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利用在杠桿兩端掛鉤碼的方法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調節杠
解:(1)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動;
(2)實驗時仍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更容易測量力臂;
(3)表格通過3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所以結論應具有普遍性;
(4)若兩端都用鉤碼,則需不斷調節鉤碼的位置及數量使杠桿平衡,可能操作有些麻煩,若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實驗,這樣只要確定測力計的位置,通過改變力的大小便可很快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更加方便.
故答案為:(1)左;(2)便於測量力臂;(3)是;實驗中測出了3組數據進行分析;(4)確定動力作用點後,可以通過改變拉力的大小使杠桿更快地在水平方向平衡.
『貳』 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實驗時要讓杠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
(1)實驗前,應調節橫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可避免杠桿自重的影響,並便於從杠桿上讀出或測出力臂;若當時觀察到B端偏低,可將B端螺母向左邊調;
(2)由F1L1=F2L2得:FC=
FALA |
LC |
FALA |
LD |
1.5N×4L |
2L |
『叄』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採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在______位置
(1)杠桿右端上翹,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右邊移動一些,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垂直,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於力臂.
(3)在做「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在杠桿O點位置兩邊分別掛上數目不等的鉤碼,通過移動懸掛鉤碼的滑片的位置,並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重新保持水平,是錯誤的,掛上鉤碼後,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
(4)甲組只通過三組特殊的數據,即動力和動力臂與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結論,過於片面;實驗應該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數據不要是幾個特殊的數字,這樣才能分析確定出實驗現象中的普遍規律.
而且甲組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類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間相加,是沒有意義的.
乙同學分析所有實驗數據後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確的,科學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能用較小的動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因而它們屬於省力杠桿;
而在使用用鑷子取砝碼時,杠桿受到的阻力較小,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因而是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1)水平;右;
(2)垂直;力臂;
(3)錯誤的;
(4)乙;甲.
『肆』 杠桿平衡條件裝置部位
平衡螺母 右
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圖中A部件的名稱是平衡螺母;
由圖示可知,杠桿左端下沉,右端上翹.說明杠桿左邊較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應將A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平衡螺母;右.
『伍』 在圖中所示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沒有掛鉤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橫梁右端的螺
(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左端向下傾斜,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則有4個×3格=3個×4格=2個×6格;
(3)經過實驗探究得出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故答案:(1)右;水平;方便直接讀出力臂;
(2)在右端4處掛3個鉤碼;在右端6處掛2個鉤碼;
(3)F1L1=F2L2.
『陸』 「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可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1)實驗前,應調節橫桿AB使其______;若當時觀察到B
(1)實驗前,應調節橫桿AB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B端偏低,則左端偏高,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
(2)由表格中數據知,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F2l2;
(3)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每個小格的長度為L,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
3G×4L=F2×2L
解得F2=6G,應在C點掛6個鉤碼;
改在D點用彈簧測力計拉,若使讀數最小,則拉力方向應豎直向上,D點的力臂與C點的力臂相等,則F=6G=6mg=6×50×10-3kg×10N/kg=3N.
故答案為:(1)在水平位置平衡;左;(2)F1l1=F2l2;(3)6;3;豎直向上.
『柒』 在學習了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三個要素後,某小組同學進行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
(1)(a)和(b)的實驗,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不變,杠桿平衡時,動力臂增大,動力減小.
(2)(a)和(c)的實驗,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不變,杠桿平衡時,拉力傾斜,動力臂減小,動力增大.
故答案為:(1)當動力的方向相同時,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越大,動力越小;(2)當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相同時,動力與杠桿的夾角越小,動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