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公司里的IR
就是對於公司債權、股票、資金等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管理
指運用財經傳播和營銷的原理,通過管理公司同財經界和其他各界進行信息溝通的內容和渠道,以實現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
投資者關系管理,有時也簡稱為投資者關系(Investor Relations,英文縮寫為IR) 誕生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後期,它包括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與股東,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管理,也包括在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管理。
(1)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擴展閱讀:
IR的職位定義:
具體而言,投資者關系管理(IRM:Invest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運用財經傳播和營銷的原理,通過管理公司同財經界和其他各界進行信息溝通的內容和渠道,以實現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並如期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同.。
規范資本市場運作、實現外部對公司經營約束的激勵機制、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緩解監管機構壓力等。IRM還經常被通俗理解為公共關系管理(PRM:Public Relation Management)。
IR和IRM的區別:
投資者關系(IRM),指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式的投資者關系活動,加強與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增進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了解的管理行為。
此外,還有人認為,投資者關系是指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與公司的股權、債權投資人或潛在投資者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在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IR
② 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關系
我國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但在持股比例等方面相對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而言尚有很大差距。根據美聯儲數據,截至2019年1季度美國國內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約為43%,共同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養老金是美國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直接持有美國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分別約為22%、6%和5%。在美國這樣較為成熟的資本市場中,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市值佔比通常較高,影響力較大。由於機構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以及較長的投資期限,提高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有利於降低股票市場的波動以及提高資本市場的韌性。
此外,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活動和公司治理,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機構投資者入市的主要目的是獲取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為了讓上市公司實現可持續的良好業績,機構投資者正積極探索,以多種方式參與公司決策,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整體質量,提升公司價值。
一. 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
1. 通過「用腳投票」策略被動式間接參與
當相應的法律體系不完善或直接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成本較高時,機構投資者傾向於採取「用腳投票」策略,即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與該上市公司的績效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不直接影響公司決策,但由於其專業性,「用腳投票」可釋放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信號,進而影響公司股東或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對企業融資造成一定影響,給管理層的公司治理決策帶來一定壓力。
「用腳投票」並不直接參與公司治理,對持續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效果較為有限。此外,「用腳投票」可能會改變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預期,容易引發股票價格大幅波動,對股票市場造成沖擊,影響市場的穩定。
2.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與決策環節
二十世紀初,美國的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銀行開始試圖採取積極的方式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治理,但由於國家政策的限制,這種直接參與的現象並不多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放鬆了相應政策,例如勞工部鼓勵養老基金以增加基金持有的價值為目的,積極參與上市公司監督並與企業管理層溝通。近幾年,美國機構投資環境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美國機構投資者傾向於直接介入上市公司治理,機構投資者的地位逐漸上升。
相對於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一般持股較多、更加專業且有更多手段獲取有效信息,更有動機和能力介入上市公司的治理。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直接與管理層溝通、推選董監高、參加股東大會、遞交股東提案等方式,直接參與公司的決策環節。
第一,與管理層進行非公開協商是機構投資者較為常用的一種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在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進行私下協商之前,機構投資者會使用他們擁有的提案權並且使用委託書更換管理人員。如果在私下協商的過程中,雙方達成了一定的共識,那麼機構可以放棄原來的委託環節。由於這種方式較為私密,雙方訴求可得到有效溝通,機構投資者的合理建議更容易被管理層採納,有助於減少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價值。
第二,隨著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在上市公司中委派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成為新的趨勢。推選公司董監高有利於機構投資者更有效地監督和治理上市公司,督促上市公司及時進行真實、全面的信息披露,增強社會對企業的監督,減少公司管理層與外部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
第三,參加股東大會是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的一個重要體現,有利於保障中小股東的權益。但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性質的投資,機構投資者所享有的表決權不同。對於進入機構投資者資產負債表的金融產品,機構投資者應享有完全的表決權;對於銀行理財計劃等短期要求固定回報的優先順序及劣後級資金,則明確其債項資金或者優先股屬性,不賦予其表決權;對於各類資管計劃及私募投資基金應明確為信託關系,按照「親自管理」和「不謀求控制」原則,代表委託人行使表決權。
第四,遞交股東提案是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最為積極的方式之一。Gillan和Starks指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美國公共養老金和工會基金開始單獨或聯合向公司提交股東提案。由於機構投資者接觸的公司數量較多,在某些治理問題上更有經驗,遞交股東提案有助於公司從新視角分析治理問題,作出科學決策,提高上市公司價值。
最後,如果公司管理層出現了惡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機構投資者可以進行股東訴訟,它是一種相對而言較為極端的方式。訴訟是機構投資者的一種有效的法律途徑,也能夠使得他們的權力得到有效的保障。一般分為股東直接訴訟和股東代表訴訟兩種形式。股東直接訴訟是股東以自己的名義,以保護自身利益為目的進行的訴訟,其中還包括知情權請求之訟,損害賠償之訟,解散公司之訟等。訴訟過程中所需的費用較多,所佔用的時間也會比較多。相較於個人投資者集體訴訟,機構投資者作為原告提起的訴訟能獲得更多的賠償金額,事後對公司治理的改善程度也比較高;股東代表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公司所有股東的利益,代表全體股東追究相關責任人法律責任的訴訟。
從美國的情況來看,機構投資者直接參與公司治理也有一定弊端。機構投資者可能與上市公司存在業務關系,由於潛在的利益沖突,機構投資者可能會被迫支持有悖於他們的受託人利益的提案,無法妥善監督上市公司的治理。所以在鼓勵機構投資者積極入市的同時,應當進行完整的利益沖突披露工作,保證機構投資者客觀、公正地作出判斷。
③ 如何處理好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關系。
春節的成都文化公園的海棠正燦爛
最近正在想和寫個東西,關於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關系。
一般地講,企業上市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直接融資,這是很多企業上市的直接和根本目的;二是引進規范的公司治理,透明公司管理行為和管理結果,利用外界的監督和自律加強管理,提高公司制度和機制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三是提升公司市場形象,更多地引起市場關注;四是很多時候為企業所有者和員工獲得超額收益資產擴張。
公司上市的目的決定上市公司關系具有新特點。一是信息公開化,要求公司更加透明地披露信息。二是利益相關者社會化,更強的趨利性。三是對利益相關者對公司利益影響更大。上市公司既然是被「出售」的公司,與未上市公司相比,就有了更突出的價值和價格問題。無論是價值還是價格,凡是能夠影響其價格、價值或者能夠從中獲得利益的人和組織等,都與上市公司關系密切,這些成為利益相關者,而且出現了一批特殊群體,包括以盈利為目的的投資和投機者。
細細想來,利益相關者可以做如下劃分吧:
1、政府部門:包括主管部門、當地政府等
2、同行業:同行業企業、上市公司等。
3、客戶:上下游供應商、產品客戶等。
4、中介機構: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報、律師事務所、評估師、咨詢服務公司等。
5、投資者:專業投資者、一般投資者、中小投資者等。
6、媒體:證券財經類媒體、網路媒體、一般媒體等。
7、監管部門:中國證監會及派出機構、交易所等。
8、員工等。
④ 什麼是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IR)職位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麼樣子的
我想應該是盛大的唐駿那樣的人才吧。你有能力讓公司到國外成功融到資金上市就應該算是了吧。
⑤ 什麼是投資者關系管理
投資者關系管理(IRM),是指運用財經傳播和營銷的原理,通過管理公司同財經界和其他各界進行信息溝通的內容和渠道,以實現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並如期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同,規范資本市場運作、實現外部對公司經營約束的激勵機制、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緩解監管機構壓力等。IRM還經常被通俗理解為公共關系管理(Public Relation Management PRM)。
⑥ 年度報告披露是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嗎
是的。
通過上市公司的年報,投資者只少可以知道以下三點:
1,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
2,了解公公的財務狀況,拔露公司的經營收入和凈利潤。
3,了解大股東的持股。(尤其是十大股東的持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