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五年級杠桿的秘密實驗

五年級杠桿的秘密實驗

發布時間:2023-08-26 07:55:18

1. 五年級下科學實驗(pep版)

1、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一、實驗目的:杠桿尺實驗
二、實驗要求:說明杠桿三點,驗證杠桿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杠桿尺、鉤碼。(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分別改變力點到支點,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實驗什麼情況省力?什麼情況費力?什麼情況不省力也不費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5、把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阻力點 動力點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
A、認真調整杠桿尺平衡。
B、 實驗時不要用測力計進行杠桿尺實驗,應改用鉤碼進行,這樣可獲得比較准確的結果。
2、天平的使用
一、實驗題目:怎樣使用天平
二、實驗要求:怎樣使用天平
三、實驗器材:天平
四、操作步驟: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盤中各放上一張大小相同的紙,旋轉調節螺絲使指針指向0位。
2、在左側盤中紙上放上所要稱的物體。
3、用鑷子夾出砝碼放右側盤的紙上。
4、增減砝碼的數量,直至天平平衡。(還可以使用游碼調節)
5、計算砝碼及游碼總量並記錄。
6、依次取下天平盤中的砝碼和物體。整理好天平。將天平和砝碼放回盒中。
3、定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定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定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 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將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按下圖組裝好實驗裝置。
3、手拽線繩,通過定滑輪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4、用鉤碼代替手拽繩的拉力。試試通過定滑輪,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做定滑輪能不能省力的實驗時,要用鉤碼,最好不用彈簧稱。
4、動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動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動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稱出重物的重量,記錄在紙上。
3、將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按下圖要求組裝好。
4、用手通過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有沒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過彈簧稱、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省力還是費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實驗時手應垂直上提。
B、 可設法減小動滑輪阻力。
C、盡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5、滑輪組實驗
一、實驗題目:滑輪組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滑輪組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定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 用彈簧稱直接稱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用手通過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根據是什麼。
5、通過彈簧稱、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少滑輪組的阻力。
B、 測力時,彈簧稱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側面水平拉出,上列各個方向,都不會影響測試結果。
C、實驗時,彈簧秤應倒用,即掛鉤在上,提環在下。
6、輪軸實驗
一、實驗題目:輪軸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輪軸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輪軸、短線、長線、鉤碼、彈簧稱。(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測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實驗時可用鉤碼,也可用彈簧稱,測得省力情況。
5、將輪換成大輪,再按上述要求進行實驗。
6、通過比較兩次測定,認識到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小輪軸阻力。
B、 若用彈簧秤測力,應倒用。即鉤在上,環在下,豎直向下拉動。
C、沒有彈簧稱時可改用鉤碼來測力。
7、齒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齒輪的作用
二、實驗要求:齒輪的作用
三、實驗器材:厚紙板、圖釘、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驟:
1、製作齒輪。用厚紙板製作大小兩個齒輪,大齒輪20齒,小齒輪10齒。
2、將兩個齒輪用圖釘通過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讓兩個齒輪的齒相互咬合。
3、轉動大齒輪看小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4、轉動小齒輪看大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5、把現象記錄下來。
記錄:1、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大齒輪向()轉()圈,小齒輪向()轉()圈,可以()小齒輪的工作速度。
2、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時,小齒輪向()轉()圈,大齒輪向()轉()圈,可以()大齒輪的工作速度。
3、齒輪傳動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實驗題目:斜面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斜面作用。
三、實驗器材:圓木(長10厘米)、鐵絲、測力計、長木板(長50厘米)、方木塊。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用鐵絲做軸,使圓木能繞軸轉動。
4、通過測力計將圓木提起,用多少力,記錄在紙上。
5、在桌面立一木塊,從桌面到木塊斜搭一塊光滑的木板。通過測力計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9、幫助植物繁殖
一、實驗題目:幫助植物繁殖。
二、實驗要求:幫助植物繁殖。
三、實驗器材:植物枝條(月季枝條、柳枝、楊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噴壺。
四、操作步驟:
1、將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個洞,深度為插條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選取有2-3個芽的月季(或柳、楊)枝條,用刀在節下削平,不要剝掉莖上的刺。
3、將削平的枝條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輕輕按實插條的基部,用細孔噴壺噴灑足夠的水,使土保持濕潤。
10、模擬化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模擬化石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模擬化石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紙盒、生物材料(貝殼、核桃、魚骨等)、一個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驟:
1、將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攪拌成糊狀。
2、向紙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變硬),將塗抹過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壓入紙盒內的石膏混合物國。
3、晾至微干時,再塗上一層肥皂水,並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將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乾燥後,去掉外面的紙盒,敲開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麼樣。
11、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一)
一、實驗題目: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二、實驗要求: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三、實驗器材:玻璃、酒精燈、試管夾、護目鏡、冷水。
四、操作步驟:
1、取一塊玻璃,仔細觀察玻璃的表面,並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2、用試管夾夾住玻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3、加熱一段時間後,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復以上過程3次,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注意:將玻璃放入冷水中時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傷著。
12、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二)
一、實驗題目: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二、實驗要求: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三、實驗器材:氣球、紙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驟:
1、用水填充一個小氣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樣大,扎緊後,把它放在紙盒中。
2、往紙盒中倒入一些糊狀的熟石膏(熟石膏與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滿水的氣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處,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時間,待熟石膏變硬時,從盒中取出,觀察熟石膏的變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24小時後取出,仔細觀察其變化。
5、待冷凍的熟石膏恢復到室溫時,看看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13、沙洲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沙洲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沙洲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噴壺、沙土、各種大小的石子、2個托盤、報紙。
四、操作步驟:
1、先用土壤製作一個帶有丘陵的自然景觀。
2、用噴壺模擬「下雨」,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14、卵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驗證磨圓作用實驗。
二、實驗要求:了解水流沖擊及相互碰撞對岩石的磨圓作用。
三、實驗器材:粉筆、廣口瓶、水。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取白色粉筆三、四根,掰成約長10毫米的許多粉筆頭。
3、將粉筆頭放入廣口瓶中,裝上水,蓋好。
4、用力搖動,磨圓後撈出觀察。
5、研究為什麼被磨圓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塊變圓的原因是什麼。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製鍾乳石
一、實驗題目:自製鍾乳石
二、實驗要求:自製鍾乳石
三、實驗器材:曲別針、線繩、兩只燒杯或玻璃瓶、一個碟子、蘇打晶體、水。
四、操作步驟:
1、分別向兩只燒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後逐漸倒入盡可能多的蘇打晶體,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體為止。
2、將線繩打一個結,並將線繩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後把線繩兩端分別浸在兩個燒杯中,把碟子放在兩只燒杯中間,用曲別針把線繩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上。
3、堅持觀察4天,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16、開采一個「礦」
一、實驗題目:開采一個「礦」
二、實驗要求:開采一個「礦」
三、實驗器材:幾種礦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錘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驟:
1、設想自己小組是一個礦業公司,將要去開採金屬礦產,給自己的礦業公司起個名字。
2、選取2-3種不同的礦物,各取一小塊,分別稱量其質量,並將礦物名稱和質量記錄在紙條上。將紙條放進一個信封,並在信封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交給老師。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種礦物,再加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種礦物,做成「礦石體」。
4、把「礦石體」放置24小時使它堅固。並從杯中取出。在「礦石體」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與其他小組的「礦石體」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礦業公司」的「礦石體」,想辦法把「礦物」開采出來,並稱量其質量。
17、煤的分離實驗
一、實驗題目:煤的分離實驗
二、實驗要求:煤的分離實驗
三、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帶玻璃管的試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驟:
1、在試管內裝入一定量的純凈煤,在試管口放點棉花,用帶玻璃管的試管塞將試管口塞住。
2、在酒精燈上加熱試管,直到試管里的煤發紅。
3、把點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處,觀察發生的現象。

2. 五年級科學下冊《怎樣移動重物》

教學目標 1、 知道什麼是杠桿及杠桿的結構。 2、 會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並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3、 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實驗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罐阿華田的,可是老師打不開,如果有哪位同學能把罐子打開,課後老師就請他喝一杯。 生:手開,開不動。 用東西撬。(在投影下撬動,師投影凍結) 師:如果現在要你移動一個你搬不動的東西怎麼辦?比如讓你來搬講台(板書:怎樣移動重物) 二、認識杠桿 生:用棍子撬 師:光有棍子可以嗎?(演示) 生:還要一個東西給它靠著。 師:我們把這個支撐棍子的東西叫做支點,我們在棍子的一頭向下用力,用力的地方叫做力點(箭頭向下),就能把重物撬起來了,重物與棍子接觸的地方叫做重點(箭頭向上)。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看剛才同學撬開罐子的畫面,你能找到支點、力點、重點嗎? 生:…… 師:這樣的棍子就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了,這種由一個支點和一根棍子組成的裝置就叫做「杠桿」。 三、探究杠桿省力的秘密 師:你剛才用杠桿撬開罐子的時候覺得怎麼樣? 生:很輕松。 師: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它有什麼作用? 生:省力。 師: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省力呢? 生:不一定,蹺蹺板…… 師:什麼情況下杠桿是省力的呢?下面我們就用平衡尺來研究這個問題。 師(出示一個平衡尺,在左側掛上1個鉤碼):把它看成一個杠桿,支點在哪裡?左側的鉤碼可以看做是什麼? 生:支點在中間,左側的鉤碼可以看做是重物。 師(在右側同一格數掛鉤碼,讓平衡尺平衡):我們可以把右側的鉤碼看做什麼? 生:用的力(力點)。 師:現在這個杠桿省力嗎?為什麼? 生:不省力。兩邊的鉤碼一樣多的。 師:這種杠桿就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板書) 請你通過實驗,記錄多種杠桿,並且註明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者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 友情提醒:實驗數據要及時記錄! 生:實驗。 師:分類統計數據,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不費力杠桿…… 師:仔細觀察數據,什麼情況下,杠桿才是省力的? 生:右邊的距離遠。(提示,到說清楚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比重點到支點距離長為止) 師:什麼情況下,杠桿費力? 生:力點到支點距離比重點到支點距離短。 師:什麼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生: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和重點到支點的距離相等。 四、拓展延伸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了杠桿省力的秘密。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杠桿。你能指出它們是那種類型的杠桿嗎?(指甲剪、筷子、蹺蹺板) 生:指甲剪是省力杠桿。 筷子是費力杠桿。 蹺蹺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師:筷子是費力杠桿,我們為什麼還要用它? 生:降低工作難度。 師:雖然有些杠桿不省力,我們也離不開它。(視頻) 師:杠桿真的是非常重要,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科學家研究杠桿了,甚至還說出了一句非常大膽的話:「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你知道說出這句話的人是誰嗎? 生:阿基米德。 師:你覺得他說的有沒有道理?為什麼?請你課後去思考。 左側(重點) 右側(力點) 杠桿類型(打√) 重點到支點的距離 鉤碼數 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鉤碼數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 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3. 怎樣做杠桿實驗 如何做杠桿實驗

1、工具/原料:帶刻度的均勻杠桿、鐵架台、彈簧測力計、鉤碼、細線。

2、放置杠桿,把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台上,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值。

3、掛砝碼,將鉤碼分別掛在杠桿的兩側,改變鉤碼的位置或個數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4、記錄數據,所需記錄的數據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5、反復實驗,把鉤碼掛在杠桿上,在支點的同側用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重復實驗記錄數據,需多次改變杠桿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6、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動力和阻力在支點的異側,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若動力和阻力在支點的同側,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4. 用透明膠帶,紙巾和直尺,肥皂,橡皮擦怎麼做杠桿原理實驗。

可以用膠帶將肥皂固定在直尺的一端,將橡皮擦固定在直尺的另一端,隨後將紙巾揉成條狀從直尺下方穿過,調整紙巾穿過直尺的位置使紙巾將其拉起後保持平衡,這就是簡易的杠桿原理實驗。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省力杠桿和費力的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鉤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作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上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5. 杠桿省力嗎的實驗報告_[杠桿省力原理]教學實驗報告

《杠桿省力原理》教學實驗報告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

大橋中心小學 雷碧英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了解杠桿的一些秘密。

實驗器材:支架、杠桿尺、鉤碼、測力計。

實驗步驟:

1、把杠桿尺固定在支架上,在右邊的第3格掛2個鉤碼,左邊第3格應掛幾個鉤碼,杠桿尺能平衡?

2、如果將右邊的鉤碼看作重物,當杠桿尺平衡時,左邊鉤碼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3、改變用力點的位置,使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分別大於、等行帆祥於、小於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再進行實驗,每種情況做兩次,把實驗數據填寫在下面表格中,通過實驗,發現了什麼規律?

實驗結論:

1、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大於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省力。

2、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等於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也不費力。

3、當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小於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時費力。

實驗過程:

一、模型導入,激發興趣。(3分鍾)

1、模型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特殊的蹺蹺板(教師舉起展示),誰想來玩一玩?(指定兩位學生上前體驗。一位是班裡最輕的女生,一位是最重的男生。)

師: 你認為誰能把誰給翹起來?(重的能把輕的壓起來。)

師:真是這樣么?我們一起來看。

2、學生體驗活動

(學生活動)(輕女生把重男生給翹起來了)

師:看到現在的結果,你有什麼疑問嗎?(生:為什麼輕女生會把重男生給翹起來呢?„„)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杠桿(板書杠桿)。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感受特殊的蹺蹺板,引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體驗、觀察,產生了疑問,引出了本課課題)

二、認識杠桿。(2分鍾)

1、出示課件:介紹杠桿

師:什麼是杠桿?(指著課件)像這樣圍繞一個固定的點將重物撬起的簡單機械就叫做杠桿。(語速稍慢)杠桿圍繞轉動的點叫做支點,我們用力的點是力點,重物所在的點是重點。

師:老師這里有一根兒木棍(出示木棍)它轎螞是杠桿么?為什麼?

(小結並板書:)一根木棍我們給它一個支點時,(畫)它就成為了----杠桿,這是它的„„(支點),假如這邊有一重物,這兒就是„„(重點),在這邊用力,這兒就是„„(力點)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理解了杠桿的概念,通過實物木板在黑板畫圖,加深了對杠桿的認識,為突破在探究杠桿的原理時對杠桿尺上支點、重點、力點的清醒認識這個難點奠檔搏定了基礎。)

三、活動體驗,做出猜想。(6分鍾)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杠桿,(手拿實物:杠桿)下面我們就來玩一玩,感受一下杠桿的奇妙之處。

1、體驗活動

師:玩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圖片)第一,小組成員團結合作,力氣最大的同學用力按住杠桿紅色的一端當作重物,另外一位同學分別去按杠桿另一端的不同位置。第二,在玩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思考:手在不同的位置有什麼不同的感受。第三,每位同學都要親自體驗一次。

看明白了么?請每個小組的材料員來領取杠桿吧。(學生上台領取杠桿。)

開始體驗吧!(學生體驗活動,教師巡視輔導。)(3分鍾)

(設計意圖:學生在「玩」杠桿的過程中,體驗手在不同的位置所用的

力不同,也就是說,支點到力點的距離不同,體驗到使用杠桿有時省力,有時費力。)

2、交流體驗感受

請每個小組的材料員把杠桿收起來。

師:誰願意來說說你的感受?請兩位學生到前面邊演示杠桿邊匯報。(至少請兩人)

當你(問其中一人)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壓的時候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嗎? 誰還願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進行分享?(及時對學生的發言給予肯定)

3、啟發學生猜想。

課件演示:一個同學用力按住木板的左端(紅色一端)作為重點,另一個同學在藍色一端用力的點就是力點。越往藍色一端頭兒按的時候用的力越小,也就是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 猜想:板書(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

四、實驗探究。(18分鍾)

師:這些是你們的猜想和感受,科學是講究證據的,我們需要用„„(生:實驗)的方法來搜集數據驗證一下。

1、介紹實驗材料

要想驗證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你們認為首先需要用什麼器材?

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杠桿尺。

結合杠桿尺,引導學生明白實驗所需的材料及使用方法。

老師為大家准備了這樣的杠桿,(出示杠桿尺和支架),它的支點在„„(生回答),還需要什麼?(生答:重物)我們把它當做重物。(出示實物:鉤碼),對照剛才的體驗活動,假如我把重物掛在左邊的第二格上,我們需要在杠桿尺哪邊用力?(生:右邊)

師:也就是說現在支點(用手指著)的左邊是重點,右邊是力點。

用力的大小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鉤碼數量表示。

現在,我在左邊第二格上掛上2個鉤碼,根據剛才我們的猜想,你認為在右邊第1格上至少掛幾個鉤碼才能將重物敲起來使它平衡?(指定學生說,教師掛)

第二格呢?應該比第1格多還是少?下面請每個小組把你認為在右端不

同位置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所需要的鉤碼個數畫在實驗計劃表上。

2、小組討論,設計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時交流實驗方法。(結合圖表指定1-2組學生上台匯報實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實驗,學生能夠對實驗的目的、步驟、材料和怎樣做有一個清醒的思路,保證了實驗的科學性、嚴謹性,同時加強了計劃組織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態度。)

3、實驗(7分鍾)

師:每個小組都設計出了實驗方案,下面,我們准備開始實驗,在實驗以前,老師提出幾點要求。

出示課件:實驗建議

指定一名學生讀實驗建議。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完成實驗的小組,收拾實驗儀器,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學生按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既可以使實驗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又可以檢測計劃的可行性。通過實驗,搜集數據,分析數據,可以加深對杠桿工作原理的理解,真正認識到使用杠桿有時省力有時費力,有時不省力也不費力。)

五、匯報交流(5分鍾)

1、請2—3組學生上前匯報。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實驗數據?(一個匯報,一個操作)在這個小組匯報的時候,其他小組注意傾聽,傾聽也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問:其他小組的有沒有不同意見?

你認為他們組做的哪點好?哪點需要改進?(學生互評)

2、分析學生實驗數據。

師:我們來看這一組實驗數據,重物掛在杠桿尺左邊第三格固定不動,看杠桿尺的右邊:第一次第1格掛6個鉤碼,第二次第2格掛3個鉤碼,第三次第3個掛2個鉤碼,第四次第6格掛一個鉤碼,力點離支點越來越遠,所用鉤碼的數量越來越少,鉤碼越少說明越省力。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同學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

(設計意圖:學生的交流匯報展示了其實驗過程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學生們可以明白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這個道理,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做科學研究就要尊重事實尊重證據)

六、聯系生活,拓展運用(5分鍾)

師:再來看看老師這個蹺蹺板(展示實物:讓學生觀察),說說為什麼很輕的女生能把比她重很多的男生給撬起來?

同學們真會動腦筋,已經能把今天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了。如果老師給你一塊石頭,你能利用杠桿用很小的力把它翹起來么?如果物體特別特別重呢?如果這個物體是地球呢?(我能撬起地球,板書)但是,我們需要一個很長很長的杠桿(延長杠桿圖)!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這是古希臘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的,就是他最先發現了杠桿原理(出示阿基米德像)。

(設計意圖:將探究的知識引入到生活中,建立科學與生活的聯系,恰當、適時地揭示課題)

師:杠桿原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瞧:這是什麼?它是一個杠桿嗎?(生答:是、不是)你們看這個釘子,用手能拔出來嗎?用它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把釘子拔出來,(拔)(讓學生找找起釘時的支點、力點及重點)誰還想來試試?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找幾個孩子試試並問問感受)

這是可以剪斷非常堅硬的東西的鉗子(出示實物,學生體驗。)

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許多這樣的杠桿,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過這樣的物品嗎?誰來說一說?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老師希望你們到生活中去發現、去觀察、去思考。用你們所學到的科學知識改變我們的生活!(下課)

(設計意圖:通過蹺蹺板的再次使用,學生可以把課堂上研究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檢驗,去體會科學就在自己身邊,學生運用起釘錘、鉗子之後體會到杠桿能給生活帶來方便,切實體驗到機械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改善我們的工作環境。)

6. 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實驗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實驗悉如步驟:

1、首先調節杠桿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左右兩端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調節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根據鉤碼質量,分別算出左右兩端鉤碼受到的力。

實驗要遵循控制變數法,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數)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這些變數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數,所以又稱無關變數、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只有將自變數以外一切能引起因變數變化的變數控制好,才能弄清實驗中的因果關系。控制變數衍生到生活中的作用是控制明簡一定影響因素從而得到真實的結果。

7. 怎樣做杠桿實驗

杠桿作用的實驗

【設計】 杠桿是利用直桿或曲桿在外力作用下,圍繞桿上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簡單機械。本實驗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以下幾種作用:

(1)傳遞力的作用;

(2)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費距離)或省距離(但費力)的作用。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這些作用,最好選用重一點的物體,讓學生親自用杠桿去撬或抬,此外還可以利用杠桿尺、測力計進行一些定量的實驗。

方法一

【器材】 裝滿學慣用具的書包、長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為8~10份,畫出等分線)、椅子。

【步驟】

(1)把木棍的中間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掛上重物———書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壓,能把書包撬起。引導學生找出杠桿的支點、力點和重點。

(2)在力點處用力向下壓,力就通過杠桿傳遞到杠桿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的作用,還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點向重點靠近,支點每向前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重點越近(即支點距離力點越遠),越省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即越費距離。

(4)使支點向力點靠近,支點每向後移動一格,撬動一二次,每次把物體撬起同樣高度,會感覺到支點距離力點越近(即支點距離重點越遠),越費力,但手(力點)移動的距離也越短,即越省距離。

方法二

【器材】 杠桿尺兩把(把杠桿尺均分為十二格,在每個刻度處打一個孔)、直尺、測力計、鉤碼、鐵絲鉤。

【步驟】

(1)把支架的釘子從兩根杠桿尺的第6孔位(孔位從左往右數)處穿過,讓該處作為支點,使兩根杠桿尺保持水平。後面的杠桿尺不動,作為對照物,在前面的杠桿尺上懸掛重物和測力計。

(2)在杠桿尺第1孔位處,用鐵絲鉤懸掛一個50克重的鉤碼;把測力計鉤掛在杠桿尺的第11孔位處,手握測力計,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鉤碼)向上撬起。找出杠桿尺上的重點、支點和力點。(掛鉤碼的第1孔位為重點,中間第6孔位為支點,掛測力計的第11孔位為力點。)

(3)通過測力計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這說明杠桿有傳遞力和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觀察測力計的讀數,約在50克左右,說明這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直尺測量重點上升的距離和力點下降的距離,可知上升、下降的距離大致相等,說明這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圖1)。

(4)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5、4、3、2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重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力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小,即越省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大,即越費距離(圖2)。

(5)不改變重點和力點的位置,觀察將支點移至第7、8、9、10孔位時,把重物撬起來(每次撬起同樣的高度),測力計上的讀數和重點、力點升降的距離。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知道:支點越向力點靠近(同時也就使支點離重點越遠),測力計上的讀數越大,即越費力;力點下降的距離比重點上升的距離越小,即越省距離

8. 跪求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具體步驟。先後順序分好

探究目的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
杠桿(含支架)、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
A

探究假設
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
實驗方案
設計
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
B
,使橫梁平衡。
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設左端砝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然後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再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
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
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移動阻力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
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
數據記錄
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
動力F1
(N)
動力臂l1
(cm)
動力×動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論證
根據實驗記錄數據,探究結論是:
D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報告中的A、B、C、D四個相應部分的內容:(每空1分)
A

B

C

D

(2)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為什麼每次都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報告中,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進?1)A、B、C
B、螺母
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於在杠桿上測量力臂(讀取力臂)(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杠桿的秘密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王誠遠 瀏覽:271
日常生活常見的費力杠桿 瀏覽:762
葛洲壩集團哪幾個公司比較好 瀏覽:641
博易大師期貨指標公式 瀏覽:703
理財產品科目應用 瀏覽:558
期貨交易屬於什麼軟體 瀏覽:414
李居明買股票 瀏覽:196
農村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瀏覽:695
2020年3月7日盧布兌美金匯率 瀏覽:522
期貨大師經驗談 瀏覽:779
科創板參股的上市公司 瀏覽:72
南京組合貸款還款方式 瀏覽:456
步森股份康華農業 瀏覽:613
業務員銷售傭金怎麼列支 瀏覽:11
銀行信託業務的規范原則 瀏覽:209
償還首次購房貸款本息 瀏覽:125
豐台區融資優惠政策 瀏覽:322
外匯保證金門檻 瀏覽:684
成都市投融資商會 瀏覽:278
2014年期貨實盤大賽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