樂」大得多,僅從員工規模看,一個約2,700人,另一個只有50人。「大飛樂」的總經理也是「小飛樂」的董事長,其「父子」關系不言而喻。事實上,「小飛樂」的發起單位之一便是「大飛樂」的前身「上海飛樂電聲總廠」。但從市場化或股份制的資歷而言,「小飛樂」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而「大飛樂」建立於1987年。更為重要的是,1986年,***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後者向***贈送了一枚紐交所徽章,憑它可以在紐交所自由進出。***回贈了一張「小飛樂」的股票,這就是「父以子貴」了。「小飛樂」1984年發售股票時,也未在媒體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當地市民報紙《新民晚報》上報道了一則創立大會的新聞。

「小飛樂」、愛使股份與另一家延中實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沒有國家股,當時被稱之為「集體企業」,俗稱「街道企業」。延中實業據說是為安排失業(當時叫待業)人員而建。申華電工也沒有國家股,但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建國是當時川沙縣孫橋鄉副鄉長和工業公司總經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貴最富國企意味的是真空電子,1989年,它在全國最大的100家電子企業中銷售額排名第十二,利稅總額則是第二。真空電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億多元,占上海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不過,真空電子就像後來許許多多的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資者喜歡,但又無法忽視它。真空電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長薛文海公開揚言中小股東無足輕重,他雖道出了真實狀況,但其粗魯的態度簡直無法讓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之處——每年都分紅,而且股息率很高,這在此後許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會出現了,投資者們不得不以追求資本利得為目標。當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也只能以股息來吸引人了。當然,所謂的高股息是和當時的高通脹背景聯系在一起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當年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發放。

特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掛牌企業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安達、深金田和深原野。深發展盡管是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考慮到姍姍來遲的中國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所以深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一顆明星。深萬科當時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產公司,只是裡面有一個聰明的企業家王石,他為了盡量擺脫控股國企「婆婆」的影響,利用深圳市委急於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書記支持萬科成為股份制公司。還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頗具典型,因為它是中國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時候,國家股佔了60%,港資佔20%,還有兩個個人股東各佔10%,其中一個叫彭建東。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原野只剩下了兩個股東,一個是佔5%股份的深圳國企,另一個是香港公司,佔95%股份,背後的控制人便是彭建東。原野上市後,彭建東將股價炒高,然後套現。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為「世紀星源」復牌。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當時沒有對外披露,只是法院後來以挪用公司資金罪和侵佔罪的名義將澳大利亞國籍的彭建東驅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東之外,沒有多少人對此深究和憤怒,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原野這類上市公司會在今後泛濫成災。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證券公司
進入上交所後,我的主要工作是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刊》的記者,顧名思義,這是交易所辦的一份報紙。中國的許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說」,悄悄地幹完,等大家發現,「生米已煮成熟飯」。國家對待交易所的態度也一樣,不準主流媒體播報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場化的,沒有公開的信息,這個市場一定會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辦報,向廣大投資者進行市場推廣。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報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會員單位1990年時僅有26家,其中以信託投資公司為主,佔了14家,證券公司僅有6家,還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兩天調研完5家信用社營業部的經歷)。上海的證券公司主要有3家——萬國證券公司、申銀證券公司和海通證券公司。申銀證券背後的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海通證券公司屬於交通銀行體系,萬國證券則是一家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萬國和申銀等證券公司原始資本的積累離不開對國庫券的套利。當時,中國各地市場因投資者市場意識不同,國庫券價格差異很大,把黑龍江的80多元國庫券弄到上海,就能賣到100多元。但當時沒有什麼電子化交易,國庫券全是實物券,面額最大的才10元,2,000多萬元的國庫券總得需要裝十幾個麻袋、十幾個箱子,租一節火車皮,配上多名經濟警察和槍支押運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個體投資者也在做同樣的事,有個叫楊百萬的人就是這樣發家的。中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水平一直不高,行為與一個散戶或暴發戶沒有什麼兩樣,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另外,當時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對稱的信息優勢乃至違法獲得先機來牟取暴利。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串門,看到了1988年國庫券准備在一個星期以後上市的內部文件,趕緊以黑市價75元買進,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斬獲。萬國證券的行動引來了其他證券公司的跟風,最後皆大歡喜。

很多年來,中國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個謎,原因是為了操縱股市、提高認購和配售新股中獎率等原因,個人或投資機構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證,然後開戶,俗稱為「拖拉機」,結果把中國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個月中,我很幸運地見到了幾乎所有的上海股民(佔了當時10萬中國股民的絕大部分)。上交所為了無紙化交易,也為了消滅黑市,要求投資者本人必須來浦江飯店換取新的股票賬戶。交易所所有員工從下午到深夜12時加班加點工作,我的崗位是最後將賬戶遞給客戶。整整3個月,拿著小喇叭喊號的我看到了無數張臉,那是很真實的事情,不似後來,市場變得越來越玄虛了。
(三)市場的狂亂與挫折(「810」事件)、中國證監會的設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飯店門外站著不少投資者,他們在議論著該不該買股票和買什麼股票,我記得自己站在他們中間,太陽曬得有點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經沒什麼可以議論的了,因為市場每天單邊上場,而且都漲停在0.5%的漲停板上。由於普遍惜售,像鳳凰化工從前周成交的6,280股縮小到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漲不是個辦法,上交所在9月30日開始以成交量調控股價,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當天就不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人作出些「貢獻」,湊足成交量,然後股價繼續向上。於是,出現了世界股市上難得一見的奇觀,證券公司每天聚滿人群,看著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幾股或十幾股的成交量,最後積累成功,延中實業2,800股,真空電子1,500股,大飛樂400股,愛使電子85股,申華電工110股,小飛樂65股,豫園商場40股,鳳凰化工2,140股,股價上漲,大家欣喜若狂,一齊鼓掌。它之所以給我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以後的中國股市一直被「擴容」壓力所困擾,也就是說,發行的股票總是多於市場中的資金,不會出現在股市中買不到股票的現象。但是,這個奇觀還是預示了以後中國股市的宿命——荒誕的政策不斷地扭曲市場,市場又時不時作出離奇極端的反應,讓政策制定者惱羞成怒或焦慮萬分,用更離奇的政策來束縛或刺激市場,然後市場奄奄一息或亢奮異常,接著政策又……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後才出現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興業房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不願意讓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應求。
那時的深圳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深發展的擴股遭到股民的反對,1991年8月11日其股價曾狂跌41.6%,在證券公司前的一名婦女目睹此景當場暈倒。9月6日,深指已從全年最高點136.9點跌至最低點45.6點。當地政府一邊實施2億元資金秘密救市行動,一邊採取取消漲跌停等多種市場化方法,終於使市場反轉。
1992年年初,***南巡講話,提到了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龍頭的重要性,也具體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當然,***的肯定是辯證的和謹慎的,一方面講要大膽試,又說搞得不好就關)。3月,原來的上海市市委書記、上交所的創建者,當時已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朱基公開稱贊深圳市場比上海成功的報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總經理尉文淵。他越過主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領導申請全面放開上海市場的股價,讓市場自己說話,終於形成了股價天天小漲、最後變暴漲的局面。例如豫園商城的股價就從800多元/股上漲至10,500元/股(10年後,一些中國股市投資者高喊要創造第一個百元股的奇跡,卻未考慮到豫園商城早就是萬元股了。即使將百元1股拆細至1元1股,豫園商城也是中國第一個百元股票)。

深圳臨近亞洲金融重鎮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廣東又得改革之先機,要比當時正欲改革起飛的上海,在市場意識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幾年之內是很難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場的寵兒,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由於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不僅全國各地大量的身份證寄往深圳,據說上百萬外地人湧入了這個常住人口只有60萬的城市,各售表機構門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隊。到了8月9日早上,排隊人數可能已達100萬,當天晚上9時,500萬張抽簽表售完。未獲得抽簽表的人群目睹了種種不公正和fb行為後湧向市政府。午夜12時後,警察與示威者發生沖突,到處是石塊、汽水瓶、催淚瓦斯、水炮、電棍,汽車、商店被燒被砸,混戰持續了4個小時。事後調查,至少有10萬張以上的抽簽表被內部藏留私買,涉及金融系統幹部職工4,000多人。

盡管事後朱基副總理認定「8.10」事件是「一次技術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長鄭良玉曾在公眾面前泣不成聲,他12月16日轉任江西省副省長。隨後,市委書記李灝被調回北京。

「8.10」事件觸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線。中國***人深知金融穩定事關政權安危,1948年舊上海金融市場的崩潰正是國民黨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場不能影響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否則的話就必須關門。作為金融市場最活躍又最不穩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這點,誰都沒有把握。上交所開業時,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和上海分行行長龔浩成就對尉文淵說:「半年內不出問題就是勝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麼的不確定。

因為「810」事件,深圳市場是夠得上「關門」條件的,盡管深圳市場沒有關門,卻從此元氣大傷,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與上海競爭。「8.10」事件也引發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卻沒有讓上交所循規蹈矩,他們反而趁著上海的改革開放大肆發展,直至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才讓上交所領略了什麼叫「關門」。

「8.10」事件還有一個得益者是中國證監會,地方上的混亂給了北京集權的理由,於是,證監會於當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場營運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沖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但由於這一年有30多隻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長了3.88倍,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和資金面壓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點,出現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彈,在當年年底,上證指數收在780點上。
與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額的幾十倍地放大,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30倍,市價總值558.4億元,增長了317.98倍。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也達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場內的席位也從最初的25個擴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個,到1994年則擴大到了3,000多個。
在這個擴張過程中,出現過上海市場交易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即營業部太少,投資者沒有「跑道」可以買進賣出。為了獲得營業部限量發放委託單,投資者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讓人感嘆的是,十幾年後的上海房市泡沫時,又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於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場」——文化廣場中搞了一個超大型的證券營業部,1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在那兒設立臨時拒台,接受股民的委託。有些緊張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開門時,沒想到竟來了4萬人,有關方面准備不足,只得臨時關閉。6月9日,它才開始順利運行,半年後的12月,這個違反規定開設的證券經營場所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座位於過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國梧桐的陝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廣場」,後來成了鮮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系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范」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范,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范和名曰「規范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比如「國家股」、「法人股」與「個人股」,就是一些當時就有點矛盾、今天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從市場中直接買來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為什麼它們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亂,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股票被人為地劃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當年的不流通,緣自於對所有制意識形態的考慮,不能讓民間力量「私有化」公有企業,但由於「法人股」與「不流通股」劃上了等號,結果後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稱為「法人股」或「國家股」,就可以想辦法變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沒有「法人股」這個概念的,只有所謂的「單位股」,這在上海市場的「老八股」當年的報表中出現過,後來有許多就化為流通股了,否則今天北大方正(當年的「延中實業」)和華晨集團(當年的「申華電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還有好多,太長了,自己去網上找一下吧!

❻ 327事件的評論

一、黑馬還是餓犬
空方的第二主力遼國發也曾被視為證券期貨界的一匹黑馬。1994年,遼國發舉牌愛使股份(相關,行情)。此次收購雖然並未成功,但作為第一次亮相,遼國發不僅賺了一大筆錢,也大大地出了一次風頭,從而嘗到了做莊的甜頭。於是,舉凡股票、債券、期貨、資金拆借市場,只要哪裡能弄到錢,哪裡有賺錢的機會,那裡就有遼國發的身影。從其飢不擇食的表現來看,它哪裡象一匹黑馬,簡直是餓犬。後來揭發出來的事實表明,遼國發董事長高嶺等人,採取私刻公章、偽造證書和票據等欺詐手段,在沈陽、武漢等地大肆進行非法融資和證券、債券、證券回購、股票期貨炒作等體外經營,負債98.66億元,資產合計82.62億元,資產與負債差額16.04億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994年5月,遼國發通過內地一家證券公司租用其在武漢、沈陽、天津三地證券交易中心的席位,許諾給予15~20%的豐厚回報。事後,遼國發就借該證券公司的名義拆借了10多億資金。例如,用武漢證券交易中心某分庫的所謂入庫通知單自行填寫了巨額資金的國債,然後就到處去抵押融資。僅此案牽連的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就達數十家,涉及金額數百億元,虧損數十億元。1995年2月23日上午,遼國發把幾家關系戶的空倉(賣出合約)集中在海南某公司名下,通過無錫國泰期貨經紀公司大量違規拋空,企圖壓低價格,達到減虧或盈利的目的。當打壓無效時,遼國發又率先空翻多,製造假象以擾亂市場秩序。事發之前,遼國發及其關系戶也存在聯手操作,超限持倉達120萬口的嚴重違規問題。
327事件後,上交所發現遼國發有800多個帳戶,但其提供的大批國債入庫通知單均是空單,此時急忙向遼國發追還拆借資金,並將其及關系戶的股票強行平倉,但這一切都已晚了。由於當時對證券市場和證券公司的監管是由人民銀行和證監會雙重領導,一些事情還未來得及處理,各地涉及機構出於自我保護便動用了當地的司法機構,引起了爭搶資金,爭封帳戶,爭奪管轄權的風潮。1996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要求各地中止對涉及遼國發經濟糾紛的判決,由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並於1997年1月在武漢召開了涉及8個高級法院、5個中級法院的協調會,此案才得以了結。
二、諱莫如深的燈下黑
當聚光燈集中在327事件的空方主角萬國和上交所時,有意無意間卻忽略了另一個多方主角中經開,這一現象或許可以稱為燈下黑。
其實,中經開雖然有著財政部背景,然而,這非但不能作為其不犯錯誤的先決條件,而且,恰恰是瓜田李下的最大嫌疑所在。只要細細考察事件的全過程,就不難發現,信息的不對稱不僅是其屢屢得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先天優勢,而且也正是引起這場危機總爆發的導火線。
1995年2月23日,市場之所以敢於做多,是有先知先覺者提前得知財政部將把1992年3年期6月份交割的國債品種(即對應的期貨品種327)的年利率由原來的9.50%提高到12.24%。這雖然不能斷定是內幕交易,但難免引起人們的種種猜測。中經開大約於1994年4月15日入場作多。先是炒作313品種,至5月27日,該品種上漲了3.30元。期間財政部與中國證監會於5月20日發出通知,要求嚴厲查處國庫券賣空行為,迫使空方不得不大量回補國庫券現貨,而先知先覺的多方則於無形之中勝券在握。
1994年9月19至23日,多空雙方在314品種上再度開戰。由於雙方動輒數十萬口大筆吞吐,上交所於9月20日發出加強國債期貨交易風險管理的緊急通知,進而又作出不開新倉、雙方平倉的決定,此役多方未獲其利,而空方稍占上風。
327品種從1995年2月起,價格一直在147.8~148.3元區間波動,2月9日多方再度入場。多方做多的理由主要是對保值貼補率的預測,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判斷是具有預見性的。事實上,市場並未認真地計算價格價值比的走勢,而在很大程度上進行的是資金實力和消息的較量。在這里,中經開非但沒有迴避瓜田李下之嫌,反而聲名大振,成為著名的多方司令。2月23日多空短兵相接,多方基本控制著主動權,先以80萬口在前日的收盤價的基礎上提高到148.50元,接著又以120萬口攻到149.10元,再以100萬口改寫150元的記錄。盤中出現過200萬口的空方巨量封單,但瞬間便被多方收入囊中。這說明,違規操作的不僅是空方,多方也存在類似問題。但多方因有中經開,幸運便似乎總是與之相伴相隨。空方在最後8分鍾竟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多方的違規事實。
三、浮躁的國債期貨市場
正象萬國之走向滑鐵廬有其必然性一樣,國債期貨市場的此次出軌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國債期貨市場早在1992年就開始試運作了。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被稱為創新之舉的國債期貨市場即使不是上交所個別領導人的心血來潮,也竟然是先斬後奏的產物。1992年,時任上交所領導到美國轉了一圈回來,心裡癢癢的。他想趁證監會剛成立、還管不到期貨這一塊的時候,在專為股東設計的上交所增加一塊期貨業務。經過領導班子商量,就選擇了國債期貨。1992年底推出,首批19家國債期貨經紀商。1993年10月25日向社會投資者開放。沒想到,國債期貨和股票不同,這是一匹野騾子,一發起狂來拽都拽不住。
1992年發行的國庫券,發行一年後的二級市場價格只有80多元,低迷的市場無疑極其需要刺激。雖然如此,國債期貨市場興辦之初參與者並不多,市場規模不大,交投清淡。上交所一開始規定保證金定在2.5%,個人持倉不得超過3萬口,機構不得超過5萬口。但後來在執行過程中對持倉量的控制漸漸地就鬆了口,比如對萬國就允許開40萬口。
2月23日上午,上交所領導被告知有人一下子下單200萬口。「是誰?」「無錫國泰。」「馬上封掉。查查是怎麼回事。」據報,下單的是遼國發。問:收沒收保證金?答道:沒有。為什麼?無錫國泰的人說:「他是我老闆。」該領導心裡直叫苦。正好管金生求見,就問:你的倉位多大?管答道:有70萬口。不是允許你們開40萬口嗎?答:借金華信託的。實際上老管開了200萬口,他沒有說實話。「那就趕快平倉。」該領導似乎已感覺到要出事。可是,這時的管金生已經聽不進任何忠告了。他找上交所不是為平倉來的,他想要上交所幫他出個到目前為止沒有接到有關貼息的通知,還想通融一下頭寸。上交所當然不可能再答應什麼了。下午收市前半小時,上交所發現成交量不對,急令快查。待到查完,已經收市了。上交所緊急開會,爭來爭去也沒個統一的意見。該領導急了:「聽我的,撤單!」
當晚上交所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交易異常,經查是某會員公司為影響當日結算價而蓄意違規。故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無效。這部分成交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經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後簽訂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上交所還表示:對明日的國債期貨交易將採取相應措施。對違規的會員公司將在進一步查清有關情況後會同關部門嚴肅處理。
盡管如此,上交所還是理所當然地受到了諸多指責:
上交所為什麼沒有控制住持倉量?為什麼會出現200萬口甚至上千萬口的封單?
為什麼有的會員帳上沒有保證金也能成交?1056萬口需要52.8億元保證金,帳上真有這筆錢嗎?
為什麼對上下差價達到4元之多的振幅沒有預警控制?
為什麼不設漲跌停板制度?……
1995年9月15日,尉文淵被免去上交所總經理職務,並主動離開了證券界,自定期限三年。

❼ 中國股市第一隻股票是什麼

中國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600651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改選股票`1萬股,每股`50元
但是,真正上市交易的時候,是8隻股票同時上市的,俗稱老八股
飛樂音響600651 飛樂股份600654是其中的兩只

老八股分別為:
1.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
600653,申華控股

2.上海豫園旅遊商會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園商城

3.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飛樂股份

4.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廣電電子

5.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飛樂音響

7.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愛使股份

8.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❽ 劉益謙的財富積累

劉益謙祖籍湖北,他早在初中畢業後就開始了創業,而其創業起點是一個生產皮包的家庭作坊,劉圍著這個作坊像個蜜蜂一樣,前後經營了十多年。在1980年代中期,他又做了兩年的計程車司機。此後,他還開過百貨商店——他是一個能不斷地尋找新蜜源的蜜蜂。
那時的劉充其量還只是一個勤勞致富的上海市民。不過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財富積累方式,劉益謙開始炒賣國庫券。當時,由於人們購買國債不是很積極,不少銀行為了完成銷售指標,只好打折賣。100元面值的國債市價只有70元,而當時國債的年利率高達11.89%,僅折扣和固定利率,就能穩賺40%多。
1990年,豫園商城發行股票,由於劉擁有豫園商城城隍廟市場的鋪面,他對該公司有信心。於是他以每股100元的價位,買入了100股豫園商城。直到1991年,劉益謙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天價賣出,凈賺了近100萬元。
1992年元月,「股票認購證」這一顯然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東西亮相上海灘,已經掘到第一桶金的劉在這張面值為30元的認購證上又找到了新的機會。和那些集中在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的人們一起,劉益謙成了上海灘第一批認購證的專業炒家。他又一次演繹了當年最激動人心的造富故事。當時,大多數參與者希望通過炒作賺取差價,但劉益謙計算後發現,股票認購證的中簽率為10%左右,中簽後其價格會超出成本很多。於是他以類似期貨交易的手法大量高價收購認購證,認購證平均市價隨之上升,在搖號後再拋出去。據他的回憶:成本30元一張的股票認購證平均以6000元的價格賣出,大概翻了200倍。
1993年,劉益謙在繼續炒作認購證的同時,開始涉足股票一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1994年底,已經擁有較為雄厚資金實力的劉益謙開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在與多家機構做空327國債的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了多頭主力中經開的兇悍勢力,他立刻由空翻多,躲過一劫。資本市場上的摸爬滾打使劉很快地發現新乳酪,而此時的他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作個人投資者了,因為他發現更有吸引力的「資本金礦」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但這是個人投資者不允許進入的領域,劉想到了成立公司。
2000年初,劉益謙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資」,很快地,新理益便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大名鼎鼎了。關於新理益,劉益謙說,這個名稱三個字中的「益」除了與他本人的名字吻合外,也有「運用新的投資理念獲取收益」的意思。對於劉益謙而言,他的確是把這一理念用到了極致。新理益很快就成為囤積法人股的大玩家。2000年10月13日,新理益通過競拍方式獲得瓊能源952萬股法人股,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內,新理益頻頻出手,以受讓或競拍的方式先後進入北大車行、河北華玉、網路葯業、、安琪酵母、威達醫械等上市公司的股東行列。
當市場中人士驚嘆法人股是「中國股市最後一座金礦」時,新理益已將十幾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納入囊中,先後進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東之列。財富的滾雪球積累使劉益謙感覺到了資本經營甜頭,但他也逐漸地對實業有了興趣,他開始嘗試經營一家公司。
2002年12月,「新理益」以1.4億元的價格收購湖北「網路葯業」約20%的國有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劉益謙第一次座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交椅上。
2002年3月21日,上海著名的「三無」概念股愛使股份遭遇到新理益和網路葯業聯合舉牌收購,兩家公司通過上交所購入愛使股份普通股1500.65萬股,占愛使股份發行在外股普通股的5.008%。新理益舉牌的目標,直指持有愛使股份總股本剛剛超過5%的實際第一大股東明天系。
2015年6月A股坐上了過山車,如今一路下跌,大小股東史無前例達成護盤共識。2015年7月2日,劉益謙兩天里差不多投入十億進入資本市場。
個人財富
對劉益謙的資產,有比較確鑿證據的是,2000年新理益投資管理公司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並僅過了一年多,2002年,其注冊資本已飛升到3.3億元。由1000萬至8000萬最後而至的3.3億,其注冊資本金的追加,是否是新理益的利潤部分,似不太可能。據相關公告披露,2000年,新理益的利潤為188萬元,2001年1-5月,利潤為62萬元,據此推算,新理益2001年利潤當在150萬左右。

❾ 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什麼

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❿ 上海最早的八隻股票被稱為老八股的是哪八隻

老八股是十幾年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的八家上市公司。 '600601' 方正科技(延中實業) '600602' 廣電電子(真空電子) '600651' 飛樂音響 '600652' 愛使股份 '600653' 申華控股(申華電工) '600654' 飛樂股份 '600656' S*ST源葯(浙江鳳凰) 它們是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上海豫園旅遊商會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閱讀全文

與愛使股份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交所大宗交易規則 瀏覽:111
京運通今日價格 瀏覽:970
反彈式發展匯率 瀏覽:665
期貨大佬訪談 瀏覽:322
崑山平安綜合金融有限服務公司 瀏覽:447
開個期貨平台代理 瀏覽:136
濟寧理財公司 瀏覽:799
國泰君弘策略交易 瀏覽:444
哈根金融租賃公司 瀏覽:28
金融平台投資被騙哪個公司 瀏覽:551
創業板正式交易前能申購 瀏覽:33
中國證監會管理哪些證券交易所 瀏覽:813
華建集團評級 瀏覽:123
東方證券五礦信託 瀏覽:7
融資費率最低多少 瀏覽:299
中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上班時間表 瀏覽:110
房地產項目開發融資申請表 瀏覽:217
日本銀行匯率查詢網站 瀏覽:481
國美金融分期付款服務 瀏覽:785
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待遇怎樣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