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2016年大股東2751

2016年大股東2751

發布時間:2023-01-23 09:37:25

① 比亞迪股份十大股東

截至2020年9月30日,比亞迪股份前十大股東當中,王傳福個人持股18.83%,是其最大股東。排在第二的是比亞迪三大創始人之一呂向陽,個人持股8.77%;其次是呂向陽實控的融捷集團。 融捷集團因坐擁亞洲最大鋰礦,素有 亞洲鋰王 之稱,同時也是比亞迪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商。而融捷集團董事長呂向陽正是王傳福的表哥,二人曾於1995年共同創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2月,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公司現有員工超過22萬人,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營收入和市值均超千億元。比亞迪致力於用技術創新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15年,比亞迪榮獲聯合國成立70年來首個針對新能源行業的獎項——「聯合國特別能源獎」。 2016年,比亞迪榮獲「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大型企業獎。 2017年,比亞迪蟬聯《財富》雜志2017年度「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居第五名,位列汽車行業榜首。 2020年,比亞迪成為2020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 強上榜車企,連續6年蟬聯汽車行業最具價值中國品牌冠軍。
比亞迪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憑借研發實力和創新的發展模式,獲得了全面的發展,並在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和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電池領域,比亞迪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憑借20多年的不斷創新,產品已經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以及儲能電池等領域,並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目前,比亞迪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商。除新能源車和軌道交通外,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廣泛用於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等多種新能源解決方案。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和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已經出口至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中廣核、美國雪佛龍、德國Fenecon、日本A-style等。

② 拼多多大股東是誰年齡

截止至2020年2月,為黃崢,年齡為40歲。

黃崢為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02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2004年獲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碩士學位,隨後加入美國谷歌。2006年回國,參與谷歌中國辦公室的創立。2007年從谷歌離職創業,先後創立電商代運營公司和游戲公司。

2015年4月創立拼好貨,開創社交電商新模式。2016年9月,拼好貨、拼多多宣布合並,黃崢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94位。

(2)2016年大股東2751擴展閱讀:

黃崢的相關情況:

1、2016年9月,黃崢受騰訊TGPC大會主辦方的邀請,以《分享X新電商》為主題,分享社交電商拼好貨、拼多多所取得的突破性成績背後所蘊含的創新商業邏輯。

2、2016年11月23-24日,2016中國投資年會·杭州白馬湖峰會發布榜單「投中2016年中國最具潛力成長企業TOP50」排名,拼好貨-拼多多名列前茅。

3、2018年4月25日,拼多多上線「一起拼農貨」,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15元的價格,收購中牟546名貧困戶的2000多畝大蒜,較好地解決了大蒜豐收價低傷農的問題。人民日報評論認為,電商平台可以利用大數據指導貧困農業戶,改善種養殖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③ 螞蟻金服股東名單有哪些螞蟻金服股東持股比例是多少

螞蟻金服股東名單有國開金融,中投海外;螞蟻金服股東持股比例是32%左右。

④ 阿里巴巴股權結構

截止2020年7月:

阿里巴巴集團日前向美國SEC公布財年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股降至4.8%,蔡崇信持股降至1.6%。

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結構。軟銀持股降至24.9%,軟銀仍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

馬雲蔡崇信進行了減持。

在香港IPO前,軟銀擁有阿里巴巴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馬雲和蔡崇信分別實益擁有阿里巴巴約6.1%和約2.0%股權。

(4)2016年大股東2751擴展閱讀

2017年的時候,阿里第一大股東軟銀持股29.2%,雅虎持股15%,而阿里巴巴董事局馬雲持股僅7%,為第三大股東。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三大股東都有減持行為。

軟銀集團持有阿里巴巴29.2%的股權,為阿里的第一大股東,雅虎銀弊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馬雲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權,為最大個人股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梁肆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約2.5%的股權,僅次於馬雲。

在2014年阿里巴巴的IPO文件中透露,最大股東日本軟銀持股佔比34.4%,雅虎持股22.6%,馬雲持股佔比8.9%,蔡崇信持股佔比3.6%。

2016年5月20日的數據顯示,軟銀持有阿里巴巴32%股權,雅虎持有15.4%股權,馬雲持有7.8%股權、蔡崇信持有3.2%股權。這說明在過去一年中,兩大公司股東和兩大個人股東都有所減持。

⑤ 阿里巴巴股東名單 十大股東

第一位的是日本的軟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量74699.86萬股,佔比28.80%;第二大股東是AltabaInc,持股數量38356.54萬股態差,持股比例14.80%;第三大股東才是馬雲,持股數量為16715.97萬股,持股比例為6.4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持股數量減少了1111.27萬股;第四大股東是馬雲的左膀右臂蔡崇信持股數量5931.69萬股,持股比例2.3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減持了582.77萬帆巧皮股。集團當前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總裁孫正義,總計持有7.469億股股票。據了解,正是這10億美元,幫助阿里巴巴集團奠定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導者的地位,逐步建立起整個電子商務社會從交易、支付再到雲計算的生態鏈。

【拓展資料】

一、阿里巴巴,為小企業電子商務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旗艦業務。1999年由馬雲在杭州成立,2003年5月,建立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台淘寶網,2004年10月,成立支付寶公司。

二、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總部,在中國杭州成立中國總部,並在海外設立美國矽谷、倫敦等分支機構、合資企業3家。並在中國超過40個城市設有銷售中心。

三、此外,邵曉鋒表示,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預計將幫助和扶持超過10萬家淘寶網店,最終培養100萬家年營業額過一百萬的網店,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支撐社會未來誠信體系的重建。

四、2013年10月9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回應,為了保障投資者必須堅持同股同權的原則,香港上市規則規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全球除了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等個別美股外,其他市場均無B股安排。這意味著,香港監管層已經正式否決了阿里巴巴以「合夥人制度」在香港上市的可能。

五、2021年12月14日,阿里巴巴發布多項針對員工關懷的「暖心計劃」,新增全薪陪伴假7天、全薪育兒假10天,在公司滿10年還可獲得20天全薪長期服務假。同時,每月新增交通補貼800-1200元,團隊集體出遊費用提升至1200-1800元/人/年。此外,阿里巴巴將試行靈活辦公制度,員工每周可選一天靈活辦公。

⑥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規定是什麼

一、自2016年1月9日起,上市公司大股東此後任意連續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二、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公司人民幣普通股票(A股)、人民幣特種股票(B股)時,減持比例中的股份總數按照境內外發行股份的總股本計算。三、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協議轉讓價格範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本所業務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四、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減持後持股比例低於5%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後6個月內應當繼續遵守《減持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減持後持股比例達到或超過5%的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後應當遵守《減持規定》的要求。

⑦ 17 | 一股獨大:關聯交易背後的真實動機

這一講開始,先給你看一個數據:2012—2016年間,我國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平均持股比例是34.3%。跟美國的上市公司比起來,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則相對集中,並且通常存在控制性股東。

早期的會計研究認為大股東是造福企業和小股東的。會計學者弗里曼和他的夥伴曾經提出「支撐」(propping)概念,認為大股東就像「大家長」一樣,會給企業帶來資源,並且在企業陷入困境時挺身而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但是,大股東們真的如此無私嗎?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大股東的付出,是有其他所圖的。「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下,大股東無疑對公司有極大的支配權和話語權。相比之下,中小股東處在弱勢,通常不參與公司管理,只能通過高管和大股東透露的信息了解公司的運作情況。

財務高手在分析「一股獨大」企業的財務情況時,會特別關注大股東的行為,尤其看大股東有沒有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小股東利益。

什麼關聯交易呢,簡單說,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比如甲方被乙方控制,那麼甲乙雙方之間的交易就叫關聯交易。又或者是,甲乙兩方都受丙方控制,那麼甲乙雙方的交易也算關聯交易。關聯交易的本質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的交易方式,就好比熟人之間的交易,因為比較了解,所以溝通和交易成本都很低。但是有時候,關聯交易也會被大股東利用,侵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大股東「支撐」上市公司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長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機床製造廠,1995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上市時股票簡稱「川長征A」)。不過當時機械行業不景氣, 所以川長征上市以後經營業績每況愈下,1997年虧損達到2010萬元。

1998 年, 長征機床收購了托普科技發展公司 (托普發展) 旗下的托普軟體。之後,托普發展又反過來購買了長征機床48.37%的股份, 搖身一變成為了川長征的第一大股東。完成這一系列重組動作之後,「長征機床」正式更名為「托普軟體「 。

托普發展作為大股東控制了托普軟體這家上市公司的第二年,托普軟體就以火箭般的速度扭虧為盈,1998年實現凈利潤2936 萬元, 1999 年更是達到5751 萬元。我們知道,公司為了提升利潤進行的任何業務調整,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見效,托普軟體是如何實現立竿見影的業績大幅提升呢?

背後的推手就是大股東托普發展。托普發展為了提升托普軟體的業績,可以說是傾盡全力, 通過三種方式給托普軟體「製造」了大量收入和利潤。

第一種方法,是把托普發展最賺錢的業務都納入托普軟體的核算范圍, 快速提升報表業績。此外還採用股權轉讓方式, 將利潤較高的子公司出售給托普軟體。比如1998年,托普發展就把自己旗下一家公司53.85%的股權出售給托普軟體,而這家公司在納入托普軟體的報表之後,所創造的利潤佔到托普軟體1998年凈利潤的22.84%。

第二種方法,是把托普軟體的閑置資產高價賣出。閑置資產不能為公司創造收益, 還要每期計提折舊, 減少公司利潤, 托普軟體把這些閑置資產高價出售給了大股東托普發展的關聯企業。這樣,托普軟體不但能通過高價出售資產大賺一筆,而且以後利潤也不再受資產折舊影響了。1998 年, 托普軟體向大股東的一家關聯企業出售了部份閑置設備和空閑廠房, 獲得收益835萬元。同時, 由於該項資產的處置,托普軟體每年可減少折舊400 萬元以上。

第三種方法,是讓托普軟體短期投融資大股東托普發展控制的企業,以獲得投資收益。1998 年9 月, 托普軟體投資了一家關聯方企業,投資期限10 個月, 托普軟體從這筆投資取得1419 萬元的收益,投資年回報率為20%。

上面這些操作,讓托普軟體的業績快速提升,並成為資本市場備受追捧的績優軟體股。大股東如此支持托普軟體的目的是什麼?真的只是單純的想做好一家上市公司,提升投資收益,或是為小股東利益考慮嗎?

事實剛好相反,托普發展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掏空這家上市公司。為什麼這么說?我給你講講後來發生了什麼。

大股東「掏空」和關聯交易

托普軟體趁著業績提升,2000年在資本市場進行了再次融資。好景不長,資本市場對托普軟體的熱度還未消減,2002 年開始公司的業績就開始下滑,。2005 年12 月31 日, 托普軟體股票成為滬深A 股中唯一一隻股價低於1 元的股票。

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大股東把托普軟體這家上市公司從瘦養肥,是為了用這家公司在資本市場圈錢,之後再把這家公司的錢和其他資源轉入自己的腰包。財務上,這波操作叫大股東「掏空」,也叫「隧道效應」。

托普發展是通過什麼途徑掏空托普軟體的呢?會計學者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論是:關聯交易是大股東侵佔小股東利益的重要途徑。

剛才我們說了,關聯交易本質上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的交易方式。就好像朋友之間的合作,因為相互了解、彼此信任,所以容易達成一致。而且出現問題的時候,也相對容易協調解決。但是,關聯交易也可能變質,成為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

那麼托普發展是如何通過關聯交易侵佔托普軟體的利益呢?

第一種方式,是通過大量關聯交易將托普軟體的資金和利益向大股東的關聯方轉移。托普軟體在2000年完成再融資後,將募集資金中的5.58億元投給了關聯方,從關聯方購買軟體。托普軟體為這些交易支付了高額溢價,實際上變相把資金轉給了大股東的關聯企業。

第二種方式是大股東佔用托普軟體大量資金。佔用資金通常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

大股東直接從上市公司拿走各種財產物資, 就是直接佔用, 體現在財務報表上, 就是上市公司賬上會產生大量的其他應收款,而欠款方就是大股東本身或是它所控制的企業。如果這個金額逐年在增加或者比同行業企業公司高很多,就需要特別警惕。

再看間接佔用資金的方法,比如,讓托普軟體為大股東的關聯公司提供貸款擔保。因為上市公司被認為是信用較高的公司群體,所以用上市公司進行擔保更容易獲得貸款,但是一旦貸款還不上,最後往往就變成了擔保方,也就是托普軟體的真實負債。托普軟體2004 年年報披露, 截至2004 年6 月30 日, 托普軟體為17 家關聯方公司的101 筆銀行借款提供擔保, 由於關聯方公司未按時歸還銀行借款,法院判決由托普軟體承擔連帶責任,這個金額高達14多億元。

你看, 「掏空」行為對企業的中小股東、債權者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這些企業的財務質量更差,風險更高。

托普發展作為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並不是個案,雷士照明、春蘭股份、紫鑫葯業….都有過相似的做法。

所以,大股東短期的付出,支持和提升上市公司業績並不是最終目的,他們支持這些公司是希望公司繼續生存以保留未來實施掏空的機會,他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自己長期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治理的作用

那企業有沒有什麼辦法防止被大股東掏空呢?

會計學者們從公司治理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有兩種方法比較有效:

第一種,如果能在股權分配時,保證有兩個以上的大股東享受控制權。各大股東之間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任何一個大股東都無法單獨控制企業的決策,就能很好地抑制大股東的掏空行為。

第二種,引入機構投資者角色。我們都知道公司的股東有兩大類,一類是個人投資者,另一類是機構投資者。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每天都在研究這些企業,進行投資。所以他們就能很好得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監督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經營運作,參與公司治理,使上市公司的經營更加規范化、有效化,這樣,就能減少大股東侵犯中小股東的機會。

總結

在分析「一股獨大」企業的財務情況時,需要特別關注大股東的角色和行為。特別是看大股東有沒有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

課後思考

「一股獨大」的企業,容易出現大股東掏空的行為。反過來,股權分散的企業,也就是說,有眾多中小股東的企業也容易出現問題,請你分析下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歡迎你給我留言,我們下節課再見。

⑧ 恆瑞醫葯至暗時刻,高瓴重回十大股東之列

文 | 安富建

六年來首度跌停!8月20日,恆瑞醫葯 (600276.SH) 迎來「至暗時刻」。

股價腰斬、公司裁員、基金出逃......曾經的「大白馬」和「醫葯一哥」,已屈居邁瑞醫療 (300760.SZ) 和葯明康德 (603259.SH) 之後。

19日晚間,恆瑞醫葯披露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累計研發投入25.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8%,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高達19.41%,但 凈利潤卻近乎零增長,增速創下18年來新低。

8月20日開盤後,恆瑞醫葯股價多次觸及跌停,至上午11時,已被逾2.5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收盤報48.46元/股,總市值3100億元。相比今年一度6000億的市值,已然腰斬。與此同時,網傳的安徽省臨床檢驗試劑採集會議紀要,令「器械茅」邁瑞醫療大跌17%。

受「葯茅」和「器械茅」影響,南微醫學 (688029.SH) 、萬孚生物 (300482.SZ) 、金域醫學 (603882.SH) 、通策醫療 (600763.SH) 等醫葯龍頭股紛紛跌超10%。

上市21年來,整體向上的恆瑞股價雖有起伏,但 這大半年來下行曲線之陡峭,前所未有, 「葯茅」何以至此?最近兩年,恆瑞接連失誤,利潤空間不斷縮窄,一如《財健道》半個月前所指出的:恆瑞醫葯無以容錯。半年報的風吹草動,即刻就在資本市場上引起一波巨浪。

仿製葯後路已斷,創新葯和國際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日前,63歲的孫飄揚重回董事長之位,被認為是挽救恆瑞醫葯的一線曙光。

01

集采不利
醫保談判失策

恆瑞醫葯之所以出現流年不利的局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據公司半年報顯示,受國家和地方帶量采購的影響,公司傳統仿製葯銷售下滑。2020年11月開始執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個葯品,報告期內銷售收入環比下滑57%。另一方面,主要產品卡瑞利珠單抗自2021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醫保談判價格,降幅達85%,加上產品進院難、各地醫保執行時間不一等諸多問題,造成卡瑞利珠單抗銷售收入環比負增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6月開展的第五批集采中,因恆瑞報價策略不當而釀成大錯,重磅產品碘克沙醇注射液和格隆溴銨注射液大意丟標,二者占公司營收合計達7.1%;其他中標產品的價格,與競爭對手相比差距懸殊而缺乏優勢,比如,中標量最大的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液報價158元,遠高於其他兩家 (241.8元和343.8元) 。

集采和醫保的重要性,對於制葯企業而言不言而喻。若稍有不慎,前期付出便可能功虧一簣。

卡瑞利珠單抗PD-1醫保談判已經失策,因此即將到來的醫保談判便尤為關鍵。

7月30日,271個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葯品名單對外公布,恆瑞醫葯、百濟神州各有3款新葯進入,系數量最多,且其中2款面臨直接競爭。恆瑞醫葯新葯包括PD-1單抗、PARP抑制劑。還有一款重磅新葯是化葯1類創新葯TPO-R激動劑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根據國盛證券測算,若能進入醫保快速放量,預計該葯品峰值銷售有望超過10億元。這輪的醫保談判,對於恆瑞醫葯而言,是必須抓住的救命稻草。

02

被推倒的多米諾「股」牌

自2000年上市以來,恆瑞曾跑出了百倍長牛的行情,甚至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最能抗跌的大藍籌之一——當時全年的股價跌幅也不過18.79%。2021年二季度,恆瑞單季度扣非凈利潤下滑,而上一次單季度利潤同比下滑,是在11年前的2010年第四季度。

但這一切早有預示。

恆瑞醫葯持倉基金上半年即已陸續出逃。截至6月30日,共有326隻基金披露持有恆瑞醫葯,合計持有2.36億股,環比上季度減少29.38%。相較一季度,北上資金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二季度減持股份約0.19億股,持股7.66億股,持股比例由12.26%降至11.97%,仍為恆瑞醫葯第3大股東;而 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國基金因減持,甚至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機構退場,散戶接盤,但不斷進場「抄底」的散戶已然被套牢。 據統計,恆瑞醫葯的股東數量大幅增長,尤其二季度增速超過60%。2020年末,恆瑞醫葯股東數量為28.18萬戶,至3月末,增長為36.76萬戶,增幅約30%。二季度末,恆瑞醫葯股東數量激增至61.01萬戶,較三月末增幅高達65.97%。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被動新晉成為恆瑞醫葯十大股東, 這或許是一個信號:資本市場仍然有大機構在看好恆瑞醫葯。高瓴資本自2015年12月左右開倉進場恆瑞醫葯,一年內曾兩次加倉。從恆瑞醫葯公開的十大流通股東數據來看,2016年三季度增持到2193萬股,去年2020年退出十大股東。時至今日,高瓴資本持股4046.19萬股,持股比例0.63%。

與之同時,亦有牛散告訴《財健道》,下個交易日即入場抄底。

03

裁員風波不斷
恆瑞何以絕地反擊?

8月20日,關於「恆瑞醫葯大幅度裁員」的信息在網上瘋傳,該甚至登上「東方財富」導讀欄。 此次裁員主要涉及仿製葯的醫葯代表,同時會增加創新葯的研發人員。有消息稱,恆瑞醫葯大刀闊斧的裁員,要將人數從3萬減到2萬。針對此事,恆瑞醫葯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在半年報中對這件事情做了說明,「公司要集中資源做創新和對國際化進行運營改革」。早先,有恆瑞醫葯內部人士接受媒體采訪稱,「實際上,組織結構進化從今年6月份已經開始」。

新業務調整、大幅裁員,這些新招頻出的背後,站著恆瑞醫葯「大家長」、頭號靈魂人物孫飄揚。8月4日,孫飄揚正式重新出任董事長。它能否成為恆瑞的一劑強心針?仍然尚未可知。

財報數據顯示,恆瑞已在美國、歐洲等地建立了136人的海外研發團隊,主要成員均是來自羅氏、諾華、輝瑞、默克等知名葯企的中高層人才;23項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推進開展,其中國際多中心Ⅲ期項目7項,並有10餘項研究處於准備階段,共啟動86家海外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主力產品卡瑞利珠單抗,則為恆瑞帶來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肝癌國際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組,並啟動了美國FDA BLA/ NDA遞交前的准備工作;另外還有多款產品實現全球同步開發。

這些海外項目能否盡快破局?這正在考驗孫飄揚的速度。

為突出恆瑞的持續創新能力, 本次半年報還披露了恆瑞創新葯收入和管線,創新葯實現銷售收入52.07億元,同比增長43.80%,占整體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9.15%。和高研發投入一樣,恆瑞押注創新葯的本色未有絲毫改變。 雖然競爭愈發激烈,但研發、國際化、運營優化,以及孫飄揚的王者歸來,依舊是恆瑞的護城河。

1990年,32歲的孫飄揚臨危受命擔任廠長,挽救了一家賬面資金只有8萬元的小廠「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後來,他一手將其扶至「白馬股」醫葯龍頭的地位。 電影《至暗時刻》結尾,丘吉爾說: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尹莉娜對本文亦有貢獻)

⑨ 高瓴資本最大的股東是誰

高瓴資本最大的股東是張磊。高瓴資本再次進入恆瑞醫葯十大股東,高瓴資本通過二級市場進入恆瑞醫葯。根據恆瑞葯業10大流通股股東的公開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恆瑞葯業將持股比例增至293萬股,並於去年在2020年撤回了10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所的持股比例從12.26%降至11.97%,奧本海默基金從十大股東中撤出;高瓴資本持股0.63%,成為第10大股東。最重要的還是恆瑞葯業的股東,去年年報只有28萬,股東的數量在季度報告還是超過36萬,半年度報告直接飆升到61萬,太猛了這真是太可怕了很多資金提前跑了,散戶投資者繼續抓很多人。此前,恆瑞醫葯中國新聞的股東人數增加到61萬人,增加了65.98%。看來恆瑞的股價在一段時間內不會上漲,需要一段時間來忍耐或等待業績好轉。

營收增長率為17.6%,略低於凈資產收益率(ROE),較第一季度下降25.37%,該公司表示將削減大量仿製葯。事實上,這是一件好事。雖然今年的股價走勢反映了對公司業績的預期,雖然今年股價繼續下跌消化了估值,但估值的表現也依然不便宜。瑞葯仍是一個很好的股份制創新龍頭制葯企業,但想抄底的朋友也需要等待,現在市場對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預期仍然很低。從財政上講,我們希望pD-1能獲得紅利,但我們直接收集了紅利。新葯的進展跟不上市場的發展,很難估計。公司正在轉型,轉型不會那麼快,也不會那麼痛苦。綜上所述,雖然高瓴資本確實在一級市場進行了長期投資,並一直以IPO的形式上市,但在過去幾年也有很多高瓴資本參與二級市場或以高價買入股票的案例。由於各種因素推高了股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也有很多持有量大幅減少的情況。

⑩ 阿里巴巴十大股東(日本軟銀不僅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

隨著滴滴即將上市,其第一大股東日本軟銀,再次吸引人們的目光。軟銀的孫正義對中國互聯網有著精準判斷。10多年前,他就大膽預言,全球互聯網的未來得看中國。而正是憑借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成就了孫正義,也拯救了孫正義——在他最困難時,幫他渡過難關。

軟銀最成功的一樁生意,自然是投資阿里巴巴。正是憑借對阿里巴巴的投資,軟銀在過去幾年最困難的時候,通過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維持了因為正常運營和戰略擴張。盡管軟銀多次拋售阿里巴巴的股票,累計套現數百億美元,迄今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阿里巴巴已經成為軟銀的一棵搖錢樹。為改善軟銀公司的財務狀況,並恢復其在美國通信市場的活力,2016年,軟銀宣布拋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套現79億美元。軟銀對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從32.2%降至28%。

最近兩年,軟銀繼續拋售阿里股份,拋售額度超過100億美元。軟銀不斷拋售,除了籌集資金,償還債務,還有一部分用來回購公司的股票。別看軟銀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在其他市場的投資並不滿意。2019財年,軟銀虧損約125億美元。

滴滴

軟銀不僅僅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也是滴滴出行的最大股東。日前,滴滴公布了招股書,准備去美國上市。而軟銀持有滴滴出行21.5%的股份,在所有股東中,佔比遙遙領先。機構預測,滴滴一旦上市,市值將超過1000億美元。

作為輕資產公司,滴滴在全球擁有1500萬司機,他們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為滴滴創造效益。雖然滴滴前面虧損了多年,但隨著補貼減少,以及價格的上漲,這種局面迅速扭轉。今年第一季度,滴滴營收為422億元,凈利潤高達55億元。據透露,滴滴上市,軟銀將退出滴滴董事會。

軟銀孫正義富有戰略眼光,他投資了大量中國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醫療、新能源等領域,除了阿里巴巴、滴滴,還投資了盛大網路、58同城、迪安診斷、華大基因等。2010年時,他說,5年前,美國市場互聯網佔全世界的50%,但今後幾年當中,以中國為重心的亞洲互聯網將成為重心。這印證了他的判斷,近年,中國互聯網公司迅速成長,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滴滴、位元組等互聯網公司,都已成為重量級的公司。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進入了全球前十。文/徐上峰

閱讀全文

與2016年大股東275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35
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 瀏覽:131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 瀏覽:889
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口號 瀏覽:590
招商把傭金吞了 瀏覽:121
影子銀行的高杠桿效應 瀏覽:522
中歐新動力混合持倉 瀏覽:645
中國期貨部總監 瀏覽:778
查詢美元兌人民幣的實時匯率 瀏覽:689
外匯如何每天穩定盈利50點 瀏覽:769
上海東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318
融資股權變更計算 瀏覽:500
金蝶期末調匯匯率 瀏覽:515
華泰證券怎麼用手機交易記錄 瀏覽:559
軍工基金理財 瀏覽:277
長城金融成都分公司 瀏覽:252
上市公司在澳門有金融公司 瀏覽:103
怎麼關閉傭金寶的理財 瀏覽:22
南瑞股票大跌 瀏覽:518
騰訊理財余額寶能買兩種基金嗎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