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麥校勛的社會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1968年出生的許志榕曾在多家公司任職,擁有豐富的資本市場操盤經驗,2006年1月被麥校勛招致麾下,任東莞市方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深諳資本運作的許志榕此時加入,方達集團借殼上市進入實質階段。
在許志榕的建議下,2007年6月,麥校勛成立東莞市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迅速借殼上海老八股之一的*ST源葯成功。「本來公司是希望通過股市做大,但現在董事長自己都陷進去了。」追隨麥校勛十餘年,在方達集團下屬的長榮國際任職的一名高管嘆息說,沒想到,從ST方源入市,到麥校勛退出,不到兩年時間。
但是,該高管對記者算了一筆賬,在運作ST方源上市時,加上輔導期花費4000萬元費用,麥老闆一共支出4072萬元;現在ST方源大股東余蒂妮以1.85億元,買走了麥在ST方源4000萬股,應該可以說,運作公司上市,讓麥老闆掙到了錢。
但是,麥校勛並沒有達到公司上市後的真正目的。「他的最初目的是實現股改,增發股票。」ST方源一名前高管說,麥校勛遇到許志榕後,對許志榕的「狂言」深信不疑。
許志榕向麥校勛建言,收購上海華源制葯,運作ST方源上市後,他可以讓ST方源的股價,從5.3元每股漲到20元每股,再加上股改,增發股票,讓麥老闆手中持有的1億元價值的股票增值到8億,ST方源將有40億價值股票,可讓控股公司勛達操作。「許光頭(許志榕在ST方源雅稱)的豪言壯舉,給麥老闆畫了個大蛋糕。」該名高管稱,麥校勛當時被這些美麗數字組成的謊言所迷惑,並對許光頭言聽計從。
「那時候,老闆已像著了魔一樣了,我曾當著許光頭的面,對老闆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進入資本市場,不是你最輝煌的時刻,而是你走上了死亡的道路。」麥校勛的助理陸先生也稱,當時,麥老闆一心想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並以此為終生目標,而對旁人的異議,均以無法聽取。
陸曾被勛達投資派去上海3個月,主要是完成收購華源制葯事宜。陸說,華潤集團中層幹部曾對他如此說:「你們老闆再有錢,也應該不會收購華源制葯這么一個爛殼。」當時,在華潤集團內部,都有傳言,誰要收購華源制葯,華潤不要一分錢,並再給其3000萬。
「麥老闆當時豪爽,稱自己有錢,不需要華潤給的3000萬,並答應支付華源制葯老員工經濟補償款。」陸先生嘆息道,當時收購華源制葯的時候,證券委要審核勛達投資公司的資產,麥老闆對他們說,勛達投資有24個億現金,老闆如此大方誇口,讓他驚嘆。而麥校勛的壯舉,也讓華潤集團大呼:廣東老闆真有錢。
在對S*ST源葯的重組過程中,S*ST源葯留下的3億多元的債務,卻是ST方源怎麼也逃不掉的債務。
2008年11月,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提出起訴,要求ST方源償還三筆共2000萬元借款本金及欠息、罰息、逾期利息。
2008年12月30日,ST方源公告稱,「因本公司及本公司浙江鳳凰化工分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蘭溪支行之間發生借款合同糾紛訴訟,截至2008年11月20日,本公司下屬浙江鳳凰化工分公司在民事判決書項,已積欠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蘭溪支行人民幣貸款本息合計3873萬余元。」2009年1月,根據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所提出之財產保全申請,法院又凍結ST方源8000多萬元資產。
同年2月10日,廣發銀行與ST方源的債務糾紛案開庭審理,前者要求被告方支付5499.8萬多元欠款以及283.77萬多元利息。
在ST方源3億多元的遺留債務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是大戶,總共超過一半以上。
同時,ST方源自身的債務,也開始困擾麥校勛。廣匯科技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分別於2007年11月14日和2008年4月30日為東莞市長榮置業有限公司、東莞市方達集團有限公司向興業銀行合計4206萬元的貸款提供擔保。因長榮置業和方達集團未按期歸還借款,廣匯科投已替長榮置業和方達集團向興業銀行歸還了該筆貸款。
2008年12月8日,廣匯科投向東莞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長榮置業、方達集團歸還上述欠款,同時要求麥校勛、盧潤田、方達電子、銀河工業城、勛達投資、方達環宇承擔相關的反擔保責任,訴訟標的金額為2130萬元。
在沉重的債務面前,麥校勛終於承認公司的資金鏈處於緊張狀態,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他曾表示,「目前的債務的確給公司造成很大的壓力,靠公司自身很難解決,一下子如何還掉幾億元」,並且「當初重組S*ST源葯時想得簡單了點,對債務的壓力估計得也小了點」。
在陸高管看來,麥老闆的失敗,有ST方源增發股票失敗原因,「我認為,老闆是被許志榕忽悠了,後來老闆也發現了問題,將贈送給許志榕的800萬股,及時地收了回去。」陸說,麥校勛在後來,試圖將ST方源賣個好價錢,以緩解債務壓力,但均失敗告終。麥校勛在資本市場上「圈錢」的夢,短短一年多間,就以失敗而化成泡影;但在他夢醒時分,已回天乏力。
2007年,麥校勛准備突圍方達集團債務危機,選擇上市「圈錢」時,心中肯定遭受過無數次的折磨;但許志榕的出現,讓他堅決地走上了中國資本市場道路,雖然這是一條英雄末路。
當時,方達集團旗下最為優質的資產——長榮置業,也是負債累累;據方達集團一名高管透露,長榮置業抵押給農信社與另一家銀行,借款高達3.1億元,雖然當時銀行沒有要求歸還本金,但每月還利息,都能讓長榮置業喘不過氣來。
而2006年9月,方達集團注資1000萬元,成立一家以提供節能改造服務、節能技術,研發、生產、銷售並代理各類節能設備為主營內容的盛世方達公司,「從這家公司成立第一天起,到2009年停止營業,沒有一天不在虧本。」曾是麥校勛的助理陸先生如此說,部分公司巨額的虧損,也讓方達集團雪上加霜。
舊債,也成為了麥老闆心中難題,當年,他走出「30張圍台」的餐飲業,進軍酒店業後,因為管理不善,蓮城酒店於2007年底轉讓給了他人,但蓮城酒店的債務,依然歷歷在麥校勛的心頭。熟悉麥老闆的長安人都知道,當年給蓮城酒店供應豬肉、醬油以及裝修款,都一直有拖欠,陸高管也說,「這些明目繁雜的欠款,算下來,蓮城酒店欠下了800餘萬元,酒店轉讓後,債務卻跟著麥老闆,沒有消除。」
2006年,圍繞麥校勛身邊的高管們,已經聽到一些不利信息,「我當時聽外面流言說,麥老闆已欠債12個億。」麥校勛的前助理稱,從目前銀行起訴標的12億元來看,當時流言並非虛假,但2006年到2009年,這三年之間,方達集團又虧損了大概1個多億,他估計方達集團總的負債,加上目前還沒起訴債務,大致在13到14億元間。
2010年,各大銀行在法院起訴方達集團標的有12億余元,但方達集團僅拍出了4.7億元左右,「加上方達集團員工工資與經濟補償,估計各大銀行債主,僅能拿到1/3的還款,那麼各銀行將因為方達集團,或會有8億元左右的壞賬出現。」方達集團一高層管理人員稱。
說到員工工資的問題,麥校勛的前助理老陸說,不要說集團最底層的清潔工、保安沒有拿到工資,就是他這樣的高管也被拖欠工資一年多了,還有財務主管等多名公司高管都被拖欠工資。「這些員工工資加起來差不多800多萬,但是現在都在法院,一直等分配,就是等不來。」他說。
據他介紹,目前最大的麻煩是有些人已經在長安做過了勞動仲裁,但是法院認為有人作假,因此將仲裁全部駁回,由東莞市的仲裁院重新做,這樣有數十人因為起訴對象和合同等原因現在拿不到工資,這些工人不甘心,已經多次到東莞市信訪部門上訪,因此事情遲遲得不到解決。
「再不發工資我們這些人日子也沒法過了,有的高管已經有快兩年沒拿到工資了。」老陸說。
近日,進行勞動仲裁的近百人中,因為不少人沒有社保,因此均已敗訴告終,這樣,不少底層的員工將無法從方達拍賣的資產中拿到應屬於自己的工資。
Ⅱ 華潤高層管理人有行政編制嗎
的高達170億美元的高科技行業營銷和市場推廣工作的年薪執行董事,並降低一般都會有大約30萬/年進賬。市場的中層管理人員高薪觸摸70萬,而較低的工資將維持在10萬/年附近震盪。從事市場工作的薪酬差距可見的管理者仍然是六倍非常大的差距的高管,而近7倍的中層管理人員之間的差距。
Ⅲ 華潤燃氣秦艷與秦序文關系
上下級關系。
秦序文是華潤燃氣集團高級副總裁、華東大區總經理,秦艷是華潤燃氣集團副總經理,秦序文比秦艷等級高,所以他倆是上下級關系。
秦艷,擔任南京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南京華潤能源有限公司、蘇州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擔任南京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鎮江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南京華潤能源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
Ⅳ 華潤集團 和 李嘉誠 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是兩家不同的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創始於1938年,前身是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央企業。
主營業務包括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17家一級利潤中心,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華潤燃氣(HK1193)、華潤啤酒(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水泥(HK1313)、華潤醫葯(HK3320)。2015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華潤集團以115位的優異成績再次上榜,相比2014年上升28位。2016年7月20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91位。 2016年8月,華潤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7。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86位 [5] 。2018年11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位居第一位。 [9] 2019年7月22日,《財富》雜志全球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第80位。
2020年7月20日,國資委公布2019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華潤集團榮獲A級企業,共15次獲得年度考核A級 [7-8]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79位。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舉報事件
語音
2013年4月17日凌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的王文志,在微博上實名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等高管在對山西金業的百億並購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數十億元國資流失。王文志稱宋林等已構成瀆職,並有巨額貪腐之嫌。這一舉報事件迅速引發輿論關注,並且在資本市場做出反應,華潤系多家上市公司大跌,華潤電力盤中跌幅高達10%。王文志在微博中表示,2010年,華潤集團所屬的華潤電力以百億元對價收購山西金業集團所屬10個資產包80%股權的重大交易中,未對交易充分披露。王文志在電話中說,他調查此事已有數月,覺得「情節惡劣」,便有了發微博舉報的決定。王文志還表示,他手上還有關於此事的一系列其他證據。在微博中,王文志稱經其調查發現,在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的直接指示下,華潤電力以不可思議的高價收購金業集團資產,其評估存在嚴重問題,並且違規提前支付收購款項,造成數十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2013年7月18日,記者王文志實名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等人瀆職一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人民網財經致電中紀委舉報電話12388獲知,中紀委已經收到該舉報,現已在程序處理中。記者王文志供職於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他對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進行了實名舉報,稱宋林等華潤高管在山西一項收購案中存在嚴重違規操作,涉嫌瀆職甚至巨額貪腐行為。人民網財經了解到,中紀委相關部門已經接收了該舉報,並已經在程序處理中,「請耐心等待」。
2014年4月16日,微博認證為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的王文志以公民的身份,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副部級官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包養情婦,並涉嫌貪腐。
2014年4月1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顯示,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2014年8月26日晚,華潤電力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總裁王玉軍被江蘇省有關檢察機關立案調查。此前,華潤集團原審計總監黃道國已被警方帶走調查,據透露其被查或因非法獲取審計署對華潤的審計報告並交給給宋林。消息人士稱,宋林為了自救已經不計代價。
Ⅳ 地產圈發生巨震!房地產央企國企一日4名高管落馬,分別是誰
落馬的4名高管分別是唐勇,劉暉,施震和庄躍凱,他們都在房地產企業擔任高管。
Ⅵ 誰知道華潤集團歷屆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哪些人不
摘要 華潤集團現任領導班子成員和個人背景
Ⅶ 萬科和華潤到底什麼關系
華潤控股萬科。兩者是收購關系。
華潤前身是1938年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
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
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央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20家一級利潤中心,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華潤燃氣(HK1193)、華潤創業(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和華潤水泥(HK1313)。
2013年7月8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187位,首次進入200強,排名上升46位。2014年,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華潤集團名列143位,再升44位。
公司總股本1099521.02萬股(2008年2季度),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現任董事會主席為王石,總經理為郁亮。
Ⅷ 華潤集團在央企中的待遇在什麼水平
華潤的工資在電力行業來說不高,只是針對普通員工。高管待遇還是不錯的。還有工資高不高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水平來定的。對於登封華潤是登封最好的企業,待遇應該比在登封市別的企業高吧。不能跟華潤電力的沿海企業比了。還有華潤電力不屬於五大電力集團了。
Ⅸ 中糧集團創始人及歷屆高層領導。
寧高寧1987年進入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0年3月任華潤創業有限公司董事兼董事總經理;1992年,任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96年,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1999年,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董事會主席、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華潤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華潤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28日,寧高寧代替周明臣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2011年06月11日,蒙牛乳業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其創始人牛根生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同時委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為董事會新主席。寧高寧是一個資本高手 。
Ⅹ 華潤集團董事長年薪是多少
摘要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7日報道,近期公布的中國111家國有企業高管薪酬數據顯示,2020年收入最高的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和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兩家公司均為從事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務范圍涉及銀行業、房地產、航運、工程、貿易和基礎設施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