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醫葯上市公司並購案例

醫葯上市公司並購案例

發布時間:2022-06-05 20:49:34

❶ 公司對公司購買示例有哪些

一、東方航空吸收合並上海航空
東航、上航兩個難兄難弟實在有太多的相似點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寒流中都分別披星戴帽,而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國,業務上存在頗多重疊之處,重組是個雙贏的選擇。但實際中,由於東航屬於國務院國資委下屬企業,上航屬於上海國資委下屬企業,這兩個屬於不同娘家的國有企業最後能夠走上重組之路,這與上海對局部利益的放棄和打造一個國際航運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開的。
(一)交易結構
1、東航發行股份吸並上航,上航注銷法人資格,所有資產和負債人員業務均並入東航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雙方的換股價格均按照停牌前20個交易日均價確定,對接受換股的上海航空股東給予25%的風險溢價作為風險補償。
3、方案賦予東航和上航的異議股東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提供的現金選擇權,包括H股和A股股東,異議股東可以按照換股價格行使現金選擇權,無風險補償。行使現金選擇權的股東要求:
①在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
②持續持有股票至收購請求權、現金選擇權實施日。
4、由於國務院國資委等領導要求東航需要非公發行融資,方案採取換股吸收合並和A+H非公開發行兩個項目並行操作,且相互獨立,不互為條件,達到「一次停牌、同時鎖價」的目標

❷ 並購案例分析

公司並購案例分析

中國證監會於2002年10月8日發布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並從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文擬以新辦法實施後即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發生的上市公司收購案例為研究對象,力圖在案例的統計分析中尋找具有共性的典型特徵以及一些案例的個性化特點。

一般而言,從目前發生的多數並購案例看,若以股權發生轉移的目的區分,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出於產業整合的目的進行戰略並購;二是以買殼收購為手段,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後以再融資為目的的股權變動。本文分析的重點將結合控制權轉移的途徑,側重於從收購目的即戰略並購和買殼收購入手。也就是說,本文分析的第一層次以目的為主,第二層次將途徑及其他特徵綜合作分析。基於此,我們統計出共有49例並購案例,其中戰略並購30例,買殼並購19例。戰略並購類案例控制權盡管通常發生了改變,但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會發生重大改變。收購人實施收購的目的主要有:提高管理水平進行產業整合、投資進入新的產業、其他(如反收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產業資本運作的平台、MBO等)。買殼收購類案例主要包含民營企業買殼上市和政府推動下的資產重組(重組和收購方也是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主要資產都會發生重大改變。上市公司收購案例的統計分析均來源於公開披露的信息。

戰略並購案例分析

一、並購對象的特徵

1、 行業特徵----高度集中於製造業。按照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所有1200餘家上市公司分別歸屬於22個行業大類中(由於製造業公司數量龐大,因此細分為10個子類別)。在本文研究的30個戰略並購案例分屬於其中的12個行業,行業覆蓋率達到了55%。占據前4位的行業集中了19個案例,集中度達到了63.3%,接近三分之二。

從統計結果看,戰略並購在高科技、金融、公用事業等市場普遍認為較為熱門的行業出現的頻率並不高。相反,戰略並購卻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傳統製造行業(如機械、醫葯、食品等)。在8個製造業子行業中發生的案例共有25項,占據了83.3%的比例。由此可以認為,戰略並購對象的行業特徵相當顯著,有超過80%的案例集中於製造業。

如此鮮明的行業特徵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到全球製造業基地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可以預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將為上市公司在製造業領域的戰略並購提供一個廣闊的舞台。

研究表明:"製造業目前是中國經濟的中堅,但中國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過程,因此製造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由於"中國製造業市場集中度低、技術層次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具備了產業轉移所必需的條件"。因此,在實現製造業的產業轉移、產業整合的過程中,戰略並購無疑是最為快捷、有效的途徑之一。

2、地域特徵----與區域經濟戰略相關。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較廣,30個案例分布在18個省市,最多的是江蘇和廣東,但也分別只有4個和3個案例,兩者合計僅佔23%,不足四分之一,因此地域分布是較為分散的。其中西部地區和華東相對較多,分別有11家、9家,兩者合計佔了案例總數的三分之二。

盡管戰略並購的地域特徵並不顯著,但是可以發現並購活躍的地區也是區域經濟活躍(華東五省一市)以及受到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扶持的地區(西部大開發)。因此,近期國家的區域經濟政策的變化應該引起關注。而東北地區將是下一階段的黑馬。

3、股權特徵----股權結構趨於合理。戰略並購對象的大股東股權屬性有鮮明的特點,除了深達聲、ST黑豹、恆河制葯之外,其餘清一色的是國有股或國有法人股,其中由國資局、財政局持有的純國有股就有10家,佔了三分之一。這與目前國有資產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的大環境、大趨勢相吻合。

4、所處市場。在30家公司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公司有16家、深圳掛牌的14家,因此在戰略並購中可以將滬深兩市視為統一的市場。沒有明顯的差別。

5、上市公司特徵。上市公司業績分布較廣,巨虧股、虧損股、微利股、績平股、有配股資格、績優股等各個層次的公司都有。擁有再融資資格、績平微利股以及虧損股各有10家,各佔三分之一,比例非常平均。

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普遍較好,除4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75%以上外,其餘均低於66%。

上市公司規模分布:以中、小盤股居多,其中僅有3家公司的總股本大於4億股(通常市場認為的大盤股),其餘90%的公司總股本均在4億股以下。這主要與收購成本相關,目標企業的規模大,相應的收購成本也較高。

6、戰略並購的類別。戰略並購對象與收購人同處相同行業或屬上下游關系的共有15家,佔一半的比例。按照通常戰略並購的分類可以將其分為三類,即橫向並購、縱向並購和混合並購。在本文研究的30個戰略並購案例中,混合並購占據了主導地位,共有15家,佔50%;橫向並購有10家,佔三分之一;而縱向並購最少,僅有5家,佔六分之一。

一般而言,混合並購體現了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橫向並購則更多的體現出企業規模化的經營戰略,縱向並購應該屬於企業實施集約化經營戰略的手段。從中國上市公司戰略並購案例的類別分析,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到目前中國企業經營戰略的整體取向。盡管不少的企業深受多元化之苦,但是目前中國企業以多元化作為經營戰略的仍舊居於主流地位。

企業經營戰略決定了戰略並購對象選擇的關鍵依據之一。戰略並購是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的手段。因此,戰略與並購是目標與手段之間的關系。不同類型的並購下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如何實現企業經營戰略與並購手段的有機結合等都是值得每一個立志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研究的課題。

7、非流通股比例。戰略並購案例中,非流通股比例在30%至75%之間。其中有20家的非流通股比例在50%至75%之間,占總數的三分之二。

二、收購人的特徵

1、地域特徵。戰略並購案例中屬於本地收購(收購人與收購對象同處一省)的有11例,佔三分之一強。在異地收購中來自於廣東的買家最多,共有4家,占異地並購案例的三分之一;另外來自於海外(東南亞)和浙江的有3家,上海有2家。可以看出收購人有較明顯的地域特徵,即集中於經濟增長迅速的地區。

2、 收購人屬性。戰略並購的收購人主要是民營企業、上市公司或關聯公司、外資等三類,30個案例中有3家外資、10家上市公司或關聯公司、16家民營企業和1家信託投資公司。因此,尋找收購人可多關注民營企業和上市公司,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他們通常較一般的民營企業對資本市場更熟悉,更認同資本運作對企業的高速成長所起的作用,同時他們比其他的上市公司有更靈活的經營機制和更迅速的決策機制。作為民營上市公司,他們有一般企業所難以匹敵的融資渠道和資金實力。民營上市公司(指直接上市)的經營戰略、發展擴張的路徑、以及並購手段的使用等問題也值得我們進一步的跟蹤研究。

三、交易特徵

由於有7家公司是通過間接收購的方式出讓控股權的,交易的方式與控股股東相關而與上市公司不是直接相關,因此此處不作為研究對象。

1、交易規模。涉及法人股轉讓的交易規模較小,3家公司均在1億元以內。戰略並購中涉及國有(法人)股,採用直接收購方式的交易規模大多在1到3億元(其中,20家公司中有16家均在2.6億元以內)。另外5000萬元左右的2家,交易規模在3.5到4億元的有2家。20家公司的平均交易規模正好為2億元。

2、交易溢價。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將無溢價定義為:考慮到基準值選擇上的差異,按凈資產值或高於凈資產10%以內的價格交易都屬於無溢價的情況。在20家涉及國有(法人)股戰略並購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溢價,幅度在10%到90%之間,有溢價的交易,平均溢價幅度為35%。

3、 收購方式。

(1)迴避要約收購。由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收購上市公司30%以上股權時會涉及要約收購的問題,因此大多數公司採取了迴避持股超過30%的方式。30個案例中,收購後比例過30%的有11例,佔三分之一,其中2家已經實施了要約收購。另外有2家公司(榮華實業和新疆眾和)沒有得到要約收購豁免,後來不得不採取減持至30%以下的方式迴避要約收購。

(2)間接收購。雖然間接收購方式並不能繞過要約收購的障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採用這種收購方式的案例越來越多。根據相關公司在收購報告書中的表述,當收購人絕對控股(即持股50%以上)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時,一般認為收購人即已控制了大股東所持有的所有上市公司股權,如果比例超過30%,則涉及要約收購問題。在目前的戰略並購中已經出現了7例間接收購的案例,除ST天鵝外其餘6家公司都超過了30%持股比例。這6家公司中,2家已經實施了要約收購,2家是ST公司,另外2家存在經營虧損的情況。

間接收購方式的流行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優勢:

首先,信息披露略少於直接收購,例如通常只披露交易總價而不披露被收購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財務狀況;

其次,大幅減少收購現金支出,通常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負債累累,凈資產值極低,收購標的價格比直接收購上市公司低得多;

最後,由於大股東的控制方通常為地方政府,如果收購方單單將優質的上市公司買去,通常談判會很艱難,但間接收購類似於以承債方式整體兼並破產企業,一般更易為地方政府所接受。

4、 交易審批。戰略並購交易的審批流程如下(一般情況下):

交易雙方董事會通過→收購對象的省級人民政府批准→交易雙方股東大會通過→財政部、主管部委(教育部、經貿委)批准→證監會無異議、豁免全面要約收購義務→過戶。

在2003年3月底之前發生的16個案例中有10家已經獲得財政部的批准(根據截至2003年8月22日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其中9家是在2003年批準的。通過率高達62.5%,假如不考慮有兩起外資並購的案例涉及較為復雜的程序的話,通過率超過70%,這表明2003年財政部、證監會加快了審批進程,使上市公司收購交易大大提速。但是其中只有兩例是4月之後批準的,這主要是因為國務院機構改革,國資委行使審批職能尚未到位,導致5月份以來審批進程又再次受阻。相信這只是交接環節上過渡時期的問題,隨著各部委職能的到位,審批進程會恢復正常。

從未獲得批準的這6個案例特徵看,仍有共性值得關注。主要是轉讓股權比例,其中有5個案例的出讓股權都超過了總股本的30%(不論是否有非關聯公司分別受讓)。而在10個獲得批準的案例中僅有3家屬於此種情況,其中2家採取了要約收購的辦法,另有1家採取了兩收購方分別受讓,而且2家公司受讓股權比例相差較遠。

買殼收購案例分析

在19家買殼收購的公司中,14家是比較典型的民營企業買殼上市、資產重組的案例,5家是典型的政府推動型國有企業資產重組案例。

一、殼資源特徵

1、地域性特徵。基於買殼性質的重組有一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在上市公司當地進行的重組佔了相當的比例。在本文分析的19個案例中就有6例是在本地公司間進行重組的,其中四川3例,濟南、海口、廣東各1例。其次,從殼公司所處地域來看,地域分布不太明顯,川、黔、滇、瓊、滬、皖、粵、魯、蒙、鄂、湘都有分布。從買殼的公司來看,散布於川、黔、瓊、粵、魯、陝、浙、蘇、京,剔除同地域的轉讓,浙江民營企業收購外地公司為2例,陝西、北京收購為2例,蘇、黔各為1例。

2、行業特徵。殼資源有較突出的行業特徵,殼資源相對集中於傳統的製造行業,其中化工行業2家,紡織服裝2家,冶金機械4家,食品飲料1家;而商貿旅遊酒店等服務型行業也有3家公司;另綜合性公司2家,電子通信3家,軟體企業1家,文化產業1家。從行業分類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製造業是殼資源比較集中的領域,而科技類企業由於行業景氣等原因,由於企業自身質地不佳導致業績下滑,也成為殼資源新的發源地。

3、所有權特徵。殼資源的出讓人中有財政局、國資公司6家,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5家。以上13家涉及到國有資產轉讓審批的計11家(另2家受讓方同為國有企業)。其餘8家均為社會法人股的轉讓,無需國資委審批。當然,其中有3家同時轉讓了國有股和社會法人股。很有意思的是,ST渤海、滬昌特鋼在轉讓的過程中,有部分社會法人股轉為了國有法人股,這種看似逆潮流而動的行為明顯體現了政府推動的意圖。

4、財務特徵。

(1)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低於1元的7家;每股凈資產1元至1.5元的4家;每股凈資產1.5元至2元6家;每股凈資產高於2元的2家。從中可得出每股凈資產低於2元的殼資源較受青睞,這可能是考慮到收購成本的原因所導致的。

(2)每股收益。在收購協議簽署最接近日期的上市公司業績來看,未虧損企業有5家,但非常明顯的是這5家企業的業績狀況也呈下滑趨勢,且大多集中於每股收益0.05元左右。毋庸置疑,本文所涉及到的ST公司全部為虧損企業,且虧損至少兩年。但各家經營狀況不一,從2002年年報來看,虧損從-0.171元到-0.50元不等。

(3)股權結構。殼資源具有非常突出的股本特徵,買殼收購類公司的總股本大多集中於1億股到2.5億股之間,總股本在1億股以下的公司(袖珍股)有2家,在1億股至1.5億股間的公司有8家,1.5億股至2.5億股間的公司有8家,僅有1家總股本超過7億股(可視做特例)。

而非流通股比例均大多集中於44%到75%之間,其中50%以下的公司僅有3家,50%以上65%以下的有9家,65%以上75%以下的有6家,75%以上的僅為滬昌特鋼,其總股本超過了7億股。

(4)資產負債比率。我們認為資產負債比率的狀況反映的是公司對債務杠桿運用的效率,40%以下的負債比率反映公司資金運用效率不高,40%到60%相對適中,60%以上有償債風險。

基於此,統計上述公司在股權轉讓前的資產負債比率可以看到,殼資源的負債情況分布比較均勻,其中40%以下的公司有6家,最低的紅河光明,僅為5.6%;40%至60%的有6家;60%以上的有7家,最高的ST金盤為99.29%,也正因此,公司面臨資不抵債的窘境,最終被司法劃轉。而對於那些資產負債比率較低的公司,收購方壓力較小,也完全可以通過資產置換方式將負債比率較高的資產置換入殼公司,以達到自身優化資本結構的目的。

5、經歷兩次以上重組的公司。經統計,經歷兩次以上重組的公司有8家,其中誠成文化、湖大科教有3次重組。當然這其中滬昌特鋼因為母公司被整體劃轉至寶鋼旗下而經歷了一次實際控制人的變化,但股權性質未發生變化。而其他公司的首次重組大多為國有股變更為法人股,這就為未來的其他法人股東入主奠定了基礎,降低了轉讓的難度。

二、買殼方的特徵

1、買殼方屬性及規模。買殼方中有14家民營企業(包含2家上市公司的關聯企業),有5家國有大型企業,國有企業買殼案例均擬對殼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公司規模:由於收購方的凈資產披露信息不完整,故我們對部分公司只能使用注冊資本。除了只披露注冊資本以外收購方,其他收購方凈資產均在2億元以上,其中2家國企重組方的凈資產規模更是超過15億元。

而從披露的收購方利潤狀況來看,凈利潤分布苦樂不均,低的全年不過331萬元,高的全年達到1.58億元。

2、行業特徵。買殼方的行業主要分布在四大行業:房地產、機械設備、醫葯和通訊設備,分別有4家房地產企業、4家機械設備製造企業、3家醫葯企業、3家通訊設備製造企業、以及環保、化纖、商業、專業市場開發、建材企業各1家。買殼方顯現出以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為主的格局。尤其是近兩年,房地產企業正通過買殼等方式加快進入資本市場。

3、收購資金的來源。在本文提及到的19家案例中,收購資金大多來自於自籌,但同時也有部分來源於銀行借款或下屬公司。其中非常明顯的就是滬昌特鋼的收購方西安高新運用2億元的自有資金和8.55億元的銀行貸款進行收購。而償還銀行貸款的資金來源又是收購完成後進行重大資產置換時注入上市公司的價值11.9億元的地產,這樣西安高新既償還了貸款,又實現了套現,可謂一舉三得。另五洲集團用於收購ST明珠的資金、華業發展收購仕奇實業的部分資金也來源於銀行借款,且這些資金的金額與所使用的自有資金的數量不相上下。不過利用銀行貸款實施收購與《貸款通則》第五章第20條(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發生沖突。在實際已發生的案例中已屢屢出現向銀行借貸完成股權收購的事實,但並未發現因此而失敗或被明令禁止的,所以我們認為,通過借貸進行收購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它無疑是存在法律缺陷的。

❸ 近兩年你知道哪些企業合並的案例

2013年5月29日晚,雙抄匯國際發布公告稱襲,公司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達成並購協議,雙匯國際將收購後者已發行的全部股份,價值約71億美元。這次並購不僅價格高,而且目的不明確,非常類似外資收購掏空中國企業的常用手法。雙匯國際將支付給史密斯菲爾德47億美元現金,並承擔後者約24億美元債務。此次收購價為每股34美元,較史密斯菲爾德在公告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約31%。雙匯國際承諾,收購完成後將保持史密斯菲爾德的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同時不裁減員工,不關閉工廠,並將與美國生產商、供應商、農場繼續合作。

❹ 2005至2010年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案例, 越全越好,最佳答案追分

跨國公司進入我國進行並購投資的模式很多,依據被跨國公司並購的企業是否上市,可以將跨國公司在華的並購模式分為兩大類,即跨國公司在華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與不通過股票市場的並購模式。
一、跨國公司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國公司通過並購方式持有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的方式主要有7種:
1.跨國公司協議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國國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況下,外資協議收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並購活動中最簡單有效的方式。由於目前跨國公司尚不能直接從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場難以佔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夠交易的B股市場上,上市公司發起人持有多數股份,而這部分又多以國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資收購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並通過要約收購的可能性不大。《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發布,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轉讓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預見,外資並購上市公司將大量地通過協議收購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國公司直接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權,即跨國公司參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達到間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爾卡特(法國的世界著名電信跨國公司)通過從中方股東手中收購上海貝爾10%加1股的股份,同時買斷比利時公司擁有的上海貝爾8.35%的股份,從而其對上海貝爾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權+1股)。由於上海貝爾是由中外合資企業改制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貝嶺25.64%股權,也轉由合資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持有。通過這種方式,阿爾卡特不僅打破了電信領域外資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實現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在於規避現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將成為跨國公司並購我國上市公司的一種主流模式。
3.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定向增發,是國際上通行的借殼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過向收購方定向增發新股,以獲得收購方的優質資產,而收購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的同時,通過獲得上市公司新發行的股票而獲得控制權的收購方式。《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出台後,證監會又陸續發布一些與上市公司收購有關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換資產試點意見》(即定向發行),使以優換劣這樣的非市場化的並購重組行為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調整。筆者認為,定向增發的推出,將極大地改變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重組的模式,消除我國上市公司重組中的一些體制性障礙。
4.我國上市公司向跨國公司定向增發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模式在我國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島啤酒公司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簽署的《戰略投資協議》」的議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向青島市國有管理資產辦公室、安海斯-布希及與他們各自一致行動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許該等人士毋須提出強制性收購建議、收購本公司所有已發行的股份」的議案。這標志著青島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發行可轉債所需的必備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約定,2003年3月開始向AB公司發行可轉債。
5.跨國公司先與我國上市公司組建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的資產。反向收購是指企業並購中收購方向被收購方出售資產,並利用被收購方所支付的現金來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購價款的行為。反向收購中,收購方的最終意圖是從控股股東單位購買足以從管理上主導被收購方的股份,而被收購方及其控股股東單位從戰略和產業調整的角度考慮也願意被收購。反向收購合並其實是一項交易,未上市公司買進並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後再進行合並,然後由未上市公司改組成新的董事會並控制該董事會。此項交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結果是未上市公司變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投資2億美元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後,合資公司斥資3.2億美元反向收購輪胎橡膠公司核心業務和資產。
6.我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業收購國內上市公司的股份。華潤集團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購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華潤集團是設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業。1999年6月,華潤集團調整產權結構,中國華潤總公司成為華潤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職能。2000年6月20日,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收購萬科8.1%股權,持股量增至10.8%,成為萬科最大的股東。2000年6月30日,五豐行(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子公司)屬下的徐州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01年9月,華潤以中國華潤總公司的名義斥資1.5億元收購四川錦華51%的股份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在醫葯領域,華潤集團已經與東北制葯集團簽訂合資意向書,香港華潤將控股東北制葯集團,從而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東北制葯,目前正處於資產評估階段。2002年12月初,華潤集團以2億元拍得8698萬股ST吉發國有法人股股權,從而將取代吉發集團成為ST吉發新的控股股東。華潤在內地跨行業的大規模收購已經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形成了「華潤系」。
7.跨國公司通過收購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創新模式進行的並購活動,也將成為並購市場的一大亮點,並且這類創新模式將更具有想像空間。
二、跨國公司不通過股票市場在華並購的主要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不通過股票市場而進行並購的模式主要有8種:
1.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整體並購。整體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整體轉讓。一般來說,整體並購在並購方實力十分雄厚,而被並購方實力差距較大時才有可能發生。由於跨國公司相對於我國企業而言,實力對比的差異無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整體並購時有發生。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礎上易名而成的)收購了山西太原橡膠廠,從而開創了改革開放以後外資在華並購的先河。在隨後兩年多的時間里,中策公司在我國的並購活動屢屢有驚人之處。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購了福建泉州37家國有企業;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購了大連輕工局所屬的全部企業,創辦了合資企業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寧波、無錫同樣創辦了數十家控股型合資企業。中策公司在華的並購投資累計達到30億萬元,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被成為「中策現象」。
2.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直接部分並購或與我國企業新組建合資企業。部分並購是指對資產和產權的部分轉讓。一般來說,部分並購在並購方與被並購方的實力差距較小時經常發生。合資企業的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並購的一種特殊類型。這種類型的並購是目前跨國公司在華並購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
3.中外合資企業中,外方收購合資企業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證明:合資雙方不斷相互了解與相互學習,是合資企業結構不穩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資企業普遍具有內生的結構不穩定,最終會走向終結,終結的最主要方式為合資企業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購了股份。跨國公司進入我國具有長期的戰略目標,而中方合資者主要是針對短期效用函數進行博弈。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具有強烈的學習傾向,且學習能力大大強於合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一旦外方的監督技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合資企業的外方就會顯示出收購合資企業的強烈偏好,取得合資企業的控制權。合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收購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股權有兩種主要方式。第一種是有增資時的收購;第二種是沒有增資時的收購。應該看到,我國有相當多的合資企業是我國對跨國公司進入領域嚴格限制政策的產物,隨著我國對人世承諾的逐步兌現,會進一步加快合資企業走向終結。目前外資在華的「獨資化」傾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4.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對我國企業的收購。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上汽集團和美國通用三家聯手收購山東大宇整車部分(煙台車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重組後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中,上海通用成為最大的股東,擁有50%的股份。
5.我國企業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業在內地對非上市公司的並購活動。比如華潤集團的子公司華潤創業啤酒有限公司從1994年收購沈陽啤酒廠開始,到2002年底時,華潤在內地已經收購了20多家啤酒廠,特別是在2002年收購了武漢東湖啤酒廠以後,華潤啤酒的生產規模已經處於我國啤酒市場的行業老大地位。
6.跨國公司重組其在華分支機構。聯合利華在華子公司的重組無疑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證。聯合利華於1986年與上海制皂廠、上海日化開發公司合資組建上海利華有限公司。由於受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法規所限,聯合利華在我國的擴張中一直延續著上海利華的合資模式。到了1999年,聯合利華在華合資企業的數量已激增至14家。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當年掀起了一場顛覆式的大調整,將其在中國的業務切分為三大塊。14家企業經過重組後,不但大都收編為聯合利華的控股公司,而且開始歸並到4個明確的法人主體名下。聯合利華當時的重組效果異常顯著,經營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員從120多調整到不足30人。為了對在華企業進行更加有效的組織管理,聯合利華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大調整。
7.跨國公司母公司之間的並購活動間接導致它們在華子公司之間的並購。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對康柏的並購交易,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和列印機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技術服務供應商。由於惠普和康柏在華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並以後,它們在華的子公司也進入了合並日程。
8.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向其他跨國公司出售資產。這種模式在我國也時有發生。
三、跨國公司在華並購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創新模式
跨國公司在華並購除了已有的模式外,還將會出現更多的創新模式。跨國公司可能在將來採用的創新模式主要有:
1.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獲取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生效無疑為跨國公司直接進入我國A股市場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以後會有跨國公司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我國A股市場。
2.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和債權方式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國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於到期債務不能清償而被提起訴訟,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權將通過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而被拍賣。跨國公司可以通過拍賣市場獲得相應上市公司的股權。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資介入拍賣市場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見《拍賣法》第33條的規定)。
3.跨國公司通過債權市場間接收購我國企業。跨國公司將有可能通過收購上市公司債權而間接獲得其股權,即「債權轉股權」。這種並購模式廣泛流行於國外的企業並購市場,很多投資公司都會低價收購目標公司的債權,然後通過使目標公司重組,將債權轉化為股權,在企業經營狀況改善後再出賣股權,從而獲得巨大收益。這種並購模式也受到國內法律體系的支持。例如,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將不良債權打包,向包括國外投資者在內的廣大投資者出售,以期實現資產的盤活,因此外資介入這些不良債權,有助於直接獲得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
4.跨國公司出面徵集代理權而取得我國企業的控制權,但這種方式只能在短期內起到獲取公司控制權的作用。過去,一般是國內機構徵集代理權,在未來必將會出現由跨國公司徵集代理權的案例,因為在徵集代理權的法律方面對跨國公司並沒有特別的限制。跨國公司可以先佔有一部分股權,然後憑借股東地位發出徵集委託權的要約,在成功以後,按自己的意願改組董事會,貫徹自己的經營戰略,並可以為今後實質性的收購奠定基礎。對於我國加人世貿組織協議中限制外資所佔份額的行業,此種代理權的爭奪對跨國公司更有意義。
5.跨國公司在華上市子公司吸收合並我國企業的方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對外資企業開放,預計會有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上市的現象,因而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並購模式,即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吸收合並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於外資企業上市的門檻較高(如持續三年盈利、需要整體上市,防止剝離上市和捆綁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輔導期等),因此這種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
6.我國上市公司委託跨國公司進行股票託管與期權方案相結合的模式。2001年4月,寧夏恆力面向境外投資者公開徵集股權受讓人,計劃通過股權委託管理和簽訂《股權遠期轉讓協議》的方式引進外資股東,後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隨著將來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放寬,這種模式仍有操作空間。
7.跨國公司要約收購我國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是指跨國公司通過股票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份,從而達到並購的目的。由於中國股票市場的股權結構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這給要約收購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隨著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出台,我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這種模式會大行其道。

❺ 醫葯行業發展前途大嘛

2013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節奏明顯加快,並購案例超過20個,2014年這種態勢繼續發酵,雙龍股份、康恩貝、南京醫葯等紛紛停牌擬並購收購。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2013年醫葯並購進入深入挖掘,總結了三大特點: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一方面,大多葯企特別中小企業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新葯研發能力較弱,新葯數量少,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為並購市場中的獵物。再者,中小醫葯企業中,既懂專業知識,又能拓展市場、參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較少。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國內葯企發展的瓶頸之一,通過並購獲得技術人才團隊是很多葯企並購的目的之一。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兼並重組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對於龍頭優勢企業來說是跨越發展良機;但另一方面,不少醫葯企業並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盤考慮,有些並購後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預期。而且目前從醫葯企業的並購案例來看,普遍溢價較高,成本高昂,未來是否能順利整合以及整合後對企業經營的貢獻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❻ 企業並購成功案例有哪些

這里給你提供一些Intralinks平台企業並購的成功案例。Intralinks公司為遍及全球各國、各行業的客戶提供安全、創新、提高生產力的解決方案,助力高價值並購、債務資本市場和銀行交易。比如美 國桑普拉能源公司(Sem pra Energy)使用Intralinks,完成旗下未來能源控股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 重組業務, 交易金額94.5億美元。再有藉助Intralinks問答功能,瑞士 信貸銀行提升了並購流程的效率,並節省了大量時間等成功案例。官網上還有很多企業並購的成功案例, 感興趣可以網站上了解一下。您的採納是我的動力

❼ 近幾年進行過資產並購重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愈加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在這些並購重組活動中,以促進產業整合、行業升級為目的的國有資產重組、整體上市最為引人矚目,同時,眾ST公司為「保牌摘帽」而進行的借殼上市等一系列並購重組也為二級市場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102家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或現金支付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其餘公司則多採用資產置換,或出售資產同時進行吸收合並、定向增發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鋼鐵行業區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攀鋼系的重組剛剛落下帷幕,唐鋼系(唐鋼股份吸收合並邯鄲鋼鐵和承德釩鈦)、山鋼系的重組已經開始。西飛國際、銀河動力等航天軍工行業的重組也沒有間斷。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電力行業的並購重組。長江電力、國投電力、華銀電力、桂冠電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等方式購入電力資產,除長江電力外,其餘7家公司購入資產總額達166.67億元。

此外,醫葯行業也有5家公司進行重組。上海醫葯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並上實醫葯和中西葯業,同時定向增發收購資產。汽車行業也有上海汽車、星馬汽車、華域汽車、長春一東和東安黑豹等5家公司進行並購重組。
臨近年底,ST公司又將為「保牌摘帽」進行沖刺。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過重組實現「華麗的轉身」,如原*ST蘭寶重組後更名為順發恆業、*ST亞華更名為嘉凱城。其中,10月份以來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機、S*ST萬鴻和S*ST朝華在內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體的重組方案。S*ST萬鴻11月24日披露了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向佛山市順德佛奧集團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順德區富橋實業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所合計持有的佛山市奧園置業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16億元。

房地產公司一直熱衷於借殼上市,今年進行重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組後將投身於房地產業。如通過重組購入北京新華聯置地有限公司的S*ST聖方,購入寧波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S*ST蘭光,購入北京天潤置地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ST嘉瑞。

❽ 葯品市場預測的案例

引 言
目錄
第一章 醫葯經濟運行狀況分析與預測 8
1 中國醫葯經濟運行狀況分析 8
1.1 中國醫葯經濟總體運行狀況 8
1.1.1 中國醫葯行業發總體展趨勢 8
1.1.2 中國與其他國家主要市場的比較特點 9
1.1.3 中國制葯企業國際化進程的挑戰與機遇 10
1.2 2005年醫葯經濟總體運行狀況 13
1.3 中國醫葯行業概述 19
1.3.1 中國醫葯市場與醫葯終端分析 19
1.3.2 中國醫葯經濟特徵與投資價值 22
1.3.3 2005年中國醫葯行業熱點概述 24
1.3.4 2005年中國醫葯產品進出口分析 30
1.4 2005年中國醫葯企業並購情況概述 34
2 2006年醫葯經濟運行展望 38
2.1 醫葯行業2006展望(葯品降價) 38
2.2 2006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機遇 39
2.3 2006年中國醫葯行業面臨五大趨勢走向 41
2.4 2006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43
3 醫葯行業近5年預測與「十一五」產業格局預測 47
3.1 近5年醫葯行業態勢 47
3.1.1 重組是重頭戲 47
3.1.2 區域市場聯動 47
3.1.3 整合物流中心 48
3.1.4 走出去與引進來 48
3.1.5 後GMP時代的競爭 48
3.1.6 醫院改革將有突破 49
3.1.7 葯品定價市場化 49
3.1.8 招標采購步入正軌 50
3.2 「十一五」醫葯產業格局預測 51
3.2.1 產業結構亟待升級 51
3.2.2 「十一五」醫葯產業格局 52
3.2.3 產業總體競爭態勢 53
3.3 2005-2010年中國醫葯產業發展分析 55
4 2001—2004年醫葯經濟運行回顧 59
4.1 2004年醫葯行業經濟運行回顧 59
4.1 2003年醫葯行業經濟運行回顧 60
4.2 2002年醫葯行業經濟運行回顧 62
4.3 2001年醫葯行業經濟運行回顧 64
第二章 醫葯行業經濟的影響因素 67
1 政策環境 67
1.1 葯品監管體制 67
1.2 葯品生產、經營的相關政府管理部門 68
1.3 葯品管理法規體系 70
1.4 2003年葯品監管重點內容 73
1.5 2004年葯品市場監管與整治重點 75
1.6 2005年監管動態 77
1.6.1 國務院2005年食品葯品專項整治 77
1.6.2 制葯類上市公司廣告成本將大幅下降 78
1.6.3 國家葯監局推進葯品分類管理 78
1.6.4 2005年起實行的3個新法規 79
1.6.5 2005年中國食品葯品監管概況 79
1.7 2006年中國葯品監管 80
1.7.1 從2006年起十大類葯品需憑處方銷售 80
1.7.2 2006年建立違法葯品廣告警示制 80
1.7.3 葯監局出台《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聽證規則(試行) 》 81
1.7.4 GMP飛行檢查不少於15% 81
1.7.5 葯品委託生產漸次放開 83
2 社會人口環境的醫葯行業的影響 85
第三章 醫葯工業分析 86
3.1 2005年醫葯工業統計 86
3.2 2005年中國醫葯上市公司情況分析 88
3.3 政府對葯品工業的宏觀調控 90
3.3.1 全面實施GMP認證 90
3.3.2 嚴格新建葯廠的審批 92
3.3.3 換發《葯品生產許可證》 92
3.3.4 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93
3.3.5 加強醫院制劑管理 93
3.3.6 制葯企業異地建庫 94
第四章 醫葯商業分析 95
1. 醫葯商業環境 95
1.1. 企業准入秩序有所改善 95
1.2. 政府鼓勵發展葯品連鎖經營 95
1.3. 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和政府價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流通業混亂局面 95
1.4. 醫葯商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96
2. 醫葯商業格局 97
2.1. 葯品批發企業 97
2.2. 醫葯零售企業 97
2.3 中國醫葯商業行業整合分析 98
3. 醫葯商業狀況 102
3.1 2005年醫葯商業現狀 102
3.1.1 中國醫葯商業經營狀況 102
3.1.2 中國醫葯商業競爭分析 105
3.1.3 生產商和零售商對醫葯分銷的依賴將增強 110
3.1.4 外資進入中國醫葯分銷業 111
3.1.5 主要醫葯商業企業分析 112
3.2 2002—2004年醫葯商業整體回顧 114
3.2.1 2004年中國醫葯商業發展特點 114
3.2.2 2003年醫葯商業整體運行狀況回顧 116
3.2.3 2002年醫葯商業總體情況 117
4. 醫葯連鎖經營 120
4.1. 發展契機 120
4.1.1. 政府大力支持 120
4.1.2. 競爭的必然產物 120
4.1.3. 豐厚的利益回報 120
4.1.4. 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 120
4.2. 發展現狀 121
4.3. 資本注入方式 128
4.4. 主要企業規模情況 128
4.6 中國醫葯連鎖店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途徑 129
4.7 中國醫葯連鎖業信息化分析 130
5. 醫葯物流現狀 133
5.1. 發展狀況 133
5.2. 發展現代醫葯物流的緊迫性 135
5.3. 發展醫葯物流的對策 136
5.4 中國醫葯流通產業開始全面整合 137
6. 醫葯電子商務 140
6.1. 政府對醫葯電子商務的政策 140
6.2. 實施現狀 141
6.2.1. 醫葯電子商務的分類 141
6.2.2. 醫葯電子商務的運營 141
6.2.3. 國內已開展B TO B電子商務的主要網站 142
6.3. 醫葯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142
6.3.1. 基礎條件差,投資不足 142
6.3.2. 電子商務意識淡薄 143
6.3.3. 葯品作為特殊商品應該如何在網上銷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43
6.4. 發展前景 143
6.4.1. 醫葯電子商務網站逐步建立 143
6.4.2. 醫葯電子商務B to B將快速增長 143
6.4.3. 醫葯電子商務B to C前景廣闊 144
7. 醫葯商業發展趨勢 144
8 國內主要地區和城市醫葯商業情況 146
8.1 北京葯店現狀分析 146
8.2 浙江省醫葯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147
8.3 湖南醫葯商業發展分析 150
8.4 中國西南醫葯物流發展 154
8.5 中國東北葯品零售市場格局 157
8.6 山東醫葯商業發展概況 159
第五章 終端市場分析 163
1. 國內醫葯市場規模 163
2. 醫院用葯分析 163
2.1. 2004年醫院用葯總體概況 163
2.2. 各大類葯品醫院用葯分析 164
2.2.1. 全身用全身抗感染葯 164
2.2.2. 心血管系統用葯 165
2.2.3. 消化道和代謝用葯 165
2.2.4. 抗腫瘤葯及免疫調節劑 166
2.2.5. 醫院溶液制劑 167
2.2.6. 神經系統用葯 167
2.2.7. 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葯 168
2.2.8. 肌肉-骨骼系統用葯 168
2.2.9. 呼吸系統用葯 169
2.2.10. 泌尿生殖系統和性激素 169
2.2.11. 全身用激素制劑,性激素除外 170
2.2.12. 皮膚科用葯 170
3. 零售市場分析 171
4. 葯品終端構成情況 175
4.1. 醫院 175
4.1.1. 衛生機構總數有所增加 175
4.1.2. 診療人次數稍有下降 176
4.1.3. 入院人數有所增加 176
4.1.4. 醫院病床使用率上升,衛生院病床使用率下降 176
4.1.5.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縮短 176
4.1.6. 醫院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繼續增加,增長幅度下降 177
4.1.7. 葯費比重下降,檢查治療費比重上升 177
4.1.8. 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順位 178
4.2. 零售葯店 179
4.2.1. 零售葯店數量變化 179
4.2.2. 葯店店員行為 179
第六章 葯品研發 185
1. 1999年—2002年葯品注冊情況分析 185
2.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186
2.1. 中成葯地標准轉國標 186
2.2. 中國中葯保健葯品整頓工作圓滿完成 186
3. 新葯注冊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187
3.1. 形式審查 187
3.2. 技術審查 187
3.3. 臨床試驗 189
4. 中國葯品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和趨勢 190
4.1. 葯品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190
4.2. 面臨的新問題 191
4.2.1. 葯品專利保護面臨危機 191
4.2.2. 中葯品種保護有待完善 191
4.2.3. 新葯保護遭遇尷尬 192
4.2.4. 葯品行政保護淡出歷史舞台 192
4.3. 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應對措施 192
5. 新葯研發與注冊趨勢 193
第七章 國際醫葯市場綜述 195
1. 國際醫葯市場分析 195
2. 全球葯品市場 198
2.1. 區域增長情況 198
2.2. 領先治療領域 199
2.3. 暢銷品種 200
2.4. 銷售領先企業 200
3. 醫葯經濟簡況 201
3.1. 葯品貿易順差 201
3.2. 人均年葯品消費 202
3.3. 葯品消費佔GDP比重 203
4. 新葯研發動態 203
5. 世界主要葯品市場概述 206
5.1. 加拿大市場 207
5.2. 英國醫葯市場 208
5.3. 法國醫葯市場 209
5.4. 義大利葯品市場 210
5.5. 瑞士葯品市場 210
5.6. 俄羅斯葯品市場 211
5.7. 澳大利亞葯品市場 213
5.8. 瑞典葯品市場 213
5.9. 芬蘭葯品市場 214
5.10. 挪威葯品市場 215
5.11. 越南葯品市場 216
5.12. 韓國葯品市場 217
5.13. 非洲葯品市場 218
5.14 2004年日本制葯企業和葯品銷售狀況一覽 219
6. 世界醫葯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221
6.1. 抗菌素葯物市場預測 221
6.2. 抗癌葯物市場預測 221
6.3. 心血管葯物市場預測 221
6.4. 中樞神經系統葯物市場預測 222
6.5. 內分泌葯物市場預測 222
6.6. 抗免疫紊亂和炎症葯物市場預測 223
6.7. 呼吸系統葯物市場預測 223
6.8. 治療性蛋白質葯物市場預測 223
6.9. 通用名葯物市場預測 224
第八章 中國抗生素市場分析 225
1. 青黴素市場分析 225
1.1. 青黴素仍處於微利狀態 225
1.2.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青黴素生產國 227
1.3. 青黴素原料葯出口繼續增長 227
1.4. 半合成青黴素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228
2. 頭孢類抗生素市場研究 230
2.1. 頭孢類抗生素產品依然是人們關注的熱點 230
2.2.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醫院用葯獨占鰲頭 231
2.3. 頭孢抗生素代表品種市場分析 233
2.4. 頭孢菌素市場細分與發展策略 234
第九章:心腦血管葯品市場分析 241
1. 發展契機塑造大市場 241
2. 心腦血管葯物主要以國產葯為主 241
3. 沙坦類葯銷售勢呈上升趨勢 243
4. 抗血栓葯成為生化葯物研發的熱點 244

報告主要圖表目錄

2003年-2005年3季度中國醫葯市場MAT與QUARTERLY以及其增長率
2000年-2005年3季度前10大治療領域的市場規模及其增長率
2004年全球和中國銷售額排名前10 的TC3
2005年1-12月中國醫葯企業總產值前10名(單位:千元)
2005年1-12月全國前16個省份產值情況
2005年中國主要醫葯企業利潤同比增長率(按利潤排序)
2005年1-12月份醫葯工業製造企業銷售利潤
2005年醫葯產品進出口比例
2005年醫葯類產品出口分布
2005年西葯類產品出口分布
2005年中葯類產品出口分布
2005年中國醫葯類產品進出口情況單位:億美元
2005年前3季度醫葯工業收入及利潤增長情況
2005年前3季度各子行業增長情況
醫葯分行業利潤佔比
醫葯各子行業收入增長情況(%)
醫葯各子行業利潤總額增長情況(%)
醫葯各子行業毛利率變化情況(%)
醫葯行業二級市場概況
醫葯行業屬性
最近一年醫葯指數與上證指數對比
2005年前三季度醫葯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潤同比增長情況(%)
2005年前三季度醫葯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比率(%)
各省(市、區)葯品生產企業GMP認證通過情況
2002年度省(市)銷售七大類商品類值合計前10名 (單位:萬元)
2002年度省(市)葯品總銷售額前10名 (單位:萬元)
2002年全國醫葯商業企業銷售額前2 0名 (單位:萬元)
2004年中國醫葯葯品零售10強
2003年初連鎖葯店規模排序
2002年初連鎖葯店規模排序
2004年中國連鎖葯店百強(2003年銷售額(萬元))
2000-2004年醫院用葯各類葯品市場份額
2000-2004年全國全身抗感染葯市場規模
2000-2004年心血管系統用葯的用葯規模
2000-2004年醫院消化系統及代謝用葯中抗酸葯及治療消化性潰瘍葯和胃腸脹市場份額
2000-2004年抗腫瘤葯及免疫調節劑類葯物醫院銷售額
2000-2004年醫院溶液制劑市場規模
2000-2004年神經系統用葯市場規模
2000-2004年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葯市場規模
2000-2004年肌肉-骨骼系統用葯市場規模
2000-2004年呼吸系統用葯市場規模
2000-2004年泌尿生殖系統和性激素市場規模
2000-2004年全身用激素制劑,性激素除外市場規模
2000-2004年皮膚科用葯市場規模
零售市場三大類品種銷售額比例圖
化學葯品類銷售前十位
中成葯品類銷售前十位
品種銷售百強榜
各級醫院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比較
不同級別醫院門診和住院費用比較
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前十位死因順位為
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癌症死亡率比較
店員推薦葯品的依據
零售終端服務滿意度廠商排序前20位
店員推薦前十名口服抗菌素葯
店員推薦前十名補血產品
店員推薦前十名西葯鎮咳葯
店員推薦前十名痔瘡葯
店員推薦前十名抗真菌葯
幾種主要的葯品知識產權保護方式對比

❾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購案例有哪些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購案例有:阿里收購吉鑫控股,網路收購YY直播。

1、阿里收購吉鑫控股。

公告時間:2020年10月19日。

交易金額:280億港元。

阿里巴巴宣布淘寶中國擬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收購吉鑫控股有限公司70.94%股權。股份購買後,阿里巴巴連同其關聯方將持有高鑫約72%的經濟權益,成為控股股東。

這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最大一次並購交易。由於高鑫零售是將大潤發中國業務與歐尚中國業務「打包」聯合上市。


2、網路收購YY直播。

公告時間:2020年11月17日。

交易金額:36億美元。

網路公司宣布,與歡聚集團簽署最終約束性協議,全資收購歡聚集團國內直播業務即「YY直播」,總交易金額約為36億美元,交易預期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據了解,收購部分包括但不限於YY移動應用、YY.com網站、YY PC客戶端等。

閱讀全文

與醫葯上市公司並購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機構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 瀏覽:489
深圳薩摩耶金融公司地址 瀏覽:345
再融資新政實行日期 瀏覽:481
融資租賃資產管理招聘 瀏覽:991
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開展宣傳 瀏覽:904
第一黃金網投資幣57五分 瀏覽:289
金融機構稅前壞賬計提比率 瀏覽:176
mobikeofo融資 瀏覽:371
華發股份研究報告珠海唐家灣 瀏覽:281
怎麼解除微信金融服務 瀏覽:75
居民中長期貸款包括哪些 瀏覽:485
中海達融資融券 瀏覽:988
外匯入金私人賬戶怎麼追回 瀏覽:185
女性貸款秒批口子 瀏覽:989
汽車4s店融資經理職責 瀏覽:752
傭金是否計入采購成本 瀏覽:950
603318派思股份重組 瀏覽:604
融資月報表 瀏覽:845
工行的理財產品休息日可以買嗎 瀏覽:571
中信集團領導下的行業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