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房地產500強名單
2019年中國房地產房地產行業中上榜企業包括:恆大集團有限公司、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1、恆大集團有限公司
恆大集團是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目前,恆大總資產2.1萬億,年銷售規模超6000億,累計納稅超2400億、慈善捐款超148億,員工14萬人,每年解決就業260多萬人,世界500強排名第138位。
5、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12月12日成立。2019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發布,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排名第15。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排名第62位。
2. 誰能列一個中國歷代皇帝功績排行榜!!
http://www.fubusi.com/2005/4-20/092246235.html
這里有一個,不過不清楚評判依據,僅供參考
個人意見:
1 李世民(唐太宗)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
2 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的予以採納;
3 不獨斷專行、初步確立了三權分立、互相監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規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響國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門下省審查副署後方可生效發布,保證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發現並糾正。杜絕了不良政策對國家及人民的違害與影響;
4 認識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殺的法政政策,規定死刑需三復奏(外地五復奏)復審批准後方可行刑,這就不難認人們想起貞觀四年(630)全國判死刑才29人、貞觀六年(632)全國死刑犯2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290人回家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290人均准時到來、無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中華歷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佔有相當的比例,在中華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6 氣吞天下的「天可汗」氣質,李世民多次以少嚇多,經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單騎嚇退突厥10萬精騎,就對比宋真宗在寇準一在堅持和請求下才勉強在大軍護衛下到達澶州南城,而又要戰戰兢兢的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7 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四海之內只要知道中國的均努力內附,以唐為榮,樂不思蜀,他們不但同唐人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思摩、執思失力、契蓽何力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為唐朝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們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輝,現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時那時繁榮富強、威甲四海、文禮之邦的生動寫照;
8 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當時的國子學、太學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學校,如此才不難想起當時的教化呢,同時當時的科舉也規范化、考選公平,以進士科最為傑出,如此才有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舉為政治上提供優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詩及經濟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9 工書法、富文詞,太宗皇帝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才有唐代書法、文學、藝術之盛;
10 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中央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貧困,溫彥博、戴胄、於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較注意節儉,不濫用民力、注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11 由於社會安定,商業經濟得到發展,全國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城市業有相當的發展,廣州、杭州、揚州、成都、江陵、涼州等城市經濟發展相當迅猛,長安同洛陽作為世界經濟大都會就不言而喻了,這為封建經濟登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 對玄奘佛學的支持同西遊的肯定,打通並維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及東聯新羅、日本,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從奴隸制社會邁入封建社會,開發並促進了西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卓越的領袖、影響中華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人物,他為中華民族同人民做出了傑出貢獻,留下了輝耀千古的豐功偉業及精神財富,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敬;也正如築東陽先生所說「他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541.htm#4
2 劉徹(漢武帝)
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消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而且體現著法家之「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
軍事:對外友好: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括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給地通道
經濟: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事: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綜觀上述,漢武帝開創了中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局面,震古爍今,但一生征戰頗多、勞民傷財,晚年大興土木,任用酷吏。故屈居第二。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7163.htm#
3 嬴政(秦始皇)
歷史評價:
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
負面
因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學家看作是一個暴君,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
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為史學家對於秦始皇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
功過是非後人評,考慮到「千古一帝」的特殊身份,排在第3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389.htm#5
4 孛兒只斤鐵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裏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分別統治;最後一部分作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孫中山先生說:「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提並論。
東方戰神——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不僅組建了一支當時天下無敵的強大騎兵,出色地解決了軍隊給養、後勤供應,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符合騎兵作戰特點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於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斗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兇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橫覽宇內,歷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帝國,印度之北部,韓國半島,中央亞西亞之全域,俄羅斯帝國之大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里(約當中國1萬6千里),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國軍事家柯列金也說:「通觀世界歷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
有人曾經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沒有一次失敗過。因此中國學者劉樂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縱觀中國古代數千帝王,唯成吉思汗堪稱「天之驕子」,與亞歷山大大帝不相上下,猶在拿破崙、漢武帝之上,奈其殺戮過重,血流漂杵、積屍成山,實乃罪孽,故居於第4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26636.htm#5
5 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康熙】
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達61年。他智擒敖拜,三征准噶爾,平定三藩,打擊沙俄侵略,收復台灣,蠲免賦稅,為後來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平生沒有明顯缺憾,考慮到是封建晚期的帝王,沒有認清時事開放國門(其實真不是他的錯),屈居第5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682.htm
6 楊堅(隋文帝)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確立三省六部制:
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尚書令、納言、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全國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機要之司,內史省負責起草並宣行皇帝的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內史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制的奏抄;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每部設尚書為長官。尚書令下有尚書左、右僕射各一,左僕射判吏、禮、兵三部事,右僕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書令與左、右僕射及六部尚書合稱「八座」。開皇三年(583),改度支為民部;都官為刑部。除三省外,又設秘書和內侍二省,負責圖書修撰及宮內供奉等事。另設御、都水二台,負責監察和水利。記這樣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
(二)簡化地方官制:
隋初,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了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灠,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台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三)修訂「開皇律」:
修訂「開皇律」。對前代八十一條死罪、一五零條流罪、千餘條徒、杖等酷刑以及滅族等都一概廢止。同時,又減輕了許多法律的內容,如「流役六年,改為五載;刑徒五歲,變從三祀;其餘以輕代重、化死為生。」對犯人處置採取審慎態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發生。文帝對法律的改革,使法律減輕了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了使隋朝早日繁榮富庶,隋文帝大力發展社會經濟。
(四)領均田令:
隋初,在北齊、北周均田制的基礎上,繼續實行均田制,均田令規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種植五榖)80畝,永業田20畝,婦女受露田40畝。奴婢5口給1畝。永業田不歸還,露田在受田者死後歸還。對一般農民,採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對於豪犟貴族兼並土地的行為則給予打擊,以保證農民的正常生產。從而提高了農民勞動生產的積極性。均田制實行後,國家可以控制更多的勞動力,增加賦稅收入。
(五)設置糧倉:
文帝時所設的倉,可分兩種,即官倉和義倉。官倉的糧儲,用以供養軍公人員。設置官倉的目的,即是在增加關東漕運的效率;也就是把原來關東各州對京師個別直接的輸糧辦法,改為集中和分段運\輸的辦法。並在黃河沿岸設置米倉,先把關東各州的食糧集中在這些倉里,然後利用黃河及廣通渠運到京師。因此時間及人力物力,都節省不少。據唐人的估計,文帝末年諸倉所存的食糧,已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義倉又稱社倉,設置於鄉間,其儲糧由人民捐納,以備飢荒時賑濟災民。百姓軍人,捐出的糧食,存入當地的社倉里由「社司」專管賑目和儲存等事宜。如遇某地收成不好發生飢饉之時,便以某地社倉中的儲糧賑濟飢民。並規定民戶捐糧於社倉的標准:「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義倉之設,對人民的生活來說,自是一項有力的保障。
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創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功蓋寰宇,排在第6位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5817.htm#4
7 趙匡胤(宋太祖)
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由後周禁軍最高統帥趙匡胤發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治國有方。宋朝的經濟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到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之道有密切的關系。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他對待權臣剛柔並濟,懷柔安撫,很好的解決了天下統一後的軍權問題,這是前無古人的。永不消逝的英雄--趙匡胤。
鑒於歷史功績與前6人相較略低,故排第7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3700.htm
除去上述7位無可非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再加上隋文帝和康熙,沒有異議吧?),餘下的不太好排名了(不好比較),根據個人意見,只擬排名,不列原因。
1 李世民(唐太宗)
2 劉徹(漢武帝)
3 嬴政(秦始皇)
4 孛兒只斤鐵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
5 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康熙】
6 楊堅(隋文帝)
7 趙匡胤(宋太祖)
8 李隆基(唐玄宗)
9 漢文帝、漢景帝並列
10 忽必烈
11 朱元璋(明太祖)
12 朱棣(明成祖)
13 愛新覺羅弘歷(清英宗)【乾隆】
14 武則天
15 楊廣(隋煬帝)【「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3. 四大名著分別有哪些角
樓主 這問題提的真……
西遊記最少 孫悟空 豬八戒 唐僧 沙和尚
水滸傳有108將
《水滸傳》108將的綽號、歸宿、星座以及武術分,四大排行:(綜合)
1出場序排行:
1 九紋龍 史進(史家莊少莊主)
2 神機軍師 朱武(少華山大寨主)
3 跳澗虎 陳達(少華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楊春(少華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魯智深(魯達,提轄)
6 打虎將 李忠(賣藝,史進第一位師傅,後為桃花山寨主)
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
8 豹子頭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
9 小旋風 柴進(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後)
10 旱地忽律 朱貴(梁山耳目,「忽律」即鱷魚)
11 摸著天 杜遷(原梁山二寨主)
12 雲里金剛 宋萬(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獸 楊志(殿司制使官,管軍提轄使,楊家將之後)
14 急先鋒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管軍提轄使)
15 美髯公 朱仝(鄆城馬兵都頭)
16 插翅虎 雷橫(鄆城步兵都頭)
17 赤發鬼 劉唐
18 智多星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歲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閻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
22 入雲龍 公孫勝(一清道人)
23 白日鼠 白勝
24 操刀鬼 曹正(屠夫,林沖徒弟)
25 及時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義,「黑宋江」,鄆城押司)
26 鐵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
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
28 菜園子 張青(十字坡黑店)
29 母夜叉 孫二娘(張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營)
31 毛頭星 孔明(孔家莊,白虎山,宋江徒弟)
32 獨火星 孔亮(孔家莊,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錦毛虎 燕順(清風山大寨主)
34 矮腳虎 王英(清風山二寨主)
35 白面郎君 鄭天壽(清風山三寨主)
36 小李廣 花榮(清風寨知寨)
37 鎮三山 黃信(青州府都監,秦明徒弟)
38 霹靂火 秦明(青州指揮司總管兵馬統制)
39 小溫侯 呂方(對影山寨主,方天畫戟)
40 賽仁貴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將軍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賭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陽嶺黑店主)
43 混江龍 李俊(揚子江梢公)
44 出洞蛟 童威(私鹽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鹽販子,童威之弟)
46 病大蟲 薛永(賣藝)
47 船伙兒 張橫(梢公,李俊義弟)
48 沒遮攔 穆弘(揭陽鎮一霸)
49 小遮攔 穆春(揭陽鎮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兩院押牢節級)
51 黑旋風 李逵(鐵牛,江州小牢子)
52 浪里白條 張順(漁家,張橫之弟)
53 聖手書生 蕭讓(擅長書法)
54 玉臂匠 金大堅(擅長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長裁縫)
56 摩雲金 歐鵬(黃門山)
57 神運算元 蔣敬(黃門山,精通書算)
58 鐵笛仙 馬麟(黃門山)
59 九尾龜 陶宗旺(黃門山)
60 笑面虎 朱富(朱貴之弟)
61 青眼虎 李雲(沂水縣都頭,朱富師傅)
62 錦豹子 楊林
63 火眼猊 鄧飛(飲馬川寨主)
64 玉幡竿 孟康(飲馬川寨主)
65 鐵面孔目 裴宣(飲馬川寨主)
66 病關索 楊雄(劊子手)
67 拚命三郎 石秀(楊雄義弟)
68 鼓上蚤 時遷
69 鬼臉兒 杜興(李家莊主管)
70 撲天雕 李應(李家莊莊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莊)
72 兩頭蛇 解珍(獵戶,孫立表弟)
73 雙尾蠍 解寶(獵戶,解珍之弟)
74 鐵叫子 樂和(小節級,孫立妻弟,擅唱曲)
75 母大蟲 顧大嫂(孫立弟孫新之妻)
76 小尉遲 孫新 (孫立之弟)
77 出林龍 鄒淵(登雲山頭目)
78 獨角龍 鄒潤(登雲山頭目,鄒淵之侄)
79 病尉遲 孫立(登州兵馬提轄)
80 金錢豹子 湯隆(鐵匠)
81 雙鞭 呼延灼(汝寧州都統制,呼延贊之後)
82 百勝將軍 韓滔(陳州團練使,呼延灼討梁山軍正先鋒)
83 天目將軍 彭圯(潁州團練使,呼延灼討梁山軍副先鋒)
84 轟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
85 金槍將 徐寧(金槍班教師,湯隆表哥)
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碭山首領)
87 八臂哪吒 項充(芒碭山副將)
88 飛天大聖 李兗(芒碭山副將)
89 金毛犬 段景住(盜馬賊)
90 玉麒麟 盧俊義(北京大員外,河北三絕)
91 浪子 燕青(小乙,盧俊義家童,擅長相撲)
92 鐵臂膊 蔡福(大名府兩院押牢節級兼劊子手)
93 一枝花 蔡慶(小押獄,蔡福之弟)
94 丑郡馬 宣贊(關勝討梁山軍後合)
95 大刀 關勝(蒲東巡檢)
96 井木犴 郝思文(關勝義兄,討梁山軍先鋒)
97 活閃婆 王定六
98 神醫 安道全(建康府太醫)
99 沒面目 焦挺(擅長相撲)
100 聖水將軍 單廷(王玉)(凌州團練使)
101 神火將軍 魏定國(凌州團練使)
102 喪門神 鮑旭(枯樹山強人)
103 險道神 郁保四(曾頭市)
104 雙槍將 董平(東平府都監,風流雙槍將)
105 沒羽箭 張清(東昌府)
106 花項虎 龔旺(張清副將)
107 中箭虎 丁得孫(張清副將)
108 紫髯伯 皇甫端(獸醫)
2 大結局排行(始自征方臘):
1 入雲龍 公孫勝(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堅(御前聽用,後任職於內府御寶監)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聽用,後任御馬監大使)
4 聖手書生 蕭讓(受職於蔡太師府)
5 鐵叫子 樂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雲里金剛 宋萬(戰死於潤州)
7 沒面目 焦挺(戰死於潤州)
8 九尾龜 陶宗旺(戰死於潤州)
9 青面獸 楊志(患病,寄留丹徒,後病逝)
10 百勝將軍 韓滔(戰死於常州)
11 天目將軍 彭汜(戰死於常州)
12 白面郎君 鄭天壽(戰死於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戰死於宣州)
14 活閃婆 王定六(戰死於宣州)
15 丑郡馬 宣贊(戰死於蘇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戰死於常熟)
17 獨火星 孔亮(戰死於崑山)
18 神醫 安道全(調御前聽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戰死於杭州)
20 金槍將 徐寧(傷於杭州,後死於秀州)
21 浪里白條 張順(戰死於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戰死於獨松關)
23 沒羽箭 張清(戰死於獨松關)
24 雙槍將 董平(戰死於獨松關)
25 花項虎 龔旺(戰死於德清)
26 插翅虎 雷橫(戰死於德清)
27 急先鋒 索超(戰死於杭州)
28 火眼猊 鄧飛(戰死於杭州)
29 赤發鬼 劉唐(戰死於杭州)
30 喪門神 鮑旭(戰死於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戰溺死於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戰溺死於海中)
33 船伙兒 張橫(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4 沒遮攔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5 毛頭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貴(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7 錦豹子 楊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痊癒)
38 白日鼠 白勝(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於杭州)
39 小遮攔 穆春(看視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視病人,後病逝於杭州)
41 立地太歲 阮小二(戰死於烏龍嶺)
42 玉幡竿 孟康(戰死於烏龍嶺)
43 兩頭蛇 解珍(戰死於烏龍嶺)
44 雙尾蠍 解寶(戰死於烏龍嶺)
45 矮腳虎 王英(戰死於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戰死於睦州)
47 鐵笛仙 馬麟(戰死於烏龍嶺)
48 錦毛虎 燕順(戰死於烏龍嶺)
49 賽仁貴 郭盛(戰死於烏龍嶺)
50 小溫侯 呂方(戰死於烏龍嶺)
51 九紋龍 史進(戰死於昱嶺關)
52 拚命三郎 石秀(戰死於昱嶺關)
53 跳澗虎 陳達(戰死於昱嶺關)
54 打虎將 李忠(戰死於昱嶺關)
55 白花蛇 楊春(戰死於昱嶺關)
56 病大蟲 薛永(戰死於昱嶺關)
57 摩雲金 歐鵬(戰死於歙州)
58 菜園子 張青(戰死於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孫(死於歙州)
60 聖水將軍 單廷(王玉)(戰死於歙州)
61 神火將軍 魏定國(戰死於歙州)
62 青眼虎 李雲(戰死於歙州)
63 石將軍 石勇(戰死於歙州)
64 霹靂火 秦明(戰死於青溪)
65 險道神 郁保四(戰死於青溪)
66 母夜叉 孫二娘(戰死於青溪)
67 出林龍 鄒淵(戰死於青溪)
68 摸著天 杜遷(戰死於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於青溪)
70 金錢豹子 湯隆(死於青溪)
71 鐵臂膊 蔡福(死於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於青溪)
73 花和尚 魯智深(坐化於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並終老於杭州)
75 豹子頭 林沖(病逝於杭州)
76 病關索 楊雄(病逝於杭州)
77 鼓上蚤 時遷(病逝於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於杭州)
79 混江龍 李俊(詐病於蘇州,後出海,為暹羅國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視李俊,後隨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視李俊,後隨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終老於泰安州岳廟)
83 活閻王 阮小七(終老於石碣村)
84 小旋風 柴進(辭官務農)
85 撲天雕 李應(返鄉)
86 鬼臉兒 杜興(伴李應返鄉)
87 大刀 關勝(後病逝)
88 雙鞭 呼延灼(後抗金陣亡)
89 美髯公 朱仝(後立戰功)
90 鎮三山 黃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遲 孫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遲 孫新(隨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蟲 顧大嫂(隨夫回登州)
94 獨角龍 鄒潤(辭官返鄉)
95 一枝花 蔡慶(返鄉為民)
96 鐵面孔目 裴宣(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閑)
97 錦豹子 楊林(返回飲馬川,受職求閑)
98 神運算元 蔣敬(返鄉為民)
99 神機軍師 朱武(投公孫勝出家)
100 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孫勝出家)
101 小遮攔 穆春(返鄉為民)
102 轟天雷 凌振(仍受火葯局御營任用)
103 玉麒麟 盧俊義(被毒斃於淮河)
104 呼保義 宋江(被毒斃於楚州)
105 黑旋風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於潤州)
106 鐵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詳)
107 智多星 吳用(自縊於宋江墓前)
108 小李廣 花榮(自縊於宋江墓前)
3 星座排行:
星座名 綽號 姓名 英雄來路 取代英雄
(三十六天罡星)
天魁星 呼保義宋江
天罡星 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 智多星吳 用
天閑星 入雲龍 公孫勝
天勇星 大刀關勝
天雄星 豹子頭 林 沖
天猛星 霹靂火 秦 明
天威星 雙 鞭 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廣 花 榮
天貴星 小旋風 柴 進
天富星 撲天雕 李 應
天滿星 美髯公 朱 仝
天孤星 花和尚 魯智深
天傷星 行 者 武 松
天立星 雙槍將 董 平
天捷星 沒羽箭 張 清
天暗星 青面獸 楊 志
天佑星 金槍手 徐 寧
天空星 急先鋒 索 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 戴 宗
天異星 赤發鬼 劉 唐
天殺星 黑旋風 李 逵
天微星 九紋龍 史 進
天究星 沒遮攔 穆 弘
天退星 插翅虎 雷 橫
天壽星 混江龍 李 俊
天劍星 立地太歲 阮小二
天竟星 船火兒 張 橫
天罪星 短命二郎 阮小五
天敗星 活閻羅 阮小七
天牢星 病關索 楊 雄
天慧星 拚命三郎 石 秀
天暴星 兩頭蛇 解 珍
天哭星 雙尾蠍 解 寶
天巧星 浪 子 燕 青
七十二地煞星
地魁星 神機軍師 朱 武
地煞星 鎮三山 黃 信
地勇星 病尉遲 孫 立
地傑星 丑郡馬 宣 贊
地雄星 井木犴 郝思文
地威星 百勝將 韓 滔
地英星 天目將 彭
地奇星 聖水將 單 廷
地猛星 神火將 魏定國
地文星 聖手書生 蕭 讓
地正星 鐵面孔目 裴 宣
地闊星 摩雲金翅 歐 鵬
地闔星 火眼狻猊 鄧 飛
地強星 錦毛虎 燕 順
地暗星 錦豹子 楊 林
地軸星 轟天雷 凌 振
地會星 神運算元 蔣 敬
地佐星 小溫侯 呂 方
地佑星 賽仁貴 郭 盛
地靈星 神 醫 安道全
地獸星 紫髯伯 皇甫端
地微星 矮腳虎 王 英
地慧星 一丈青 扈三娘
地暴星 喪門神 鮑 旭
地然星 混世魔王 樊 瑞
地猖星 毛頭星 孔 明
地狂星 獨火星 孔 亮
地飛星 八臂哪吒 項 充
地走星 飛天大聖 李 袞
地巧星 玉臂匠 金大堅
地明星 鐵笛仙 馬 麟
地進星 出洞蛟 童 威
地退星 翻江蜃 童 猛
地滿星 玉幡竿 孟 康
地遂星 通臂猿 侯 健
地周星 跳澗虎 陳 達
地隱星 白花蛇 楊 春
地異星 白面郎君 鄭天壽
地理星 九尾龜 陶宗旺
地俊星 鐵扇子 宋 清
地樂星 鐵叫子 樂 和
地捷星 花項虎 龔 旺
地速星 中箭虎 丁得孫
地鎮星 小遮攔 穆 春
地嵇星 操刀鬼 曹 正
地魔星 雲里金剛 宋 萬
地妖星 摸著天 杜 遷
地幽星 病大蟲 薛 永
地伏星 金眼彪 施 恩
地僻星 打虎將 李 忠
地空星 小霸王 周 通
地孤星 金錢豹子 湯 隆
地全星 鬼臉兒 杜 興
地短星 出林龍 鄒 淵
地角星 獨角龍 鄒 潤
地囚星 旱地忽律 朱 貴
地藏星 笑面虎 朱 富
地平星 鐵臂膊 蔡 福
地損星 一枝花 蔡 慶
地奴星 催命判官 李 立
地察星 青眼虎 李 雲
地惡星 沒面目 焦 挺
地丑星 石將軍 石 勇
地數星 小尉遲 孫 新
地陰星 母大蟲 顧大嫂
地刑星 菜園子 張 青
地壯星 母夜叉 孫二娘
地劣星 活閃婆 王定六
地健星 險道神 郁保四
地耗星 白日鼠 白 勝
地賊星 鼓上蚤 時 遷
地狗星 金毛犬 段景住
三國人就更多了
劉備字玄德 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孫權字仲謀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趙雲字子龍 樂進字文謙 李典字曼成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夏侯敦字元讓
夏侯淵字妙才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達 郭嘉字奉孝 程昱字仲德 劉曄字子陽
孫乾字公佑 簡雍字憲和 糜竺字子仲 滿寵字伯寧 呂虔字子恪 毛玠字孝先
於禁字文則 馬超字孟起 孫堅字文台 孫策字伯符 程普字德謀 黃蓋字公覆
韓當字義公 祖茂字大榮 朱治字君理 呂範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 張昭字子布
張紘字子綱 太史慈字子義 蔣欽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陳武字子烈 虞翻字仲翔 董襲字元代 許褚字仲康 徐晃字公明 董昭字公仁 張遼字文遠 臧霸字宣高
李通字文達 陳登字元龍 魯肅字子敬 諸葛瑾字子瑜 顧雍字元嘆 張郃字雋乂 許攸字子遠 賈詡字文和 司馬懿字仲達 文聘字仲業 魏延字文長 徐庶字元直
黃忠字漢升 龐統字士元 嚴畯字曼才 陸績字公紀 張溫字惠恕 駱統字公緒
吾粲字孔休 徐盛字文向 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淵 步騭字子山 甘寧字興霸
呂蒙字子明 陸遜字伯言 凌統字公績 馬良字季常 馬謖字幼常 蔣琬字公琰
劉禪字公嗣 廖化字元儉 薛綜字敬文 程秉字德樞 朱桓字休穆 蔣干字子翼
王粲字仲宣 陳琳字孔璋 崔琰字季珪 闞澤字德潤 陳震字孝起 伊籍字機伯
龐德字令明 張松字永年 楊修字德祖 陳群字長文 法正字孝直 孟達字子慶
關興字安國 曹休字文烈 孫翊字叔弼 孫匡字季佐 孫朗字早安 孫韶字公禮
孫靜字幼台 黃權字公衡 劉巴字子初 彭羕字永言 王平字子均 費禕字文偉
傅巽字公悌 劉馥字元穎 張既字德容 李嚴字正方 霍峻字仲邈 董和字幼宰
李恢字德昂 秦宓字子敕 譙周字允南 傅干字彥才 曹丕字子桓 曹植字子建
曹彰字子文 管恪字公明 耿紀字季行 左慈字無放 吉邈字文然 吉穆字思然
趙咨字德度 孫桓字叔武 孫皎字叔明 鄧芝字伯苗 劉永字公壽 劉理字奉孝
丁儀字正禮 丁廙字敬禮 禰衡字正平 吉太字稱平 華佗字元化 王連字文儀
呂凱字寄平 姜維字伯約 曹睿字元仲 夏侯茂字子休 郭淮字伯濟 曹真字子丹
郝昭字伯道 全琮字子璜 諸葛恪字元遜 王雙字子全 辛毗字佐治 宗預字德艷
司馬師字子元 司馬昭字子尚 夏侯霸字仲權 夏侯威字季權 夏侯惠字稚權
夏侯和字義權 曹芳字蘭卿 何晏字平叔 鄧颺字玄茂 李勝字公昭 丁謐字彥靜
畢軌字昭先 桓範字元則 鍾會字士季 鄧艾字士載 諸葛瞻字思遠 曹髦字彥士
曹奐字景明 毋丘儉字仲恭 賈充字公閭 孫峻字子遠 孫綝字子通 孫休字子烈
孫皓字元宗 諸葛誕字公休 羊祜字叔子 劉協字伯和 董卓字仲穎 呂布字奉先
丁原字建陽 伍孚字德瑜 陳宮字公台 袁紹字本初 袁術字公路 鄭玄字康成
孔融字文舉 陶謙字恭祖 劉表字景升 蒯越字異度 蒯良字子柔 陳翔字仲麟
范謗字孟博 孔昱字世元 范康字仲真 檀敷字文友 張儉字元節 岑眰字公孝
劉繇字正禮 審配字正南 袁譚字顯思 袁熙字顯奕 袁尚字顯甫 劉璋字季玉
馬騰字壽成 司馬徽字德操 楊阜字義山 胡邈字敬才 逢紀字元圖 張裔字君嗣
龐德公字山民 蔡邕字伯喈 田疇字子泰 韓遂字文約 馬鈞字德衡 曹爽字昭伯
黃琬字子琰 張魯字公祺 陳珪字漢瑜 秦朗字元明 劉焉字君郎 劉岱字公山
華歆字子魚 何進字遂高 盧植字子干 山濤字巨源 王朗字景興 管寧字幼安
淳於瓊字仲簡 金禕字德偉
紅樓是我的最愛
紅樓夢人物簡介全部
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傳說女媧煉石補天之時,單留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該石自經鍛煉之後,通了靈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見後,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投它入世,成為賈政與王夫人的次子—賈寶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當然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雙方思想不同,且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寶玉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賈探春,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 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
賈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櫳翠庵為尼。
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 「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裡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後落得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賈巧姐,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喬裝打扮帶出大觀園。後嫁給一個姓周的地主。
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後成癆症而亡,史湘雲立志守寡終身。
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僕賴大家為奴。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賈母見了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強,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 」;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保家的痛罵一頓。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
平兒,王熙鳳的陪房丫頭,賈璉之妾。她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女孩兒。雖是鳳姐的心腹,要幫著鳳姐料理事務,但她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著王熙鳳做些好事。王熙鳳死後,王仁和賈環等要把巧姐賣給藩王作使女,是平兒陪伴巧姐逃出大觀園。後來,賈璉把平兒扶了正。
襲人,原名花蕊珠。小時因家裡沒有飯吃,老子娘快要餓死了,才把她賣給賈府做丫環。她一開始服侍賈母,後服侍史湘雲。因賈母恐寶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給了寶玉,寶玉把她改名為襲人。她細挑身子,容長臉兒。她的所做所為合乎當時的婦德標准和禮法對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誰,她的心裡便唯有誰。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博取功名。寶玉挨打後,她乘機在王夫人面前進言,大談寶玉「男女不分」,建議「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 ,嚇得王夫人「如雷轟電掣的一般」。襲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寵信,王夫人把她升為「准姨娘」,被晴雯斥為「哈巴狗兒 」。寶玉出家後,她嫁給蔣玉函。
賈赦,字恩侯。世襲一等將軍之職,賈母的長子。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在他鬍子花白,兒子、孫子一大群時,還看上賈母的丫頭鴛鴦,非要把她收為妾。由於鴛鴦的強烈反抗,賈母又不捨得,他才沒有得逞。但事後,他還是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十
4. 真實或者虛假的神話寶藏傳說 《書中或者電視電影裡面的都可以》
早在1702年,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黃金船隊」就在大西洋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從而留下探寶史上一大遺案。被稱為「沉睡海底的黃金船隊」。
在古代,有一個以南美秘魯為心的印加帝國,十分強盛,京城內所有的宮殿和神殿都是 用大量金銀裝飾而成,金碧輝煌,燦爛無比。後雖有殖民者和探險隊搜尋,卻一直沒找到。被成為「黃金城」。
1952年,有人在靠近約旦河西岸死海附近的一個洞穴里,發現了一個銅卷軸。它上面用希臘語和希伯萊語描述了64處寶藏的藏寶地點。考古學家根據這一銅卷軸上的名冊評估,寶物價值將超過10億英鎊。被成為「死海銅卷軸」。
基德船長是17世紀一個聲名狼藉的大海盜,據稱他曾將價值成百上千萬英鎊的財寶埋在了世界各個地方。1701年,他被英國官員判處絞刑。隨後,他藏在加迪諾島的財寶就被英國官員找到,數量相當於今天的200萬英鎊。到了20世紀,4幅據稱屬於基德的藏寶圖被發現,但並沒有帶來任何發現,專家懷疑這些藏寶圖是偽造的。
此外,許多書和電影都有寶藏為主題的,比如 所羅門王的寶藏、國家寶藏、聖杯寶藏等等。
希望對LZ有幫助。
5. 唐朝盛世的表現
隋朝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統一全國,定都長安,在隋文帝治理下,國力迅速發展。隋煬帝又重新在漢魏洛陽故城以西興建洛陽城。後因開運河、征高麗,無限制地消耗民力和財富,隋朝很快滅亡。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統一中國,建立起大唐帝國。從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到唐玄宗的「開元之治」,經過14O年,唐朝的經濟文化進入了極盛時期。農業生產穩定,公私儲藏豐富,全國水陸交通發達。邊境安定,版圖遼闊,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都和中國有經濟文化上的往來。封建城市空前繁榮,長安城規模巨大,相當於今天西安城的五倍。城內街道整齊,道旁砌有排水溝,路邊種植榆槐和果樹。城南曲江池建築了許多皇室貴族的離宮別院。城裡「三大內」宮殿群,為全市的中心,宮殿壯麗巍峨,建築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峰。今西安市內唐長安城的遺跡仍到處可尋。但正當唐朝達到鼎盛之時,唐玄宗驕奢淫逸,信任權奸,導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從此唐王室開始走下坡路,後來雖曾一度出現中興氣象,但宦官掌權、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最後唐朝在農民起義和宦官藩鎮的爭斗中滅亡,中國又陷入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驪山華清宮
安史之亂是唐代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因此唐玄宗成為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關於他因寵愛楊貴妃而導致禍亂的故事,後來一直是文學作品中的重要題材。而他和楊貴妃住過的驪山華清池也就成了人們最感興趣的古跡之一。驪山在陝西臨潼縣境內,這里的溫泉一向很出名,周、秦、漢、隋都在此建過離宮。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此建「湯泉宮」,玄宗開元年間又加擴建,天寶六載(公元747年)改名華清宮。華清宮規模很大,遍山松柏花木,亭台殿閣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還設置了許多政府部門和公卿邸宅。溫泉池也大大增加,皇帝後妃百官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湯池。除了唐玄宗所用的九龍湯和楊貴妃用的貴妃池以外,還有長湯16所。宮內湯池用美玉寶石鑲砌,中央雕玉蓮花,溫泉水從蓮花中噴出。湯池面積很大,有時玄宗還坐著小船在池內游戲。從開元末年起,唐玄宗幾乎每年十月都帶著主要官員去華清宮,年底才回長安城。安史之亂爆發前夕,杜甫從長安回奉先縣探家,路過驪山,親眼見到滿山的蒸氣,聽到宮內傳出的音樂,感慨萬端,寫下了他最著名的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道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兩句千古名言,流露了大亂即將來臨的預感。安史之亂中,華清宮遭到叛軍洗劫,大部分宮殿被燒毀。中唐以後愈趨荒涼冷落,因此它又成為統治者荒淫敗國的歷史見證。現華清池已經過修繕,仍有「貴妃池」和「九龍湯」,吸引著中外遊客來此發懷古之浩嘆。
唐代是中國封建文化最繁榮的時期,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儒道佛三教並行於世。各種西方宗教如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相繼傳入中國。史學、地理學、天文歷法、醫學、建築等方面都取得了高度成就。中國古典詩歌更是跨入了黃金時代,不但數量眾多,作者廣泛,而且在藝術上成為後世不可企及的典範。雕塑、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也都以宏偉的氣魄和精湛的技藝表現了大唐帝國盛大赫烈的氣象。
從美術來看,敦煌莫高窟、唐墓壁畫、昭陵六駿都是世界藝術史上的瑰寶。
敦煌莫高窟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和咽喉要道。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僔〔zūn尊〕和尚在敦煌鳴沙山創建了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到武則天時已有千餘個窟龕。現尚存歷代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這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藝術寶庫。19OO年,在莫高窟內又發現了藏經洞,從這個封閉了900年的洞里找到許多經卷文書,織綉、畫像、文物共五萬多件,其中有各種古代民族文字的寫本。文物圖書的年代包括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十個世紀。這是本世紀初震驚中外學術界的一件大事。自從藏經洞打開後,研究敦煌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敦煌學」這門學科。
莫高窟主要的藝術創作是泥塑和壁畫,二者融為一體,是一大特色。彩塑大體經過三個藝術發展時期,第一是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個朝代。大多用高浮雕,造型厚重,手法簡朴,人物一般直立或端坐,動態較少。第二是隋唐極盛期,每個窟龕都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以3到11軀不等。最高的佛像是北大像,達33米,次則是南大像,高26米。菩薩像漸由早期的男相變為女相,姿態自由,身材勻稱,肌膚細膩,裝飾華麗,製作極為精細。天王力士比例協調、勇武有力、精神飽滿。雖然塑造的總是那幾個人物,但體型、面相、神態千差萬別。造型敷彩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藍本,又適當誇張,如佛弟子迦葉的老成持重,阿難〔nuó挪〕的聰明俊秀,都刻畫得極有個性。而且每個人物都成為獨立的造型,不像早期塑像那樣貼著牆壁。衣紋塑造也不像早期那樣僅用陰刻線條表示,而是極其寫實,表現出衣褶重疊,有逼真的立體感和質感。細部處理多用彩繪和金箔裝飾,色彩對比強烈。同時克服了隋以前人物頭部過大、身體僵硬的通病,肌體勻稱,動作自如。第三個時期是衰落期,包括五代到元等朝代,氣魄已遠不如唐代,形象也較單調。
莫高窟中壁畫的發展與彩塑大致同步。早期壁畫中除佛像外,有許多情節性的佛教故事畫,大多表現釋迦牟尼前世捨己救人的悲慘場面和自我犧牲精神。不少故事只能在敦煌壁畫中見到。基本造型手段是採用我國傳統的線描,線條粗壯有力,比較簡單。北魏以前人物衣冠服飾同彩塑一樣,明顯保留印度、波斯的風習。有時還用來自西域的明暗暈染法表現立體感。北魏晚期以後,變為傳統的繪畫染色法,形成「中原式風格」。隋唐時期壁畫內容主要是圖解佛經,其中凈土宗在壁畫中表現得最多。畫上的凈土世界極其富麗美妙,有金銀琉璃裝飾的樓閣,大如車輪的蓮花,表演優美舞蹈的伎樂飛天,這種樂觀美滿的生活和北朝壁畫中苦行禁慾的精神,無疑具有極大的差別。許多畫面中還夾帶表現了當時社會的生活和生產,富有生活氣息。唐代壁畫人物造型豐富多樣,生動活潑,尤其是飛天,不但形象美麗豐滿,線條流暢飄逸,而且成排成行雙雙對對在浮雲中遨遊穿行。色彩的鮮明燦爛,境界的開闊,氣魄的宏大和構圖的復雜都遠非北朝可比。盛唐是中國壁畫史上的頂峰時期,宋以後的洞窟壁畫便黯然失色,與彩塑一樣進入了衰落期。
唐墓壁畫
除了石窟壁畫以外,唐代壁畫保留下來的還有墓室壁畫,目前發現的有乾陵附近出土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墓壁畫,保存較好。章懷太子李賢,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次子,懿德太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顯的子女,都被武則天處死,後來遷到乾陵陪葬。章懷太子墓中壁畫總計400多平方米,有50多幅。著名作品如「禮賓圖」、「馬毬圖」、「狩獵圖」、「觀鳥撲蟬圖」等,都是壁畫中的珍品。懿德太子墓規模較大,墓內遍布壁畫,其中「宮城圖」、「儀仗圖」、「鷹犬圖」、「執扇宮女圖」等,很有特色。永泰公主墓壁剝落嚴重,其中「宮女圖」保存較完整,可稱傑作。這些畫展現了唐代宮廷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接待外國使者的情景,有騎馬出獵的隊伍,有比賽馬球的場面,有皇帝出行的儀仗,有富麗堂皇的宮殿,畫面色彩濃重,人數眾多,氣勢雄渾。而表現宮女生活的壁畫則能以細致的筆觸、多變的構圖刻畫出人物的各種神態,以及宮廷中悠閑寧靜的氣氛。
昭陵六駿
唐代的石雕除龍門石窟以外,唐代帝陵前的動物石刻也有世所罕見的佳作。如獻陵前的犀、虎等巨大動物石雕,造型雄毅剛健、意氣昂揚,雕刻風格渾厚粗獷。武則天母楊氏的順陵前有30多件動物石刻,其中走獅和獨角獸一對,體型龐大,氣勢雄偉,極其威嚴有力,藝術價值很高。昭陵石刻更是精美絕倫。唐太宗的昭陵在陝西禮泉縣渭河以北九峻〔zōng宗〕山上,與外界隔絕。陵區面積達30萬畝,主陵周圍有功臣陪葬墓162座。昭陵博物館內展出大量從墓區發現的文物。其中「昭陵六駿」最為著名,這是六塊青石浮雕,各高2.5米,寬三米,分別起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guā瓜〕」、「白蹄烏」。六駿姿態生動,造型異常優美雄俊,神情各異,有的似乎能與養馬人交流感情,據說這是唐太宗所騎的六匹戰馬的雕像。其中「颯露紫」和「拳毛�」二駿於1914年被盜運到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其餘都陳列在西安市內的陝西省博物館。
唐代的書法也達到極高的水平。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已成為後人學習書法最重要的範本。張旭、懷素的狂草如鬼神變化,筆法難以窺測。李邕、孫過庭學習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書和草書,都名冠一時。他們的筆跡有一部分被刻在石碑上留傳下來,西安碑林收存最多。
西安碑林
在市內原文廟所在地,現為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石碑數量居全國之首位,有七座大型陳列室、七座游廊和一個碑亭,自漢至清歷代碑碣共2300餘件。碑林內所藏唐代重要碑刻有:唐文宗時的開成石經,唐德宗時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玄宗的石台孝經,懷素、張旭的《千字文》草書碑,楷書有歐陽詢的《皇甫誕碑》、虞世南的《夫子廟堂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行書名碑有顏真卿的《裴將軍爭座位稿》等等。此外,懷仁和尚把王羲之的字收集在一起,摹刻成《大唐三藏聖教序》,又稱千金帖,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偉大詩人。祖國的名山大川留下了他們的許多蹤跡,如今也成為重要的名勝。其中馬鞍山的採石磯、李白墓,成都的杜甫草堂、杭州的白堤和龍門白居易墓,都是著名的古跡。
馬鞍山採石磯
李白漫遊江南時,寫下了許多歌詠山水的名篇,廬山、天台山、九華山瑰奇明秀的風光因他的詩筆而格外生色。他特別喜愛牛渚磯,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的採石磯,這里遙對天門山,長江到此,水流被兩山峭壁夾峙,更加湍急,李白著名的《橫江詞》、《望天門山》等詩篇寫的就是這里的景色。採石磯上現有太白樓,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樓上有畫著太白漫遊採石磯的屏風太白游蹤圖,以及黃楊木雕的李白像。採石磯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塊突出的石台,傳說李白醉酒,從這台上跳下江去捉月,所以名捉月台。又傳他在這里捉月溺死後,衣冠落在江中,漁民撈起,建成衣冠冢。其實李白是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病死在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家的,葬在安徽當塗縣龍山東麓。因他生前喜歡龍山對面的青山,後來他的好友范倫的兒子范傳正到這里當觀察使,找到李白的兩個孫女,知他遺願葬在青山,便將墓遷到青山西麓,並親自在墓前立碑,撰寫碑文,在墓旁建「李白祠」。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由華州來到成都,第二年在浣花溪畔營建居室,共住三年零九個月,作詩247首。按前人的考證,杜甫草堂大約在浣花溪西,萬里橋南,西郊碧雞坊石筍街外,北望可見西嶺,大約佔地一畝。附近只有八九戶江村人家,環境非常幽靜。杜甫在這里過了一段較為平靜而舒暢的生活,寫了不少描寫草堂附近四季景色的詩篇,人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寫於這一時期。杜甫原來的草房早已不存,五代前蜀詞人韋庄等人在舊址重建茅屋,北宋元豐年間在這里建祠堂,後經歷代擴建,奠定了現在的規模。一共有大廨(xiè謝)、詩史堂、工部祠三重古雅的廳堂。工部祠東側竹林深處,有清代果親王所寫的「少陵草堂」石碑亭,是一座圓頂茅草亭,十分簡朴。工部祠的建築將紀念祠堂與園林藝術融為一體,里邊翠竹、紅梅、杜鵑、秋桂應時開放,荷池水檻、曲橋溪流、花徑亭榭,十分幽雅。
杭州白堤和龍門白居易墓
白居易在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任杭州刺史。第二年江南乾旱,他疏浚六井,整修井壁,使井水充足。次年又增築湖堤,竣工後還寫了一篇《錢塘湖石記》,將管理湖水的辦法刻在石上,留給後來的杭州刺史。他在杭州三年,寫下了個少歌詠西湖的著名詩篇,這些作品與他興修水利的功績同樣不朽。現在杭州西湖上有一條白堤,從孤山通向斷橋,就是白居易當初最愛去的地方,原名白沙堤,後人為了紀念他,改稱白堤,但並不是白居易所修築的那條湖堤。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陽,與龍門香山如滿和尚結為香火社,經常來往。他穿著白衣,拄著鳩杖,自稱香山居士,還用自己的家財開鑿了龍門八節石灘。75歲去世,遺囑不歸故鄉,葬在香山如滿法師的舍利塔旁。現在洛陽龍門東岸香山有白少傅墓,因他在洛陽時任太子少傅,所以這樣稱呼。
唐詩深受歷代人民喜愛,不少古跡就因為一首唐詩而揚名天下。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武昌的黃鶴樓和蘇州的寒山寺。
黃鶴樓
在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相傳建於三國吳黃武年間。關於這座樓的來歷,有不少神話。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有一個姓辛的人在此賣酒,特別照顧常來喝酒的一個道士,不收他的酒錢。道士在離開這里之前,用桔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說:「酒客來,拍拍手,鶴就會下來飛舞。」辛氏因此致富。10年後,道士重來,用笛聲召喚黃鶴下壁,跨鶴飛去。辛氏便建了這座樓。盛唐詩人崔顥來此,題了一首著名的《黃鶴樓》詩說:「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登樓憑眺,本想吟詩,看見崔顥的題詩,覺得難以超過,便嘆息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從此黃鶴樓更加聲名大震,歷代屢次重建,愈修愈美,勝似仙宮樓閣。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因失火被毀。現已在舊址再度重建。
寒山寺
在蘇州閶門外楓橋鎮。相傳唐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從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把原來建於梁天監年間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為寒山寺。這座寺院屢建屢毀,現存建築是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重建的。寒山寺之出名主要是因唐天寶年間詩人張繼寫了一首著名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詩中描寫夜泊姑蘇城外楓橋,面對江中月色,點點漁火,聲聲烏啼,令人難以入寐的情景,這時半夜裡從寒山寺傳來的鍾聲,更觸動了客子的愁思。詩境優美含蓄,尤其是寒山寺的夜半鍾聲,為這寂靜而蕭疏的秋夜平添了無限雋永的韻味。從此以後詩韻鍾聲,千古流傳。近年來,每當除夕午夜,常有許多日本客人專到這里來聽鍾。
唐代散文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中唐古文運動,創造了適宜於說理敘事抒情的新散文。北宋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繼他們之後,把散文推向新的高潮。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遂被奉為中古散文的典範。紀念韓愈和柳宗元的祠堂也成為重要的名勝。
韓文公祠
韓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詩人。曾兩次被貶到嶺南(今廣東)。第一次因上書唐德宗,請求寬免農民的賦稅,被貶到廣東陽山任縣令。他在陽山能體察民情,斷案公正,深受百姓愛戴。陽山城北的牧民山後來因此而改名為賢令山。山腰有一座石灰岩溶洞,因韓愈常和青年士子來此游息吟詩,所以名為游息洞。洞前有線刻的韓愈畫像碑。洞口崖壁布滿歷代詩刻。洞外山坡上有一片石叢,中有一塊巨石,上刻「千巗表」三個大字,是韓愈手跡,旁邊還有韓愈署名的銘語:「萬石叢中,巍然獨尊,與歲寒君,相契無言。」意思是說這塊岩石在萬石叢中的尊雄之狀,可稱千岩之表(表即突出的意思)。它的精神和歲寒的松柏一樣,彼此是如此默契。此外,韓愈還曾從陽山上溯連州,為貶到那裡的名士王仲舒所建的亭作記,命名為「燕喜亭」。現燕喜亭仍在廣東連縣城東,前傍海陽湖,後靠中峰山,周圍景色清雅。
韓愈第二次被貶是因為上表諫阻唐憲宗把佛骨迎進宮內。這次貶到潮州,僅八個月。潮州韓文公祠建於北宋咸平年間,以後歷代重修。祠堂座落在潮州城東的筆架山麓,面臨韓江。前後共兩進院落。內有40多塊石刻碑記,其中最著名的是蘇軾所撰的《潮州韓文公廟碑》,這是蘇軾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四句話概括了韓愈一生的品格和德業,以及他的學說和文章在中國思想史及文學史上的地位,准確精闢,極有氣勢。潮州韓文公祠也因這篇文章而更加出名。
柳侯祠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唐順宗永貞年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集團,大力推行改革。但永貞改革七個月就失敗了,他被貶到永州(今湖南零陵縣),10年後調回京師,隨即又調為柳州刺史。最後死在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裡,根據當地民俗設立教令和禁令,設法解決當地窮人用子女當抵押借錢的問題,使上千人回家,免作奴婢。他還指點了不少考進士的文人,對當地的開化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去世以後,韓愈為他寫了著名的《柳子厚墓誌銘》。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柳州人民為紀念柳宗元,建了一座羅池廟。韓愈又為之撰寫《柳州羅池廟碑》,碑後附詩一篇。宋徽宗追封柳宗元為文惠侯,羅池廟改名為柳侯祠。現存建築是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建的。祠周圍已辟為柳侯公園。祠前的「柑香亭」,傳說是柳宗元講學、會客、種柑的地面。祠內有著名的「荔子碑」,即韓愈所撰羅池廟碑,因羅池廟詩第一句「荔子丹兮蕉黃」而得名。碑文是蘇軾的手跡,所以稱為「韓詩蘇書柳事碑」。另有「龍城石刻」,傳說是柳宗元的手跡。祠堂附近還有柳宗元的衣冠冢,青石砌築,周圍青松翠柏,庄嚴肅穆。
唐代佛教盛行,龍門、敦煌石窟主要是唐代佛教藝術的結晶。此外,著名的遺跡還有四川的樂山大佛,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等。
樂山大佛
在四川樂山市東凌雲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處。相傳唐代僧人海通因為看到山前江水奔騰,時常翻船,便倡議鑿山為佛,以鎮水妖。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最後由川西節度使韋皋於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成,前後歷時90年。大佛頭與山齊,雙手撫膝,足踏大江,據說通高71米,頭高14.7米,肩寬28米,眼長3.3米,耳長七米。耳朵中間可並立二人,頭頂可置圓桌,腳背上可圍坐百餘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所以俗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刻成後通身彩繪,原來建有13層樓閣,名叫大像閣,明末毀於戰火。1986年2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和四川測繪研究所的專家曾對大佛作過精確的測量,得出的數據是:大佛從頭到腳高58.7米,頭上發髻共有1200個。於是產生了樂山大佛矮了12米的說法。但文物界認為樂山大佛的身高應包括現已不復存在的蓮花寶座在內。有趣的是,專家們還測出:在1—3月的枯水期,大佛頭頂到水面的高度大致是72米。這就是說,如果蓮花寶座存在,它的基底應在枯水期的水面附近。
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小雁塔是唐代佛寺建築的遺存。大雁塔在西安市南四公里處的慈恩寺西院,建於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玄奘取經回國後,從弘福寺移到這座寺里專譯佛經,創立法相宗,並倡議修建大雁塔,貯藏從印度帶回的經像。建塔時,他親自擔筐運送磚石。塔基仿照印度韃櫬〔chèn襯〕國佛塔的樣式,作塔五層,最下一層作雁形。塔的最上層原來有太宗所作《大唐三藏聖教序》碑,褚遂良書寫,稱「雁塔聖教」,是書法中的精品,現嵌在塔下南門洞兩側壁間。大雁塔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是唐三藏放經的經塔以外,還因為這里地近風景區曲江,唐代詩人凡來長安,都要登塔憑眺長安風光,吟詩抒發感想。一部《全唐詩》中,與它有關的作品不勝枚舉。這座塔在唐代還是進士金榜題名的地方。唐朝設科舉進士,進士科最難考,錄取人數很少。考中進士的人先在曲江舉行宴會,叫做曲江會。然後集中到慈恩寺,推舉擅長書法的人把考中者的名字刻在磚上。「慈恩題名」也成為後人愛模仿的一件風雅之事,現在慈恩寺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題名的碑石。小雁塔在大雁塔附近,原來是唐代著名佛寺大薦福寺的佛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四角的密檐式磚塔,塔身寬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形成秀麗的流線形輪廓。這座塔經歷過70多次地震,原高15層,塔頂震毀,剩13層。據底層門楣上明代人王鶴的題字說,明成化末年長安地震時,小雁塔從頂到底,中間裂開一尺來寬的大縫,塔身分為東西兩半。到正德末年冉次地震時,裂縫一夜之間又合在一起。現在仍可看出明顯的痕跡,遊人到此,無不稱奇。
隋唐時期的建築,完整保留下來的不多,所以大雁塔、小雁塔彌足珍貴。此外,五台山的佛光寺和南禪寺,也以唐代木構建築聞名於世。
佛光寺
在我國以及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寺初建於北魏,現仍保存有北魏的磚塔、唐代以及金元明清的各朝建築。東大殿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時所造,建在岩石上,後部柱子的基礎是鑿山時預留出來的,極其堅固,有很強的抗震能力。大殿台基很高,殿檐伸出深遠,檐下外柱有古樸的斗拱承托梁架。斗拱體型很大,結構復雜,高度約為柱高的2/5。檐部轉角處加長角梁後尾,利用這一根懸挑的木構件,保證檐頭前端不向下沉陷,設計非常科學,在我國木結構建築中不多見。殿頂上的脊獸都是黃綠色琉璃瓦燒制,正吻為一對高大的琉璃鴟〔chī吃〕尾。整座大殿氣勢雄偉,規模宏大。
南禪寺
在山西五台縣西南的李家莊,是一座鄉間小廟。大殿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佛光寺東大殿還早,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唐代木構建築。殿前月台寬敞,整體梁架結構簡練。1974—1976年對大殿進行落架大修時,發現殿內兩根最大的木構件早已劈裂彎垂,施工中將屋頂上的瓦件泥背拆除後,西邊的大梁自動彈回,拆卸後經反轉壓平,即完全恢復平直。東邊的大梁經反轉壓平,仍有些彎曲。歷經1200年的木構件仍能保持這樣的彈性,令人驚奇。此外,梁架最上部有一個三角形人字架,榫接仍相當牢固,這說明唐代建築在頂部使用三角人字架已經普及到偏僻的山村,由此也可見出當時建築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廣州光孝寺
在廣州市內,是嶺南古剎勝地。寺址原是西漢時南越王趙建德的故宅,三國時改建為寺。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才改名為光孝寺。從東晉到唐代,印度高僧到寺內講法的很多。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得到五祖弘忍秘傳的衣缽後,逃到嶺南,在獵戶中藏了16年,怕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找到他奪回衣缽。儀鳳元年(公元676年),他到此寺聽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恰逢風吹幡動,有兩個僧人便爭論起來。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慧能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自己心動。此話頓時驚動眾僧。印宗過來問明是禪宗法嗣,便拜他為師。慧能既已公開自己的身份,當時就剃發受戒,公開傳播禪宗,正式成為禪宗六祖。從此禪宗分出南北兩宗,南宗以慧能為初祖。神秀在北方稱北宗。由於南宗支派繁衍,其宗旨最合中國士大夫的口味,因而成為中國佛教中影響最大的宗派。現光孝寺內的建築多數與紀念慧能有關。如六祖殿內有2.5米高的慧能坐像。殿東的碑廊內,有六祖像碑等石刻,提供了研究六祖和南宗的重要資料。睡佛樓下層設有風幡堂,建於儀鳳元年,即為紀念慧能論風幡而設。大殿後面菩提樹下有瘞〔yì益〕發塔,慧能在此剃發受戒後,寺住持僧法才將他剃落的頭發埋在樹下,建了一座高7.8米的磚石小塔。
光孝寺內還有兩座我國現存最古的鐵塔。是五代南漢國所建。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4年),南漢主劉�〔chǎng廠〕的太監龔澄樞和鄧三十三娘捐造西鐵塔,原為四角七層,現僅存三層。大寶十年劉�捐造東鐵塔,每層都刻有盤龍和佛像,計有一千多尊佛像,遍體飾金,又稱為「塗金千佛塔」,雕刻和冶煉技術十分高超,保存也很完整。寺內還有一座建於唐寶歷二年(公元826年)的石經幢,名為大悲幢。是光孝寺內最早並有可靠年代記載的石刻。
6. 名字大全男孩
最佳的姓名,傳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蘊含了人的精、氣、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人體符號,而且對人的情緒、智力、婚戀、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給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領和方法,還是自己起為好,因為只有你們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們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說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個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過,另一方面,古語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膚發父母所賜,故為人子,應懷感恩之心。",雖然現在我們一般不說這個了,但做為父母的我們,孩子的名字還是自己起更加有意義:
一.給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則:
1、音韻的靈動力:名字念起來會產生聲音的磁場,好的名字悅耳,不佳的名字會形成干擾,不少藝術家或作家都會另外取一個名字或另取字型大小,如:張大千(原名張員)。好名字不僅會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認同。
2、避免諧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幫寶寶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來是否有不雅的諧音,以免日後徒生困擾。如:吳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蟲)。最好是名字取好後,多念幾遍,看看聽起來是否流暢。
3、注意字義: 父母若想為孩子取名字,必須先了解字的意義,因為有些字並不常見,或者換了旁側的部首,卻意義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閱康熙字典確定字義。
4、八字: 有些是參考寶寶的八字來幫寶寶取名,即利用八字來了解寶寶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陰陽協調、五行均等,再借著取名來調和、改善寶寶的運勢。幫寶寶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盤、再參考格局、筆畫,最後找出合適的字義。比如由八字得知寶寶個性任性刁蠻,建議可用,如:理、德、修、維,來修飾孩子的個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時,常會因生肖來選擇字,如:龍年時男生常取名為龍。或者某些生肖,適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歡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寶寶,可以選擇:哲、啟、善、唯等字。
6、單名: 一般而言,單名好記且響亮,但是就單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則不適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號作為輔助,如:孫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筆畫的八十一靈動: 可分別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的八十一靈動,並觀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剋關系。總格24、25、29、31、32、33、35(這樣的筆畫數格局很不錯,但人生有較多波瀾重疊)37、39、41、45、47、48(這樣的筆畫數是不錯的格局,有這樣筆畫數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難,開創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筆畫中算得,五格的筆畫可算出相應的五行,接著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間相生相剋與吉凶關系,取名字時,最重要在於五行是否協調,再者才是筆畫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間的組合並系。取名字時可參考康熙字典的字義和筆畫,因為有些字必須以偏旁部首來算,才能得到正確的筆畫。
二,基本要領: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譜規定必須使用)加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三個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單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兩個有特定意義的字,組成四個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義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節,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國慶日出生的用「國慶」「建國」「建華」;
3,孩子出生的時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曉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點:如「京生」「津生」「滬生」「渝生」;
5,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偉」,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盡量不用多數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盡量不用多數人容易念錯的生辟字,以避免難認;
3,盡量不用筆畫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難寫;
4,盡可能使用好聽的褒意詣音,不用不順耳的貶意詣音;
5,盡可能使用多音調,即三個字避免同一聲調,念起來響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疊音。
五,具體建議:
1,買本相關的書,了解一些命名數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剋的知識。
2,如果憑想像實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現在給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個字的名,即父母兩人的姓加上兩個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純子」等,四個字的
名不易重名,別具一格,好處多多,將逐步流行。
4,一般來說,男孩取名用字應含陽鋼之氣:如「英」「強」;女孩取名用字應含賢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時男女反用則孩子長大後各方面都比較優秀。
總而言之,取名的總體原則是:好聽、易記、畫簡、雅緻、義深。
下面是很多好聽的男孩的名字,說不定其中就有適合你們孩子的名字:
辰逸 (讓人覺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誠意」二詞同音)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不喜歡上面的哪個還可以選這個,意思相同)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燁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傑(英俊傑出)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偉奇(偉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讀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潔(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潔:整潔)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越澤 (澤:廣博的水源)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意思同上)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子軒 (軒:氣度不凡 )
睿淵 (睿智;學識淵博)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天磊 (磊:眾石累積 )
紹輝( 紹:繼承 輝:光輝 )
浩南 (浩:浩大 )
澤洋 (廣闊的海洋 )
鑫磊 (鑫:財富 )
鵬煊 (煊:光明,讀xuān )
博文 (文韜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強 (昊:蒼天,蒼穹 )
越澤 (越過廣闊的水源 )
旭堯 (旭:旭日 堯: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偉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騫 (騫:高舉,飛起 )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風華 (風華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輝 (輝:光明 )
偉誠 (偉:偉大 誠:誠實 )
明軒 (軒:氣度不凡 )
紹輝 (輝:輝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健柏」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
英傑(英俊傑出)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燁霖 (燁:光明)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燁華 (燁: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正豪 (豪:豪氣)
昊然 (昊:蒼天,蒼穹)
明傑 (明智,傑出)
立誠 (誠:誠實)
立軒 (軒:氣度不凡)
立輝 (輝:輝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華 燁: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正豪 豪:豪氣
昊然 昊:蒼天,蒼穹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明傑 明智 傑出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燁霖 燁:光明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國豪(國人因它而自豪)
偉奇(偉大、神奇)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英傑(英俊傑出)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鑫鵬 鑫:財富 鵬:比喻氣勢雄偉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聰 展鵬 笑愚 志強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淵 思淼
曉嘯 天宇 浩然 文軒 鷺洋 振家 樂駒 曉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錦程 嘉熙 鵬飛 子默 思遠 浩軒 語堂 聰健
7. 大駿財富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屬於刑事犯罪,建議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零七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第一百零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8. 太閣立志傳5劇情任務怎麼過啊,詳細點的有嗎,追加10財富!
誰的劇情啊
歷史事件發生條件
主人公篇
一,羽柴秀吉
與寧寧結婚
1,木下藤吉郎在織田家。
2,桶狹間之戰擊敗今川家。
3,沒有其他妻子。
4,木下小一郎為浪人身份。
5,前田利家在織田家。
今浜城改名
1,羽柴秀吉在織田家。
2,秀吉的據點在今浜城。
3,秀吉為城主以上身份。
秀吉播磨赴任
1,羽柴秀吉在織田家,為城主以上身份。
2,毛利家大名為毛利元就/毛利隆元/毛利輝元。
手取川之戰
1,織田家和上杉家存在。
2,羽柴秀吉城主以上身份。
3,秀吉的據點在今浜。
4,柴田勝家國主以上身份。
本能寺之變
1,毛利家大名為毛利元就/毛利隆元/毛利輝元。
2,織田家與德川家為同盟關系。
3,武田家不存在。
4,羽柴秀吉所屬據點播磨,身份城主以上。
5,明智光秀為城主以上身份。
6,柴田勝家為城主以上身份。
7,織田信孝、織田信雄、織田信忠是織田家的直臣。
8,織田家領有攝津、北近江、南近江、山城、美濃、尾張、越前、丹波、播磨全境。
9,織田家與毛利家處於敵對狀態。
10,可以攻擊到毛利家的城。
11,宇喜多家不存在或者從屬於織田家。
12,黑田如水在羽柴秀吉手下。
13,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在毛利家。
秀吉謀反
1,羽柴秀吉領有播磨一國。
2,室町幕府滅亡。
3,明智光秀為城主以上身份。
4,伊賀眾存在。
二,服部半藏
三河一向一揆
1,本願寺家與德川家存在。
2,服部半藏和石川五右衛門為伊賀眾。
3,本多正信、渡邊守綱、夏目吉信在德川家。
4,德川家康領有三河全境。
三方原之戰
1,伊賀眾存在,當主百地三太夫。
2,武田信玄開始上洛。
3,武田家、德川家、織田家、足利家存在。
4,今川家滅亡。
5,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6,德川家和武田家沒有同盟。
7,德川家康居城為浜松。
8,武田家領有甲斐全境。
長蓧之戰
1,伊賀眾存在,當主百地三太夫。
2,三方原之戰結束。
3,德川家、織田家、武田勝賴家存在。
4,長蓧城城主為奧平信昌,部下有烏居強右衛門。
5,德川家康居城為浜松。
6,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7,德川家和武田家沒有同盟。
8,武田家領有高天神城、駿府城、二俁城。
信康切腹
1,伊賀眾存在,當主百地三太夫。
2,長蓧之戰結束。
3,1570年以後。
4,德川家、織田家、武田勝賴家存在。
5,石川數正在德川家康。
6,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7,德川家和武田家沒有同盟。
天正伊賀之亂
1,伊賀眾存在,當主百地三太夫。
2,服部半藏身份為伊賀上忍、武田家存在。
3,織田家領有伊勢·志摩。
4,伊賀眾不從屬於織田家。
5,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本能寺之變(神君穿越伊賀)
1,服部半藏為當主,伊賀眾從屬於德川家。
2,安土城完工。
3,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4,武田家滅亡。
5,織田信長居城在南近江。
6,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為城主以上身份。
7,羽柴秀吉居城在播磨。
8,明智光秀居城在丹波、北近江、南近江。
9,織田信孝、織田信雄、織田信忠在織田家。
10,織田家領有攝津、北近江、南近江、山城、美濃、尾張、越前、丹波、播磨全境。
11,德川家康居城在駿河、遠江、三河。
12,德川家康領有遠江全境。
13,茶屋四郎次郎身份為商人。
14,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在德川家。
三,納屋助左衛門
秀吉之初會
1,上司是今井宗久。
2,織田信長准備在墨俁築城。
3,木下藤吉郎在織田家。
助左衛門之獨立
1,今井宗久是當主,助左衛門是當主。
遠航呂宋
1,從今井宗久處獨立。
2,擁有遠航呂宋的能力。
御用商人就任
1,遠航前往呂宋。
2,購入呂宋壺。
3,秀吉城主以上身份。
四,九鬼嘉隆
信長之初會
1,九鬼嘉隆身份為水夫以上。
2,墨俁城築成。
3,熊野水軍存在。
4,織田信長是織田家的大名。
5,今川義元死亡。
6,織田家和齋藤的關系為普通以下。
7,熊野水軍從屬於北田家。
九鬼嘉隆奪權
1,熊野水軍存在。
2,水軍技能4級以上,合計技能級別30以上。
3,船頭以上身份。
4,水軍砦內有親密度高的海賊眾。
關原之戰
1,九鬼嘉隆為頭領身份。
2,熊野水軍的總據點在鳥羽砦。
3,滿足關原之戰的條件。
4,九鬼守隆家與熊野水軍為同盟關系。
海外貿易
1,九鬼嘉隆為熊野水軍頭領。
2,具備大型船建造能力。
3,角屋七郎次郎為角屋當主。
4,據點的大型船數量超過50。
五,柳生宗嚴
上泉信綱來訪
1,箕輪城之戰已發生,1560年之後。
2,上泉信綱、疋田豐五郎下野。
3,寶藏院道場存在。
無刀取開眼
1,劍術師匠上泉信綱。
2,持有新陰流印可狀。
3,聽過冥想的傳聞。
4,武藝技能星級。
5,冥想經驗值6000以上。
柳生新陰流興起
1,無刀取開眼。
重大事件篇
本能寺之變
共通
1,安土城建成。
2,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3,武田家不存在。
4,足利義昭為浪人身份。
5,羽柴秀吉領有播磨。
6,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為城主以上身份。
7,織田信孝、織田信雄、織田信忠為織田家直臣。
8,織田家領有攝津、北近江、南近江、山城、美濃、尾張、越前、丹波、播磨全境。
德川家康
1,滿足本能寺之變共通條件。
2,德川家康居城在駿河、遠江、三河。
3,德川家康領有遠江全境。
4,茶屋四郎次郎身份為商人,從屬於德川家。
5,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服部半藏在德川家。
柴田勝家
1,滿足本能寺之變共通條件。
2,上杉家存在。
關原之戰
共通
1,德川家康居城在江戶城。
2,德川秀忠據點在江戶城。
3,本多正信在德川家。
4,德川家領有二條城/伏見城。
5,福島正則、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細川忠興、豐臣秀賴、上杉景勝、宇喜多秀家、毛
利輝元、小西行長、真田昌幸大名家存在。
6,石田三成在豐臣家。
7,石田三成居城在佐和山城。
8,直江兼續在上杉家。
9,豐臣秀賴居城在大坂城。
10,主人公不是烏居元忠。
德川家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立花宗茂家存在。
德川秀忠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本多正信在大名居城。
石田三成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島清興配下。
黑田如水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黑田長政居城在中津城。
3,大友義統、田原親賢為浪人。
福島正則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福島正則居城在清州。
毛利輝元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毛利家與吉川家為同盟。
上杉景勝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上杉景勝居城在會津若松城。
小西行長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小西行長居城在宇土城。
島津義弘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島津豐久配下。
3,島津義弘居城在內城。
真田昌幸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真田昌幸居城在上田城。
3,真田信幸居城在沼田城。
4,真田信繁配下。
長宗我部盛親
1,滿足關原之戰共通條件。
2,長宗我部盛親居城在岡豐城。
大坂之戰
共通
1,豐臣家、德川家存在。
2,關原之戰發生。
3,鍾銘事件發生。
個人事件篇
結城秀康
秀康復歸
1,1593年以後。
2,結城秀康是豐臣秀吉養子。
3,德川家、豐臣家存在。
4,結城秀康在豐臣家時間超過700天。
前田利家
賤岳之戰
1,本能寺之變發生。
2,柴田家領有金崎城。
3,上司是柴田勝家。
蜂須賀小六
墨俁築城
1,蜂須賀小六為浪人。
2,織田家存在。
3,齋藤家存在。
4,織田家和齋藤家非同盟關系。
5,今川義元死亡。
6,木下藤吉郎、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在織田家。
竹中半兵衛
竹中半兵衛調略
1,織田家、齋藤家存在,非同盟關系。
2,竹中半兵衛、木下藤吉郎、安藤守就存在。
3,竹中半兵衛在齋藤家,身份家老以下。
德川家康
跡目爭論
1,關原之戰發生。
2,德川秀忠未及時抵達關原參戰。
3,結城秀康、德川秀忠、松平忠吉、本多正信、本多正純、本多忠勝、大久保忠僯、平
岩親吉、井伊直政在居城。
4,德川秀忠、松平忠吉、本多正信、本多正純、本多忠勝、大久保忠僯、平岩親吉、井
伊直政在德川家。
5,結城秀康所屬大名家與德川家同盟。
德川信康
信康切腹
1,1577年以後。
2,織田家、德川家、武田家存在。
3,長蓧之戰發生。
4,織田家和德川家同盟。
5,德川信康、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在居城。
6,德川信康妻子為德姬。
7,德川信康和德川家康居城不同。
明智光秀
義昭流轉
1,足利義輝死亡。
2,足利義昭在將軍被刺事件後未出現。
3,明智光秀在朝倉家。
4,朝倉家擁有越前的領地。
山中鹿之介
上月城合戰
1,尼子家存在。
2,山中鹿之介、立原久綱、尼子勝久在尼子家。
3,毛利家存在。
4,尼子家支配2城以上,本城在上月城。
5,尼子家和毛利家接壤。
大名家事件篇
伊達家
輝宗之死
1,蘆名家存在。
2,伊達輝宗在伊達政宗配下。
3,二本松義繼為二本松城主。
蘆名家
摺上原合戰
1,伊達政宗存在。
2,蘆名家本城為黑川城。
3,大崎義隆從屬於伊達家。
北條家
關東管領襲名
1,亂麻之章1557年8月之後,日輪之章1560年8月之後。
2,上杉家、北條家、長野家存在。
3,上杉家和北條家非同盟關系。
4,上杉家和長野家同盟關系。
5,上杉家領有沼田城。
6,北條家領有小田原城。
7,上杉家或長野家領有廊橋城。
8,長野家本城在箕輪城。
長野家
箕輪城之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武田家和長野家非同盟關系。
3,武田家領有南信濃全境。
上杉家
川中島合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亂麻之章1558年7月之後,日輪之章1561年之後。
3,武田家、上杉家存在。
4,武田家和上杉家非同盟關系。
5,武田家領有海津城、小諸城。
6,上杉家領有飯山城。
7,武田信繁、武田義信、山縣昌景、山本勘助、馬場信房、飯富虎昌、高阪昌信、小山
田信茂在武田家。
8,柿崎景家、村上義清、宇佐美定滿在上杉家,據點在上杉家本城。
關東管領襲名
1,亂麻之章1557年8月之後,日輪之章1560年8月之後。
2,上杉家、北條家、長野家存在。
3,太田三樂齋為岩槻城城主。
武田家
川中島合戰
1,關東管領襲名事件發生。
2,亂麻之章1558年7月之後,日輪之章1561年之後。
3,武田家和上杉家非同盟關系。
4,武田家領有海津城、小諸城。
5,武田家未占據二條城、駿府城。
6,上杉家領有飯山城。
信玄上洛
1,武田信玄存在。
2,今川家存在。
3,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和駿河部分城池。
4,武田信玄本城在甲斐、北信濃、南信濃。
德川家
三方原合戰
1,信玄上洛事件發生。
2,大井川會盟(武田義信自刃)事件發生。
3,今川家滅亡。
4,武田家存在。
5,織田家存在。
6,足利義昭家存在。
7,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
8,德川家康本城在浜松城。
長蓧之戰
1,三方原之戰發生。
2,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
3,德川家、織田家存在。
4,奧平信昌為長蓧城城主。
5,烏居強右衛門在德川家,據點在長蓧城。
6,內藤昌豐、馬場信房、山縣昌景、真田信綱在武田家。
織田家
木津川口之戰
1,石山本願寺蜂起事件發生。
2,1576年8月以後,長蓧之戰發生。
3,足利家存在。
4,本願寺顯如居城在石山本願寺。
5,熊野水軍當主為九鬼嘉隆,據點在鳥羽砦。
6,村上水軍存在,據點在三島砦。
7,毛利家與本願寺家同盟關系。
8,村上水軍從屬於毛利家。
兄弟篇
1,亂麻之章1556年以後。
2,齋藤道三家存在。
3,織田信勝在織田信長配下。
4,林秀貞、柴田勝家在織田信勝配下。
足利家
義輝遇害
1,足利家、三好家存在。
2,主人公功勛500以上。
3,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松永久秀、足利義輝在各自居城。
4,足利家領有1城。
5,松永久秀在三好家或從屬於三好家。
室町幕府滅亡
1,織田家、足利家存在。
2,織田家領有美濃、北近江全境和南近江部分城池。
本願寺家
本願寺蜂起
1,信長·義昭爭執事件發生。
2,織田家、本願寺家、足利家存在。
3,本願寺顯如居城在攝津、河內·和泉
9. 中國古代所有皇帝的名字
司馬炎是個大帥哥,即位後憑借著祖宗遺留下來的豐厚家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皇宮發了幾條進兵的詔書後,吳主孫皓便自縛而降,統一大業就這么順利完成了。晉武帝一看原來做皇帝這么容易高興壞了,天天在皇宮里和自己的女人搞文藝節目。當然皇帝如此,整個社會立即奢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