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哪些省份有金礦
我國目前已形成十大產金基地,他們分別是:膠東(山東)、小秦嶺(河南)、長白遼吉(遼寧吉林)、燕山大青山(內蒙遼寧)、黑龍江、承德赤峰(河北內蒙)、嘉陵江上游(四川)、滇黔貴(雲南貴州)、豫贛皖(河南江西安徽)和天山阿爾泰(新疆)。事實上,各個黃金企業也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比如,山東黃金的金礦區僅限於山東半島。2003年上市時,生產經營主體只有兩個:一是新城金礦,二是焦家金礦。2006年,山東黃金以5億元價格收購央企中海集團萊州金倉項目的全部股權。此次收購之後,山東黃金集團不僅資源儲量增加上百噸,同時控制了山東整個萊州地區的黃金資源。當中國黃金年產量穩步上升的同時,國內黃金生產企業的壟斷聚集度也正逐步加深。五分天下「國內五大金企自有礦的產金數量佔全國40%以上。」張炳南告訴記者,「他們還會對外收購金精礦等其他半成品,進行後期精煉加工製成標准金條,如果算上這部分的量,五大金企的黃金產量將差不多佔到全國80%的份額。」張炳南口中的五大金企,都已在上海或香港市場公開上市。分別是:中金黃金(600489.SH)、山東黃金(600547.SH)、招金礦業(01818.HK)、紫金礦業(601899.SH)和靈寶股份(3330.HK)。2000年6月,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中國黃金總公司)、中信國安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藏自治區礦業開發總公司、山東萊州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200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黃金第一股」。由於背靠大股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中金黃金的金礦資源遍布全國11省15地,在五家金企中最為廣泛。中金黃金的董秘李躍清2月19日告訴本報,2008年該上市公司的自產金產量(自有金礦出產)為12噸,而整個集團的產量為25噸。中金黃金去年向上海黃金交易所投放的國家標准金共計70噸。「因為這包括了集團的自產黃金25噸,和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其他金企的黃金半成品,如金精礦、合質金,進行後期加工製成的標准金條。」總部位於福建省上杭縣的紫金礦業,則以福建省內的紫金山金礦為核心,向全國7個省份伸出「觸角」。據悉,紫金礦業保有黃金資源量約591噸,其中伴生金57噸,是目前中國礦產金產量最大的企業。紫金礦業董秘鄭於強2月19日向記者透露,該公司2008年產金量為,自產金重量在20噸以上,收購半成品加工製成的黃金也逾20噸,總產量超過40噸。一般而言,黃金生產包含了勘探、開采、冶煉、精煉這四個流程。「應該說,我們就是一個全流程的企業,從探尋金礦到製成標准金,所有的環節我們都能包辦。」據其介紹,整個黃金生產流程非常復雜。勘探後,金企要向相關部門遞交《地質儲量報告》,如果得到批復,將根據批復的儲量報告設計開采規模,再報批給國土資源部,以取得《采礦許可證》。申辦如《黃金開采證書》等諸多手續後,進入開采程序,選礦到冶煉的過程也較為繁雜。而一般冶煉出的,是金精礦或合質金等中間產品。「到了這一關,很多礦廠就會直接把金中間產品賣掉,不再精煉,而我們會去收購它們。」在紫金礦業的黃金總產量中,接近一半來源於收購後的黃金中間品的後期精煉與加工。「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會員,而那些廠商不是。」鄭於強解釋。自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以來,產金企業生產出的成品金只有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方能銷售。「對於沒有交易所會員資格的廠商而言,即使精煉製成了標准金條,交易所也不會認。所以他們就將金精礦或合質金賣給像我們這樣有會員資格的生產商,由我們製成符合交易所標準的金條和金塊。」「這樣一來,我們投放到交易所的量大了一倍,但事實上精煉與後期加工的業務並不掙錢,同時還會因收購半成品而佔有大量的資金。」鄭於強對此表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