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六年級科學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六年級科學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3-10-14 04:13:42

1. 科學六年級上冊課件

杠桿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物理現象,下面就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科學六年級上冊課件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科學六年級上冊課件:杠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准備】

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台)

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

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杠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什麼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範用杠桿撬講台。

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阻力點 用力點

支點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台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杠桿

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並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

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 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

(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

讓我們用杠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 對杠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 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杠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台來試一試,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 還有其他方法嗎 ?

5、 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數據記錄在P6上的表格內。完成實驗之後再把實驗數據進行統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 對所有的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

1) 在什麼情況下,杠桿省力?

2) 在什麼情況下,杠桿費力?

3) 在什麼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 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數據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2.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自然與科學《工具和機械》課件【三篇】

【 #課件# 導語】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自然與科學《工具和機械》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活動內容:

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活動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知道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培養學生認識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培養嚴謹的科學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准備:

螺絲帽、塑料盤、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啤酒、、鑷子等物品。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游戲:

1、出示啤酒一瓶、開瓶器。然後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2、用夾子夾1支粉筆。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察棚擾類工具的比較

1、通過二位同學的演示,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他們所使用的二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

①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麼?

②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准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③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麼?

④分組交流反饋;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

3、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4、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5、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6、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輪軸的秘密》

【設計思想】

本課以《科學課程標准》為指導,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樂於探究、注重科學事實、樂於合作與交流的和肢意識,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知道什麼是輪軸,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螺絲刀游戲和兩次在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數據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活動體會和感悟輪軸是如何省力的,知道敗旦游戲中也含有科學道理,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的原理。

【教學准備】

學生材料(每組):1盒鉤碼(系線)、1個輪軸、1個輪圈、2把螺絲刀、2瓶水(系線)、1套支架、1張記錄表。

教師材料:學生材料1套、教學課件、組裝水龍頭1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實物水龍頭)這是什麼?誰能把它擰開?老師再給你一樣東西,把它們組合起來,你再來試一試!前後兩次擰水龍頭,你有什麼想說的?

2、為什麼加了一樣東西就能輕松的擰開水龍頭呢?

3、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水龍頭,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每部分有什麼特點?

4、歸納:我們把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輪軸的秘密》。

二、玩變形輪軸螺絲刀

1、認識螺絲刀

(課件出示螺絲刀)螺絲刀是輪軸嗎?哪個是輪?哪個是軸?

小結:螺絲刀的確是輪軸,只不過它的輪和軸為了人們使用的方便變長了。

2、「吊水瓶」游戲

下面,讓我們來玩一玩螺絲刀!我們要用螺絲刀這個輪軸來吊起這瓶水,老師向大家推薦兩種玩法!第一種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螺絲刀的軸上,轉動輪,把水吊起來。第二種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輪上,轉動軸,把水吊起來。你覺得玩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老師還有兩個要求:第一,每位同學每種玩法都要玩一次!第二,吊水時必須把水瓶口吊到與桌面基本相平為止。學生領取材料後實驗。

交流:這兩種玩法,哪種省力?哪種費力?在玩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發現?

三、輪軸原理深度研究

1、(課件出示)老師這里有一個輪軸,你知道它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嗎?

2、我們就借用這個輪軸來作進一步研究。現在老師要在這個輪軸的輪和軸上分別吊一個鉤碼。為了防止鉤碼掉到地上,可將輪軸朝向盒子的內部!我們先拿出系有線的鉤碼,把線頭放進輪上的凹口中,在輪上繞幾圈。然後,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在軸上再掛上一個方向相反的鉤碼。如果我把手放掉,輪上和軸上的鉤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麼?

3、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知道結果?不過,老師還有一個要求,如果輪軸沒有平衡,請你想辦法把輪軸調平衡。學生領取材料後實驗。

4、現在老師還要為這個輪軸加上一個輪圈,組合成一個新的輪軸,(教師操作組裝輪軸)這個輪軸與剛才的輪軸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果老師在這個輪軸的輪上掛一個鉤碼,同學們還能把這個輪軸調平衡嗎?學生領取材料後實驗。

5、交流:(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6、如果老師再將這個輪軸的輪擴大,在輪上還是掛一個鉤碼,你能猜一下這個軸上需要掛幾個鉤碼才能保持兩邊的平衡?

四、拓展整理

1、現在誰能告訴大家,(出示組合式水龍頭)為什麼加了這個東西,水龍頭就能夠輕松的擰開?

2、這就是輪軸的秘密。老師有一個疑問:我們都知道汽車是很重的,而駕駛員卻能很輕松的轉動汽車輪子,他靠的是什麼呢?

3、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品應用了輪軸?

4、總結:生活當中的輪軸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一找,並思考這些輪軸幫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定滑輪和動滑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相同。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認識其工作原理。

【教學准備】

鐵架台、滑輪、鉤碼、線、測力計、實驗計劃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⒈播放學校早晨升國旗的過程,並提問:「升旗的時候,我們的隊員是往下拉繩子,為什麼國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學生回答:因為旗桿頂部有一個輪子)

⒉概念引入: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研究旗桿頂部的滑輪

⒈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做一個定滑輪,模擬升旗的情形,並思考:當我們利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時,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⒉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引導「定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況下,學生已習以為常地認為我們所學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⒊請同學們自行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提供實驗設計方案表)

要研究的問題定滑輪是否能省力

預測是()否()

要改變的條件

不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可附圖)

⒋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下研究的數據。

左邊鉤碼個數右邊鉤碼個數定滑輪的狀態我們的發現

小結:定滑輪的作用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會移動的輪子

⒈出示塔吊的滑輪圖,並問:「這個滑輪是定滑輪嗎?」

⒉認識動滑輪的定義。

⒊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安裝一個動滑輪。並思考:「動滑輪有什麼作用?」

⒋在提升重物時,我們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能否改變用力方向?

⒌用測力計研究動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⑴學習使用測力計,認識力的單位:牛頓。並進行鞏固練習,拉出3N、5N的力。

⑵教師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不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

⑶請學生小組合作用測力計按順序分別測量不同個數(1~5個)的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讀數和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重力讀數,並把實驗結果填寫在P13的表格內。並比較表內數據,發現了什麼?

⑷全班內進行交流動滑輪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有這么大的不同,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滑輪組》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滑輪組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過程與方法:

結合對滑輪組的研究,解釋起重機的工作原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積極參與科學實驗和游戲活動並與同學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學重點】

用實驗研究探究定、動滑輪的作用。

【教學難點】

認識起省力的大小關系和規律。

【教學准備】

鐵架台、線、滑輪、鉤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導入: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家村,都有許許多多的建築工地,參觀這些忙碌的建築工地,我們會有很多的發現。(學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見的,並說說自己有些什麼問題)起重機是怎樣把那麼重的物體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輪組的作用

⒈滑輪組的定義引入

原來,起重機內發揮作用的是滑輪組,那麼什麼是滑輪組呢?(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觀察結構圖P14,理解滑輪組的構造。

⒉實驗探討簡單滑輪組的作用。

⑴小組合作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

⑵試用這個最簡單滑輪組吊起一個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請學生猜想

⑶學生分組實驗,分別用這個滑輪組吊起不同重量(學生自己定)的重物,並和直接吊起該重物的力比較,能發現什麼?(實驗要求:1、明確分工。2、擬定實驗計劃草案後實行。3、進行實驗並作好實驗記錄。)

⑷匯報交流,說說有一個動滑輪的滑輪組的作用。(在這里可能會出現重物比較輕的時候省力效果不明顯,但隨著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顯,越趨向於省一半的力)

⒊實驗探討有2個動滑輪的滑輪組的作用。

⑴提出疑問:如果增加滑輪組的數量,(例如用2個動滑輪和2個定滑輪),用力大小會怎麼變化?

⑵用與前面實驗相同的方法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情況,並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三、游戲體驗

小個子戰勝大力士:游戲規則見教材P15

⒈出示游戲器材,找2個大個子學生和一個小個子學生參加游戲。

⒉要求沒有直接參加游戲的同學對數據進行記錄,尋找其中的規律。

⒊說出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發現並從這個游戲中明白了什麼?

從我們的研究中明白為什麼起重機能夠吊起那麼重的物體。

3. 六年級上冊杠桿的研究的教案

教材分析

1、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杠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將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杠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杠桿省力與不省力的規律。

2、通過杠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杠桿是省力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利用數據來說明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螺絲刀擰螺釘、用鑷子夾東西,等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學生們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的教學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分析使用撬棍的過程,觀察撬棍工作的特點,從而認識杠桿類工具。

分辨是不是杠桿就看他是否具有杠桿的三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1)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2)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4. 如何寫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

導語:為了鞏固學生的發現,本人再次出示幾組數據,讓學生先判斷,再動手用杠桿尺驗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再次體驗到三種杠桿與用力點到支點距離和阻力點到支點距離之間關系。

如何寫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上節課通過杠桿尺的研究得出杠桿如何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類杠桿類工具。對於此課教學,簡單枯燥的說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盡可能多的通過實物,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在游戲中體會科學的奧秘,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

教材第一部分是如何區分杠桿是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我告訴學生可以分兩個步驟:

1、先要找到杠桿類工具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

2、分析三個點之間的位置關系,依據杠桿尺實驗的結論來區分。對於鐵片撬開鐵桶蓋、夾子夾東西、開瓶器開啤酒瓶三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分析,前兩項較易掌握,在開酒瓶蓋時有的學生找不準阻力點和支點,這里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分析。

第二部分是生活中更多的杠桿類工具的分析,老師要多准備些實物,通過演示操作,讓學生親眼看到各類杠桿類工具的工作過程,學生就容易發現三個點,從而能方便的區分是何種杠桿的應用。對於剪刀,教師有必要進行補充,對於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費力情況也是不同的。對於費力的鑷子和筷子這兩種杠桿類工具,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設計成費力的?

如何寫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

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的一種簡單機械,學生對比較規則的杠桿識別是比較容易的,如撬杠。在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存在以下幾點認識不足:

1、支點的尋找,如用撬杠撬物體時,向上用力和向下用力的支點不同,學生在確定支點時不能根據實際來確定,究其原因是學生對圍繞轉動的點不能很好理解。可能把它理解成與物體接觸的點或移動的點。

2、力的方向的和作用點的尋找學生存在較大的問題,例如用剪刀剪物體時,知道手是施力物體,剪刀是受力物體,把手作用在剪刀上的力畫出來了,可畫刀口上受力時,卻畫成了被剪的物體,這樣的問題存在非常普遍,說明學生對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分析、區別是非常模糊的,還有對題目中研究對象確定也沒有確定好。

3、經常把杠桿的長度當成了力臂的長度,來分析解題。有這種現象的同學是對杠桿的平衡條件和力臂沒有完全理解。

4、還有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注意一個方面而對另一方面又沒有注意到。如豎直掛著一杠桿的下面吊著一物體,用一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拉動杠桿,把物體從最低點提到水平位置,學生在分析時,只注意到了物體的重力和動力臂的變化情況(都沒有變化)而得出結論,動力的大小始終不變的錯誤答案,而沒有注意到阻力臂在這一過程中由零到最大,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正確的答案是變大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除注意這幾點的教學要多舉例子,還應在思考的方式培養學生能力,如杠桿平衡條件,我們應分析的四個物體量,確定它們中的`三個量的變化情況再來確定另一個物體量的變化,而不只是動力和阻力之間的關系或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

如何寫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

《杠桿的科學》是六上科學第一單元的第2課,在生活中,學生也經常會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螺絲刀擰螺釘、用鑷子夾東西,等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學生們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的教學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分析使用撬棍的過程,觀察撬棍工作的特點,從而認識杠桿類工具。並且通過杠桿尺的實驗,來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本課我加強了實驗前的指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學科學,盡可能用好課程資源,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悟,整堂課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聯系生活實際,認識杠桿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我們科學的教學本來就是來源於生活而服務於生活,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學時,我先呈現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圖,讓學生判別這兩種杠桿,它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地方。然後又出示了羊角錘拔釘子、老虎鉗、剪刀、天平、螺絲刀、擀麵杖,讓學生判斷這些工具是不是杠桿,並說說自己的理由。通過老師的引導,再加上一些生活情境的再現,學生基本上都能正確判斷,並說理由。

二、加強實驗指導,發展能力

本課的重點部分是最後一個環節杠桿尺的研究實驗,由於有了前一年上課的經驗,我在實驗前加強指導,強調:1.暫時規定把杠桿尺左邊掛的鉤碼,看作是重物,當作阻力,鉤碼掛的格數就是阻力點的位置;右邊掛的鉤碼看作是我們用的力,鉤碼掛的格數就是用力點的位置。2. 問學生: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是幾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又是幾格呢?(一個小孔就是一格)左邊掛1個鉤碼,右邊掛2個鉤碼達到平衡了,你認為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3. 我們要求只在左右各選一個位置掛鉤碼,並且演示。4. 盡量掛出更多的平衡。有了這些實驗前的指導和提示後,學生實驗效率明顯大大地提高了。

三、用好課程資源,拓展思維

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出示了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圖,最後在拓展運用時,我又再一次地出示,並且問學生:他們是屬於什麼杠桿呢?為什麼?讓學生馬上用課上所學進行判斷並作出解釋,不但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更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一舉兩得。

5. 教育科學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機械和工具
第一課 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現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並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教學准備】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鑷子、
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的木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漂亮的窗花剪紙是用什麼工具製作出來的?(出示窗花剪紙)。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什麼事?(剪繩、剪指甲……)那麼錘子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麼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助我們做什麼事?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後把工具名稱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書本P2表格內。比一比,哪些同學想地更多。
3、小組討論填表
工具名稱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稱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組匯報:請一個小組上台來介紹,並且可以使用老師講台上的工具做示範(提供工具)。
5、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工具的使用已經比較熟悉,並且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了。那麼下面就請大家來幫我解決一個問題。
三、選用什麼工具好
1、老師這里有釘有一些釘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釘子沖木板中取出來,請問我該選擇什麼樣的工具比較合適?
2)請小組內的同學先觀察一下釘在木板上的釘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說說你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組長領材料,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實驗
3、全班交流:說說你們剛才選擇的工具是最合適的嗎?分組發言共同評論。
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
1、請大家觀察P3的三幅圖,請你在右邊選擇最恰當的工具來完成這3項工作。
並且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2、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
3、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4、 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深入理解。
五、全課總結:對於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麼問題想研究?

第二課 杠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准備】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台)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杠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什麼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範用杠桿撬講台。
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阻力點、用力點、支點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台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杠桿: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並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1、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讓我們用杠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對杠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杠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台來試一試,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還有其他方法嗎 ?
5、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數據記錄在P6上的表格內。完成實驗之後再把實驗數據進行統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對所有的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
1)在什麼情況下,杠桿省力?
2)在什麼情況下,杠桿費力?
3)在什麼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數據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第三課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准備】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後在裡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並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找出三個點,然後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准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麼 ?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並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後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台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麼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製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後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後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範,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麼變化?

第四課 輪軸的秘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准備】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鉤碼1盒、2段棉線、1個鐵架台、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易機械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水龍頭是我們每家每戶都有的一種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出示閥門式水龍頭)出示水龍頭圖片,並指出軸、輪所在位置;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麼水龍頭上的輪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嘗試回答)
2、請學生嘗試擰開去掉輪的水龍頭,然後說一說輪的作用。
3、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
實驗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分別固定在一起,安裝在支架上,在輪和軸的凹槽內裝上棉線,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上,試試看,能發現什麼?
2)學生分組實驗並做好實驗記錄(書本P10),這里主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分工能力。
4、小組成員匯報數據,並進行交流和思考,發現了什麼規律?(掛在輪上的鉤碼更少,證明在輪上用力能省力)
5、輪軸作用的運用(小游戲):猜猜勝者是誰?請幾對同學上台來進行游戲。
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柄,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軸,2人按不同方向轉。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1、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和游戲了解了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省力,那麼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換大些會怎麼樣呢?(請學生進行大膽推測)
2、示範操作實驗:把更大的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軸的棉線上掛3~5個鉤碼,然後請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並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P11)的表格內。
4、交流討論數據表,說說你是按什麼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後進行對比;發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律)
四、鞏固與應用
1、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說說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2、這些輪軸的作用是什麼?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方向盤、軲轆、門把手、扳手、牛頓盤)其中牛頓盤在旋轉時是擰軸,屬於費力的輪軸。

第五課 定滑輪和動滑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相同。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來認識其工作原理。
【教學准備】鐵架台、滑輪、鉤碼、線、測力計、實驗計劃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學校早晨升國旗的過程,並提問:「升旗的時候,我們的隊員是往下拉繩子,為什麼國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學生回答:因為旗桿頂部有一個輪子)
2、概念引入: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研究旗桿頂部的滑輪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做一個定滑輪,模擬升旗的情形,並思考:當我們利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時,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2、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引導「定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況下,學生已習以為常地認為我們所學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請同學們自行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提供實驗設計方案表)
要研究的問題 定滑輪是否能省力
預測 是( )否( )
要改變的條件
不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可附圖)
4、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下研究的數據。
左邊鉤碼個數 右邊鉤碼個數 定滑輪的狀態 我們的發現

小結:定滑輪的作用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會移動的輪子
1、出示塔吊的滑輪圖,並問:「這個滑輪是定滑輪嗎?」
2、認識動滑輪的定義。
3、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安裝一個動滑輪。並思考:「動滑輪有什麼作用?」
4、在提升重物時,我們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能否改變用力方向?
5、用測力計研究動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學習使用測力計,認識力的單位:牛頓。並進行鞏固練習,拉出3N、5N的力。
2)教師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不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
3)請學生小組合作用測力計按順序分別測量不同個數(1~5個)的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讀數和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重力讀數,並把實驗結果填寫在P13的表格內。並比較表內數據,發現了什麼?
4)全班內進行交流動滑輪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有這么大的不同,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第六課 滑輪組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滑輪組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過程與方法:結合對滑輪組的研究,解釋起重機的工作原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積極參與科學實驗和游戲活動並與同學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學重點】用實驗研究探究定、動滑輪的作用。
【教學難點】認識起省力的大小關系和規律。
【教學准備】鐵架台、線、滑輪、鉤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導入: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家村,都有許許多多的建築工地,參觀這些忙碌的建築工地,我們會有很多的發現。(學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見的,並說說自己有些什麼問題)起重機是怎樣把那麼重的物體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輪組的作用
1、滑輪組的定義引入
原來,起重機內發揮作用的是滑輪組,那麼什麼是滑輪組呢?(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觀察結構圖P14,理解滑輪組的構造。
2、實驗探討簡單滑輪組的作用。
1)小組合作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
2)試用這個最簡單滑輪組吊起一個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請學生猜想
3)學生分組實驗,分別用這個滑輪組吊起不同重量(學生自己定)的重物,並和直接吊起該重物的力比較,能發現什麼?(實驗要求:1、明確分工。2、擬定實驗計劃草案後實行。3、進行實驗並作好實驗記錄。)
4)匯報交流,說說有一個動滑輪的滑輪組的作用。(在這里可能會出現重物比較輕的時候省力效果不明顯,但隨著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顯,越趨向於省一半的力)
3、實驗探討有2個動滑輪的滑輪組的作用。
1)提出疑問:如果增加滑輪組的數量,(例如用2個動滑輪和2個定滑輪),用力大小會怎麼變化?
2)用與前面實驗相同的方法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情況,並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三、游戲體驗
小個子戰勝大力士:游戲規則見教材P15
1、出示游戲器材,找2個大個子學生和一個小個子學生參加游戲。
2、要求沒有直接參加游戲的同學對數據進行記錄,尋找其中的規律。
3、說出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發現並從這個游戲中明白了什麼?
從我們的研究中明白為什麼起重機能夠吊起那麼重的物體。

第七課 斜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認識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學難點】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生活中去。
【教學准備】1塊搭斜面的平木板,4個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鉤碼、測力計、實驗計劃表。
【教學過程】
一、結合影視導入新課
播放學生喜愛的《頭文字D》動畫片的賽車過盤山公路的錄象。提問:雖然動畫片很精彩,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這樣修建?」(學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並當眾發表。)
二、探究斜面有什麼作用
1、提出一個簡單任務:老師要把這個大木桶搬到講台上來,有什麼好方法?(學生拓展思維:滑輪組吊、杠桿撬……)今天老師就介紹一個更簡單的機械叫斜面。(示範用木板把木桶滾上講台)
2、斜面概念引入:像這樣搭在高台邊緣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
3、跟據老師提出的情境得出的問題:斜面能省力嗎?我們能設計一個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嗎?
4、分組研究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實驗要求:
1)指導如何用測力計測斜面上的拉力。(拉動中,當測力計處於勻速運動時,讀出其讀數)
2)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反饋交流實驗方案。
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體(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4)在操作員操作的時候,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並取其正確的值,做好記錄。
斜面的狀況 提升不同的物體 我們的發現
A B C D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
5、對研究結果作出分析,發現其中的規律。(發現同一物體從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於直接把物體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問:剛才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和其他組的數據相比較,你還發現了什麼?(發現每個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這是因為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
那麼坡度不同對於沿斜面拉物體所用的力也不同嗎?我們能不能設計實驗來證明一下?
2、分組設計實驗,並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准備)
實驗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
坡度越小,用力越( )
要改變的條件
不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並進行相互修改。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表中P17)
4)觀察數據表格,討論發現數據規律,進行總結。
三、鞏固與拓展
1、現在結合我們的生活說一說:如我們的盤山公路為什麼會修成「S」型。)
2、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斜面工具?(螺絲、大橋……)
用紙片演示螺絲的斜面。

6. 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自然與科學課件:《工具和機械》

《杠桿的科學》

科學教育理論:

依據科學新課標的要求;科學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合適的教學。教學出發點和歸宿的以體現以人為本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梳理: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杠桿的科學。

教學方法:

實驗研究;小組討論、交流為主的「參與式」教學法;採用「大膽猜測---實驗研究——分析數據——形成結論」教學流程。

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我所任教的六年級三個班中,每班學生均為23名,從平常接觸以及與其他老師交流中得知,學生整體學習態度比較認真。

2、已有知識、經驗: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的科學常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不強。家長和某些教師由於觀念的問題,低年級時偏重於語數教學及輔導,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進行實際觀察、操作。更沒有得到家長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

3、學生分析:在小學六年級,兒童對周圍事物具有著強烈的好螞鏈陪奇心和探究*,他們樂於動手操作,而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實際,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弄明白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費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

用杠桿尺做實驗、通過實驗收集並整理、分析數據,理解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體會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喚判

教學重點:

對杠桿尺實驗研究

教學難點:

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准備:

杠桿尺、鉤碼等實驗用品;女孩壓水圖(ppt)、蹺蹺板(ppt)、羊角錘撬釘子圖(ppt)等8張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簡單操作導入

生產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撬大石頭的情況,請同學們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試一試家長們是怎樣撬石頭的?為什麼家長們會這樣做呢?讓我們來揭開它蘊含的科學道理。

二、學習新知

認識杠桿:剛才我們做的撬起墨水瓶的直尺,在我們農村叫撬棒(撬棍)悶蠢,向撬棒這樣的簡單機械,我們把它叫做「杠桿」。請一個同學來講台上示範,其他同學自己操作,教師適時分析指出杠桿各部分的名稱及定義。榜書:支點、用力點、阻力點。自己在小組內指一指這三個點位置,說說定義。

三、鞏固新知

那麼我們以後遇到一些簡單的機械,如何判斷它是不是利用杠桿的原理呢?想想該用那些知識去判斷呢?要求組內簡單交流,教師請同學交流,其他同學談談想法,說說同不同意這樣的判斷。教師在總結說明。

四、應用所學

出示女孩壓水圖(ppt)、蹺蹺板(ppt),請同學們自己認真思考,這是不是杠桿?是,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想好後,組內討論。教師請小組代表在班內交流。(學生觀察的很仔細,部分學生想到蹺蹺板的阻力點、用力點在隨時改變,教師對同學的這種觀察仔細、勤於思考精神給予表揚)。

五、實際判斷

出示羊角錘撬釘子圖(ppt)、老虎鉗(ppt)、剪刀(ppt)等6張幻燈片,請學生判斷是不是杠桿?並說明理由。(先自己想,在小組交流)。教師抽小組代表逐圖分析。

六、實驗研究

教師讓學生試著猜測判斷:所有的杠桿都省力嗎?帶著這個猜測我們來深入研究隱藏在杠桿上的科學道理。

教師指導各組安裝實驗裝置,敘述清楚實驗要求。讓各小組做實驗探索省力、不省力也不費力、費力的三種情況,要求小組分工,記錄好實驗數據,把它填寫到課本第6頁的表格中。

七、數據統計

對數據進行統計:省力情況有()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種;費力情況有()種。

八、對數據梳理分析,發現規律,總結規律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什麼?

1、在什麼情況下,杠桿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什麼情況下,杠桿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什麼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思考後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巡視,對各組給予適當的點撥、指導。小組交流後,抽小組代表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允許其他同學追問、質疑、辯論。教師也根據需要適時進行追問和質疑。最後得出實驗結論。回顧開始我們的猜測判斷對嗎?

九、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知道了杠桿有三個重要的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理解了有的杠桿省力;有的杠桿費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這節課同學們討論積極,能認真思考,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繼續發揚。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活動內容:

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活動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知道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培養學生認識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培養嚴謹的科學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准備:

螺絲帽、塑料盤、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啤酒、、鑷子等物品。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游戲:

1、出示啤酒一瓶、開瓶器。然後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2、用夾子夾1支粉筆。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通過二位同學的演示,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他們所使用的二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

①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麼?

②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准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③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麼?

④分組交流反饋;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

3、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4、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5、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6、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7. 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模板範文2020

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模板範文2020

教師要發展觀察、聯想和邏輯推理能力,通過一定實驗分析,得到合理又科學的結論。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範文一: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坦亮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准備】

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後在裡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頃滑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並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麼?(找出三個點,然後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准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麼?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並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後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台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麼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製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讓乎寬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後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後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範,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麼變化?

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範文二:輪軸的秘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准備】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鉤碼1盒、2段棉線、1個鐵架台、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易機械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水龍頭是我們每家每戶都有的一種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出示閥門式水龍頭)

出示水龍頭圖片,並指出軸、輪所在位置;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麼水龍頭上的輪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嘗試回答)

2、請學生嘗試擰開去掉輪的水龍頭,然後說一說輪的作用。

3、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

實驗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分別固定在一起,安裝在支架上,在輪和軸的凹槽內裝上棉線,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上,試試看,能發現什麼?

(2)學生分組實驗並做好實驗記錄(書本P10),這里主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分工能力。

4.小組成員匯報數據,並進行交流和思考,發現了什麼規律?(掛在輪上

的鉤碼更少,證明在輪上用力能省力)

5.輪軸作用的運用(小游戲):猜猜勝者是誰?請幾對同學上台來進行游

戲。

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柄,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軸,2人按不同方向轉。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1、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和游戲了解了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省力,那麼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換大些會怎麼樣呢?(請學生進行大膽推測)

2、示範操作實驗:把更大的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軸的棉線上掛3~5個鉤碼,然後請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並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P11)的表格內。

4、交流討論數據表,說說你是按什麼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後進行對比;發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律)

四、鞏固與應用

1、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說說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2、這些輪軸的作用是什麼?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方向盤、軲轆、門把手、扳手、牛頓盤)其中牛頓盤在旋轉時是擰軸,屬於費力的輪軸。

六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範文三:找拱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圓頂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點,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

過程與方法

●用已有知識對常見弧形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作解釋。

●發展觀察、聯想和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科學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教學准備

為小組准備:完整的和對半剖開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開的塑料飲料瓶。

教師自己准備:類似拱形、圓頂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關圖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紙條(演示拱形拼成圓頂形和球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我們周圍有許多圓弧形的東西。它們和拱形有沒有關系?

二、認識圓頂形、球形,研究它們承受壓力的特點。

1、觀察:觀察課本中圓頂形建築和物品的插圖,或觀察教師提供的圖片。

2、這些物體的形狀可以叫做什麼形狀?

3、演示:圓頂形與拱形有聯系嗎?演示幾個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個半圓形。

4、提問:我們看到的這些物體為什麼做成圓頂形?圓頂形承受壓力的能力如何?

5、觀察、實驗、分析:觀察剖成兩半的乒乓球,看球殼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軟硬。你們估計一下,把半個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壓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壓力?現在我們在三個這樣的半個乒乓球上摞書,看能摞多少本?實驗演示。你們認為圓頂形承受壓力的能力如何?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麼半個乒乓球能承受這么重的書?(適時提示:拱形的拱腳是要用力抵住的,圓頂形為什麼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幾個人手牽手圍成一個圓,每個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開嗎?為什麼?)

6、教師講述:兩個半球形可以組合成一個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個拱形的組合,球形硌個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球形的任何一個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勻地分散開來,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狀都更堅固。巨大的貯油罐做成球形就是這個道理。電燈泡為了更透光,玻璃殼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較堅固了。

三、塑料瓶形狀的分析

1、談話:在我們周圍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強度的例子很多。我們來做一個「關於塑料瓶形狀的研究報告」。你們可以先觀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狀,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與剖開的塑料瓶對比,試一試強度上的差別,寫出發現。

2、小組研究,教師巡視。匯報交流。

四、認識生物體結構中的拱形結構

1、談話:我們研究了人工設計的物體。我們自己身體中存在著拱形結構嗎?人的肋骨是什麼形狀的?有什麼好處?頭骨是什麼形狀的?有什麼好處?人的腳骨也是拱形的嗎?它能使人的腳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彈性。

2、提問:

觀察龜殼、貝殼、蛋殼等,說說這些形狀對它們自身有什麼意義?

3、小結:研究了拱形後,你們有什麼感想?

8. 六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工具和機械

1、使用工具

機械: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杠桿、輪軸、滑輪、斜面都是簡單機械。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羊角錘、螺絲刀、開瓶器、釘子、鑷子、美工刀。

2、杠桿的科學

杠桿: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

杠桿三要素: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杠桿分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省力與否是由杠桿的三個要素的位置決定的。

省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

常見的省力杠桿:

常見的費力杠桿:

常見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4、輪軸的秘密

輪軸: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

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常見的輪軸:

5、定滑輪和動滑輪

定滑輪:像旗桿頂部,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

動滑輪:像塔吊的釣鉤上可以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定滑輪:改變方向,不能省力

動滑輪:不能改變方向,能省力。

常見的定滑輪:

常見的動滑輪:

6、滑輪組

滑輪組: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滑輪組。

滑輪組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常見滑輪組:起重機。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常見的斜面:釘子、螺絲、彎曲的山路、菜刀等。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自行車運用了輪軸、斜面、杠桿等簡單機械的原理,是應用廣泛的交通工具。

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小齒輪轉動比大齒輪(
),反之則相反。

自行車部件以及其於的簡單機械的類型

資料庫:

阿基米德撬動地球「只要在宇宙中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把地球撬起來。」——杠桿原理。

天平和一些桿秤的原理——杠桿原理。

人的骨骼也像杠桿一樣起作用。

9. 六年級上冊科學課堂課件

科學課堂課件的設計能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打造優質課堂。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六年級上冊科學課堂課件,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

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認識杠桿的作用,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 :

了解杠桿的簡單原理,利用得到的實驗數據解釋生活中的杠桿問題。

教學准備 :

教師:演示PPT、杠桿尺、鉤碼等。

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五年級同學,把一塊重100千克的石頭給移動了(出示圖片),厲害吧!猜猜看他是用什麼辦法將石頭移動的?

2.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圖片。

師進行解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

出示概念: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

3.揭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研究杠桿的科學(板書課題)

二、認識杠桿

1.認識杠桿的三個點。課件出示圖片

杠桿類工具一般都具有三個重要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

2.出示壓水井的壓桿圖片

師問:老師現在要考考你了,壓水井的壓桿是杠桿,它的三個點在什麼位置?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標出。

3.再出示蹺蹺板的圖片。

師問:蹺蹺板它的三個點在什麼位置?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標出。

(預設:跟老師標的一樣的,師演示好後,反問:老師覺得不是這樣的?我跟他的正好相反,大家同不同意?並出示下一張:蹺蹺板的用力點和阻力點的位置能不能調換?跟老師標的不一樣,師問:老師和你標的阻力點和用力點的位置正好相反,你覺得老師標得對不對?師演示並出示下一張:用力點和阻力點的位置調換的蹺蹺板)

4.出示一組圖片:剪刀、羊角錘等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桿呢?說說我們的理由。

(1)我們先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工具,這是羊角錘,可以用來起釘子。這是……(師舉起來做一個動作)

(2)大家先分小組討論一下,以下工具哪些是杠桿呢?並說說自己的理由?如果是杠桿,三個點在哪裡?擀麵杖,只是一個面,支點也沒有

三、研究杠桿的秘密

過渡:撬棍能夠撬起很重的石頭,使用撬棍我們感覺很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省力呢?怎麼樣的杠桿才能省力?我們可以藉助杠桿尺進行研究。

1. 認識杠桿尺

出示杠桿尺圖片及實物,這就是杠桿尺,我們先把它掛上去,如果發現不平衡,可以先調節。我們再來觀察,從中間到兩邊有一格一格的,一共有5格,我們可以在格子上掛鉤碼。

(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掛鉤碼)師演示在左右兩邊第二格各掛兩個鉤碼,這時杠桿尺平衡了。我們左邊的鉤碼數不變,右邊改變一下,有沒有辦法使它也平衡。

2.師:誰知道杠桿尺的三個點在哪裡?

師:我們暫時規定把杠桿尺左邊掛的鉤碼,看作是重物,當作阻力,鉤碼掛的格數就是阻力點的位置;右邊掛的鉤碼看作是我們用的力,鉤碼掛的格數就是用力點的位置。

3.師指著杠桿尺上的鉤碼,問: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是幾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又是幾格呢?(一個小孔就是一格)左邊掛1個鉤碼,右邊掛2個鉤碼,你認為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

那這個大屏幕上的呢?問: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是幾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又是幾格呢?它兩邊掛的鉤碼一樣多,你認為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

4. 師:等會呢要讓同學們自己研究。你們喜歡把鉤碼掛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想掛幾個鉤碼也隨便你,但我們要求只在左右各選一個位置掛鉤碼(師演示:我這里再掛一個行不行?不行,我們今天只研究一側只能掛一個位置這種情況),掛好後要讓杠桿尺平衡。掛出一種平衡後馬上在記錄單上進行記錄。

5.出示記錄表。指導記錄方法

記錄好後還要想一想: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還是不省力也不費力,只要在表中選擇前面的序號填好就行。

出示實驗小貼士:A左右只能各選一個位置掛鉤碼。

B掛出一種平衡後馬上在記錄單上進行記錄。

C盡量掛出更多的平衡。

如果你們覺得實驗已經完成了,小組其他成員可以開始整理實驗材料,請組長上來選取自己記錄表中任意兩項實驗結果匯總到老師的這張表格中,後面的小組不要跟前面小組的數據重復。

6.各組學生展開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各小組整理好實驗材料後,上台匯總數據。

校對學生的數據,先校對平衡,再校對用力情況。

你們輸入的數據老師火眼金金,一眼就知道你們錯了,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組有沒有問題?

師:阻力點這邊格數4格,掛兩個鉤碼,用力點這邊……

7.交流討論:我們這里的數據,哪幾組是省力的?師進行篩選。

提問:分析一下這幾組數據,能夠發現什麼規律?在什麼情況下,杠桿是省力的?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阻力點——支點<用力點——支點 省力

8. 哪幾組是費力的?師進行篩選。

提問:再來分析一下這幾組數據,看看在什麼情況下,杠桿是費力的?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阻力點——支點>用力點——支點 費力

9. 哪幾組不省力也不費力?進行篩選。

提問:再來分析一下這幾組數據,看看在什麼情況下,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阻力點——支點=用力點——支點 不省力也不費力

10.剛才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來收集數據的呢?我們是大量的、隨機地去搜集數據。同學們以後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去研究類似的其他科學問題。

四、拓展運用

1.課外可以分析自己記錄表裡的數據,找一找有沒有錯誤的?是不是也能得出我們黑板上這樣一個結論。

2.請看我們前面討論過的兩幅圖,壓水井的壓桿和蹺蹺板,他們是屬於什麼杠桿呢?為什麼?請學生用激光筆指一下。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科學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誰提出的 瀏覽:572
江蘇吳中集團葉曉明 瀏覽:507
黃金期貨和橡膠 瀏覽:354
金融居間服務合同格式 瀏覽:948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博士 瀏覽:95
大魚旅遊網5億融資 瀏覽:540
公司金融學究竟是什麼 瀏覽:611
融資中國2018 瀏覽:60
恆大集團與恆大人壽 瀏覽:884
上市公司利潤分配順序 瀏覽:878
融資性金融資產可作為公司資產 瀏覽:446
山東金融息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922
八萬澳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340
南京銀行理財產品開放日 瀏覽:932
安徽盛泉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86
保險公司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56
我國滬深交易所 瀏覽:959
負責投融資副總經理任職條件 瀏覽:649
中寵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18
融資貸款客戶常問問題 瀏覽:618