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㈡ 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1
B 分 析: 「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0%以上」說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說明同樣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有利於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有利於我國居民到美國旅遊、購物,①②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人民幣升值,雖然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但並不妨礙我國開展對外貿易,④說法錯誤;答案B正確。 考點: 本題考查匯率。
㈢ 2013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今年會不會跌入6元以內呢,做外貿越來越難了!!
絕對會破6.0。時間大概是在今年10月份前後。
現在作一個預測(不一定準的,僅供參考哦):
今天2013.4.29,匯率是6.13
2013.5.29,匯率是6.10左右
2013.6.29,匯率是6.08左右
2013.7.29,匯率是6.06左右
2013.8.29,匯率是6.03左右
2013.9.29,匯率是6.00左右
10月前後,就5.99左右了。
不一定準,你可以參考。謝謝!
㈣ 人民幣兌換美元歷年數據
過去幾年有一個現狀很明顯,美國屢屢針對中國金融市場,感覺像是貿易戰輸了以後又想玩點什麼陰謀詭計。
我們給大家一組數據,再看背後的邏輯,2018年和2019年的第二季度,一個是美國威脅要對我國加關稅,一個是落地加征10%-25%的關稅。
這兩次加關稅人民幣都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貶值(離岸價格),從6.4-7以及6.7-6.9,中間開了一個G20峰會人民幣出現短暫的升值。
當時,市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個是說我國為了對沖貿易戰的影響,主動匯率貶值,另一個是關稅恐慌,引發資本外流。
最後根據公布的金融賬戶出入情況找到了答案:
2018年3月底,美國開啟貿易爭端之後,我國剔除儲備資產後的金融賬戶差額出現了快速的下降。
2019年5月份中美貿易談判遇阻以及2000億美元關稅的提升, 2019年二季度金融賬戶(剔除儲備資產)差額大幅度下跌,並且轉入深度負值。
由此可以看出,帶有恐慌的資本外流應該是人民幣貶值的主要推動因素,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說貿易戰是山姆大叔的陽謀,那麼引發資本外流則是徹徹底底的陰謀。
所以說,本輪無論是人民幣貶值還是股票的下跌,都是金融市場需要的,完全符合我們金融服務實體的宗旨。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痛肯定是有的,但時間不會很長,而且千萬不宜跟風,尤其是外資的走向,要知道這些資本回來抄底的時候比誰都快。
最後一句諫言:財富是美好的,得到財富的過程可能是「悲壯的」,且行且珍惜吧。
","force_purephv":"0","gnid":"9338e0ba807f2ea6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9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28d2c3b7432093c.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5b264fd44a32cb7.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abf199cd42e9f64.jpg","width":"640"},{"desc":"","height":"4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6801ae8bbbe556a.jpg","width":"640"},{"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4e5009f2312023a.jpg","width":"64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095551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6d25c073407ec4a","src":"金投網","tag":[{"clk":"keconomy_1:房地產","k":"房地產","u":""},{"clk":"keconomy_1:美聯儲","k":"美聯儲","u":""},{"clk":"keconomy_1:金融資產","k":"金融資產","u":""},{"clk":"keconomy_1:美元","k":"美元","u":""}],"title":"人民幣泄2700點,A股蒸發16萬億,美元更鋒利還是中國需要深蹲?近十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表(2005 - 2014) - : 去網路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袁懷華1 近十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化表(外管局中間價) 期間:2005-2014年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
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是 - : 貨幣兌換 1人民幣元=0.1567美元1美元=6.3828人民幣元匯率數據由和訊外匯提供,更新時間:2011-08-16
歷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表 - : 這是中行即期外匯牌價: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點開這個網頁,在最下面按日期查詢,就能查到某年某月某日的外匯牌價了.
人民幣對美元的年度匯率?: 估計很難找到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統計數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只能查閱近3個月的,另外在其網頁備注里顯示,比如「2、從2002年4月2日起公布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價格.」「6、自2011年11月28日起,公布人民幣對澳元、加元匯率中間價.」接著你可以去人民銀行網站「首頁/關鍵圖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對美元細覽」,但人民幣/美元數據也是2005年7月21日開始,而澳元/人民幣是2011年11月28日開始的,原因就在前述備注里.你要的數據區間這么長這么全,而人民幣又不是自由貨幣,估計很難找到.如果你能找到,也希望能告訴我一下,也希望能看看.
近年我國人民幣匯率不斷波動.閱讀下表(1美元兌換人民幣數量). 2012年10月10日6.3549元2013年10月10日6.1452元[這意味著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 - :[選項]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原創】下圖所示為2013 - 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動的趨勢.根據表中數據推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這一變化會使( ) - :[選項] A. 我國居民減少對美國商品的需求 B. 我國居民更多地選擇去美國旅遊 C. 我國企業增加對美國的商品出口 D. 我國企業減少對美國的投資
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歷年美元兌換人民幣比率 - : 從83-06年 1美元對人民幣 依次是 1.911 2.296 2.848 3.36 3.62 3.944 3.944 5.079 5.2 5.33 5.7 8.461 8.461 8.314 8.28 8.26 8.26 8.26 8.26 8.277 8.277 8.277 8.1917 7.8087 2007年6月5日 100美元美元 757.57 然後08年目前(11.5號) 美元 當前匯率 人民幣 100 6.8350 683.5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補充下,我再給你找找了
從2000年開始歷年人民幣對美元兌換率是多少 - : 683.58
人民幣兌美元2010 - 2017匯率 - : 2010年1美元兌換6.62元人民幣知2011年1美元兌道換6.61元人民幣2012年1美元兌換回6.25元人民幣2013年答1美元兌換6.07元人民幣2014年1美元兌換6.16元人民幣2015年1美元兌換6.39元人民幣2016年1美元兌換6.92元人民幣2017年1美元兌換6.92元人民幣
㈤ 2014年12月31日外管美元匯率
2014年12月31日美元匯率
1美元=6.201人民幣
㈥ 2013年的100美元可以兌換人民幣多少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100美元(USD)=621.55人民幣(CNY)
美元100
匯率6.2155
人民幣621.55
買入價6.2105
賣出價6.2205
最近更新2013年3月31日 12時42分
㈦ 2013年,1美元=多少人民幣
時間:2013-11-20 00:00:05 ,100美元兌換人民幣數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 現鈔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日期時間
美元 607.88 603.01 610.32 610.32 613.17 2013-11-20 00:00:05
如果是現鈔,用現鈔買入價,可兌換:1*603.01/100=6.0301元人民幣
如果是現匯(匯票等),用現匯買入價,可兌換:1*607.88/100=6.0788元人民幣
匯率經常在變,可參考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㈧ 2012年12月31日美元匯率中間價
中國銀行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 現鈔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日期
美元 626.25 621.23 628.76 628.76 628.55 2012年12月31日
㈨ 2013年至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招商銀行--美元】外匯實時匯率(含中間價、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等)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 外匯實時匯率」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㈩ 人民幣兌美元的歷史最高點比例是多少什麼時候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
一、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建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50~1952)。由於人民幣沒有規定含金量,因此,對西方國家貨幣的匯率,最初不是按兩國貨幣的黃金平價來確定,而是以「物價對比法」作為基礎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建國初期人民幣匯率制定的依據是物價水平,這是一種比較市場化的匯率安排。
建國初期,由於國民黨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物價節節上漲。如上海批發物價指數以1949年6月為100,到1950年3月則上漲至2242.93。由於國內物價上漲、國外物價趨跌的價格對比關系,根據前述政策要求,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舊人民幣,調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舊人民幣,在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內,人民幣匯價下調49次。至於和其他外匯的匯價,則是根據它們對美元的匯價進行間接套算的結果。
從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隨著國內物價由上漲轉變為下降, 同時,由於美國對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大量搶購戰備物資,美國及其盟國接連宣布一系列對我「封鎖禁運」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必須降低外匯匯價,以利於推動本國進口。因此,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匯率政策的重點也由「推動出口」改變為「進出口兼顧」,並逐步調高人民幣匯價。1952年12月,人民幣匯價調高至1美元=26170元舊人民幣。
這一時期,我國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是美國,對外貿易主要由私營進出口商經營。人民幣匯率的及時調整,可以調節進出口貿易,保證出口的增長。
2.第二階段(1953~1972)。從1953年起,國內物價趨於全面穩定,對外貿易開始由國營公司統一經營,而且主要產品的價格也納入國家計劃。計劃經濟本身要求對人民幣的匯價採取基本穩定的政策,以利於企業內部的核算和各種計劃的編制和執行。同時,由於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的確立,各國之間的匯價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對穩定。再加上我國同西方工業國家的直接貿易關系和借貸關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貨幣匯率變動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在國內物價水平趨於穩定的情況下,我國進行建國以來的首次幣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開始發行新人民幣,新舊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自採用新人民幣後,1955年至197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是1美元摺合2.4618元新人民幣。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兌黃金官價宣布貶值7.89%,人民幣匯率相應上調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幣。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率政策採取了穩定的方針,即在原定的匯率基礎上,參照各國政府公布的匯率制定,逐漸同物價脫離。但這時國內外物價差距擴大,進口與出口的成本懸殊,於是外貿系統採取了進出口統負盈虧、實行以進口盈利彌補出口虧損的辦法,人民幣匯率對進出口的調節作用減弱。
3.第三階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為了避免西方國家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國從1973年開始頻繁地調整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僅197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調整了61次),而且在計算人民幣匯價時,採用了釘住加權的「一籃子」貨幣的辦法,所選用的「籃」中貨幣都是在我國對外貿易的計價貨幣中佔比重較大的外幣,並以這些貨幣加權平均匯價的變動情況,作為人民幣匯價相應調整的依據。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價政策的直接目標仍是維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針對美元危機不斷發生且匯率持續下浮的狀況,人民幣匯率變動較為頻繁,並呈逐漸升值之勢。1972年為1 美元=2.24元人民幣;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1977年為1美元=1.755元人民幣。
自5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傳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對外自我封閉,對內高度集權,直至80年代初,國家外匯基本上處於零儲備狀態,外貿進出口主要局限於社會主義國家,且大體收支平衡,國內物價水平也被指令性計劃所凍結,盡管人民幣匯率嚴重高估,但它並未帶來明顯的消極影響。
二、改革後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79~1984)。1979年我國的外貿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部門一家經營改為多家經營。由於我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從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間, 我國實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貿易外匯1美元=2.80元人民幣;官方牌價即非貿易外匯1美元=1.50元人民幣。前者主要適用於進出口貿易及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後者主要適用於非貿易外匯的兌換和結算,且仍沿用原來的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
隨著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國相應調低了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之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已調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幣,與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持平。
2.第二階段(1985~1990)。在人民幣雙重匯率制下,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加重了財政補貼的負擔,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外國生產廠商對雙重匯率提出異議。1985年1月1日,我國又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
事實上,1986年隨著全國性外匯調劑業務的全面展開,又形成了統一的官方牌價與千差萬別的市場調劑匯價並存的新雙軌制。而且當時全國各地的外匯調劑市場,在每一時點上,市場匯率水平不盡相同。這種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制一直延續到1993年底。其間,外匯調劑市場的匯率形成機制,經歷了從開始試辦時的人為定價到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過程。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物價上漲速度加快,而西方國家控制通貨膨脹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有意識地運用匯率政策調節經濟與外貿,對人民幣匯率作了相應持續下調。1995年8月21日,人民幣匯率調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 日再次調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0日又調至1美元=3.20元人民幣。
從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幣放棄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做法,改為管理浮動。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幣匯率適應國際價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幣匯率再度大幅調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幣。1989年12月16日,人民幣匯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調,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幣調至當日的4.7221 元人民幣。1990年11月17日,人民幣匯率再次大幅下調,並由此前的4.7221調至當日的5.2221元人民幣。
從改革開放以後至1991年4月9日的十餘年間,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分別實施過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與公布牌價並存的雙重匯率體制,以及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體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按市場情況調整,且呈大幅貶值趨勢,這與同期人民幣對內實際價值大幅貶值以及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基本上相適應的;三是在人民幣官方匯率的調整機制上,做過多種有益的嘗試,如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小幅逐步調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調整的方式,這些為以後實施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奠定了基礎;四是市場匯率的機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場匯率的調節作用在我國顯得越來越大。
3.第三階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公布的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即外匯調劑價格)並存的多重匯率制度。
我國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幣官方匯率的有管理的浮動,其基本特點是,我國的外匯管理機關即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我國改革開放與發展的狀況,特別是對外經濟活動的要求,參照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動情況,對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調低,但仍趕不上水漲船高的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
4.第四階段(1994~2005)。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1993年12月31日,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人民幣5.8元;調劑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8.7元左右。從1994年1月1日起,將這兩種匯率合並,實行單一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 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劃,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次匯率並軌後,我國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趨穩,並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相繼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我國政府承諾:在2000年之前,將實現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可兌換。
事實上,1994年我國已開始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有條件」的可兌換,並已削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中的絕大多數限制,如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多重匯率安排已完全廢除,而絕大多數經常項目交易的用匯和資金轉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後仍保留的經常帳戶下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了供匯范圍,提高了供匯標准,超過標準的購匯在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核起初後即可購匯;1996年7月1日,我國將外商投資企業也全面納入全國統一的銀行結售匯體系,從而取消了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尚存的經常項目匯兌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致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將不再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14條第2款所規定的過渡性安排,並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國將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義務,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從此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郭樹清指出,根據中美1998年簽訂的有關協議,中國承諾將擴大人民幣彈性。因此,如果現在中國選擇釘住其它幣種或採取一攬子貨幣聯系匯率制度,不但會違背承諾,還是一種後退。增加匯率彈性是現實的選擇。中國現階段仍將以穩定匯率為主,同時用足每日3‰的匯率浮動區間,使市場逐漸適應匯率波動。今後將採取措施,提高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調整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政策;進一步完善結匯制度。
三、人民幣匯率安排的新階段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05〕第 16 號文——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相關事宜公告。其主要內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2)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
(4)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5)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這一次的人民幣匯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棄單盯美元,改盯一籃子貨幣,以建立調節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更富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從此次人民幣短期升值來看,這將有利於緩解國際收支失衡的巨大壓力,同時,釋放人民幣潛在的升值壓力,並能淡化人民幣兌美元的國際矛盾。從長遠戰略來看,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的建立,將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安排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最終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可兌換創造漸近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