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綠地集團破產是真的假的
假的,截止2020年11月24日,綠地集團並沒有破產,2020年10月27日,綠地旗下公司還以底價10.91億元拿下蘇州2宗宅地。
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18日,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浪潮中誕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從2000萬元注冊資本起步,經過28年的持續成長,已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金融、消費、健康、科創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2019年,綠地集團資產規模突破1.14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4280.83億元、利潤147.43億元。
(1)綠地集團要倒閉的節奏擴展閱讀:
集團排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榜發布,綠地排名第160位。
2020年5月10日,「2020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綠地集團排名第51位。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發布,綠地集團排名第33位。
2020年8月10日,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GREENLANDHOLDINGGROUP)名列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76位。
⑵ 綠地現在什麼情況
自從多年前高價拿下長沙_灣鎮的「年度地王」以來,綠地集團一直是湖南最受關注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
【拓展資料】
近日,一名綠地集團湖南事業部技術研發中心的員工向媒體反映,其被部門領導要求在12天里購買一套公司的房產,否則就被公司「除名」。
在一份「綠地湖南技術研發中心」的網上聊天截圖顯示,10月底前所有員工(包括試用期員工)每人必須購買一套綠地湖南的房產(住宅、公寓均可),享有一次更名權,另外,所有房源在售樓處享受最低價的1%折扣。可以找親戚或朋友來購買,首付20%,半年內付清50%。不完成者將被除名。
該份聊天截圖還顯示,技發中心編制共26人,需完成26套任務,編制在區域和城市公司技發員工在區域和城市公司完成任務。
對此,10月22日晚,綠地集團湖南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 采訪時表示,是部門負責人誤傳了會議精神造成的,公司開會的原意是將湖南所有銷售殆盡的尾盤中拿出一些房源,供員工來認購,作為「福利」。
「拿出來的都是特價房,比市場價要便宜不少,內部只有幾十套,」該負責人回應稱,綠地集團湖南事業部擁有員工600餘人,所以不存在不買房就給員工除名的情況。
對於產生誤會的原因,該負責人認為是技術研發中心部門負責人想給部門增加一點壓力,讓部門盡快完成認購,幫著公司達成目標,所以說嚴重了些。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綠地長沙事業部成立;2014年,綠地集團以28億元高價在_灣鎮拍下單價和總價雙料「地王」,並打造綜合體項目綠地湖湘中心。2018年,綠地集團在湖南創下114.2億元的銷售成績,年增長率300%。與此同時,2019年,綠地湖南事業部定下200億元的銷售目標,增加4000畝土地儲備。
不過,今年上半年,湖南省房地產市場繼續調整,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土地市場量價齊跌,房地產稅收增速、貸款增速雙雙回落。
據0731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國慶節期間,長沙市商品房供應面積30.47萬平方米,環比下跌70.42%,住宅供應面積同樣環比大幅下降,總計供應22.94萬平方米,環比下跌73.26%。
同期,成交方面,長沙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驟降,並創近10周新低,共成交27.34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5.34%。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大幅下降,總計成交23.82萬平方米,環比下跌63.66%。
據綠地集團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 1677億元,僅僅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33.5%。在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中,住宅佔比65%,商辦佔比35%。
前述綠地集團湖南事業部負責人沒有透露今年以來業績的具體完成數據,但其表示,公司上半年在衡陽、湘潭、株洲等地獲取土地儲備,新增地塊會在年底陸續推向市場,因此對完成目標抱有信心,「業績完成情況主要與公司供貨節奏有關,盡管市場整體呈現下行趨勢,業績不如預期,公司會採取一定策略來應對。」
⑶ 最新消息綠地要倒閉了是真的嗎(2022綠地集團會破產嗎)
假的,綠地沒有倒閉,只是房地產行業最近兩年不太緊氣而己!
2022年1月28日晚,綠地控股發布2021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349億元,同比增長17%;總資產達到12979億元,每股凈資產7.15元,同比增長8%;利潤總額208億元,凈利潤7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9%。
業績快報顯示,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抗風險能力和經營韌性不斷加強。降負債連續提前達標,資產質量穩步提升。公司有息負債余額持續大幅下降,帶動總資產穩步回落、每股凈資產持續提升,夯實中長期高質量發展基礎。主動應對外部挑戰,外部沖擊影響可控。
具體來看,截至2021年底,綠地控股有息負債余額降至2360億元,再創實施降負債計劃以來新低。全年壓降有息負債858億元,自「三條紅線」監管政策出台以來已累計壓降有息負債1522億元。總負債中有息負債佔比創新低,總負債中的最大部分為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主要為房地產業預銷售金額,代表未來業績確定性),較年初增加512億元,佔比進一步提升至42%,有息負債占總負債比例則再創新低,僅約21%。有息負債產業結構優化,房地產業有息負債余額降至1660億元,佔比約7成,其餘來自受國家穩增長等政策鼓勵支持的基建等產業的負債金額佔比約3成。有息負債結構優勢顯著,債券低於18%,信託等非標融資不足3%。突出的降負債、去杠桿表現,為綠地全面完成企業「三步走」降負債計劃打下了扎實基礎。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2021年綠地上下凝心聚力,充分發揮深厚積淀、產業協同的綜合優勢和國有體制、市場機制的不竭動力,實現了「三穩一降一優」的成績,即發展穩、預期穩、人心穩、負債降、結構優。展望2022年,張玉良指出,新的一年是綠地集團成立30周年,綠地將緊抓時代機遇,堅定不移推動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向著更高發展質量和更好發展水平邁進,努力實現「再出發、煥新生、開新局」。
66歲的張玉良,再一次超期服役。
2月16日晚間,綠地控股公告稱,選舉公司第十屆董事會成員。選舉張玉良先生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與本屆董事會一致,同時聘任張玉良先生擔任公司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張玉良1956年12月出生,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上海市農委機關主任科員,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等職務。
早在2018年11月,綠地控股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選舉後,張玉良的超期服役就曾一度引起熱議。
按規定,國企領導年滿60周歲,要辦理退休手續。業績突出者可延長任期,但最遲不超過63周歲。當年張玉良已經62歲,連任也破除上述退休的年齡限制。
彼時,綠地方面表示,綠地是混合所有制企業,不是傳統國企,經營班子不是簡單政府任命,而是按照公司法,董事會推薦董事長,完全是市場化的行為。
此後,張玉良在媒體發布會上曾表示,「國有股東有著重要分量,國有股東信任你,如果你身體好、有能力、有條件,人家願意讓你干,你也願意干,這是雙向的選擇。」
「連任很好,可以繼續為國家做貢獻。另一方面,當董事長很辛苦,如果退休就可以享受人生了。」張玉良稱。
三十年的領頭人
1992年,張玉良創辦上海綠地總公司(即綠地集團前身),並先後擔任上海綠地總公司總經理,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等職務。
官網顯示,歷經近30年的發展,綠地集團目前已經成為一家以房地產、基建為主,金融、消費、科創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性經營企業。
早在2013年,綠地就傳出有意借殼上市登陸A股資本市場。隨後在2014年4月,整體上市重組方案獲通過。
2015年8月,綠地控股正式借殼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高達3054億元,超越了市值1644億元的萬科,成為了當時A股市值最高的房地產企業。、
同時,經綠地控股董事會選舉,張玉良成為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彼時有媒體測算,綠地上市後的張玉良身價已超過57億元。
上市即頂峰的綠地控股,股價隨後接連走低。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盤,股價報4.48元/股,總市值僅為572億元。
截至2021年三季度,綠地集團股東包括上海格林蘭投資、上海地產集團、上海城投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29.13%、25.82%及20.55%。
其中上海格林蘭投資實際控制人為張玉良,而上海地產集團、上海城投集團則均為上海國資背景。
多元化負累
在登陸A股的同時,張玉良曾明確提出,在做強地產主業的基礎上,加快「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個重點領域發展。
此後綠地先後在基建、金融、消費等方面投資布局。
「正是開啟多元化的幾年,綠地也錯失了在地產賽道繼續領跑的機會,近幾年,地產業務佔比更是逐年下降。」有業內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鳳凰WEEKLY地產》翻閱綠地近年來年度報告發現,在收入分類下,羅列了多種業務的收入。
以2016年年報為例,主營業務包括了11個行業,涉及地產、建築、商品銷售、汽車、綠化、物業、酒店、金融等行業分類。收入金額方面,地產業務收入約1450億元,建築業務收入為76.59億元,此外其他各類業務收入均未超過20億元,當年總收入2450億元。
2017年,業務收入種類縮減至7個,除地產和基建外,依然涵蓋商品銷售、能源、汽車、酒店、金融等行業業務等收入,其收入佔比依舊不是很高。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5年度,綠地集團以2015.1億元的銷售規模,位於銷售榜單的第三位。彼時,萬科地產以2627億元的銷售額領跑眾房企,恆大地產以2050億元的微弱優勢領先綠地。
2017年,剛剛邁過3000億規模銷售大關的綠地,內部喊出2018年房地產銷售目標要突破4000億元。
但直至2021年,綠地控股也沒能實現這一目標。
此前的2020年、2019年,綠地的銷售規模分別為3853億元、3880億元。幾年前還與萬科、碧桂園、保利、中海齊頭並進的頭部梯隊成員,短短數年,卻早已被甩開太多。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綠地近幾年因為多元化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地產業務的發展精力,所以很難撐起來銷售業績。」
「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盈利上並不顯著,而且擠占資源。」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另一步「錯棋」?
「多元化之外,綠地的另一步錯棋,就是商辦。」有多位業內人士這樣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2015年,綠地集團大量轉型向辦公為主的商業地產。
綠地所到之處,基本都會為當地獻上一座綠地中心。憑借超高層,綠地在全國各地攻城略地,迅速打開全國市場。
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張玉良曾經豪言稱:「把超高層建築插遍全國。」
有媒體統計,綠地截至2016年中期,承諾興建的50座摩天大樓(超過150米)中,將近一半仍處於未建、緩建中。
2017年年初,張玉良在接受采訪時也坦然承認「商辦」拖累了地產主業的步伐,並計劃收縮商辦戰線,下調項目比例至36%。
「綠地所持有的商辦類項目,從資金周轉角度來說,是偏慢的。」有業內人士表示。
於小雨稱,建設大體量商辦項目,施工周期長,盈利不確定性高,且綠地部分項目銷售周期長、去化慢,或者是建造成本過高,會導致存貨可變現凈值下降,存貨跌價准備增加,企業凈利潤隨之降低。
此外,2019年「商改住」政策收緊,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綠地,關榮雪稱。
下一個賽道
2020年1月,市場傳出綠地將被10強房企收購等消息。
張玉良曾表示,沒有可能性,綠地控股的二次混改還在推進中,目前尚正常開展,無時間表。
雖然綠地緊急否認了該傳聞,但綠地排名多年來的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
克而瑞2020年房企操盤榜數據顯示,綠地控股成為當年TOP10房企中唯一年度操盤金額下降的房企,同比降幅為8.07%。
2021年,綠地控股實現合約銷售金額2902.46億元,位列房企銷售榜單第10位。龍湖則以2900.90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列第11位。
2021年11月,綠地控股公告稱,鑒於公司基建產業的收入佔比已超過50%,公司所屬行業類別已由「房地產業」變更為「土木工程建築業」。
此前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5349億元,同比增長17.29%。營業利潤218.85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約49%,約為76.49億元。
綠地在業績快報中還指出,公司正積極降負債,抓去化,以及地產銷售資金回籠。
「去杠桿,降負債壓力限制了企業的發展,此外基建收入佔比最高,綠地已經不將自己定義為房地產企業,後續可能談不上規模的高增長了。」於小雨分析。
對於這樣的預期,超期服役的張玉良,能否給外界一個答案,帶領綠地,重回頂峰?
⑷ 綠地集團負債9000億,曾經最厲害的房企到底怎麼了
最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違規銷售,無限制的擴張,這是最不科學的一件事,總想的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這樣的一家企業早晚是要頂不住的,只要是資金斷裂,擴張再多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根本不會有什麼改變的,綠地集團後續的一個管理就出現了混亂,沒有一個好好的目標,或者說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這就是下場,事情太著急了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的。
再就是後來的一些管理理念,如果存在違規銷售即便是再好的一些東西也是不會被認可的,有時候真的是做好一家企業也是不容易的,綠地要是在後期能夠加強自己的管理這就是最好的一種選擇,不過現在好像是大家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了,因為之前好多不好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了,再好的印象也會慢慢地退出了大家的視野。
所一說一家企業的管理關鍵就是資金不能斷裂,在就是有著很好的管理方案,這就是事實。也是必要條件!
⑸ 綠地5年內會倒閉嗎
綠地暫時是不會倒閉。
綠地集團是國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 -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只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
成立24 年至今,綠地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新興產業並舉發展」的多元經營格局,實施資本化、公眾化、國際化發展戰略,旗下企業及項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國百城,位列2015《財富》世界企業500強第258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