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有的股票上市價比發行價低
這就是「破發」。對投資者而言,其中因果關系則要依具體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場大勢而定專。從財屬務分析角度來看,凈資產是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資產減去全部債務後的余額。如果市盈率對投資者來講是進取性指標,則市凈率就是防禦性指標,每股凈資產就是股價的最重要防線。因此,「破發」顯示市場低迷,買氣不足,「
⑵ 上市公司為何有些發行股價很高,有些很低
簡單點說,建議您可以理解為發行股份數量的多少決定發行價格。
如一家公司版值1個億,准備再上市融權資1個億(即50%的股份),
如果它發行1000萬股,那每股發行價應該在10元左右(不考慮發行費用,且有機構願意出這個錢);
如果它發行2000萬股,那每股發行價應該在5元左右(不考慮發行費用,且有機構願意出這個錢);
同理可推,如果它發行不同股數時發行價格應該在多少。
⑶ 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有高有低,其發行價格主要是由什麼決定的為什麼銀行股普遍都是低價股
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主要因素
本體因素
本體因素就是發行人內部經營管理對發行價格制定的影響因素。
一般而言,發行價格隨發行人的實質經營狀況而定。這些因素包括公司現在的盈利水平及未來的盈利前景、財務狀況、生產技術水平、成本控制、員工素質、管理水平等,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利潤水平。在正常狀況下,發行價格是盈利水平的線性函數,承銷商在確定發行價格時,應以利潤為核心,並從主營業務入手對利潤進行分析和預測。主營業務的利潤及其增長率,是反映企業的實際盈利狀況及其對投資者提供報酬水平的基礎,利潤水平與投資意願有著正相關的關系,而發行價格則與投資意願有著負相關的關系。在其他條件既定時,利潤水平越高,發行價格越高,而此時投資者也有較強的投資購買慾望。當然,未來的利潤增長預期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為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因此,為了制定合理的價格,必須對未來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預期。在制定發行價格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利潤進行理性估測。
①發行人主營業務發展前景。
這是能否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報酬的基礎,也是未來利潤增長的直接決定因素。
②產品價格有無上升的潛在空間。
這決定了發行人未來的利潤水平,因為利潤水平與價格直接相關。在成本條件不變時,價格的上升空間將直接決定利潤的增長速度。
③管理費用與經濟規模性。
這是利潤的內含性增長因素。對此要有切實客觀的分析。
④投資項目的投產預期和盈利預期。
投資項目是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很多情況下,未來利潤的大幅度增加取決於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
除了利潤這一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外,發行人本身的知名度,產品的品牌,是次股票的發行規模也是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重要因素。發行人的知名度高,品牌具有良好的公眾基礎,就會對投資者產生較大的響應度,產生較大的市場購買需求,因而發行價格可以適度提升;反之,則相反。股票發行規模較大,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股票的銷售,增加發行風險,因而可以適度調低價格。當然,若規模較小,在其他條件較優時,則價格也可以適度提升。
⑷ 為什麼公司上市之初都會把股票價格定的很低
成熟市場會根據公司的自身價值而定出發行價,但在A股裡面,發行價則受回到了太多人答為因素或市場因素左右。比如中石油上市時,市場高漲,發行價定價完全偏離其應有的價值。而農行上市時,市場低迷,只能盡量壓低發行價才能成功發行。
⑸ 請問為什麼有的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很高,而有的很低呢
如果該股票是在成熟市場發行,發行價格的高低與該企業的質地關聯度就很高,發行價格基本上能夠反映其市場地位與價值。
如果是國內發行,根本的定價權在所謂的機構手中,(比如基金,保險公司)由於國內發行不透明和對基金公司的約束度有限(基金業績的好壞不影響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費)很多投行就會喪失職業道德,聯手與基金公司和待上市公司在詢價時故意抬高發行價格以中飽私囊。所以國內上市公司的發行價格並不與其基本面相配。比如601558華銳風電發行價格達到驚人的90元,其上市後的表現如何?最高價也不過僅僅88.8元,一個所謂的績優股現在的價格僅僅5.41元。所以這就是在國內為什麼大多數人害怕IPO再次啟動的原因,如果證監會不能斬斷股票發行的這個黑色鏈條,中國股市絕不會走好。我們不反對股市融資,不過盜亦有道,希望新的管理層能夠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來,那麼股市向好,股民高興才有可能,股市也才能健康發展,為國家經濟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可惜的是歷任證監會的領導,都是迴避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抓的都是芝麻,這個西瓜誰都不想碰,我們不懷疑他們的智商,他們肯定也知道答案,但每每將此問題轉移方向,其中的緣由就值得推敲了。這正是中國股市的悲哀,中國金融界的悲哀。
⑹ 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到低於發行價的時候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1、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到低於發行價的時候對公司最大的影響是:公司的形象受損,股票近回期看空,股答價很可能會繼續下跌。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價的波動也會影響到高管的浮動財富。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將會影響公司的形象,進而直接影響公司的二次增發,以及債券發行,因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夠的。股票價格是一個公司業績和成長性的反映,因人們對該公司的預期和信心而變動。所以這種情況會影響股價,股價反映公司情況。但本質上來說,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沒有直接影響。
2、嚴格來說,股價的漲跌對公司的本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不是通過倒買股票來賺取利潤的,券商和保險公司等除外,公司股價漲了或跌了,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會因此而變好或變壞,公司的凈資產也不會因此而增多或減少,短期的股價漲跌是市場行為,跟公司無關。反過來,公司本身的經營好壞卻是可以影響股價漲跌的,從長期來看,股價的漲跌最終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如果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會持續增長,那股價就會漲上去,反之則最終會跌下去,直到破產清算,價值歸零,從而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⑺ 為什麼上市公司派發現金股利時,股價會下降一點
因為分紅,公司分紅的確會造成股價下跌,這是股市的慣例——除權除息造成的人為現象。因為公司分紅不除權除息的話,對後來的買進者就不公平。例如股價為10元,每股分紅1元的話,原來的持有者享受了此次分紅的利得,而後來的買進者沒有獲得這個利得,在權益上就顯失公平。
一家優秀的公司長期將留存收益分給投資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股市投資者享受了公司的成長,這種成長需要用現金分紅的方式體現出來。
如果公司沒有很好的利用留存收益的投資項目,將留存收益留在上市公司,還不如將它們分給投資者。
一傢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必定會長期增長,投資者長期持有這樣的公司就可享受公司不斷的分紅。
(7)為什麼上市公司首發股價低擴展閱讀
除權與除息報價
除權(息)股票與含權(息)股票的判別在於是否能夠享受股利、股息、這也決定了兩者市場價值之間存在差異,一般而言,除權(息)基準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為保證股票價格的公平性和連續性,需要在除權(息)基準日對該股票進行技術處理,根據除權(息)具體情況計算得出一個剔除除權(息)影響後的價格價格作為除權(息)指導價或基準價,又稱為除權(息)報價,通常在除權(息)日作為前收盤價來處理。
計算公式
除權與除息報價的具體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
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除權報價。
a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送股率)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
c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的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需注意的是,股票市場的股價受市場供求本身影響較大,因而除權(息)報價僅作為除權(息)日市場開盤的參考價。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現行做法是在除權(息)基準日,以除權(息)報價代替該日的前收盤價,作為該日集合競價和漲跌限制的參考,當日開盤價仍由集合競價產生,之後的價格由連續競價產生。
參考資料股票分紅網路
⑻ 公司上市的發行價格之前是由券商定的,股價越低對券商越有好處 為什麼
發行價格不是又券商定的,是上市公司先根據募集資金計劃提出一個發行價格,然後投資銀行協助公司進行調整,國內還會請各機構進行詢價。確定最終的發行價格。這個價格基本上是幾方協商後的結果。
價格越高對承銷券商的好處越大,但是價格越高,發行的難度就會變大。
⑼ 為什麼上市公司希望發行的股票價格越低越好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